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雅诗兰黛(EL)
icon
搜索文档
日内请重点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19 22:45
经济数据发布 - 日本7月进出口和商品贸易帐及6月核心机械订单数据将于07:50公布 [1] - 中国8月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将于09:00公布 [1] - 英国7月CPI数据将于14:00公布 [1] - 欧元区7月CPI终值将于17:00公布 [1] - 新西兰7月进出口和贸易帐数据将于次日06:45公布 [1] 央行活动 - 新西兰联储将于10:00公布官方现金利率 [1] - 新西兰联储主席Christian Hawkesby将于11:00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1]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于15:10出席世界经济论坛会议 [1] - 美联储理事沃勒将于23:00在怀俄明州区块链研讨会上讲话 [1] - 美联储将于次日02:00发布7月FOMC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1] -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将于次日03:00谈论经济前景 [1] - 新西兰联储主席Christian Hawkesby将于次日04:10在议会委员会讲话 [1] 公司财报 - 百度、爱奇艺、万国数据和金山云将在港股收盘后发布业绩报告 [1] - 劳氏、塔吉特和雅诗兰黛将在美股盘前发布业绩报告 [1] 其他重要事件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10:00举行阅兵准备工作新闻发布会 [1] - 澳洲联储助理主席麦克菲及琼斯将出席澳洲货币经济学会网络研讨会 [1] - 美国能源信息署将于22:30发布政府版原油库存周报 [1] - 谷歌公司将举办发布会推出新的Pixel品牌硬件 [1]
Estée Lauder: Sell EL Stock Now?
Forbes· 2025-08-18 14:30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雅诗兰黛公司将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财报 当前市场预期每股收益为0.09美元 营收为34亿美元 而去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64美元 营收为38.7亿美元 显示同比显著下滑 [4] - 过去五年中 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一日回报率为负的概率达70% 中位数跌幅为-7.3% 最大单日跌幅达-20.9% [3] - 最近三年负回报概率进一步上升至90.9% 正回报中位数涨幅为3.4% 负回报中位数跌幅为-7.3% [7] 财务基本面 - 公司当前市值330亿美元 过去12个月营收150亿美元 营业利润13亿美元 但净亏损达8.71亿美元 [5] - 营业利润率为8.67% 但净利润率为负 显示成本控制或非经营性因素拖累整体盈利 [5] 交易策略分析 - 交易者可结合1日与5日回报率相关性(0.45五年/0.31三年)制定持仓周期策略 若首日正回报则持有5日 [8] - 需关注同业公司财报对雅诗兰黛的传导效应 同业财报后股价波动可能提前反映市场预期 [9] 历史数据统计 - 过去五年共20次财报记录 其中14次出现负回报 正回报仅占30% [7] - 5日与21日回报率相关性为0.22(五年)和0.11(三年) 显示中期趋势关联性较弱 [8]
外资美妆“利润保卫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08:17
核心观点 - 外资美妆企业2023-2024年集中推出以利润恢复和运营效率提升为核心的变革计划 目前赛程过半 各公司通过成本控制、高端化转型和创新驱动等措施初见成效 但中国市场疲软和竞争加剧仍是普遍挑战[1][3][11] 业绩表现 - 资生堂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7.6%至4698.3亿日元 但核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1.3%至233.7亿日元[2][4] - 欧莱雅上半年销售额224.73亿欧元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47.4亿欧元同比增长3.1% 但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2] - 雅诗兰黛前三季度净销售额35.5亿美元同比下滑10% 净利润1.59亿美元同比下滑52% 但较上季度扭亏为盈[2][4] 利润恢复措施 - 成本控制方面:雅诗兰黛通过裁员优化结构 从最初计划裁减1800-3000人扩大到5800-7000个岗位[6];欧莱雅严格管控营业费用 