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pel(KPELY)

搜索文档
扎根、敏锐、敏捷:吉宝Keppel首席执行官的扭局之道
36氪· 2025-08-25 06:10
公司转型背景 - 2014年吉宝集团为业务横跨海上钻井平台建造、造船厂、基础设施、房地产及电信的综合企业 资产密集且收入依赖项目 但市场转向青睐回报率高、可扩展的经常性收入稳定的专注型企业 导致公司估值低于各业务板块价值之和 [1] - 2010年代中期投资者预期转变 业务复杂且依赖周期性行业引发"集团折价" 经常性收入偏低未能获得期望的增长倍数 [2] 战略选择与定位 - 通过战略审查形成三条路径:维持现状、转型工程公司或转向资产管理 最终选择结合历史专业优势转向全球另类资产管理及运营商 聚焦可持续城市化与数字化领域 [2] - 与多数资产管理公司不同 公司具备强大运营能力 在投资者眼中与典型普通合伙人存在差异 [2] 核心业务剥离 - 决定剥离最初核心业务海洋与离岸业务 该业务从造船厂起步并孕育其他所有业务 分拆或剥离为艰难决定 [4] - 2015年石油市场低迷被识别为结构性变化 通过大幅削减成本、调整业务规模和剥离表现不佳船厂改善业绩 2023年与胜科海事合并成立Seatrium以强化合作伙伴 [4] 资产变现与资本管理 - 识别175亿新元(133亿美元)未充分利用资产 这些非不良资产在他人手中可能更有价值 例如寻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5] - 通过保留运营角色并将所有权转让给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私人基金或第三方 实现超70亿新元(53亿美元)资产变现 目标2026年前达成100-120亿新元(76-91亿美元)变现 [5] - 变现支撑轻资产模式 深化与投资者合作并保留运营能力 [5] 组织架构重组 - 在"愿景2030"框架下从垂直业务部门转变为三个横向平台 聚焦房地产、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 由综合投资、运营和基金管理职能支持 [6] - 通过跨部门合作、子公司私有化和业务整合实现战略性资本配置与全集团人才管理 2023年完成整合并于2024年1月成为综合性企业 [6] 可持续发展转型 - 可持续发展从风险缓解转变为商业机遇 以吉宝湾大厦改造为例 成为新加坡首个BCA绿色建筑标志铂金级零能耗认证商业项目 净运营收入增长31%并创造1.5亿新元(1.14亿美元)资产价值 [8] - 成功催生新业务帮助客户改造房地产以适应低碳未来 强调可持续发展不会降低回报 [8] 领导力与危机管理 - 2020年油价暴跌导致股价跌至历史低点且主要股东撤回收购要约 领导层保持专注并坚持推进正确事项 [9] - 公司业务遍及20多个国家 需持续评估全球形势 在地缘政治中保持警惕、灵活并确保自身持续相关性 [8][9]
Keppel(KPELY) - 2024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8-03 14:4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4亿美元,相比2023年上半年的4.45亿美元有所下降 [41] - 剔除已终止经营的海事业务,公司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为5.13亿美元,同比增长7% [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年化权益回报率为9.8%,高于2023年上半年的8.7% [15] - 公司2024年6月底的调整后净债务/EBITDA为3.7倍,2023年末为3.3倍 [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自由现金流为2.16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为负7.32亿美元 [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基础设施业务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3.63亿美元,同比增长25% [49]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从2023年上半年的400万美元增至4400万美元 [50] - 综合电力业务持续保持强劲的经营业绩 [50] 房地产业务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29亿美元,同比下降31% [52] - 资产管理业务净利润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开发业务利润下降 [52][53]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上升112百万美元 [53] 连接业务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7600万美元,同比增长一倍 [54] - 资产管理业务净利润增加,主要来自于出售和收购费用 [54] - 业务运营收入增加,主要由于项目管理费增加和成本降低 [5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一定挑战,但仍看好中长期发展机遇 [171][172][173][174] - 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在欧洲的房地产和数据中心业务 [29][2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加快资产变现,自2020年10月以来已宣布超过56亿美元的资产变现 [7][8] - 公司正在向资产管理和运营商转型,资产管理业务收益大幅增长 [6][18] - 公司正在加强基础设施和连接业务,并积极拓展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 [19][30][31][32][36][37][38] - 公司正在提升运营效率,通过整合和数字化实现了5000万美元的经常性成本节约 [9][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2024年仍充满挑战,但公司看到了防御性现金流资产的需求增加,这为公司的基础设施、连接和私募信贷业务带来了良机 [39]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提高运营效率,并推进转型和增长计划 [11] - 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保持信心,并宣布派发每股0.15美元的中期现金股息 [1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完成对Aermont Capital的收购,进一步拓展在欧洲的房地产业务 [27][28] - 公司正在筹备推出数据中心、教育资产和私募股权等新基金 [26] - 公司正在与日本企业合作,共同探索亚太地区的去碳化和清洁能源商机 [3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Pei Hwa Ho 提问** 1) 公司遗留的海事资产亏损中,Seatrium股票、Dyna-Mac和供应商票据分别占多少? [58] 2) 综合电力业务的业务动态如何? [59] **Loh Chin Hua 和 Kevin Chng 回答** 1) Seatrium股票亏损6700万美元,Dyna-Mac和Floatel亏损3400万美元,供应商票据亏损1.08亿美元 [61][62] 2) 综合电力业务保持强劲表现,60%的合同容量锁定3年以上,未来现金流可预测性强,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63][64][65] 问题2 **Derek Tan 提问** 1) 资产管理业务的盈利中,收购和出售费用占多大比例? 2) 数据中心业务的资产管理规模和未来增长目标如何? 3) 是否考虑出售Genting Lane的数据中心资产? [68][69][70] **Christina Tan 回答** 1) 收购和出售费用占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的10%左右,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139] 2) 公司已成功运作了两只数据中心基金,总规模约50亿美元,正在筹备第三只2亿美元的基金 [72][73] 3) 公司一直在评估各种变现机会,包括Genting Lane的数据中心资产 [74] 问题3 **Lim Siew Khee 提问** 1) 基础设施业务上半年同比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去年同期有较高的非经常性收益吗? 2) 公司在新加坡是否也存在季节性? 3) 连接业务的数据中心业务是否盈利?盈利规模如何? 4) 房地产业务上半年的估值收益来自哪些资产? [152][153][154] **Cindy Lin, Kevin Chng, Lu-yi Lim 回答** 1) 基础设施业务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从欧洲联营公司获得较高的非经常性收益 [156][157] 2) 新加坡业务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 [154] 3) 连接业务的数据中心业务在上半年实现了小幅盈利 [159] 4) 房地产业务的估值收益主要来自新加坡的Keppel South Central项目 [160]
Keppel(KPELY)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2-01 08:4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近41亿新元,是2022财年的四倍多,为55年历史最高,其中约33亿新元来自成功剥离海洋业务的收益 [7] - 2023财年净资产收益率为37.9%,而前一年为8.1%;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9.96亿新元,比2022财年的8.39亿新元高出19% [7] - 2023财年下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51亿新元,较2022年下半年的4.05亿新元增长36%;计入DRS损失后,去年下半年净利润为4.4亿新元,同比增长9% [8][9] - 董事会提议2023财年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19新元,将于2024年5月8日支付给股东,加上2023年8月支付的每股0.15新元中期现金股息,2023财年股东每股将获得总计0.34新元的现金股息,现金股息收益率为4.7% [11] - 截至2023年底,调整后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保持在健康的4.6倍,约66%的借款为固定利率,利率成本为3.75%,期限约为三年 [13] - 2020年底至2023年底的三年间,公司资金成本适度增加150个基点,而同期三年期掉期利率大幅上升约240个基点 [13] - 2023财年净负债率从2022年底的0.78倍增至0.9倍;调整后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从2022年底的5.1倍改善至4.6倍 [38] - 自由现金流出为3.84亿新元,而去年同期为4.08亿新元 [39] - 2023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的经常性收入同比增长54%,达到7.73亿新元,占净利润的88%,而前一年为60% [18] - 2023年,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和上市信托产生了总计2.83亿新元的资产管理费,同比增长约6% [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基础设施业务 - 