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邦科技(301326)

搜索文档
捷邦科技(30132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8 13: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1%[2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56.36万元,同比增长27.51%[3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51%至4.38亿元,主要因收购赛诺高德[55] - 营业收入从343,161,782.76元增长至437,563,581.36元,同比增长27.5%[177] - 营业收入为127,386,853.80元,同比增长37.2%[1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2.70%[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2.36万元,亏损同比扩大[38]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7,102,008.94元,去年同期亏损7,080,798.73元[179] - 净利润为-13,111,714.08元,亏损同比扩大362.3%[182] - 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9.39万元[3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267元,去年同期为-0.0783元[1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4.98%至3.25亿元,主要因收购赛诺高德[55]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3.06%至3813万元,主要因收购及加大研发投入[55] - 研发费用为3813.1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71%[38] - 研发费用从26,654,287.86元增至38,131,044.98元,增长43.0%[178] - 研发费用为8,072,551.76元,同比下降8.8%[182] - 销售费用为5,670,495.96元,同比下降31.6%[182] - 财务费用为-1,202,314.71元,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3,945,515.74元[182] - 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至31,524,854.97元,去年同期为2,221,673.02元[178] - 营业成本为106,043,714.01元,同比增长41.3%[182]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涉及模切功能件结构件VC均热板等精密器件[12] -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通过搅拌研磨工艺制成用于新能源材料[14] - CCS集成母排实现电芯串并联及温度电压采样功能[14] -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高比表炭黑产品应用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锂电池客户[34] - 高比表炭黑产品已获得部分新能源锂电客户的量产定点并开始交付[40] - 赛诺高德获得北美大客户新一代智能手机VC均热板部件量产定点[40] - 公司产品结构达到5层以上时每增加一层材料复合加工难度大幅增加[42] - 公司产品微小加工细节要求实现100%废料排除[42] - 公司掌握复杂柔性精密功能件集成加工成型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42] - 赛诺高德实现微米级精度控制和钛合金等特殊材料蚀刻制备[43] - 公司自主设计碳纳米管流化床工艺实现温度压力气体流量等关键参数控制[43] - 公司自主研发铁钴镍基催化剂及载体制备技术[43] - 公司掌握碳纳米管浆料全链条核心技术开发低粘度高固含导电浆料[44]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华南华东西南美国等地设生产基地实现小时级紧急需求响应[51] - 越南生产基地已实现量产以应对产业链海外转移风险[102] - 昆山尚为公司实现净利润87.49万元,营业收入10,882.12万元[92] - 东莞捷邦公司净亏损715.89万元,净资产为负264.62万元[92] - 资阳捷邦公司净亏损761.89万元,净资产为负4,527.28万元[92] - 东莞瑞泰公司净亏损789.77万元,营业收入2,201.67万元[92] - 东莞赛诺高德公司净亏损826.20万元,营业收入10,486.19万元[92] - 赛诺高德公司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23.96%,净利润影响占比17.54%[9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决定暂缓高精密电子功能结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建设[100] - 公司积极开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完善产业布局[97] - 公司通过终端品牌厂商推荐原材料提高采购议价能力[100] - 公司使用远期结售汇等工具管理汇率波动风险[102] - 公司存在因业绩承诺未达成导致商誉减值的风险[102] - 公司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等资产的减值风险管控[103]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金额在人民币2,000万元至4,000万元之间[147] - 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147] - 回购资金来源调整为自有资金和/或专项贷款资金[149]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议案[105]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0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25.