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汽车(GELYY)
icon
搜索文档
吉利汽车动态跟踪 —— 4月整体销量增速好于行业平均水平,银河系列表现亮眼
东方证券· 2025-05-18 0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9.05 元人民币,20.67 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 月整体销量增速好于行业平均水平,银河系列表现亮眼 [1]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79,204、240,194、299,782、355,561、414,141 百万元,同比增长 21.1%、34.0%、24.8%、18.6%、16.5% [4] - 营业利润分别为 3,806、7,644、11,833、14,106、17,395 百万元,同比增长 4.3%、100.8%、54.8%、19.2%、23.3% [4]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5,308、16,632、12,845、15,108、18,526 百万元,同比增长 0.9%、213.3%、 - 22.8%、17.6%、22.6% [4] - 每股收益分别为 0.53、1.65、1.27、1.50、1.84 元 [4] - 毛利率分别为 15.3%、15.9%、16.2%、16.5%、16.7%;净利率分别为 3.0%、6.9%、4.3%、4.2%、4.5% [4]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6.6%、19.2%、12.0%、12.4%、13.3% [4] - 市盈率分别为 32.5、10.4、13.4、11.4、9.3 倍;市净率分别为 2.0、1.9、1.6、1.4、1.3 倍 [4] 公司表现 - 4 月吉利汽车总销量 23.41 万辆,同比增长 52.7%,环比增长 0.8%;新能源汽车销量 12.56 万辆,同比增长 144.2%,环比增长 4.9%;出口 2.41 万辆,同比减少 36.7%,环比减少 34.9%,同环比增速显著好于行业平均 [9] - 4 月吉利品牌销量 19.28 万辆,同比增长 62.8%,环比增长 0.7%,其中银河销售 9.66 万辆,同比增长 281.1%,环比增长 7.3%;中国星销售 9.62 万辆,同比增长 3%,环比减少 5.2% [9] - 4 月极氪品牌销量 1.37 万辆,同比减少 14.7%,环比减少 11.0% [9] - 4 月领克品牌销量 2.76 万辆,同比增长 47.3%,环比增长 9.1% [9] 新车动态 - 吉利银河星耀 8 于 5 月 9 日正式上市,上市限时价 11.58 - 15.58 万元,车长超 5 米,搭载雷神超级电混系统等 [9] - 上海车展吉利银河战舰亮相,预计 2026 年上市,采用方盒子造型,具备 AI 智能四驱等功能 [9] - 4 月 15 日极氪 007 GT 正式上市,售价 20.29 - 23.29 万元,搭载 800V 高压系统等 [9] - 4 月 19 日极氪 009 光辉典藏版正式上市,售价 89.9 万元起 [9] - 4 月 23 日极氪 9X 在上海车展首秀,预计 2025 年三季度正式上市,搭载全栈 900V 超级电混等 [9] - 4 月 28 日领克 900 正式上市,推出 4 款车型,售价区间 28.99 - 39.69 万元,基于 SPA Evo 旗舰专属架构打造 [9] 市场表现 - 1 周、1 月、3 月、12 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7.52%、27.68%、15.17%、97.61%;相对表现分别为 5.43%、16.81%、11.97%、77.13%;恒生指数分别为 2.09%、10.87%、3.2%、20.48% [6]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3 - 2027 年进行预测,涵盖货币资金、存货、营业收入等多项指标 [10]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有不同程度增长 [10]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净利率、ROE 呈现一定变化趋势 [10]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相应数据 [10] -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有相关数据 [10]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等 [10] - 估值比率包括市盈率、市净率 [10]
吉利汽车(00175):4月整体销量增速好于行业平均水平,银河系列表现亮眼
