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鱼跃医疗(002223)
icon
搜索文档
鱼跃医疗:携手蚂蚁集团全面推进AI新生态,共同定义未来医疗硬件
经济观察网· 2025-06-27 03:09
合作发布 - 蚂蚁集团联合鱼跃医疗、Vivo等企业推出面向用户端的AI健康应用AQ [1] - 鱼跃医疗宣布旗下血糖管理、呼吸治疗等产品将全面接入蚂蚁医疗大模型生态 [1] - 合作旨在构建从诊疗、服务到健康管理的闭环,实现专业医疗服务的普惠共享 [1] 合作内容 - 鱼跃医疗将以AQ为支点,发挥专业医疗器械优势,探索健康服务模式创新 [2] - AQ将与鱼跃医疗产品矩阵深度融合,包括呼吸机、血糖仪等设备数据打通 [4] - 鱼跃"安耐糖""呼吸管家"等AI智能体上线AQ,辅助患者慢病管理 [4] - 合作实现从"远程问诊"到"就医服务"的全流程闭环 [4] 战略意义 - 鱼跃医疗深耕生命健康事业27年,与蚂蚁集团"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简单"的愿景契合 [4] - 合作将加快"技术共享、数据互通、场景共建"的良性循环,为医疗AI规模化落地奠定基础 [4] - 鱼跃医疗提出成为全球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前三的战略目标,推进全球化、数智化、穿戴化布局 [5] 市场覆盖 - 鱼跃医疗产品服务遍及全球超30万家医疗机构,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鱼跃医疗产品惠及全球3亿家庭 [5] - 公司通过数智科技与医疗设备融合,形成医疗创新生态 [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自动体外除颤仪(ADE)行业产业链图谱、政策、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展望:国内AED配置工作加速推进,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6 01:18
行业概况 -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通过电击除颤恢复心脏正常节律,适用于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引发的心脏骤停,最佳抢救时间为"黄金4分钟" [1][2] - AED内置智能分析系统,可自动检测患者心律并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通过语音引导操作,普通人经过基础培训即可使用 [2] - 2024年中国AED行业规模从2019年的1.47亿元增长至52.91亿元,呈现爆发性增长 [1][12] 产业链 - 上游为原材料及元器件供应环节,包括塑料、金属、电路板、电容器、电极片、电池、芯片等 [4]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代表厂商有鱼跃医疗、迈瑞医疗、美国卓尔、日本光电等 [4] - 下游应用需求端包括医院、急救中心、机场、地铁站、学校、商场、体育场馆、社区家庭等场景 [4] 产业现状 -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占总人口近1/4,每年约有54.4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其中87.7%发生在医院外 [7] - 中国AED配置率仅为0.2台/10万人,远低于美国(317台/10万人)、日本(555台/10万人)、荷兰(696台/10万人) [7] - 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3至5分钟内进行AED除颤,可使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达到50%至70% [7] 政策推动 - 国家卫健委2019年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要求在人员密集场所配备AED [9][11] - 2023年五部委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加大AED推广力度 [9][11] -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2022年超过20个省市公布AED配置计划,北京、上海、广东等一线城市采购已取得初步成效 [11] 市场潜力 - 按国家卫健委100~200台/10万人的标准估算,中国AED配置最高可达约300万台,市场规模近600亿元 [12] - 若达到美日等发达国家普及率,全国AED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12] 企业格局 - 国产AED未出现前,市场被飞利浦、卓尔、日本光电等国外品牌占据,设备单价在4~9万元 [14] - 2013年迈瑞医疗研发出中国首台国产AED,目前国产品牌已占据主导地位 [14] - 迈瑞医疗占据中国AED市场61%的份额,美国卓尔以13.1%的市占率位列第二 [14] - 国产AED中标单价约2万元,大幅降低普及门槛 [14] 重点企业 - 鱼跃医疗2024年营业总收入75.66亿元,同比下降5.09%,急救解决方案及其他业务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34.05% [16] - 迈瑞医疗2024年营业总收入367.26亿元,同比增长5.14%,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销售收入135.57亿元,同比下降11.11% [18] 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加快,截至2024年国产AED市场渗透率超90%,迈瑞、久心医疗等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20] - 应用场景多元化,从传统公共场所向产业园区、学校、社区、养老机构等延伸,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成为新增量 [21] - 家庭场景需求爆发,家用AED向小型化、便携化、易用化方向发展,单价有望降至5000元以下 [22]
