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TSYHY)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
2025-06-19 09:46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情况**:2024 年净利润 21.29 亿元,同比增长 47%;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 12.2%,因系统总处理量同比增 18.1%;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同比增 89.9%,因工程建设及验收推进,竣工项目规模和数量增加;技术支持及产品收入同比增 51.8%,因客户 IP 服务需求和产品拓展;结算及清算服务收入同比增 32.2%,受业务量恢复和产品系统服务拓展影响;数据网络收入同比增 19.1%,因分销信息技术服务业务量增长;其他收入同比减 8.8%,因商务策略调整支付业务费率[3][4]。 - **成本情况**:固定成本占 60%-70%,包括人工、集成业务销售成本等;人工成本同比增 20.6%,剔除研发费用资本化影响后增幅 88.8%;折旧及摊销同比增 23.2%,因自主研发结转无形资产摊销额增长;系统集成业务销售成本同比增 161.3%,因集成项目业务量增长;技术支持与维护费成本同比升 9.2%,因研发项目投入增长;离岗及分销支持费同比减 11.7%,受离岗服务保障费等因素影响[5]。 - **分红政策**:分红政策从母公司单体净利润 30%-40%提高到 35%-45%,2024 年度末期股息按单体净利润 41%派发;调整综合考虑 H 股股东建议、央企市值管理要求等因素;未来派息率根据经营和资金需求拟定,有提升空间但不确定[7]。 - **资本开支计划**:未来几年计划金额丰富,实际落地根据情况调整;2025 年预计资本开支 5.46 亿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采购等;考虑顺义二期项目,未来每年开支预计 8 - 10 亿元,用于生产、运营及研发[8][9]。 - **AIT 业务单价**:与旅客量非线性相关,受商务政策、疫情、长期协议条款等影响;国内航线定价体系稳定,近年与大型航空公司签协议有商务措施影响单价;国际航班恢复不及预期有一定影响,但未来增长点在技术服务和产品收入[3][10][23]。 -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营收约 50 亿,应收账款 60%-70%来自航空公司,账期约一年,部分略长;受航空公司现金流恢复影响,增幅不到 10%,低于收入增速;应付端包括机场建设款及类金融业务结算清算业务,年经营现金流入流出约 1500 亿[11]。 - **现金流情况**: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5 亿元;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约 120 亿,含受限资金和短期借款,剔除后现金规模与以往相近;年经营性现金流入流出约 1500 亿,维持业务运转需求大[14][16]。 - **顺义二期项目**:2025 年底启动,一是 2010 年获地块,2018 年一期约四分之三建成使用,剩余不建设有被收回风险;二是园区运营科技和基础设施需完善[18]。 - **国际航班恢复**:2025 年 1 - 2 月国内航空国际段系统处理量同比增 28.7%,恢复到 2019 年同期 93.98%;境外航线处理量 1 - 2 月恢复到 2019 年同期 44.79%,2、3 月提升至 56.97%;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恢复速度,不确定性高[19][20]。 - **新一代系统升级**:收入结构已体现新技术变化,AIT 单价增长空间有限,通过谈判条款促进技术支持及产品收入增长,为公司创造新增长点[21]。 - **股权激励计划**:仍在研究,根据上级主管单位新政策文件探索其他方式,股票增值权方式较难实施,有成型计划后沟通[22]。 - **坏账情况**:2024 年坏账减少,因下游行业运营好转,应收账款回收进度好,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下降,组合计提第三方损失减少,23 年单向计息因素不存在;预计 2025 年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继续改善[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系统集成服务和技术产品收入是项目制,受客户需求、项目进展和验收影响,2024 年下半年部分项目验收使业绩超预期,中长期相关收入预计稳定增长,但单财年受波动性因素影响[6]。 - 技术支持与产品收入对应的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和部分技术支持及维护费用,核心产品和重要项目由公司内部研发,辅助运维产品及服务由联营公司承接[24]。 - 人工成本资本化需满足严格条件,2023 年大研发项目进入结算周期,2024 年符合资本化条件项目少,未来根据项目情况合理资本化[25]。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2:48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总收入约为人民币88.23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约26.3%[6] - 2024年度集团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0.743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约48.3%[6] - 2024年度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71元[6]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88.23023亿元,上期为69.83847亿元[7] - 2024年度营业总成本为人民币64.53464亿元,上期为53.00831亿元[7] - 2024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21.28564亿元,上期为14.47876亿元[8]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人民币105.48986亿元,上年末为73.67554亿元[10]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为人民币204.98211亿元,上年末为181.26205亿元[10]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29694646,上年年末余额为27500129,较上年增长7.98%[11]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6797660,上年年末余额为6481535,较上年增长4.88%[12]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22896986,上年年末余额为21018594,较上年增长8.93%[13] - 2024年度公司税前利润约为239.45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约48.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207.43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约48.3%[54] - 2024年度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71元[55] - 2024年度公司总收入约为882.3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约183.92亿元或26.3%[56]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总成本为645.35亿元,较2023年增加115.26亿元或21.7%[57] - 集团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从2023年约1399.0百万元增至2024年约2074.3百万元,增加约48.3%[62] - 2024年经营活动提供现金流量净额2525.9百万元,投资活动使用893.7百万元,筹资活动使用196.8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3231.2百万元[6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07.7百万元,其中97.74%、1.88%、0.26%以人民币、美元及欧元计价[68] - 2024年末集团资产负债率为22.9%,2023年末为23.6%[82]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无重大收购、出售、投资、融资计划,2024年度总资本开支为545.6百万元,2023年度为1227.8百万元,2024年末资本性支出承诺约1207.7百万元[85] - 