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0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3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5%[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4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7.21%[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537.21%至-6542万元,主要因并购后大幅备料[5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231.68%至-3.57亿元,主要因支付赛诺高德投资款[55]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6.98个百分点至9.10%,主要因支付收购款[58] - 商誉占比上升9.60个百分点至13.09%,主要因并购赛诺高德[58] - 长期借款占比上升10.52个百分点至11.08%,主要因并购贷款增加[58] - 存货同比增长125.5%至1.75亿元,占比上升2.60个百分点[58]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288亿元,较期初2.867亿元减少20.2%[1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393亿元,较期初2.512亿元减少4.7%[17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768亿元,较期初2.741亿元增长37.4%[170] - 存货期末余额为1.748亿元,较期初0.775亿元增长125.4%[170]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4.439亿元,较期初2.469亿元增长79.8%[170] - 商誉期末余额为3.293亿元,较期初0.622亿元增长429.1%[17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857亿元,较期初1.805亿元增长58.3%[171]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2.727亿元,较期初1.792亿元增长52.1%[171]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786亿元,较期初0.1亿元增长2685.7%[173]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0.855亿元,较期初1.235亿元减少30.8%[173] - 公司总资产从1,491,494,208.71元增长至1,730,591,065.93元,同比增长16.0%[174][175] - 长期股权投资大幅增加至737,535,266.21元,去年同期为328,133,307.26元[174] - 短期借款从117,600,000.00元增至130,400,000.00元,增长10.9%[174] - 应收账款从106,341,361.75元降至80,829,131.29元,下降24.0%[174] - 其他应收款从323,105,201.55元增至376,964,977.77元,增长16.7%[1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423,440.64元,同比恶化537.2%[18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6,629,178.69元,同比恶化231.6%[18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3,039,692.96元,主要来自新增借款472,141,883.83元[1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6,703,781.69元,较期初下降20.0%[18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9亿元,同比扩大355.6%[18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达6.73亿元,同比增长49.7%[18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0.8%[18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34万元,较期初下降55.5%[1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40亿元,较期初下降2.9%[188][193] - 资本公积增加933万元至10.90亿元[188][193] - 未分配利润减少3802万元至8547万元[188][193] - 少数股东权益大幅增长1.17亿元至1.58亿元[188][193] - 所有者权益合计达13.98亿元,较期初增长6.0%[188][193] - 其他综合收益累计亏损扩大至465万元[188][193]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35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3.21亿元[194]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负550.16万元,其中其他综合收益为15.07万元,未分配利润减少565.24万元[195] - 公司通过股份支付增加所有者权益103.42万元,但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导致权益减少698.36万元[195]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增至13.48亿元,较期初增长1.3%[1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3.10亿元,较期初减少1.15亿元[197]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0.74亿元,较期初增加103.42万元[197]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52亿元,较期初减少565.24万元[197]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大幅增长至3838.94万元,较期初增长175.8%[197]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12.72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1.17亿元[199] 投资和并购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激增264.63%至4.08亿元[66] - 公司以人民币4.08亿元收购赛诺高德51%股权,已支付股权转让款3.964亿元,扣除过渡期损益补偿402.71万元后净支付3.924亿元[67][6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直接持有赛诺高德49.90%股权,剩余1.10%股权因需办理国有资产交易手续尚未完成交割[68][69] - 公司收购赛诺高德51%股权,已完成49.90%股权交割[39] - 金融衍生工具初始投资成本3533.42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45万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3900.37万元[71] - 江安县碳纳米管项目本期投入200万元,累计投入9746.38万元,项目进度19.49%[72] - 高精密电子结构件项目本期投入44.34万元,累计投入1.065亿元,项目进度28.62%[72] - 收购东莞赛诺高德蚀刻科技51%股权对价40,800.00万元[152] - 