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印象(000863)

搜索文档
文旅“印钞机”熄火:明星项目亏损停摆,宋城演艺、丽江股份业绩承压,行业深度调整或已来临
华夏时报· 2025-09-05 03:39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多家文旅演艺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明显 归母净利润普遍下滑 宋城演艺同比下降27.4% 丽江股份《印象·丽江》营收下降14.47% 锋尚文化旅游演艺业务营收减少35.01% 三湘印象文化演艺业务毛利率降低9.79个百分点[2] - 西域旅游旗下"遇见喀什""遇见赛湖"等演艺项目处于市场培育初期 相关人工折旧及摊销成本增加约1600万元 桂林旅游参股公司漓江千古情净利润同比下降7.10%[2][10] - 《只有峨眉山》项目因持续亏损停摆 上半年净亏损1614万元 虽同比减亏1107万元 但运营六年来未能实现盈利[3][12] 宋城演艺经营状况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0.80亿元同比下降8.3% 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减少27.4% 扣非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29.80%[4] - 现场演艺业务收入8.48亿元占总营收78.6% 但主要景区业绩分化 杭州宋城旅游区营收微降0.48%毛利率增5.35% 丽江和广东千古情景区营收分别降12.60%和12.96% 毛利率降3.55%和6.04%[5] - 轻资产输出项目收入确认放缓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8.60%至7870.17万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3.47个百分点至65.72% 归母净利润率下降9.74个百分点至37.01%[4][5][6] 其他上市公司业务分析 - 锋尚文化文化旅游演艺业务营收9906.16万元同比减少35.0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降352.15%至-5952.17万元 但大型文化演艺活动业务营收8619.42万元同比增长116.66%[7] - 三湘印象文化演艺业务营收3828.53万元同比略降2.52% 毛利率26.10% 房地产销售仍贡献2.96亿元收入占总营收超七成 公司明确不再新增房地产开发业务[8] - 丽江股份《印象·丽江》接待游客70.70万人次同比减少15.48万人次降幅17.96% 运营主体净利润2435.79万元较去年同期3381.71万元下降27.97%[11] 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行业面临轻资产输出遇阻 运营成本高企与消费理性化多重挑战 同质化产品低价竞争对行业秩序产生不利影响[5][13] - 内容与在地性剥离成为共性难题 《只有峨眉山》被指剧情与本地文化关联弱 观看门槛高 采用行进式观演模式增加游客体力负担[3][12] - 专家建议采用小步快跑迭代优化策略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元素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从拼资本转向拼内容 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效率[10][13][14][15]
文旅“印钞机”熄火:明星项目亏损停摆 宋城演艺、丽江股份业绩承压 行业深度调整或已来临
华夏时报· 2025-09-05 03:28
行业整体业绩承压 - 多家文旅演艺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明显下滑 归母净利润普遍下降 其中宋城演艺同比降低27.4% 丽江股份旗下《印象·丽江》营收下降14.47% 锋尚文化旅游演艺业务营业收入减少35.01% 三湘印象文化演艺业务营收同比降低2.52%[1] - 桂林旅游参股公司桂林漓江千古情净利润同比下降7.10% 西域旅游新演艺项目增加人工及摊销成本约1600万元[1][8] - 峨眉山A旗下《只有峨眉山》项目因持续亏损停摆 上半年净亏损1614万元 虽同比减亏1107万元但仍未达预期[2][10] 公司具体财务表现 - 宋城演艺上半年营业收入10.80亿元同比下降8.3% 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减少27.4% 扣非净利润下降29.80% 销售费用增长48.60%至7870.17万元[3] - 锋尚文化归母净利润1345.94万元同比下降33.56% 扣非净利润为-836.79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降低352.15%至-5952.17万元[5][6] - 三湘印象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下降37.37% 文化演艺业务毛利率下降9.79个百分点至26.10% 超七成收入仍来自房地产销售[6][7] 业务结构及项目运营 - 宋城演艺现场演艺收入8.48亿元占总营收78.6% 但杭州 丽江 广东三大项目营收分别下滑0.48% 12.60%和12.96% 张家界项目亏损1972.91万元[3] - 锋尚文化文化演艺活动业务营收8619.42万元同比增长116.66% 但文化旅游演艺业务营收9906.16万元同比减少35.01%[6] - 西域旅游"遇见喀什""遇见赛湖"演艺项目处于市场培育初期 沉浸式演艺业务营收355.28万元 营业成本与之持平[8] 市场竞争与行业挑战 - 行业面临轻资产输出遇阻 运营成本高企与消费理性化挑战 同质化产品低价竞争对行业秩序产生不利影响[2][11] - 文旅演艺项目存在内容与在地性剥离问题 如《只有峨眉山》被批评与本地文化关联弱 观看门槛高[2][9] - 大型实景演艺项目前期投入巨大 若票房收入不及预期难以覆盖成本 日常运营效率低下会进一步加剧经营困境[11] 战略调整与发展方向 - 宋城演艺新签青岛"丝路千古情"和台州"东海千古情"轻资产输出项目 但上半年轻资产业务收入确认下降[4] - 三湘印象布局AI 机器人 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但尚未有实际推进项目 同时推进"印象大红袍"港股上市[7] - 行业需从"拼资本"转向"拼内容"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元素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差异化演艺节目[11][12]
三湘印象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50.32%