2023财年实现净利润6.99亿新元,比2022财年的2.97亿新元高出135%,主要得益于综合电力业务净发电量和利润率的提高,以及凯德基础设施信托的特别分配 [43] - 截至2023年底,约60%的发电容量签订了三年及以上的合同;长期供应和服务积压订单达到43亿新元,其中包括年内获得的16亿新元能源即服务合同 [44] - 资产管理净利润同比增长28%,主要来自于2022年下半年生效的费用结构变化带来的更高管理费,以及凯德基础设施信托的更好表现 [45] 房地产业务 - 2023年实现净利润4.26亿新元,剔除DIS损失后,较2022财年下降8% [46] - 资产管理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推动增长的间接费用增加;运营收入下降是由于发起人股份和共同投资的贡献减少、净利息费用增加以及新业务引擎产生的成本 [47] - 公允价值收益同比下降,但开发利润增长11%,达到1.97亿新元,主要得益于新加坡交易项目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贡献增加 [48] 连接业务 - 2023年净利润为1.27亿新元,比2022财年的0.98亿新元高出30%,主要得益于经常性收入增加和资本循环收益 [50] - 运营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M1的收益增加,以及物流业务在2022年年中剥离东南亚业务后亏损减少 [5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成功剥离海洋业务,实现约94亿新元的价值,并宣布了2030愿景转型的下一阶段,从企业集团结构转变为全球资产管理和运营公司 [3] - 公司拟战略收购Aermont Capital,以推动其作为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的增长;自2024年1月1日起,公司名称由凯德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凯德有限公司 [4] - 公司已超过三年资产变现目标30 - 50亿新元的上限,自2020年10月以来,已宣布变现约54亿新元的资产,并在此期间释放约41亿新元的现金用于再投资和回报股东 [5] - 公司将继续扩大基金管理规模,增加经常性收入,并变现资产,以实现2030愿景战略 [6] - 公司将专注于加速变现供应商票据、住宅土地储备和库存,部分变现所得将投资于新的增长领域,同时公司将更加轻资产化,部分资本可返还给股东 [16][17] - 2024年,公司将继续扩大基金产品,并寻求超过14亿新元的交易流管道,其中大部分位于基础设施和连接领域 [24] - 随着通胀缓解和利率开始稳定,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募资和交易活动将增加,投资者预计将高度选择性地投资于受宏观趋势支撑的行业,如能源转型、气候行动和数字化,这些都推动了对公司解决方案的需求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3年是公司历史上最具变革性的一年之一,尽管全球环境动荡,但公司采取了关键措施进行转型,未来将继续执行2030愿景战略,扩大基金管理规模,增加经常性收入,并变现资产 [3][6] - 随着通胀缓解和利率开始稳定,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募资和交易活动将增加,公司业务处于需求领域,预计将看到更多资金募集和投资,这将有助于增加费用收入和资产管理规模 [25][61][62] - 公司有信心在2030年前实现15%的净资产收益率目标 [1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成功管理对冲,尽管过去几年利率环境较高,但资金成本并未显著上升 [13] - 公司上周获得了10亿新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循环信贷额度,可用于一般公司用途以及追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商业机会 [14] - 资产公司在海上钻井资产需求增长、利用率和日费率提高的情况下表现良好,截至2023年底,已积累了约9.5亿新元的现金余额,并收到了对其资产的积极询价 [15] - 公司房地产部门自2017年以来已在中国变现超过30亿新元的资产,实现总利润超过10亿新元,并在此期间汇回了超过50亿新元的现金 [1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4年公司在增长、收购和剥离方面的预期,以及是否有剥离目标 - 公司2023年的高利润部分来自海洋业务的剥离收益,这是多年努力的结果;2024年公司将继续推进业务,预计会有更多资金募集和投资,以增加费用收入和资产管理规模;公司目标是到2026年累计实现100 - 120亿新元的资产变现 [55][61][62][108] 问题2: 基金的干粉情况,包括其所在位置和资产类别 - 2024年尽管市场波动,但公司认为这是寻找市场错位和进入市场的好机会;公司团队正在积极推进交易,预计投资步伐将加快;公司不仅是投资者,还拥有深厚的运营能力,能够为投资者创造额外价值 [64][65][67] 问题3: 基础设施运营收益是否可持续 - 基础设施运营部门一直专注于提高收益的质量和弹性,通过签订长期电力零售合同、扩大发电容量、开发低碳电力互联电网等措施,不断改善发电利润率,同时积极拓展可持续发展和脱碳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多元化;公司已果断摆脱EPC项目,收益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已成为过去 [69][70][73][74] 问题4: 关于基础设施的PPA和长期合同战略,以及能源即服务业务何时成熟到可以单独报告 - 与GlobalFoundries签订的长期电力购买协议,公司不承担燃料价格波动风险,目前100%的投资组合要么完全对冲,要么通过指数传递;公司将自己视为客户能源需求和脱碳解决方案的长期合作伙伴,不打算将各项业务单独报告,而是朝着成为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方向发展;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有机会将部分合同证券化,以实现更快增长 [76][78][79][81] 问题5: 基金管理方面,是否仍在寻找平台交易,还是专注于EMR的首次关闭 - 公司对收购Aermont Capital的进展感到满意,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交易,符合双方的需求;公司对寻找合适的平台持开放态度,但强调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平台并不容易;公司将有机增长和无机增长相结合,积极寻求发展机会 [82][83][84] 问题6: 中国房地产基金是在岸基金还是离岸基金,以及中国资产是否存在减值或估值损失风险 - 中国基金的资金来自中国境外,投资者看好中国的长期发展前景,并认可公司在可持续城市更新解决方案方面的运营能力;尽管市场目前面临压力,但公司能够通过提高资产的租赁和净营业收入来平衡市场因素,因此外部投资者认为公司是一个有差异化的管理者;公司已在过去几年中显著降低了在中国的风险,大部分资产为土地储备,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85][86][87] 问题7: 合同期限的组合是否合适,是否预计增加长期合同的比例 - 新加坡电力市场是一个成熟的自由化市场,合同组合并非一成不变,公司会根据合同类型、时机和客户需求进行管理和调整;公司正在建设的Sakra Cogen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初投入商业运营,在此期间,公司将积极管理和重新平衡投资组合,以确保弹性和灵活性,同时捕捉潜在的上行机会并保护下行风险 [88][89] 问题8: 基础设施业务的合同是否已全部重新签订以符合新的市场规范,是否仍有低利润率的遗留合同 - 传统电力市场的合同期限包括现货、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等,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发电商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由于市场低迷时期已经过去,遗留合同应该已经到期;那些在能源危机和市场波动期间及时签订合同的零售商或交易商将在未来几个月受益 [90][91] 问题9: 新加坡的发电利润率在2026年新供应上线前是否会保持稳定 - 新加坡约三分之一的发电单位将在2030 - 2035年达到使用寿命,市场上发电设备的效率也是一个竞争优势;发电利润率是效率和上游天然气合同策略的函数,公司对新机组的性能有信心,并且市场对未来五年的电力需求前景乐观 [93][94] 问题10: 是否有机会进入仅用于AI或GPU处理的数据中心,如有,何时进入 - AI的发展带动了数据中心领域的强劲需求,公司认为有很大的机会参与其中;公司在开发更节能、不使用饮用水冷却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拥有专注于可再生能源、氢能和冷却的基础设施部门,能够为数据中心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此外,公司拥有成熟的资本循环生态系统,能够通过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共同投资,并在资产成熟后通过REIT进行变现,这使公司在数字转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95][96][97][98] 问题11: 出售63亿新元住宅土地储备和库存的预期时间表,其中中国的贡献是多少,以及如果中国市场仍然具有挑战性,是否有替代计划 - 63亿新元的金额包括土地储备和Asset Co的信贷票据;Asset Co表现良好,现金余额约为9.5亿新元,且收到了对其资产的积极询价,公司希望利用这一机会提前收回信贷票据;公司一直在积极出售土地储备,包括在中国的资产,尽管市场具有挑战性,但公司仍有资产可供出售,并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出售计划;公司在中国的土地储备约为20亿新元,其中中国占11亿新元,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出售这些资产 [99][100][101][102] 问题12: 公司是否会不再探索房地产平台的进一步收购,而是专注于基础设施和连接平台,以及预计支付的估值倍数 - 公司在各个业务领域都有被接洽的机会,但随着对Aermont Capital的收购,公司在房地产领域将更加强大;公司明确希望在基础设施和连接领域进行多元化发展;公司在收购Aermont Capital时支付了约13 - 14倍的EBITDA倍数,公司在进行收购时会保持谨慎,寻求双赢的局面,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103][104] 问题13: 2024年资产变现的预期,以及应关注的指标和预计金额 - 公司资产变现速度在2023年有所放缓,主要是因为待变现资产中房地产资产较多,但公司仍在困难市场中成功变现了资产;公司目标是到2026年累计实现100 - 120亿新元的资产变现;Asset Co表现良好,现金余额增加,且收到了对其资产的积极询价,公司希望加速资产变现;公司在变现资产时会寻求市场的最佳价格,同时也会考虑机会成本,适时出售资产以重新配置资本 [105][106][108][109] 问题14: 2023年基础设施业务中贡献最大收入的单一外部客户是谁 - 该客户是EMC,即电力销售的清算所 [110] 问题15: EMC收入下降,但基础设施净利润仍上升且净利润率显著提高,这一动态是如何实现的 - 这是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净利润的增长得益于天然气合同策略、运营效率以及发电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运营维护团队的质量对于确保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任何计划外的停机都会对财务状况造成损害 [111] 问题16: 