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系统集成
icon
搜索文档
海博思创2025年9月3日涨停分析:储能系统集成+公司治理优化+研发实力增强
新浪财经· 2025-09-03 07:01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3日触及涨停 涨停价148.08元 涨幅20% 总市值266.68亿元 流通市值56.17亿元 总成交额5.82亿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3.16亿元 同比增长12.05% 基本每股收益1.85元 业绩超预期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7亿元 [2] 业务优势 - 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 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市场份额第一 全球前三 技术壁垒显著 [2] - 累计授权专利500项 研发实力增强 [2] - 海外订单饱满 在手订单优质 [2] 公司治理 - 积极推进治理结构改革 取消监事会并修订26项治理制度 [2] - 设立多个专门委员会提升决策效率 [2] - 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方式 增加研发投入 优化资金配置 [2] 行业前景 - 储能作为新能源领域重要环节 全球清洁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2] - 储能市场前景广阔 近期板块受市场关注 同板块个股表现较好形成联动效应 [2] 资金动向 - 涨停当日资金流入明显 市场对其未来发展较为看好 [2]
宁德时代携手中石油杀入储能系统集成
鑫椤储能· 2025-08-29 07:41
合资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中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济柴时代 注册资本7700万元人民币 中石油济柴持股60% 宁德时代持股40% [1][2] - 公司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 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 电池制造与销售 机械电气设备制造及合同能源管理等 [2] 产能布局与生产基地建设 - 计划在山东济南新建年产能3GWh的大型储能系统预制舱总装线 [3] - 在江苏苏州设立分公司 配套建设电箱生产装置和变流器生产设备 形成南北联动与技术互补的产能布局 [3] 双方合作历史与业务关系 - 宁德时代作为中石油一级储能电池供应商 提供磷酸铁锂电池及电芯 [2] - 2024年双方推进光储充及储能领域战略合作 2025年3-8月宁德时代三次中标中石油济柴液冷电池系统及电芯采购项目 [2] 行业合作模式与战略意义 - 宁德时代已与近20家央/国企成立合资企业 其中约半数为早期与车企合建的动力电池工厂 储能类合资公司主要集中在近两年成立 [3] - 自2018年与国家电网合作电网侧储能业务后 相继与中国能建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 国家电投 中国建材集团及中石油成立储能合资公司 合作内容涵盖装备制造与电站项目 [3] - 合作助力多家央企建设储能系统研发与生产能力 培育多家储能系统集成商 [3] - 此次合作标志以"三桶油"为代表的央企系储能平台加快布局步伐 [3]
海博思创股价小幅回落 上半年储能系统出货量跻身全球前三
金融界· 2025-08-19 16:5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15时13分,海博思创股价为107 9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00% [1] - 当日开盘价为108 48元,最高触及109 50元,最低下探106 60元 [1] - 成交量为14534手,成交金额达1 56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属于电源设备行业,专注于储能系统集成领域 [1] - 主营业务涵盖储能电池直流系统、变流升压系统及能量管理系统等设备的研发与制造 [1] 市场份额 - 2025年上半年在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中车株洲所 [1] - 全球市场排名第三,超过远景能源等企业 [1] - 上半年公司参与的集采/框采中标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1] 资金流向 - 2025年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457 69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 6%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 20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达2 94% [1]
超5.37亿元!储能新一波中标喜讯来袭
行家说储能· 2025-08-19 13:37
储能行业近期中标项目汇总 - 海辰储能中标沙特1GW/4GWh储能项目 [2] - 新疆阿凡提粤水电200MW/800MWh构网型储能项目中,新疆粤水电储能、中车株洲所、阳光电源入围,投标报价分别为3.504亿元(0.438元/Wh)、3.4亿元(0.425元/Wh)、3.6356亿元(0.454元/Wh) [3][4] - 中国核建800MWh储能系统采购项目中,青海中车四方所、楚能新能源、科华数能入围 [7] - 霍普股份子公司签订2.32亿元采购合同,包括200MW/400MWh储能系统(2.07亿元)和220kV升压站(2500万元) [8][9] - *ST节能子公司中标3.05亿元100MW/300MWh储能电站EPC项目 [10] 企业动态与战略布局 - 新疆粤水电储能由广东粤水电装备集团(55%)与南方电网电力科技(45%)合资成立,标志着广东建工从储能投资业主正式进军系统集成领域 [5] - 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等上市公司在新疆800MWh项目中展现技术竞争力,投标单价介于0.425-0.454元/Wh [4] - 霍普股份储能设备采购合同明确质保条款:系统质保3年、电芯质保5年 [8] 项目规模与技术特点 - 新疆和中国核建项目均为构网型储能技术,单项目规模达800MWh [3][7] - 霍普股份项目采用200MW/400MWh储能系统配置,配套220kV升压站 [8][9] - *ST节能项目为100MW/300MWh独立储能电站,工期150天 [10] 行业趋势 - 近期公布的中标项目合同总额超10亿元,涉及储能容量超3GWh [2][8][10] - 地方国企(如广东建工)加速转型储能系统集成商,与专业厂商(阳光电源等)同台竞争 [5][4]
