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强生(JNJ)
icon
搜索文档
Why Johnson & Johnson Could Be the Ultimate Dividend King
The Motley Fool· 2025-09-28 22:15
Johnson & Johnson has increased its dividend every year for 63 consecutive years. It doesn't want to stop.Some stocks simply pay a regular dividend. The smarter ones also raise their dividend payout every year, putting more cash in their shareholders' pockets. The ultimate ones have been raising their dividends for several decades and are committed to continuing. Johnson & Johnson (JNJ 1.12%) falls in the third bracket.Johnson & Johnson, or J&J, is a Dividend King. That's an elite group of publicly listed c ...
Jim Cramer: Why the crazy spending of this AI boom isn't like the dot-com bubble
CNBC· 2025-09-28 21:31
If I hear one more hedge fund oligarch on television tell me that the data center buildou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ory is just like the dot-com bubble, I am going to tear someone else's hair out because I don't have enough to demonstrate my full frustration. Many of the people opining and whining about how this moment could be as bad or worse than the 2000 bust are uninformed or ahistorical. The buildout's blockbuster numbers come from companies that can handle blockbuster capital projects without a probl ...
Best Dividend Aristocrats For October 2025
Seeking Alpha· 2025-09-28 05:00
August turned out to be a pretty swell month for the Dividend Aristocrats, with the ProShares S&P 500 Dividend Aristocrats ETF ( NOBL ) finishing the month with a gain of 3.01%. Meanwhile, the SPDRI have a masters degree in Analytics fro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and a bachelors degree in Accounting. I have worked in the investment arena for over 10 years starting as an analyst and working my way up to a management role. Dividend investing is a personal hobby and I look forward to sharing my thoughts with th ...
Johnson & Johnson (JNJ) to Withdraw the LINC Reflux Management System from Markets Outside the U.S.
Yahoo Finance· 2025-09-27 14:44
核心观点 - 强生公司被列为13只最佳多元化股票之一 具有显著上涨潜力[1] - 公司宣布因商业原因将于2026年3月底前从美国以外市场撤回LINC反流管理系统[2] - 古根海姆将目标价从167美元上调至206美元 看好新上市膀胱癌药物峰值销售额超60亿美元[3] 业务运营 - 公司专注于研发、制造和销售全球范围的医疗保健产品[4] - 业务涵盖制药、医疗器械和消费者健康三大市场领域[4] - LINC反流管理系统在美国市场将继续供应 该设备通过磁性环治疗慢性胃食管反流病[2] 财务表现 - 2025年尽管Stelara失去独家经营权 公司仍实现强劲的营收增长[3] - 新推出的膀胱癌药物Inlexzo(TAR-200)和TAR-210被预测峰值销售额超过60亿美元[3] - 公司被投资机构认定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多元化股票之一[1][4] 行业比较 - 部分人工智能股票被认为具有更大上涨潜力和更低下行风险[5] - 特定AI股票可能从特朗普时代关税和回流趋势中获益[5] - 行业关注焦点包括人工智能受益股票和量子计算领域投资机会[6]
Johnson & Johnson (JNJ) to Withdraw the LINC Reflux Management System from Markets Outside the U.S.