基础设施业务利润率扩张的原因,以及下半年18%的净利润率是否是未来合同的基线 - 公司自去年以来没有客户采用现货合同,合同价差通常受到对冲或燃料传递的保护,公司关注的是价差而非电力清算价格;利润率的提高是天然气价格、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112][113][114] 问题17: 基础设施业务的增长是否可持续,是否只是因为旧合同到期后以更高价差签订新合同 -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新的客户寻求电力合同,公司的商业团队和零售团队会专注于响应客户的电力提案请求;健康的价差并非理所当然,公司采用投资组合方法进行合同管理,注重灵活性,包括上游天然气供应的灵活性;公司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展示了在困难时期保持纪律的能力 [116][117][118] 问题18: 基础设施业务中是否存在天然气机会主义采购 - 目前现货天然气价格不允许进行机会主义的天然气优化,但公司受益于不依赖单一的天然气供应来源 [120] 问题19: 基础设施业务中费用结构变化导致资产管理费提高的具体情况 - 这是凯德基础设施信托(KIT)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获得股东批准后对费用安排进行的调整,调整后费用收入增加,这是基于公司为KIT股东创造了更多价值;KIT曾因Ixom的价值创造进行了特别分配,与此相关的一些费用也相应增加 [121][122] 问题20: 基础设施业务的估值收益情况 - 基础设施业务的估值收益主要与私募股权基金有关,如凯德亚洲基础设施基金一号;此外,公司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工业土地出售在下半年实现了约3000万新元的收益;公司认为未来仍有土地出售的机会,因为公司拥有的土地成本较低,任何土地出售都将对公司有利 [123][124] 问题21: 公司提到的S曲线增长的含义,以及目前所处的阶段 - 公司在过去几年进行了重组和转型,2013年是一个高峰,但随后受到油价和海洋业务的影响;过去两年公司经历了重大变革,不仅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更体现在公司为未来增长的定位上;公司希望随着收益变得更加稳定和具有增长导向,市场能够对公司的收益采用增长倍数进行估值,而不是传统的市净率和RNAV折扣等方法 [125][126][127] 问题22: 作为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在接近2000亿新元目标时,对不同投资者群体(如资本股东和REIT单位持有人)的优先考虑,以及REIT单位持有人的利益是否仍会得到保护 - 公司作为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将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认为股东、基金投资者和REIT单位持有人的利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当存在潜在冲突时,公司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来处理;以凯德基础设施信托(KIT)为例,公司通过与新加坡能源局(NEA
Keppel(KPELY)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4-02-01 07:05
业绩总结 - FY23净利润达到40.67亿美元,为55年来最高,较去年增长19%[6] - FY23持续经营的净利润为8.85亿美元,较去年增长6%[6] - FY23的股东回报率(ROE)为37.9%,相比FY22的8.1%显著提升[6] - FY23的自由现金流出为3.84亿美元,较FY22的4.08亿美元有所改善[20] - FY23的调整后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为4.6倍,较FY22的5.1倍有所改善[20] - FY23总收入为69.67亿美元,较2022财年的66.20亿美元增长5%[65] - FY23的EBITDA为29.9亿美元,同比增长8%[70] 用户数据 - FY23的重复收入同比增长54%,达到7.73亿美元,反映出基础设施运营收益的强劲表现[13] - 基础设施部门FY23净利润为6.99亿美元,较FY22的2.97亿美元增长135%[29] - 房地产部门FY23净利润为3.15亿美元,较FY22的4.64亿美元下降32%[33] - 连接业务部门在2023财年的收入为13.51亿美元,同比增长1%[70] - 连接业务部门的净利润为9,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9%[7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基础设施部门的可再生能源组合同比增长54%,达到约4.0 GW,较2022年底的2.6 GW显著提升[45] - 新加坡的主要太阳能项目合同期为25年,发电能力为43 MWp[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2023年收购了领先的欧洲资产管理公司Aermont Capital,预计将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能力[17] - 2023财年在新加坡、中国、泰国和越南获得的EaaS合同总额为16亿美元[49] - 2023财年房地产部门的资产变现总额约为8.3亿美元[52] - 2023年12月31日的净负债为98.73亿美元,净杠杆比率为0.90倍[75] 负面信息 - 企业活动部门FY23净亏损为2.56亿美元,较FY22的2,000万美元亏损增加1280%[38] - 2023财年的自由现金流为5,800万美元,较2022财年的2.6亿美元下降[76] - 2023年12月31日的股东权益为103.07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7.8%[75]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截至2023年12月底,越南的总建筑面积为2,719,981平方米,剩余待售单位为21,591个[81] - 在越南的Palm City项目中,已推出单位为1,586个,已售单位为951个,剩余待售单位为2,091个[81] - 在印度的Urbania Township项目中,已推出单位为6,564个,已售单位为2,782个,剩余待售单位为5,244个[81] - 截至目前,约40%的生态城土地尚未开发或出售给第三方[93]
Keppel(KPELY)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2-02 22:5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公司净利润为9.27亿新元,较2021年的10.2亿新元下降9%,主要因城市发展业务收益降低以及为新加坡美孚船厂特定项目计提拨备,部分被旧有钻机资产减值部分转回所抵消 [17][41] - 2022财年净资产收益率为8.1%,2021年为9.1% [18][41] - 2022财年自由现金流流出4.08亿新元,2021年为流入17.6亿新元,主要因资产变现所得款项减少 [18][45] - 截至2022年12月底,净负债权益比率稳定在0.78倍,9月底为0.79倍 [18] - 截至2022年12月底,集团约67%的借款为固定利率,平均利息成本为3.24%,加权期限约为三年 [19] - 2022年经常性收入达5.6亿新元,占集团收益的67%,较2021年的2.62亿新元增长114%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海洋与离岸工程业务(O&M) - 2022年实现年收入28亿新元,为六年内最高;获得约81亿新元新订单,年末净订单额达110亿新元,为2007年以来最高 [7] - 运营公司(OpCo)因美国船厂部分在建项目成本超支计提拨备,录得净亏损1.43亿新元;除美国船厂外,其他船厂项目进展顺利 [53] 资产管理业务 - 2022年盈利3.11亿新元,高于2021年的3.01亿新元,是集团净利润最大贡献者 [26][42] - 2022年完成超77亿新元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信托和私募基金的收购和剥离交易;资产管理费同比增长约15%至2.67亿新元 [27] 能源与环境业务 - 凯德基础设施盈利同比增长超一倍至2.41亿新元,得益于电力和天然气销售、凯德赛思海外项目及欧洲一家联营公司的贡献增加 [29][51] - 宣布的可再生能源资产组合从2022年初的1.1吉瓦增至2.6吉瓦,朝着2030年7吉瓦的目标迈进 [31] 城市发展业务 - 净利润同比下降至2.82亿新元,主要因中国房地产交易项目贡献减少、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降低以及整体出售收益减少 [58] - 凯德置地2022年完成上海两个项目处置,录得收益2000万新元,低于2021年 [59] 连接业务 - M1盈利同比增长32%至7500万新元,得益于从传统电信公司向云原生连接平台转型,漫游和预付费收入随经济重新开放而增加;企业业务稳步增长,2022年占M1收入约33%,高于2020年的20% [34] - 综合数据中心业务2022财年总盈利6600万新元,数据中心业务组合通过在中国和英国的收购持续扩大 [3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取消零疫情政策后,国内需求有望增强,经济增长有望提高;当局出台的建设性政策将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凯德置地收到更多咨询,销售有所回升 [33][10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加速推进“2030愿景”转型,简化并聚焦业务,执行轻资产战略;完成凯德物流剥离,正推进凯德海洋与离岸工程与胜科海事的合并及旧有钻机和相关应收账款的解决 [5] - 计划摆脱订单业务和不稳定的房地产开发利润,专注于增加经常性收入;通过资产变现计划释放资本,投资于增长引擎并回报股东 [23][24] - 利用轻资产模式,与凯德资本管理的私人基金和/或商业信托共同进行能源与环境及可持续城市更新相关投资 [25] -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者和运营商,专注利用集团不同能力为可持续未来创造解决方案 [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全球经济充满挑战,预计2023年宏观环境仍具挑战性,但公司有信心凭借已取得的势头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强大价值 [4][39] - 随着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公司认为自身处于正确的领域和时机,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核心,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推动世界迈向净零排放 [38][39] 其他重要信息 - 董事会提议2022财年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18新元,加上中期股息,全年每股派息0.33新元,与2021年相同;若海洋与离岸工程交易成功完成,将按每持有一股凯德集团股份派发19.1股胜科海事股份 [20][21] - 自2020年10月资产变现计划启动以来,已宣布超46亿新元的资产变现,有望在2023年底前超过30 - 50亿新元目标上限 [2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凯德集团的有形资产净值(NTA)在胜科海事交易获批和完成后先上升,再在胜科海事股份分配给股东后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凯德集团股价会先升后降? - 假设胜科海事股东在2月16日的特别股东大会上批准决议,交易完成时公司将从交易中获得重大收益,导致NTA先上升;分配19.1股胜科海事股份后,NTA会下降;最终NTA略低于2022年12月底水平,且此次分配有交易收益支撑 [67][68][69] 问题2: 最终股息低于去年,但公司经常性收入增加,是否应将0.33新元视为凯德集团的最低年度股息?