阳光电源斩获欧洲2.4吉瓦时订单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02:13
战略合作 - 阳光电源与欧洲最大光储解决方案商之一SUNOTE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其在欧洲的多个太阳能项目提供总计2 4吉瓦时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 首批项目重点落地保加利亚等东南欧国家 [1] - 合作项目采用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 2 0 部分项目采用"光伏+储能"混合配置 配套SG350HX-20串联逆变器及中压一体化交钥匙(MVS)系统 [1] - 多个项目已纳入保加利亚RESTORE国家支持计划 获得专项资金扶持 借力政策红利加速推进 [1] 公司背景 - SUNOTEC市场份额占欧洲大型光储电站11% 累计交付光伏项目650个 总容量达11吉瓦 业务覆盖地质勘探、工程建设到运维全链条 [1] - 阳光电源在标普全球2024年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榜单中登顶 并在彭博新能源财经可融资性榜单中包揽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与PCS三项冠军 [1] 业务目标 - 2025年阳光电源全球储能出货目标瞄准40~50吉瓦时 [2] - 今年新签海外储能订单累计超4吉瓦时 国内新签订单突破35吉瓦时 主要来自央国企框架采购及工商业项目 [2] - 国内大额订单包括中核汇能12吉瓦时、中国电建16吉瓦时等 [2]
阿特斯调整今年储能出货预期至7—9GWh 部分项目受关税影响推迟至2026年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10:27
公司业务与出货量 - 2025年二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在7 5—8 0GW之间 全年预计在25—30GW之间 公司在价与量之间做了平衡与取舍 [1] - 2025年二季度预计储能系统出货量在2 4—2 6GWh之间 全年预计在7 0—9 0GWh之间 部分受影响项目可能推迟到2026年执行 [1] - 一季度储能出货量季节性减少 二季度预计显著提升至2 4—2 6GWh [1] 储能业务进展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拥有约91GWh储能系统订单储备 已签署合同金额32亿美元 涵盖不同签单阶段 [2] - 美国以外的市场出货正常 公司在北美 欧洲 澳洲 拉美等海外大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2] - 大型储能毛利受电芯价格和需求影响 已签和明后年交付订单保持健康利润 美国 加拿大 英国 欧盟 日本等市场利润较好 [2] 市场竞争与策略 - 单纯销售硬件设备竞争激烈 系统集成层面进入壁垒高 需本地化技术支持 电网对接和长期服务 [3] - 公司较少参与光伏技术路线之争 优先考虑不同技术路线的商业化价值 持续进行TOPCon HJT BC等新技术研发 [3] - 国内扩产将更加谨慎 产能规划向储能和海外高利润市场倾斜 部分制造及采购环节向关税成本较低地区转移 [3] 关税影响与应对 - 当前关税政策有所缓和 公司正与客户评估后续订单安排 利用窗口期抓紧出货 [2] - 客户可接受的关税水平比预期高 项目延期或取消对客户投资影响重大 [2]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储能系统出货7 0—9 0GWh 部分项目可能推迟到2026年 [1][2]
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或将停止运营,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11GWh,超6GWh在建
Powin公司运营状况 - 公司向美国俄勒冈州提交可能终止运营通知 若经营状况未改善将于2025年7月28日前启动裁员[2] - 根据WARN法案 公司可能关闭业务并裁员250人 包括首席执行官岗位[3] - 公司近期通过KKR信贷融资筹集2亿美元 但仍面临经营困境 被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起诉拖欠3.1亿人民币货款[6] Powin业务与技术 - 公司提供基于模块化Powin Pod液冷5MWh锂离子解决方案的储能系统 采用标准20英尺集装箱设计[4] - 公司全球已投运项目容量超11GWh 另有6GWh项目在建[4] - 公司推出6.26MWh的Pod Max产品应对中国厂商竞争 旨在提升能量密度与高功率输出能力[4] 行业环境 - 美国储能行业面临政策调整期 联邦关税政策及《预算协调法案》可能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7] - 公司已进军澳大利亚、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国际市场[7]
