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集团(000513)

搜索文档
丽珠医药(01513)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29 09:14
股份数量 - 2025年8月28 - 29日H股已发行股份299,807,117股[3] - 2025年8月28 - 29日A股已发行股份604,293,313股[4] 股份购回 - 2024年12月 - 2025年8月多次购回A股,各次数量、占比及每股价格不同[4 - 10] - 2025年8月29日在深交所购回股份74,700股[18] - 2025年8月29日购回股份最高40.69元,最低40.01元[18] - 2025年8月29日购回股份付出总额3,015,826元[18] 其他 - 公司股份发行等获董事会授权,遵循规定[11] - 公司履行上市相关先决条件和规定[14] - 购回活动按规则进行,4月24日说明函无重大变动[19] - 购回股份后30天内未经批准不得发行新股等[20]
丽珠集团(000513) - 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回购股份

2025-08-28 11:29
股份数量 - 2025年8月27 - 28日丽珠医药集团H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99,807,117[3] - 2025年8月27 - 28日丽珠医药集团A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604,293,313[4] 股份购回 - 2024年12月25 - 2025年8月28日有多笔购回但尚未注销的A股记录,涉及数量、占比及每股价格[4][5][7][9][10] - 2025年8月28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购回股份123,400股,最高购回价40.42元,最低39.37元,付出价格总额4,931,081元[18] 其他事项 - 公司确认股份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或转让已获董事会授权批准[11] - 公司确认已收取股份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或转让应得全部款项[11] - 公司确认已履行上市相关先决条件及规定[14] - 未经交易所批准,公司购回股份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等[20] - 公司确认购回活动按相关规则进行,呈交的说明函件资料无重大变动[19]
丽珠医药(01513.HK)8月28日耗资493.1万元回购12.3万股A股

格隆汇· 2025-08-28 09:34
公司回购动态 - 公司于8月28日耗资493.1万元回购A股股份 [1] - 本次回购数量为12.3万股 [1] - 回购行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 [1]
丽珠医药(01513)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28 09:14
股份数据 - 2025年8月27 - 28日,H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299,807,117,库存股0[3] - 2025年8月27 - 28日,A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604,293,313,库存股0[4] 股份回购 - 2024年12月25 - 2025年8月28有多笔A股回购,各有数量、占比和每股价格[4][5][7][9][10] - 2025年8月28日在深交所购回股份123,400股,最高40.42元,最低39.37元,总价4,931,081元[18] - 购回股份(拟注销)123,400股,拟持作库存股份0[18] 报表与规则 - 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呈交报表[2] - 上市发行人购回股份须披露并填妥第二章节[18] - 未经批准,发行人购回股份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等[20] - 上市发行人出售库存股份须披露并填妥第三章节[21]
丽珠医药(01513)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 刊发2025中期报告

2025-08-28 08:57
报告发布 - 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通知刊发2025中期报告[1][4][6] - 公司通讯中、英文版本已分别上传公司及港交所网站[1][4] 通讯获取 - 无法收取网站版本可申请免费印刷本[2][5] - 非登记证券持有人收电子通讯需联系中介提供邮箱[3][5] 其他说明 - 指示适用于2025年12月31日前所有通讯[4] - 索取任一版本印刷本的股东将收到双语印刷本[6]
丽珠医药(01513)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 刊发2025中期报告

2025-08-28 08:51
报告获取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6] - 无法接收邮件或访问网站可填回条寄回或发邮件获取印刷本[2][6] 股东通知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否则只能收印刷本通知[3][7] - 无股东有效邮箱,股东视为选择邮寄接收通知[5] 表格填写 - 填妥及签署表格可寄回或电邮至指定处[1] - 表格未选、无签名或填写错误无效,联名需首位股东签署[2] 个人资料 - 股东自愿提供资料,公司可披露或转移[9] - 查改资料要求须书面寄至资料私隐主任[9]
丽珠医药(0151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8 08:4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271.91百万元[3][5]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55.47百万元[3] - 营业收入为62.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7%[23]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0%[23]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271.91百万元,同比减少0.17%[29] - 公司报告期利润总额为人民币1828.11百万元,同比增长13.66%[29] - 公司报告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1258.46百万元,同比增长8.91%[29] - 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6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小幅下降0.17%[6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12.80%至-1.65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及汇兑损益变动[80] - 