2024年度,集团人工成本约为24.897亿元,占营业总成本约38.6%,2023年度为20.637亿元[89] - 2024年度,集团企业年金费用总额约8900万元,2023年度为8290万元[89] 派息政策与股息相关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现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39元(含税)[6] - 公司董事会建议将派息政策调整为年度现金末期股息总额约占当年净利润的35% - 45%(此前为30% - 40%)[6] - 2023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16元(含税),合计468,194千元;2024年度末期现金股息建议每股0.239元(含税),合计699,364千元[34] - 公司董事会建议调整派息政策,年度现金股息总额占当年净利润35% - 45%(此前30% - 40%),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699.4百万元,每股0.239元(含税)[65] 资产与负债项目变化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899875,上年年末余额为741789,较上年增长21.31%[11]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784165,上年年末余额为3192829,较上年下降12.80%[1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203301,上年年末余额为751590,较上年增长60.10%[1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2187400,上年年末余额为2245559,较上年下降2.59%[12]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6060796千元,上年年末为5510344千元,坏账准备期末为1101521千元,上年年末为990832千元[23][2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1004312千元,上年年末为830474千元,2024年度公允价值变动173839千元[26][27]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017412千元,上年年末为786903千元,公司已向中移股权基金实际出资852175千元[27][2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187400千元,上年年末为2245559千元[29]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645608千元,上年年末为890291千元[2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1403.5百万元,包括短期银行借款1203.3百万元,委托借款200.2百万元[6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490.4百万元,其中客户备付金为1449.1百万元[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结构性银行存款共2200百万元,年利率1.50% - 3.00%,期限179至186天[7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三个月以上定期存单共670百万元,年利率1.90% - 3.10%,期限365至1097天[74] - 公司对招商仁和人寿持股百分比为13.26%,2024年末公允价值为1004312千元,占集团总资产3.4%,2024年度收益为173839千元,招商仁和人寿2024年度盈利439.7百万元[75][76][77] - 公司对中移股权基金协议出资10亿元,截至2024年末实际出资(含基金管理费)852.2百万元[79] 税收政策相关 - 增值税适用税率为3.00 - 23.00%,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8.25 - 25.00%[20] - 公司2023 - 2025年度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优惠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2023年度重点软件企业税收优惠差额已反映在2024年度财报中[21][22] - 公司2023 - 2025年度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优惠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2006 - 2023年度获“重点软件企业”认定[60] 利润表其他项目变化 - 投资收益中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本期为43718千元,上期为25347千元[31] - 信用减值损失本期为 - 113963千元,上期为 - 304465千元[32] - 资产减值损失本期为 - 25352千元,上期为788千元[32] - 2024年资产处置收益1,832千元,为使用权资产处置收益;2023年资产处置收益约2,659千元[35] - 2024年各项费用合计6,358,861,2023年合计5,218,966,其中人工成本2024年为2,489,732,2023年为2,063,687等[36] - 2024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11.4亿元,主要因对第三方客户逾期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5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ETD系统处理国内外商营航空公司系统处理量约732.4百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8.1%[39] - 2024年助力27家中國商營航空公司在83个海外航站复航[39] - 加盟集团APP等系统服务的外国及地区商营航空公司增至211家,在48个机场处理离港旅客量约960万人次[39] - 集团通用自助值机系统等处理出港旅客量约466百万人次[39] - 航空公司数字化零售中台解决方案签约客户累计达19家[40] - 企业级数据中台“数据盈(ADA)”赋能29家航空公司[40] - 2024年集团结算清算系统进行约1,263.9百万宗交易,同比增长24.2%,代理结算收入超663.8亿元,同比增长39.7%[42] - 2024年公司与134家外国及地区商营航空公司实现直联和高等等级联接,分銷网络触达海外32个国家和地区,天驛平台累计投产18家,新增10余个可销售辅营产品,与12家中國商營航司达成辅营合作[43] - 2024年公司APP离港前端系统在182个海外或地区机场协助商营航空公司服务旅客,处理离港旅客量约4200万人次,占中国商营航空公司海外回程旅客量的比例约96.2%[44] - 2024年公司机场协同决策系统在国内近40家千万级机场市场占有率第一,民航中转旅客服务平台与250余家机场签约,覆盖率超95%,智慧出行平台推广约40家机场,智慧中台中标7家机场项目,共用旅客服务平台中标澳门机场项目[45] - 2024年公司签署3家通用机场信息建设项目,与7家央企共同发起成立“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中标新疆石河子机场项目[46] - 2024年公司航空物流信息服务新签约9家客户,完成鄂州机场货运系统、武汉光谷前置货站、乌鲁木齐机场全信创货运系统投产上线[47] - 2024年公司“航旅链”取得交通运输协会国际领先成果评价与科学技术二等奖,“对账通”和“资产追溯管理系统”拓展7家新客户,“申报通”获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民航科学技术三等奖[47] - 2024年公司数字人民币智能支付应用率先落地5家机场,首次推出机场行李转运智能机器人,签约首發客户青岛机场[48] - 2024年公司完成国内120家机场5G虚拟专线的建设实施[50] - 2024年公司全力保障主機系統和主要開放平台系統運行平穩,完成春運等活动期间的民航旅客信息系統安全運營保障[50] - 2024年公司完成以大模型为基座的“智能客戶服務平台”建设,向航司、機場、代理人用戶全面開放[50] - 2024年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总收入48.9%,2023年为55.1%,收入从38.508亿元增至43.187亿元,增加12.2%[56] - 2024年结算及清算收入占总收入6.7%,2023年为6.4%,收入从4.473亿元增至5.912亿元,增加32.2%[56] - 2024年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占总收入21.4%,2023年为14.2%,收入从9.943亿元增至18.877亿元,增加89.9%[56] - 2024年数据网络收入占总收入5.3%,2023年为5.6%,收入从3.9亿元增至4.646亿元,增加19.1%[57] - 