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阳国际(002949)
icon
搜索文档
华阳国际(002949) - 2023年5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10 13:10
AI应用现状与挑战 - 公司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处于相对初级阶段,已实现部分特定场景的智能化设计 [2] - 人工智能在施工图环节的主要挑战包括施工图复杂度、专业协同、设计精度等方面 [3] - 公司AI训练数据主要来源于内部,覆盖房建所有建筑类型,各产品业态数据完整 [3] - 公司AI设计能力需要通过图形平台来承载,与中望合作解决国产软件替代问题 [4] 数据积累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较早启动数字化转型,并积极推广BIM正向设计,积累了高质量数据 [3] - 近几年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积累的高质量数据对AI学习起到关键作用 [3] - 公司研发的设计平台后续将逐步推向市场,以扩大数据来源 [3] 人才储备与研发投入 - 公司在数字化与AI领域有接近120人 [3] - 公司近几年在科技研发领域持续投入,吸纳行业内优秀人才 [3] - 未来会不断引进高端人才,进一步健全公司的研发人才体系 [3] 行业竞争与风险提示 - 公司人工智能应用处于相对初级阶段,数字化转型处于阶段性建设 [4] - 未来进展及研发成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不会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4] - 提醒投资者关注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应用实践不及预期、行业竞争等风险 [4] 设计公司优势 - 设计公司相比软件公司更有条件积累大量高质量数据 [3] - 设计院具有丰富的设计应用场景,可供AI学习 [3] - 设计院对设计全流程了解更深入,能更好将AI融入设计过程 [3]
华阳国际(002949) - 2023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3-05-08 11:18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建筑设计行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 - 装配式建筑渗透率不断提升,推动建筑行业转型与升级 [2] - 数字化转型推进,改善设计、造价、施工、运维等核心环节的"碎片化"与"系统性"矛盾 [2] - 人工智能将为建筑设计行业带来深刻变革,改变生产方式、应用场景、管理模式及交付方式 [2]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筑设计行业首家"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及"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单位" [3]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布局 - 公司坚定推进"设计+科技"战略,以设计和研发为龙头,以装配式建筑和BIM为核心技术 [3] - 在数字化及AI领域的布局包括:推进BIM正向设计、打造iBIM平台、参与国产BIM软件研发 [3] - BIM技术是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信息化转型 [3] 区域布局与海外拓展 - 公司区域布局从深圳拓展至广州、湖南、上海、海南、湖北、香港、北京等多个重点区域 [4] - 已设立香港公司,主要拓展东南亚等海外业务 [4] 人工智能应用 - AI在建筑设计行业的应用包括设计成果生成、能源、光照、通风模拟与分析、结构性能优化等 [4] - AI在方案创作阶段发挥辅助设计功能,提升出图效率与设计品质 [4] - 在施工图设计、造价咨询等领域,AI的替代性更强,应用空间更大 [4] 财务与经营情况 - 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48%,主要由于优化业务结构、控制经营风险、强化成本管理 [4] - 2022年营收下降主要由于优化业务结构,控制经营风险 [4] - 公司现金流充裕,持续加强收支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5] - 2022年研发投入7,998万,累计获得99项专利,113项软件著作权 [5] 未来计划与资质 - 公司将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加强应收账款催收,严格控制成本,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资 [5] - 公司拥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等多项资质 [5] 公司治理 - 公司独立董事认真履职,对财务报表、经营活动和投资决策进行有效监督,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机制 [5]
华阳国际(00294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6 16: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5746亿元,同比下降31.6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4.48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80.86万元[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57,463,819.01元,同比下降31.7%[11] - 净利润为1,179,335.02元,同比扭亏为盈[1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144,771.19元,同比扭亏为盈[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11元,同比扭亏为盈[1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252元,同比扭亏为盈[1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71.51万元,上年同期为-1.5004亿元[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53亿元,同比下降135.56%,主要因赎回理财产品减少[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715,061.78元,同比大幅改善[1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534,382.02元,同比大幅下降[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67,273,959.56元,同比下降1.8%[12] 业务合同与收入 - 建筑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为3.6813亿元,同比增长50.72%,其中装配式设计合同占比55.30%,同比增长135.27%[6] - 造价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为4971.24万元,同比下降2.69%[6] - 工程总承包及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收入为3945.30万元,同比下降63.03%[6] 资产与负债 - 应收账款为4.564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4.13%,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7] - 