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安隆(300596)
icon
搜索文档
利安隆: 董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9:10
董事会会议基本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17日以电话及电子邮件方式发出通知,采用现场投票和通讯表决相结合方式召开 [1] - 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7人,由董事长李海平主持,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1] - 会议召开和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半年度报告审议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认为编制审核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公司上半年经营实际情况 [2] - 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2] - 报告已于2025年8月28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2] 子公司吸收合并事项 - 董事会同意奥瑞芙吸收合并奥利芙并减少注册资本,旨在优化股权架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 - 交易定价以盈利情况及净资产规模为参考,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不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独立性 [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对奥瑞芙出资金额由400万元增至650万元,持股比例提升至50.71%,仍为控股股东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4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3] 中期票据发行计划 - 董事会同意申请注册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中期票据,用于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及战略布局资金储备 [3] - 发行将根据市场情况及资金需求在注册额度内择机一次性或分期实施 [3] - 议案需提交股东会审议并报交易商协会注册,最终方案以注册通知书为准 [3] - 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3] 临时股东会安排 - 董事会决定于2025年9月15日15:00在公司1号会议室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会 [4]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4] - 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4]
利安隆:拟注册发行不超过20亿元中期票据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00
融资计划 - 公司拟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中期票据 [1] - 票据期限不超过5年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有息负债、补充营运资金、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研发投入及并购重组等用途 [1] 公司治理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审议通过发行议案 [1]
利安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9.60%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5亿元,同比增长6.21% [1] - 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9.60% [1]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1] - 不送红股 [1]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利安隆(30059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08:55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9.95亿元,同比增长6.2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增长9.60%[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6亿元,同比增长11.55%[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507元/股,同比增长9.61%[2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2.36亿元[77] - 公司连续十四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4.59%[77] - 营业收入为2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1%[94]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23.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7%[94] - 研发投入为1.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8%[9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25.23万元,同比下降146.28%[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25.2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28%,主要因支付货款及解付到期应付票据增加[9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15.72%,主要因海外项目筹备资金[9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1.75%[94] 业务线表现:抗老化添加剂 - 抗老化添加剂业务营业收入23.58亿元(同比增长3.06%),出货量6.55万吨(同比增长4.30%)[80] - 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业务收入为23.58亿元人民币,毛利率23.66%[96] - 公司是国内高分子材料抗老化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六大生产基地实现双基地生产布局[40] - 公司产品线涵盖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润滑油添加剂、生物砌块及聚酰亚胺材料[15] - 公司提供U-pack一站式高分子材料抗老化解决方案[15] 业务线表现:润滑油添加剂 - 润滑油添加剂业务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18.49%),出货量3.42万吨(同比增长18.27%)[81] - 