利息支出2990万元,同比减少35.36%[90] - 报告期员工薪酬福利总支出为人民币9.8988亿元,上期为人民币9.4824亿元[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化学制剂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661.54百万元,占总收入26.49%[5][8] -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99.46百万元,占总收入12.75%[5][8] - 生物制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269.92百万元,占总收入52.13%[5] - 诊断试剂及设备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74.14百万元,同比下降5.13%[8] - 中药制剂业务收入为人民币94.82百万元,同比下降7.40%[7][8] - 公司原料药与中间体板块受头孢类原料药价格波动影响,收入同比略有下降[29] - 公司诊断试剂及设备板块受呼吸道产品周期变化影响,收入小幅下滑[29] - 公司消化、精神神经、生殖、中药板块主要产品均实现同比增长[29] - 消化道产品收入为13.51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21.54%,同比增长3.87%[63] - 促性激素产品收入为15.3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24.39%,同比小幅下降1.22%[63] - 精神产品收入为3.1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5.05%,同比增长6.89%[63]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收入为16.62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26.49%,同比下降5.65%[63] - 中药制剂产品收入为7.99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12.75%,同比增长7.31%[63] - 生物制品收入为0.95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1.51%,同比增长8.31%[63] - 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收入为3.74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5.97%,同比下降5.13%[63] - 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62.72亿元,毛利率66.02%,同比增加0.06个百分点[65] - 化学制剂产品收入32.70亿元,毛利率81.17%,同比增加0.02个百分点[65]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收入16.62亿元,毛利率36.37%,同比减少0.76个百分点[65] - 中药制剂产品收入7.99亿元,毛利率74.00%,同比减少1.57个百分点[65] - 抗病毒颗粒等OTC品种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快速增长[4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海外收入达人民币10.04亿元,同比增长18.40%,占营业总收入16.01%[45] - 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收入达人民币9.74亿元,同比增长19.68%[46] - 重组人绒促性素(rHCG)在印尼市场份额约30%[47] - 境外市场收入为10.04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16.01%,同比增长18.40%[63] - 境内市场收入为52.6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83.99%,同比下降3.06%[63] - 境内市场收入52.68亿元,毛利率69.11%,同比增加0.48个百分点[65] - 境外市场收入10.04亿元,毛利率49.76%,同比增加0.89个百分点[65] 研发进展与管线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人民币4.9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7.82%[30] - 公司制剂在研产品共39个,其中上市申报阶段13项,III期临床4项,工艺验证/BE阶段2项,II期临床阶段4项[30] - 核心在研产品LZM012第12周PASI100应答率为49.50%,优效于对照组司库奇尤单抗的40.20%[34] - 核心在研产品LZM012第52周PASI100应答率Q4W方案显著优于对照组,Q8W方案与对照组相当[34] - 抗凝药物H001胶囊II期临床完成全部322例患者入组[40] - 痛风小核酸药物LZHN2408于2025年6月底获临床批件[36] - 消化道药物JP-1366片剂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并提交上市申请[39] - 公司通过BD模式引进6个项目其中5个进入临床转化阶段[40] - 四价流感重组蛋白疫苗计划2025年9月启动I期临床入组[39] - 抗癫痫药物NS-041片启动II期临床研究[38] - 抗感染药物SG1001片进入II期临床并于2025年6月获FDA的IND批件[38] - H001胶囊II期临床5个月完成患者入组JP-1366片8个月完成从临床到上市申请[40] - LZHN2408较常规流程节省约3个月时间获批临床[40]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2型糖尿病)已申报上市,体重管理适应症处临床Ⅲ期[67] - 重组抗人IL-17A/F单抗注射液(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处临床Ⅲ期[68] -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M)已申报上市,为国内首家3个月微球仿制药[69] - 盐酸哌罗匹隆片(4mg)已申报上市,为精神分裂症一致性评价产品[70] - 盐酸伐昔洛韦片已申报上市,为疱疹感染一致性评价产品[70] - 枸橼酸铋钾片已申报上市,为消化道领域一致性评价产品[71] - 四价流感重组蛋白疫苗处于临床I期阶段[69] - LZHN2408(高尿酸血症/痛风)处于临床I期阶段,用于搭建小核酸药物平台[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原料药与中间体板块受头孢类原料药价格波动影响,收入同比略有下降[29] - 公司诊断试剂及设备板块受呼吸道产品周期变化影响,收入小幅下滑[29] - 公司消化、精神神经、生殖、中药板块主要产品均实现同比增长[29] - 公司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和绿色电力使用以推动清洁能源替代[51] - 公司组织AI大赛成功落地45个应用项目涵盖研发生产销售财务HR等场景[53] - 公司配备2000盒无糖型颗粒满足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需求[55] - 