投资性房地产为9162.59万元,较上年末增加53.93%,主要因闲置资产出租转入[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689亿元,较年初减少5.571亿元[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399亿元,较年初增加1.227亿元[1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565亿元,较年初减少1.452亿元[10]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3.439亿元,较年初增加1.035亿元[10]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20.571亿元,较年初增加2.237亿元[10]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1.69亿元,较年初减少1.746亿元[10]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32.261亿元,较年初增加4908万元[10]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2.29亿元,较年初增加925万元[10] - 应付债券期末余额为3.828亿元,较年初增加521万元[10] 其他收益与成本 - 其他收益为1310.38万元,同比增长80.11%,主要因建筑数字化工业化研究院政府补助增加[7] - 营业总成本为280,682,685.60元,同比下降26.7%[11] 报告信息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13]
华阳国际:关于举行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4 10:46
| 证券代码:002949 | 证券简称:华阳国际 公告编号:2023-035 | | --- | --- | | 债券代码:128125 | 债券简称:华阳转债 |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14 日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了《2022 年度报告》,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年度业绩和经营情况,公司将 于 2023 年 5 月 8 日 15:00—17:00 举办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现将有关事 项公告如下: (一)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5 月 8 日(星期一)15:00—17:00 (二)会议召开方式:网络文字互动 (三)线上参会方式: 电脑端参会:点击链接(https://eseb.cn/142k2xJ7cwo),按指引申请参会。 手机端参会:使用微信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按指引参会。 三、 ...
华阳国际(002949) - 2023年4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17 18:18
行业形势与市场分析 - 2023年房地产行业在政策支持下发展环境好转,融资改善,风险出清加快,"保交楼"提振市场信心,行业整体企稳向好 [2] - 部分热点城市核心地段地块的参与热度和平均溢价率水平有所回升,市场信心逐步回归,合理需求和改善需求逐步释放 [2] - 行业集中度提升,抗风险能力差的设计公司退出市场,客户对设计价值更加重视,从"高周转"向"高品质、低成本"转变 [2] 公司战略与业务调整 - 公司优化业务结构,EPC业务拓展更为谨慎,建立严格的项目评估体系,聚焦优质客户和优质项目 [3] - 2022年营业额下降主要因EPC业务进入收尾和竣工结算阶段,以及设计业务新签订单下滑 [3] - 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控制经营风险,对区域公司严格执行动态评估,缩减或裁撤亏损或低效业务 [4] - 公司人员规模降低,但深圳地区人员规模保持稳定,保障设计产能基本盘,不会影响未来发展 [4] 建筑科技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研发投资最大的领域是BIM,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2] -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要求2025年基本形成BIM技术框架和标准体系 [2] - 公司通过华阳速建平台推进BIM正向设计,积极探索和深化人工智能平台,打通全产业链数据集成和迭代 [4] - 公司积极参与国产BIM软件研发,推进BIM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创新应用 [4] 人工智能应用 - 公司已开始应用AI,包括设计成果生成、能源、光照、通风模拟和分析,结构性能优化等 [3] - AI在方案创作阶段发挥辅助设计功能,提升出图效率、展示效果和设计品质 [3] - 在施工图设计、造价咨询等领域,AI的替代性更强,应用空间更大 [3] 财务与盈利能力 - 2022年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主要因优化业务结构、控制经营风险、强化成本管理 [4] - 公司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主要因落实客户信用管理政策、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强化财务管控力度 [4]
华阳国际(00294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13 16:00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58,811,470.5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20] - 公司2022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7,544.03万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含税)[121] 风险提示 - 公司提醒投资者关注宏观环境及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创新和技术研发、跨区域业务拓展、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等重大风险[3] - 公司面临宏观环境及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将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84] - 公司面临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将聚焦高质量客户,提高抗风险能力[85] - 公司面临行业创新和技术研发风险,将加强研发投入,确保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87] - 公司在广州、长沙、上海、海南、湖北、香港、北京等地设立区域公司,面临跨区域业务拓展风险[88]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已制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90] 