2024年技术支持及产品收入占总收入10.6%,2023年为8.8%,收入从6.17亿元增至9.368亿元,增加51.8%[57] 公司股本与公积金相关 - 公司累计发行总股本2926209589股,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926209589元[14] - 公司拟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税后利润的10%提取2024年度任意盈余公积金170.3百万元,待股东会年会批准[64] 公司其他事项 - 2024年末集团无资产抵押和重大或有负债[80][81] - 2024年度公司将航信开放数据能力建设项目、数据平台数据治理项目资产列报于“无形资产 — 其中:数据资源”,合计约26.7百万元[84] - 公司制定顺义二期项目设计方案及建设概算约938.0百万元,董事会批准总支出不超1032.0百万元,预计2025年底前后启动第一阶段建设,相关建筑面积约7.17万平米,概算约788.0百万元[86][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为6722名[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公司无库存股份[90]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和B.2.2条文,其他条文2024年已完全遵守[91][92] - 2024年聘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国审计师,董事会建议续聘其为2025年度中国审计师[94] - 2025年1月23日,公司修改《公司章程》[95] - 2025年民航运输市场将稳健增长,集团面临机遇与挑战[96][97] - 2025年集团将在四方面着力开展工作[98] - 业绩公告在香港交易所及公司网站发布[99]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申请基于多定价规则的过滤和去重专利,提高定价规则去重的效率
搜狐财经· 2025-03-25 13:04
公司专利技术进展 - 公司申请基于多定价规则的过滤和去重专利(公开号CN 119669533 A),旨在提升定价规则处理效率 [1] - 专利方法通过关联产品与定价规则,仅对关联初始规则去重,减少数据处理工作量 [1] - 技术流程包括接收查询请求、确定可售产品、获取初始规则、按数量遍历去重,最终通过匹配度确定目标定价规则 [1] 企业基础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29.26亿人民币,实缴资本29.26亿人民币 [2] - 企业对外投资39家公司,参与招投标2169次,拥有商标137条、专利1543条及行政许可166项 [2] - 公司注册地位于北京市,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2] 专利技术优势 - 专利通过预建产品-规则关联关系,避免全量规则处理,显著提升去重效率 [1] - 方法支持多产品场景(可售产品≥1时触发遍历去重机制),增强系统适应性 [1]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08:33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国内客运规模超2019年同期,国际客运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八成[4] 业务系统应用与服务情况 - 通用自助值机系统在235个国内外主要机场使用,网上值机服务应用于335个国内外机场,处理出港旅客量约2.21亿人次[4] - 航空公司全域运营管理系统签约客户达4家航空公司,数据盈累计投产19家客户[4] - 电子旅游分销系统处理国内外航空公司系统处理量约3.52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24%[5] - 加盟机场旅客处理系统服务等的外国及地区航空公司增至204家,在48个机场处理离港旅客量约506万人次[5] - 天驿平台已投产国泰航空、阿联酋航空等客户,27个海外市场中性化结算体系已成功投产[7] - 与多家合作航空公司新投产6个辅营产品[7] - 民航中转旅客服务平台在252家机场投产,中转通小程序在58家机场上线[8] - APP离港前端系统在165个海外或地区机场处理离港旅客量约1947万人次,占中国航空公司海外回程旅客量比例约95.9%[8] 财务结算情况 - 结算清算系统进行约6.061亿宗交易,同比增长36%;代理结算费用超29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6%[6] 客户服务拓展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在公共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累计服务客户42家,航空货运物流信息技术服务新签约5家客户[9] 科技成果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荣获各级科技奖项12项、专利授权92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首次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0] 集团盈利与收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利润总额为16.05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19.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67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13.9%[1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每股盈利为0.47元[1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40.418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22.2%[12] - 2024年上半年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总收入56.0%,由2023年上半年的18.901亿元增至22.650亿元,增加19.8%,系统总处理量同比增加24.0%[12] - 2024年上半年结算及清算收入占总收入6.9%,由2023年上半年的1.854亿元增至2.780亿元,增加50.0%[12] - 2024年上半年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占总收入16.8%,由2023年上半年的3.209亿元增至6.798亿元,增加111.9%[13] - 2024年上半年数据网络收入占总收入5.4%,由2023年上半年的2.017亿元增至2.164亿元,增加7.3%[1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占总收入14.9%,由2023年上半年的7.095亿元减至6.025亿元,减少15.1%[14] - 2024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40.42亿元,较上期33.08亿元增长约22.19%[77] - 2024年1 - 6月净利润13.77亿元,较上期12.08亿元增长约14.00%[78] - 2024年1 - 6月综合收益总额14.22亿元,较上期12.16亿元增长约17.07%[8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较上期0.41元/股增长约14.63%[80]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0.47元/股,较上期0.41元/股增长约14.63%[80] - 2024年1 - 6月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7亿元,较上期12.00亿元增长约13.90%[78] - 2024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33.13亿元,较上期25.77亿元增长约28.58%[82] - 2024年1 - 6月公司净利润为11.92亿元,较上期11.05亿元增长约7.82%[82] - 2024年1 - 6月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4418.23万元,较上期324.05万元增长约1263.39%[83] - 2024年1 - 6月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36亿元,较上期11.09亿元增长约11.36%[83] 成本与损失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25.353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3.571亿元或16.4%[15] - 2024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 - 6570万元,因第三方客户历史欠款回款情况改善[16] - 