证券之星· 2025-08-26 23: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77亿元,同比下降37.37% [1] - 归母净利润591.72万元,同比下降50.3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55亿元,同比下降72.22%,归母净利润-966.38万元,同比下降126.74%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43.15%,同比减少16.8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0.48%,同比改善58.27% [1] - 扣非净利润653.87万元,同比下降56.20% [1]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9644.19万元,占营收比重25.6%,同比下降17.41% [1]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75.57%,主要因项目交房结转销售代理费减少 [3] - 所得税费用下降47.15%,因计提所得税费用减少 [3] 资产质量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2.16亿元,同比下降33.98% [1] - 应收账款6821.88万元,同比下降14.13%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7元,同比改善12.02% [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减少23.49%,因联营企业分红减少 [3] 负债与融资状况 - 有息负债2666万元,同比下降20.08% [1]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299.84%,因金融机构短期借款增加 [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长60.31%,因期末长期借款到期增加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减少57.28%,因新增金融机构借款减少 [3] 特殊项目影响 - 资产处置收益变动幅度2170.87%,因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3] - 信用减值损失变动279.3%,因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 - 投资收益增长73.97%,因联营企业投资损失减少 [3] - 营业外收入增长68.51%,因收到前期代偿款项 [3] 历史业绩对比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2.32%,2018年最低为-2.84% [4] - 公司上市以来27份年报中出现4次亏损 [4] - 净利率历史表现不佳,去年全年为-3.24% [4] 运营风险指标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18.8% [4]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5.83% [4] - 应收账款/利润达353.87% [4] - 存货/营收达333.9% [4]
三湘印象上半年核心演艺项目延续高热度 数字文旅实现突破创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03:1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72万元 [1] 文旅业务运营 - 核心演艺项目《印象大红袍》春节期间6晚连演25场 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 [1] - 《又见平遥》五一假期单日加演至5场仍供不应求 [1] - 《印象妈祖》完成室内演艺升级并新增室外沉浸式祈福仪式 [1] - 山东滨州蒲湖 佛山东华里等演艺项目有序推进 [1] - 公司计划重点拓展旅游城市非遗演艺场景 [1] 数字文旅创新 - 纯数字化文旅项目《又见恐龙》XR嘉年华上海首展4个月接待观众超5万人次 [1] - 2025年5月成功复制至辽宁沈阳 [1] - 正与多城市公共空间洽谈迁移合作 [1] 房地产业务战略 - 明确不再新增开发项目 专注于存量资产去化 [2] - 上半年上海大部分商业项目出租率接近100% [2] - 河北燕郊项目加速资金回笼 [2] 公司核心战略 -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2] - 加速存量资产去化 [2] - 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 - 提速燕郊项目销售去化与交房 [2] - 盘活上海等地存量资产 [2]
三湘印象2025上半年营收3.77亿元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全景网· 2025-08-26 03:09
财务业绩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72万元 [1] 文旅演艺项目进展 - 首个一体化文旅演艺项目《印象·妈祖》市场反响热烈 深度融入新型旅游模式并成为湄洲岛文旅新名片 [1] - 纯数字化文旅项目《又见恐龙》XR嘉年华首展4个月接待观众超5万人次 已成功复制至沈阳并推进多城市迁移合作 [1] - 通过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推进演艺布局向都市及虚拟空间延伸 构建沉浸式体验新范式 [1] 项目储备与布局 - 重点推进旅游城市非遗演艺及城市中心文博项目布局 部分项目有望年内签约 [2] - 山东滨州蒲湖演艺项目室外部份进入制作阶段 佛山东华里项目进入深化设计阶段 [2] - 安徽、山东、黑龙江等地的10余个储备项目正在洽谈推进 [2] 现有项目运营表现 - 《印象大红袍》春节期间6晚演出25场 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 [2] - 《又见平遥》五一假期每日加演至5场仍供不应求 引发全网热议 [2] - 《又见敦煌》《印象武隆》《知音号》等项目节假日门票销售火热 [2] 地产业务动态 - 政策面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 - 公司积极推进存量房产去化及盘活工作并取得一定效果 [2]
机构风向标 | 三湘印象(000863)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4家
新浪财经· 2025-08-26 01:51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5日 4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三湘印象A股2.47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20.90%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上海三湘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沈阳创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润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全指房地产ETF [1] - 较上一季度机构持股比例上升0.01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仅南方中证全指房地产ETF增持 持股占比实现小幅上涨 [1] - 公募基金增持数量为1家 未披露具体持股数量及金额数据 [1]
