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服(300454)

搜索文档
深信服(300454) - 公司章程(2025年9月)
2025-09-24 09: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18年4月20日获批发行40,010,000股普通股,5月16日在深交所上市[5] - 公司注册资本为421,883,707元,股份总数为421,883,707股,均为普通股[7][23] - 公司设立时向发起人发行36,000万股,2016年12月完成出资缴纳[20][22] 股份相关规定 - 公司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累计总额不超已发行股本总额10%,董事会决议需全体董事三分之二以上通过[23] - 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合计持有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额10%,并应在三年内转让或注销[29] - 发起人、控股股东等不同主体股份转让有时间限制[32] 股东权益与诉讼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查阅会计账簿等[38]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在特定情形下可维权诉讼[35][41][43] 股东会相关 - 股东会审议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等事项[51]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56] - 股东会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特别决议需三分之二以上通过[81] 董事会相关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副董事长、职工代表董事各一名[114]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由董事长召集,提前十日书面通知[120] - 董事会会议应有过半数董事出席,决议须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122] 其他委员会相关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为三名,独立董事过半数,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140] - 提名委员会负责拟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选择标准和程序[14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考核标准和薪酬政策[145]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提取10%列入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注册资本50%以上可不再提取[157] - 公司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5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聘期一年,可续聘[165] - 公司合并支付价款不超净资产10%,可不经股东会决议[176] - 持有公司10%以上表决权股东可请求法院解散公司[185]
深信服(300454)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并修订《公司章程》及其附件的公告
2025-09-24 09:15
股本与注册资本 - 公司因增发股票1,910,460股和可转债转股2,503股,总股本由419,970,744股增至421,883,707股[2] - 公司注册资本由419,970,744元变更为421,883,707元[2] 股份转让限制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公司同一类别股份总数的25%[5] - 公司董事等相关人员在特定时间段内不得转让所持本公司股份[5]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对股东会特定决议持异议可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6] - 股东要求撤销决议有时间限制[6] 股东会职权与决议 - 股东会有权选举和更换董事并决定报酬等多项事项[8] - 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担保金额超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需特别决议通过[13] 董事相关规定 - 董事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14] - 董事会成员由六名变为七名[18] 审计委员会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为三名,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19] - 审计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20]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利润的10%列入法定公积金[22] - 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留存公积金不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22] 信息披露与报告 - 公司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报送并披露年度报告[21] 公司合并、分立与减资 - 公司合并支付价款不超过本公司净资产10%,需董事会决议[23] - 债权人在公司合并等情况时有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的权利[23] 公司章程修订 - 本次《公司章程》修订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27] - 原《公司章程》中部分表述进行了调整[26]
深信服(300454)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期限的公告
2025-09-24 09:15
