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新材(688707)

搜索文档
振华新材(688707) - 关于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的专项说明
2025-04-25 12:05
证券代码:688707 证券简称:振华新材 公告编号:2025-008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的专项说明 本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主要原因系公司 2024 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净利润为负数,当年可供分配利润为负数,不满足利润分配条件。 公司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和 第六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 议。 公司不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 票上市规则》")第 12.9.1 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的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的情形。 一、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内容基本情况 (一)利润分配预案的内容 经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实现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2,770.63万元。 鉴于公司于2024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并注销完毕,公司 2024年度回购股份支付金额共计人民币394,748.94元,视同2024年度现金分红人 民币394,748.94元,满足公司利润分配政策的相关规定。在综合考虑公司的实 ...
振华新材:2024年报净利润-5.28亿 同比下降612.62%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2:0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大幅下降556.52%至-1.05元,2023年为0.23元,2022年为2.87元 [1] - 每股净资产微降0.8%至8.69元,2023年为8.76元,2022年为9.23元 [1] - 每股公积金增长28.96%至6.19元,2023年为4.8元,2022年也为4.8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下降51.23%至1.39元,2023年为2.85元,2022年为3.32元 [1] - 营业收入大幅下降71.48%至19.61亿元,2023年为68.76亿元,2022年为139.36亿元 [1] - 净利润由盈转亏,下降612.62%至-5.28亿元,2023年为1.03亿元,2022年为12.72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542.86%至-11.47%,2023年为2.59%,2022年为36.36%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25965.94万股,占流通股比51.04%,较上期减少60.77万股 [2] -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有12538万股,占总股本24.65%,持股不变 [3] - 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有2878.68万股,占总股本5.66%,持股不变 [3] - 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有限合伙)为第三大股东,持有2500万股,占总股本4.91%,持股不变 [3] - 向黔新新进前十大股东,持有566万股,占总股本1.11%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持有626.77万股,占总股本1.23%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不分配不转增 [3]
振华新材(688707)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级报告
2025-04-25 12:04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公司代码:688707 公司简称:振华新材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 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 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 行了评价。 一. 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 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 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 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 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 合理保证。此外,由 ...
振华新材(688707)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11: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7,164.58万元,同比下滑57.3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68.79万元,上年同期为-13,675.68万元[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71,645,830.17元,同比2024年同期636,344,860.02元下降57.3%[1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97,687,861.21元,同比2024年同期-136,756,760.78元亏损收窄28.6%[18]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2024年同期-0.28元/股改善32.1%[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392,623,793.70元,同比2024年同期783,634,389.39元下降49.9%[18] - 研发投入合计为2,992.7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02%,同比增加6.28个百分点[4]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32.94万元,上年同期为-131,796.96万元[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329,364.63元,同比2024年同期-1,317,969,640.20元大幅改善[22]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83,116,203.15元,同比2024年同期149,808,792.11元增长356%[22]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9,749,582.21元,主要由于900,000,000元的投资支付[22]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361,153.29元,同比2024年同期1,087,471,737.41元下降95.6%[2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22.32亿元降至2025年3月底的19.99亿元,下降10.4%[1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6亿元[12] - 应收账款从6.99亿元降至3.44亿元,下降50.8%[12] - 存货从9.86亿元增至10.65亿元,增长8.0%[12] - 短期借款从8.00亿元增至8.35亿元,增长4.4%[13] - 未分配利润从7.08亿元降至6.10亿元,下降13.8%[14] - 总资产为778,558.20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32,187.70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19%[4] 股东结构 -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24.65%[7] - 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5.66%[8] - 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有限合伙)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4.91%[8] - 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第四大股东,持股3.75%[8] 业务表现和产品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出现亏损,受三元材料需求疲软、产品结构调整及6系材料尚未形成大批量订单影响[10]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实际可用比容量提升超过15%(从130mAh/g提升到150mAh/g以上)[10] - 聚阴离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获得首个千吨级订单[10]