三湘印象2025年半年报发布,数字赋能文化业务创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2: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72万元 [1] 文旅业务运营 - 核心演艺项目《印象大红袍》春节期间6晚连演25场,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 [2] - 《又见平遥》五一假期单日加演至5场仍供不应求 [2] - 《印象・妈祖》完成室内演艺全面升级并新增室外沉浸式祈福仪式演艺 [2] - 山东滨州蒲湖演艺项目、佛山东华里项目稳步推进 [2] - 未来重点开拓旅游城市非遗演艺市场,推动非遗展演进商圈、进景区、进街区 [2] 数字文旅创新 - 纯数字化文旅项目《又见恐龙》XR嘉年华首展4个月内接待观众超5万人次 [3] - 2025年5月项目成功跨城复制至辽宁沈阳 [3] - 正与多个城市公共空间推进迁移合作 [3] - 持续开发数字文化资产,探索XR技术在多场景应用 [3] 资产优化战略 - 房地产业务明确不再新增开发项目,专注于存量资产去化 [4] - 上海大部分商业项目出租率接近100% [4] - 河北燕郊项目加速资金回笼 [4] - 未来聚焦燕郊项目销售去化与交房,盘活上海等地存量资产 [4] - 通过资产优化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注入资金动能 [4]
三湘印象2025半年报:核心演艺项目延续高热度 数字文旅实现突破创新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2:2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72万元 [1] 文旅业务运营 - 核心演艺项目《印象大红袍》春节期间6晚连演25场,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 [1] - 《又见平遥》五一假期单日加演至5场仍供不应求 [1] - 《印象妈祖》完成室内演艺升级并新增室外沉浸式祈福仪式,成为湄洲岛文旅新名片 [1] - 山东滨州蒲湖、佛山东华里等演艺项目有序推进,重点拓展旅游城市非遗演艺场景 [1] 数字文旅创新 - 首个纯数字化文旅项目《又见恐龙》XR嘉年华上海首展4个月接待观众超5万人次 [1] - 2025年5月成功复制至辽宁沈阳,验证数字化IP可复制性与商业价值 [1] - 正与多城市公共空间洽谈迁移合作 [1] 房地产业务战略 - 明确不再新增开发项目,专注于存量资产去化 [2] - 上海大部分商业项目出租率接近100%,河北燕郊项目加速资金回笼 [2] - 推进三大核心战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速存量资产去化、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 - 提速燕郊项目销售去化与交房,盘活上海等地存量资产 [2]
三湘印象(000863)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12:00
报告审议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3] 制度修订 - 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等多项制度[4][6][7][8][9] 人事管理 - 审议通过制定《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10] - 审议通过解除独立董事杨海燕职务[14] 会议安排 - 提请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15]
三湘印象(000863) - 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2025年8月)
2025-08-25 11:51
董事会构成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独立董事占比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且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9] - 董事每届任期三年,独立董事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六年[9] - 兼任总裁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及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总计不得超过董事总数的1/2[9] 信息披露 - 公司收到董事辞职报告2个交易日内披露有关情况[13] - 交易涉及资产总额等满足一定条件需及时披露[15] - 拟与关联人发生交易满足一定条件应提交董事会审议并披露[17] 董事会设置 - 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由全体董事过半数选举产生和罢免[21] - 董事会设置审计等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成员3名,其中独立董事2名[25] - 董事会设董事会秘书1名,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聘任或解聘[24] 会议召开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特定人员可提议召开临时会议[27] - 董事会定期会议提前10日发出通知,临时会议提前1日通知,紧急情况可口头通知[29] - 董事会定期会议通知发出后变更事项需在原定会议召开之日前3日发出变更通知[29] 会议规则 - 董事会会议以现场召开为原则,必要时可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召开[29] - 董事会会议需过半数董事出席方可举行[29] - 董事不能出席会议可书面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受托董事应提交书面委托书[29][30] 表决规则 - 除全体与会董事一致同意外,董事会会议不得就未包括在会议通知中的提案进行表决[31] - 董事会会议表决实行一人一票,须超过全体董事人数过半数的董事投赞成票,提案才能通过[35][47] - 独立董事对议案投反对或弃权票,应说明理由等,公司披露决议时应同时披露异议意见[48] 关联交易 - 董事回避表决时,过半数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会议可举行,决议须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无关联关系董事不足三人应提交股东会审议[49] - 应当披露的关联交易等事项需经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后提交董事会审议[50] 其他规则 - 两名以上独立董事认为会议材料问题可联名提议延期,董事会应采纳并披露情况[51] - 董事会会议记录应记载会议届次等内容,相关人员需签名,董事有不同意见可要求说明[52][53] - 董事会决议违反规定致公司损失,参与决议董事负赔偿责任,表决异议并记录可免责[54] - 董事会会议档案保存期限为十年以上[55] - 董事会决议公告由董事会秘书办理,全体成员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责任[56] - 公司披露信息在指定场所和媒体发布,其他传媒不得先于指定报刊披露[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