前沿新材料

搜索文档
提供超12万个岗位!“百万英才汇南粤”秋招跨省启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0:29
记者丨王峰 孙燕 编辑丨陈洁 近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以下简称"N城联动秋招活动")在北 京、上海同步启幕,正式打响广东秋招季跨省揽才的"头炮"。 今年2月,广东启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 高校毕业生来粤、留粤就业创业。截至2025年7月中旬,揽才目标提前实现。 此次N城联动秋招活动中, 参聘单位将分赴全国超100所重点高校,提供超12万个优质岗位 。通过大规模人才吸纳,精准服务国家战略、赋能新兴行业发展。 鹏城国家实验室此次带来研究员、工程师、博士后等百余个岗位,最高年薪达100万元。国家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主任、深圳平湖实验室主任万玉喜介绍,该平台围 绕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下一代先进功率电子材料及器件、核心装备及零部件、 配套材料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今年计划招聘30位应届毕业生,包括器件研发工程 师、工艺工程师等。 万玉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建设功率半导体的第三极,就在大湾区。"上海、北京 以集成电路为方向,国内还没有以功率半导体为方向的高地。深圳贴近客户,在发展功率半 导体方面 ...
11万个优质岗位、最高年薪超百万!大湾区京津冀揽才诚意足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14:19
9月23日上午,"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在清华大学启幕。据了解,京津冀地区 高校专场是本次N城联动秋招活动首发站之一。直至28日,N城联动秋招活动将走进京津冀地区33所重 点高校(校区),举办27场专场招聘活动,累计超3100家次企业参聘,提供超11万个优质岗位,部分高 端研发岗位年薪突破100万元。 聚焦各校主要专业精准引才,应届毕业生和招聘企业如何双向奔赴? 活动首日,除清华大学专场外,招聘会还同步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等高校。 多场高校专场还特别邀请"师兄师姐"重返校园,用"过来人"的视角讲述在粤的工作经历与体验。清华大 学2025届硕士毕业生张雨点在启动式上分享道,"选择广东,就是选择大有可为、海阔天空的奋斗坐 标"。她本人正是通过"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招聘活动投递简历并通过面试,于今年7月正式入职广新控 股集团,成为一名"新广东人"。 拿出真金白银,湾区揽才展现最大诚意 据了解,本次活动汇聚超3100家次粤港澳大湾区知名单位,参聘单位涵盖央企、国企、头部民营企业、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大医疗机构。中国电子科技 ...
广东北上发offer!名企直招,你的未来已到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9:37
这里有24小时不打烊的活力:从潮流澎湃的珠江琶醍到烟火十足的西关永庆坊,总有一个角落能安放你的热爱。 这里有大湾区的黄金机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让你立足于此,链接全球。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秋季招聘活动现已盛大启幕,携手超3100家次粤港澳大湾区名企,带来超过11万个优质岗位,旨在为优秀学子铺设一条从校园到职场 的"快速通道"。 本次招聘主打"精准引才",深度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驾驶、前沿新材料等决定未来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无论你来自计算机、工程、金融还 是管理专业,这里都有高度契合的岗位,实现真正的人岗适配。 在这里,你将直接进入广州的龙头企业和隐藏的行业"小巨人",直面最前沿的真实产业课题。想象一下:你写的代码,可能驱动着下一代的智能汽车;你的 研究成果,或许就是改变行业的下一款"广货"黑科技。 为什么选择广州? 选择一座城,就是选择一种生活。广州,是一座能让奋斗与幸福感并肩同行的城市。 这里有"食在广州"的每日幸福:从一杯清茶、两件点心的清晨仪式,到遍布全城的市井美味。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北京报道 你是否想过,通过一份工作,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
提供超11万岗位,广东名企赴清华招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16
编辑丨李博 视频丨许婷婷 秋季招聘活动清华专场 王峰摄 9月23日上午,"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以下简称"N城联动秋招活 动")在清华大学盛大启幕,正式打响秋招季跨省揽才的"头炮"。 京津冀地区高校专场是本次N城联动秋招活动首发站之一,由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教育部主 办,广州市会同梅州市、清远市共同承办。9月23日至28日,将走进京津冀地区33所重点高校 (校区),举办27场专场招聘活动,累计超3100家次企业参聘,提供超11万个优质岗位。 精准引才:聚焦多方需求,实现靶向对接 本次N城联动秋招活动主打"精准",全方位、多维度打造精准发力的人才招引平台。活动相关 负责人表示,"精准匹配,是本次秋招活动的最大亮点。" 活动精准锚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将招才引智的焦点精准投向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 术、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等代表技术变革方向、决定未来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与 未来产业赛道。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 王峰摄 此外,参聘单位依据活动方提前梳理的重点高校及主要专业清单,赴京前就制定了针对性较强 的揽才计划,通过聚焦各校主要专业,提供高度契合的岗位,从源头实现"专业对口、人 ...
