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莱英(002821)
icon
搜索文档
凯莱英20250331
2025-03-31 05: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凯莱英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整体业绩**:2024 年实现收入 58.05 亿元,同比下降 25.8%,剔除新冠大订单因素后同比增长 7.4%;归母净利润 1.49 亿元,同比下降 58%;全年毛利率 42.4%,较 2023 年下降 8.8 个百分点,剔除新冠重大订单因素后仅小幅下降;四季度收入同比和环比均有较高增长,净利润环比增长 13%至 2.39 亿元 [3][4] 2. **业务表现** - **小分子业务**:收入 45.7 亿元,剔除新冠订单同比增长 9%,毛利率达 47.9%;提货订单增长 9%,全年交付 48 个商业化项目,新增 8 个,收入同比增长 4%至 28 亿元,临床阶段交付 456 个项目,收入增长 17%至 17.67 亿元,订单储备增加 [3][5][10] - **新兴业务**:全年增速 2.3%,受国内市场影响较大,但四季度呈现强劲反转态势,毛利率向好,预计 2025 年持续改善 [3][5] - **化学大分子业务**:低开高走,下半年收入和项目交付快速增长,全年阿尔法分子模块收入同比增长 13%,四季度环比增长超 200%;全年完成 227 个项目,新开发客户 61 个,订单增长约 130%,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 260%,预计 2025 年收入将实现三倍以上增长 [3][11] 3. **全球化运营**:2024 年取得显著进展,欧美市场订单增速超整体,海外在手订单达 10.52 亿美元,同比增长超 20%;美国客户收入增长 18%,欧洲客户收入增长翻倍 [3][6] 4. **净利率下降原因**:消化新冠订单冗余、新兴业务爬坡、市场竞争加剧、海外产能建设投入及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导致净利率从疫情期间 30%以上降至 16.3% [3][7] 5. **未来展望** - 2025 年预计多个后期项目进入交付阶段,形成充足商业化订单储备,新兴业务毛利持续改善,全球拓展市场 [8] - 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轨道,通过降本增效提升业务利润率,聚焦海外产能建设 [22] - 依托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及美国波士顿研发中心,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大创新药出海 CDMO 建设支持 [3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产能建设** - **多肽领域**:2024 年底固相合成产能达 21,000 升,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达 30,000 升,新增 OEB5 厂房等 [12] - **海外产能**:2024 年持续推进,2025 年上半年合并 Sunday Set,下半年投入使用 3 Set,探索商业化产能并购;英国工厂 2024 年 8 月投入运营,预计 2026 - 2027 年实现盈亏平衡 [3][19][28] 2. **各业务板块进展** - **主营业务**:2024 年收入轻微下降,年底项目交付数量增长,新增上市药物商业化项目,在手订单增加 30%以上 [13] - **临床 CRO 业务**:2025 年小幅下降,新承接 197 个新项目,中后期项目前景良好,强化传统优势领域并在多领域取得突破 [14] - **生物大分子板块**:偶联药物定点收入同比增长 14%,新增多个项目,在手订单接近 60 个,启动上海奉贤生物药 CDMO 生产基地 [15][16] - **CSCT 技术平台**:2024 年拓展新客户,新承接项目前景良好,2025 年总体收入同比增 33%且 80%来自海外市场 [17] 3. **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投入达营业收入 10%左右,2025 年聚焦能快速推动收入实现的领域 [18] 4. **ESG 工作**:2024 年一家子公司获 8B 金牌认证,MC MINING ESG 评级为 A 级,标普可持续发展评估中 ESG 评分大幅提升,四家子公司提交科学基础减碳目标 [20] 5. **资本开支**:2024 年为 11.3 亿元,占收入比例 19.5%,主要用于新兴业务和研发平台建设;2025 年倾斜于新兴业务方向,海外建设根据战略动态调整 [21] 6. **市场开拓与竞争力提升**:加大多肽寡核苷酸联合疗法等增量业务市场开拓力度,依托小分子成熟平台开发欧美市场,探索先进制造技术研发 [23] 7. **新签项目与增长信心**:小分子保持稳健增长,新兴业务快速增长,为 2025 年收入恢复到两位数增长奠定基础 [25] 8. **产能利用率与资本开支方向**:2025 年小分子部分产能相对饱和,化学大分子产能利用率提升,生物大分子高利用率,新建奉贤商业化产能年底投入使用;资本开支集中在新业务领域 [26][27] 9. **新兴业务发展与盈利预期**:新兴业务板块订单增长强劲,国内创新药竞争力提升推动海外交易授权,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 [29][30] 10. **小分子 CDMO 商业化项目影响**:2024 年新增项目为未来可持续增长提供支撑,2025 年大量项目进入市场为商业化增长奠定基础 [32] 11. **海外产能布局影响**:对长期利润率有重要影响,需稳中求进,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和控制成本对冲成本压力,带来与海外客户深入合作机会 [33] 12. **PPQ 项目影响**:完成 PPQ 项目增加长期订单获取可能性,提高商业化订单机会和公司竞争力 [35]
凯莱英(002821):2024年报业绩点评:常规业务保持增长,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银河证券· 2025-03-31 01: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凯莱英2024年度营收受大订单高基数影响下降25.82%,剔除后增7.40%,归母净利润降58.17%,2024Q4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环比正增长 [3] - 常规业务增长,毛利率有提升空间,小分子业务盈利能力恢复,新兴业务前景好 [3] - 在手订单增速好,推进海外商业化产能布局,英国项目已运营并获订单 [3] - 2025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发展信心 [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66/74/83亿元,增速13%/13%/13%,归母净利润11.4/13.6/16.1亿元,增速20%/19%/18% [3]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804.66|6571.53|7402.20|8342.01| |收入增长率%|-25.82|13.21|12.64|12.7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48.95|1140.89|1358.68|1608.40| |利润增速%|-58.17|20.23|19.09|18.38| |毛利率%|42.36|43.03|43.53|44.51| |摊薄EPS(元)|2.63|3.16|3.77|4.46| |PE|30.27|25.18|21.14|17.86| |PB|1.71|1.62|1.54|1.46| |PS|4.95|4.37|3.88|3.44|[4] 