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大美食(002726)
icon
搜索文档
龙大美食(002726) - 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19 13:00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9月19日召开,9名董事全出席[4]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部分募投项目再次延期并重新论证议案,9票同意[5][6] - 审议通过放弃收购五仓农牧集团股权议案,6票同意,需股东会审议[7][8] - 审议通过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议案,9票同意[9][10] - 审议通过不向下修正可转债转股价格议案,9票同意[11][12]
龙大美食回应上半年业绩下滑,围绕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和创新
犀牛财经· 2025-09-19 11:18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49.75亿元同比减少1.38% [1][2] - 净利润3516.87万元同比减少39.52%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3亿元同比减少48.81%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1%同比下降1.73个百分点 [2] 业务表现 - 预制食品收入7.83亿元同比减少19.5% [3] - 食品行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减少19.91% [3] - 预制食品毛利率同比提升1.24个百分点 [4] - 总资产57.9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49% [2] 战略调整 - 主动缩减低毛利业务聚焦高毛利产品 [3] - 优化预制食品结构开发高毛利预制半成品及成品 [4] - 在建工程转固影响净利润表现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5.38亿元同比增长2.34% [2] 产品研发 - 采用研发一批、储备一批、上市一批的创新思路 [4] - 针对B端客户开发黑猪系列、牛肉系列新品 [4] - 针对C端推出鲜食记系列包括粽香糯米肠等产品 [4] - 升级传统高低温产品推出大肉块老火腿等新品 [4] 行业定位 - 公司以食品为主体养殖和屠宰为两翼支撑 [2] - 具备品控、研发、产能及供应链等多方面优势 [4] - 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定义范围不包括主食类和中央厨房菜肴 [3] - 预制菜市场竞争激烈但公司坚持差异化创新 [4]
龙大美食遭遇增长困境2025年上半年业绩双降 预制菜战略承压
新浪证券· 2025-09-18 10: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75亿元同比下降1.38% [1] - 归母净利润3516.87万元同比下降39.52% [1] - 财务费用大幅增长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 [1] 业务结构分析 - 屠宰业务营收规模庞大但毛利率极低对利润贡献有限 [2] - 预制菜业务收入出现显著下降未能承担业绩增长重任 [1][2] - 预制菜净利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行业竞争格局 - 预制菜行业呈现政策端推动、资本端赋能、产业端加码但消费端认可度不足格局 [2] - 行业整体竞争激烈 [2] - 公司在大B端渠道拥有先发优势但未能转化为持续业绩增长 [2] 财务风险状况 - 短期债务压力显著流动比率持续下降 [3] - 存贷双高现象突出货币资金规模可观但短期借款居高不下 [3] - 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比值持续增长回款能力减弱 [3] 战略调整措施 - 通过控制养殖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深耕精加工业务以及拓展新零售渠道尝试突围 [3] - 措施尚未能扭转业绩下滑态势 [3] - 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市场认可度 [3]
猪肉股午后持续调整,邦基科技跌超8%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13:38
猪肉股市场表现 - 邦基科技股价一度下跌近9% [1] - 天域生物 牧原股份 龙大美食等猪肉股跟随下跌 [1] - 猪肉板块在午后交易时段出现持续调整 [1]
A股猪肉股走弱,邦基科技跌超8%
格隆汇APP· 2025-09-17 06:40
