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蓉环境(000598)
icon
搜索文档
兴蓉环境(000598) - 2023年2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03 12: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全国大型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业务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拥有完善产业链业务包括市政供水污水处理等多方面业务版图拓展至全国九个省份[2][3] - 公司运营自来水项目有相关产能规模还有泥处置项目等特许经营权项目有助于增加收入利润[3] - 公司有2019年以来融资52亿元的情况形成持续投资能力具备低成本融资优势贯通三大债券主管部门融资渠道[4] - 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2022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健全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4] -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技术研发并将新兴技术应用于水务业务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4]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成都人口增长释放水务环保业务需求国家政策为行业打开市场空间公司有多个项目正在推进并开展前期工作[4] - 公司采取一体化为主适度多元化发展战略一体化战略聚焦主业有水务和环保领域的不同一体化方向适度多元化战略发展轻资产业务[5] - 公司为保障战略落地采取加强区域拓展完善企业治理加强合作提升科研实力等措施[5][6] 公司供排水业务调价机制 - 自来水调价机制根据国家政策和协议在满足条件下可申请调价经相关程序通过后执行有同步同幅联动调整情况[6] - 污水调价机制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约定周期和公式开展定期调价特殊情况可申请临时调价[6] 公司其他业务情况 - 直饮水业务已开展试点项目发展需与多种因素相匹配[7] -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有7座在建和拟建具有多种优点是新方向[7] - 智慧水务建设信息系统运行成熟可靠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7] 公司分红方面 - 公司利润分配政策权衡多种因素在保障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和长期发展基础上确定持续推行稳健政策[7] 本次活动情况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8]
兴蓉环境(000598) - 2014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9:2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598,证券简称兴蓉投资,编号 2014 - 10 - 28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媒体采访,时间 2014 年 10 月 28 日 9:30—11:40,地点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媒体为中国证券报,接待人员有杨光等 [2] 发展战略 - 实施“一主多元、兼容型”发展战略,目标是成为全国领先的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 [2][3] - “一主多元”:产业上以水务业务为主,向垃圾焚烧发电等新兴环保产业多元化发展;地域上立足成都,向地、市、州及全国布局 [3] - “兼容型”:打造供排水全产业链,兼顾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主营做精做强,新兴业务与技术好的公司合作 [3] 业务收入占比 - 目前自来水制售收入占比 2/3,污水处理收入占比 1/3,其他环保业务收入占比很小 [3] - 力争未来环保业务占到公司总业务量一半的规模 [3] 战略保障措施 - 资本方面:力争通过项目打包融资实现项目建设 [3] - 组织建设方面:发挥股东大会等职能,完善党、纪、工、团等组织机构 [3] - 内部管理方面:实现自上而下系统管理,强化子公司运行管理职能 [3] - 人才培养方面:成立培训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 [3] 全国布局规划 - 遵循“有利可图,能力所及”原则,实现“立足成都,辐射四川,面向全国”布局 [4] - 立足成都拓展天府新区等供排水和垃圾处理市场,辐射四川巴中,占据西北兰州等城市污水处理市场,面向全国进入海南和深圳等地 [4] - 采取合资、股权合作、BOT、TOT 等多种方式拓展业务和市场,引入合作者开拓市场 [4] 行业竞争情况 - 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主要是技术和管理竞争;供水行业受行政壁垒影响,竞争性不如污水处理行业 [4] - 水务类公司拓展模式有外延式和内涵式,公司采取兼容式 [4] 其他业务观点 - 二次供水需制定法规,落实标准规则,专业设计、建设及管理 [5] - 阶梯水价改革前提是实施户表工程,需政府定规则标准,市场完成具体标的 [5] - 已启动设立中水分公司工作,负责中水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5] - 垃圾发电方面,未来成都及周边将加大投资,公司将在政府支持下参与项目 [5] - 污泥处理方面,考虑扩建现有厂,与其他公司合作做污泥资源化尝试 [5]