资产负债表预测(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1050.18|11975.89|13195.04|14621.10| |非流动资产|8238.38|8290.37|8272.89|8196.31| |资产总计|19288.56|20266.26|21467.93|22817.41| |流动负债|1709.35|1795.36|2051.60|2291.33| |非流动负债|716.64|766.64|816.64|866.64| |负债合计|2425.98|2562.00|2868.23|3157.97| |少数股东权益|17.19|5.82|-9.06|-26.9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6845.39|17698.44|18608.75|19686.38| |负债和股东权益|19288.56|20266.26|21467.93|22817.41|[5] 现金流量表预测(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254.34|1809.89|1754.26|2017.86| |投资活动现金流|-1184.33|-408.53|-389.11|-378.94| |筹资活动现金流|-1928.19|-327.64|-393.62|-477.24| |现金净增加额|-1762.40|1169.50|971.53|1161.67|[5] 利润表预测(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5804.66|6571.53|7402.20|8342.01| |营业成本|3345.83|3743.48|4180.27|4629.38| |营业利润|1078.67|1295.63|1541.67|1823.27| |利润总额|1072.38|1287.76|1533.80|1815.41| |净利润|935.76|1129.51|1343.80|1590.5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48.95|1140.89|1358.68|1608.40| |EBITDA|1175.22|1908.46|2213.49|2545.70| |EPS (元)|2.63|3.16|3.77|4.46|[6]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增长率|-25.82%|13.21%|12.64%|12.70%| |营业利润增长率|-58.04%|20.11%|18.99%|18.2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58.17%|20.23%|19.09%|18.38%| |毛利率|42.36%|43.03%|43.53%|44.51%| |净利率|16.35%|17.36%|18.36%|19.28%| |ROE|5.63%|6.45%|7.30%|8.17%| |ROIC|3.30%|6.02%|6.79%|7.60%| |资产负债率|12.58%|12.64%|13.36%|13.84%| |净负债比率|-32.41%|-37.12%|-40.22%|-43.65%| |流动比率|6.46|6.67|6.43|6.38| |速动比率|5.38|5.66|5.44|5.40| |总资产周转率|0.30|0.33|0.35|0.38| |应收账款周转率|3.05|3.59|3.73|3.68| |应付账款周转率|7.40|8.17|8.39|8.26| |每股收益(元)|2.63|3.16|3.77|4.46| |每股经营现金(元)|3.48|5.02|4.86|5.60| |每股净资产(元)|46.72|49.08|51.61|54.59| |P/E|30.27|25.18|21.14|17.86| |P/B|1.71|1.62|1.54|1.46| |EV/EBITDA|19.16|11.61|9.60|7.91| |P/S|4.95|4.37|3.88|3.44|[6]
凯莱英:四季度业绩增速显著转正,传统业务强化优势,新兴业务有望改善-20250331
信达证券· 2025-03-31 0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Q4单季度公司业绩增速显著转正,基本消化大订单退潮影响,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各项细分业务经营稳健,2024年累计新签订单和年末在手订单增长,有望带动2025年业绩稳定增长 [2][3] - 小分子CDMO业务是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压舱石,项目储备丰富,随着更多项目从临床进入商业化阶段,商业化阶段CDMO收入有望加速增长,提升业务盈利能力 [4][5] - 新兴业务主要增长驱动来自化学大分子CDMO和生物大分子CDMO,订单丰富且产能充足,增长预期强劲,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改善 [6][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21亿元、75.54亿元、86.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8亿元、12.69亿元、14.72亿元,EPS(摊薄)分别为3.04元、3.52元、4.0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6.17倍、22.64倍、19.52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下滑25.82%,剔除上年同期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7.40%;实现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下滑58.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50亿元,同比下滑59.63%;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54亿元,同比下滑64.66% [1] 点评 四季度业绩增速显著转正,基本消化大订单退潮影响 - 季度业绩趋势:2024年Q1 - 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00亿元、12.98亿元、14.43亿元、16.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亿元、2.17亿元、2.11亿元、2.39亿元;Q4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41%,环比增长15.3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6.48%,环比增长12.99% [2] - 业务类型划分:2024年小分子CDMO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71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8.55%,其中临床阶段CDMO解决方案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17.23%,商业化阶段CDMO解决方案收入28.04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4.16%;新兴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2.25% [2] - 区域分布划分:2024年来自美国市场客户实现收入33.71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18.41%;来自境内市场客户实现收入15.20亿元,同比增长2.63%;来自欧洲市场客户实现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101.33% [3] - 