公司战略性并购锦州康泰开启润滑油添加剂业务,产品种类百余种包括功能性单剂和复合剂[42] - 锦州康泰是国内润滑油添加剂行业三家规模化民营企业之一,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48] - 锦州康泰已积累3000余家国内外客户,与国际四大添加剂公司建立产业链合作[48] - 锦州康泰二期产能于2024年投产后稼动率攀升[81] 业务线表现:生命科学和合成生物学 - 公司成立生命科学事业部,布局生物砌块和合成生物学两大新兴产业方向[51] - 生物砌块产品包括小核酸药物原料系列和mRNA核酸药物原料等生物砌块产品[51] - 公司建立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与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52] - 生命科学事业部单月销售额突破百万元[82] - 生物合成业务已完成3个产品的中试[82] - 公司与吉玛基因合作生物砌块领域,加速生命科学业务研发项目产业化[58] 业务线表现:聚酰亚胺材料 - 公司2024年并购韩国IPITECH INC切入电子级PI材料业务,掌握YPI和TPI技术并实现量产销售[59][60] - 宜兴聚酰亚胺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试生产[83] - 全球TPI量产企业仅钟渊化学/宇部兴产/杜邦三家,韩国IPI已实现商业化量产[6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为15.7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6.16%,较上年末增加4.47个百分点,主要因海外项目储备资金[99] - 短期借款为17.1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7.59%,较上年末增加8.17个百分点,主要因银行流动贷款增加[99] - 总资产为97.2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4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6.1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52%[22]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5.7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50.34%[1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407.7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60.61%[19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4.33%[199] - 存货期末余额为13.9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4.52%[199]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8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87.26%[199]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17.095亿人民币,较上期8.600亿人民币增长约98.8%[200] - 固定资产为33.039亿人民币,较上期34.128亿人民币减少3.2%[200] - 在建工程增至2.210亿人民币,较上期1.620亿人民币增长36.4%[200] - 应付账款为4.889亿人民币,较上期5.539亿人民币减少11.7%[200] - 应付票据降至2.141亿人民币,较上期3.477亿人民币减少38.4%[200] - 商誉保持稳定为6.368亿人民币[200] - 使用权资产增至986.067万人民币,较上期593.977万人民币增长66.0%[200] - 无形资产为4.150亿人民币,较上期4.265亿人民币减少2.7%[200] - 资产总计增至97.210亿人民币,较上期91.341亿人民币增长6.4%[200]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至8171.116万人民币,较上期3778.306万人民币增长116.3%[200] 子公司和地区表现 - 利安隆中卫总资产17.2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9.04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4.85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9641万元人民币,净利润8264万元人民币[119] - 利安隆香港总资产14.01亿元人民币,净资产3.84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4.2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6014万元人民币,净利润4807万元人民币[120] - 利安隆凯亚总资产13.1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1.89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5.01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851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7345万元人民币[120] - 利安隆科润总资产3.2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24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2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375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171万元人民币[120] - 利安隆珠海总资产17.34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55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5.5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24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92万元人民币[120] - 利安隆中卫营业利润率19.9%,净利润率17.0%[119] - 利安隆香港营业利润率4.2%,净利润率3.4%[120] - 利安隆凯亚营业利润率17.0%,净利润率14.7%[120] - 利安隆科润营业利润率10.8%,净利润率9.2%[120] - 利安隆珠海营业利润率0.4%,净利润率0.3%[120] - 利安隆供应链子公司总资产为58,436,652.20元,净资产为1,973,474.81元[121] - 利安隆苏州子公司总资产为27,225,827.94元,净资产为4,537,973.07元[121] - 锦州康泰子公司总资产为558,577,234.08元,净资产为52,686,709.27元[121][122] - 利安隆赤峰子公司总资产为184,152,648.86元,净资产为2,736,352.88元[122] - 宜兴创聚子公司总资产为277,004,506.72元,净资产为-9,770,187.00元[122] - 公司拥有多家境外子公司,包括利安隆欧洲、美国、日本、迪拜、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4] 投资和产能扩张 - 马来西亚研发生产基地投资总金额不超过3亿美元[78] - 公司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RIANLON INTERNATIONAL PTE. LTD.