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立医疗(300633)

搜索文档
开立医疗(300633) - 2024年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2025-04-11 09:46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27,851,745股,发行价每股27.79元,募集资金773,999,993.55元,净额769,055,967.35元[2] - 2024年公司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05,342,553.69元,收到利息净额10,380,368.36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资金203,240,900.00元,累计投入募投项目301,117,308.94元,利息净额27,134,370.97元,余额291,832,129.38元[6] 资金管理 - 2024年4月10日同意使用不超4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截至12月31日存续期存款余额27,500.00万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将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在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及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募集资金专户[17] 项目投入 - 彩超、内窥镜产品研发项目累计投入24,321.31万元,投资进度100.46%[15] - 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本报告期投入3,758.69万元,累计投入10,706.85万元,投资进度71.00%[15] - 松山湖开立医疗器械产研项目本报告期投入6,775.56万元,累计投入15,407.66万元,投资进度40.96%[15] - 承诺投资项目累计投入50,435.82万元[15] 项目调整 - 松山湖开立医疗器械产研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为2025年12月31日[16] 合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无变更募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11] - 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披露与实际相符,无违规使用情形[12]
开立医疗(300633) - 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4-11 09:45
股东大会时间 - 现场会议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下午14:00[2]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多个时段[2] 股权登记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8日[3] 投资者定义 - 中小投资者指特定范围外其他股东[6] 登记时间 - 登记时间为2025年5月13日特定时段[7] 投票信息 - 普通股投票代码为"350633",简称为"开立投票"[13] 会议提案 - 涉及总议案及10项非累积投票提案[18] 委托信息 - 委托期限至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结束[20] - 委托日期为2025年[21]
开立医疗(300633)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11 09:45
会议相关 - 2025年4月10日召开第四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3名监事全出席[2] - 多项议案表决结果均为3票同意,占总票数100%[3][4][5][6][7][8][10][11][12][13][14][16][17] 资金与业务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用不超20亿自有闲置资金现金管理[10] - 拟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11][12] - 同意开展2025年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13] 激励与资金使用 - 同意2022、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归属期作废未归属股票[13][14][15][16] - 2024年度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合规[17]
开立医疗(300633)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11 09:45
财务相关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拟申请不超48.3亿元一年期银行授信额度[11] - 2025年度独立董事津贴为18万元/年(含税)[18] - 公司董事长目标年薪为90万元/年,不领津贴[18] - 2025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薪酬及绩效奖金组成[20] 会议相关 - 2025年4月10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7位董事全出席[2] - 《2024年年度报告》等多项报告及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4][7][8][12][14][16][17][19] - 各项议案表决同意票占比100%[3][4][6][7][8][9][10][12][13][15][16][17][19][21][22][23][24][26][27][28] 其他事项 - 拟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16] - 2024年度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情况[10] - 审议通过激励计划归属期、资金报告、市值管理等多项议案[22][23][24][25][26][27][28]
开立医疗(300633)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5-04-11 09:45