Yahoo Finance· 2025-09-27 14:44
公司业务动态 - 强生公司宣布将于2026年3月底前因商业原因在美国以外市场撤下LINC胃食管反流管理系统[2] - 该磁性环装置在美国市场将继续供应 用于治疗慢性胃食管反流疾病[2] 投资机构观点 - 古根海姆将强生目标价从167美元上调至206美元 涨幅达23%[3] - 机构看好公司2025年营收增长 尽管Stelara药物失去专利独占权[3] - 新推出的膀胱癌药物Inlexzo(TAR-200)和TAR-210预计峰值销售额将超过60亿美元[3] 公司业务概况 - 强生在全球范围内专注于医疗保健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4] - 业务涵盖制药、医疗器械和消费者健康三大领域[4] - 被列为最佳多元化股票之一[1][4] 行业比较 - 人工智能股票被认为具有更大上涨潜力和更低下行风险[5] - 部分AI股票可能从特朗普时代关税和回流趋势中获益[5]
Global Economic Shifts and US Policy Turmoil Dominate Financial Headlines
Stock Market News· 2025-09-27 03:08
美国政策与政治环境 - 司法部正加强反垄断力度 要求联邦法官强制分拆谷歌(GOOG GOOGL)以促进在线展示广告行业竞争[2] - 学生贷款减免积压案件已影响74,510名借款人 甲骨文(ORCL)被指定负责TikTok出售中的美国用户数据安全[3] - 美国劳工委员会撤销对苹果(AAPL)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的指控 显示监管态度转向更商业友好[5] - 政治层面出现针对反对者的行动 要求微软(MSFT)解雇丽莎·摩纳哥 并对前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提起刑事指控[4] 全球贸易与经济指标 - 中国宣布不再主张WTO特殊待遇 五个月来出口行业顶住美国高额关税压力 对非美市场出货量激增[6] - 标普500自由现金流收益率降至2.58% 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7] - 法国遭遇两周内第三次信用评级下调 Scope评级将其展望降至负面 因债务上升和政治僵局[7] - 美国将对欧盟和日本药品维持15%关税上限 英国据悉准备提高药品支付价格以安抚特朗普和制药集团[8] 医疗保健与技术产业 - 强生(JNJ)首席执行官对美国制药创新保持乐观 尽管面临政府政策挑战 但七年前已私下承认产前使用泰诺与儿童自闭症可能存在关联[10] - 疾控中心移除网站中关于性别认同与健康公平的十余个页面[11] - 投资者汤姆·李宣称"正处于AI超级周期 英伟达(NVDA)估值便宜" 美国家庭股票配置比例在6月底达到创纪录的66%[12] 企业动态与资本市场 - Pine Gate正与贷款机构进行债务重组谈判 可能根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13] - 辛克莱广播集团将在ABC附属频道恢复播放《吉米·坎摩尔直播秀》 结束数十个城市的停播状态[13] - 五角大楼将延迟的无人机项目移交秘密作战单位 加速为潜在对华冲突做准备[11]
'I'm an optimist,' says Johnson & Johnson CEO on its R&D investment
Youtube· 2025-09-27 02:18
美国生命科学行业优势 - 美国被认为是生命科学创新领域的领先国家 拥有最佳的创新环境[1] - 行业具备所有关键要素 包括顶尖大学 研究机构 人才吸引力和资本市场[2] - 强生等公司具备持续开发创新药物的能力[2] 行业领导地位与韧性 - 强生公司拥有140年历史 经历过多次行业起伏周期[3] - 生命科学产业在美国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实力[3] - 美国继续保持医疗保健创新领域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导地位[3] 研发环境信心 - 尽管部分研究人员感到受到政府压力 但对行业发展保持乐观态度[2][3] - 行业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能力持续增强[2] - 资本市场继续为生命科学创新提供支持[2]
Watch Jim Cramer's interview with Johnson & Johnson CEO Joaquin Duato
Youtube· 2025-09-27 00:43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超过24% 是医疗保健行业中少数表现优异的企业 [1] - 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卓越 超出分析师预期并大幅提高业绩指引 [23] - 公司对未来增长充满信心 预计2026年将优于2025年 2027年将优于2026年 [23] 美国本土投资计划 - 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550亿美元 较前四年投资额增加25% [3] - 投资计划得益于2017年特朗普税改政策 专注于将先进制造业岗位带回美国 [3] - 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建设大型生物制剂工厂 实现先进药物本土化生产 [5] 研发创新与产品管线 - 在细胞疗法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CAR-T疗法Carvykti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单次给药后五年无病生存 [7][8] - 获得FDA批准革命性膀胱癌治疗药物Inlexo 采用药物释放系统直接将抗癌治疗递送至膀胱 [10][11] - 通过结合药物与医疗器械能力 为膀胱癌患者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11] 医疗器械业务进展 - 心血管医疗器械收购表现超预期 特别是Abiomed和Shockwave公司 [12][13] - Abiomed心脏泵技术在心脏病发作患者中显示显著疗效 随访10年数据显示患者生存期延长600天 [14] - 心脏泵技术通过让心脏休息和恢复来实现治疗效果 [14] 法律诉讼应对策略 - 对滑石粉诉讼采取强硬立场 自回归侵权诉讼系统后未支付任何赔偿金 [18][19] - 在卵巢癌诉讼案件中 过去11年赢得17起案件中的16起 [19] - 即将进行DAER听证会 重新评估原告律师提出的"垃圾科学"证据 [18][19] 行业领导地位与创新环境 - 公司作为美国标志性企业 在新泽西州新不伦瑞克市运营已达140年 [4] - 美国被认为是生命科学创新最佳环境 拥有大学、研究机构、人才市场和资本市场等完整生态系统 [15] - 公司坚信将在未来十年取得超过过去一个世纪的医疗健康突破 [6] 定价与可及性策略 - 公司注重创新药物定价与可及性平衡 确保每个美国人都能获得所需药物 [24][25] - 每款新药上市时都确保建立适当的获取途径 [25] - 公司被市场认为是拥有3%股息收益率的"股息之王"和AAA级资产负债表企业 [22][23]
Johnson & Johnson CEO is optimistic about pharma innovation in the U.S. despite industry challenges from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CNBC· 2025-09-26 23:02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强生公司承诺投资超过55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四个工厂 其中北卡罗来纳州工厂已正式破土动工[3] - 投资旨在为美国带来机器人、细胞疗法和生物制剂领域的制造业工作岗位以及中产阶级就业机会[3]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维持在美国的制造业存在[3] 行业前景与创新 - 公司CEO对美国生命科学行业实力表示信心 认为美国将保持医疗创新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2] - 美国具备医疗创新的全部要素 包括大学、研究机构、人才吸引力和资本市场以及具备药物开发能力的公司[4] - 尽管面临药品进口关税和研究资金削减的政策环境 公司对美国医药创新未来仍持乐观态度[1] 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新药获得FDA批准 包括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膀胱癌的药物[4] 政策环境 - 特朗普政府宣布从10月1日起对进口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2] - 关税政策不适用于正在美国建设药品生产设施的公司 包括尚未完成的项目[2]
Trump announces 100% tariffs on pharmaceutical drugs, beginning October 1
Fastcompany· 2025-09-26 13:33
关税政策宣布 - 特朗普宣布自10月1日起对进口药品征收100%关税、对厨房橱柜和浴室 vanity 征收50%关税、对软垫家具征收30%关税、对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 [2] - 关税政策基于国家安全理由 引用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调查 药品和卡车进口调查于4月启动 木材调查于3月启动 [2] - 药品关税不适用于正在美国建设制造工厂的公司 包括已破土动工或正在建设中的企业 [2] 经济影响分析 - 2024年美国进口医药产品达2330亿美元 药品价格翻倍可能冲击医疗保健支出和联邦医疗保险计划 [2] - 关税可能导致消费者面临更高价格并抑制就业 美联储主席警告商品价格推高通胀 今年通胀上升全部或大部分来自商品成本 [2] - 自4月以来制造业减少42,000个工作岗位 建筑业减少8,000个岗位 无证据表明关税促进工厂建设或创造就业 [4] 行业具体影响 - 制药公司包括强生、阿斯利康、罗氏、百时美施贵宝和礼来等因关税威胁已宣布在美投资生产 [4] - 橱柜关税可能增加房屋建造成本 当前住房短缺和高利率已使购房者承压 8月现房销售挂牌量同比增11.7% 但中位价仍达422,600美元 [4] - 重型卡车关税旨在保护彼得比尔特、肯沃斯、福莱纳和麦克卡车等国内制造商免受外部竞争冲击 [4] 政策背景与争议 - 特朗普声称关税有助于减少政府预算赤字并促进国内制造 但联邦法院曾裁定其1977年经济紧急状态关税超越总统权限 最高法院将于11月审理此案 [4] - 总统否认通胀问题 称"无通胀"且经济取得巨大成功 但消费者价格指数过去12个月上涨2.9% 高于4月的2.3% [4] - 对华关税曾导致美国农民大豆销售损失 政府承诺将关税收入补偿受损农民 类似2018-2019年做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