瞄准未来赛道!南粤名企携前沿领域岗位赴清华招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1:33
9月23日上午,"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清华大学专场启动。现场集结180多家南粤名企和8000+优质岗位,包括央企、国企、事业单 位、科研机构、优秀民营企业等,覆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等代表技术变革方向、决定未来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与未来产业赛道。 活动还设置咖啡角、求职补给站、"offer直通车",丰富同学们的求职体验,帮助年轻求职者提升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北京报道 ...
全球30大前沿新材料介绍及未来发展趋势解析(9762字)
材料汇· 2025-09-17 15:01
前沿新材料行业概览 - 前沿新材料包括硼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4D打印材料、仿生塑料等30种潜力材料,属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方向 [3][4] 全息膜 - 全息膜是一种综合衍射图技术的投影膜,支持360°多角度观看影像,具有高清晰度、耐强光、超轻薄和抗老化特性 [6] -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分子级别纳米光学组件和精密光学结构,应用于电子器件和光学薄膜领域 [7][8] 金属氢 - 金属氢是液态或固态氢在超高压下形成的导电体,理论预测为室温超导体,储能威力比TNT炸药大30-40倍 [11][12] - 2017年哈佛实验室成功制造但样本消失,超导临界温度为零下223°C至零下73°C,可能推动航天燃料和受控核聚变技术 [13][14][15] 超固体 - 超固体结合超流体和固体特性,在极低温下允许原子规则排布且无摩擦流动,目前仅存在于极低温超高真空环境 [18][19] - 研究有助于理解超导性质,促进超导磁体、传感器及能量传输行业发展 [19][20] 木材海绵 - 通过化学品处理木材制成,吸油量达自身重量16-46倍,可重复使用10次,适用于海洋石油泄漏清理 [23][24] 时间晶体 - 时间晶体是一种四维晶体结构,打破时间平移对称性,由诺贝尔奖得主Frank Wilczek于2012年提出 [27][28][29] - 2021年谷歌量子团队实验被评为年度物理学突破,推动量子计算和周期性驱动系统研究 [31][32][34] 量子隐形材料 - 由加拿大Hyperstealth公司研发,通过弯曲光线实现隐形,可用于作战衣、战机及潜艇伪装 [37][38][39] 永不变干材料 - 由聚合物和水制成,可导电且保持湿润,潜在应用包括人造皮肤和柔性机器人 [42][43] 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 - TMDC具有二维结构,成本低且易制成稳定薄层,具备半导体特性,适用于光电子学和光子传输领域 [51][52][53] 冷沸材料 - 随温度下降呈现固态、液态、气态转变,耐受高达1万摄氏度高温,常温下具有超导特性 [56] - 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及外壳,但人工制备或月球开采难度极大 [57] 磁流体材料 - 结合液体流动性和磁性,需外加磁场才表现磁性,应用于密封、减震、医疗及选矿领域 [60][61] - 各国关注度高,中国研究势头强劲,高端应用技术竞争加剧 [62] 纳米点钙钛矿 - 具有巨磁阻和高离子导电性,澳大利亚团队通过头发衍生纳米点提升稳定性和光电转化效率 [70][71][72] 微格金属 - 由99.99%空气构成的中空结构,轻量化但坚硬,用于电池电极和航天器,可降低40%质量 [75] 锡烯 - 二维蜂窝状结构,键长比石墨烯更长,导电性优异,有望实现常温100%导电率 [78] 分子强力胶 - 源自链球菌蛋白,粘结强度高且耐恶劣环境,可用于癌症诊断和金属塑料粘结 [81][82] 超材料 - 通过结构设计获得超常物理性质,被Science列为十大科学进展,产业化仍需技术突破 [85] 量子金属 - 二维材料兼具绝缘和超导特性,在-272°C以下转为超导体,2021年全球超导市场规模76亿美元 [88] 硼墨烯 - 人工合成二维材料,电子特性优异,在电子和能源领域潜力大,对比石墨烯市场空间广阔 [91] 可编程水泥 - 通过控制微粒形状提升密度和坚固性,环保性高,中国研究投入增加 [94] 超薄铂 - 快速沉积技术减少燃料电池铂用量,降低成本,适用于氢燃料电池 [97][98] 铂合金 - 与钯、铑等金属混合,用于测温、催化剂及医疗领域,功能多样且潜力巨大 [101][102][103] 自修复材料 - 自动修复损伤,降低维护成本,始于建筑混凝土领域,2001年聚合物自修复技术引发关注 [106] 光子晶体 - 周期性光学结构控制光流,一维已商用(如涂层),二维开始商业应用,三维仍需技术突破 [117][118][119] 耐烧蚀陶瓷材料 - 耐高温、抗腐蚀,弥补金属材料高温缺陷,用于熔炉和高温绝缘涂料 [122][123][125] 可替代空调墙体材料 - Hydroceramics含水凝胶气泡,蒸发降温,炎热天气可调节建筑温度 [128] 无限可回收塑料 - 可无限回收利用,生态和经济价值高,替代现有塑料潜力大 [131] 4D打印材料 -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智能材料为核心,研究扩展至陶瓷、金属及生物物质 [134][135] 仿生塑料 - 模仿生物特性设计,强度高、韧性好,热膨胀系数仅为普通塑料十分之一,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12][113][114] 让皱纹消失的材料 - 聚合物涂层可拉紧皮肤消除皱纹,应用于护肤品和皮肤病治疗 [137][138]
万盛股份:下半年围绕原有战略规划布局,加快向高端、前沿新材料领域研发与拓展