客户类型划分:2024年来自大制药公司收入26.91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4.78%;来自中小制药公司收入31.14亿元,同比增长9.78% [3] - 订单情况:2024年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总额10.5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 [3] 小分子CDMO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的压舱石,商业化潜力较大 - 项目情况:2024年交付商业化项目48个,新增商业化项目8个,实现收入28.04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4.16%;交付临床阶段项目456个,其中临床Ⅲ期项目73个,实现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17.23%;预计2025年小分子验证批阶段(PPQ)项目达12个 [4][5] - 毛利率:2024年商业化阶段毛利率53.32%,临床阶段毛利率39.42% [5] 新兴业务:化学大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表现亮眼,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 整体情况:2024年整体实现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2.25%,毛利率21.67%,处于爬坡期,2024年下半年毛利率向好,预计2025年新兴业务验证批阶段(PPQ)项目达13个 [6] - 化学大分子CDMO: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3.26%,Q4单季度收入环比增长超200%,全年完成项目227个,新开发客户61个,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超130%,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260%,预计2025年该板块收入翻倍以上增长;在减重领域参与多个多肽项目,预计2025年验证批阶段(PPQ)项目超10个,2024年末多肽固相合成产能约21,000L,预计2025下半年达30,000L [7] - 生物大分子CDMO:2024年收入同比增加13.91%,新增15个ADC IND项目和3个BLA项目,助力国内多家头部客户项目出海;截止年报披露日,在手订单接近60个,其中ADC项目占比超60%,订单同比增长56%;积极推进偶联药物商业化产能建设,上海奉贤生物药CDMO研发及商业化生产基地已启用 [8]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825|5,805|6,621|7,554|8,619| |增长率YoY %|-23.7%|-25.8%|14.1%|14.1%|14.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百万元)|2,269|949|1,098|1,269|1,472| |增长率YoY%|-31.3%|-58.2%|15.7%|15.6%|16.0%| |毛利率%|51.2%|42.4%|43.5%|44.1%|44.7%| |净资产收益率ROE(%)|13.0%|5.6%|6.2%|6.8%|7.5%| |EPS(摊薄)(元)|6.29|2.63|3.04|3.52|4.08| |市盈率P/E(倍)|12.66|30.27|26.17|22.64|19.52| |市净率P/B(倍)|1.64|1.71|1.62|1.55|1.46| [9]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报告详细列出了2023A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各项数据,包括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项目,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利润表项目,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现金流量表项目 [10]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硕士,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超9年 [12]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12]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有3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相关领域研究 [12]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超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领域 [12]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 [12]
凯莱英:内生稳健发展,在手订单持续提升-20250330
华泰证券· 2025-03-30 04: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6821 HK和002821 CH均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分别为港币77.45和人民币105.49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收入/归母净利58.05/9.49亿元(yoy -25.8%/-58.2%),符合业绩预告预期;剔除大订单影响,24年收入yoy +7.4%,常规业务稳健发展;4Q24收入yoy +15.4%且qoq +15.4%,业绩边际提速;24年毛利率42.4%(yoy -8.8pct);截至年报披露日,在手订单总额10.52亿美元(同增超20%),业绩能见度提升;看好常规业务25年延续向好发展 [1] - 考虑生物医药投融资复苏传导至公司业绩有周期,叠加公司强化全球市场开拓及海外产能建设,调整公司收入增速及费用率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为10.87/12.60/14.66亿元(相比25/26年前值调整 -18.5%/-24.1%);公司为CDMO行业龙头,技术工艺领先且行业认可度提升,给予A/H股25年35/24x PE,对应目标价105.49元/77.45港币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分子业务 - 24年收入45.71亿元(剔除大订单后yoy +8.9%),其中商业化阶段CDMO收入28.04亿元(剔除大订单后yoy +4.2%),临床阶段CDMO收入17.67亿元(yoy +17.2%),常规核心业务向好发展 [2] - 24年交付项目共504个(yoy +18.3%),其中商业化、临床III期、临床I - II期项目分别为48、73、383个;预计25年小分子PPQ项目将达12个,商业化订单储备充足;看好核心业务收入25年保持稳健增长 [2] 新兴业务 - 24年收入12.26亿元(yoy +2.3%),其中境外收入yoy +15.4%;各板块均取得进展 [3] - 生物大分子收入yoy +13.3%,4Q24收入环增超200%;截至3M25在手订单金额yoy +130%,预计25年收入翻倍以上增长且2H25多肽固相合成产能将达30000L [3] - 制剂24年交付项目近200个,截至3M25在手订单金额yoy +30% [3] - 临床CRO 24年新接项目197个,截至24年底正在进行的临床项目269个 [3] - 生物大分子收入yoy +13.9%,截至3M25在手订单近60个,ADC项目数占比超60%;其他技术输出及合成生物技术业务贡献业绩增量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公司收入增速及费用率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为10.87/12.60/14.66亿元(相比25/26年前值调整 -18.5%/-24.1%) [4] - 给予A/H股25年35/24x PE(A/H股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均值27/23x),对应目标价105.49元/77.45港币(前值105.20元/75.04港币,对应A/H股25年29/19x PE)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7,825|5,805|6,547|7,470|8,557| |+/-%|(23.70)|(25.82)|12.79|14.10|14.5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269|948.95|1,087|1,260|1,466| |+/-%|(31.28)|(58.17)|14.53|15.89|16.37|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6.29|2.63|3.01|3.49|4.06| |ROE(%)|13.70|5.53|6.25|6.81|7.42| |PE(倍)|12.66|30.27|26.43|22.81|19.60| |PB(倍)|1.64|1.71|1.60|1.51|1.41| |EV EBITDA(倍)|7.14|18.78|15.87|13.09|10.80| [6]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详细展示了2023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等信息,如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的金额及变化情况 [19]
机构风向标 | 凯莱英(002821)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49.02%
新浪财经· 2025-03-29 01:3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3月29日凯莱英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介绍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公募基金和外资基金持股变动情况 [1][2] 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28日,109个机构投资者披露持有凯莱英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1.93亿股,占总股本52.39%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49.02%,较上一季度下跌0.39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动情况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6个,持股增加占比达0.40%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3个,持股减少占比小幅下跌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79个 [2]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17个 [2] 外资基金持股变动情况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外资基金1个,即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增加占比达0.82% [2]
凯莱英(0682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3: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约为人民币5,804,657千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7,781,436千元下降25.40%[5] - 2024年毛利率约为41.03%,较2023年的50.89%下降9.86个百分点[6] - 2024年母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人民币948,950千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2,268,811千元下降58.17%[6] - 2024年母公司股东应占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约为人民币803,069千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2,302,089千元下降65.12%[6] - 2024年度股息为每10股普通股人民币11.00元(含税),建议末期股息总额约为人民币390,367,340.00元(含税)[6]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58.05亿元,剔除大订单后收入同比增长8.28%[48] - 2024年毛利率为41.03%,同比下降9.86个百分点,剔除大订单后毛利率同比减少1.68个百分点[48] - 2024年经调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减少65.12%[48] - 2024年研发投入6.1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19%,占收入总额的10.59%[48] - 2024年确认收入的商业化项目48个,收入28.04亿元,同比下降45.10%,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长4.35%[49] - 2024年确认收入的临床阶段项目456个,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17.97%[50] - 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34.23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0.44%[52] - 2024年主营业务成本合计3416965千元,较2023年减少10.46%;营业成本合计3422947千元,较2023年减少10.44%[53]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合计41.06%,较2023年减少9.86个百分点;剔除大订单收入后,2024年毛利率较2023年同期轻微减少1.68个百分点[54]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3年的409.85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480.72百万元[56] - 2024年销售开支为243.3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91%[57] - 2024年行政开支为861.4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1%[58] - 2024年研发开支为614.4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减少13.19%,但研发投入占收入比由2023年的9.10%上涨至2024年的10.59%[59]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亏损约为11.67百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9.90百万元[61] - 