业绩数据 - 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2,397,376.09元,母公司净利润203,627,146.44元[1] - 2024年营收2,013,856,558.55元,2023年为2,120,251,604.73元[5] 分红回购 - 以429,822,405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1元,共派现42,982,240.50元[2] - 2024年1 - 7月5日回购1,650,900股,成交60,014,880元[4] - 2024年分红和回购总额102,997,120.50元,占归母净利润72.33%[4]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472,932,714.77元,2023年为384,256,460.57元[5]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收比例20.12%[6]
开立医疗(300633)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11 09: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开立医疗,代码为300633[2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志强[22]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9年1月变更为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麻岭社区高新中区科技中2路1号深圳软件园(2期)12栋201、202[22] - 公司办公地址为深圳市光明区光电北路368号开立医疗大厦[22] - 董事会秘书为李浩,证券事务代表为吴坚志[23] - 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联系电话均为0755 - 26722890,传真均为0755 - 26722850[23]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包括巨潮资讯网、中国证券报等[24]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网址为http://www.cninfo.com.cn/[24]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深圳市光明区光电北路368号开立医疗大厦[24] - 本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上年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20] - 公司所处行业为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36] 公司业绩相关 - 公司业绩下滑,原因包括国内医疗设备招采减少、行业竞争加剧、战略投入使费用增加[4] - 2024年营业收入20.14亿元,较2023年减少5.02%[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较2023年减少68.67%[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亿元,较2023年减少75.07%[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7亿元,较2023年减少37.35%[26] - 2024年末资产总额43.1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4.36%[2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08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20%[26]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79亿、5.33亿、3.86亿、6.16亿元[29]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106.13万元[33]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490.44万元[3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02%[88]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8.67%[88]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14亿元,同比减少5.02%;医疗器械行业收入占比100%,同比减少5.02%[99] - 2024年彩超收入11.83亿元,占比58.75%,同比减少3.26%;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收入7.95亿元,占比39.50%,同比减少6.44%[99] - 2024年国外收入9.70亿元,占比48.17%,同比增长3.27%;国内收入10.44亿元,占比51.83%,同比减少11.62%[99] - 2024年经销收入19.90亿元,占比98.83%,同比减少4.89%;直销收入0.24亿元,占比1.17%,同比减少14.95%[99] - 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营业成本7.29亿元,毛利率63.78%,收入同比减少5.02%,成本同比增长6.53%,毛利率同比减少3.93%[100] - 2024年医疗器械销售量17593台,同比增长3.22%;生产量18140台,同比增长10.62%;库存量5919台,同比增长10.18%[101] - 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原材料成本5.43亿元,占比74.47%,同比增长3.65%;人工成本0.61亿元,占比8.35%,同比增长5.68%[102] - 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制造费用0.38亿元,占比5.24%,同比增长6.25%;其他成本(运费、质保费等)0.87亿元,占比11.94%,同比增长29.98%[10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5.46亿元,同比增4.39%;现金流出22.39亿元,同比增14.87%;现金流量净额3.07亿元,同比降37.35%[132]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0.16亿元,同比增71.53%;现金流出16.07亿元,同比增295.70%;现金流量净额 - 