凯德集团8.1%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距“2030愿景”目标15%仍有差距,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更快实现目标? - 公司无特定股息政策,董事会和管理层近年努力将股息维持在盈利的50% - 60%;随着经常性收入增加,公司有信心支付更多股息,但不认为0.33新元是最低年度股息,具体取决于“2030愿景”实施情况和盈利水平 [72][73][74] - 公司通过资产变现为资产负债表创造更多空间,以把握能源转型、房地产即服务、连接解决方案和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新增长机会;随着将不产生回报的资产替换为有经常性收入的新投资,ROE有望持续上升,公司有信心在“2030愿景”内实现15%的目标 [76][77] 问题3: 资本罚款是否对今年股息分配有影响? - 考虑到新加坡总检察长办公室和CPID同意的528亿美元贷记后,QM实际支付的净罚款和损害赔偿为200万美元,对盈利无重大影响,因此对股息分配决策也无重大影响 [78][79] 问题4: 2022财年新的能源与环境投资的收益贡献如何,对该业务板块2023财年及以后的增长有何预期,哪些项目或投资最具潜力? - 短期内这些投资不太可能产生重大回报;随着时间推移,公司将从这些投资中获得收益份额或投资股息收入,同时还会获得资产管理费等,这些都将增加集团的回报和经常性收入 [80][81][82] - 公司对欧洲和亚洲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感到满意,如印度的太阳能平台、北欧的陆上风电和德国的海上风电项目表现良好,预计将为收益做出贡献 [84][85] 问题5: 2023财年的ROE目标是多少?2022年下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利润降至2400万新元,而上半年为6300万新元,原因是什么?能源与环境业务下半年盈利1.27亿新元,上半年为4600万新元,电力和天然气业务以及欧洲联营公司的贡献分别是多少? - 公司不提供2023财年ROE具体目标,因这相当于对盈利进行预测 [86] - 下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利润下降是因为美国船厂部分在建项目成本超支计提拨备;公司每年结账时会对项目成本进行全面审查,考虑到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需为未来可能的超支计提拨备;除美国船厂外,其他项目预计按时按预算完成;目前预计不会对这些项目额外计提拨备 [87][88][92] - 公司业务通过子公司和联营公司开展,难以拆分电力和天然气业务以及欧洲联营公司的贡献;随着油价和天然气价格上涨,电力和天然气业务以及联营公司业务均有所增强 [93][94][96] 问题6: 2023年新加坡电力价差的关键驱动因素是什么,价差有无扩大机会? - 2022年新加坡电力价差受乌克兰危机导致的高硫燃料油(HSFO)和天然气价格上涨、全球能源危机、部分发电资产维护活动以及邻国管道天然气供应中断等因素影响 [98] - 无法确定2023年价差是否会扩大,但市场情况健康强劲,公司将保持警惕 [99] 问题7: 2023年中国计划推出多少住宅项目,对购房者情绪有何看法? - 随着中国政策放松和市场开放,公司看到积极迹象,咨询和销售有所增加;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计划推出项目,但未透露具体数量,多个项目有计划在2023年推出更多单元 [100][101] 问题8: 随着海洋与离岸工程(O&M)行业改善,该业务的剥离是否会影响凯德集团未来收益? - 剥离该业务符合“2030愿景”,公司寻求更多经常性收入而非不稳定利润;此外,这有助于打造更强大的全球参与者,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102] - 业务剥离将释放资产负债表空间,包括5亿新元现金回流和部分债务空间减少,使公司能够投资于基础设施、能源转型、房地产城市更新、养老、资产管理和连接数据中心等增长领域 [103][104] 问题9: 最终股息为何降低? - 公司无特定股息政策,每年支付约50% - 60%的净利润;2022年净利润较去年下降9%,但中期股息高于去年,全年股息与2021年持平,均为0.33新元 [105][106] 问题10: 尽管M1用户和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增长,但连接业务2022年下半年收入趋势持平,原因是什么? - 虽然ARPU和用户数量增长,但2022年下半年手机销售较去年放缓,这是市场趋势,人们更多采用纯服务套餐;从服务收入角度看,漫游用户、ARPU和服务收入均增长,手机销售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整体收入 [107][108] 问题11: 新住宅项目是在本财年还是下一财年推出,如何评价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速度? - 2023年四个季度均有计划在住宅项目中推出单元 [109] - 公司对市场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近期中国新年期间预期的第二波疫情未出现,目前消费和旅游市场有所回升,期待未来几个季度能传导至房地产市场 [110] 问题12: 哪些数据中心准备好剥离,凯德数据中心新加坡七号项目进展如何? - 凯德数据中心新加坡七号项目正在建设中,第一阶段预计本季度达到可用状态,后续阶段将继续装修和建设,预计第四季度完成;收入稳定后,将考虑将资产循环至数据中心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DC REIT) [111] 问题13: M1服务收入2022年下半年增长较上半年放缓,手机销售下降趋势是否仅在下半年出现? - 是的,下半年手机销售低于上半年,主要因苹果等新手机大多在下半年发布 [112] 问题14: 连接业务有无计划建设新的数据中心,新加坡移动行业是否适合整合? - 公司与凯德资本管理的私人基金合作,在东南亚和北亚有多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包括中国和新加坡;此外,还在新加坡设计新一代创新绿色数据中心 [114] - 关于新加坡移动行业是否适合整合的问题过于投机,公司不予回应 [114] 问题15: 2022年下半年每股派息0.18新元超出50% - 60%的范围,且净负债权益比率因股息支付和股份回购而上升,如何考虑2023年股息支付比率及其对负债权益比率的影响? - 公司将股息支付比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参考,但最终还会考虑资产变现速度;2023年资产变现速度较2021年有所放缓,具体取决于全年资产变现情况 [116] - 中国市场前景有所改善,公司有一些资产可能进行变现,这也会影响股息支付决策 [117]
Keppel(KPELY)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7-30 18: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净利润为4.98亿新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3亿新元增长66% [7] - 2022年上半年年化股本回报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5.5%提升至8.4% [7] - 2022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出为1.27亿新元,而2021年上半年为流入4.99亿新元,主要因资产剥离收益降低 [7][8] - 截至2022年6月底,净负债率维持在0.68倍,与2021年12月底持平 [8] - 2022年上半年经常性收入为2.02亿新元,较去年上半年的1.41亿新元增长43% [10] - 自2020年10月资产变现计划启动以来,已宣布约36亿新元的资产变现,已收到约29亿新元现金 [11] - 2022年上半年资产管理费同比增长14%,达1.26亿新元 [13] - 若不包括已终止经营业务,集团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3.44亿新元增长26%至4.34亿新元 [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能源与环境业务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9亿新元,从2021年的净亏损1.79亿新元大幅扭亏 [39] - 基础设施业务净利润增长77%,达1.06亿新元 [40] 城市发展业务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68亿新元,同比下降,主要因中国贸易项目贡献减少和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降低 [42] 连接业务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00万新元,同比下降,主要因2021年处置物流业务权益的收益缺失 [43] M1业务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62%,达3400万新元,移动和企业收入增长 [23][44] 数据中心业务 - 业绩较2021年上半年有所下降,主要因2021年9月剥离的法兰克福数据中心1的公允价值收益缺失 [46] 资产管理业务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2%,达1.55亿新元,得益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信托的成功收购带来的费用收入增加 [47] 企业及其他业务 - 贡献稳定,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5600万新元 [48] 海洋与离岸业务(已终止经营) - 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400万新元,扭转了2021年的净亏损4400万新元 [4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重大逆风,市场情绪受部分开发商债务问题、经济放缓和疫情封锁影响,但集团对中国长期潜力仍有信心,尤其是在其运营的一二线城市 [19] - 海洋与离岸行业前景随着油价上涨而改善,2022年前6个月,吉宝海洋与离岸获得2.56亿新元新订单,截至6月底净订单额达44亿新元 [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加速执行2030愿景,简化和聚焦业务,变现资产,扩大在可再生能源和脱碳解决方案领域的业务 [6] - 未来将成为可持续城市化解决方案的专注提供商,拥有资产管理部门,并在能源与环境、城市发展和连接领域具备强大的工程、运营和维护能力 [6] - 计划推出新的旗舰基金,如吉宝核心基础设施基金和吉宝可持续城市更新基金,以符合集团对可持续城市化解决方案的关注 [13] - 利用轻资产模式,抓住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脱碳和环境解决方案领域的机会 [15] - 吉宝置业正从传统开发商向轻资产城市空间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积极探索变现中国和越南土地储备的机会 [20] - 公司将继续发展数据中心业务,在中国和新加坡引入绿色电力和节能基础设施 [22] - M1继续推进5G独立网络部署,与其他业务部门和行业合作伙伴合作,创造更多5G用例 [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经济前景在过去几个月有所减弱,乌克兰冲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气候变化、供应链中断和疫情的持续影响给运营环境带来挑战 [3] - 通胀、利率和能源价格预计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位,许多关键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前景黯淡 [3] - 尽管面临挑战,但公司提供的基本服务在经济放缓期间具有相对韧性,对具有现金流的实物资产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5] - 随着全球向净零排放迈进,与可持续性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主要增长领域,有利于公司的能源效率、碳减排和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29] 其他重要信息 - 自今年1月启动5亿新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来,2022年上半年已回购5700万股,平均股价为6.39新元,总计3.64亿新元 [9] - 董事会已批准2022年上半年每股0.15新元的中期现金股息,高于去年的0.12新元 [9] - 吉宝基础设施信托拟收购吉宝滨海东海水淡化厂权益,吉宝基础设施将继续运营和维护该厂,增加集团经常性费用收入 [11] - 集团与KIT宣布联合投资2.34亿新元于欧洲陆上风电资产,集团可再生能源资产组合约达1.8GW [15] - 吉宝电力成为新加坡首个获得电力进口商许可证的实体,并开始从老挝进口可再生水电 [16] - 吉宝基础设施与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签署谅解备忘录,研究碳捕获可行性,并获得能源市场管理局和裕廊镇管理局的赠款,试点新加坡首个基于膜的近岸浮动太阳能光伏系统 [18] - 若完成O&M交易,集团将向股东实物分配合并实体约46%的股份,预计每股吉宝公司股份可获得约18.5股合并实体股份 [27] - 集团预计从拟议交易中实现约94.2亿新元的价值,相当于每股吉宝公司股份5.32新元 [2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吉宝公司希望在什么时间实现200亿新元的资产管理规模(AUM)? - 没有设定具体时间,实现时间取决于市场条件,但这是一个可实现且现实的潜在AUM目标 [50] 问题: 额外潜在AUM的资产类别和地理区域有哪些? - 将专注于吉宝擅长的领域,如能源与环境、连接性、城市发展和解决方案等,地理区域和资产类别将基于吉宝的能力和优势 [51] 问题: 请提供更多关于中国房地产项目的信息,以及中国项目的平均售价和销售额下降了多少? - 中国市场面临去杠杆政策和疫情影响,吉宝置业在中国的销售受到显著影响,销售量下降50%,从去年上半年的1550套降至今年上半年的480套;在上海和无锡等关键市场,由于政府限价,售价未出现显著下降;6月销售数据有所改善,无锡项目表现良好 [54][55] 问题: 2022年是否预计会有减值? - 经过对所有开发项目的审查,无需进行减值;土地储备成本较低,减值风险有限 [57][58] 问题: 请提供新加坡及全球范围内新的和绿色数据中心发展计划的最新情况 - 吉宝有意参与新加坡政府的数据中心创新项目招标,正在讨论引入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分子,以满足能源安全和效率要求;类似概念可推广到其他有类似需求和土地限制的国家;浮动数据中心模块取得了进展,待获得批准后将发布公告 [59][61] 问题: 对数据中心感兴趣的其他技术有哪些? - 投资了美国的Nautilus公司,其利用海水冷却数据中心,降低了电力利用效率;新加坡项目可能会采用海水冷却技术 [62] 问题: 请提供更多关于拟议的O&M交易的信息,自宣布以来进展如何? - 该交易对吉宝海洋与离岸、胜科海事和新的合并实体都有利,有助于打造专注于能源转型的全球冠军企业;反垄断申请进展顺利,预计第四季度完成交易;双方正在准备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以召开股东大会进行投票;两个团队也在密切合作进行整合规划 [63][64][65] 问题: 请详细阐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近期至中期前景和应对不确定性的战略,以及如何看待吉宝在中国正在进行的项目、新推出项目和资本回收活动? - 近期至中期市场将波动,可能会因疫情封锁出现时断时续的情况;机会在于中国开发商可能面临债务融资挑战,吉宝可与他们合作并选择性投资关键细分市场;资本回收方面,会考虑市场时机,以实现资产变现的最佳价值;集团有大量资产可变现,并可调整资产回收计划的时间安排,以确保计划按进度进行 [68][69][70] 问题: 请提供Bifrost电缆系统的最新情况 - 电缆和电子组件的制造于2021年12月开始,电缆路线的海洋勘测于今年4月完成;目前正在向各监管机构申请电缆铺设许可,预计2023年初开始铺设,目标是2024年投入使用;该电缆已吸引了很多关注,已有3条电缆与客户签约 [71] 问题: 超过70%的5亿新元股票回购计划已完成,管理层是否打算在5亿新元之外继续进行回购,考虑到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获得的5%回购授权增加? - 5%的授权增加有助于股票回购,但原计划的股票回购有多个目的,包括为债务融资和支持公司的股票计划;目前仍有余额,将先完成既定的股票回购计划 [72] 问题: 2022年下半年的股息预计如何? - 中期股息反映了集团上半年的表现和对下半年的预期,但最终股息将在年底或明年年初根据实际业绩决定 [73] 问题: 2022年下半年是否有新的房地产项目推出,特别是在越南和中国? - 中国无锡的四季住宅项目五期将推出部分单元;越南的Celesta Avenue、Celesta Gold和Empire Sky Residences项目将有3个新推出;此外,还在考虑在阿尔巴尼亚、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推出更多项目 [74][75] 问题: 能否讨论新加坡的电力价差情况,是什么推动了改善,如果有的话,特别是在通常较高的备用容量情况下? - 电力价差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天然气供应、发电机计划停运、经济活动和天气等;吉宝电力运营综合能源业务,控制上游稳定燃料供应,拥有自己的发电机和可靠的电力零售下游;从长远来看,还将有可再生电力供应 [77] 问题: 吉宝在进行多项新投资和拓展新业务时,使用哪些指标来跟踪和监测这些拓展的成功? - 公司在投资时会非常谨慎,有严格的内部承保流程,由各首席执行官和管理层组成的团队会审查所有关键投资和剥离决策,并由强大的工作团队密切关注回报预测和风险;最终以风险调整后的回报为驱动;交易完成后,会持续跟踪投资表现,总结经验以提高投资能力 [78] 问题: 吉宝置业是否将凯德置地视为越南和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 - 越南和中国市场很大,有许多参与者,包括本地和国际开发商;吉宝置业在这些市场有30年的运营经验,拥有强大的本地团队和执行能力,相信自己有竞争优势 [79] 问题: 一些另类资产管理同行指出,鉴于宏观经济背景的不确定性和资本回报率扩张的风险,其资本合作伙伴在部署资本时更加谨慎。吉宝资本是否也面临类似担忧,未来AUM增长是否会放缓? - 相反,投资者正在重新分配投资组合,减少债券投资,增加对另类资产类别的配置;吉宝资本专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领域,这些领域的资产具有长期现金流和抗通胀特性,符合投资者需求;因此,吉宝资本对AUM增长充满信心 [81][82][83] 问题: 鉴于中国等地区投资环境的变化,吉宝是否会重新审视5亿新元的资产处置目标? - 尽管中国面临短期逆风,但集团有大量资产可变现,并制定了不同阶段的资产变现计划;可以调整计划,将后期的资产提前变现,因此有信心不仅能实现,还能超过2023年的5亿新元目标 [85] 问题: 在P - 80项目中,部分工作是否会外包给第三方,例如船体建造?如果是,每艘FPSO的净合同价值是多少? - P - 80项目会有外包组件,但吉宝海洋与离岸将对EPC合同负全部责任,进行项目管理;合同全额价值将计入公司收入;外包基于最佳和最经济的模式,利润率将考虑整个合同价格 [87][88] 问题: 请提供Asset Co在变现遗留钻井平台方面的进展更新 - 在变现遗留钻井平台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上半年已为4座钻井平台找到光船租赁协议,并正在与潜在买家就部分钻井平台进行讨论 [89] 问题: 请提醒Kyanite和Baluran向Asset Co注入的股权金额 - 核心股权出资的有形净资产约为6.24亿新元,其中吉宝将投入约1.2亿新元的优先股和50万新元的核心股权,其余由Baluran和Kyanite出资 [91] 问题: 如果Keppel O&M和SMM的交易未能完成,吉宝是否有任何应急措施? - 这是高度推测性的问题,目前所有准备工作都在按计划进行;上半年吉宝海洋与离岸表现良好,运营公司(不包括遗留钻井平台和非核心业务)表现更佳,订单情况良好,有机会大幅增加订单;遗留钻井平台的市场条件有所改善,未来3 - 5年有很大潜力实现大部分变现 [92] 问题: 注意到能源与环境业务中有一个单一客户贡献了11亿新元的收入,请详细说明 - 该单一客户是能源市场公司(EMC),能源与环境业务上半年的强劲收入来自电力业务和香港综合废物管理项目的收入逐步确认 [93] 问题: 0.15新元的股息支付率略高于历史范围的40% - 50%,2022年下半年是否可以期待类似的股息支付率? - 考虑到资产变现的进展,40% - 50%或略高的支付率仍然是可以实现的 [94] 问题: 认为资产变现的速度会在2023年下半年加快吗? - 集团有信心在明年年底前超过5亿新元的目标,原因如之前所述 [95] 问题: 能源与环境业务中“其他”项的6100万新元主要是由于什么? - 主要归因于利息成本和Floatel的业绩份额,因为Floatel在业务范围内,但不在已终止经营业务中,所以列在“其他”项 [96] 问题: 在M1私有化之前,2017年第四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季度税后利润为2500万 - 3600万新元。2022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3400万新元。调整资本结构差异后,M1距离实现疫情前的盈利能力还有多远?随着旅行恢复,2022年第二季度的漫游收入与2019年(疫情前)水平相比如何? - 2022年第二季度漫游收入约为疫情前的一半,主要因为中国尚未开放,这对新加坡的漫游收入贡献较大;随着漫游业务的开放和客户基础的增加,以及企业收入的增长,预计2023年漫游业务改善后,M1将逐步实现疫情前的盈利能力;M1的转型也会使不同业务板块的利润贡献与私有化前有所不同,5G业务也将做出贡献 [98][99][100] 问题: 2022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相关业务收益对能源与环境业务板块的贡献是多少?随着近期在该领域的投资,预计未来几年贡献会增长到多少? - 上半年该领域贡献仍然较小,因为这是一个新兴业务;有两类投资,一类是像吉宝可再生能源在澳大利亚的绿地项目,需要几年时间才能产生现金流和盈利;另一类是现有运营项目,如Cleantech平台和欧洲北欧的风电资产投资,预计会开始产生收入;集团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长领域,将继续在该领域发展,不仅利用自身资产负债表,还会与吉宝资本旗下的投资者合作 [101][102][103] 问题: 连接业务中物流相关的800万新元损失是指什么?为什么M1的利润同比增长62%,而收入仅同比增长6%? - 800万新元损失是物流业务的运营损失,包括出售前的吉宝物流损失,部分
Keppel(KPELY)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2-01-27 23:05