[78] - 利安隆珠海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项目一期工程本期投入金额6,716,546.44元累计投入90,149,945.14元项目进度95%[109] - PI项目(厂房部分)本期投入金额17,203,873.44元累计投入28,304,247.87元项目进度7.08%[109] - 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总额为242,904.19元[106] - 新设全资子公司RIANLON INTERNATIONAL PTE. LTD.投资金额56,179.0元持股比例100%[106] - 新设全资子公司RIANLON MALAYSIA SDN. BHD.投资金额1.70元持股比例100%[106] - 收购Aegis Beauty Solutions Ltd投资金额186,723.49元持股比例100%[106] - 公司通过新设方式成立Rianlon International Pte.Ltd和Rianlon Malaysia Sdn. Bhd[123] - 公司通过现金支付方式收购Aegis Beauty Solutions Ltd[123] - 因战略调整注销锦州康泰化学有限公司以降低管理成本[123] 研发与知识产权 - 新材料事业部拥有专利273项,其中发明专利199项占比72.9%,实用新型专利74项占比27.1%[65] - 新材料事业部国内专利268项占比98.2%,国际专利5项占比1.8%[65] - 新材料事业部已授权发明专利122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1项[65] - 2025年上半年新材料事业部新增专利2项均为实用新型专利,新增授权专利3项含发明专利2项[65] - 润滑事业部拥有国内专利21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8项占比85.7%[66] - 2025年上半年润滑事业部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项[66] - 生命科学事业部拥有专利9项均为发明专利,其中已授权6项占比66.7%[66] - 公司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科院天津所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支持研发项目产业化放大[58] 市场趋势和行业前景 - 全球塑料添加剂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435亿美元增至2028年5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6%[39] - 全球涂料添加剂市场预计从2024年87.2亿美元增至2029年11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8%[39] - 2023年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销售额达159.9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82.1亿美元,CAGR为1.9%[46] - 中国2021年润滑油添加剂表观需求量95.01万吨,2013-2021年CAGR为2.99%[46] - 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集中度高,四大国际公司占据约85%市场份额[46] - 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2023年价值119.7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123.3亿美元,2029年达315.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0.6%[56] - 全球聚酰亚胺薄膜市场2023年价值13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1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8.7%[62] - 北美主导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亚太地区复合年增长率显著,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为主要贡献者[57] - 全球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80%以上市场份额由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日本钟渊化学韩国PIAM掌握[63] - 全球已有十多款小核酸药物获批上市,均来自跨国制药企业[55] - 中国小核酸药物研发处于追赶阶段,国内企业在时间和经济成本上具显著优势[55] - 合成生物学是我国科技强国战略关键产业,被纳入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前沿领域[57]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范小鹏[17] - 公司证券事务联系人为董事会秘书谢金桃和证券事务代表刘佳[18] - 公司于2025年6月13日完成董事会换届,涉及11名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变动[139] - 2025年2月24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134] - 2025年1月3日公司披露《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13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643,719股,变动后达6,574,876股,占总股本比例从2.15%升至2.86%[183] - 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643,719股,变动后为223,044,791股,占总股本比例从97.85%降至97.14%[183] - 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229,619,667股[183] - 高管韩伯睿持股增加1,643,719股,期末限售股达6,574,876股,原因为高管锁定股[186] - 股东韩伯睿持股6,574,876股,占总股本2.86%,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88] - 第一大股东天津利安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2,461,290股,占比14.14%,其中16,086,200股处于质押状态[188] - 第二大股东利安隆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059,240股,占比10.91%,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88] - 第三大股东天津聚鑫隆股权投资基金持股15,784,409股,占比6.87%,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8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7,720户[188] - 股份变动原因为高管韩伯睿离任导致其持股100%锁定6个月[183] - 天津利安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3246.13万股[189] - 利安隆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505.92万股[189] - 