年度报告与信息披露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已由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法律责任[2]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包含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责任、重要事项、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优先股相关情况、债券相关情况、财务报告等章节[4]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备查文件包括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年度报告文本、财务报表、公开披露的公司文件正本及公告原稿等[5]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部[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中对“工程设计”、“工程勘察”、“造价咨询”、“工程咨询”等术语进行了详细释义[7]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确保所有投资者公平享有知情权[96]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25亿元,同比下降36.54%[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6.48%[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亿元,同比增长11.41%[11] -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为32.21亿元,同比增长5.91%[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80亿元,同比增长3.44%[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722元,同比增长6.48%[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73%,同比增加0.25个百分点[11]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720.23万元,同比增长14.01%[11]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正值[1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1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77亿元,第二季度为4.84亿元,第三季度为4.36亿元,第四季度为5.29亿元[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86万元,第二季度为7093.80万元,第三季度为7704.27万元,第四季度为-3199.60万元[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亿元,第二季度为-2459.02万元,第三季度为8661.23万元,第四季度为3.53亿元[14]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2497.37万元,其中政府补助为1279.67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69.78万元[14]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82,549.60万元,同比下降36.54%[35] - 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14,453.75万元,同比增长10.71%[35] - 公司2022年建筑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151,646.12万元,同比下降37.74%[37] - 公司2022年装配式设计合同额61,450.75万元,占建筑设计业务合同的40.52%,同比下降43.43%[37] - 公司2022年造价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21,256.19万元,同比下降52.82%[37] - 公司2022年工程总承包及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4,776.43万元,同比下降69.41%[37] - 公司2022年建筑设计业务实现收入122,893.91万元,同比下降20.12%[37] - 公司2022年装配式建筑实现设计收入54,790.88万元,同比下降5.95%[37] - 公司2022年造价咨询业务实现收入22,312.00万元,同比下降1.66%[37] - 公司2022年工程总承包及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实现收入36,944.45万元,同比下降66.63%[37]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8.25亿元,同比下降36.54%[43]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为12.2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7.32%,同比下降20.12%[43] - 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为3.18亿元,同比下降70.71%[43] - 全过程咨询、代建管理及其他业务收入为5126.15万元,同比增长146.71%[43] - 华南地区收入为15.6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5.81%,同比下降36.56%[44]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6.8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7.45%[46]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8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2.04%[46] - 居住建筑设计业务毛利率为36.11%,同比增加2.59个百分点[44] - 公共建筑设计业务毛利率为39.21%,同比增加4.02个百分点[44] - 商业综合体设计业务毛利率为23.96%,同比增加1.25个百分点[4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0.02%,主要由于公司严格控制品牌支出及部分分公司收缩和关闭后相关营销支出减少[4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4.91%,主要由于手续费减少、租赁利息费减少及利息收入增加[4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7.84%,主要由于公司调整研发体系、聚焦研发投入、控制研发人员规模[48]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538人,较2021年减少14.87%[59]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79,977,684.68元,较2021年减少17.84%[59]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39.8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1%[60]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35.28万元,主要由于赎回理财产品增加[60]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36.01万元,主要由于租赁付款和利润分配减少[61]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4,444.95万元,主要由于代建项目的代收代付资金增加和赎回理财产品增加[62]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14,453.75万元,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存在差异,主要由于非付现因素影响16,574.51万元[63] - 