上半年广告促销费用70亿欧元及行政费用42亿欧元均同比下降[6] - 高端化战略:雅诗兰黛加码高端香水领域 与Balmain合作推出新品系列[7];欧莱雅观察到中国市场高端品牌增长势头优于中高端品牌[7] - 创新驱动:欧莱雅推行"多极模式" 通过科技赋能和本地供应链应对增长周期[8];三大公司均布局AI技术 应用于虚拟试妆、营销内容生成等领域[9] 战略转型背景 - 行业从规模化扩张转向利润优先 因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窄及业绩压力[11] - 雅诗兰黛2023年11月启动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PRGP) 后续多次扩大措施规模[11] - 资生堂2024年11月发布两年行动计划 目标将核心运营利润率从4.97%提升至2026年的7%[11] - 爱茉莉太平洋和拜尔斯道夫等企业也陆续推出类似利润提升战略[11]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市场持续承压:欧莱雅第二季度在华销售额同比增长3% 结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15];资生堂指出品牌资产下滑和消费行为结构性转变是重要风险[15];雅诗兰黛亚太地区销售额多季度下滑 因零售疲软和消费情绪低迷[16] - 应对策略:欧莱雅计划下半年推出巴黎欧莱雅新品系列和赫莲娜高端面霜激活市场[15];雅诗兰黛通过加速新品推出和加强欧美市场布局降低对中国依赖[16] 长期目标 - 资生堂目标2026年恢复盈利[14] - 雅诗兰黛计划2027年恢复两位数利润率[14] - 爱茉莉太平洋计划2024-2027年实现年营业利润率12%[15] - 欧莱雅对保持高毛利率目标表示"非常有信心"[15]
外资美妆“利润保卫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04:00
外资美妆企业利润修复计划进展 - 资生堂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7.6%至4698.3亿日元,但核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1.3%至233.7亿日元 [2] - 欧莱雅上半年销售额224.73亿欧元同比增长3%,营业利润47.4亿欧元同比增长3.1%,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 [2] - 雅诗兰黛前三个月净销售额35.5亿美元同比下滑10%,净利润1.59亿美元同比下滑52%,但实现季度扭亏为盈 [2] 利润修复措施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提升 - 雅诗兰黛通过裁员控制成本,2024年裁员1800-3000人,2025年再裁员5800-7000人 [3] - 欧莱雅上半年广告及促销费用70亿欧元,销售及行政费用42亿欧元,两项费用均同比下降 [4] - 资生堂通过"成本削减、人力与生产费用控制"提升利润率,目标从4.97%提升至2026年的7% [8] 高端产品战略 - 雅诗兰黛与Balmain合作推出首个香水系列,布局高端香水市场 [6] - 欧莱雅观察到中国市场高端品牌增长势头优于中高端品牌 [6] - 雅诗兰黛计划通过加速新品推出、引入高价格单品应对中国市场挑战 [12] 创新与多极发展 - 欧莱雅推行"多极模式",通过科技赋能、前瞻性投资、本地供应链应对增长周期 [7] - 三大美妆公司均布局AI技术,应用于虚拟试妆、广告营销、皮肤检测等领域 [7] - 爱茉莉太平洋推动"全球再平衡",重点发展美国、欧洲市场,目标2024-2027年营业利润率12% [11] 中国市场表现与策略 - 欧莱雅第二季度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约3%,结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11] - 资生堂指出品牌资产下滑和消费者行为转变是中国市场主要风险 [11] - 雅诗兰黛亚太地区销售额连续多季度下滑,撤回2025财年全年展望 [12] - 欧莱雅计划下半年推出巴黎欧莱雅新品系列、赫莲娜高浓度玻色因面霜激活中国市场 [11] 行业转型趋势 - 外资美妆企业从规模增长转向利润优先,强调"增长与盈利的平衡" [9] - 雅诗兰黛2023年11月启动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2027年目标恢复两位数利润率 [8][10] - 资生堂2024年11月发布"2025-2026行动计划",目标2026年恢复盈利 [8][10] - 行业早期以规模化扩张为主,通过并购和拓展新市场实现增长 [9]
Telsey Advisory上调雅诗兰黛目标价至99美元
格隆汇· 2025-08-15 09:14
Telsey Advisory将雅诗兰黛的目标价从66美元上调至99美元,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格隆汇) ...
Estee Lauder (EL) Expected to Beat Earnings Estimates: Can the Stock Move Higher?