天津聚鑫隆股权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578.44万股[189]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通过信用账户持有405.24万股[190] - 公司控股股东与利安隆国际集团为一致行动人关系[189] 员工持股计划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4,052,367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76%[142] -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598人,包含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142] - 公司董事长李海平持有员工持股计划股份60,785.51股,占股本总额0.03%[142] - 员工持股计划于2025年5月28日获得现金分红1,499,375.79元人民币[143]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已届满,存续期延长12个月至2026年1月18日[143] - 员工持股计划资金包含员工自筹资金及融资融券,融资与自筹资金比例不超过1:1[142] - 公司控股股东为员工持股计划提供股票质押及连带责任担保[142] 分红和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报告期内无半年度利润分配计划,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41] - 2024年度现金分红以总股本229,619,66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70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84,959,276.79元[146] 关联交易 - 与利安隆集团关联采购原材料交易金额为2283.62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34%[162] - 与辛集运德贸易关联采购原材料交易金额为1894.34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11%[162] - 获批与利安隆集团关联交易额度为15020.21万元,实际交易未超额度[162] - 获批与辛集运德贸易关联交易额度为5096.28万元,实际交易未超额度[162] - 关联交易定价原则均采用市场公允价格协商方式[162] - 关联方利安隆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海平控制企业[162] - 关联方辛集运德贸易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海平控制企业[162] - 关联交易结算方式均按协议约定执行[162] - 关联交易披露日期为2025年02月04日[162] - 关联交易内容均为采购原材料[162] - 公司与北洋酶(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为2.53万元[163] - 公司与北洋天星(天津)传媒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为3.24万元[163] - 公司与河北凯德之间实际发生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为人民币2,283.62万元[163] - 公司与辛集运德贸易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1,894.34万元[163] - 公司日常关联交易定价依据为市场价格且差异率为0.00%[163]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64]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16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66] - 公司报告期无其他重大关联交易[169] 担保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担保额度合计为0元[175]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为0元[175]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80,000千元[175]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70,000千元[175][176] - 报告期末公司已审批的担保额度总计为280,000千元[176]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总计为70,000千元[176]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5.16%[176] - 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70,000千元[176] 金融资产和委托理财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498.74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811.18万元[26][27] - 交易性
“抗老” 先锋!利安隆中卫领跑高分子材料细分领域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0:3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产品和技术供应商 也是中国同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2] - 核心产品包括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 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 涂料 建筑材料 包装材料 电子电器及日常家用产品等领域 [2] - 公司正加快从工业添加剂向健康消费品转型 研发针对药品和化妆品的抗老化产品 [2][3] - 拥有全国最齐全的光稳定剂产品生产线 去年销售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超2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超10亿元 [3] - 产品应用边界正从传统工业领域向食品 药品 化妆品 新能源汽车 储能电池等新兴科技领域快速拓展 [3] - 公司为全球仅有的两家全系列抗老化产品供应商之一 提供品质稳定优异的产品及抗老化整体解决方案 [4][5]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在高分子材料抗老化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不断向其他高分子材料助剂和生命科学领域拓展技术研发 [4] - 正在建设4000多平方米的西部技术中心 配套GMP实验室和分析中心以支撑新领域项目发展 [3] - 通过技术创新合成新物质和新产品 重点开发更小分子 更好代谢的产品以挖掘增长潜力 [4] - 在优配产品技术迭代方面积极向国际头部企业看齐 [8] 生产运营与自动化 - 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中控室及配套设施 实现12个车间自动化操作 减少200多人的劳动力投入 [6] - 通过ERP生产制造数字化系统和CRM客户服务系统 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 [7] - 建设立体化成品仓库 实现产品入库和出库一键操作的便捷化仓储系统 [7] - 采用人员在岗管理系统和在线报警系统提升安全性 