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LRLCY)

搜索文档
未名拾光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欧莱雅集团与纳爱斯集团共同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5-23 02:26
融资与合作 - 公司完成战略轮近亿元人民币融资 由欧莱雅集团与纳爱斯集团共同投资 [1] - 与欧莱雅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研发创新生物活性成分并推动规模化生产 [1] - 成立4年已完成5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中信资本、弘毅资本、真格基金等头部机构 [12] 技术平台与研发能力 - 建立全球最大生物活性物数据库 涵盖300亿级分子数据 已发现并应用超200个生物活性物 [2] - 开发两套原料评价平台 首创基于人体拉曼光谱的无创透皮测试平台 年服务原料超500种 [4] - 创新型AI功效评价体系实现技术突破 单日完成百万级原料筛选 效率提升千倍 [6] - 构建行业多维生物合成平台 独创"半固体愈伤组织培养技术" 建成亚洲最大愈伤组织资源库 [8] 产品与商业化进展 - 完成国内首个"昙花愈伤组织提取物"新原料备案 备案号国妆原备字20250033 [9] - 通过158项国家药监局原料备案认证 为珀莱雅、上海家化、华熙生物等头部品牌提供原料 [9] - 前瞻布局功能性食品原料 "天山雪莲花蕊提取物"等创新产品即将上市 [10] 战略布局与国际化 - 实施"三步走"战略 从护肤原料起步 切入医美赛道 拓展至功能性食品原料 [10] - 加速全球化布局 已服务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等全球美妆巨头 [12] - 苏州GMP级工厂陆续获批胶原蛋白填充剂等医疗器械产品 [10] 行业影响与合作伙伴评价 - 欧莱雅集团高度认可公司技术实力 将整合其AI设计平台与生物研发能力 [13] - 纳爱斯集团评价公司以端到端研发能力构建稀缺壁垒 极富创造力与新质生产力 [13]
欧莱雅集团宣布投资中国领先生物技术初创企业未名拾光
快讯· 2025-05-23 02:16
战略合作 - 欧莱雅集团与中国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未名拾光达成战略合作,将进行少数股权投资 [1] - 双方将共同研发创新生物活性成分并推动其规模化生产 [1] - 合作将采用低碳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化妆品原料 [1] 投资背景 - 此次投资由欧莱雅中国旗下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主导 [1] - 获得欧莱雅集团战略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公司BOLD支持 [1] - 未名拾光是2023年"欧莱雅BIG BANG美妆科技共创计划"优胜企业 [1]
欧莱雅旗下品牌被传裁员、退出?
36氪· 2025-05-23 00:13
公司动态 - 韩妆品牌3CE母公司Stylenanda启动员工自愿离职计划 旗下品牌3CE被猜测因业绩低迷将退出韩国市场 [1] - Stylenanda在2024年全面退出服装业务后 美妆板块也显现收缩态势 公司已于2018年被欧莱雅集团收购 [3] - 欧莱雅集团否认3CE退出韩国市场的传闻 称"全面退出韩国纯属谣言" [3] - 3CE品牌在韩国本土业务已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在韩国市场的投资 [9] 财务表现 - 2017年Nanda营业额为1.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元) 拥有近400名员工 3CE品牌占Nanda总业务的70%以上 [7] - Stylenanda营收在2019年达到顶峰 营业收入为269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 营业利润为61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 [7]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63亿韩元 2273亿韩元 2185亿韩元 224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分别为13.38亿元 