2024年1 - 6月营业总成本25.35亿元,较上期21.78亿元增长约16.39%[77] - 2024年1 - 6月研发费用4.32亿元,较上期2.75亿元增长约57.00%[77] - 2024年1 - 6月公司研发费用为2.998亿元,较上期1.604亿元增长约86.91%[82] 税收优惠情况 -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2023 - 2025年度按15%优惠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18] 现金流与资金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2.874亿元[2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13.522亿元,包括短期银行借款11.52亿元和委托借款2.002亿元[2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625亿元,97.85%、1.83%及0.16%分别以人民币、美元及港币计价[21] - 2024年6月30日,受限制银行存款为471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100万元减少[2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结构性银行存款共27亿元,年利率1.20% - 2.70%[2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三个月以上定期存单共6.5亿元,年利率2.00% - 3.55%[26] - 2024年1 - 6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2.34亿元,较上期30.59亿元增长约5.72%[86] - 2024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96.79亿元,较上期693.15亿元增长约0.52%[86] - 2024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83.92亿元,较上期683.04亿元增长约0.13%[86] - 2024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7亿元,较上期10.11亿元增长约27.32%[86] - 2024年1 - 6月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0.91亿元,较上期8.84亿元增长约23.34%[86] - 2024年1 - 6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5,217,946.47元,上期为717,712,706.19元[90] - 2024年1 - 6月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9,582,177.56元,上期为 - 423,617,531.17元[87] - 2024年1 - 6月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233,385.75元,上期为487,652,947.12元[87] - 2024年1 - 6月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6,757,490.38元,上期为25,456,515.41元[88] - 2024年1 - 6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286,009,011.69元,上期为1,100,714,882.85元[88] - 2024年1 - 6月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562,540,286.34元,上期为8,576,563,225.10元[88] - 2024年1 - 6月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5,217,946.47元,上期为717,712,706.19元[90] - 2024年1 - 6月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7,176,790.60元,上期为 - 387,819,654.50元[90] - 2024年1 - 6月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9,668,448.96元,上期为 - 45,537,432.42元[91] - 2024年1 - 6月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32,044,918.64元,上期为286,739,533.57元[91] 投资情况 - 公司对招商仁和人寿投资成本为8.75亿元,持股13.26%,2024年6月30日公允值约8.825亿元,占集团总资产2.9%,上半年盈利8880万元[29] - 公司同意向中移股权基金出资10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实际出资(含基金管理费)6.843亿元[3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26.5%,2023年12月31日为23.6%[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航信大数据等产品已转入无形资产核算,金额约3920万元,航空数据平台等项目列报于开发支出,金额约960万元[3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6574名,上半年人工成本约9.378亿元,占营业总成本约37.0%,企业年金费用总额约409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3940万元[39] - 2024年7 - 8月公司收到重点软件企业退税款6820万元[4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抵押[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收购、出售、投资、融资计划[3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9,976,965,769.77元,较上年年末的27,500,129,430.98元有所增长[6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0,895,928,151.69元,上年年末为18,126,205,041.15元[6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9,081,037,618.08元,上年年末为9,373,924,389.83元[6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中,流动负债合计7,889,835,245.66元,上年年末为6,193,493,525.98元[6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79.49亿元,上年年末为64.82亿元[6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20.28亿元,上年年末为210.19亿元[68]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52.53亿元,上年年末为136.54亿元[70]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98.01亿元,上年年末为101.59亿元[71]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250.54亿元,上年年末为238.14亿元[71]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74.88亿元,上年年末为68.40亿元[73]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2555.25万元,上年年末为2.50亿元[73]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负债合计75.13亿元,上年年末为70.89亿元[73]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货币资金为66.05亿元,上年年末为52.73亿元[70]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应收账款为49.15亿元,上年年末为40.01亿元[70] - 2024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75.41亿元,较上年年末167.24亿元增长约4.88%[74]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250.54亿元,较上年年末238.14亿元增长约5.12%[74] - 2024年1 - 6月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027,901,923.82元,上年同期期末为20,803,628,240.31元[93][95] - 2024年1 - 6月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为555,774,229.10元,上年同期期末为520,120,326.45元[93][95] - 2024年1 - 6月盈余公积期末为4,338,775,790.54元,较上年同期期末的4,104,764,512.30元有所增加[93][95] - 2024年1 - 6月未分配利润期末为12,953,115,714.94元,上年同期期末为12,092,918,397.56元[93][95] - 2024年1 - 6月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为 - 7,843,093.80元,上年同期期末为 - 42,285,810.78元[93][95] - 2024年1 - 6