振华新材(68870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1: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6,114.18万元,同比下降71.48%[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770.63万元,同比下降613.94%[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448.72万元,同比下降647.00%[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6,114.18万元,同比下降71.48%[23][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770.63万元,同比下降613.94%[23][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448.72万元,同比下降647.00%[23][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05元/股,同比下降556.52%[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47%,同比减少14.06个百分点[24]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0,181.4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44.46万元[2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6,114.18万元,同比下降71.48%[3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770.63万元,同比下降613.94%[3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448.72万元,同比下降647.00%[3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96,114.18万元,同比下降71.48%,净利润-52,770.63万元,同比下降613.94%[6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6,114.18万元,同比下降71.48%[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锂盐及前驱体等核心原材料价格下行导致成本传导滞后,压缩产品毛利率空间[4] - 产能利用率持续低位运行导致单位产品的折旧/人工等固定成本及停工损失增加[4] - 2024年营业成本为222,450.98万元,同比下降65.30%[86] - 正极材料行业营业收入192,568.63万元,营业成本219,577.44万元,毛利率-14.03%,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1.66%,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5.51%,毛利率同比减少20.32个百分点[89][90] - 直接材料成本181,157.9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82.50%,同比下降69.30%[92][93] - 销售费用581.40万元,同比下降46.93%,管理费用6,868.70万元,同比下降22.50%,财务费用3,279.39万元,同比下降55.02%[102] - 研发费用为9,013.99万元,同比增长9.16%[86] 业务线表现 - 三元材料需求疲软及6系材料未形成大批量订单导致产品销量大幅下滑[4] - 公司6系三元正极材料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销售[33] - 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实际可用比容量提升超过15%,从130mAh/g提升到150mAh/g以上[37] - 2024年公司聚阴离子材料获得1000吨订单,主要应用于UPS启停电池、储能等领域[37] - 公司在全国8系单晶三元材料市场市占率接近60%[36] - 公司高镍三元出货量占公司三元总出货量比例从2019年的1%提升到2024年的60%以上[36] - 公司2024年在中国三元材料产量排名第9,单晶三元材料排名第5,8系单晶三元市占率接近60%[45] - 公司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计2025年规模化装车,聚阴离子材料获首个千吨级订单[46]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实际可用比容量提升超过15%(从130mAh/g提升到150mAh/g以上)[50] - 公司聚阴离子材料获得1000吨订单[50] - 公司加速推进钠电、磷酸锰铁锂产业化[116] - 公司持续深耕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性能提升[116] - 公司已完成尖晶石镍锰、富锂锰基及磷酸锰铁锂材料客户送样,部分实现小批量量产[61]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0%,同比增加3.40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总额为90,139,894.27元,同比增长9.16%[5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0%,同比增加3.40个百分点[53]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6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9项[51] - 在研项目"高镍三元材料开发"累计投入金额为4,273.67万元[57] - 在研项目"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累计投入金额为2,611.60万元[57] - 在研项目"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累计投入金额为6,745.17万元[57] - 在研项目"橄榄石型磷酸锰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100.00万元[5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58人,占总员工比例12.5%,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098.15万元,平均薪酬12.01万元[59] - 公司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本科占比最高(145人),年龄结构以30-40岁为主(152人)[59] 市场趋势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占汽车总销量40.9%[41] - 2024年纯电动汽车占新能源汽车销量60%,插混汽车占40%,插混占比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41] - 2024年动力电池总装车量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占比25.3%(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磷酸铁锂电池占比74.6%(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42] - 2024年6系三元材料渗透率达29%,同比增加9个百分点[42] - 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9.05万元/吨,同比下跌65%,前驱体(NCM523)均价7.3万元/吨,同比下跌15%[43] - 2024年半固态电池已在智己L6、蔚来ET7等车型量产装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47] - 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达120-160Wh/kg,聚阴离子材料循环寿命≥6000次[47]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34.4%和35.5%,市场渗透率达40.9%[112] - 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同比增幅超130%[112] - 2024年中国钠电储能需求量1.2GWh,同比增长104%[114] - 预计2025年中国钠电储能需求将达4GWh,同比增长超200%[114] - 2024年全球钠电二/三轮电动车产销量数千台,钠电池需求量4MWh[114] - 预计2025年钠电二/三轮电动车产销量增至3.55万台,钠电池需求量30MWh[114] - 预计2027年钠电池将应用于超百万台二/三轮电动车[114] - 钠离子电池可在-40℃至80℃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114][1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主要受市场需求下降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5]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4] - 公司2024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为否[4] - 公司面临三元材料需求疲软、原材料价格波动及技术迭代风险,可能导致业绩持续下滑[67][69] - 彩虹新材料与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存在竞争但影响有限[120][121] - 中国电子承诺限制彩虹新材料正极材料业务规模[121] 现金流和资产负债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260.77万元,同比下降185.93%[23][2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41,842.20万元,同比增长13.82%[23] - 