可燃气体浓度异常时实时报警处置 [6] - 计划从智能巡检和无人驾驶等方面继续提升自动化水平 探索实现黑屏操作 [7] 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 - 配套齐全的环保处理设施 处理能力远大于实际排放 三废处理年运行费用达三四千万元 [8] - 坚守绿色发展核心理念 通过升级环保设施满足达标排放需求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8] - 建设安全环保双本质体系 对标国际先进标准 不以牺牲安全和环境为代价盈利 [8] - 节能减排和规模经济效益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变得日益明显 [8] 行业发展趋势 - 高分子材料抗老化行业正朝着高端化 绿色化 复合化和国产替代的方向发展 [9] - 中国已成为当前及未来化工领域的主要投入和消费市场 [9] - 行业需把握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 加强技术创新 开发绿色环保复合化的新型产品 [9]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光稳定剂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供需规模、竞争格局、代表企业及前景展望:随着下游市场空间持续扩张,光稳定剂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1 01:28
行业定义及特点 - 光稳定剂是抑制或减弱光照对高分子材料降解作用的关键化学物质 通常与抗氧剂协同使用以提升材料耐光性 [1] - 按作用机理分为自由基捕获剂(主要为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紫外线吸收剂(UVA)和猝灭剂三大类 [1] - 紫外线吸收剂中苯甲酮类应用最广 用于聚乙烯 聚丙烯 ABS等材料 是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类别 仅次于HALS [2] -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具有高效率 低色泽 高加工温度适应性和优异广谱性等特点 [2] - 猝灭剂因含重金属易使制品着色 主要限于农业薄膜和烯烃纤维等特定领域 市场份额较低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光稳定剂市场规模33.63亿美元 2023年为29.87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34.73亿美元 [5] - 亚洲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2024年占全球55.07% 北美和欧洲分别占17.4%和16.71% [5] - 中国2024年光稳定剂需求量16.24万吨 产量18.99万吨 净出口2.75万吨 [7] - 预计2025年中国需求量增至17.3万吨 产量20.19万吨 净出口2.89万吨 [7] - 下游塑料 涂料 化纤 橡胶等行业需求持续扩张 推动光稳定剂应用场景拓展 [4] 市场规模结构 - 2024年中国光稳定剂市场规模79.25亿元 其中塑料领域41.63亿元 涂料14.44亿元 化纤18.25亿元 橡胶及其他4.93亿元 [9]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48亿元 塑料领域42.96亿元 涂料14.6亿元 化纤18.79亿元 橡胶及其他5.13亿元 [9] - 塑料行业是最大应用领域 国内塑料制品产量涵盖包装 建筑 汽车等多个细分市场 [11]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宿迁联盛以3.71万吨产能领先 利安隆产能3.6万吨 元利科技新建3.5万吨产能进入试生产 [15][17] - 主要企业包括富比亚(1万吨) 杭州帝盛(1.63万吨) 威海金威(0.5万吨) 北京天罡(1.8万吨) 振兴化工(1万吨)等 [17]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优势引领发展 利安隆2024年光稳定剂业务营收20.86亿元 毛利率33.2% [17] 代表企业动态 - 宿迁联盛主营受阻胺光稳定剂 2024年产量2.14万吨 销量1.88万吨 营收8.86亿元 毛利率15.78% [18] - 元利科技将原规划2.3万吨/年项目变更为3.5万吨/年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项目 2024年已完成建设 [20][21] - 企业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如聚碳酸酯二元醇 生物基BDO等 [20] 技术发展趋势 - 光稳定剂技术向高分子量化 复合化和反应性方向发展 以降低迁移 挥发和抽出问题 [23] - 技术创新持续拓展新应用领域 行业前景广阔 [23]
液冷渗透趋势下关注散热材料,俄罗斯氦气及中坤化学香料现事故扰动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7 14: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化工行业整体评级为"看好" [1] 核心观点 液冷散热材料 - AI服务器功率达2000-3000W,远高于普通服务器300-1000W,液冷技术渗透率提升 [3] - 英伟达BlackWell架构采用液冷方案,GB200采用单相冷板+风冷,DGX GB300系统引入机架级液冷设计 [3] - 氟化液是理想浸没式冷却液,市场空间广阔,主要品类包括全氟烯烃、全氟聚醚、全氟胺等 [3] - 建议关注八亿时空、新宙邦、东阳光、永和股份、巨化股份等标的 [3] 氦气供应扰动 -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奥伦堡氦气工厂,该厂是俄重要氦气生产基地 [3] - 2025年初海外跨国公司已对氦气提价,事故将进一步影响供需格局 [3] - 建议关注广钢气体、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相关企业 [3] 香料事故影响 - 厦门中坤生物科技发生火灾,涉及松节油储罐及二氢月桂烯醇等香料产品 [3] - 建议关注新化股份等香料相关企业 [3] 化工板块配置 传统周期板块 - 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等白马股 [3] - 地产链关注远兴能源(纯碱)、钛白粉规模企业 [3] - 纺服链关注桐昆股份(涤纶长丝)、华峰化学(氨纶) [3] - 农化板块关注新洋丰、云图控股、史丹利(复合肥),云天化、兴发集团(磷化工),亚钾国际(钾肥) [3] 长景气底部上行板块 - 氟化工制冷剂配额调整不改长期向上趋势,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等 [3] - 轮胎行业景气底部,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等头部企业 [3] 成长标的 - 半导体材料关注雅克科技、鼎龙股份、华特气体等 [3] - 面板材料关注瑞联新材、莱特光电(OLED方向) [3] - 合成生物材料关注凯赛生物、华恒生物 [3] - 锂电及氟材料关注新宙邦、新化股份 [3] 行业动态 原油市场 - 非OPEC引领产量提升,OPEC+存在超额增产预期,全年供给显著增长 [4] - 全球GDP维持2.8%增速,原油需求稳定提升,但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增速放缓 [4] - 中美关税缓解,俄乌事件有望缓解,油价维持低位 [4] 煤炭与天然气 - 煤炭价格中长期底部震荡,中下游压力逐步缓解 [4] - 美国或加快天然气出口设施建设,进口天然气成本有望下滑 [4] 化工周期运行 - 7月工业品PPI同比-3.6%,环比降幅收窄至0.2% [5] - 7月制造业PMI录得49.3%,环比下滑0.4pct [5]
第二批50+重磅报告公布!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看新兴产业机会在哪里?