公司启动覆盖60家中心、1,200例患者的RWS研究[44] - 公司专业健康科普平台上半年新增粉丝79万人[44] - 公司设定2055年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128]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258.46百万元[3]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27元/股[4] - 稀释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43元/股[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6%[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1.4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0%[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1.4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0%[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14%,同比增加1.10个百分点[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930.69万元人民币[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263.25万元人民币[26] - 投资损益为2828.23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55%[72]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795.2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0.43%[72] - 资产减值损失为1154.5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0.63%[72] - 政府补贴收入为7172.1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3.92%[72]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81.59%至2828.23万元人民币,主要因联营企业损益变动[80]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同比下降603.09%至-5911.77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汇率波动[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189.07%至2.5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结构性存款增加[78] - 合同负债减少42.40%至7178.61万元人民币,因预收货款达到收入确认条件[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583.20%至28.10亿元,主要因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81][8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432.82%至33.81亿元,主要因新增结构性存款[81][8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76亿元,同比下降194.39%[81][82] - 货币资金余额103.52亿元,较期初108.27亿元下降4.42%[83][84] - 借款余额35.92亿元,占资产总额14.86%,较期初39.57亿元下降9.25%[84] - 偿还银行借款21.56亿元[84][85] - 股东权益149.24亿元,负债总额92.49亿元,资本负债率29.65%较期初33.02%下降[85][89] - 未偿还债务总额44.25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30.57亿元[88] - 已签约未确认资本承诺4.31亿元,其中研发支出承诺2.62亿元[86] - 资产质押总额为人民币1.783亿元,其中应收票据质押1.68亿元,货币资金质押0.1036亿元[93] - 票据池业务额度为人民币18亿元,已质押应收票据金额为人民币1.6797亿元[93] - 报告期投资额为人民币10亿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014亿元,变动幅度-0.14%[101] - 该项股权投资本期亏损8914.35万元人民币[102] - 证券投资组合期末账面价值为11.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21亿元[105] - 证券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64亿元人民币[105] - 昆伦能源股票投资亏损69.62万元,期末价值693.08万元[105] - 华束医药股票投资盈利208.97万元,期末价值1330.31万元[105] - Beam Therapeutics股票投资亏损1750.94万美元,期末价值3630.12万美元[105] - 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4499.25万元人民币,占公司净资产比例3.29%[107] - 远期外汇合约投资本期实际亏损331.19万元人民币[107] - 新增远期外汇合约投资3.22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2.36%[107] - 衍生品投资期末投资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110] - 远期外汇合约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57.87万元[110] - 公司衍生品投资用于套期保值,不以投机为目的[112] - 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外汇风险,主要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91] - 公司已制定《外汇风险管理办法》和《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进行风险管理[110] - 衍生品投资操作坚持谨慎稳健原则,严格限定套期保值数量不超过实际现货交易数量[110] - 衍生品投资会计政策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110] - 公司衍生品投资主要为管理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110] - 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保证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158] - 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1.00元(含税)[162]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中期股息[163] 资产、债务和借款 - 总资产为24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6%[23]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6.