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科技(000969)

搜索文档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22日涨0.85%,斯瑞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08:40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85% [1] - 上证指数报收3828.58点,上涨0.22% [1] - 深证成指报收13157.97点,上涨0.67% [1] 领涨个股表现 - 斯瑞新材收盘价16.56元,涨幅4.81%,成交量15.82万手,成交额2.58亿元 [1] - 安泰科技收盘价13.10元,涨幅2.34%,成交量21.93万手,成交额2.84亿元 [1] - 屹通新材收盘价30.80元,涨幅2.22%,成交量1.37万手,成交额4160.26万元 [1] - 中科磁业收盘价61.60元,涨幅2.16%,成交量2.67万手,成交额1.62亿元 [1] - 中洲特材收盘价18.18元,涨幅2.13%,成交量10.13万手,成交额1.83亿元 [1] 跟涨个股表现 - 天力复合收盘价30.10元,涨幅1.86%,成交量9053.04手,成交额2697.00万元 [1] - 博威合金收盘价25.64元,涨幅1.71%,成交量28.39万手,成交额7.26亿元 [1] - 华达新材收盘价8.73元,涨幅1.63%,成交量6.56万手,成交额5627.99万元 [1] - 深圳新星收盘价22.83元,涨幅1.29%,成交量29.67万手,成交额6.78亿元 [1] - 悦安新材收盘价27.46元,涨幅1.10%,成交量1.91万手,成交额5233.32万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惠同新材收盘价23.57元,跌幅4.77%,成交量3.27万手,成交额8007.08万元 [2] - 隆达股份收盘价19.57元,跌幅1.01%,成交量3.18万手,成交额6178.29万元 [2] - 英华特收盘价82.34元,跌幅0.76%,成交量1.82万手,成交额1.50亿元 [2] - 福达合金收盘价18.90元,跌幅0.63%,成交量1.79万手,成交额3361.37万元 [2] - 合金投资收盘价6.40元,跌幅0.62%,成交量6.66万手,成交额4257.77万元 [2] 资金流向情况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出3013.49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2.1亿元 [2] - 深圳新星主力净流出9509.83万元,占比14.02% [3] - 博威合金主力净流入5216.53万元,占比7.19% [3] - 安泰科技主力净流入2532.53万元,占比8.91% [3] - 中洲特材主力净流入1271.00万元,占比6.96% [3] - 图南股份主力净流入969.56万元,占比7.89% [3]
安泰科技“瘦身健体”做强核心业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9 15:44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中国先进金属新材料领域领军企业 通过瘦身健体聚焦核心主业 实现经营业绩稳步攀升 并前瞻布局前沿技术领域 同时加速拓展国际市场 [1][2][4][7] 业务结构调整 - 十四五期间完成6家公司退出 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取得成效 产业结构由多小散变向专精聚强转变 形成全产业生命周期梯次互补发展格局 [2] - 难熔合金和稀土永磁两大核心板块投资额占比63.44% 收入占比过半 支撑经营业绩明显 [3] - 稀土永磁业务具备万吨级高端制品生产能力 难熔合金业务经营规模突破20亿元 解决多项技术难题 实现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5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亿元 [2] - 难熔钨钼业绩及磁材业务新签合同金额均实现高增 非晶和粉末高速钢业务净利润大幅增长 [2] - 出口业务收入占比近三分之一 其中高端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出口比例40% 高端金刚石工具产品出口比例达90% [7]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钨合金多叶光栅占据全球放疗设备70%市场份额 是半导体关键装备用钨钼材料及器件生产龙头企业 [5] - 全球第三代核电主泵推力盘、核聚变钨铜复合偏滤器部件核心供应商 拥有核能材料、医疗器械材料两个国家级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 [5] - 国内非晶/纳米晶材料技术开创者 建成万吨级非晶带材生产线 全球最大高端纳米晶带材制造商 [6] - 全球率先实现喷射成型高速钢产业化生产 建成国内首套千吨级粉末高速生产线 [6]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2025年上半年非晶铁芯出口首次突破600吨 纳米晶海外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开 海外互感器带材市场取得阶段性突破 [7] - 开发高端球形非晶/纳米晶粉末 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扩大软磁合金粉末高端市场占有率 [6] - 正进行新能源汽车用新型电机技术产业化布局 应对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的市场需求 [6] 国际化战略 - 2022年9月完成对北京钢研大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收购 奠定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基础 [7] - 以"小步快走"方式加速完成泰国超硬材料业务拓展 正在大力开发东南亚等地区客户 [7][8]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副总经理离任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6 02:09
公司高管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王铁军因工作调整原因辞去职务 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离任告知函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符合深交所监管规定 [1] - 王铁军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20,000股 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管理所持股份 [1] 公司运营影响 - 王铁军离任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1] - 公司已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工作交接 不存在未履行的承诺事项 [1] - 董事会对王铁军在任职期内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1]
安泰科技(000969) -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副总经理离任的公告
2025-09-15 11:01
人员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王铁军因工作调整申请离任,辞职后不再任职[2] 股份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王铁军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20,000股[2] 其他说明 - 王铁军按规定管理股份,无未履行承诺并做好交接[2] - 其离任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2] - 公告于2025年9月16日发布[3]
【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粉末冶金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竞争梯队、市场集中度、研发能力对比)