兴蓉环境(000598) - 2014年12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8:38
公司发展战略 - 实施“一主多元、兼容型”发展战略,目标是成为全国领先的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 [2][3] - “一主多元”从产业讲以水务业务为主,向新兴环保产业多元化发展;从地域讲立足成都,向地、市、州及全国布局 [2][3] - “兼容型”指打造供排水全产业链,兼顾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主营做精做强,新兴业务与技术好的公司合作 [3] - 目前自来水制售收入占比 2/3,污水处理收入占比 1/3,其他环保业务收入占比小,力争未来环保业务占总业务量一半 [3] 战略保障措施 - 资本方面,力争通过项目打包融资实现项目建设 [3] - 组织建设方面,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职能,完善党、纪、工、团等组织机构 [3] - 内部管理方面,实现自上而下系统管理,强化总部投融资决策职能,将生产和技术管理下沉到子公司 [3] 水务产业布局 - 以成都为根据地,在现有中心城区特许经营范围基础上,沿岷江重力流拓展周边区(市)县供排水市场,形成成都区域内供排水一轴两翼布局 [4] - 遵循“有利可图,力所能及”原则,实现“立足成都,辐射四川,面向全国”区域目标 [4] 业务现状与规划 - 目前污水处理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未涉及工业污水,涉足垃圾渗滤液处理等领域,下一步争取技术突破并拓展产业链 [4] - 万兴环保垃圾发电项目已开工建设,彭州隆丰环保发电项目启动前期工作,未来将在政府支持下投资、建设、运营更多生活垃圾发电项目 [5][6] - 污泥处理未来考虑扩建现有处理厂,与绿山公司和拉法基合作,尝试污泥资源化处置技术 [6] 政策影响与项目进展 - “水十条”带来机遇,国内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改造和中水回用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已启动成都市部分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项目,首个中水回用项目投入试运行 [4] 水价与中水业务 - 实现阶梯水价需实施户表工程,需政府制定规则标准,市场完成具体标的 [5] - 获授成都市中心城区中水服务特许经营权,中水服务费采用成本加成原则,分只运营和建设加运营两种情况核定价格 [5] - 成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需大量中水,如“六湖八湿地”项目 [5]
兴蓉环境(000598) - 2014年8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5:28
公司现状与机遇挑战 - 公司处于突破瓶颈期与把握机遇期,自2010年借壳上市后快速发展扩张,但产业板块布局不均衡,自来水制售收入占比2/3,污水处理收入占比1/3,其他环保业务收入占比小 [3] - 国家对环保要求提高,“十二五”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环境污染违法成本提高,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3] 发展战略与业务规划 - 实施“兼容型、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兼容型”指打造供排水全产业链,追求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在主营业务做精做强并与新兴环保业务技术好的公司合作;“一主多元”从产业讲以水务业务为主,多元发展垃圾焚烧发电等新兴环保产业,从地域讲立足成都,放眼全国布局 [3][4] - 公司财务状况和资质良好,未来提高业务收入和盈利水平回报投资者,作为成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获政府支持,也推动当地供排水和环保业务发展,力争未来环保业务占总业务量一半 [4] 项目建设与储备规划 - 异地拓展遵循有利可图、能力所及原则,采取兼容式扩张,注重速度规模与结构质量,结合外延式与内涵式扩张模式 [4] 公司债发行情况 - 发行公司债总规模22亿元,分两期发行,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等待核准文件,用途为补充营运资金和优化债务结构,发行后资产负债率不到40%,未来以直接融资为主,考虑超短融、可转债等品种 [4][5] 产业与地域并购想法 - 整体战略“一主多元”,目标成为全国领先的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未来在该思路下拓展业务和市场,扩张方式多样,可引入合作者培养环保板块核心竞争力,发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背景开展合作 [5] - 加强技术集成和开发,提供供排水增值服务,在垃圾发电方面,预计成都加大规划和投资建设,公司将在政府支持下投资、建设、运营更多生活垃圾发电项目 [5]
兴蓉环境(000598) - 2014年7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5:26