证券时报· 2025-09-03 11: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23亿元 同比增长17.07% 主要因新增广州熵能纳入合并报表 [1] - 半年度归母净利润2632万元 同比下降65.02% 主要因山东万盛项目转固并处于产能爬坡期 导致折旧及相关费用增加 [1] 业务布局与产能建设 - 公司设立临海和上海2个研究院 浙江临海/江苏泰兴/山东济宁/山东潍坊/广东珠海和泰国(筹建中)6个生产基地 [1] - 拥有香港/美国/欧洲/英国/墨西哥/新加坡6家销售子公司 构建全球化销售网络 [1] - 山东万盛项目正处于产能爬坡期 公司将通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和引进高毛利BD项目实现产能填满和扭亏为盈 [2] 研发创新与产品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新型尼龙阻燃剂基本完成生产中试 产品性能获客户高度认可 [2] - 多款特种环氧树脂和抗静电剂产品试产成功 [2] - 工程塑料阻燃剂/聚氨酯阻燃剂/腰果酚固化剂/聚酰胺固化剂/胺助剂/脂肪酰氯/绿色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等多品类新产品在不同基地实现中试或逐步量产 [2]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聚合物功能性助剂/有机胺/涂料助剂/原料及中间体等多业务板块 [1] - 下半年将集中资源夯实核心业务 建设发展业务 布局战略业务 [2] - 重点发展新领域/新应用/新配方的高毛利产品 加快向高端前沿新材料领域拓展 目标成为全球一流功能性新材料企业 [2] 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 2020年前后因高毛利驱动 国内化工企业大规模扩产阻燃剂 经过2-3年建设期行业产能显著增加 [3] - 2023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低迷/地缘冲突/欧美通胀影响 下游建筑和传统制造业需求降级 导致供过于求和市场竞争加剧 [3] - 欧美反倾销反补贴税及阻燃法规升级将打破原有市场格局 具备技术领先/产品多样化/布局完善的企业将扩大优势 [3] - 未来智能化电子产品推广/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5G基站/新能源充电设施普及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发展将带来新机遇 [3]
研判2025!中国前沿新材料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市场规模、细分市场、企业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需求双轮驱动,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30 00:54
行业定义与分类 - 前沿新材料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的新材料领域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石墨烯、3D打印用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液态金属等类别 [4] - 这些材料通过先进科技手段制备 具备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高导电性等优异性能 以及自修复、自感知等特殊功能 [4] - 行业是决定高端制造和国防装备水平的关键因素 发展意义重大 [5]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包括2023年8月发布的《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第一批)》聚焦超导材料、石墨烯、液态金属等15类材料 [5] - 2024年12月发布《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开展前沿新材料标准研制 [5] - 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明确市场前景和良好生产经营环境 [1][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前沿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1176亿元增长至2024年3073亿元 预计2025年达3381亿元 [1][6] - 石墨烯细分市场规模2024年达411亿元 同比增长5.9% [7] - 碳纳米管2024年出货量达14.5万吨 同比增长13.3% [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金属原料、合金、化学纤维、陶瓷、塑料、生物基材料、树脂、石墨等原材料供应商 [6] - 中游通过复杂工艺加工形成石墨烯、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具有特定性能的前沿新材料 [6]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疗等 [6]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呈现多极化态势 美国在半导体新材料、纳米材料领域领先 日本在高性能纤维和电子材料优势显著 欧洲在先进基础材料和化工新材料实力雄厚 [9] - 中国市场分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如中材科技、宁德时代 第二梯队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如西部超导、贝特瑞、铂力特 第三梯队为众多中小企业 [10] 重点企业表现 - 中材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5.06亿元 同比增长24.26% 归母净利润3.62亿元 同比增长68.34% [10] - 贝特瑞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92亿元 同比下降3.88% 归母净利润1.76亿元 同比下降19.20% [12] 发展趋势 - 行业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高性能建筑材料、高效能源传输材料需求增加 消费电子领域对半导体新材料、柔性显示材料需求扩大 [12] - 绿色化成为重要创新趋势 生物基材料和可降解材料研发取得进展 [13] - 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加强国际合作 [14]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有研新材、光韵达、西部超导、方大炭素、铂力特、银禧科技、金发科技、宜安科技、国瓷材料、光启技术、中材科技、贝特瑞等 [2] - 非上市企业包括常州世竟液态金属有限公司等 [3]
智汇新材 链动重庆 | 2025(第二届)国际前沿新材料大会暨第五届中国(重庆)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DT新材料· 2025-08-16 16:04