东方证券· 2025-05-17 14: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9.05 元人民币,20.67 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 月整体销量增速好于行业平均水平,银河系列表现亮眼 [1]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79,204、240,194、299,782、355,561、414,141 百万元,同比增长 21.1%、34.0%、24.8%、18.6%、16.5% [4] - 2023 - 2027 年营业利润分别为 3,806、7,644、11,833、14,106、17,395 百万元,同比增长 4.3%、100.8%、54.8%、19.2%、23.3% [4] - 2023 - 2027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5,308、16,632、12,845、15,108、18,526 百万元,同比增长 0.9%、213.3%、 - 22.8%、17.6%、22.6% [4] - 2023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53、1.65、1.27、1.50、1.84 元 [4] - 2023 - 2027 年毛利率分别为 15.3%、15.9%、16.2%、16.5%、16.7% [4] - 2023 - 2027 年净利率分别为 3.0%、6.9%、4.3%、4.2%、4.5% [4] - 2023 - 2027 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6.6%、19.2%、12.0%、12.4%、13.3% [4] - 2023 - 2027 年市盈率分别为 32.5、10.4、13.4、11.4、9.3 倍 [4] - 2023 - 2027 年市净率分别为 2.0、1.9、1.6、1.4、1.3 倍 [4] 公司表现 - 4 月吉利汽车总销量 23.41 万辆,同比增长 52.7%,环比增长 0.8%;新能源汽车销量 12.56 万辆,同比增长 144.2%,环比增长 4.9%;出口 2.41 万辆,同比减少 36.7%,环比减少 34.9%,同环比增速显著好于行业平均 [9] - 4 月吉利品牌销量 19.28 万辆,同比增长 62.8%,环比增长 0.7%;银河销售 9.66 万辆,同比增长 281.1%,环比增长 7.3%;中国星销售 9.62 万辆,同比增长 3%,环比减少 5.2% [9] - 4 月极氪品牌销量 1.37 万辆,同比减少 14.7%,环比减少 11.0% [9] - 4 月领克品牌销量 2.76 万辆,同比增长 47.3%,环比增长 9.1% [9] 新车动态 - 吉利银河星耀 8 于 5 月 9 日正式上市,上市限时价 11.58 - 15.58 万元,车长超 5 米,搭载雷神超级电混系统等 [9] - 上海车展吉利银河战舰亮相,预计 2026 年上市 [9] - 4 月 15 日,极氪 007 GT 正式上市,售价 20.29 - 23.29 万元 [9] - 4 月 19 日,极氪 009 光辉典藏版正式上市,售价 89.9 万元起 [9] - 4 月 23 日,极氪 9X 在上海车展首秀,预计 2025 年三季度正式上市 [9] - 4 月 28 日,领克 900 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 28.99 - 39.69 万元 [9] 市场表现 - 1 周、1 月、3 月、12 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7.52%、27.68%、15.17%、97.61%;相对表现分别为 5.43%、16.81%、11.97%、77.13%;恒生指数分别为 2.09%、10.87%、3.2%、20.48% [6]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3 - 2027 年数据进行预测,涉及货币资金、存货、营业收入等多项指标 [10] - 成长能力方面,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有不同幅度增长 [10]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净利率、ROE 呈现一定变化趋势 [10]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相应数据 [10] -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有对应数值 [10]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有具体数据 [10] - 估值比率方面,市盈率、市净率有相应数值 [10]
吉利汽车(0175.HK):推动极氪私有化 《台州宣言》深化落地 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格隆汇· 2025-05-17 02:23
收购事件 - 吉利汽车计划以每股2 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 66美元收购极氪全部股份 目前持有极氪65 7%股份 交易完成后极氪将成为全资附属公司 [1] - 建议购买价较纽交所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溢价13 6% 较30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0% [1] - 交易属于《台州宣言》深化落地 品牌整合有利于内部资源协同和成本降低 [2] 财务影响 - 极氪2024Q3实现单季度盈利 2024Q4盈利1 5亿元 全资持有后有望增厚吉利汽车盈利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61亿元 对应PE为9 8X [4] 品牌与产品战略 - 极氪 领克回归同一上市公司平台 理顺品牌定位 [2] - 2025年计划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包括吉利品牌5款新车 极氪007 GT 极氪9X等 领克900 EM-P等 [3] - 智能化全面升级 银河新车搭载干里浩瀚智驾方案 领克900 EM-P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 [3] 技术平台与行业前景 - GEA架构支撑新车周期 极氪 领克 银河新能源转型顺利 规模效应凸显 [4] - 燃油车基盘稳固 联营企业创新出海模式打开海外市场 [4]