6月23日工银医疗保健股票净值增长1.18%,今年来累计上涨13.03%
搜狐财经· 2025-06-23 12:51
基金表现 -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最新净值2.5760元,单日增长1.18% [1] - 近1个月收益率-0.46%,同类排名514/1026;近6个月收益率11.85%,同类排名173/993;年初至今收益率13.03%,同类排名137/997 [1] 投资组合 - 前十大股票持仓合计占比39.79%,重点持仓包括恒瑞医药(8.90%)、药明康德(5.12%)、艾力斯(4.94%)、百济神州-U(3.77%)、泽璟制药-U(3.52%) [1] - 其余重要持仓为新诺威(3.27%)、迈瑞医疗(2.80%)、鱼跃医疗(2.76%)、联影医疗(2.47%)、诺诚健华-U(2.24%) [1] 基金概况 - 基金成立于2014年11月18日,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为27.24亿元 [1] - 现任基金经理为赵蓓和丁洋,赵蓓自基金成立日起担任基金经理,丁洋自2023年5月5日起担任 [1][2] 管理团队 - 赵蓓为研究部副总监兼医疗保健研究团队负责人,管理多只医疗主题基金,包括工银养老产业股票(2015年起)、工银前沿医疗股票(2016年起) [2] - 丁洋曾任博士后研究员,2017年12月加入工银瑞信,现任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兼基金经理 [2]
鱼跃医疗收盘上涨1.11%,滚动市盈率20.11倍,总市值356.1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3 08:51
股价与估值表现 - 6月23日收盘价35.53元,单日上涨1.11%,滚动市盈率20.11倍,总市值356.18亿元 [1] - 公司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值48.89倍及中值35.79倍,在行业内排名第48位 [1][2] - 静态市盈率19.73倍,市净率2.72倍 [2] 资金流向 - 6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52.03万元 [1] - 近5日累计净流入2553.57万元,呈现持续流入态势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36亿元,同比增长9.17% [2] - 同期净利润6.25亿元,同比下降5.26% [2] - 销售毛利率达50.30% [2] 业务与品牌 - 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销售及解决方案提供 [1] - 核心产品领域涵盖呼吸制氧、糖尿病护理、感染控制解决方案、家用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急救与临床及康复器械 [1] - 拥有"鱼跃yuwell"、"洁芙柔"、"华佗Hwato"、"金钟JZ"、"安尔碘"、"普美康PRIMEDIC"、"六六视觉"等多品牌矩阵 [1] 行业对比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4.32亿元,中值48.75亿元,公司市值356.18亿元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2]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英科医疗9.62倍、九安医疗10.04倍、新华医疗14.13倍、康德莱14.84倍 [2]
鱼跃医疗发布专属大模型 家用医疗器械迈入“AI+医疗”元年
中金在线· 2025-06-20 04: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75.66亿元,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资产总额156.46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19.12%,货币资金66.19亿元 [1] - 2024年现金分红预计8.02亿元,占净利润44.4%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4.36亿元(同比增长9.17%),归母净利润6.25亿元(超过2017年全年水平) [1] 业务增长 - 海外市场2024年营收9.49亿元(同比增长30.42%),重点拓展东南亚、欧洲、南美及北美市场 [1][2] - 糖尿病检测业务和国内急救业务分别实现40%及30%以上增长 [1] - 计划强化中东、非洲独联体等新兴区域布局 [2]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发布30余款新产品,覆盖呼吸治疗、血糖管理、POCT、家用健康检测及急救板块 [3] - 推出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Anytime5,支持AI算法优化和多终端互联 [3] - 发布鱼跃专属大模型,启动AI agent健康管家公测,整合27年临床数据与腾讯健康生态 [3][4] AI应用与健康管理 - AI健康管家具备数据管理、报告解读、个性化分析功能,支持血压仪等硬件数据联动 [4] - 可识别睡眠报告关键指标(如AHI指数5.1次/小时)并生成健康建议 [4] - 未来将辅助医院建立数智化慢性病管理体系,覆盖预防-监测-治疗-康复全链路 [5][6] 行业战略与愿景 - 推动"硬件+AI+生态"模式,引领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 [3] - 聚焦慢性病管理(如糖尿病、肥胖),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5] - 开放AI健康管家开发者生态,支持硬件终端与医疗服务深度接入 [6]