5.91亿元,同比降417.53%[132]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4.43亿元,同比增280.07%;现金流出3.61亿元,同比降7.90%;现金流量净额0.82亿元,同比增129.85%[132]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2.03亿元,同比降150.28%[134] - 本报告期净利润1.4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7亿元,差异因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135] - 非主营业务中,其他收益1.15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96.06%;资产减值 - 1.13亿元,占比 - 93.90%[137] - 2024年末货币资金15.7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6.43%,较年初降10.62%[138] - 2024年末短期借款2.6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08%,较年初升5.45%[138]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4.3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17%,较年初升8.81%[13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5139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355.77万元,期末4.38亿元[140] - 期末银行存款受限金额为48447619.72元,其中大额存单计提利息部分46005333.03元,诉讼冻结资金2435633.11元,外币账户封存6653.58元;期初银行存款受限金额中大额存单计提利息部分为46012283.88元,诉讼冻结资金为2128702.99元;其他货币资金中保函保证金1250000元使用受限,未受限证券回购账户余额7652.77元[141] - 报告期投资额为137170355.63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62837273.63元,变动幅度为118.29%[142] - 2024年销售费用为572,889,334.62元,同比增长17.32%;管理费用为137,148,746.65元,同比增长6.87%;财务费用为 - 37,387,848.51元,同比减少16.31%;研发费用为472,932,714.77元,同比增长23.08% [107] - 2024年公司新增员工超400人,费用投入显著增加[162] - 2024年国内医疗设备招采总额下降,公司国内超声、内镜业务下滑,海外业务稳定增长[161] 公司研发相关 - 公司研发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达20%左右,研发存在不确定性[5] - 研发总人数达84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50%[67] - 截至报告期末,拥有境内外专利1035项,软件著作权304项,作品著作权23项[68] - 2022 - 2024年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32,895.77万元、38,425.65万元和47,293.27万元,分别占营收18.66%、18.12%、23.48%[68] - 超声领域具备400多项相关专利技术[69] - 公司在血管内超声领域拥有40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8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其子公司有研发人员841名,占员工总数26.94%[82]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为47,293.2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48%[88]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1035件境内外已授权专利,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1.89%[88]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已获批申请软件著作权304项[88]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841人,较2023年增长16.48%,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26.94%,较2023年增长0.17% [109]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472,932,714.77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48%,2023年分别为384,256,460.57元、18.12%,2022年分别为328,957,726.84元、18.66% [109] 公司业务线相关 - 公司超声业务海外收入近几年基本与国内持平且保持稳定增长,国产超声市占率不断提升[37] - 国内消化内镜开展量、内镜下治疗量不断增长,软镜设备需求量增加,国产软镜市场份额不断提高[39] - 国内微创外科手术量持续增长,各外科科室微创手术比例不断上升,部分国产硬质内窥镜及电子软镜品牌市场份额增长较快[40] - 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PCI成为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主流治疗方法[42] - 我国IVUS在PCI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2022年国产品牌进入市场打破外资垄断[43][44] - 2023年末浙江省医保局牵头开展IVUS诊断导管省际联盟集采,覆盖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兵团),公司产品成功中选[44] - 公司在超声行业深耕20多年,多项彩超核心技术国内领先,国产厂家中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全球市场位居第十[46] - 2024年公司推出高端全身机器S80、高端妇产机P80、高端便携X11和E11系列,标志高端领域取得突破[47][54][55] - 公司在消化内镜领域国内市场市占排名第三,仅次于奥林巴斯和富士,且市占率持续提升[48] - 公司在内窥镜领域拥有各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计280余项[48] - 