已完成赛诺高德49.90%股权交割并纳入合并报表[152]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2年IPO募集资金净额8.37亿元,报告期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716亿元,使用比例56.35%[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募集资金3.972亿元,其中3.76亿元用于现金管理,募集资金专户余额2092.42万元[76]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2.58亿元(2022年8600万元,2023年8600万元,2024年8600万元)[75]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投入4.716亿元,其中自有资金先期投入7829.44万元已用募集资金置换[75]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9.36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9918.17万元后净额8.37亿元[74]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总计83,695.03万元,其中承诺投资项目55,000万元,超募资金28,695.03万元[79] - 高精密电子功能结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35,2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1,358.52万元,投资进度32.27%[7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9,8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0元,投资进度0.00%[7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10,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0,000万元,投资进度100.00%[79]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5,800万元,投资进度100.00%[79] - 尚未明确投向的超募资金2,895.03万元,投资进度0.00%[7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37,600.00万元[81] - 公司三次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每次金额均为8,600万元[80] - 高精密电子功能结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部分产能已于2022年6月投入使用,但整体项目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产[79][8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尚未开始建设,将根据后续实施计划确定建设期[82] - 公司委托理财总额为62,392.59万元,其中自有资金投资24,092.59万元,募集资金投资38,400万元[85]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44,327.05万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28,927.05万元,券商理财产品15,400万元[8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1326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6]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昆山尚为资阳捷邦越南捷邦香港捷邦等[1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62.77%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37.23%[156] - 境内法人持股44,761,905股占总股本62.00%[156] - 境内自然人持股555,555股占总股本0.77%[15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616户[159] - 控股股东深圳捷邦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5.41%,持股数量为40,000,000股[159] - 深圳捷邦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6.60%,持股数量为4,761,905股[159] - 前海人寿分红保险产品持股比例为2.86%,报告期内增持1,797,827股至2,067,827股[159] - 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账户累计回购股份570,900股,占总股本的0.79%[160]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广州君成投资持股2,857,143股[160] - 前海人寿分红保险产品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067,827股[160] - 共青城捷邦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746,032股[160] - 深圳瑞信致远私募基金通过信用账户持有549,100股[160] - 股东马丹娜通过信用账户持有252,800股[160] - 公司注销了4.15万份股票期权[111] - 累计回购股份570,900股占总股本0.79%[150][156] - 回购最高价86.55元/股最低价23.41元/股[150][156] - 回购总金额22,094,865.07元[150][156] - 股份回购价格上限调整为人民币39.80元/股[148] - 公司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39.80元/股调整为95.00元/股[149] 行业和市场环境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877.6万辆,同比增长29%[31]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65.9GWh,同比增长35%[31]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567.4万辆,同比增长33%[31] -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88.1GWh,同比增长44%[31]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增速有所放缓[99] - 公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来源于消费电子行业头部企业[98] - 公司主要终端品牌客户为美系客户受美国关税增加影响[95] - 消费电子功能件结构件行业生产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不高[99] - 公司采购原材料包括单双面胶五金保护膜石墨泡棉等[100] - 每季度终端品牌客户要求功能件厂商对上一季度料号重新报价[99]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于2025年3月17日发生变更[22]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4]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常东路636号1栋[17] - 公司证券事务部负责备查文件管理地址位于东莞常平[11] - 公司通过ISO 9001/14001/13485及IATF 16949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49] - 公司获得苹果亚马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客户合格供应商认证[52] - 公司外销业务以美元结算占整体营收较高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01]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子公司数量为2家[113] - 公司通过电话会议及网络平台接待机构投资者[104] - 公司为员工购买商业意外保险并安排年度健康体检[116] - 公司向关联方河南国碳纳米科技采购原材料金额288.11万元[128