2024年财务费用总计9.5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77%[62] - 2024年净利润为935.76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58.4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8.95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58.17%[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馀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320.58百万元或18.57%;银行借款金额为0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23百万元)[66] - 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2486万元,2023年亏损217万元[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商誉账面净值约为1.4618亿元,与2023年持平[70] - 2024年12月31日抵押存款约为6167万元,2023年为896万元[71] - 报告期内资本开支约11.3001亿元,2023年约12.4161亿元[73]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诺约4.1468亿元,2023年约5.5201亿元[74]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12.58%,2023年为11.42%[77] - 2024年经调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03069亿元,净利率为13.83%;2023年分别为23.02089亿元和29.60%[79]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5434亿元,同比减少22.953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8433亿元,同比减少15.069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2819亿元,去年同期为5.4203亿元[81] - 2024年12月31日归属股东权益总额约为168.6257亿元,2023年约为175.0998亿元[82]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804,65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7,781,436千元[151] - 2024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381,71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959,636千元[151] - 2024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072,381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557,130千元[151]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为人民币935,756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250,820千元[151]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2.69元,2023年为人民币6.26元[151]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939,59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257,143千元[152] - 2024年非流動資產總值為8,238,381千元人民幣,2023年為7,415,101千元人民幣[153] - 2024年流動資產總值為11,050,175千元人民幣,2023年為12,352,058千元人民幣[153] - 2024年流動負債總額為1,709,345千元人民幣,2023年為1,800,803千元人民幣[153] - 2024年非流動負債總額為716,639千元人民幣,2023年為456,377千元人民幣[154] - 2024年資產淨值為16,862,572千元人民幣,2023年為17,509,979千元人民幣[154] - 2024年总收入为58.04657亿元,较2023年的77.81436亿元有所下降[166][169][170] - 2024年中国内地收入为15.19908亿元,海外收入为42.84749亿元;2023年中国内地收入为14.37274亿元,海外收入为63.44162亿元[166][17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78.32267亿元,较2023年的70.40922亿元有所增加[167] - 2024年来自单一客户的收入为0,2023年为32.55341亿元[168] - 2024年销售货品收入为45.68527亿元,2023年为64.85278亿元[169]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3.82474亿元,收益总额为0.98241亿元;2023年其他收入总额为2.40692亿元,收益总额为1.69162亿元[171] - 2024年除税前利润扣除销售成本34.22947亿元等多项费用;2023年扣除销售成本38.218亿元等多项费用[172] - 2024年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0.9505亿元,2023年为0.5818亿元[172] - 2024年中国内地部分附属公司享有15%优惠税率,美国实体按21%税率缴税,英国实体按19%税率缴税[173]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为6.33866亿元,每股1.10元;2023年为6.63897亿元,每股1.80元[174]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的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52,106,000股,2023年为362,026,000股;2024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的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52,108,000股,2023年为362,228,000股[176]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的母公司普通股權持有人應佔利潤为946,451,000元,2023年为2,264,876,000元;2024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的母公司普通股權持有人應佔利潤为948,950,000元,2023年为2,268,810,000元[17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939,914,000元,减值103,027,000元,合计1,836,887,000元;2023年分别为2,116,812,000元、105,823,000元、2,010,989,000元[17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1年内账龄金额为1,759,490,000元,1 - 2年为74,247,000元,2 - 