猪肉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猪肉股整体走弱 邦基科技下跌8.45% 天域生物下跌6.23% 金新农下跌4.12% 海大集团下跌3.19% 龙大美食下跌2.99% 大禹生物下跌2.90% 牧原股份下跌2.02% [1][2] - 牧原股份总市值达3070亿元 为板块内市值最高企业 海大集团市值1069亿元位列第二 [2] - 邦基科技年初至今涨幅达183.41% 大禹生物年初至今涨幅90.39% 回盛生物年初至今涨幅121.49% [2] 个股涨跌数据 - 邦基科技(603151)总市值47.77亿元 天域生物(603717)总市值27.07亿元 金新农(002548)总市值39.37亿元 [2] - 龙大美食(002726)年初至今下跌26.14% 罗牛山(000735)年初至今下跌2.09% [2] - 巨星农牧(603477)总市值111亿元 立华股份(300761)总市值200亿元 广弘控股(000529)总市值36.95亿元 [2]
预制菜国标或将出台,多只概念股走强!一股票涨停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0:48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 - 标准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预制菜[1][2] - 监管标准出台有望推进行业自律 加强防腐剂禁令和冷链升级要求[3] 资本市场反应 - 9月15日预制菜板块走强明显 多只A股概念股出现上涨[1][2] - 得利斯(002330)一字涨停收盘涨10.10% 主力净流入6405万元 预制菜收入占比21.67%[2] - 味知香(605089)开盘涨停收盘涨4.93% 国联水产(300094)收涨5.03% 千味央厨(001215)收涨3.96%[2] - 西贝供应商龙大美食(002726)上涨5.69% 2024年12月与西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 行业影响分析 - 标准统一将解决行业面临的标准不一 食品安全和监管标准问题[3] -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 利好产业链龙头企业[3] - 优质的品牌力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3]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门店100%没有预制菜"[1] - 双方多次隔空回应推动预制菜话题发酵[1]
风波中的预制菜行业!门槛低竞争大,上市公司利润普遍下滑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13:33
行业关注度提升 - 罗永浩和西贝事件引发消费者对预制菜行业关注 [1] - 多家预制菜上市公司股票大涨 得利斯一字涨停 惠发食品和龙大美食一度涨停 国联水产盘中冲高12.43%收涨5.03% 味知香收涨4.93% [1] 行业规范化进程 -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明确定义预制菜标准 [4] - 《通知》要求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 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 不包括主食类食品 [5] - 各地相继出台预制菜标准 广东省发布《预制菜术语及分类》及《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 四川省实施《预制川菜 清洁标签通则》等6项团体标准 大连市发布《大连市海鲜预制菜黑椒三文鱼》团体标准 [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 同比增长33.8% [6] -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490亿元 [6] 上市公司财务表现 - 龙大美食预制食品业务营业收入7.82亿元同比下降19.5% 毛利率12.43%同比上升1.24个百分点 [8] - 国联水产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下降18.36% 扣非净利润亏损5.5亿元同比下降22982.41% 毛利率-4.71%同比下降8.31个百分点 [8] - 惠发食品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下降17.75% 扣非净利润亏损0.31亿元同比下降67.5% 毛利率16.97%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 [8] - 海欣食品营业收入6.06亿元同比下降15.18% 扣非净利润亏损0.26亿元同比下降51.68% 毛利率19.36%同比上升1.45个百分点 [8] - 安井食品营业收入76.04亿元同比增长0.8% 扣非净利润6.03亿元同比下降21.85% 毛利率20.52%同比下降3.39个百分点 [8] - 味知香营业收入6.82亿元同比下降15.9% 扣非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35.36% 