业绩总结 - FY21净利润达到10.23亿新元,较FY20的净亏损5.06亿新元实现大幅反转[51] - FY21的股东权益回报率(ROE)为9.1%,相比FY20的负4.6%显著改善[51] - FY21自由现金流入为17.5亿新元,而FY20为现金流出7200万新元[51] - FY21总收入为S$8,625百万,同比增长31%[139] - FY21 EBITDA为S$1,305百万,同比增长209%[139] - FY21经常性收入同比增长33%,达到2.92亿新元[15] - FY21房屋销售同比增长46%,达到4870个单位,销售额为40亿新元[104] 用户数据 - M1的后付费客户基础同比增长6%,超过170万[128] - FY21来自中国和越南项目的整体销售收益为337百万新元[65] 未来展望 - 自2020年10月以来,资产变现总额达到29亿新元,预计到2023年底将超过50亿新元的目标[16] - FY21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目标为到2030年实现7GW的总装机容量[20] - 2023年越南市场预计推出的单位总数为2,619,2024年预计为2,843,2025年预计为2,454[196] - 中国市场的North Island Site项目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单位总数为1,232,已推出单位为292[19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FY21新订单总额为35亿新元,净订单总额为51亿新元,39%来自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18] - Keppel O&M在FY21签署的新订单包括一个FPSO船和多个海上项目[9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Keppel Land在2022-2023年将确认5800个海外单位的销售,销售额为37亿新元[104] - FY21基础设施服务的收入为9900万新元,资产管理收入为8100万新元[15] 负面信息 - FY21资产管理部门EBITDA为116百万新元,同比下降58%[176] - 2021财年净亏损为414百万新元,同比减少65%[167]
Keppel(KPELY)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1-27 21:5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财年集团实现净利润10.2亿美元,与2020财年亏损5.06亿美元相比大幅逆转,这是集团过去六年中最高的净利润,也是自2015年海洋工程业务低迷以来首次净利润超过10亿美元 [14] - 2021财年净资产收益率提高到9.1%,净负债率降至0.68,而一年前为0.91 [15] - 自由现金流入为17.5亿美元,与2020财年的7200万美元流出相比有显著改善 [16] - 董事会提议2021年每股最终股息为0.21美元,加上中期现金股息0.12美元,全年每股现金股息为0.33美元,是2020年总股息的三倍多,按2021年12月31日最后成交价5.12美元计算,股息收益率为6.4% [17] - 2021年经常性收入同比增长33%,达到2.92亿美元,其中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信托贡献最大,其次是基础设施服务和资产管理 [19] - 自2020年10月资产变现计划启动以来,公司已宣布29亿美元的资产变现,并已收到约27亿美元现金,公司有信心到2023年底超过50亿美元的目标 [20][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海洋与海事业务(Keppel O&M) - 2021财年实现净利润6600万美元,得益于强大的订单储备和积极的成本管理 [24] - 2021年获得35亿美元新订单,截至2021年底净订单储备为51亿美元,其中39%为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解决方案 [25] - 2021年间接费用同比减少约1.4亿美元,高于此前预计的9000万美元,自2015年以来累计削减间接费用5.17亿美元 [26] 房地产开发业务(Keppel Land) - 2021年完成八个项目的资产变现,总收益约19亿美元,净收益4.5亿美元 [33] - 房屋销售同比显著改善,2021年售出4870套房屋,较2020年的3340套增长46%,总销售额为40亿美元,较2020财年的25亿美元增长60% [34] 通信业务 - M1后付费客户群同比增长6%,达到170万,是新加坡第二大后付费客户群,截至2021年底其5G独立网络在新加坡实现50%的户外覆盖 [38] 资产管理业务(Keppel Capital) - 管理资产同比增长14%,达到420亿美元,有望在2022年底达到500亿美元目标 [41] - 资产管理费稳步增长,同比增长29%,进一步推动集团经常性收入增长 [41] - 2021年筹集约35亿美元股权资金,完成约55亿美元的收购和剥离交易 [4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随着油价上涨,海上钻井平台市场有所改善,现代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利用率和日费率在2021年均有所提高,预计未来几年还将进一步上升 [27] - 中国房地产市场,尽管市场情绪受到部分开发商债务问题和经济放缓影响,但公司项目仍有健康需求,如上海的Upview项目287套单元在一天内售罄 [35] - 越南房地产市场情绪有所改善,如胡志明市的Celesta Heights项目693套房屋在两周内售罄 [3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继续加速执行2030愿景,在资产变现、业务转型、推动整合和提高收益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6] - 宣布拟将海洋与海事业务与胜科海事合并,以及剥离物流业务,目前相关讨论正在稳步推进,目标是在2022年第一季度末达成最终协议 [8][9][10] - 拟收购新加坡报业控股(SPH)投资组合已获得公司股东的大力支持,目前正在等待SPH召开计划会议,由其股东进行投票 [11] - 公司正转向轻资产商业模式,利用第三方资金实现增长,抓住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脱碳、城市更新和 connectivity 等领域的机会 [13] - 公司将继续选择性地投资初创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以提升技术优势 [4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1年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危机中逐步复苏,但新冠病毒仍未被击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供应链中断和通货膨胀给经营环境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4][5][6] - 尽管海洋与海事业务仍面临挑战,但公司有信心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遗留钻井平台资产大幅变现 [28] - 公司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仍持乐观态度,认为去杠杆化并未平等影响所有城市、项目和开发商,一线城市的需求仍然强劲 [81][82] - 公司将继续推进资产变现计划,这将有助于公司转向新的增长引擎,实现更快增长 [13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宣布了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回购的股票将作为库存股,部分用于员工股票计划的年度归属,也可作为未来并购活动的可能货币 [18] - 公司宣布目标是到2030年将集团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排放减半,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48] - 2021年公司创新投资取得了可观收益,对远景动力(Envision AESC)的投资价值从2019年的5000万美元增长到2.44亿美元,2021财年实现公允价值收益2.77亿新元 [4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中国房地产市场动态和前景,行业重塑对公司是机遇还是挑战,公司在资源分配、土地储备和项目推出方面的近期至中期战略是什么? - 中国市场情绪较为谨慎,但政府已采取措施放松监管并注入资金,公司项目销售表现良好,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可采用轻资产战略与中国投资者和开发商合作 [77][78][80] - 公司对中国市场中长期仍持乐观态度,一线城市需求强劲,但仍需谨慎对待 [81][82] 问题2: 海洋与海事业务与胜科海事的合并为何比预期耗时更长,关键障碍是什么? - 这是一项高度复杂的交易,双方都在进行详细尽职调查,公司仍相信这是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交易,目标是在第一季度末达成最终协议 [83] 问题3: 能源与环境业务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是否为正? - 全年能源与环境业务EBITDA为负3.76亿美元,但如果排除与KrisEnergy相关的减值准备,EBITDA为正4800万美元 [84] 问题4: 能否提供更多关于收购新加坡报业控股(SPH)的细节,交易是否有截止时间? - 公司已完成所有必要条件,包括获得特别股东大会批准,现在取决于SPH召集其股东进行计划会议投票,公司希望尽快完成 [88] 问题5: 公司正在探索哪些其他并购机会? - 包括数据中心平台(亚洲、欧洲和美国)、资产管理平台、环境工程和解决方案领域以及基础设施领域 [89][90] 问题6: 2021年下半年能源与环境业务收入增长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 主要来自Keppel Infrastructure(KI)和Keppel Offshore & Marine(KOM),KI得益于电力和天然气销售增加以及项目收入确认,KOM则是由于现有项目收入确认增加和新项目收入 [92][93] 问题7: 公司是否会考虑涉足数据中心的互连和云相关服务,以增强竞争力? - 公司数据中心和M1已开展混合云咨询服务,并且已经提供互连服务,还宣布了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海底电缆系统的协议 [94][95] 问题8: 在房地产领域,鉴于SPH交易结果不确定,公司是否有兴趣在新加坡进行并购? - 公司会考虑,但必须符合2030愿景目标 [97] 问题9: KDC Fund 2的投资机会和目标内部收益率(IRR)如何? - 已经在中国和欧洲进行投资,亚洲也有很多机会,目标回报良好,公司能够开发和建设资产,有助于更快部署投资,并能引入全球顶级租户 [100] 问题10: 为何2021年下半年海洋与海事业务亏损扩大? - 部分项目毛利率较低,原因包括人力限制、未完成项目收入减少以及某些项目的财务影响 [102] 问题11: 公司是否会以投资者身份参与可再生能源运营以实现目标? - 初期可能更多以投资者身份参与,但有在合适市场担任运营商的雄心,公司在该领域技术能力广泛,不仅关注绿地项目,还在寻找潜在并购平台 [103] 问题12: 能否分享更多关于浮动数据中心计划的细节,包括开发成本? - 项目规模预计在15 - 20兆瓦,有望将能源效率提高10% - 15%,开发成本可能约为3亿美元,但具体细节需在获得所有批准后确定 [104][105] 问题13: SPH交易的截止日期为2022年2月2日,若未宣布结果,公司是否愿意延长时间? - 公司已完成所有必要条件,期待SPH安排股东计划会议进行投票 [106] 问题14: 2022年公司如何平衡未来投资和股东回报,对未来股息有何指导? - 公司没有特定的派息政策,但过去几年股息支付率在40% - 50%之间,随着资产变现取得进展,公司将在降低杠杆、改善现金流和追求投资机会之间进行平衡,并相应回报股东 [107][108][109] 问题15: 海洋与海事业务与胜科海事的合并是否会面临反垄断限制,是否对合并后实体的全球市场份额进行了尽职调查? - 合并实体需要通过全球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审批程序,公司之前有过类似经验,有信心获得批准,目前首要任务是签署最终协议 [111][112] 问题16: 公司是否会考虑分拆Keppel Capital以释放价值? - Keppel Capital是集团的核心部分,公司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确保公司整体得到合理估值和重新评级 [113] 问题17: Bifrost电缆系统项目如何融资,是否为无追索权项目融资? - 项目股权融资由公司和私人基金合作伙伴提供,目前正在与Keppel Capital管理的私人基金进行最后阶段的讨论,债务融资将通过多家金融机构提供的项目融资解决,相关协议将很快敲定 [114] 问题18: 数据中心暂停令是否会很快解除? - 目前尚未看到相关公开声明,需等待进一步消息 [115] 问题19: 解除数据中心暂停令对公司有何影响? - 新加坡数据中心市场增长强劲,需求持续增加,公司多年来专注于能源高效数据中心,与集团其他业务部门合作探索可再生能源应用,一旦政府公布更多细节,公司有能力提供实现净零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 [118][119] 问题20: 通货膨胀和供应链问题对公司有何影响,海洋与海事业务的劳动力和供应链问题何时能恢复正常? - 公司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仍能管理好业务,海洋与海事业务已交付九个项目,但仍面临挑战,公司与供应商密切合作解决供应链问题,通过全球布局分散风险,劳动力方面由于疫情仍面临引入新劳动力的困难 [122][123][124] 问题21: 海洋与海事业务今年的人力情况如何? - 今年劳动力减少约6%,但可通过全球网络和分包部分组件来应对 [128] 问题22: 公司对今年的资产变现势头是否乐观? - 公司乐观,有一个转型办公室负责2030愿景相关举措,包括资产变现计划,已经在规划2022年及以后的潜在剥离和变现项目,有资产变现交易管道,这有助于公司转向新的增长引擎 [129][130] 问题23: 公司对哪些可再生资产感兴趣,交易规模如何,对棕地可再生平台的并购情况如何? - Keppel Renewables关注澳大利亚、越南和菲律宾的绿地开发和接近财务交割的项目,主要是电网规模的开发 [132] - Christina Tan表示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多种资金来源,对风能、太阳能、棕地或煤炭运营资产都有兴趣,交易规模在30 - 50亿美元之间 [134][135] 问题24: 近期收购大型综合商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后,如何看待Keppel REIT与同行的竞争? - 该问题将转交给Keppel REIT的同事进行回复 [136] 问题25: 为实现50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AUM)目标,资产类别目标分配如何? - 目前公司AUM为420亿美元,接近500亿美元目标,资产类别主要包括房地产、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若要将AUM增长到1000亿美元,预计房地产、基础设施各占三分之一,其余为另类资产类别 [137] 问题26: M1的转型进展如何,成本基础、零售业务和企业业务还需要做什么? - 数字平台已完成,有近40000名客户使用,今年将开始迁移客户,预计明年完成 [139] - 企业业务和其他数字触点正在推进,随着数字化程度提高,成本将更加合理,零售业务将继续积极开展,预计数字销售贡献将高于实体销售 [140] - 企业业务将是未来增长的重点,5G将发挥重要作用,公司正在为5G业务做好组织架构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准备 [141][142] 问题27: 如果收购SPH失败,公司是否会考虑购买SPH在M1的股份? - 该问题具有高度投机性,公司不予回应 [144] 问题28: 公司是否在关注印度的数据中心机会? - 是的,印度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公司已经收到很多咨询,并正在组建团队进行考察 [145] 问题29: 公司作为多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起人,为何近年来向这些信托基金出售资产有限,大部分收购来自第三方? -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独立运营,有自己的独立董事会,公司会提供交易流管道,但最终决策取决于独立董事会,他们会寻找市场上最好的交易 [145][146] 问题30: 在投资扩大资产管理规模时,是否有稳定的数据中心可以变现? - Christina作为Keppel DC REIT的主席,正在积极寻求通过该信托基金将稳定的数据中心进行出售或变现 [147]
Keppel(KPELY) - 2020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01-29 04:1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0财年公司净亏损5.06亿新元,主要因9.52亿新元的减值,大部分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O&M业务中记录;剔除减值后,净盈利4.46亿新元 [20][21] - 2020年自由现金流流入4.97亿新元,2019年为流出6.53亿新元,主要因营运资金需求降低和资产变现计划带来的更高剥离收益 [22] - 截至2020年底净负债率为0.91,低于2020年9月底的0.96;若已完成宣布的资产变现举措,按预估基础计算,净负债率将降至0.81 [23] - 董事会提议2020年每股最终股息0.07新元,加上中期股息,全年每股现金股息为0.10新元 [24] - 2020年经常性收入为2.2亿新元,2019年为2.6亿新元 [25] - 2020年下半年公司净利润3100万新元,较2019年同期仅下降1%;每股收益下降91%至0.17新元;收入下降20%至34亿新元 [48][49] - 2020年公司总收入66亿新元,同比下降13%;运营利润因7.99亿新元的减值大幅降至800万新元,2019年为8.77亿新元 [66] - 2020年公司税前亏损2.55亿新元,2019年税前盈利9.54亿新元;剔除减值后,税前盈利7.75亿新元,较2019年低3.02亿新元或28% [67] - 2020年净现金来自经营活动为2.02亿新元,2019年为使用8.25亿新元;来自投资活动为2.95亿新元,2019年为1.72亿新元 [82][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能源与环境 - 2020财年净亏损11.81亿新元,主要因O&M业务亏损;Keppel O&M净亏损11.94亿新元,源于2020年第二季度的重大减值、COVID - 19相关干扰导致的收入减少以及联营公司亏损份额增加 [26] - 2020年Keppel O&M新订单约10亿新元,海上可再生能源和LNG解决方案占新订单的65%;截至2020年底净订单额为33亿新元,超80%为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解决方案 [27][28] - 2020年下半年能源与环境收入下降32%至19亿新元,主要因海上与海洋业务收入显著降低;税前亏损3.09亿新元,2019年为5400万新元 [51][55] - 2020年能源与环境收入下降21%至39亿新元,主要因海上与海洋业务受COVID - 19影响;税前亏损12.5亿新元,2019年为1.21亿新元 [68][73] 城市发展 - 2020财年净盈利4.38亿新元,同比降低,主要因Keppel Land贡献减少;Keppel Land贡献4.06亿新元,较2019年的4.52亿新元下降10%,主要因无税收回拨 [31] - 2020年Keppel Land宣布资产剥离约13亿新元,收购了合住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股份以及中国和印度的新项目;房屋销售同比下降至3340套,中国和越南受影响较大,但新加坡有所改善 [32][34] - 2020年下半年城市发展收入同比增长8%,主要因房地产交易项目贡献增加;税前利润减少1100万新元至3.73亿新元 [53][57] - 2020年城市发展收入下降5%,主要因房地产投资收入降低和部分项目交付单位减少;税前利润增加4400万新元至7.2亿新元 [70][75] 连通性 - 2020财年净盈利1300万新元,2019年为1.36亿新元,主要因2019年收购M1时重新计量先前持有的权益产生的公允价值收益不再存在 [35] - 2020年数据中心业务净亏损1200万新元,因将在资产管理中的贡献进行了细分;M1贡献6500万新元,同比降低,EBITDA为2.64亿新元,同比小幅下降6.9%;M1市场份额增加,成为新加坡第二大后付费用户基础运营商 [36][38] - 2020年下半年连通性收入下降5%,主要因COVID - 19导致漫游服务收入和M1手机设备销售下降;税前利润为1600万新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1900万新元 [54][58] - 2020年连通性收入增加9200万新元至12亿新元,主要因M1全年贡献;税前利润为2900万新元,较2019年减少1.67亿新元 [72][76] 资产管理 - 2020财年净盈利2.8亿新元,同比增长31%,主要因Keppel Infrastructure Trust重新分类带来的收益以及Keppel Capital业绩改善,其净盈利同比增长6%至8500万新元 [40] - 2020年Keppel Capital管理的基金从机构投资者处筹集约45亿新元的股权,截至2020年12月底,资产管理规模(AUM)增长12%至370亿新元 [42] - 2020年下半年资产管理收入增长3%,主要因资产管理费增加;税前利润为3400万新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8900万新元 [54][59] - 2020年资产管理收入下降7%,主要因收购和剥离费用降低;税前利润增长27%至3.04亿新元 [72][7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推出Vision 2030长期战略,以指导集团作为一个综合业务的增长和转型,提供可持续城市化解决方案 [3] - 确定价值175亿新元的资产可逐步变现,计划未来三年变现30 - 50亿新元的资产,自10月以来已宣布剥离超12亿新元的资产 [4][5] - 成立转型办公室推动Vision 2030执行,涵盖六个工作流;推出100天计划,后续将推进第二、三、四轮举措 [6][7][8] - 计划对Keppel O&M进行有机转型,将其转变为轻资产、轻人员的运营公司,专注能源转型机会,退出海上钻井平台建造业务,将遗留的已完成和未完成钻井平台分别置于Rig Co和Dev Co [10][12][13] - 决定剥离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第三方物流业务以及渠道管理业务,已聘请财务顾问,收到市场良好反馈 [18][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0年受COVID - 19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但也加速了数字化、电子商务和能源转型等宏观趋势,为公司创造了新机会 [44] - 尽管疫苗推出带来希望,但疫情仍在蔓延,公司需保持警惕;全球前景不确定,但管理层对未来一年持谨慎乐观态度 [43][44] - 公司有明确战略和必要资金应对困难环境并追求增长举措,将继续作为可持续城市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业务 [45] 其他重要信息 - Keppel Infrastructure的CEO Dr. Ong Tiong Guan将退休,但仍留在董事会;Keppel Land的CEO Mr. Tan Swee Yiow将卸任,担任城市发展高级董事总经理 [4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为何将业务重组为Rig Co和Dev Co两个额外单元,不能直接剥离现有钻机吗 - 