公司2022年投资收益为14,727,755.07元,占利润总额的9.19%,主要来自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及理财产品收益[63] - 公司2022年信用减值损失为-62,012,217.39元,占利润总额的-38.69%,主要由于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63]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6.83%,达到624,650,466.21元,占总资产比例19.39%,主要系公司赎回理财产品所致[64] - 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加1.86%,达到601,654,043.92元,占总资产比例18.68%,主要系客户回款周期延长所致[64] - 合同资产较上年末增加0.29%,达到240,365,343.33元,占总资产比例7.46%,主要系合同结算周期延长所致[64] - 在建工程较上年末增加3.19%,达到224,416,875.70元,占总资产比例6.97%,主要系龙华总部基地建设投入所致[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减少8.88%,达到517,149,889.02元,占总资产比例16.05%,主要系公司赎回理财产品所致[64] - 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增加2.19%,达到521,088,717.97元,占总资产比例16.18%,主要系项目进度收款形成的预收账款增加所致[64] - 其他应付款较上年末增加2.47%,达到173,744,946.39元,占总资产比例5.39%,主要系代建项目代收代付款增加所致[64] - 长期股权投资较上年末增加0.57%,达到52,414,707.66元,占总资产比例1.63%,主要系对参股公司中望智城注资所致[64] - 其他非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加1.46%,达到117,435,222.28元,占总资产比例3.65%,主要系预付龙华产业园建设工程款、以房抵债增加所致[64] - 商誉较上年末减少0.34%,达到769,048.02元,占总资产比例0.02%,主要系子公司华阳互联商誉减值所致[6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公司所处建筑设计行业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较大,2022年国家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16] - 装配式建筑渗透率不断提升,2022年住建部提出“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17] -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2025年将基本形成BIM技术框架和标准体系[17] - 人工智能将为建筑设计行业带来深刻变革,云计算、元宇宙、AIGC等新兴技术逐步渗透建筑产业链[18] - 建筑设计行业竞争格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将依托设计与研发优势向产业链延伸和拓展[86] 业务与技术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设计与咨询、建筑科技创新及产业链延伸业务,拥有多项甲级资质[19] - 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多个重点区域,形成了以华南为中心,辐射华中、华东、西南、华北等地区的市场格局[19] - 公司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自2004年启动,已获得42项专利(4项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4项软件著作权[27] - 公司BIM技术研究自2008年启动,已获得25项专利(15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5项软件著作权[29] - 公司被住建部认定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及“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27] - 公司2022年成为“广东省建筑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先进会员单位”[22] - 公司BIM工程实验室于2015年经深圳市发改委批准成立[29] - 公司2022年与中望软件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开展国产BIM软件研发[29] - 公司已累计获得189项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的方案大奖[30] - 公司持续研发华阳速建平台,推进BIM正向设计,提升设计效率和应用普及率[23] - 公司构建了3690方案设计、协同设计、模块化设计等设计平台[31] - 公司主张探索有态度、有品位的原创建筑,持续召开集团级方案创作大会[30] - 公司将持续加强装配式建筑、BIM、绿建、双碳、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79] - 公司积极布局华中、华东、西南、华北等区域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81] - 公司将持续升级和迭代设计平台和管理平台,提升设计质量和运营效率[82] - 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强人才厚度[83] - 公司持续加强平台化建设,通过流程化、标准化实现较高的管控精度,延伸管理半径[89] 研发与创新 - BIM样板文件数据转化系统已完成,旨在简化样板文件设置流程,降低人员技术要求门槛,实现跨平台数据调用[48] - 居住建筑智能化设计平台已完成,旨在通过智能化设计平台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48] - 基于混合云的设计线上化应用平台已完成,旨在实现跨区域、跨企业协同,提升设计生产效率[49] - 商业综合体防火分区及疏散宽度计算自动生成研究持续进行中,旨在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计的准确性[51] - 新建设模式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研究已完成,旨在通过在线可视化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提质增效[52] -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算量系统研究已完成,旨在通过自研软件提高钢筋算量效率[54] - 工程造价数据服务云平台指标计划管控软件的研发已完成,旨在建立和完善公司造价大数据平台,提升市场竞争力[54]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不少于1/3,报告期内共召开了6次董事会[94]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报告期内共召开了6次监事会[95] - 公司具备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管理体系,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相互独立[9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未在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任何职务,未在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领取薪酬[99] - 