毛利率25.2%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8] - 三全食品营业收入35.67亿元同比下降2.66% 扣非净利润2.24亿元同比下降16.61% 毛利率23.87%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8] - 广州酒家营业收入19.91亿元同比增长4.16% 扣非净利润0.35亿元同比下降30.37% 毛利率23.2%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 [8] - 得利斯营业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17.04% 扣非净利润0.08亿元同比下降38.93% 毛利率8.97%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8] - 好当家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下降9.18% 扣非净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8.74% 毛利率20.13%同比上升6.52个百分点 [8] - 双汇发展包装肉制品业务营业收入112.07亿元同比下降9.42% 毛利率36.1%同比上升0.61个百分点 [8] - 西安饮食生产制造业务营业收入0.63亿元同比增长6.95% 毛利率21.54%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 [8]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面临低门槛 产品同质化和消费者信任危机等挑战 [7] - 龙头企业如安井食品 三全食品和双汇发展毛利率均高于20% [10] - 国联水产资产减值损失达2.78亿元同比增长280.82% 主要来自存货跌价损失 [9] - 惠发食品销售费用0.57亿元同比下降8.06% 管理费用0.71亿元同比下降5.92% [9] - 海欣食品子公司福建长恒食品产能未充分释放 [9] 下游应用领域 - 预制菜已广泛应用于西式快餐 油炸小吃 火锅 烤鱼 麻辣烫 炒菜和高端饭店等餐饮业态 [11] - 龙大美食客户包括海底捞 肯德基 麦当劳 西贝和半天妖 [11] - 国联水产客户包括呷哺呷哺 海底捞 汉堡王 赛百味和红龙虾 [11] - 安井食品客户包括海底捞 张亮麻辣烫 半天妖 鱼你在一起 夸父 喜姐 呷哺呷哺和兰湘子 [11] - 得利斯客户包括超意兴 庙东排骨 金陵饭店 正新鸡排和海底捞 [11] 企业战略转型 - 好当家进军医药保健行业 推出刺参软胶囊 刺参粘多糖颗粒 海参口服液 海参西洋参口服液 海参原浆和液体海参等产品 [11]
罗永浩大战贾国龙,预制菜闷声发大财
36氪· 2025-09-15 13:25
行业监管进展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于9月13日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标志着行业首次建立全国统一安全标准[5] - 监管体系自2022年起逐步完善:中国烹饪协会发布团体标准 2023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明确预制菜定义[8] - 新标准排除中央厨房制作菜肴及主食类产品 与消费者认知存在显著差异[9] 市场表现 - 预制菜指数(8841441)9月15日收报1070.24点 单日上涨18.02点 涨幅1.71%[4] - 得利斯(002330.SZ)涨停10.10%至5.45元 惠发食品(603536.SH)涨5.56%至11.40元 国联水产(300094.SZ)涨5.03%至3.97元[2][4] - 龙大美食(002726.SZ)涨5.69%至6.13元 千味央厨(001215.SZ)涨3.96%至34.92元 味知香(605089.SH)涨4.93%至28.50元[3][4] 产业链发展历程 - 行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 伴随麦当劳 肯德基进入中国带动净菜配送规模化[6] - 2000-2005年成为企业集中注册期:天康生物 国联水产 得利斯 惠发食品均成立于该阶段[6] - 2008年后中央厨房与冷链运输兴起 推动预制菜标准化扩张 商场连锁品牌复制与明火限制政策进一步促进渗透[12] 行业竞争格局 - 预制菜降低餐饮行业准入门槛 使大小餐馆均能通过采购实现多菜系运营[12] - 传统连锁餐饮(海底捞 外婆家 避风塘 永和大王)依托中央厨房优势 与新入局者形成竞争[10] - 西贝等企业转向门店现制 但供应商千味央厨(黄米凉糕 蒙古奶酪饼) 龙大美食(猪肉产品)仍受益于行业整体发展[1][3] 消费端矛盾 - 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认知偏差 普遍认为"非现场制作即预制菜" 与官方定义产生冲突[9] - 核心矛盾源于知情权缺失 而非食品安全本身 反映现代生活节奏下对传统烹饪方式的怀念[10][13] - 外卖普及加剧预制菜渗透 导致消费者选择受限[13]
罗永浩大战贾国龙,预制菜闷声发大财
36氪· 2025-09-15 13:03