前瞻网· 2025-09-15 10:20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企业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安泰科技 相关业务收入超过28亿元 第二梯队为东睦股份 2023年业务收入接近20亿元 第三梯队包括天宜上佳、海昌新材等企业 业务收入在1-5亿元区间[1] - 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适中 2023年CR3为34.6% CR5为37.8% CR10为43.1% 头部企业安泰科技和东睦股份市场份额分别为18.2%和13.8% 其他企业市场份额均小于4%[5][7] 企业基本情况 - 大多数粉末冶金企业成立于2005年以前 华金科技最早成立于1993年 东睦股份和博云新材均成立于1994年 安泰科技注册资本最高达10.26亿元人民币[2] - 行业注册企业主要集中在河北省 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也有较多布局粉末冶金业务的企业[11] 全球化发展 - 企业通过两种路径实现全球化发展 一是建立国际贸易平台与国外企业建立客户关系 二是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及子公司[9] - 安泰科技2022年收购北京钢研大慧科技 建立国际贸易平台 形成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 东睦股份在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拥有较高知名度 服务全球跨国公司 杭齿前进在50余个国家设有70余家代理商 山东威达在越南、墨西哥、新加坡设立子公司 2023年越南公司已实现投产[10] 行业竞争分析 - 行业吸引力较大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 汽车行业是最大应用领域 但面临进入壁垒较高限制[13] - 高端市场中MIM、高温合金成型等技术壁垒较高 需通过ISO/TS16949认证 且需与下游车企长期合作 新进入者难以突破[13] - 下游客户中大型车企如特斯拉、比亚迪议价能力强 但高端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定制化产品技术壁垒降低了购买者议价能力[13] - 上游供应商中铁基、铜基等普通金属粉末供应充足 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 但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高端粉末仍依赖进口 国际巨头议价能力较强[14] - 行业现有企业数量较多 市场集中度适中 有1-2家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较大 行业竞争较为激烈[14]
安泰科技(000969.SZ)产业目前暂不涉及固态电池业务
格隆汇· 2025-09-12 09:1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产业目前暂不涉及固态电池业务 [1] - 公司没有参股固态电池项目 [1] 关联公司业务 - 参股公司安泰创明生产的超级多孔活性炭可以用于电池负极材料 [1] - 安泰创明为参股公司且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安泰科技:公司产业目前暂不涉及固态电池业务,也没有参股固态电池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9:12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产业目前暂不涉及固态电池业务 也没有参股固态电池项目[1] - 参股公司安泰创明生产的超级多孔活性炭可用于电池负极材料 但该公司不并表[1] 投资者关注焦点 - 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询问公司参股的固态电池项目进展 要求及时发布最新消息[1] - 公司于9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对相关问询作出明确回应[1]
安泰科技:公司不涉及全氟磺酸质子膜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9:12
核聚变业务进展 - 公司研发生产的偏滤器全钨复合部件和钨铜复合部件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 [1] 氢能业务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不涉及全氟磺酸质子膜业务 [1]
全国首张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证来了,机构高频调研7只概念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0:55
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突破 - 全国首张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证由江苏省药监局核发给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标志着3D打印技术药品研发和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2] - 生产基地具备3亿片3D打印药品年生产能力 为全球最大商业化产能基地 [2] - 3D打印技术在药物复杂结构设计 数字化开发 精准递送和智能制造方面具明显优势 首款药物阿哌沙班片(T20j)已具备上市条件并将提交申请 [2] 3D打印市场规模与增长 -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 涵盖信息网络 先进材料 数字制造等多学科 被誉为推动工业革命的重要科技 [3] - 下游应用覆盖航空航天 汽车工业 生物医疗 建筑打印 消费品等领域 消费电子应用快速增长 产业进入爆发初期 [3] - 2024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约423亿元 预计2025年达457亿元 受规模化应用和积压设备需求释放带动 [3] 3D打印概念股业务布局 - A股近40家上市公司涉及3D打印业务 爱迪特推出多款3D打印机和树脂产品并获FDA认证 家联科技实现耗材产业化 铂力特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华曙高科拥有40余款自主设备 南风股份执行少量订单并送样测试 [4] - 机构调研10次及以上概念股7只 包括大族激光(72次) 奥比中光-UW(21次) 悦安新材(17次) 楚江新材(15次) 爱迪特(12次) 华中数控(10次) 安泰科技(10次) [5] - 概念股年内平均上涨37.05% 中洲特材涨192%居首 华曙高科涨111.02% 铂力特 奥比中光-UW 南风股份涨幅靠前 [5] 算力租赁概念股表现 - 协创数据(300857)创历史新高 市值443.03亿元 较3年低点涨超11倍 集算力租赁 AI眼镜 英伟达概念 存储芯片等热门题材于一身 [7] - 上半年营收49.44亿元同比增38.18% 智能算力产品及服务营收12.21亿元 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20.76% [7] - 算力租赁概念股中元道通信 工业富联 思特奇 天亿马 恒为科技同日大涨 [7]
机构高频调研7只3D打印概念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1:05
行业政策突破 - 江苏省药监局核发全国首张应用3D打印技术生产药品的《药品生产许可证》[1] - 标志中国3D打印技术药品研发和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1] - 极大鼓舞3D打印技术医药企业创新发展信心[1] 机构调研情况 - 截至9月10日收盘 今年以来机构调研10次及以上的3D打印概念股有7只[1] - 大族激光年内累计获调研72次 位列第一[1] - 奥比中光-UW获调研21次 悦安新材获17次 楚江新材获15次 爱迪特获12次 华中数控和安泰科技各获10次[1] 市场表现 - 3D打印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37.05%[1] - 中洲特材年内涨幅192%居首 华曙高科上涨111.02%[1] - 铂力特、奥比中光-UW、南风股份涨幅靠前[1] 重点公司数据 - 大族激光A股市值365.61亿元 年内涨幅44.07%[2] - 奥比中光-UW市值339.61亿元 涨幅82.09%[2] - 华曙高科市值203.73亿元 涨幅111.02%[2] - 华工科技市值660.62亿元 涨幅52.43%[2] - 南风股份涨幅72.36% 银禧科技涨幅4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