DT新材料· 2025-08-14 16:04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核心内容 - 全球化工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期,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材料未来十年发展[1] - 会议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八大新兴产业领域材料创新机遇[1] - 汇聚国际领先企业、产业化专家、政府及资本等全产业链参与者[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2] -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2] -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5家机构[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6家学术机构[2] - 专家顾问团由12位院士/教授组成,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刘孝波等[2] - 特别鸣谢德国耐驰、浙江道默等9家行业领先企业[2][3] 会议议程亮点 工程塑料创新 - 涵盖树脂基复材智能化生产、工程塑料抗老化等8个技术方向[8] - 重点讨论聚酰胺弹性体应用、生物基相容剂等前沿课题[8] - 参与企业包括小鹏汽车、天津利安隆等上市公司[8] 电磁复合材料 - 聚焦高频PCB板材、热界面材料等5G/6G通信材料[9] - 涉及MXene复合屏蔽材料等尖端技术研发[9] - 吸引中兴通讯、3M等企业参与[9] 新能源汽车材料 - 展示岚图汽车轻量化案例、LCP材料应用等7大主题[10] - 探讨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的创新应用[10] - 参与方包括中石化研究院、道默工程等龙头企业[10] 航空航天材料 - 分析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应用现状[11] - 聚焦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低空经济的应用前景[11] - 邀请航天材料研究所、赢创化学等专业机构[11] 特色活动 - 设置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14] - 举办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16] - 提供企业代表3500元/位、高校教师2800元/位的参会方案[17] 往届参会企业 - 包括巴斯夫、科思创等50余家国际知名企业[26] - 涵盖材料、设备、检测等全产业链代表[26]
海外大宗化工衰退有望加速我国精细化工成长
东方证券· 2025-08-12 07:42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 [4] 核心观点 - 海外大宗化工产能退出加速我国精细化工成长 [1] - 我国化工行业竞争力快速提升导致欧洲及东北亚地区化工衰退 [6][10] - 我国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扩张,倒逼欧洲上游大宗化工退出 [6][15] 海外大宗化工退出影响 - 我国石化化工能力快速扩张,炼油能力202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6][10] - 2016-2024年我国对欧盟化工品出口大幅增长,欧盟对我国出口小幅下降 [10][16] - 全球化工品需求增量绝大部分被我国占据 [10] - 2025年以来欧洲与日本化工产能大量退出,涉及巴斯夫、帝人、三菱化学等企业 [19][22] 国内精细化工出口替代机遇 - 苯酚产业链中PC和环氧树脂技术突破带动产能扩张,2020-2024年苯酚直接进口减少52万吨,间接进口减少153万吨 [6][15][30] - 欧盟碳配额交易机制导致化工生产成本高企,退出趋势难以逆转 [25][38] - 欧洲大宗化工退出将导致下游精细化工供应问题,为我国企业打开出口替代机遇 [26][43] - PVP案例显示欧洲精细化工供应问题已显现,新开源PVP产品毛利率2023年提升至58% [39][41] 投资建议 - 皇马科技:特种聚醚龙头企业,现有产能22.5万吨,在建产能33万吨 [6] - 常青科技: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龙头企业,现有产能3.5万吨,新增产能9.05万吨 [6] - 利安隆: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剂与润滑油添加剂龙头企业 [6] 数据支持 - 中国炼油能力2023年达18000千桶/天,超过美国 [12] - 我国苯酚到PC产业链产能2019-2024年大幅扩张,苯酚从200万吨增至600万吨,PC从100万吨增至400万吨 [32] - 我国己二酸和丁二醇出口占产量比例极低,2025年分别为18%和2% [36] - 欧盟基础化工原料净进口而精细化工产品大量出口 [42]
利安隆获融资买入0.15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63亿元
金融界· 2025-08-12 02:03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11日融资买入额0.15亿元 居沪深两市第2383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30亿元 净卖出1507.81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8月7日-11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32亿元、0.16亿元、0.15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11日融券卖出0.03万股 [1] - 当日融券净买入0.17万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