机构席位两日溢价抛售鱼跃医疗1813万元 中信证券上海营业部接盘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6-17 12:24
大宗交易情况 - 6月17日机构通过中信证券上海世博馆路营业部卖出27.69万股,成交金额988.53万元,成交价35.70元较收盘价溢价0.71% [1] - 该笔交易占当日竞价交易成交额2.22亿元的4.46%,为当日深交所大宗交易溢价幅度最高个股之一 [1] - 6月16日同一机构以35.86元卖出23万股,成交824.78万元较收盘价溢价0.45% [1] - 连续两日累计减持50.69万股套现1813.31万元,交易均呈现小幅溢价 [1] - 近三个月共发生6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6593.75万元 [1] 融资与资金动向 - 截至6月17日融资余额达3.38亿元,近五日增加1038.77万元增幅3.17% [1] - 6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21.73万元,近五日累计净流入3106.43万元 [2] - 近五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下跌3.56% [2] 二级市场表现 - 6月17日收盘价35.45元,日内振幅1.79%,成交额2.22亿元换手率0.66% [2] - 公司总市值355.38亿元,动态市盈率14.22倍处于医疗器械板块中游水平 [2] 市场观察指标 - 大宗交易溢价率和机构席位动向被视为资金异动重要参考指标 [2]
资本做奶茶局,年轻人血糖健康不保
虎嗅· 2025-06-17 03:35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 - 中国15~39岁2型糖尿病新发病例增速超过全年龄段整体增速,2021年增速接近全年龄段三倍[8] - 2021年15~39岁男性新发病例达80万,远超女性的52万,整体患病人数男性比女性多近400万[9] -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2%,平均每10人中有约1人患糖尿病[7] 血糖仪市场需求 - 动态血糖仪品类在去年双11京东平台成交额同比翻倍增长[3] -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0年达1521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3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22] - 90后占鱼跃线上消费者30%,00后占比逐渐提升,部分为长辈购买[14] - 妊娠糖尿病患者和健身减肥人群成为血糖仪消费主力[16] 血糖仪产品分类 - 传统指尖血糖仪价格多在百元内,但需配试纸,后期使用成本高[11] - 动态血糖仪价格100~1500元不等,可连续监测两周[11] - 主流动态血糖仪MARD值维持在7.5%~9.5%之间,医疗行业认可标准为低于10%[18] 行业竞争格局 - 国产动态血糖仪获批引发价格战,部分产品价格降幅超50%[19] - 三诺生物2024年营收44.43亿元,同比增长9.47%,血糖监测系统贡献74.73%营收[18] - 鱼跃医疗2024年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收入增速40.20%[17] - 雅培、德康等国际品牌推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非处方血糖监测产品[19] 技术发展趋势 - 国产厂商研发方向为多指标检测产品,关联尿酸、血压、血脂等[20] - 便携、小型化、智能化是血糖仪大众化的关键因素[19] - 未来竞争焦点在智能化、多功能化、健康管理及可穿戴设备[21] 产品风险问题 -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测试结果误差[24] - 不同品牌动态血糖仪监测结果存在误差,部分用户反馈误差达5.3mmol/L[24] - 无创血糖手表等产品测量数值可能受多种因素干扰产生较大误差[26]
鱼跃医疗五代CGM实现AI融合,准确率提升,产品使用周期延至行业最长
中金在线· 2025-06-16 04:49
公司业绩表现 - 鱼跃医疗2024年血糖板块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1] - CGM产品实现翻倍增长 成为公司血糖管理领域第二增长曲线 [1] - Anytime 5系列产品在京东、天猫首发24小时内销量破万 截至4月30日全网销量超5万套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CGM新品传感器使用周期达16天 为行业最长 较普遍7-14天标准实现跨越式提升 [1] - 新一代传感技术及独家算法使MARD值降至8.58% 准确率与稳定性获临床专家高度认可 [1] - Anytime 5系列MARD值全程低至8.58% 16天监测周期内各阶段数据一致性达99.99% 符合iCGM标准 [2]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加强院内、院外市场拓展 完善产品矩阵 BGM产品拓宽客户群体 CGM产品加速迭代升级 [1] - CGM技术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实现精准控糖 国内市场逐步形成品类替代趋势 [2] - 公司加速布局"医疗+AI"生态 发布医疗大模型并开启AI Agent健康管家公测 已接入CGM数据 [3] 行业前景 - CGM产品在国内仍处早期推广阶段 随着国产企业技术突破 市场呈现高速增长 [2] - 核心受众覆盖全球约8亿糖尿病患者 老龄化趋势使血糖管理成为全民健康焦点 [2] - 2030年全球及中国CGM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64亿美元与50亿元人民币 [2]