大会概况 - 2025年8月15日第二届国际前沿新材料大会暨第五届中国(重庆)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召开,参会嘉宾来自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头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2] - 大会主题为"智汇新材 链动重庆",采用"1+3+N"模式设置日程框架,包括1场全体大会、3场专题论坛及多场特色活动[4] 开幕式 - 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系统制造与集成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文强主持,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史浩飞研究员致辞[7] - 史浩飞指出全球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液态金属等前沿领域已进入产业化临界点,中国新材料专利增量连续8年全球首位,石墨烯产业链布局初见成效[8] 大会报告 - 成会明研究员介绍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纤维增强有机气凝胶材料等研究成果,认为碳气凝胶有望成为超高温隔热领域解决方案,需突破强韧性低、抗氧化性能差等技术瓶颈[12] - 吕坚教授提出未来15年是中国工业经济和科技发展新时期,需降低3D/4D打印、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材料对外依赖度[15] - 王旭东院长强调新能源发展是大国竞争核心,石墨烯是解决工业摩擦磨损问题的关键技术方向,石墨烯改性润滑材料自2019年起连续入选国家重点新材料目录[17] - 张海亮副所长指出人形机器人材料体系将向"结构-功能-感知"一体化演进,高性能聚合物正逐渐取代金属成为主流材料[19] 专题报告 - 西南交通大学王勇教授提出通过碳纳米材料选择性分布设计制备高性能共混物复合材料的方法[23] -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亓月研究员团队实现米级宽幅、数十米长度石墨烯薄膜制备,面电阻可调范围1-5000 Ω/sq[25]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李吉豪研究员展示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在海水淡化、光热蒸发等环境应用潜力[29] - 中国科学院合肥固体物理研究所王振洋研究员开发高能束流调控石墨烯电学性能新方法,应用于超大容量储能电极等领域[31] - 电子科技大学简贤研究员团队实现单壁碳纳米管可控与规模化制备,指出高品质产品产能仍需提升[33] - 有研稀土王宁高工提到中国TFTLCD玻璃基板年需求量超3亿平米占全球50%以上,但供应几乎全依赖美日公司[35] - 浙江大学许震研究员强调单分子水平控制组装是石墨烯材料制备关键[37] 产业动态 - 重庆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正加速形成包含轻合金、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多元产品体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45] - 大会吸引中电科、中石化、航天科工等近200家行业代表企业参会,旨在汇聚创新资源赋能重庆新能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45]
国资容亏容错,北京跟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2:19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包含16条措施 涉及健全未来产业要素投入体系 加强未来产业全周期投入 完善未来产业长效服务机制 [1] - 政策明确要求科技 经济和信息化等主要产业部门投向未来产业的资金比例不低于20% [1] - 鼓励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和国企基金加强对未来产业投入 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1] 投资考核机制改革 - 改革优化未来产业投融资考核评价制度机制 推动建立包容审慎 尽职免责的创新创业生态 [1] - 广州开发区政策允许种子直投和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出现100%亏损 按整个投资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3] - 深圳南山区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 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3] 未来产业覆盖范围 - 未来产业涵盖未来信息 未来健康 未来制造 未来能源 未来材料 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 [2] - 细分方向包括人工智能 6G 量子信息 商业航天 合成生物 脑机接口 生命科学 前沿新材料 人形机器人等几十个领域 [2] 资金支持体系 - 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支持 [2] - 鼓励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投资 用好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 [2] - 加大投向未来产业具有战略意义的细分领域和薄弱环节 [2] 全国政策趋势 - 2024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处理好政府性基金与市场的关系" [3] - "创投十七条"明确提出改革完善基金考核 容错免责机制 健全绩效评价制度 [3] - 202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 [3] - 上海 广州 深圳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无锡等地已出台类似容错政策 [3] 实施挑战 - 国资基金尽职免责机制面临的主要障碍在于落地执行环节 [4] - 行业需要更多实操中可执行 可落地的指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