资金募集 - 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1214.7560万张,募资12.14756亿元,净额12.0571983362亿元[2] 项目投资 - “软件定义IT基础架构项目”承诺投资7.0052亿元[6]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投入5.95838亿元,未使用1.04682亿元继续投入[6] 项目进度 - “IT基础架构项目”从2025年9月延至2026年6月[7][9] 决策审批 - 监事会同意项目延期,保荐人对调整实施期限无异议[12][14]
深信服(300454)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2025-09-24 09:15
会议时间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现场会议时间为2025年11月4日15:00[3]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11月4日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深交所系统)和9:15至15:00(深交所互联网投票系统)[3] 登记信息 - 会议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0月24日[3] - 现场登记时间为2025年11月4日上午9:30至11:30,电子邮件登记须在2025年10月29日下午15:00之前[8] 审议事项 - 审议《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并修订〈公司章程〉及其附件的议案》等特别决议事项[5][7] 联系方式 - 会议联系人电话为0755 - 26581945,传真为0755 - 26409940,电子邮箱为ir@sangfor.com.cn[10] 其他 - 网络投票普通股投票代码为350454,投票简称为深信投票[17] - 授权委托书签署日期有效期至本次股东会结束[24] - 公告发布时间为二〇二五年九月二十四日[15]
深信服(300454)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24 09:15
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9月19日发会议通知,9月24日召开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3] - 会议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3] 项目决策 - 监事会同意将“IT基础架构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4] - 《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期限的议案》表决3票同意,0票反对和弃权[4]
深信服(300454)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24 09:15
会议安排 - 2025年9月24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6名董事全部出席[3] - 定于2025年11月4日下午15:00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8] 议案表决 - 《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并修订〈公司章程〉及其附件的议案》获全票通过,待股东会审议[4] - 修订四项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实施细则获全票通过[6] - “软件定义IT基础架构项目”实施期限延后9个月至2026年6月获全票通过[7]
AI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安全重要性凸显!蚂蚁、三六零发声!信创ETF基金(562030)盘中上探2.68%
新浪基金· 2025-09-24 06:01
信创ETF基金表现 - 信创ETF基金(562030)9月24日盘中涨幅上探2.68% 现涨1.96% [1] - 成份股中东软集团领涨超6% 成都华微和金山办公涨逾4% 深信服、三六零、云从科技等跟涨 [1] 网络安全与AI技术融合 - 多家网络安全公司积极投入AI研发 深信服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产品 形成安全GPT和AI防火墙等 [3] - 天融信已形成全栈安全产品体系与智算云综合解决方案 [3] - 蚂蚁集团发布融合网络安全与AI的创新产品 包括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 与Rokid、小米等品牌合作落地"看一下支付"场景 [3] - 蚂蚁集团展示AIGC滥用检测和深度伪造防御等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 [3] - 三六零指出大模型带来恶意利用、内容安全、幻觉问题等风险 可能成为新的攻击载体 政府和企业的数据资产面临暴露风险 [3] - 市场分析认为AI技术应用带来爆发式增长 但安全问题限制数据流通 需通过安全手段建立信任以释放行业价值 [3] 信创产业发展前景 - 信创产业按"2+8+N"节奏推进 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市场双驱动 [4] - 党政信创向县乡级下沉 行业信创在金融、能源等领域加速渗透 [4] - 预计2025-2026年市场规模增速分别达17.84%和26.82% 2026年将突破2.6万亿元 [4] - 超长期特别国债扩容及化债方案落地为信创采购提供资金保障 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细化夯实替换节奏 [4] 中证信创指数投资逻辑 - 覆盖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外部设备等信创产业链核心环节 指数具备高成长和高弹性特征 [6] - 国际形势方面 地缘政治扰动和逆全球化加剧使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需要国家扶持和企业发展 [6] - 宏观层面 地方化债力度加码推动政府信创采购回暖 [6] - 技术层面 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实现新技术突破 国产软硬件市场份额有望攀升 [6] - 节奏把握 信创推进到达关键时间节点 采购标准进一步细化 [6]
网络安全企业加速AI创新 新产品竞相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20:26