ZACKS· 2025-08-13 15:01
雅诗兰黛(EL)2025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前瞻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季度每股收益(EPS)为0.08美元 同比暴跌87.5%[3][18] - 预计季度营收34亿美元 同比下滑12.2%[3][18] - 过去30天内共识EPS预测上调3.45%[4][19] 盈利预期修正与市场反应 - 最准确预估(Earnings ESP)较共识预估高出53.86% 显示分析师近期转为乐观[12] - 当前Zacks评级为3(持有) 结合高ESP预示大概率超预期[12][19] - 历史表现优异 过去四个季度均超预期 最近季度超预期幅度达124.14%[13][14] 行业比较与股价驱动因素 - 作为化妆品行业代表企业 业绩将于8月20日公布[2] - 实际业绩与预期差异将显著影响短期股价[1][2] - 需结合管理层电话会内容判断长期趋势 但盈利惊喜概率达70%[10][12] 业绩预测方法论 - Zacks ESP模型通过最新分析师修正预测实际偏差[7][8] - 正向ESP配合Zacks评级1-3时预测准确率显著提升[10] - 历史超预期记录可能影响分析师当前预测倾向[13] 其他关键观察 - 共识预期仅反映整体趋势 个体分析师修正方向可能分化[4] - 股价波动不仅取决于是否超预期 还受其他未预见因素影响[15][17] - 建议利用ESP筛选工具捕捉财报前交易机会[16]
Estee Lauder (EL) Crossed Above the 20-Day Moving Average: What That Means for Investors
ZACKS· 2025-08-13 14:36
技术分析 - 公司股价近期突破20日移动平均线,显示短期看涨趋势 [1] - 2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是短期交易者常用工具,能平滑短期价格波动并提供趋势反转信号 [2] - 股价站上20日移动平均线通常被视为积极趋势信号 [2] 股价表现 - 过去四周公司股价上涨6.5% [4] - 公司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暗示股价可能持续上涨 [4] 盈利预测 - 过去两个月内公司当前财年盈利预测未出现下调,且有4次上调 [4] - 盈利预测共识值也呈现上升趋势 [4] 投资建议 - 基于重要技术指标和盈利预测上调,建议投资者将公司纳入观察名单 [5]
EL's Q4 Earnings on the Horizon: Essential Insights for Investors
ZACKS· 2025-08-12 17:06
雅诗兰黛公司四季度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四季度净销售额为34亿美元 同比下滑122% [1] - 每股收益预期为008美元 同比大幅下降875% [2] - 过去四个季度平均盈利超预期1074% [2] 中国市场与旅游零售挑战 - 中国大陆市场持续疲软 高端美妆行业增速放缓 [3] - 亚洲旅游零售有机销售额在三季度下滑28% 四季度压力加剧 [4] - 亚太、北美及欧洲地区零售商去库存影响销售表现 [4] 成本压力与盈利计划 - 三季度运营费用率上升580个基点 挤压利润率 [5] - 实施"盈利恢复与增长计划" 重点加速边际扩张和数字化转型 [6] - 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及数字渠道扩张带来支撑 [6] 其他公司盈利预测 - J M Smucker预计一季度每股收益190美元 同比下滑221% [9] - Ollie's Bargain预计二季度营收6578亿美元 同比增长137% [11] - Keurig Dr Pepper预计三季度营收42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12]
揭秘:雅诗兰黛首款“院线级”眼霜有多少科技含金量?