董事会和管理层认为创建这三个不同部门的目标是明确识别遗留资产并将其隔离,为解决遗留资产提供清晰路径,同时避免给运营公司带来负担,使其专注于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转型 [87][88] 问题: Keppel O&M重组后感兴趣的浮动基础设施和类似基础设施项目有哪些,包括FPSO和FSRU吗,如何符合轻资产和轻人员愿景 - FPSO和FSRU仍在业务产品组合内,追求这些项目可强化公司作为集成商以及工程、采购和项目管理公司的能力;如在FLNG项目中利用集团不同优势开发项目,更符合轻资产和轻人员愿景 [91][92] 问题: 宣布对KOM进行有机重组,同时考虑无机选项是什么意思,是否仍在积极寻找买家,是全部出售还是部分出售 - 能源转型加速,海上与海洋行业面临严峻挑战,KOM的有机计划应立即实施;同时继续探索无机选项,但不确定是否会达成交易;有机计划将使KOM更具竞争力,若未来考虑无机选项,可能会加强其地位;目前不便透露具体可能性 [93][94] 问题: 集团退出钻机业务是否表明对油气行业中长期有意义复苏缺乏信心 - 退出新钻机建造业务是为将注意力集中在现有资产的租赁或出售上;从能源转型角度看,集团更关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符合Vision 2030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目标 [95][96] 问题: 作为海上能源和基础设施资产的开发商和集成商,外包制造工作意味着什么,是否仍会与其他船厂一起投标海上风电项目 - 外包制造工作是将通常劳动和空间密集型的制造工作分包给合作伙伴网络,公司仍将负责集成海上资产并最终交付;重组后运营公司可专注并加强在海上可再生项目的业绩,会继续投标海上风电项目 [98][99] 问题: 物流业务目前因COVID需求上升,为何公司选择剥离而非投资更多资本发展 - 这一决定与公司在Vision 2030下更严格的资本分配方法有关;物流业务目前规模较小,认为其他有更好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可能能使其发展更快;不一定会完全剥离,也可能保留少数股权 [100][101] 问题: 持有物流业务少数股权的目的是什么 - 目前剥离物流业务可能无法实现最大价值,保留少数股权与新投资者合作,有望使业务发展壮大,公司可从中受益;但目前尚无报价,最终是否完全出售或保留少数股权还不确定 [102] 问题: 第二波举措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 第二波举措包括进一步的资产变现以回收资本,同时寻求增长机会、发展新引擎,执行O&M和物流业务战略审查后的计划以及其他重组举措,由转型办公室负责推动 [103][104] 问题: Keppel O&M有机重组为公司带来了哪些机会 - 有机重组将使KOM更灵活、更具竞争力,更适应加速的能源转型环境,更符合Vision 2030;执行有机计划的同时,若有能加强KOM并为股东提供更好价值的无机选项,也会考虑 [106][107] 问题: 在无机情景下,KOM Rig Co负股权价值的估值如何进行 - 目前推测无机选项的估值还为时过早,暂无法评论 [108] 问题: Keppel O&M目前的员工人数是多少,预计裁员多少 - 目前员工人数为10500人;由于仍有33亿新元的订单需要执行,现在确定具体裁员人数还为时过早;转型过程中也会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创造更多高技能和高价值的工作岗位 [109] 问题: O&M重组是否会有未来成本影响 - 从今年1月起,已削减约9000万新元的运营成本;对于潜在的成本减值,目前判断还为时过早 [110] 问题: 请更新Petrobras与Magni钻机的开发情况 - 目前Petrobras应Sete要求,将在Sete无法按时履行结算要求后进行谈判解决,具体结果需等待重新谈判的结果 [111] 问题: 请详细说明澳大利亚太阳能农场的投资计划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Harlin太阳能项目至少有500兆瓦的太阳能开发规模;财务结算计划于2022年进行,建设将持续约一年;Keppel Renewable Energy将与Keppel Infrastructure Fund合作,探讨如何实现该项目的货币化 [112][113] 问题: 待出售的物流业务价值多少,预计收益如何 - 这属于商业敏感信息,无法提供答案 [114] 问题: 30 - 50亿新元的剥离资金将重新部署到哪些领域,大部分会投向能源与环境吗 - 公司已确定Vision 2030下的几个增长领域,包括连通性、大规模智能城市发展、环境、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资产管理 [115] 问题: 5亿美元的第二个数据中心基金将投资哪些市场,会为KDC REIT提供项目储备吗 - 有吸引力的市场包括北亚、中国、新加坡和欧洲的一些主要城市;第二个基金将为KDC REIT提供另一批项目储备,连通性和数字基础设施是投资者目前最感兴趣的领域 [117] 问题: Keppel O&M的运营公司确保轻资产和自给自足所需的估计资本要求是多少 - 运营公司的资本要求预计相当有限,因为遗留钻机已被隔离;运营公司有超过30亿新元的净订单,大部分是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有机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 [118][119] 问题: 是否会考虑FLNG转换工作,有些可能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 有良好买家和终端客户的FLNG项目对公司来说现金流是中性的;公司可以利用集团的优势,如Keppel Capital参与部分股权,以实现项目的货币化 [120] 问题: 出售物流业务是否会放弃与连通性业务的协同效应 - 虽然物流业务有潜力,但公司在Vision 2030下希望拥有可扩展的业务;如果自身无法实现扩展,可能由其他方更好地拥有该业务,也可能保留少数股权 [122] 问题: 为实现更灵活和轻资产、轻劳动力的目标,集团对其船厂网络有何计划,哪些资产会被封存或处置 - 向轻资产模式转变时,将精简船厂运营,保留最有能力和创收的船厂,使其更强大;部分船厂将被剥离或重新利用;目前暂无具体计划,会随着进展进行更新 [124] 问题: 这是公司首次全年亏损吗,如果不是,上一次全年亏损是什么时候 - 上一次全年亏损要追溯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126] 问题: 船厂会如何处理,会转换为非钻机海上基础设施建设、出售还是重新利用,未来是否会有潜在的资产减记 - 如果不需要现有规模的船厂,可能会进行重新利用或出售多余的船厂;进入非石油钻机业务也可能需要一些生产空间;目前判断是否会有潜在资产减记还为时过早 [127] 问题: 请举例说明Keppel O&M的海上钻机技术如何为其他用途重新利用 - 钻机技术中的顶升系统已被重新用于风力涡轮机安装船,公司将继续加强在这方面的知识产权应用 [129] 问题: 请详细说明Keppel O&M的运营公司如何与其他业务部门合作提供城市化解决方案 - 目前已利用工程和项目管理能力开发联合基础设施项目,如浮动数据中心和近岸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利用集团的资金能力,如Keppel Capital的资金支持 [130] 问题: 在新的海上能源领域,Keppel认为自身的优势是什么 - Keppel Offshore & Marine在项目开发、工程、采购、项目管理方面有强大的业绩记录,能够重新利用和改造一些知识产权,为能源转型提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例如拥有浮动LNG船、加油船的特许经营权以及风力涡轮机安装解决方案 [131][132] 问题: Keppel Corporation在数据中心领域与新加坡其他上市实体相比有哪些竞争优势 - 数据中心需求旺盛,特别是在COVID期间,数字基础设施受到所有企业的高度需求;Keppel的优势在于拥有生态系统,Keppel Land可以建造外壳,Keppel Infrastructure可以提供数据中心所需的电力和冷却基础设施;在运营和管理能力方面排名世界第二,与顶级云玩家密切合作;有强大的工程能力,致力于使数据中心更节能,并且Keppel Renewable Energy可以提供绿色电力 [134][135][136] 问题: Keppel Corporation是否曾考虑上市一个专注物流的REIT,将物流业务剥离给DC REIT,原因是什么 - 目前不是上市专注物流REIT的时机,但未来如果物流业务具备可扩展性,可能会考虑;目前董事会已决定剥离物流业务,不会设立
Keppel(KPELY) - 2020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1-01-28 15:40
业绩总结 - FY 2020净亏损为S$506百万,相较于FY 2019的净利润S$707百万[21] - FY 2020的总收入为S$6,574百万,较FY 2019的S$7,580百万下降13%[76] - FY 2020的每股收益(EPS)为(27.8)分,较FY 2019的38.9分显著下降[76] - FY 2020的营业利润为8百万新元,较FY 2019的877百万新元大幅下降[103] - FY 2020的EBITDA为422百万新元,较FY 2019的1,252百万新元下降66%[115] - FY 2020的净现金流入为497百万新元,而FY 2019为流出653百万新元[103] - FY 2020的净负债为10,123百万新元,净杠杆比率为0.91倍[119] 用户数据 - FY 2020的能源与环境部门收入为3,943百万新元,较FY 2019的4,969百万新元下降21%[128] - 2020财年,中国市场总销售额为50.67亿人民币,单位销售量为1,740套[151] - 在中国,南京的China Chic项目平均售价为31,300人民币/平方米,销售额为12.07亿人民币,销售单位为306套[151] - 越南市场Celesta Rise项目销售额为900万美元,销售单位为519套,平均售价为1,900美元/平方米[151] - 新加坡市场的The Garden Residences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62,561平方英尺,已售单位为568套,剩余待售单位为45套[154] - 中国市场的Seasons Residences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60,525平方米,已售单位为2,904套,剩余待售单位为236,000平方米[157] - 2020年,印度市场Provident Park Square项目销售单位为1,112套,销售额为600万美元[159] 未来展望 - 预计2021年上半年完成的项目包括Tianjin的Seasons Residences (Ph 3B)和City Park,均为1H2021[169] - 2022年预计完成的项目包括Shanghai的Upview,预计完成单位为1,566[170] - 2021年,预计中国市场的Seasons Residences项目将有1,064套单位准备推出[16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Keppel O&M在2020年获得的新合同中,离岸可再生能源和LNG解决方案占比65%[28] - Keppel土地在2020年宣布资产剥离超过S$1.2十亿,并收购了一个共同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3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0年完成超过S$70亿的收购和剥离交易[55] - Keppel O&M自2020年10月以来已宣布超过S$12亿的资产剥离,符合三年目标S$30-50亿[7] 负面信息 - FY 2020的净亏损包括S$952百万的减值,主要来自于离岸与海洋业务[21] - Keppel O&M在FY 2020的净亏损为S$1,194百万,主要由于减值和COVID-19相关的收入减少[28] - M1在FY 2020的贡献为S$65百万,同比下降11%[50] - 2020年下半年,连接性业务的收入为633百万新元,同比下降5%[179] - 2020年下半年,连接性业务的净利润为13百万新元,同比下降9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