TRAVELSKY TECH(TSYHY) - 2024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8-29 23:5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13.67亿元,同比增长13.9% [8][19] - 每股基本和稀释收益为0.47元,同比增长14.6% [19] - 公司总营业收入约40.42亿元,同比增长22.2% [19] - 总营业成本约25.35亿元,同比增长16.4%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电子航旅分销系统处理国内外航线约3.52亿笔交易,同比增长24%,较2019年同期增长4.4% [9] - 其中国内航线系统处理交易量同比增长24%,较2019年增长6.6%;国际航线系统处理量同比增长26.9%,恢复至2019年的49.2% [18] - 公司积极参与智慧机场建设,民航旅客转运服务平台已部署252个机场,转运通小程序已在58个机场上线 [11] - 公司其他IT服务业务服务客户总数达42家,包括公共安全、智慧营销和普惠金融等领域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航线系统处理交易量同比增长24%,较2019年增长6.6% [18] - 国际航线系统处理量同比增长26.9%,恢复至2019年的49.2% [18] - 国际航线恢复情况不均衡,中非航线恢复率超过2019年30%,亚洲和欧洲航线恢复率约80%,北美航线仅恢复20% [34][35][3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加快原创技术布局,正式加入多个央企创新联盟,深度参与下一代互联网创新联盟建设 [13] - 公司持续推进"1+3+X"战略,加快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布局 [59][60][61][62] - 公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拓展,并与中国企业"走出去"合作,提升海外服务能力 [54][55][56][5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民航运输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行业控制和安全保障优势 [16] - 公司有信心在中国经济现代化、民航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67][68][69] - 公司将继续提升内生安全能力,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充分释放企业改革活力 [1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连续17年保持安全稳定生产运营,确保民航旅客信息系统在重要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期间的安全运行 [14] - 公司数据中心智能化综合能耗管理平台和全面改造技术入选2024年工信部节能减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15] - 公司获得12项科技奖项,授权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首次获得美国发明专利 [1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国际航线业务恢复情况及市场份额变化 **Qikun Wu 提问** 国际航线业务恢复情况不太乐观,只有45%-50%的恢复率,公司在这一市场的市场份额是否发生变化 [32] **Yu Hui 回答** 国际航线恢复情况不均衡,中非航线恢复率超过2019年30%,亚洲和欧洲航线恢复率约80%,北美航线仅恢复20% [34][35][36] 公司市场份额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采取多措施努力最大化市场份额和业务收入 [36] 问题2: 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及现金使用计划 **Qikun Wu 提问** 公司目前有9.6亿元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是什么,是否考虑提高股利支付比例 [32] **Jung 回答** 公司一直非常重视回报股东,保持稳定的40%净利润分红政策,未来会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值管理情况适时调整分红政策 [39] 公司保持大量现金主要是为了支持业务拓展、技术创新和战略新业务布局等资本投入 [38] 问题3: 佣金费用增长低于客运量增长的原因 **Qikun Wu 提问** 佣金费用增长4%,而客运量增长超过20%,两者增速差异较大的原因 [32] **Jung 回答** 佣金费用的确认和结算与客运量并不完全挂钩,需要经过机场服务费、代理商佣金等多个环节的核算和确认 [40][41] 从全年和跨年来看,佣金费用总体水平仍与业务量相匹配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2:36
财务数据整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总收入40.42亿元,较上期33.08亿元增长22.19%[3] - 同期净利润13.77亿元,较上期12.08亿元增长14.01%[3]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47元/股,上期为0.41元/股[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利润总额16.05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19.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672亿元,增加约13.9%[5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40.418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22.2%[53]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120.04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136.72亿元,增加16.68亿元[69]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5.353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16.4%[59][6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2.874亿元[70]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26.5%,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23.6%[90] 资产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96.10亿元,较上年年末73.68亿元增长29.96%[6] - 应收账款53.36亿元,较上年年末45.20亿元增长18.08%[6] - 流动资产合计209.0亿元,较上年年末181.3亿元增长15.39%[6] - 长期股权投资8.54亿元,较上年年末7.42亿元增长15.14%[7] - 无形资产21.98亿元,较上年年末24.47亿元下降10.17%[7] - 资产总计299.8亿元,较上年年末275.0亿元增长9.01%[7] - 期末应收账款按账龄披露,小计为6,264,335千元,较上年年末的5,510,344千元增加;坏账准备为927,922千元,较上年年末的990,832千元减少[21] - 期末应收账款合计5,336,413千元,较上年年末的4,519,512千元增加[21] - 