吉利汽车(00175):业绩表现优秀,深化打造“一个吉利”
华创证券· 2025-05-16 14: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 2025 年一季报业绩优秀,规模效应改善盈利能力,电动智能化转型推进,战略整合协同降本增效,对未来业绩展望乐观,维持“强推”评级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吉利汽车发布 2025 年一季报,1Q25 营收 725 亿元,同比+25%,环比持平;归母净利 57 亿元,同比+41 亿元,环比+21 亿元 [2] 评论 - 公司调整战略整合后的组织架构,有望提升管理效率与动能,强化“一个吉利”战略下资源协同效应 [4]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240,194|336,392|441,972|514,187| |同比增速(%)|34.03%|40.05%|31.39%|16.3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788|20,800|25,699| |同比增速(%)|213.32%|-11.09%|40.66%|23.55%| |每股盈利(元)|1.65|1.47|2.06|2.55| |市盈率(倍)|11.0|12.4|8.8|7.1| |市净率(倍)|2.1|1.8|1.5|1.2|[5] 公司基本数据 |指标|数值| |----|----| |总股本(万股)|1,007,804.33| |已上市流通股(万股)|1,007,804.33| |总市值(亿港元)|1,989.41| |流通市值(亿港元)|1,989.41| |资产负债率(%)|65.83| |每股净资产(元)|8.71| |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港元)|20.20/7.31|[6] 业绩表现 - 营收端 1Q25 销量 70 万辆,同比+48%,环比+2.5%;营收 725 亿元,同比+25%,环比持平;毛利率 15.8%,同比+0.2PP,环比-1.6PP - 费用端规模效应摊薄带动费用率下降,1Q25 销售费用率 5.0%,同比-2.1PP,环比-0.9PP;管理费用率(含研发)6.5%,同比-0.5PP,环比-0.2PP - 盈利端归母净利持续改善,1Q25 归母净利 57 亿元,同比+41 亿元,环比+21 亿元;剔除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约 35 亿元,同比+20 亿元,环比+8.2 亿元 [9] 战略转型 - 深化落实《台州宣言》,拟调整组织架构适应“一个吉利”转型,2024 年几何品牌并入银河,领克与极氪整合,2025 年拟收购极氪使之成为全资子公司 [9] 电动智能化转型 - 2024 年起电动化转型步入正轨、2025 年加速,年内将上市领克 Z10 混动版、极氪 9X、极氪 8X 等车型;对四大品牌一体化整合有望降本增效,中长期产业链战略整合打造 AI 生态,升级竞争力与商业模式 [9]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7 年全口径销量为 274 万、324 万、375 万辆,同比+26%、18%、16%;营收为 3,364 亿、4,420 亿、5,142 亿元,同比+40%、31%、16%;归母净利为 148 亿、208 亿、257 亿,对应 PE 12.4 倍、8.8 倍、7.1 倍 - 给予公司 2025 年目标 PE 15 - 18 倍,对应目标价区间 23.89 - 28.66 港元,空间 21% - 45%,维持“强推”评级 [9]
吉利汽车(00175):系列点评二十七:2025Q1业绩表现亮眼,打造“一个吉利”
民生证券· 2025-05-16 12: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吉利汽车总销量达70.4万辆,同比+47.9%,环比+2.5%;总收入达725.0亿元,同比+24.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3.4% [1] - 营收受益销量同比大增表现亮眼,新能源销量占比提升但ASP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比下降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费用率大幅下降,扣非利润大增,后续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 - 极氪计划私有化,有助于公司全面整合资产及资源,促进经营效益提升、降本增效 [3]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公司营收4,047.8/4,896.9/5,728.3亿元,归母净利162.1/220.9/259.8亿元(暂不考虑极氪私有化) [3] 相关目录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Q1总销量70.4万辆,同比+47.9%,环比+2.5%;营收725.0亿元,同比+24.