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谱(002876)

搜索文档
由厚到薄!三利谱从“一无所有”到“自主可控”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8:15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偏光片市场曾几乎全部依赖日韩进口 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是行业常态[2] - 本世纪初本土企业合计市占率不足3% 呈现"缺芯少屏"窘境[3] - 如今三利谱与另外两家国内企业合计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 实现从"一无所有"到"自主可控"的逆袭[2] 公司技术突破 - 2007年成立时面临无技术 无设备 无人才的困境 从实验室开始自主研发[3] - 2010年建成国内第一条宽幅TFT偏光片生产线 成本仅为日本方案的1/7[4] - 2022年成功开发全球首款35微米超薄偏光片 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局部领先的跨越[7] - 偏光片厚度从200微米逐步降低至69微米再到35微米 满足折叠屏 VR眼镜 车载显示等新兴领域需求[6] 产业链整合成果 - 2018年起向上游延伸 主动扶持国内供应商联合攻关材料技术[5] - 原材料国产化率已超50% 明年预计达到80% 成本还能再降15%至20%[6] - 与华为 小米 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进行创新产品合作[6] - 为原材料厂商提供试用机会与改进空间 促进上游原材料国产化[6] 产品应用领域 - 车载显示领域:超高耐久染料系偏光片通过多项车规级认证 在多家头部客户实现量产 打破日企长期垄断[7] - VR/AR领域:Pancake光学膜技术成为重要技术储备 超薄偏振片解决折叠光路设计核心难题[7] - 产品应用于手机 电视 汽车液晶显示屏等多元场景[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80亿元 同比增长41.97%创历史新高[7] - 第二季度营收达到8.74亿元 环比增长超过8%显示强劲增长势头[7] 未来发展规划 - 正在筹建国家级偏光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标在基础材料领域作出更多原创性突破[7] - 从追赶向引领技术创新转变 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7]
由厚到薄! 三利谱从“一无所有”到“自主可控”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8:14
行业地位与市场突破 - 中国偏光片市场从几乎全部依赖日韩进口到国内三家企业合计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 [3] - 本世纪初本土企业合计市占率不足3% [4] - 公司实现从0到1突破 走出自主可控逆袭之路 [3] 技术发展历程 - 2007年成立时无技术、无设备、无人才 从实验室开始自主研发 [4] - 2010年建成国内第一条宽幅TFT偏光片生产线 成本仅为日本方案的1/7 [4][5] - 2022年成功开发全球首款35微米超薄偏光片 实现细分领域从跟跑到领跑转变 [10] 成本控制与国产化进展 - 宽幅生产线建设成本仅1亿多元 相比日本成套方案7-8亿元大幅降低 [4][5] - 原材料国产化率已超50% 明年预计达80% [6] - 原材料国产化推进可使成本再降15%至20% [6] 产品技术创新 - 偏光片厚度从200微米降至69微米 再突破至35微米 [7] - 开发超高耐久染料系偏光片通过多项车规级认证 打破日企垄断 [9] - Pancake光学膜技术解决折叠光路设计核心难题 为VR/AR设备提供关键材料 [10] 产业链合作与客户拓展 - 与华为、小米、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进行创新产品合作 [8] - 为原材料厂商提供试用机会与改进空间 促进上游原材料国产化 [8] - 车载显示产品在多家头部客户实现量产 [9] - 与多家头部VR厂商达成深度合作 [10]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80亿元 同比增长41.97% [10] - 第二季度营收8.74亿元 环比增长超过8% [10] 未来发展规划 - 正在筹建国家级偏光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 目标在基础材料领域作出更多原创性突破 [10] - 致力于从技术追赶向引领技术创新转变 [10]
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1 22:43
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六次会议于2025年9月11日召开 应到董事7人 实到7人 其中4人以通讯方式出席 会议审议通过新增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 [2][3]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于同日召开 应到监事3人 实到3人 会议审议通过同一议案 [8][9] 新增日常关联交易详情 - 新增与关联方日常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531.51万元(不含税) 交易类型为代工服务 [4][13] - 交易对手方为湖北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湖北利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无锡利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黄冈利友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13][14][15] - 公司持有湖北三利谱24.59%股权 湖北三利谱持有湖北利友95.10%股权 黄冈利友和无锡利友为湖北利友全资子公司 [16] 关联方企业信息 - 湖北三利谱成立于2023年5月25日 注册资本12,200万元人民币 主营新材料研发及显示器件制造 [13] - 湖北利友成立于2024年12月2日 注册资本26,000万元人民币 主营显示器件制造及电子材料销售 [14] - 黄冈利友成立于2025年7月16日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主营光学材料销售及技术开发 [15] - 无锡利友成立于2026年10月19日 注册资本111,575.6648万元人民币 主营偏光片开发生产及进出口业务 [15] 交易合规性与影响 - 新增关联交易金额未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3] - 交易定价参照市场公允价格协商确定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不影响公司业务独立性 [17][18]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监事会均认为交易价格公允 不存在损害股东权益情形 [18][19] 行业经营特征 - 公司通过子公司与关联方开展代工服务 涉及显示器件制造及光学材料销售领域 [13][15] - 关联方企业均聚焦于光电新材料技术研发与进出口业务 体现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 [13][14][15]
三利谱(002876) - 关于新增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2025-09-11 08:45