应收账款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账面余额893,869元,计提比例71.82%;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账面余额5,370,465元,计提比例5.32%[23][25] - 公司持有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3.26%股权,2024年6月30日公允价值为882,453千元[28] - 公司对中移股权基金已实际出资684,306千元,账面价值783,819千元[31] - 2024年6月30日借款13.52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5.625亿元,97.85%为人民币计价[71] - 2024年6月30日受限制银行存款471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100万元减少[72] - 2024年6月30日持有结构性银行存款27亿元,年利率1.20% - 2.70%[77] - 2024年6月30日持有三个月以上定期存单6.5亿元,年利率2.00% - 3.55%[79] - 2024年6月30日对招商仁和人寿投资公允值约8.825亿元,占总资产2.9%,上半年盈利8880万元[83][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对中移股权基金实际出资6.843亿元[88]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情况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7,889,835千元,较上年年末的6,193,494千元有所增加;非流动负债合计59,229千元,较上年年末的288,042千元减少[8] - 期末负债合计7,949,064千元,较上年年末的6,481,535千元增加;所有者权益合计22,027,902千元,较上年年末的21,018,594千元增加[8][9] 收入与成本构成 - 营业收入本期金额4,041,791元,上期金额3,307,556元;营业成本本期金额1,634,123元,上期金额1,438,785元[34] - 2024年上半年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总收入56.0%,较2023年上半年的57.1%略有下降,但收入增加19.8%[54] - 2024年上半年结算及清算收入占总收入6.9%,较2023年上半年的5.6%上升,收入增加50.0%[54][55] - 2024年上半年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占总收入16.8%,较2023年上半年的9.7%大幅上升,收入增加111.9%[56] - 2024年上半年数据网络收入占总收入5.4%,较2023年上半年的6.1%下降,收入增加7.3%[5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占总收入14.9%,较2023年上半年的21.5%下降,收入减少15.1%[58] 其他财务指标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4539.6万元,较上期883.3万元增长413.94%[4] - 投资收益本期合计39,335元,上期合计44,643元[36] - 每股盈利本期0.47元,上期0.41元[37] - 2024年派发2023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16元,合计468,194千元[38] - 2024年上半年资产处置收益16千元,为使用权资产处置收益[39] - 费用按性质分类本期合计2,490,623元,上期合计2,141,960元[41] 业务运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ETD系统处理国内外航空公司系统处理量约3.52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24.0%[43] - 加盟集团机场旅客处理系统等服务的外国及地区航空公司增至204家,在48个机场处理离港旅客量约506万人次[43] - 集团CRS系统直联外国及地区航空公司保持在142家,直联销售比例达约99.9%[43] - 集团通用自助值机系统在235个国内外主要机场使用,网上值机服务应用于335个国内外机场,共处理出港旅客量约2.21亿人次[4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结算清算系统进行约6.061亿宗交易,同比增长36.0%;代理结算收入超296.7亿元,同比增长66.6%[45] - 集团天驿平台已投产国泰航空、阿联酋航空等客户,27个海外市场中性化结算体系已成功投产[46] - 集团与多家合作航空公司新投产6个辅营产品[46] - 民航中转旅客服务平台在252家机场投产,中转通小程序在58家机场上线[47] - APP离港前端系统在165个海外或地区机场处理离港旅客量约1947万人次,占中国航空公司海外回程旅客量比例约95.9%[47] - 集团在公共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累计服务客户42家[48] 税收政策情况 - 增值税适用税率为3.00–23.00%,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为5.00、7.00%,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10.00–25.00%[15] - 公司自成立时即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3 - 2025年度按15%的优惠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17] - 若被评定为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可在15%税率基础上进一步享受10%的优惠税率,差额期后退还[18] -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2023 - 2025年度按15%优惠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67] - 公司2006 - 2023年度获「重点软件企业」认定,可享10%优惠税率[68] - 2024年7 - 8月,公司收到重点软件企业退税款6820万元[95] 人员与成本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6574名,上半年人工成本约9.378亿元,占营业总成本约37.0% [9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企业年金费用总额约409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3940万元[94] 公司治理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发行总股本2,926,209,589股,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926,209,589元[10]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和B.2.2,目前董事长和总经理同一人担任为过渡性安排,董事会换届将延期[101][102] 未来展望与安排 - 2024年下半年,多方预期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民航运输市场平稳增长[96] - 集团将在下半年提升安全能力、加大市场开拓、增强科技创新、激发改革活力、优化公司治理[96] 财务审核情况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与管理层讨论并审阅了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的中期业绩[103] 其他事项 - 自2024年1月1日起,集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等政策,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1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性支出承诺约13.021亿元,用于日常运营、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研发升级等[92] - 董事会建议2024年上半年不派发中期股息[9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6月30日无库存股份[98] - 2024年上半年获各级科技奖项12项、专利授权92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连续18年获批年度重点软件企业,首次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51]
民航信息网络上市公司交流会