2022年12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爱声自主研发的单晶复合材料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SonoSound® Crystal(型号TJ001)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1] - 2024年公司对S70/S60/P60等系列台式超声产品进行版本更新升级[54] - 2024年兽用超声销售额得到较大幅度增长[55] - 2024年公司在产科、妇科及浅表等多方面攻克20多项人工智能技术[56] - 2024年搭载第五代人工智能(AI)产前超声筛查技术凤眼S - Fetus 5.0完成临床验证,并取得国内首张产科人工智能注册证[56] - 2024年公司上市X - 2600系列产品,是消化呼吸内镜以及硬镜、外科软镜均支持使用的兼容性平台[57] - 公司全新4K iEndo智慧内镜平台已获证[57] - 2012年推出腹腔镜超声探头,2019年推出第一款全高清腔镜摄像系统SV - M2K30[59] - 2025年2月获得4K三维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注册证[59] - 公司销售模式为经销和直销结合,以经销为主[62] - 公司部分零部件采购,部分定制件委外加工,部分关键部件自主生产[63] - 公司采购模式包括一般采购和外协采购[64] - 公司消化内镜镜体类型覆盖不同临床应用场景需求,多款产品为国产首发[58] - 2024年公司产品力大幅提升,推出高端超声P80/S80系列及小巧型产品系列[70] - 便携机近几年累计销售数万台,2024年推出高端便携X11和E11系列[71] - 公司生产的医用超声探头超过60个型号,单晶探头技术跻身国际一流水平[72] - 公司内镜研发团队中硕博士人员占比达到60%[74] - 公司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内镜4K视频实时超分辨成像[75] - 公司镜体材料与工艺掌握多项先进技术,耐500次以上高温高压灭菌硬镜镜体制成[75] - 4K三维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在2025年2月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77] - 公司开发多波长LED光源,推出SFI和VIST特殊光成像模式[78] - 公司自主研发国内首款流量高达52L/min的气腹机[78] - 公司提供超腹联合、双镜联合和智荟手术室等术式导向组合方案[79] - 血管内超声成像产品换能器中心频率高达50MHz以上,频率响应带宽覆盖35 - 65MHz范围[80] - 2024年公司推出高端全身机器S80、高端妇产机P80,标志高端超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89] - 2024年公司推出同平台高端便携X11和E11系列,完成便携超高中低端产品系列化布局[89] - 2024年公司全球首发全新系列高端兽用便携ProPet X11和ProPet E11系列,兽用超声销售额大幅增长[89] - 2024年HD - 580系列高端内镜平台完成对550系列内镜全面支持,全新4K iEndo智慧内镜平台取得NMPA注册证书[91] - 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胃部质控软件SIP - E10取得NMPA注册证书,胃肠部质控软件SIP - E20获得CE认证[91] - 2024年4K超高清多模态摄像系统等微创外科产品实现量产和销售装机,性能获临床用户好评[92] - 2024年公司首套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产品上市,首个IVUS设备V10纳入《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93] - 2024年公司心血管产品出海,V - readerTM和SonoSoundTM获得欧盟MDR认证[94] - 报告期内公司中高端产品销量稳步提升,三级医院客户占比达近年峰值[95]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项目覆盖32个省市自治区数百家医院[94] - 消化呼吸领域超声内镜系统推广数年内进入近30个国家,装机量与临床反馈持续优化[96] - 2024年公司推出高端全身机器S80及高端妇产机P80,攻克20多项人工智能技术[164] - 2024年公司搭载第五代人工智能产前超声筛查技术凤眼S - Fetus 5.0
聚焦2025CMEF丨开立医疗副总裁陈刚:AI对基层医疗影响重大 将探索更多临床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1 06:31
文章核心观点 AI正在重构医疗产业生产力,开立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借助集采提升市场份额,通过布局AI技术优化产品性能,且受美国“对等关税”影响不大,未来将加大海外市场投入 [1][4][6][7] 行业动态 -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人工智能成热门话题 [2] - 此前国内医疗器械产业链受集采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从去年底开始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推动下,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4] -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央地资金共担比例,一季度多省推进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采购和多地设备集采项目 [4] 公司概况 - 开立医疗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拥有超声医学影像、软式内窥镜等多条产品矩阵,2023年国内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市占率排名第四,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二,消化内镜居国产品牌首位 [4] 集采影响 - 集采从今年一季度官网招标采购开始,部分省份第一批采购已落地,公司相关产品主要是超声放射产品,下一步消化内镜产品也将参与 [5] - 集采虽使设备销售价格下降,但供货量增加,公司市场份额提高,公司能在集采中胜出得益于综合实力及产品竞争力 [5] AI布局 - 公司从2016年开始布局并持续投入AI相关技术研发,2018年推出全球首款基于动态图像对标准切面自动抓取的人工智能技术S - Fetus,后又推出一系列高端智能产品,近期将deepseek应用到产品平台 [6] - AI定位是赋能、辅助医生做诊断,S - fetus在妇产领域反馈不错,增强了产品附加价值 [6] - 消化内镜领域的新一代智慧内镜平台iEndo在成像、辅助诊断等环节应用AI技术,内镜水平可与国际同行竞争 [6] - 医学影像中放射的AI诊断准确率超95%,超声领域应用难度较大,未来会针对不同临床场景协助医生诊断 [6] 海外市场 -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对公司影响不大,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不到2%,且美国代理商已提前备货 [7] - 公司在海外布局多年、运营较完善,未来会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投入,重点在欧洲、俄罗斯、印度、拉美等地区拓展布局 [7][8]