预制菜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于9月13日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标志着行业首次迎来全国统一安全标准 [8] - 预制菜产业监管体系近三年快速完善 从2022年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 到2023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再到2023年六部门联合明确定义 [9] 预制菜概念股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5日收盘 预制菜概念股集体大涨 得利斯涨停(涨10.10%) 龙大美食涨5.69% 惠发食品涨5.56% 国联水产涨5.03% [3][7] - 西贝供应商千味央厨(涨3.96%)供应黄米凉糕等产品 龙大美食供应猪肉全品类产品 [4][7] - 预制菜指数(8841441)当日收报1070.24点 单日涨幅1.71% [6]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行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外资快餐进入带动的净菜配送 2000-2005年出现首批规模化企业(天康生物 国联水产 得利斯 惠发食品均注册于此阶段) [9] - 2008年后中央厨房与冷链运输兴起推动行业扩张 商场连锁品牌标准化需求及明火限制政策进一步促进预制菜渗透 [12] - 当前连锁餐饮(海底捞 外婆家 避风塘 永和大王)普遍采用中央厨房模式 预制菜技术使中小餐馆获得同等起点 [10] 行业争议与消费端矛盾 - 官方定义(中央厨房制作菜肴不属于预制菜)与消费者认知(非现场制作即预制菜)存在根本冲突 [10] - 消费端核心矛盾在于知情权缺失 而非食品安全本身 反映现代生活节奏下对"锅气"和传统烹饪方式的情感需求 [10][13] - 预制菜通过降低成本(较聘用厨师更便宜)和丰富品类(覆盖南北菜系)成为餐饮业普遍选择 [12]
风波中的预制菜行业:门槛低竞争加剧,上市公司利润普遍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9-15 11:21
行业关注度提升 - 罗永浩和西贝事件引发消费者对预制菜行业关注度提升 [1] - 2025年9月15日多家预制菜上市公司股价大涨 其中得利斯一字涨停 惠发食品和龙大美食一度涨停 国联水产盘中冲高12.43% 最终收涨5.03% 味知香收涨4.93% [1] 行业规范化进程 - 2024年3月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明确定义预制菜为不添加防腐剂的预包装菜肴 不包括主食类食品 [4] - 各地方标准相继出台 包括2025年1月广东省《预制菜术语及分类》和《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 四川省《预制川菜 清洁标签通则》等6项团体标准 4月大连市《海鲜预制菜黑椒三文鱼》团体标准 [5] - 行业逐步进入规范化发展路径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 同比增长33.8% [5] -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 [5] 上市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多数企业营收下滑:龙大美食预制食品业务营收7.82亿元(-19.5%) 国联水产营收16.5亿元(-18.36%) 惠发食品营收7.34亿元(-17.75%) 海欣食品营收6.06亿元(-15.18%) 味知香营收6.82亿元(-15.9%) [7] - 扣非净利润普遍下降:国联水产亏损5.5亿元(-22982.41%) 惠发食品亏损0.31亿元(-67.5%) 海欣食品亏损0.26亿元(-51.68%) 安井食品6.03亿元(-21.85%) 味知香0.82亿元(-35.36%) [7] - 毛利率表现分化:龙大美食毛利率12.43%(+1.24%) 国联水产毛利率-4.71%(-8.31%) 好当家毛利率20.13%(+6.52%) 双汇发展包装肉制品毛利率36.10%(+0.61%) [7] 市场竞争与经营挑战 - 行业存在门槛较低 产品同质化和消费者信任危机等问题 [3][6] - 国联水产资产减值损失达2.78亿元(同比增长280.82%) 主要来自存货跌价损失 [9] - 惠发食品在营收下降情况下持续投入销售费用0.57亿元和管理费用0.71亿元 [9] - 海欣食品因子公司福建长恒食品产能未充分释放导致亏损 [9] 下游应用领域 - 预制菜已广泛应用于西式快餐 油炸小吃 火锅 烤鱼 麻辣烫 炒菜及高端饭店等餐饮业态 [10] - 龙大美食客户包括海底捞 肯德基 麦当劳 西贝 半天妖 [10] - 国联水产客户涵盖呷哺呷哺 海底捞 汉堡王 赛百味 红龙虾 [10] - 安井食品客户有海底捞 张亮麻辣烫 半天妖 鱼你在一起等 [10] 业务多元化尝试 - 好当家正在进军医药保健行业 推出刺参软胶囊 海参口服液等新产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