FBeauty未来迹· 2025-08-11 09:57
眼部护理市场趋势 - 眼部护理是抗衰老需求焦点,眼睛占面部比例40%,肌肤更薄更敏感且最先衰老 [6] - 医美市场升温推动眼部年轻化需求爆发,90后、95后消费者更关注安全、长效、全面抗老 [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眼部护理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25%至86亿元,雅诗兰黛为2024年GMV第一 [23] 医美项目局限性 - 眼周医美项目存在并发症多、保质期短、功效单一等局限性,制约行业增速 [7] - 热玛吉仅适合轻中度眼周松弛,效果因人而异;肉毒素注射可能产生耐药性、表情僵硬等副作用 [9] - 玻尿酸填充需高水平医生操作且非永久性,眶周紧致手术效果有限且无法阻止衰老 [11] 雅诗兰黛微雕眼霜技术突破 - 新品模拟三大医美项目:复配类肉毒肽(乙酰基六肽-8/9)对标肉毒素抗皱,仿生弹性支撑网对标热玛吉提拉,超微充盈玻尿酸对标玻尿酸填充 [16] - 添加专利成分律波肽(三肽-32),从6000万肽中筛选获得,调节细胞生物钟并增强抗老功效 [16] - 人体试验数据显示:眼皮区提拉效果获92%认同,眼尾区动态纹减少35%,眼角区4周填充泪沟 [21] 产品差异化优势 - 采用微米级弹润质地,渗透性强且肤感轻盈,覆盖医美难以解决的眼周区域 [18][20] - 结合大小分子玻尿酸,深层填充泪沟同时表面形成保湿膜,延长医美效果 [19] - 临床实证显示:一夜紧致眼袋,13%提升眼皮弹韧性,95%用户认可眼周紧致效果 [21]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雅诗兰黛40年夜间修护科研积累+20年眼霜研发经验,形成专利壁垒(如律波肽) [24] - 前瞻性布局"双美融合"市场,产品矩阵覆盖术后修复(SOS闪修精华)、长期屏障强化(大棕罐)等全周期需求 [26][27] - 重新定义眼周抗老门槛,开创"医美技术+夜间修护"协同开发范式,推动行业向日常护理转型 [27]
明星代言井喷,美妆集体患上焦虑症?
新浪财经· 2025-08-04 06:13
美妆行业代言趋势分析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美妆行业明星代言数量创历史峰值,超百个官宣案例显示行业进入"短平快"流量打法时代 [1][3] - 代言策略从长期价值共创转向短期销售冲量,90%以上代言绑定新品推广 [15][18] - 行业面临系统性焦虑:销量依赖明星但品牌 identity 模糊化 [1][44] 代言市场现象 现象一:代言碎片化与分层 - 70个样本中21%为"大使/挚友"头衔,24%为细分领域代言 [4] - 雅诗兰黛半年内官宣4种不同层级代言人,覆盖演员、运动员等多圈层 [6] - 阿玛尼美妆同天官宣文淇、张小斐双代言人,Charlotte Tilbury两个月内签约蔡徐坤、赵露思 [6][9] 现象二:代言与新品强绑定 - 超90%代言直接关联主推产品,如UD焊妆喷雾、纪梵希G细管等 [15][17] - 代言title细分化至"底妆代言人""防晒挚友"等产品功能维度 [18] 现象三:明星多品牌"撞人" - 蔡徐坤半年内签约MUGLER香氛、植村秀美发、CT彩妆三品牌 [18] - 孙颖莎同时代言理肤泉、梅森马吉拉香氛、妮维雅身体护理 [5][18] 现象四:运动员代言崛起 - 王楚钦、孙颖莎等运动员成为美妆新宠,其专业形象构建信任价值 [28][31] 现象五:香氛品类爆发 - 祖·玛珑、MUGLER等国际香氛品牌密集签约95后艺人,通过"气味+情绪"组合打造生活方式场域 [22] 现象六:防晒赛道白热化 - 1-7月珀莱雅、安热沙等品牌集中签约防晒代言人,形成季节性营销战役 [25] 行业驱动因素 流量套利链式反应 - 管理层更迭促使短期业绩导向,代言成为最快流量入口 [35][37] - Q1-Q2预算集中释放,绑定春节/618等节点形成集体官宣潮 [38][40] - 平台资源置换需求推动,明星代言成为进入电商主会场的"门票" [41] 艺人市场供给变化 - 中腰部艺人价格下调,B/C级艺人进入高性价比区间 [44] - 合同周期从1-2年缩短至3-6个月,甚至单次活动绑定 [47] 行业深层问题 品牌价值稀释 - 代言人从"品牌象征"降级为"单品营销资源",如贾乃亮短期绑定7个品牌 [47][48] - 对比千禧年金城武×碧欧泉等经典案例,当前代言缺乏长期文化表达 [48][50] 长效用户连接缺失 - 代言流量难以转化为品牌忠诚度,常见粉丝购买力透支、反噬等问题 [54][55] - 部分品牌转向IP联名、社群运营等慢周期用户培育方式 [58][59] 行业转型方向 - 构建"tribe"式用户社群,替代明星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 [59] - 强化CRM体系,通过线下体验与内容生产沉淀品牌心智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