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3.4% [1] - 新能源销量33.9万辆,同比+135.4%,环比-0.9%;新能源销量占比48.2%,同比+17.9pct,环比-1.6pct [1] - 测算2025Q1单车ASP 10.3万元,同比-1.9万元 [1] 盈利情况 - 2025Q1毛利率15.8%,同比+0.2pct,后续随着年降兑现等因素毛利率有望提升 [2] - 2025Q1销售、行政、研发费用率分别5.0%、1.9%、4.6%,同比-2.1pct、-0.5pct、0.0pct [2] - 2025Q1归母净利56.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汇兑损益等后利润38.4亿元(同比+146.1%) [2] - 2025Q1极氪归母净利润5.1亿元(24Q1为-5.4亿元)超预期 [2] 极氪私有化 - 公司有意对极氪进行私有化建议,若完成极氪将成为全资附属公司并于纽交所退市 [3] - 极氪私有化有助于全面整合资产及资源,促进经营效益提升、降本增效,赋能公司品牌及业务竞争力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公司营收4,047.8/4,896.9/5,728.3亿元,归母净利162.1/220.9/259.8亿元(暂不考虑极氪私有化) [3] 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404,783|489,688|572,828| |增长率(%)|34.0|68.5|21.0|17.0|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6,209|22,085|25,975| |增长率(%)|213.3|-2.5|36.2|17.6| |EPS(元)|1.65|1.61|2.19|2.58| |P/E|11|11|8|7| |P/B|2.1|1.9|1.7|1.4| [5]
56.7亿元!一季度盈利超以往全年水平,吉利汽车宣布合并极氪后管理层变动
华夏时报· 2025-05-16 04:0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 [2] -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单季盈利超以往全年水平 [2] - 2020年-2023年全年净利润分别为55.7亿元、43.5亿元、52.6亿元、53.08亿元,2025年一季度即超越历年全年 [3] - 2024年全年收入2402亿元,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13% [4] - 2025年一季度毛利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15.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5]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70.4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远超行业增速(行业销量同比增11.2%) [4] - 新能源产品销量33.9万辆,占总销量48%,国内新能源渗透率52% [5] - 吉利银河品牌单季销量26万辆,同比增长214% [5] - 一季度出口销量89953辆,在整车出口量前十企业中排名第五 [6] 战略整合与管理层调整 - 宣布"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合并吉利汽车与极氪,聚焦资源协同 [2] - 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淦家阅任合并后吉利汽车集团CEO [7] - 吉利汽车集团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 [7] - 整合目标:生产降本超3%,研发/管理/营销效率提升15%-20% [8] 极氪业务表现 - 极氪一季度总营收219.6亿元,整车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 [9] - 整车毛利率16.5%(同比+3.4pct),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 [9] - 香港会计准则下盈利5.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净亏损收窄超60% [9] 行业对比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仅次于比亚迪(91.55亿元),高于长城汽车(17.51亿元)、上汽集团(30.23亿元)等同行 [4] - 销量目标完成率26%(全年目标271万辆),居行业前列 [5]
大摩维持吉利汽车目标价21港元以及“增持”评级
快讯· 2025-05-16 03:07