消费电子板块震荡上行,精研科技、东尼电子均涨成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2:54
消费电子板块市场表现 - 消费电子板块震荡上行 [1] - 精研科技和东尼电子均涨成8% [1] - 领益智造和捷邦科技均涨超5% [1] - *ST波导和可川科技等跟涨 [1] 新闻来源 - 文章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2]
捷邦科技:公司及子公司未发生逾期担保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2 12:45
担保额度与使用情况 - 公司2025年度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对外担保总额度为人民币72,070.00万元(或等值外币),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56.42% [1] - 本次新增担保后实际担保总余额为人民币11,557.43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9.05% [1] - 公司及子公司未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担保,且未发生逾期担保或涉及诉讼的担保事项 [1]
捷邦科技(301326) - 关于对外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8-22 07:46
担保额度 - 2025年度公司对外担保额度总计不超72,070.00万元(或等值外币)[3] - 为资产负债率70%以上下属公司担保额度预计不超19,070万元[3] - 为资产负债率70%以下下属公司担保额度预计不超53,000万元[3] 子公司担保 - 为东莞捷邦精密金属制品等两子公司分别提供不超10,000,000.00元连带责任保证[4] 担保比例 - 2025年度对外担保总额度占净资产比例为56.42%[11] - 新增担保后实际担保总余额占净资产比例为9.05%[11] 担保情况 - 新增担保后实际担保总余额为11,557.43万元[11] - 未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担保[11] - 未发生逾期担保[11] - 不存在涉诉担保及败诉担损情况[11]
捷邦科技跌2.06%,成交额8040.0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0.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1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95.88元/股 总市值69.47亿元 成交额8040.08万元 换手率3.06%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0.90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5%和3.7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48%和18.27%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31.1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5.83%/33.13%/47.89%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6915户 较上期减少7.86% 人均流通股3886股 较上期增加8.53% [2]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000688)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143.13万股 较上期减少11.13万股 [2] 财务与公司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6亿元 同比增长1.66% 归母净利润数据未完整披露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4323.65万元 [2] - 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28日 2022年9月21日上市 主营定制化精密功能件与结构件生产 [1]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 - 概念板块涵盖富士康概念、3D打印、消费电子、无人机及年度强势等 [1]
消费电子板块8月21日跌1.77%,鸿富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3.6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08:26
消费电子板块整体表现 - 消费电子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77% [1] - 上证指数报收3771.1点,上涨0.13%,深证成指报收11919.76点,下跌0.06%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3.6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6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9.01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卓曼科技(002369)收盘价10.56元,涨幅10.00%,成交量167.19万手,成交额17.03亿元 [1] - 科森科技(603626)收盘价13.87元,涨幅9.99%,成交量82.62万手,成交额11.42亿元 [1] - 徕木股份(603633)收盘价10.81元,涨幅9.97%,成交量41.49万手,成交额4.41亿元 [1] - 立讯精密(002475)收盘价42.19元,涨幅5.34%,成交量200.68万手,成交额83.01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鸿富瀚(301086)收盘价66.79元,跌幅7.80%,成交量5.13万手,成交额3.49亿元 [2] - 奥海科技(002993)收盘价47.68元,跌幅7.78%,成交量15.59万手,成交额7.58亿元 [2] - 领益智造(002600)收盘价12.16元,跌幅7.18%,成交量645.89万手,成交额80.51亿元 [2] - 工业富联(601138)收盘价45.29元,跌幅5.47%,成交量231.66万手,成交额106.47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立讯精密主力净流入7.96亿元,占比9.59%,游资净流出3.39亿元,散户净流出4.57亿元 [3] - 卓曼科技主力净流入2.84亿元,占比16.66%,游资净流出1.26亿元,散户净流出1.58亿元 [3] - 蓝思科技主力净流入2.07亿元,占比4.41%,游资净流出2.30亿元,散户净流入2295.72万元 [3] - 歌尔股份主力净流入1.95亿元,占比3.34%,游资净流出8935.70万元,散户净流出1.05亿元 [3]