11.87亿元 11.41亿元 11.74亿元) [7] 市场布局 - 3CE目前关闭了其官方在线商城 在线上仅能通过Naver Smart Store进行销售 [8] - 3CE在韩国本土线下门店减少至7家 包括免税店和直营店 [9] - 3CE重新进入日本市场 并拓展至泰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五个东南亚国家 [10] - 3CE在中国大众彩妆品牌排名中位列第三 并在国际品牌中稳居第一 [10] - 3CE在国内的7个省(含直辖市)共开出10家门店 2023年持续扩张门店版图 [11] 品牌历史 - 2004年创始人So-Hee Kim在韩国首尔创立互联网时尚品牌Stylenanda 2009年推出美妆品牌3CE [3] - 2013年3CE因韩剧《想你》女主角尹恩惠的唇妆迅速走红亚洲市场 [3] - 2018年5月欧莱雅收购Nanda Co Ltd 100%股权 交易金额据传约为4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 [20][22] - 2019年3C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目标是成为亚洲第一彩妆品牌 [10] 行业背景 - 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美宝莲纽约 植村秀已宣布退出韩国市场 [15] - 2024年Olive Young年销售额超过100亿韩元的前10品牌均为韩国中小化妆品品牌 [18] - 3CE在2023年和2024年均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韩妆品牌 [9]
电商运营:2025底妆行业市场洞察与热门趋势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5-22 20:35
底妆行业市场概况 - 2023年市场规模达526亿元,预计2025年达610亿元,增速领先彩妆整体市场[1][12] - 底妆在彩妆市场份额从2022年48.8%提升至2024年H1的53.4%[12][14] - 本土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记等表现突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1][18] 消费群体特征 - 主力消费人群为26-35岁年轻女性,其中31-35岁占比36.28%,26-30岁占比26.55%[21][22] - 油性肤质占比高,控油、持妆及养肤需求显著[1] - 消费者偏好经济型产品,0-100元价格带占比61%,100-300元占比30%[27][28] 品类结构与趋势 - 传统品类主导:粉底气垫占比最高,但妆前隔离增长13%,遮瑕增长16%,定妆喷雾增长46%[24][25] - 功效创新:养肤成分升级至虫草发酵精华、玻色因等,防晒底妆中隔离/妆前占比51%[1] - 极简趋势:有色面霜等"一步到位"产品受早八族青睐[1] 营销与产品创新 - IP联名搜索量增长908%,联名款增长190%,如PL与热播剧联名结合明星代言[2] - 文化跨界案例:玛丽黛佳"蓝晒限定款"融合艺术元素提升溢价[2] - 技术驱动:持妆科技为核心卖点,如"三明治成膜工艺",夏季控油需求显著[1][35] 政策与行业发展 - 国家药监局加强成分安全与儿童化妆品监管,2022年出台《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等文件[20] - 行业历经古典探索期、多元拓展期(20世纪亚洲品牌崛起),进入21世纪技术创新与市场爆发期[16][17][18]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主导:CPB、YSL、NARS位列淘系平台前三,本土品牌花西子、毛戈平进入前六[32] - 细分品类机会:恋火通过粉丝经济推动增长,美肤宝等多效合一产品受关注[1][32]
从医研共创到全球“登顶”:解码理肤泉的皮肤学突围战
