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科技(000988)

搜索文档
华工科技(000988) - 关于申请注册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公告
2025-05-16 10:18
融资计划 - 拟申请注册发行不超20亿短期融资券和不超20亿中期票据(科技创新债券)[1][2] - 短期融资券期限不超365天,中期票据不超5年[2]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日常营运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3] 审批情况 - 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审议并报交易商协会获准[7][8] 授权安排 - 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经营层全权办理发行事宜[4] 发行意义 - 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资金成本[6]
90岁院士逛光博会“学习新技术” 25年前提案建“中国光谷”
长江日报· 2025-05-16 00:40
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 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从不足50亿元增长至突破6000亿元 [1] - 2000年13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建议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 [1] 激光技术应用 - 华工激光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可在2秒内完成孔径0.3毫米、倾斜角15度的发动机气膜冷却孔加工 [3] - 激光加工技术在航空精密件领域具有高效优势 [3] 机器人技术发展 - 机器人及穿戴型肢体动作识别设备可应用于高风险地质勘探场景如狭窄矿洞探测 [3] 半导体技术创新 - 九峰山实验室展示搭载氮化镓芯片的AI眼镜 芯片集成于镜腿中 [7][8] - AI眼镜具备会议提词、眨眼拍照、无线充电等功能 未来有望普及半导体技术 [8] 行业活动与展示 - 第二十届光博会展示多项前沿技术包括激光装备、机器人、半导体等 [3][7][8] - 华工科技、九峰山实验室等企业参展并演示最新科技成果 [3][7][8]
华工科技: 关于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成立合资公司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4 10:19
投资情况概述 - 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与立铠精密合资成立苏州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人民币20,000万元 华工激光出资14,000万元持股70% 立铠精密出资6,000万元持股30% [1] - 合资公司聚焦3D增材SLM制造技术在3C消费、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1] - 投资协议经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合资公司治理结构 - 股东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3] - 董事会设董事长一名由华工激光委派 [3] - 不设监事会 设监事一名由华工激光推荐 [3] - 总经理由董事长提名 财务总监由华工激光委派 [3] 战略目标与技术方向 - 整合技术资源与产业生态优势 打造3D增材SLM制造技术协同创新标杆 [1] - 加大对3D增材SLM制造技术的研发投入 提高打印精度、速度和材料适用性 [3] - 提供"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3] 市场定位与产业影响 - 满足市场对高精度、复杂结构金属零部件的量产需求 [3] - 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制造方向发展 [3] - 通过关键市场资源与前沿核心技术互补 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3]
华工科技(000988) - 关于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成立合资公司的公告
2025-05-14 10:01
合资公司信息 - 华工激光与立铠精密拟合资成立立华科技,注册资本20000万元[2] - 华工激光出资14000万元,占70%;立铠精密出资6000万元,占30%[2] - 合资公司董事长和财务总监由华工激光委派[9] 立铠精密股权结构 - 立铠精密注册资本626431.2296万元[5] - 立讯精密等多方对立铠精密有不同比例认缴出资[5] 投资风险 - 设立合资公司需核准登记和审查,存在不确定性[12]
华工科技(000988) -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14 10: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华工科技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5月14日审议通过子公司对外投资议案[1] - 全资子公司武汉华工激光拟出资14000万元与立铠精密合资成立苏州立华科技[2]
华工科技:拟与立铠精密合资成立苏州立华科技 聚焦3D增材SLM制造技术
快讯· 2025-05-14 09:59
公司动态 - 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拟与立铠精密合资成立苏州立华科技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 华工激光出资1.4亿元 持股70% [1] - 合资公司聚焦3D增材SLM制造技术在多个行业的深度应用 [1] 战略目标 - 整合技术资源与产业生态优势 打造技术协同创新标杆 [1] - 提高生产效率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1] - 满足市场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 [1] - 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制造方向发展 [1]
华工科技:子公司投资2亿元成立合资公司
快讯· 2025-05-14 09:56