2024年总资产为781,025.10万元,同比下降18.86%[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78.09万元,其中政府补助为1,131.39万元[27] - 2024年公司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为42,914.40万元,期末余额为42,655.74万元,变动258.66万元[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9,260.77万元,同比下降185.93%[9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844.70万元,主要系再融资取得资金10.9亿元[9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23,216.4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8.58%,较上期下降21.40%[10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69,919.2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8.95%,较上期大幅下降48.89%[103] - 存货期末余额98,555.1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2.62%,较上期下降35.92%[10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40,184.4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5.15%,较上期增长21.26%[103]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83,917.2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74%,较上期下降68.09%[103] - 一年内到期的其他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79,974.5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24%,较上期增长206.38%[103]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2024年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90%[76] - 全球动力电池TOP10装机量占总装机量的89.5%,TOP5占比超过70%[7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83,759.2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93.70%,其中客户一销售额166,414.00万元,占比84.86%[94][9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30,830.6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1.44%,其中供应商一采购额66,152.80万元,占比26.01%[96][102]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参股公司红星电子净利润为-2,187.48万元,总资产49,399.03万元[108] - 子公司贵阳新材净利润为-28,694.81万元,总资产251,299.14万元[108] - 参股公司红星电子实现钴镍锰锂全回收技术,降低加工成本及碳排放[65] 生产和库存 - 正极材料生产量14,860.23吨,同比下降56.56%,销售量16,307.60吨,同比下降50.06%,库存量2,318.95吨,同比下降33.25%[91]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9,919.2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65%[81] - 存货账面价值为98,555.1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2.62%[82]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237,980.2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0.47%[79] 高管薪酬和持股 - 董事长侯乔坤持股数为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125]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向黔新持股数为5,660,00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55.76万元[125]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敬持股数为200,00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46.05万元[125] - 总会计师刘进持股数为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43.25万元[126] - 总工程师梅铭持股数为243,956股,税前报酬总额为46.05万元[126] - 核心技术人员李路持股数为225,00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46.55万元[126] - 核心技术人员周朝毅持股数为4,00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38.54万元[126] - 核心技术人员王丽娟持股数为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30.66万元[126] - 核心技术人员黎永志持股数为0股,税前报酬总额为29.47万元[12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税前报酬总额为467.18万元[12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38.75万元[13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59.88万元[134] ESG和可持续发展 - 公司2024年投入环保资金288万元,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较基准年降低3.8%[160] - 公司2024年投入超1,300万元用于制造设备节能改造,5款主要产品获得生命周期核查声明[160] - 公司2024年组织培训143场,参与人次36,385,职工教育培训支出44万元[161] - 公司2024年消费帮扶采购金额达21.58万元,志愿者参与344人次[161] - 公司ESG评级表现:Wind评级BBB,富时罗素评级A,中国国新评级BBB[164][165] - 2024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92,648吨二氧化碳当量[169] - 2024年公司能源消耗总量为690,623GJ,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99.88%(689,765GJ),化石能源占比0.12%(858GJ)[170] - 公司累计购买绿色电力191,602,253kWh[170] - 2024年公司总取水量389,120吨,重复用水量22,358吨(占比6%)[170] - 报告期内固体废弃物处置总量317吨(无害废物277吨,有害废物40吨)[172] - 公司通过减碳措施减少排放606,172吨二氧化碳当量[175] - 2024年公司对外捐赠资金1.03万元,物资折款21.58万元[182] - 公司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解决当地就业1,252人[182] - 公司职工参与无偿献血活动,94人共献血3.32万毫升[184] - 公司所有生产工厂均已通过ISO14001:2015认证[174] - 义龙新材累计投资总额为221,138万元,惠及1,252人[185] - 2024年度发放职工薪酬0.85亿元[185]
振华新材(688707) - 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的审核报告
2025-04-25 11:41
WUYIG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LLP.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 资金情况审核报告 大信专审字[2025]第 14-00111 号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_ 您可使用手机"扫一扫"或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http://acc.mof.gov.cn) 报告编码:京25 IYIG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Room 2206 22/F. Xuevuan International Towe No 1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 Beijing, China, 100083 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审核报告 大信专审字[2025]第 14-00111 号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接受委托,审计了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公司")的财务报 表,包括 2024 年 12 月 31 日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4 年度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 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并于2025年 4 月 24 日出具大信审字[ ...