FBeauty未来迹· 2025-05-22 11:09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美妆市场掀起"科学热浪","医研共创"从行业共识演变为科研竞赛,品牌需在技术迭代与同质化突围中构建独特叙事体系 [2] - 理肤泉作为皮肤学级科学护肤标杆,引领欧莱雅集团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销售额首破70亿欧元(约合546亿元人民币),跻身全球第三大全渠道护肤品牌及全球皮肤学专家NO1推荐品牌 [2] - 2024年理肤泉中国电商销售额超23亿元,同比增长12%,B5修护霜、B5面膜PRO及大哥大400防晒等大单品回购率突出 [15] 品牌历史与科研基因 - 品牌起源可追溯至14世纪法国理肤泉温泉水,1897年获法国官方认证修护功效,1945年起水疗项目纳入法国公共卫生保健 [7][9] - 1975年药剂师创立品牌时确立"安全、专业、卓效"核心理念,1987年率先推出抗UVA防晒技术,2011年同步学术界启动皮肤微生态研究 [9][10] - 累计提交180份学术文献,近年推出麦色净™技术的美白精华Melan B3及麦色滤400防晒等突破性产品 [10][12] 中国市场本土化战略 - 2001年进入中国后长期担任科学护肤启蒙者角色,现为品牌全球第三大市场,构建30+场医学大会参与、20+项人群试验、90+篇期刊发表的医研体系 [15][19] - 联合华山医院等机构共建实验室,推出中国定制产品如超级B5精华和B5特护防晒,实现"防护+修护"双效设计 [21][23] - "蓝丝带"项目通过科普小程序、爱心大巴巡展及CSCO合作覆盖200+肿瘤患者,强化专业实力与社会价值联动 [24][26] 产品矩阵与消费者洞察 - 形成FIX ME(修护)、PROTECT ME(防护)、BETTER ME(进阶护理)三大产品矩阵,精准匹配中国消费者精细化需求 [28] - 把握成分透明化、功效细分化(如美白分去黄/去暗沉)、理性消费(重性价比轻营销)三大趋势,强化"高质价比"优势 [29][31] - 新总经理何心怡凭借薇姿运营经验引入DERCOS头皮护理系列成功案例,计划深化皮肤科学资源整合 [32][33] 品牌价值观与行业启示 - 50年发展印证"解决社会问题"的商业本质,通过皮肤癌早筛Save your skin等项目延伸医学人文关怀 [13][37] - 以"市场需求锚定-科研转化攻坚-患者教育闭环"专业价值链构建穿越周期的韧性,形成"妙术仁心好医师"差异化人设 [14][28] - 坚持"有一说一"科学传播原则,采用真实用户案例与测评强化信任,拒绝概念营销 [31][37]
谁杀死了中国首店?LV、欧莱雅高端香氛集体闭店之谜
36氪· 2025-05-19 10:22
在各大美妆品牌前仆后继涌入香氛赛道时,有些香氛品牌却悄然闭店"离场"了。 据一财商学院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以来,香氛领域已有7个知名品牌宣布闭店或停止运营,其中包括LV旗下高定香氛品牌梵诗柯香中国首家精品店、欧 莱雅集团旗下高端个护与香水品牌Aesop伊索中国内地首店、国内高端香氛品牌闻献DOCUMENTS杭州首店。 与这些闭店信息背道而行的是近年来持续扩大的中国香水香氛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5年,中国香水香氛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4.73%,远高 于全球3.01%的增长水平。艾媒咨询预计,2029年中国香水香氛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整体来看,中国香水香氛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这些香水品牌发展受挫的原因,一方面是"国际大牌躺赢中国"的叙事已经终结,一方面是上述品牌的 高端定位与目前看似旺盛的市场需求依旧有供需错配的矛盾。究竟哪些香水品牌成功获取消费者"芳心",一财商学院尝试从这些角度剖析中国香水香氛市 场的现状。 香氛品牌"退场"背后 在本次统计的七个闭店香氛品牌中,梵诗柯香、闻献DOCUMENTS、花言几木、西子玲珑并未直接公布闭店原因,Aesop伊索透 ...
天猫618开卖30分钟,珀莱雅、兰蔻、欧莱雅、修丽可、雅诗兰黛成交破亿
快讯· 2025-05-16 13:06
天猫618美妆销售表现 - 珀莱雅开售10分钟销售额突破1亿元 [1] - 兰蔻20分钟销售额破亿 欧莱雅和修丽可紧随其后 [1] - 雅诗兰黛30分钟销售额破亿 CPB在45分钟破亿 [1] - 开卖30分钟内有32个单品成交超千万 包括可复美胶原棒2.0 SK-II神仙水 修丽可AGE面霜 海蓝之谜精萃水 珀莱雅双抗精华等 [1] 天猫618促销策略 - 平台提供85折立减优惠 [1] - 叠加使用的大额消费券和品类券折扣力度为历年最大 门槛更低 [1] - 美妆惊喜券包含"满1500-200"和"满900-120"两种 后者门槛从去年1000元降至900元 [1] - 大牌美妆在"买正送正"基础上 通过"叠券"方式最高可再减700元 [1] 美妆行业消费趋势 - 多重优惠刺激下 美妆品类消费力集中爆发 [1] - 高端品牌如兰蔻 雅诗兰黛 CPB等销售表现突出 [1] - 国产品牌珀莱雅与国际大牌同场竞技 销售表现亮眼 [1]
拿融资、与欧莱雅战略合作,这些美妆科技企业为何在BIG BANG迎来高速发展?