网络安全公司AI技术应用进展 - 绿盟科技近期将发布AI安全一体机、AI安全围栏、大模型安全评估系统及相关服务解决方案,针对客户AI系统不同应用模式提供场景化防护[1] - 北信源已开发集成大模型、开发工具和知识库的AI能力平台,支持私有化部署,并在金融、能源行业交付AI技术软件产品[1] - 深信服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产品,形成安全GPT、AI防火墙等多款产品,并计划加大AI研发投入[2] - 天融信在AI+安全、智算云方向布局,形成全栈安全产品体系与智算云解决方案,已在多行业规模化应用[2] - 启明星辰安星智能体应用于安全运营、威胁检测及数据安全领域,显著提升产品能力和服务效率[3] - 亚信安全上半年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显著增长,未来聚焦AI大模型、5G专网及数智运营三大增长引擎[3] - 蚂蚁集团发布融合AI与网络安全的产品,包括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已与Rokid、小米等品牌合作落地"看一下支付"场景,并展示AIGC滥用检测及深度伪造防御解决方案[2] AI技术带来的行业机遇与挑战 - AI技术帮助网络安全行业提升效率和完善产品性能,同时带来新型安全风险[1] - Gartner预计到2027年60%中国大型企业将在安全运营中心采用暴露面管理技术,到2028年60%部署AI技术的中国企业将实施协作式AI防御策略(目前仅5%)[4] - 企业应用AI大模型需警惕提示词注入、模型诱导等风险,行业主要依赖电子围栏技术防止违规输出[4] - 工具链漏洞和配置错误可能导致严重数据泄露,需加强软件供应链安全如版本漏洞管理和代码审计[5] - 大模型既是生产力工具也可能成为攻击载体,导致数据资产和商业机密面临暴露风险[5] - 智能体应用拥有企业内网超级权限,带来爆炸式安全风险,建议企业加强跨部门协作并部署特权账号管理系统[5] AI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 AI大模型备案应成为强制性要求,模型厂商需通过网信部门基础评估以提前识别风险[6] - AI大模型风险需专业安全厂商持续投入,检测与防御将走向一体化,客户需从产品开发到代码审计全流程规划[6] - AI运营单位可通过合规评估、部署专项防护(如AI安全围栏)及引入第三方评估(渗透测试和安全评估)构建防护体系[6] - 通过安全手段建立信任可推动数据流通,全面应用AI技术将为各行业释放巨大价值[6]
网络安全企业加速AI创新新产品竞相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20:16
网络安全公司AI技术应用进展 - 绿盟科技近期将发布AI安全一体机、AI安全围栏、大模型安全评估系统等产品,针对客户AI系统不同应用模式提供场景化服务[1] - 北信源已开发集成大模型、开发工具和知识库的AI能力平台,支持私有化部署,并在金融、能源行业交付AI技术软件产品[1] - 深信服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产品,形成安全GPT、AI防火墙等多款产品,并计划加大AI研发投入[2] - 天融信在AI+安全、智算云方向布局,形成全栈安全产品体系与智算云解决方案,已在多行业规模化应用[2] - 蚂蚁集团发布融合网络安全与AI技术的创新产品,包括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并与Rokid、小米等品牌合作落地"看一下支付"场景[2] - 启明星辰安星智能体应用于安全运营、威胁检测等产品,显著提升产品能力和服务效率[3] - 亚信安全上半年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显著增长,未来聚焦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专网与应用、数智运营三大增长引擎[3] AI技术带来的行业机遇 - AI技术帮助网络安全行业提升效率和完善产品性能[1] - 大模型能显著提升网络安全企业能力和效率,产生"乘数效应"[4] - AI技术应用为各行业带来爆发式增长,通过安全手段建立信任可推动数据流通并释放巨大价值[5] AI应用的新型安全风险 - 企业应用AI大模型需警惕提示词注入、模型被诱导等风险,行业主要依赖电子围栏技术防止违规输出[3] - 工具链漏洞和配置错误可能导致严重数据泄露,需重视软件供应链安全和基础安全措施[4] - 大模型带来恶意利用、内容安全、幻觉问题、提示词攻击等风险,可能成为新攻击载体和入口[4] - 智能体应用带来爆炸式安全风险,因其常拥有企业内网超级权限,需加强跨部门协作和动态防御体系[4] AI安全防护策略与行业趋势 - Gartner报告显示中国网络安全重点转向保障AI安全,预计到2027年60%中国大型企业采用暴露面管理技术,到2028年60%部署AI技术企业实施协作式AI防御策略[3] - 专家建议AI大模型备案成为强制性要求,模型厂商需进行基础评估以识别风险[5] - AI大模型运营单位可通过合规评估、部署专项防护(如AI安全围栏)、引入第三方评估构建防护体系[5] - 云计算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3]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深信服“买入”评级,利润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
格隆汇· 2025-09-22 05:3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负2.28亿元 但同比大幅增长61.54% [1] - 单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0.2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21.3% 为2020年以来首次在第二季度实现盈利 [1] - 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4.05亿元 7.44亿元和8.58亿元 [1] 运营效率 - 公司持续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报表持续体现较高质量 [1] 增长驱动因素 - 若宏观经济进一步复苏 公司国内业务收入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1] - 长期增长由"出海+大客户+AI"三大因素驱动 新增长曲线正在清晰 [1] - 2025年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速 主要受海外与大客户需求增长 云业务与XaaS产品发力等多重因素驱动 [1] - 公司利润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