公司财务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兼职或领取薪酬[99] - 公司拥有独立的财务部门和专职财务人员,独立做出财务决策,独立核算,自负盈亏[99] - 2021年度股东大会参与比例为64.62%,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参与比例为62.32%,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参与比例为61.25%[100] - 公司董事长唐崇武持有51,903,000股,未发生增减变动[101] - 公司副总经理田晓秋因个人原因于2022年6月6日辞职,辞任后减持15,000股,期末持股数为3,535,000股[102]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专业背景丰富,主要工作经历涵盖工程设计、企业管理等领域[103]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邹展宇持有1,880,000股,未发生增减变动[101]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袁源持有1,500,000股,未发生增减变动[101] - 公司监事、经营部经理缪晴天未持有公司股份[101] - 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徐清平拥有华中科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历和香港中文大学MBA硕士学位[105] - 公司董事、深圳市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龙玉峰拥有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历和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05] - 公司独立董事陈登坤拥有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历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05] - 公司独立董事孟庆林拥有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供热通风专业本科学历和重庆建筑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105] - 公司独立董事田锋拥有兰州大学力学专业本科学历和北京理工大学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105] - 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唐志华拥有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历和城市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106] - 公司副总经理、结构总工程师张琳拥有河北工程大学工民建专业本科学历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106] - 公司董事唐崇武在多个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或董事职务,包括建筑产业化公司、华阳城科、华阳造价等[107] - 公司董事龙玉峰担任深圳市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总经理[107] - 公司董事徐清平在多个子公司担任董事职务,包括华阳造价、产业园公司、润阳智造等[10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372.36万元[108] - 董事长唐崇武2022年税前报酬为155万元[108] - 董事兼总经理储倩2022年税前报酬为150万元[108] - 董事兼副总经理邹展宇2022年税前报酬为133万元[108] - 董事兼副总经理袁源2022年税前报酬为140万元[108] - 独立董事陈登坤、孟庆林、田锋2022年税前报酬均为16.62万元[108] - 董事龙玉峰2022年税前报酬为120万元[108] - 2022年公司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均未缺席[109] - 公司董事提出的建议均被采纳[111]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及第三季度报告均获得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113] - 公司202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和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均获得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113] - 公司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执行情况及预计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议案获得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113] - 公司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获得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113] - 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获得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113]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96.99%[125]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6.64%[125] - 公司2022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135] -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199] - 公司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比例达到80%[200] 员工与人才培养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4,013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到3,515人[115]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75.2%(硕士及以上406人,本科2,610人)[115] - 公司薪酬政策强调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并通过绩效管理激励员工[116]