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3%[23] - 货币资金减少至103.5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45%至42.83%[73] - 应收账款增加至23.0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61%至9.52%[73] - 短期借款减少至21.3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3%至8.81%[73] - 资产负债比率从39.05%下降至38.26%[79] - 合并货币资金期末数为103.52亿元,较年初108.27亿元下降4.4%[197] - 合并应收账款期末数为23.01亿元,较年初19.36亿元增长18.8%[197] - 合并存货期末数为17.15亿元,较年初19.98亿元下降14.2%[197] - 合并短期借款期末数为21.30亿元,较年初24.55亿元下降13.2%[199] - 合并应付账款期末数为5.57亿元,较年初6.18亿元下降9.9%[199] - 合并其他应付款期末数为32.20亿元,较年初28.61亿元增长12.5%[199] - 合并未分配利润期末数为120.53亿元,较年初117.61亿元增长2.5%[199] - 公司层面货币资金期末数为54.50亿元,较年初66.36亿元下降17.9%[197] - 公司层面未分配利润期末数为17.94亿元,较年初28.41亿元下降36.9%[199] - 合并总资产期末数为241.73亿元,较年初244.56亿元下降1.2%[197] - 资产受限情况:应收票据质押余额1.68亿元人民币,保证金余额1035.59万元人民币[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92] 知识产权与注册 - 公司国内外有效授权专利936项,其中发明专利490项[44] - 上半年提交专利申请23项,国内专利授权19项,国外专利授权4项[44] - 原料药及中间体在123个国家完成218个国际注册项目申报[46] - 制剂产品17个品规在11个国家完成34个注册项目[47] 生产与质量 - 公司原料药事业部福兴工厂通过欧盟GMP检查并获得新EU GMP证书[50] - 公司新北江工厂完成FDA检查回复并取得现场检查EIR报告(VAI)[50] - 公司质量管理总部组织13次集团内审计完成4家关键供应商联合审计[50] - 四价流感疫苗项目通过AI应用使目的蛋白表达量和收率显著提升[43] 子公司表现 - 丽珠制药厂营业利润为6.1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38.6%[116] - 四川光大制药净利润为3230.45万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13.0%[116] - 利民制药厂营业利润为1.91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高达55.5%[116] - 上海丽珠制药净利润为4.4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37.6%[116] - 丽珠合成制药营业利润为7774.69万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17.8%[116] - 新北江制药营业收入为13.44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4.49亿元人民币[116] - 福州福兴医药营业利润为3.0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49.0%[116] - 丽珠试剂营业利润为9839.20万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26.2%[116] - 丽珠单抗净亏损为8965.51万元人民币,主要因研发投入导致[116] ESG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获得MSCI ESG最高等级AAA评级为全球制药行业首家获此评级的中国企业[52] - 公司标普全球CSA评分67分并跻身"中国企业标普全球CSA评分最佳5%"行列[52] - 公司连续三年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2024年被评为"最佳进步企业"[52] - 公司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和绿色电力使用以推动清洁能源替代[51] - 公司设定2055年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128]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为8,764人,较2024年12月31日的9,067人减少303人[94] - 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按雇员薪金一定百分比供款[94] - 公司成功培养取证人员690人,自2023年申请示范性企业培训中心以来[96] 投资与并购 - 重大收购越南制药公司64.81%股权,总现金对价5,730,815,426,000越南盾(约人民币15.87亿元)[97] - 公司向控股子公司珠海丽珠生物医药科技增资10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66.54%[102] 股东结构与股份变动 - 公司累计回购A股11,318,855股,占已发行总股本1.25%及A股总股本1.87%,使用资金总额4.068亿元[130] - 公司A股回购价格上限为45元/股,资金总额范围6亿至10亿元人民币[129]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回购A股最高价38.37元/股,最低价33.21元/股[130] - 2025年2月回购A股2,852,100股,使用资金1.03亿元[130] - 2025年1月回购A股5,850,055股,使用资金2.115亿元[130] - 2025年4月回购A股1,892,900股,使用资金6488.18万元[130] - 2024年12月回购A股723,800股,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8
东海证券· 2025-08-28 07:53