中国银行· 2024-06-28 16:21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2024年1-5月系统处理总量2.93亿,同比增长27.09%,较2019年同期增长4.21% [1] - 国内行国内段同比增长18.19%,国内行国际段同比增长232.66%,外国及地区行同比增长30.47% [1][2] - 数据网络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有所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和项目进度变动 [2][3][4] - 公司正在研究股票增值权计划的更新,计划在2024年完成审批及授予 [4] - 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有相关布局,包括通用航空数字化服务平台和通用航空管理系统 [5] - 人工成本增长受利润增长和股权激励计划影响,预计不会像2023年同比变动幅度大 [6][7] - 公司主要业务毛利率水平较为稳定,系统集成服务毛利率相对较低 [8] - 公司关注国资委关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政策,预计今年可能会出台相关细则 [8][9] - 三大行股东有降价需求,但公司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应对 [9][10] - 去年计提3.04亿信用减值损失,主要为单项计提和其他客户欠款 [11] - 公司在国内GDS市场占主导地位,外国GDS在中国市场占三分之一 [12][13] - 公司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核心系统升级和应用产品开发,对收入贡献主要体现在技术服务收入 [17][18] - 公司分红政策稳定,未来可能根据国资委政策适当提高分红比例 [21][22] - 航旅综合公司目前亏损,公司持有其20%左右股权,投资收益计入联营公司 [23][24] - 公司收入和利润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需要3-5年时间 [25][2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数据网络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下滑的原因 [2][3] **公司财务部冯鲁平回答** 数据网络收入下滑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代理人业务集中度提高;技术服务收入下滑主要是受项目进度和客户需求变动影响 [3][4]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 [5] **公司投资专员杨虹回答** 公司已建立通用航空数字化服务平台和通用航空管理系统,并成立专项工作组持续关注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和数据安全 [5]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系统集成业务未来的增长情况 [19][20] **公司投资专员杨虹回答** 系统集成业务受益于未来机场建设和数字化升级,预计未来收入规模可望接近2022年水平 [19][20]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08:5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旅游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主导供应商[2] - 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01年2月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00696[3]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最大股东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约29.55%股份[4]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在中国境内拥有约30家附属公司,在香港、新加坡、爱尔兰等地区和国家拥有境外全资附属公司[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營業收入为698.3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61.21亿元人民币,每股盈利为0.48元人民币[8] - 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为698.3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61.21亿元人民币,每股盈利为0.48元人民币[9] - 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34.0%;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123.1%;每股盈利0.48元,同比增长128.6%[11] 业务拓展 - 公司连续十七年保持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完成重大活动期间的民航旅客信息系统保障任务,拓展分销网络触达海外3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多项科技创新认定和奖项[12] - 公司将继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加强经营质量和效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推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提升行动,提高企业管理效能[16] - 2023年,公司持续完善航空信息技术及延伸服务,推进商营航空公司零售解决方案升级改造,签约客户累计达到19家[23] 财务细节 - 公司结算清算系统交易量约为1,017.7百万宗,同比增长78.1%,收入同比增长116.2%[26] - 公司營业總成本增加了12.1%,主要是人工成本增加、软硬件销售成本减少等因素影响[49] - 公司營业利润由2022年的约699.6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1,604.6百万元,增加了约129.4%[50] 资产情况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的受限制银行存款为人民币91.0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1.6百万元有所下降[65] - 本集团持有的非上市股权投资招商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本为人民币875.0百万元,持股比例为13.26%[72] 董事会及监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外部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中包括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的遴选由股东大会以普通决议的方式表决[140] - 公司董事会成员性别多元化政策要求在2024年前至少包括一名女性成员[165] - 公司第七屆監事會名單及二零二三年度每名監事出席會議情況[185] 股东权益 - 股东持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0%以上股份权益可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167] - 股东提出临时提案需持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3%以上的股份权益[168] - 股东可随时向董事会提出查询要求,需提供持股文件等证明[169]