创业邦· 2025-05-16 10:09
核心观点 - BIG BANG计划通过五年实践验证了大企业与初创公司合作的有效模式,推动美妆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商业化落地[1] - 该计划构建了连接初创企业、技术先锋与全球美妆巨头的共创平台,实现双向赋能与生态价值重构[16][17] - 2025年赛事全面升级,新增可持续赛道并深化AI技术融合,覆盖北亚市场形成区域协同效应[19][20][22][24] 企业案例 - 杉海创新:2022年参赛后获欧莱雅B轮投资,建成全球首条生物级千吨级超分子材料产线[1][8] - 特看科技:数字人直播技术覆盖东南亚6国300+品牌,直播数据优于真人并中标美宝莲项目[1][9] - 纳通生物:首届参赛企业技术应用于兰蔻美容仪,实现纳米级透皮吸收并亮相CES展[12] 生态赋能机制 - 资金支持:美次方等投资机构直接注资优胜企业加速技术产业化[8][11] - 资源对接:提供进博会/VivaTech等国际展示平台与全球分销网络[12] - 导师体系:整合集团研发/营销/供应链资源进行实地工作坊指导[11] - 项目孵化:累计吸引2200家企业参与,落地60+合作项目[13] 2025年升级亮点 - 赛道扩展:新增"创变可持续"赛道聚焦AI驱动的绿色解决方案[20] - 技术融合:AI深度渗透消费体验/生物研发/供应链/可持续四大维度[22] - 区域协同:中日韩解决方案联合评审,突破本地市场限制[24] - 赛程优化:设置5-9月三轮筛选,11月启动试点孵化[25][26] 行业影响 - 突破技术壁垒:搭建跨行业转化场域开辟增量市场[16] - 重构创新边界:将院线级技术(如纳米透皮)引入家用场景[12] - 建立新范式:通过数字人直播等案例验证AI商业化路径[9] - 引领可持续:响应中国双碳目标设立专项赛道[20]
欧莱雅盯上英国“早C晚A”鼻祖?功效护肤赛道战火升级
扬子晚报网· 2025-05-15 08:16
功效护肤行业动态 - 全球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或有意收购英国功效护肤品牌Medik8 引发行业热议 [1] - 雅诗兰黛集团旗下成分党品牌The Ordinary以中文名"研度公式"高调进军中国市场 [1][6] - 两大巨头动作频频 功效护肤市场的"抢位战"愈演愈烈 [1] Medik8品牌分析 - Medik8创立于2004年 凭借"CSA护肤哲学"(日间维C+防晒 夜间维A)走红 是"早C晚A"理念的雏形 [2] - 品牌创始人Elliot Isaacs拥有牛津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 最初为解决姐姐红血丝问题研发首款精华Calmwise [2] - 2024年销售额逆势增长50% 预计2025年全球收入将突破1亿美元(约人民币7.2亿元) [4] - 产品定价480-1500元区间 覆盖抗老 祛痘 舒缓等八大护肤需求 [4] - 目前在中国大陆尚无官方销售渠道 消费者仅能通过代购或中国香港平台购买 [4] 欧莱雅皮肤科学美容布局 - 若收购成功 Medik8将成为欧莱雅皮肤科学美容部的新成员 [5][6] - 近年来先后收购美国Skinbetter Science 韩国Dr.G 并入股丝塔芙母公司高德美集团 [6] - 2024年该部门销售额首次突破70亿欧元(约548亿元人民币) 成为集团增长最快业务板块之一 [6] 雅诗兰黛市场策略 - The Ordinary以"原料桶"式高浓度成分配方著称 明星产品均价在百元以下 [6] - 2024年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量位居前列 [6] - 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入驻丝芙兰及天猫 京东 抖音 小红书等主流电商平台 [6] 中国市场格局 -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 功效明确 性价比高的产品成为市场新宠 [8] - 本土功效护肤品牌如薇诺娜 玉泽等凭借"医研共创"模式和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 已建立坚实市场基础 [9] - 消费者护肤认知升级 单纯的"成分堆砌"已不足打动他们 产品肤感 配方科学性及品牌故事同样重要 [9] - 国际巨头面临渠道建设和本土化挑战 The Ordinary的"极简实验室风"能否打动中国消费者有待市场检验 [10]
巴黎欧莱雅任命莱蒂西亚?图佩 - 德隆为全球品牌总裁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0:08
人事任命 - 巴黎欧莱雅任命莱蒂西亚·图佩-德隆为全球品牌总裁 任命将于7月1日生效[1] - 莱蒂西亚·图佩-德隆接替德尔菲娜·维吉耶-奥瓦斯 后者转任集团新设立的首席创新与趋势官[1] - 德尔菲娜·维吉耶-奥瓦斯于2019年担任巴黎欧莱雅全球品牌总裁 是首位担任该职位的女性[1] 高管背景 - 莱蒂西亚·图佩-德隆1998年加入欧莱雅集团 曾任职于巴黎欧莱雅市场部和卡尼尔品牌[2] - 2008年转入皮肤美容部门(原活性化妆品部) 2015年起担任理肤泉全球品牌总裁[2] - 后续晋升为皮肤美容部门全球总裁 管理适乐肤 薇姿 修丽可 Skinbetter Science和理肤泉品牌[2] 业务规模 - 巴黎欧莱雅年收入预估超过60亿欧元 业务遍布150个国家[2] - 隶属于欧莱雅集团大众市场部门[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欧莱雅集团收入增长4.4% 达到117.3亿欧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