海博思创(688411):把握新能源消纳大机遇 出海开启新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6-03 06:2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核心管理团队来自西门子、美国国家半导体等全球电气设备龙头 [1] - 2019年战略聚焦储能系统集成,剥离其他业务以把握新能源消纳机遇 [1] - 2021-2024年储能系统销量达0.7/2.2/6.2/11.8GWh,出货规模快速增长 [1] - 国内市场份额稳居前二,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1] - 2024年实现营收82.7亿元,同比+18.4%,毛利率18.5%、净利率7.9%大幅领先行业 [1] 行业动态 - 国内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推动储能产业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1] - 国内储能行业迎来增速换挡与行业出清,交易能力成为下一阶段关键 [2] - 欧洲灵活性资源需求迫切+商业模式完善+补贴转向,大储发展明显提速 [2] - 美国健全的市场机制决定储能发展趋势,关税影响可控,电网矛盾增强收益韧性 [2] - 中东推动能源转型,大项目频发 [2] - 预计2025-2027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约228/280/366GWh,同比+18%/+23%/31% [2] 公司竞争优势 - 构建覆盖全场景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推出海博AI云平台助力全生命周期项目价值最大化 [2] - 合作国电投、中核、华能等头部央企,渠道优势确立龙头地位 [2] - 基于国内丰富的交付与应用经验拓展海外市场,与施耐德、壳牌等海外企业深化合作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9/11.4/13.5亿元,同比增长37.3%/28.1%/18.9% [3] - 对应EPS为4.94/6.32/7.52元/股 [3]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18xPE,对应合理价值88.90元/股 [3]
3.5GWh!比亚迪储能又签重磅订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5-21 10:40
比亚迪储能新签3.5GWh智利订单 - 比亚迪储能与Grenergy新签协议,为智利阿塔卡马绿洲埃琳娜项目第六阶段供应3.5GWh储能系统,这是两家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储能合作[3] - 比亚迪将提供6,240台MC Cube-T模组(相当于624个集装箱),采用CTS超级集成技术,空间利用率提升98%,电芯与系统体积比超33%[5] - 该项目分七个阶段建设,最终总储能容量达11GWh,或将成为全球最大储能项目之一,比亚迪已累计为该项目提供6.5GWh储能系统[5] 比亚迪储能2025年订单情况 - 2025年以来比亚迪储能先后签下多笔储能订单,总规模超17.6GWh[8] - 包括与沙特电力公司签12.5GWh全球最大电网侧项目,与Greenvolt集团签400MW/1.6GWh波兰储能项目,与Hayleys Solar合作开拓斯里兰卡市场等[10] - 与沙特电力公司的合作总量已达15.1GWh(含已交付的2.6GWh项目)[8] 储能行业动态 - 储能系统集成头部企业对智利GWh级储能项目的争夺日益激烈[10] - Grenergy在智利拥有12年经验,已完成近100个项目,拥有4.6GW太阳能发电和18.3GWh储能容量的平台[7] - 行业将举办"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2]
海博思创
数说新能源· 2025-04-21 08:29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海博思创专注于储能系统集成赛道,国内市场为主,同时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排名第五,亚太市场排名第二,国内市场领先 [2] - 公司成立于2011年,2024年1月科创板上市,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务聚焦储能系统(功率型/能量型),剥离非储能业务,储能系统营收占比从2020年65%提升至2023年99% [3][5] - 2021-2023年营收强劲增长,受益于行业先发优势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 [3] 业务布局与市场拓展 - 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上半年境外收入0.09亿元(占比0.2%),欧洲和澳洲市场开拓顺利 [4] - 2023年直流侧储能系统国内/全球出货量排名中国第一和全球第三 [5] - 下游客户集中度高,主要服务五大六小电力央国企,与国家电投、华能集团等保持稳定合作 [10] 技术与产能 - 掌握储能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包括BMS、EMS、功率协调控制器等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具备数字化建模和智慧运维能力 [6] - 四大生产基地(北京、山西、广东、甘肃)产能利用率超150%,2024年募资扩充2GWh产能,江苏和内蒙古工厂在建 [7] 供应链与竞争策略 - 电芯模组采购占比下降至56.6%(2024H1),减少对宁德时代的依赖,引入亿纬锂能等供应商 [8] - 国内储能开发商CR10达58%-59%,公司凭借技术积累、AI应用及海外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17][18]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2024年国内大储新增装机预计39GW/94GWh(同比+85%/+107%),2025年预计45GW/118GWh(同比+17.5%/+26%) [11] - 独立储能占比提升至66%(2024H1),收益模式以容量租赁为主,市场化回报仍需探索 [14][15] - 强配政策取消后短期或影响装机,但长期将转向市场化驱动,新能源入市推动储能调用率提升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