开立医疗回应美关税调整:公司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不到2%
快讯· 2025-04-09 11:39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对开立医疗影响不大,公司未来将加大海外市场投入 [1] 分组1:关税影响 -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对公司影响不大,因美国市场收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不到2%,且美国代理商已提前适当备货 [1] 分组2:海外布局 - 公司在海外布局多年、运营较完善,近年来加强本地化建设,逐步在海外建立分公司 [1] - 公司未来会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投入,重点在欧洲、俄罗斯、印度、拉美等地区拓展布局 [1]
构建数智化创新引擎 开立医疗发布多款智慧新品
证券日报· 2025-04-09 04:40
文章核心观点 4月8日开立医疗携AI专科解决方案及多款核心设备亮相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彰显其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布局与创新实力,公司依托研发推出多领域综合解决方案,还布局“医疗设备+AI”战略形成多场景智能解决方案 [2][3] 公司参展情况 - 4月8日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开立医疗携AI专科解决方案及多款核心设备参展 [2]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 - 依托自主研发的高端智能影像设备和技术平台,推出覆盖超声医学影像、内镜诊疗、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介入等多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 [2] - 展会展示超高端全身及妇产超声河图®S80、梦溪P80及高端智能便携超声天枢X11、天璇E11,产品搭载全新C - Field+天工智能平台,基于场成像发射、自适应聚合重建技术获取更精准图像,基于XPUs混合硬件架构提供多科室智能解决方案 [2] - 新一代智慧内镜平台iEndo首秀,创新搭载独立GPU和超分辨成像技术,搭配丰富镜种,塑造内外融合诊疗一体化智慧生态 [2] - 心血管介入领域,V - reader®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和SonoSound®导管组成的智能超宽频腔内影像方案,集造影和IVUS多模态影像联动、高帧频高速成像、灵活操控部署模式、远程协同于一体,推动精准介入疗法发展和技术下沉 [3] 公司战略布局 - 布局“医疗设备+AI”战略,深耕医疗场景,打通“硬件-算法-数据”闭环,重点突破超声、内镜等关键领域,形成覆盖多场景的智能解决方案 [3]
开立医疗全系高端新品重磅亮相CMEF,深耕创新开启“医疗+AI”新局面
全景网· 2025-04-08 14:58
文章核心观点 - 开立医疗携四大产品线智慧新品及创新解决方案亮相第91届CMEF,展示自研实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医疗设备+AI”,有望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和业绩增长 [3][4][15] 展会信息 - 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4月8 - 11日在上海举办,近5000家全球企业围绕“创新科技,智领未来”展示前沿医疗科技与设备 [1] 公司参展情况 - 开立医疗以“智引浪潮 奔涌向新”为主题参展,展示四大产品线全新智慧诊疗生态 [3] 产品升级情况 超声医学影像领域 - 展出超高端全身超声新品河图®S80、超高端智能妇产超声新品梦溪TMP80,搭载C - Field+天工智能平台,获取精准高分辨率图像,构建智能生态 [4] - 展出全新高端智能便携彩超天枢X11和天璇E11,适用于复杂医疗场景 [4] 内镜诊疗领域 - 推出新一代智慧内镜平台iEndo,采用全新多核异构硬件架构,搭载独立GPU,提升图像处理与AI运算效率 [6] - 推出超分辨成像技术,4K成像还原病灶细节,提高早癌筛查和复杂病变诊断准确性 [6] - 推出适配消化科与呼吸科的镜体解决方案及系列专利耗材产品 [6] 微创外科领域 - 带来专科化超腹联合与多镜联合2.0版解决方案和场景化智荟手术室解决方案 [7] - “凌珠”4K 3D荧光三合一腔镜影像平台首发,腔镜平台升维,组成超腹联合与多镜联合2.0方案 [7] 心血管介入领域 - 展示心血管介入腔内影像整体解决方案,V - reader®系列超宽屏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满足不同配置需求,具备远程分享功能 [8] 研发创新情况 - 截至2024年3季度末,公司投入研发费用3.38亿元,同比增长28.33%,投入规模超2022年总和 [10] - 2016年布局AI研发,2018年推出人工智能技术S - Fetus并迭代为“凤眼S - Fetus” [10] - 获得国内首个产前超声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证,超声成全球首个“整机智能” [10] - 智慧内镜iEndo系列问世,内镜达国际先进水平,居国产第一 [10] 云平台情况 - 推出5G+AI云端区域影像云平台,集成多种AI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临床应用 [11] - 云平台兼容全部品牌影像设备,对接院内信息系统,解决医共体/医联体信息互通等痛点 [11] 公司战略与前景 - 公司坚持多产品线战略布局,加强高端产品研发,填补国产空白,高端化与规模化优势凸显 [15] - 公司在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与出海持续推进,加强“医疗设备+AI”布局,有望中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和业绩突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