每周股票复盘:鱼跃医疗(002223)研发投入5.4668亿元,推出多款国际先进水平产品
搜狐财经· 2025-06-14 03:4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盘,鱼跃医疗报收于35.86元,较上周的37.13元下跌3.42% [1] - 6月9日盘中最高价报37.23元,6月13日盘中最低价报35.6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359.49亿元,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5/126,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381/5150 [1]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 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强调公司在创新、质量、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 [1] - 董事长吴群指出,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推动全球医疗设备行业发展 [1] - 在呼吸治疗、血糖管理、POCT及家用健康监测解决方案等领域持续优化产品组合,并积极拓展急救和眼科等高潜力业务 [1] - 2024年研发投入达5.466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7.23% [1][4] - 推出多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如Anytime 4和Anytime 5连续血糖监测系统 [1][4] 全球布局与公司治理 - 在全球设有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2] - 强化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确保决策科学有效 [2] - 建立完善的ESG管理体系,涵盖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各方面,确保合规运营和风险管理 [2] 环境保护与公益事业 -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实施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全年环保投资4.82亿元人民币 [2][4] - 实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合规处理,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 2024年慈善捐款147万元人民币,支持急救医疗、糖尿病患者援助及农村医疗发展项目 [2][4]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以用户为中心,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产品和服务,推动全球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3]
鱼跃医疗连跌5天,华宝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6-13 11:42
鱼跃医疗股价表现 - 鱼跃医疗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3.42% [1] - 华宝中证医疗ETF为鱼跃医疗前十大股东,今年一季度减持 [1] - 鱼跃医疗今年以来收益率3.03%,同类排名1168(总3428) [1] 华宝中证医疗ETF业绩 - 今年以来各阶段业绩:近1周1.05%、近1月4.40%、近3月-2.83%、近6月-5.69%、今年来3.03% [2] - 同类平均业绩:近1周0.61%、近1月0.86%、近3月-1.77%、近6月-1.05%、今年来3.17% [2] - 跟踪标的表现:近1周0.43%、近1月0.89%、近3月-4.08%、近6月-5.06%、今年来0.93% [2] 基金经理信息 - 华宝中证医疗ETF基金经理为胡洁,金融学硕士,2006年6月加入华宝基金 [3] - 胡洁现任指数投资总监、指数研发投资部总经理,累计任职时间12年又243天 [4] - 胡洁目前在管基金资产规模804.67亿元,任期最佳回报183.13% [4] 华宝基金公司概况 - 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董事长为黄孔威,总经理为向辉 [4] - 公司股东结构:华宝信托持股51%、Warburg Pincus Asset Management持股29%、江苏省铁路集团持股2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