合资公司设立 - 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与立铠精密合资成立苏州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2亿元 华工激光出资1.4亿元持股70% 立铠精密出资6000万元持股30% [1] - 合资公司专注于3D增材SLM制造技术研发和应用 目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1] - 投资无需股东大会审议 不构成关联交易 需相关部门核准登记 存在不确定性 [1] 战略意义 - 公司表示此举将助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1]
钙钛矿电池概念下跌0.97%,主力资金净流出4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08:46
钙钛矿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14日收盘,钙钛矿电池概念下跌0.97%,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股价上涨的有13只,涨幅居前的包括聚石化学上涨4.19%、皇氏集团上涨2.11%、宝馨科技上涨1.40%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信宇人、东方日升、ST泉为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钙钛矿电池概念跌幅0.97%,在跌幅榜中排名第五,表现弱于中韩自贸区(上涨5.44%)等涨幅领先板块 [2] - 其他光伏电池概念板块同样表现疲软,HJT电池下跌1.12%、BC电池下跌1.08%、TOPCON电池下跌1.03% [2] 资金流向分析 - 钙钛矿电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8.52亿元 [2] - 板块内43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6只个股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通威股份净流出1.57亿元居首,东方日升净流出1.01亿元,华工科技净流出7027.41万元,宝馨科技净流出6968.75万元 [2] - 中国核电净流入5749.94万元,天合光能净流入2700.49万元,皇氏集团净流入704.86万元 [2][4] 个股表现详情 - 通威股份下跌3.05%,换手率2.16%,主力资金净流出1.57亿元 [2] - 东方日升下跌5.01%,换手率9.71%,主力资金净流出1.01亿元 [2] - 宝馨科技虽然股价上涨1.40%,但换手率达24.18%,主力资金净流出6968.75万元 [2] - 聚石化学上涨4.19%,换手率3.41%,主力资金净流入522.58万元 [4] - 皇氏集团上涨2.11%,换手率5.10%,主力资金净流入704.86万元 [4]
1.6万家光电子企业,光谷、江城、九峰山等实验室集聚,支点之“光”
长江日报· 2025-05-12 03:13
行业概况 - 武汉光电子产业规模从2000年规划的1000亿元目标跃升至2024年的9774亿元,成为湖北省第一大产业[14] - 中国激光市场全球占比达56.6%,光谷是国内唯一正增长区域[14] - 武汉位列2024全球创新指数第13位,较2018年上升30位[10] 技术突破 - 长飞公司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三种光纤预制棒制备技术并产业化的企业[7] - 烽火通信5年内6次刷新光传输纪录,最新创造单模多芯光纤传输容量世界纪录[9] - 武汉天昱智能制造为C919大飞机3D打印高强铝合金承力框,开辟锻件制造新方向[9] - 华工科技打破40年技术封锁,自主研发汽车激光焊接设备占据国内90%市场份额[11] 企业动态 - 华工科技激光装备出口年增速达35%,产品进入全球第一方阵[12] - 长飞公司展出全球技术领先的空芯反谐振光纤,进入下一代光纤研发第一梯队[7] - 光谷聚集7家激光上市企业,形成全国领先的激光产业密度[14] 产业生态 - 第20届光博会将展示近百项首发首展核心技术,390家全球领军企业参展[10][15] - 武汉主导制定中国首个激光产品国际标准,由华工科技、锐科激光等企业推动[13] - 光谷已形成"光电+AI""光+机器人"等交叉融合的前沿应用矩阵[21] 历史沿革 - 武汉1971年成立首个激光教研组,与全球同步起跑激光技术[13] - 2002年第二届光博会推动中国进入"光纤到户"时代,现普及率全球第一[17][20] - 2014年"光联万物"计划催生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新兴产业集群[21]
直击股东大会丨海外销售占比将提升至30%以上 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全球化战略不会动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0 05:31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7.09亿元,同比增长13.5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21亿元,同比增长21.17% [2] - 国内市场营收占比88.2%(103.28亿元),国外市场营收占比11.8%(13.81亿元),国外市场收入增速25.57%,高于整体营收增速 [2] - 2025年公司预计营收140亿元,同比增长19.56%,一季度营收33.55亿元(+52.28%),净利润4.10亿元(+40.88%) [6] 全球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公司已在北美、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设立四大海外研发中心和40余个销售服务中心,欧洲、北美、中东市场出口订单显著增长 [2] - 通过越南、韩国、匈牙利等地的子公司和产业基地布局,降低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的影响,目标将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30%以上 [3]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光模块产品可能获得豁免或由客户承担,对利润影响不大 [2] 业务板块与技术发展 - 公司形成三大业务格局:激光加工技术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信息通信技术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敏感电子技术支撑的传感器业务 [6] - 光模块业务增长突出,受益于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昇腾产业链爆发),市场需求呈现量价齐升 [6] - 已开发航空发动机气膜打孔装备、国产化高端晶圆激光加工装备、800G LPO硅光模块、1.6T硅光芯片及模块等新产品 [7]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光模块作为算力基础设施核心组件,伴随算力规模扩张呈现速率提升和需求暴涨,短期供需紧缺因大模型竞赛加剧 [7] - 算力芯片催生的跳跃式需求增长持续,供应紧缺推动行业景气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