关联交易 - 2025年9月11日审议通过新增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新增预计1531.51万元(不含税)[3] - 新增后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金额8212.93万元(不含税)[5] - 2025年1 - 6月已发生关联交易184.46万元(不含税,未经审计)[5] - 2024年度已发生关联交易32.77万元(不含税)[5] 股权与注册资本 - 公司持有湖北三利谱24.59%股权[7] - 湖北三利谱持有湖北利友95.10%股权[7] - 湖北三利谱注册资本12200万元[5] - 湖北利友注册资本26000万元[6] - 黄冈利友注册资本1000万元[6] - 无锡利友注册资本111575.6648万元[7]
三利谱(002876) - 第五届监事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11 08:45
会议情况 - 公司监事会于2025年9月9日发出第五届监事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通知[2] - 会议于2025年9月11日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2] - 会议应到监事3人,实到监事3人[2]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新增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3] - 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3]
三利谱(002876) - 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11 08:4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六次会议于9月11日召开[2] - 会议应到董事7人,实到7人[2] 关联交易 - 审议通过新增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表决7同意[3] - 2025年度预计新增关联交易总金额1531.51万元(不含税)[3]
三利谱:公司二季度生产经营正常,新产能顺利投产进入爬坡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9 10:34
公司经营状况 - 二季度生产经营正常 新产能顺利投产并进入爬坡阶段[1] - 65寸偏光片生产中补偿膜仍依赖进口 其他原材料已实现国产化且降本效果较好[1] 成本结构 - TAC和PVA两种材料占总成本约75%[3] - 公司正推进膜材国产化进程 重点关注规模替代时间及降本增效预期[3] 研发与投资布局 - 投资者关注公司自主研发膜材能力及对国产材料厂商的投资意向[3]
三利谱(002876):稼动率短期拖累业绩,份额继续突破
长江证券· 2025-09-07 06: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41.97% [2][6] - 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31.47% [2][6] - 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下降45.48% [2][6]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36.51%,环比增长8.6% [12]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08亿元,环比下降 [12] - 二季度毛利率15.52%,同比提升1.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20个百分点 [12] - 二季度净利率0.95%,同比下降2.9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71个百分点 [12]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合肥二期项目转入固定资产7.45亿元 [12] - 合肥二期良率与产能利用率处于爬升阶段,上半年亏损1523万元 [12] - 上半年汇兑影响利润同比减少5755万元 [12] - 贷款利息费用同比增加1452万元 [1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65寸以上大尺寸TV用UV胶偏光片和疏水材偏光片已全面量产 [12] - 结束公司在大尺寸TV领域的不足 [12] - 国产1720mm偏光片产线配套原材料逐步成熟 [12] - 中小尺寸3D固曲柔性AMOLED圆偏光片持续量产出货 [12] - 2025年上半年OLED圆偏光片出货量超上年同期 [12] - 正在开发薄型化、圆偏护眼、防蓝光等功能的新型OLED偏光片 [12] - VR头显光学复合膜新产品潜力可观 [2][12] 行业格局与公司定位 - 偏光片行业处于国产替代高速阶段 [2][12] - 未来三大供应商分立的趋势逐渐清晰 [2][12] - 公司当前份额仍有较大提升弹性 [2][1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3元、1.30元、1.80元 [12] - 对应PE分别为47.66倍、19.57倍、14.11倍 [12]
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中国屏何以大“显”身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5 00:20
行业崛起与市场变革 - 中国显示产业占据全球电视出货量半壁江山并在折叠屏等前沿领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1] - 行业从打破缺芯少屏困局到主导LCD主流市场并向OLED、Micro-LED等高端技术迈进 [1] - 75英寸电视近两年价格下跌约50% 消费者可用3498元购买75英寸电视 [1][5][7]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发展 - 新型显示器件及关键材料被置于国家战略高度 七部门联合提出加快量子点显示等技术研究 [2] - 京东方A通过收购韩国现代3代生产线迈出关键一步 TCL华星于2009年进军显示行业 [2] - 三利谱建成国内首条宽幅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 填补国内TFT-LCD偏光片产业空白 [3]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Mini-LED技术优化画质并推动大尺寸产品普及 使高画质高性价比大屏电视成为可能 [7] - 京东方A和TCL华星利用10.5代线实现100英寸与115英寸面板经济切割 降低单片成本 [7] - 惠科在8.6代线突破116英寸套切技术 提升材料利用率及超大尺寸生产灵活性 [7]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大尺寸化趋势受家庭沉浸式需求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 百寸级交互平板需求增长 [7] - 百寸产品向智慧医疗、文博展示、智慧交通等领域拓展 应用于手术示教等场景 [7] - 折叠屏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成为技术跨越明证 维信诺点亮多款全球首创柔性终端产品 [9] 产业布局与区域集聚 - 形成环京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四大产业集聚区 [4] - 珠三角地区产能占比最大 供应链不断优化 [4] - 国内显示行业度过最艰难时期 传统产品价格趋稳且高规格产品份额扩大 [4]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瞄准OLED技术可实现曲面折叠卷曲拉伸 布局Micro-LED等高端技术领域 [8] - 多种技术并行发展 针对大屏、高端手机、车载显示等不同终端各展所长 [9] - 从规模领先向价值制胜迈进 竞逐万物互联时代的屏幕话语权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