行业情况 - 国内供排水产业以政府投资为主,产业整合逐步进行,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程度更高、机会更多,竞争格局呈多元化趋势 [2] - 供水行业受行政壁垒影响,竞争性不如污水处理行业,污水处理行业竞争激烈,主要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竞争 [3] 公司产能 - 公司已获特许经营权的供排水规模超 500 万吨/日,已投入运营的供水能力 180 余万吨/日,去年高峰时段供水量突破 200 万吨/日,自来水七厂(50 万吨/日)投产后供水能力达 230 万吨/日 [3] - 公司已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产能近 200 万吨/日 [3] 公司业务增长与拓展 - 公司水处理增长来源于自然增长、跨区域拓展和产业整合 [3] - 公司目前主要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涉足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焚烧发电、污水污泥处理等领域,暂未从事工业污水处理业务 [3] - 公司在已有异地项目基础上,将与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和四川省都江堰市开展合作 [3] - 条件成熟时,公司会将业务拓展至周边区域,周边回报率可能低于城市,但利于总规模增长,且管理和技术可复制 [4] 公司财务情况 - 截止 201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资产 104 亿元,资产负债率约 32%-33% [4] - 公司目前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或低于基准利率 [4] 公司估值情况 - 公司估值较低可能与去年主要领导人被调查事件有关,股价受宏观经济、二级市场走势、投资者交易意愿等因素影响 [4] - 去年 10 月公司完成新任董事长、总经理选举、聘任工作,目前生产经营稳定,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水务市场不断拓展 [4]
兴蓉环境(000598) - 2014年9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5:26
公司业务状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水务和环保业务,下辖四家全资子公司,分别负责自来水运营、污水处理、新兴环保业务和供排水项目工程 [2][3] - 公司运营及在建供排水规模超 500 万吨/日,已投入运营的自来水规模 235 万吨/日、污水处理规模 198 万吨/日、污泥处理规模 400 吨/日、垃圾渗滤液处理规模 2300 吨/日,垃圾焚烧发电规模 2400 吨/日预计年底前开工 [3] - 业务区域除成都外,已拓展到兰州、银川、西安、深圳、海南和巴中等地 [3] 公司发展战略 - 实施“兼容型、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兼容型”指打造供排水全产业链,追求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新兴环保业务与技术更好的公司合作;“一主多元”从产业讲以水务业务为主,新兴环保产业多元化发展,从地域讲立足成都,放眼全国布局 [3][4] - 目前自来水制售收入占比 2/3,污水处理收入占比 1/3,其他环保业务收入占比小,产业板块布局不均衡,未来力争环保业务占公司总业务量一半 [4] 公司支持与增长 - 作为成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得到成都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公司发展对成都市供排水和环保业务有积极作用 [4] - 未来增长主要来源于水务业务自然增长、水务环保业务跨区域拓展以及产业整合,目前污水处理主要针对城市生活污水,未从事工业污水处理,但涉足垃圾渗滤液处理等领域 [4] 公司业务拓展 - 业务拓展遵循有利可图、能力所及原则,采取兼容式扩张,注重扩张速度、规模、结构和质量 [4][5] 政策影响 -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水环境治理要求提高,环境污染违法成本增加,带来良好机遇,政府会通过河道清淤等方式改善水质,公司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是一级 A 标,未来提标改造空间较小但周边区县有需求 [5] 行业竞争格局 - 供水行业受行政壁垒影响,竞争性不如污水处理行业;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主要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竞争 [5]
兴蓉环境(000598) - 2015年8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3:22
业务运营 - 公司中水公分公司运营30万吨/日的清水河景观环境补水项目,成都今年将对200多条黑臭河实施综合治理,公司用中水补充河道用水 [2] - 公司已对20多万用户水表进行改造,还有100多万户未进行改造 [3] 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兼容发展、一主多元”的发展战略,根据“能力所及、有利可图”的原则积极开拓异地市场 [3] 供水情况 - 今年5月公司供水达到去年用水高峰(峰值215万吨/天),8月上旬达到228万吨,一般用水最高峰在每年7、8月,公司将启动水七厂二期建设,规模为50万吨/天 [3] 激励与合作 - 公司暂未考虑管理层激励政策,但控股股东兴蓉集团已启动增持计划 [3] - 2015年4月28日公司与成都天保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完善和延伸环保节能产业链 [3] 税务情况 - 因增值税具体实施细则未下发,公司尚未执行,一直主动与税务局保持沟通 [4]
兴蓉环境(000598) - 2015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3:12