核心观点 报告重点推荐了五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轮胎制造、半导体、医药和工业车辆领域的投资机会,同时分析了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和机械设备行业趋势,指出部分行业在结构性调整和全球化布局中呈现增长潜力 [3][6][32][36] 重点公司分析 长安汽车 - 2025H1实现营收726.91亿元(同比-5.25%),扣非归母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26.36%)[6] - 2025Q2毛利率15.21%,新能源车型销量强劲推动ASP提升 [7] - 2025H2计划推出深蓝L06、启源A06等新车型,全年海外销量目标100万辆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4.60/90.82/110.58亿元,对应PE 17X/14X/11X [9] 赛轮轮胎 - 2025H1营收175.87亿元(同比+16.05%),归母净利润18.31亿元(同比-14.90%)[10] - Q2受美国加征25%关税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11% [10] - 海外收入134.13亿元(同比+18.72%),柬埔寨子公司收入增长70.44% [11] - 研发投入5.37亿元(同比+14.67%),全球产能规划达1.09亿条半钢胎 [11][12] 新洁能 - 2025H1营收9.30亿元(同比+6.44%),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8.03%)[14] - SGT MOS产品占比提升至45.21%,应用于汽车电子、AI服务器等领域 [16] - 汽车电子业务出货车规级MOS产品8500万颗,SiC MOS预计2025Q4量产 [1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1.90/26.02/30.78亿元,归母净利润5.57/6.73/8.04亿元 [19] 丽珠集团 - 2025H1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9.40%),毛利率66.02% [22] - 化学制剂收入32.70亿元(同比+1.43%),中药制剂收入7.99亿元(同比+7.31%)[23] - 阿立哌唑微球、黄体酮注射液已获批上市,自免领域单抗提交上市申请 [2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3.82/26.63/29.45亿元,对应PE 15.85X/14.18X/12.83X [25] 安徽合力 - 2025H1营收93.90亿元(同比+6.18%),海外收入40.16亿元(同比+15.20%)[27] - 叉车销量20.42万台(同比+17.23%),电动产品占比68% [27] - 海外出口7.36万台(同比+23.08%),智能物流业务增长59.1% [28][2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4.38/15.98/17.91亿元,对应PE 12.31X/11.07X/9.88X [30] 行业数据观察 工业企业利润 - 2025年7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1.7%,降幅较前值收窄 [32] - 原材料制造利润占比超季节性提升4.3pct,装备制造和下游制造占比下降 [34] - 实际库存累计同比6.0%,生产放缓推动被动去库 [35] 机械设备行业 - 2025年7月叉车销量11.86万台(同比+14.4%),内外销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36] - 1-7月累计销量85.79万台(同比+12%),出口31.19万台(同比+15.1%)[36] - 国内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49.40%,物流总额同比+5.6% [37]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聚焦银发旅游、健康消费等领域 [42] - 工信部提出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目标,推动手机直连卫星应用 [42] - 中沙经贸合作深化,重点拓展新能源、产供链领域投资 [43] - 上证指数单日下跌1.76%至3800点,大单资金净流出超506亿元 [44][4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色氨酸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展望:饲料市场需求占比最大,超7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8 01:36
行业概述 - 色氨酸是非极性α-氨基酸之一,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无法由人体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2] - 根据化学结构和来源不同,色氨酸可分为L型和D型两大类,L-色氨酸是人体必需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形式,D-色氨酸的生理意义主要体现在科研和工业领域 [2] 市场政策 - 我国高度重视氨基酸产业发展,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 [4] - 政策为色氨酸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 产业链 -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玉米、糖蜜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发酵罐、分离纯化设备等机械设备供应商,玉米、糖蜜是色氨酸发酵工艺的主要碳源 [7] - 行业中游为色氨酸生产 [7] - 行业下游为应用市场,涵盖饲料、医药、保健品、食品等诸多领域 [7] 发展现状 - 饲料为色氨酸最大需求市场,占比超70% [9]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达15850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4807万吨、342万吨,同比增长8.1%、6.9% [9] - 2024年我国色氨酸需求量达2.38万吨,市场规模达13.09亿元 [1][9] - 在食品领域,色氨酸作为营养补充剂可用于改善睡眠、促进情绪平衡等,在功能性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1] - 在医药领域,色氨酸可用于合成药物或作为医药原料,需求稳步增长 [1] 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国际知名企业日本味之素、韩国希杰凭借先进技术与广泛品牌影响力在我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0] - 国内企业宁夏伊品生物科技、阜丰集团、安徽华恒生物科技、浙江新和成、梅花生物科技集团、无锡晶海氨基酸依托国内原材料资源与成本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10] - 2024年阜丰集团营业总收入完成277.6亿元,毛利润50.57亿元,毛利率为18.22% [12] - 2024年华恒生物营业总收入达21.78亿元,其中氨基酸产品收入15.0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69.28% [12] 发展趋势 - 未来基因工程技术将进一步深入应用,使菌株性能不断优化,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产量和纯度 [13] - 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绿色生产工艺将成为发展重点,企业会更加注重开发能耗低、污染小的生产技术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