评级与目标价 - 摩根士丹利维持吉利汽车目标价21港元及"增持"评级 [1]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强调整合及聚焦集团资源以应对市场挑战 [1] - 极氪潜在私有化可能提升经营效率15-20% [1] - 效率提升体现在供应链和研发成本节约及减少冗余投资 [1] 未来计划 - 更多交易及重组细节待披露 [1]
吉利汽车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4%,李东辉:协同是公司的重要战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01:12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 [1] - 一季度毛利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15.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行政费用率下降0.6个百分点至1.9% [1] 销量与新能源转型 - 一季度销量70.38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完成全年271万辆目标的26% [4] - 新能源车型销量33.9万辆,同比增长135%,极氪、领克、银河三大品牌贡献显著 [4] - 爆款车型吉利星愿1-4月销量11.7万辆,极氪009在马来西亚等地登顶销量榜首 [4] 产品战略 - 2025年计划推出多款新品,燃油车与新能源双线并行,例如第四代博越L限时价9.29万-11.99万元 [5] - 吉利银河计划推出5款新车型(2款SUV+3款轿车),挑战年销百万辆目标 [5] - 下半年极氪品牌将推2款新车,领克品牌推1款新车,完善高端市场布局 [7] 整合与协同效应 - 极氪与领克合并后综合毛利率达19.1%,极氪品牌整车毛利率21.2%,一季度盈利5.1亿元 [6] - 一季度极氪科技总营收220亿元,整车收入191亿元(+16.1%),研发投入29亿元 [6][7] - 私有化极氪旨在回归"一个吉利",预计节省研发费用10亿元级、采购费用几十亿元 [8][10] 市场与资本反应 - 港股股价近一个月从12.9港元涨至19.6港元,涨幅超50% [9] - 中金研报认为私有化可避免重复投入,强化"一个吉利"形象,提升资本市场信心 [9] - 整合后目标整体效益超5%,研发/管理/营销效率提升15%-20% [9][10]
吉利汽车前三月卖车70万辆赚57亿 人事大调整安聪慧任吉利控股CEO
长江商报· 2025-05-15 23:17
财务业绩 - 一季度营业收入724.95亿元,同比增长25% [2][3] - 归母净利润56.72亿元,同比增长264%,创历史同期新高 [2][3] - 综合毛利率15.78%,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净利率8.10%,同比上升5.42个百分点 [2][6] - 销售成本610.58亿元,同比增长24.28%,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5] 销量表现 - 一季度总销量70.38万辆,同比增长48% [2][3] - 银河品牌销量25.97万辆,同比增长214% [3][6] - 新能源车销量33.9万辆(含极氪、领克、银河),同比增长135% [6] - 4月单月销量15.33万辆,同比增长53%,其中银河品牌销量9.66万辆(+281%) [6] 研发与费用控制 - 一季度研发投入33.28亿元,同比增长24.55% [4][6] - 分销及销售费用36.35亿元,同比减少12.05%;行政费用14.12亿元,同比减少2.01% [4] 战略与架构调整 - 2025年销量目标271万辆(含新能源车150万辆,+69%) [7] - 极氪私有化推进,拟以每股2.566美元收购全部流通股 [8] - 成立极氪科技集团,整合极氪与领克资源 [9] - 管理层调整:安聪慧出任吉利控股CEO,桂生悦留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 [9][10] 财务状况 - 截至3月末货币资金394.13亿元,长短期借款合计194.79亿元 [2] - 股价5月15日收报19.58港元/股,市值1973亿港元 [2]
吉利汽車(00175)績前破頂,關鍵阻力位能否一舉突破?
格隆汇· 2025-05-15 18:06
股价表现与技术指标 - 吉利汽車最新價報19 54港元 單日升幅達2 09% 盤中曾高見19 66元 創52周新高 [1] - RSI升至69 接近超買區 MACD 保利加通道及一目均衡表均發出買入訊號 顯示短線仍有上行動能 [1] - 10天線(17 88元)已升穿30天線(16 51元) 形成黃金交叉 短線趨勢偏強 [3] 支持位與阻力位分析 - 首個關鍵支持位在17 6元 第二支持位15 5元 [3] - 阻力位看19 9元 突破後有望挑戰22 1元 [3] 衍生產品表現 - 瑞銀認購證15942兩日後升幅達8% 跑贏正股同期1 74%的升幅 [5] - 滙豐認購證16184錄得6%升幅 花旗牛證68585上漲7% [5] - 滙豐認購證29483行使價19 64元 槓桿7倍 適合看好突破阻力位的投資者 [5] - 花旗認購證28798行使價19 5元 引伸波幅最低 槓桿6 34倍 成本效益較高 [5] - 瑞銀牛證54535收回價16 1元 溢價最低 實際槓桿4 9倍 適合穩健型投資者 [5] - 摩通牛證54459收回價16 7元 實際槓桿5 68倍 溢價較低 風險回報比吸引 [5][6] - 摩通熊證54410收回價21 5元 槓桿7 68倍 適合預期遇阻回調的投資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