TRAVELSKY TECH(TSYHY)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3-28 09:3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约69.84亿元,同比增长34% [2][5]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48亿元,同比增长113% [2][5] - 2023年每股摊薄收益0.48元,同比增长128.6% [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149% [5] - 结算及清算服务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52.1% [5] - 系统集成服务收入9.94亿元,同比下降41.4% [5] - 分销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9亿元,同比下降5.3% [5] - 其他服务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3.3% [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系统全年处理旅客6.201亿人次,同比增长148.7%,达到2019年水平的90% [5] - 国内旅客处理量同比增长147.6%,达到2019年水平的91.8% [5] - 为海外航空公司提供的旅客信息处理服务同比增长240.9%,达到2019年水平的41.7% [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3] - 公司是民航行业的主要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2][14] - 公司将继续加强主业发展,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 [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3年民航业有序恢复,为公司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5] - 2024年是民航业从恢复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一年,公司将抓住机遇,提升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 [3] - 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政府政策,优化市值管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Kelvin Lau提问** - 2023年推广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8][9] - 公司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及未来趋势 [8][9]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下降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8][9] **李晋松回答** - 2023年推广费用大幅增加主要是为鼓励乘客使用移动端自助值机、加强与机场的合作 [9] - 公司根据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了3.04亿元坏账准备,未来将根据客户情况持续评估并计提 [9]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下降是由于项目完工时间差异,未来将有更多项目完工带来收入增长 [9] 问题2 **吴启坤提问** - 公司是否考虑调整股利政策以适应SASAC的市值管理要求 [11][12][13] - 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和规划 [11][14] - 数据网络服务收入下降的原因 [11][16] **李晋松、黄荣顺、薛军回答** - 公司将根据SASAC要求,将市值管理纳入公司整体管理,通过提升核心价值来支撑长期市值 [12][13] - 公司已建立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信息网络,并将进一步服务低空经济发展 [14] - 数据网络服务收入下降是由于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广泛应用,未来将转向新的盈利模式 [16] 问题3 **沈晓峰提问** - 股权激励计划的进展情况及时间表 [18][20] - 2024年员工成本的预期变化 [18][20] - 公司在碳中和方面的举措及成效 [18][22] **李晋松、袁雷峰回答** - 股权激励计划正在按监管要求推进,将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具体方案并报批 [20] - 员工人数将合理增长,但总薪酬增幅将控制在利润增幅以内 [20] - 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获评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成本影响较小 [22]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3:05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全年业绩表现强劲,总收入约为人民币6,983.8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4.0%[1]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399.0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3.1%[1]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48元,董事会建议派发二零二三年度以现金支付的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6元[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營業總收入为6,983,847千元,较上年度增长[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營業總成本为5,300,831千元,较上年度增长[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營業利润为1,604,572千元,较上年度增长[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为1,447,876千元,较上年度增长[4]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收益为0.48元[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资产总计为27,500,129千元,较上年度增长[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非流动资产合计为9,373,924千元,较上年度增长[7] - 公司上年流动负债总额为6,193,494千元,年末餘额为5,142,697千元[8]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018,594千元,年末餘额为19,742,230千元[9] 公司经营活动 -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包括面向航空公司、机场、机票销售代理等提供航空客运业务处理、航空旅游电子分销等服务[11] - 公司的母公司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2] 公司税务优惠 - 公司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最近一次重新认定已于2023年11月完成[18] - 除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外,公司如果被评定为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可进一步享受10%的优惠税率[19]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持续拓展分销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覆盖国内外400多个城市,分销网络触达海外33个国家和地区[47] - 公司航空新零售建设能力持续增强,NDC平台获得IATA认证,差旅业务全流程无纸化解决方案得到推广[48] - 公司在智慧机场产品方面加强建设和推广力度,人脸登机在全国54家大中小型机场部署[50] 公司财务报表 - 公司2023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9.83亿元,成本为33.17亿元[28] - 公司投资收益为8.16亿元,其中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2534.7万元[29] - 公司当期所得税费用为16.43亿元,遞延所得税费用为-11.12亿元[30] - 公司每股盈利为0.48元[30] 公司股息派发 - 公司派发2022年末期现金股息共计1.55亿元[31]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现金股息共计4.68亿元[32] 公司资产处置 - 2023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资产处置收益为2,659千元,其中包括出售一处物业的处置收益为2,650千元[33] 公司人力资源 - 本期人工成本为2,063,687元,较上期增长了259,398元[34] 公司股权激励 - 公司股份支付计划中共计授予484名激励对象共计34,582,624份H股股票增值权[36] 公司技术发展 - 公司深度聚焦区块链、数字人民币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建设的“航旅链”取得国家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