3年为3,150,000元;2023年分别为1,970,446,000元、37,041,000元、3,502,000元[17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年初为105,823,000元,年末为103,027,000元;2023年年初为102,810,000元,年末为105,823,000元[17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1年内账龄金额为358,342,000元,1 - 2年为56,497,000元,2年以上为34,677,000元,合计449,516,000元;2023年分别为354,539,000元、86,523,000元、11,303,000元、452,365,000元[183] - 2024年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367,716,423股,股本为367,716,000元;2023年分别为369,471,533股、369,472,000元[185] - 2024年因员工流失回购及注销受限制股份致注册资本减少,注销2,100股,减少2,000元;2024年7月19日按每股128.34元回购注销1,753,010股受限制A股股份,减少1,754,000元[18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按个别基准计提拨备账面价值为5,185,000元,减值亏损5,185,000元,减值率100%;按信用风险特征计提拨备账面价值为1,934,729,000元,减值亏损97,842,000元,减值率5%[18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按个别基准计提拨备账面价值为10,143,000元,减值亏损10,143,000元,减值率100%;按信用风险特征计提拨备账面价值为2,106,669,000元,减值亏损95,680,000元,减值率5%[18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570.73百万元,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长9.23%;新兴业务板块收入为人民币1,226.37百万元,同比上升4.80%[10]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3%,环比增长19.3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238.62百万元,环比增长12.99%[10] - 2024年新增CDMO业务订单客户超200家[12] - 2024年跨国大制药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690.61百万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4.78%;来自中小型公司年收入为人民币3,114.04百万元,相比2023年上升11.50%[12] - 公司海外业务年收入为42847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46%,剔除大订单后增长9.20%;境内客户收入1519.91亿元,同比增长5.75%[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分子业务开展504个项目,较2023年增长18.31%;2024年收入457073万元,毛利率46.39%,剔除大订单后收入同比增长9.23%[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成功进行48个小分子商业化项目,确认收入280395万元[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小分子CDMO临床阶段项目456个,较去年增加70个;临床项目确认收入17667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97%[17] - 根据小分子临床阶段在手订单预计2025年验证批阶段项目将达12个[19] - 新兴业务线2024年收入为122637万元,收入同比上升4.80%,全年毛利率
凯莱英(002821)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履职情况评估及履行监督职责的报告
2025-03-28 12:17
审计机构信息 - 公司2024年度境内审计机构为安永华明,境外为安永[1] 安永华明人员与业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安永华明有合伙人251人,执业注会逾1700人[1] - 2023年度安永华明业务总收入59.55亿元,审计收入55.85亿元[1] - 2023年度安永华明A股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137家,收费9.05亿元[2] 安永华明风险与处罚情况 - 安永华明已计提职业风险基金和保险累计赔偿限额超2亿元[2] - 安永华明近三年执业受监督管理措施3次[3] - 13名安永华明从业人员近三年执业受行政处罚1次[3] 公司审计会议情况 - 2025年1月17日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沟通2024年度审计计划[8][9] - 2025年3月25日第二次会议听取2024年度审计汇报[9]
凯莱英(002821) - 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
2025-03-28 12:17
资金使用 - 公司及子公司拟用不超500,000万元闲置自有资金买理财产品[2] - 理财产品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额度内资金可循环使用[2] 产品选择 - 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期限不超12个月的低风险理财产品[3] - 与无关联关系金融机构合作,确保不构成关联交易[3] 监督机制 - 独立董事、监事会可监督检查,必要时聘专业机构审计[4] - 审计部审计监督并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5]
凯莱英(002821)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2025-03-28 12:17
监事会情况 - 2024年公司监事会有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 - 2024年监事会召开11次会议[1] 合规情况 - 2024年财务无违规违纪问题[4] - 报告期内无违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合规[5][6] - 2024年募集资金使用合法合规[9] 重大事项 - 报告期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资产事项[10] 未来展望 - 2025年监事会继续监督维护股东权益[12]
凯莱英(002821) - 关于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公告
2025-03-28 12:17
外汇交易业务 - 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不超15亿美元外汇衍生品交易[1][3][4] - 2025年3月28日议案通过,待股东大会批准[1][4] - 交易对手为银行类金融机构[3] 交易详情 - 交易品种含外汇远期等业务[3] - 资金为自有资金,不涉募集或信贷[3] - 业务期限自批准日起一年,授权管理层实施[3] 风险管理 - 外汇交易存在市场等风险[5][6] - 公司制定制度、成立小组管控风险[7] - 按准则确定公允价值,关注套期有效性[9][10] 业务意义 - 开展交易可提高应对外汇风险能力,增强财务稳健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