产业布局 - 目前自来水制售收入占比 2/3,污水处理收入占比 1/3,其他环保业务收入占比小,力争未来 3 - 5 年供水、排水及环保各占 1/3 [2] 污泥处置 - 现有污泥处置规模 400 吨/日,采用“半干化 + 焚烧”工艺 - 规划自建污泥处理二期工程处理量 200 吨/日,与拉法基合营公司污泥处理规模 300 吨/日,与绿山公司三方合作处理污泥 200 吨/日,预计未来污泥处理规模总量 1100 吨/日 [3] H 股上市 - 去年底成都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兴蓉集团以兴蓉投资为载体赴港发行 H 股,目前处于制作申报材料阶段 [3] 合作情况 - 与绿山、拉法基、联合环境等公司合作正常推进,合资公司短期内将成立 [3] 中水业务 - 成都市中心城区中水服务特许经营权授予公司,中水公分公司运营 30 万吨/日的清水河景观环境补水项目 [3] 垃圾焚烧发电 - 万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模 2400 吨/日,预计 2016 年底投运,隆丰垃圾发电项目积极推进中 [3][4] 自来水厂建设 - 因供水安全考虑,今年 5 月供水达去年用水最高峰(峰值 215 万吨/天),8 月上旬达 228 万吨,将启动水七厂二期建设,规模 50 万吨/天 [4] H 股发行融资原因 - 项目建设有融资需求,如七厂二期项目 - 基于发展战略,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结构,建立 A 股和 H 股国际、国内两个融资平台,符合国际化发展战略 [4]
兴蓉环境(000598) - 2015年8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3:01
政策影响 - “78号文”对公司污水、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及中水有一定影响,因实施细则未发,公司尚未执行,税率按17%还是13%影响很大,公司主动与税务局沟通增值税开征和污水处理费结算价格事宜 [2][3] 上市进展 - 去年底成都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兴蓉集团以兴蓉投资为载体赴港发行H股,项目正常推进,目前处于制作申报材料阶段 [3] 污泥处置 - 公司现有污泥处置规模未提及,规划自建污泥处理二期工程污泥处理量为200吨/日,与拉法基合营公司污泥处理规模为300吨/日,与绿山公司三方合作利用蚯蚓生物堆肥处理污泥为200吨/日,预计未来污泥处理规模总量未提及 [3] 产业布局 - 目前公司自来水制售收入占比未提及,污水处理收入占比为1/3,其他收入占比很小,力争未来各占1/3 [3] 下半年计划 - 四、五、八厂扩能改造项目已完成环评;万兴垃圾发电项目积极推进,有望16年年底建成投运;计划启动水七厂二期建设,规模为50万吨/天 [3][4] 合作情况 - 与绿山、拉法基、联合环境等公司合作正常推进,合资公司短期内会成立 [4] 战略优势 - 公司拥有多年供排水经营经验,自来水公司有近70年自来水运营管理经验,排水公司1998年成立,是国内最早从事污水处理的服务商之一,且拥有除原水之外的水务全产业链 [4]
兴蓉环境(000598) - 2017年4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2:32
公司经营业绩 - 2016年公司总资产达169.19亿元,较初期增长19.13%;负债总额77.66亿元,资产负债率45.90%;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0.41亿元,同比增长5.27% [2] - 2016年公司资产增加主要因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扩能提标改造工程项目、万兴垃圾发电项目及中心城区输配水管网建设工程投入 [3] 业务收入与毛利率 - 2016年污水处理服务及管网工程收入及毛利率同比下滑,原因是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项目投资增加、排放标准提升、运行成本上升,公司正与财政局协调污水处理费提价,财政局已委托事务所核价 [3] 合作情况 - 公司与中信环境以合资公司合作,持股比例51%,合资公司可无偿使用专利技术开展污水深度处理业务,成都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试点已初显成效 [3][4] 公司优势 - 拥有70年供水经验、30年污水处理经验,运营管理经验丰富、历史沉淀深厚 [4] - 国有控股水务环保上市公司,项目安全稳定有效运行,市场拓展能力强 [4] - 拥有稳健财务资本优势,能持续筹集产业发展资金 [4] 未来业务规划 -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水务环保投资运营服务平台,目标是5 - 10年打造全球同行业知名企业 [4] - 从三个规划拓展市场:立足成都整合全域供排水资源;深耕全国水务环保市场;践行“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市场 [4][5] - 探寻与政府、企业等多渠道合作模式,如BT、BOT、TOT、PPP等 [5] 产能与发展空间 - 2016年水务业务运营及在建规模逾600万吨/日,服务人口超3000万人;垃圾焚烧发电运营及在建规模3900吨/日,垃圾渗滤液处理运营规模2300吨/日 [5] - 随着成都建设推进和合作项目对接,供排水及环保领域发展空间大 [5] 业绩规划 - 2017年成都市中心城区供排水业务平稳增长,随着供排水一体化整合和天府新区发展,利润有较大增长空间,业绩呈稳健上升态势 [5] 投标策略 - 基于共赢策略,根据招投标项目要求,与有影响力、行业地位和资源的公司组成联合体投标 [6] 项目进展 - H股项目暂缓,采用多渠道、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满足项目需求 [6] - 取得巴基斯坦拉合尔市垃圾焚烧项目,已完成公司注册,后续按要求公告 [6] 国企改革预期 - 成都市资产证券化水平在7 - 15%之间,国资委对国企改革支持力度大,公司控股股东兴蓉集团是试点单位之一,公司有望受益 [6] 垃圾发电业务 - 万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规模2400吨,预计年底建成投运,不同类型垃圾处理服务费单价不同 [7] - 隆丰垃圾发电项目处理规模1500吨/日,预计2017年底建成投运,尚未签特许经营权协议 [7] - 2020年力争垃圾发电业务总体处理规模达1万吨/日 [7] 污泥处理业务 - 现有污泥处置规模400吨/日,采用“半干化 + 焚烧”工艺,正推进二期建设项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