振华新材(688707) - 营业收入扣除情况专项审核报告
2025-04-25 11:41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营业收入扣除情况 专项审核报告 大信专审字[2025]第 14-00114 号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WUYIG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LLP. 您可使用手机"扫一扫"或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http://acc.mof.gov.cn)"扬 c.mot.gov.cn)"进行查验 报告编码: 京25506EN2YF WUYIG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Room 2206 22/F. Xuevuan International Tower No 1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 Beijing, China, 100083 +86 ( 10 ) 82327668 unana davinces com on 营业收入扣除情况 专项审核报告 大信专审字[2025]第14-00114号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接受委托,审计了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公司")的财务报 表,包括 2024年 12 月 31 日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 ...
振华新材(688707) - 涉及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的专项说明
2025-04-25 11:41
财务数据 - 审计报告2025年4月24日出具,审计对象为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3] - 存于财务公司存款年初18.82亿,本年增134.17亿,减142.39亿,年末10.60亿,收息169.31万[11] - 向财务公司借款年初、本年增减及年末均为7.49亿,付息2217.43万[11] - 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本年增减均为5732.94万,付手续费27042.16元[11] - 应收款项融资贴现未到期金额为0,贴现利息为0[11]
振华新材(688707)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审核报告
2025-04-25 11:41
募集资金情况 - 2021年9月8日首次公开发行A股11,073.3703万股,每股发行价11.75元,募集资金总额13.0112101025亿元,净额12.3521787114亿元[13] - 2023年12月28日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6584.9395万股,每股发行价16.60元,募集资金总额10.93099957亿元,净额10.90092566亿元[17] - 2024年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2.3521787114亿元,本年度投入7963.223423万元,累计投入11.8081030102亿元[37] - 2022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为10.90092566亿元,本年度投入9009.2566万元,累计投入9009.2566万元[40] 资金使用情况 - 2024年度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6963.223423万元,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00万元[14] - 2024年度使用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9009.256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8] - 2024年拟用1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超募资金总额为3521.79万元,占比28.39%[32][37] - 2024年3月26日同意使用不超过3亿元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12月31日使用3亿元,累计收益345万元[31][33] 资金余额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余额为7045.982172元[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余额为1014673526.83元[25] - 2024年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7045.98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38] - 2022年定向增发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10.146735亿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40] 项目效益情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沙文二期)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92.42%,本年度效益为 - 1.6459853591亿元[37] - 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生产线建设(义龙二期)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100.04%,本年度效益为 - 1.7501771617亿元[37] 其他情况 - 公司制定《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21] - 报告期内不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变更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用闲置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27][28][29][30]
振华新材(688707)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核查意见
2025-04-25 11:41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募集资金投入情况具体如下: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核查意见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证券"、"保荐机构") 作为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新材"、"公司")2022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的保荐机构,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 上市规则》《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 要求》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 等相关规定,对振华新材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事项进行了 核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 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161 号)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 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65,849,395 股,每股发行价格为 16.60 元。新股发行 募集资金总额为 1,093,099,957 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税)3,007,391 元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