华阳国际(002949) - 华阳国际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5 06:52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设计及延伸业务,分为设计、科技研发和新业务三大板块 [1] - 设计板块: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容量大,企业碎片化,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公司加大投入、储备人才,提升市场占有率。人员规模、订单、营业额快速增长,但成本增加导致利润增幅较低 [1] - 科技研发板块:聚焦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装配式订单占比约25-30%。在装配式领域具有技术研发、项目实践、行业荣誉、团队规模等领先优势。BIM技术方面,正在打造三维设计平台和项目管理平台,实现BIM正向设计 [2] - 新业务板块:包括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旨在发挥设计价值,将设计单点优势转化为产业链综合优势 [2] 区域扩张与业务拓展 - 公司积极加大区域布局,在深圳、广州、上海、长沙基础上,新设海南、江西、广西公司。同时加大大湾区覆盖密度,新设惠州、东莞、珠海、汕头等6-7家城市公司 [2] - 拓展模式主要采取新设公司、培养团队的方式。业务拓展方向为纵向拓展,以设计研发为龙头,向全产业链布局,打造设计+科技企业 [2] 装配式建筑设计 - 装配式建筑设计基于常规设计,但比常规设计更精细,对成本和工期影响更大。设计品质需要全程把控,设计精度直接影响预制构件成本,设计好坏对工期影响明显 [2] - 公司自2004年启动装配式研究,在技术体系、建筑标准、表达深度等方面有大量成果,参编多项国家规范和标准。已建立完整的产品和技术研发体系,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专业解决方案 [2] 管理与效率 - 设计行业人员是主要生产力,管理复杂度高。公司重视平台和体系建设,提出"大平台、小团队"管理架构,基于强大平台缩小团队管理范围,实现管理颗粒度下沉,权责划分清晰,提升运营效率 [2][3] 其他交流 - 参与各方还就设计行业、品牌客户、装配式行业发展、技术应用、造价业务等领域进行了交流 [3]
华阳国际(002949) - 2020年5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0:04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当前整体经营情况良好,设计业务板块持续加大投入和人才储备,积极提升市场占有率 [2] - 公司规模持续扩张,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人员规模增长更快,导致利润未同步增长,目前公司人数接近4000人 [3] - 公司积极拓展EPC、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业务,未来大型设计公司将向工程领域发展,设计+工程+资本三驾马车助力实现设计价值最大化 [3] 订单与市场布局 - 疫情后公司复工复产情况良好,一季度订单增长较快,主要受益于政府在学校、医院、人才房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大 [3] - 公司核心客户合作关系不断巩固,设计服务评价持续提升 [3] - 大湾区、海南、广西、江西等区域布局效果逐渐显现 [3] 装配式建筑业务 - 公司是最早开展装配式建筑研究的企业之一,自2004年启动至今,参与了8项专项课题研究、25项标准制定及12项标准设计图集编制 [3] - 公司被住建部认定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及“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 [3] - 公司掌握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技术,形成成套技术体系,可提供涵盖装配式建筑设计策划、施工图设计、构件图深化等全流程技术服务 [3] 工程总承包业务 - 公司拓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以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脱节的矛盾 [3] - 工程总承包业务尚属新兴业务,公司采取稳健发展策略,确保风险可控 [3] - 公司参与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模式包括作为联合体参与方、牵头方或全权负责项目 [4]
华阳国际(002949) - 2020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二)
2022-12-04 09:42
财务表现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9亿,同比增长24% [3] - 归母净利润3,929万,同比增长5% [3]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09万,同比增长9%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流出8,716万元,较去年同期流出收窄约1,600万元 [3] 订单情况 - 设计业务新签合同9.0亿,同比增长76% [3] - 装配式建筑设计合同2.7亿元,占设计业务合同的30% [3] - 造价咨询新签合同1.9亿,同比增长20% [3] - 工程总承包及全过程咨询等新业务新签合同17.6亿 [3] 装配式设计业务 - 装配式业务收入1.3亿,占设计业务的27%,同比增长46.1% [3] - 新签装配式设计合同2.7亿,占设计业务的30% [3] - 公司参与8项专项课题研究、25项标准的制定以及12项标准设计图集的编制 [3] - 公司在全国18个城市完成近百个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总建筑面积超过2,000万㎡ [3] 市场与客户 - 订单增长受益于大湾区及华南地区政府投资加大,特别是教育、医疗等基础建设 [3] - 公司与万科、华润、保利、招商、人才安居集团等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3] 技术与研发 - 公司从2004年启动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与成果 [3] - 公司被住建部认定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及"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 [3] - 公司掌握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技术,可提供涵盖装配式建筑设计策划、前期规划、建筑方案、施工图设计、构件图深化、生产安装指导及BIM技术应用等全流程技术服务 [3]
华阳国际(002949) - 2020年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9:40
业绩表现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9亿,同比增长23.6% [2] - 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200万,同比增长 [2] - 上半年设计业务新签合同9亿,同比增长75.7% [4] - 造价咨询业务新签合同1.9亿,同比增长20.1% [4] - EPC、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业务新签合同17.6亿 [4] 区域分布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华南、华中与华东地区,占比分别为76.7%、14.6%和7.7% [4] 产业布局 - 公司首要策略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深耕华南,提升华南区域市场份额 [4] - 公司已着手进行区域扩张,包括提升大湾区的覆盖密度,新增海南、湖南、广西、江西等区域公司 [4] - 未来还将进一步增加区域公司 [4] 装配式设计业务 - 公司从2004年启动装配式建筑研究,是最早开展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的企业之一 [4] - 公司已在全国18个城市完成近百个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总建筑面积超过2000万㎡ [4] - 公司自主研发了"工业化+BIM+绿建"三位一体的设计平台 [4] - 公司与华润水泥合资成立了PC构件厂,用于装配式设计产品的落地研究 [4] - 公司已经覆盖设计、生产、施工等核心环节,形成了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