中金 | AI进化论(14):液冷,引领服务器散热新时代
中金点睛· 2025-08-20 23:31
AI驱动液冷散热需求 - AI大模型迭代与应用落地推动算力需求提升,芯片功耗与算力密度持续攀升,液冷凭借散热效率、部署密度等优势正加速替代风冷成为主流方案,预计2026年全球AI液冷市场规模达86亿美元[2] - AI芯片及服务器功率密度快速提升,Vertiv预计至2029年单个AI GPU机柜功率超1MW,单AI POD功率超500kW,机架密度达20kW时液冷优势凸显[2] - 数据中心PUE监管趋严,散热系统作为第二大能耗中心(占能耗约43%),液冷方案可实现PUE小于1.25,显著优于风冷的1.5+水平[9][20][21] 液冷技术路线对比 - 冷板式液冷当前产业化最成熟,对机房改动小且散热效果显著优于风冷,预计率先规模落地,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7%至23.7亿美元[3] - 浸没式液冷散热效果最优(PUE 1.05-1.09)但技术难度高,喷淋式处于实验阶段,冷板式PUE为1.1-1.2且兼容现有硬件架构[30][34][37] - 液冷散热能力显著优于风冷:水导热率是空气23倍,单位体积热容量达3243倍,冷板式传热量较风冷提升5-10倍[22] 产业链生态与市场格局 - 产业链上游(冷板/CDU/快接头)和中游(服务器厂商/解决方案商)加速布局,英伟达GB200/GB300 NVL72推动生态形成,单GPU液冷系统价值量约1018美元[3][53] - 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前五大厂商(浪潮/超聚变/宁畅/新华三/联想)市占率超85%,2024-2029年市场规模CAGR预计达46.8%[42][45] - 海外厂商Vertiv/CoolIT Systems/台达占据生态位优势,国内英维克/曙光数创/申菱环境等积极切入供应链,英维克Coolinside方案累计交付达1.2GW[38][48] 下游应用与市场空间 - 北美云厂商2Q25资本开支同比增66%至958亿美元,谷歌/微软/Meta均上调2025-2026年资本开支指引,液冷渗透率加速提升[7][51] - 中国互联网厂商(阿里/字节)、电信运营商和政府行业占液冷需求90%,阿里计划三年云计算&AI基础设施投入超过去十年总和(3366亿人民币)[8][51] - 测算2025/2026年全球AI服务器液冷市场规模将达30.7/85.8亿美元,其中英伟达GPU对应占比85%/86%,GB300 NVL72单系统液冷价值量超7万美元[52][53]
中金:芯片及服务器的功率密度提升 液冷替代风冷为AI时代大势所趋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5:50
行业趋势 - AI芯片及服务器功率密度攀升 Vertiv预计至2029年单个AIGPU机柜功率超1MW 单AIPOD功率超500kW 对散热系统提出挑战 [1][2] - 机架密度上升至20kW时液冷散热优势凸显 液冷凭借更高散热效率 提升算力部署密度及降低系统功耗的优势 有望替代传统风冷 [1][2] - 数据中心拉升电力需求 PUE成为监管重点 散热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第二大能耗中心 散热效率提升成关键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7%达23.7亿美元 预计2024-2029年CAGR达46.8% [1][4] - 全球AI服务器液冷市场规模2025年达30.7亿美元 2026年达85.8亿美元 [1][4] 技术路径 - 冷板式液冷为当前发展最成熟的液冷散热方案 对设备和机房基础设施改动较小 散热效果较风冷明显提升 有望率先规模落地 [3] - 浸没式与喷淋式液冷处于技术探索初期 按服务器内部器件是否直接接触冷却液分为间接接触式和直接接触式 [3] 产业链布局 - 产业链上游包括冷板 CDU 快速接头等 中游包括服务器厂商和解决方案商 下游云厂商率先规模化应用 [4] - 英伟达GB200及GB300NVL72加速产业生态形成 建议关注技术领先的系统方案商 核心零部件厂商及积极布局液冷技术的服务器厂商 [4][5]
谷歌概念板块走强 强瑞技术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18 06:55
板块表现 - 谷歌概念板块整体走强 市场表现突出 [1] - 强瑞技术 奕东电子涨停 涨幅达10% [1] - 紫建电子 捷邦科技 歌尔股份 奥海科技 精研科技等个股涨幅居前 [1] 交易时点 - 行情发生于8月18日14:51 当日午后交易时段 [1]
捷邦科技涨10.46%,成交额4.51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774.84万
新浪财经· 2025-08-15 08:4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15日股价上涨10.46% 成交额4.51亿元 换手率17.15% 总市值73.7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632.20万元 占成交额0.1% 行业排名14/98 [4] - 近10日主力净流入1.29亿元 近20日主力净流入1.19亿元 [5] 业务构成与客户结构 - 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占比91.65% 碳纳米管产品占比7.03% [7] - 对第一大客户富士康销售占比达39.52% [2] - 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终端占比81.27% [2] - 海外营收占比67.79% 受益人民币贬值 [3] 产品应用领域 -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应用于动力锂电池和消费及储能锂电池领域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 [2] - 3D打印机领域产品主要供应Formlabs 包括柔性树脂槽光学承载组件等精密功能件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6亿元 同比增长1.66% [7] - 归母净利润-1124.45万元 同比减少121.43% [7]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4323.65万元 [8]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6915户 较上期减少7.86% [7] - 人均流通股3886股 较上期增加8.53% [7]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持股143.13万股(减仓11.13万股) 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新进90万股 [8] 技术面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90.69元 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 [6] - 股价靠近压力位105.50元 突破可能开启上涨行情 [6] - 主力持仓占比8.04%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