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仪装备(688652)
icon
搜索文档
京仪装备(68865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简称为京仪装备,外文名称缩写为BAEC,法定代表人为沈洪亮[18]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二街8号院14号楼A座,邮编100176[18] - 董事会秘书为郑帅男,证券事务代表为安宁,联系电话均为010 - 58917326[19]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20]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京仪装备,代码688652[21] 财务审计与利润分配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911,820.19元,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01,240,973.82元[6]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5元(含税),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168,000,000.00股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1,000,000.00元(含税),本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13.73%[6] - 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8]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0]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10] 公司人员与机构情况 - 2025年4月公司多次联系独立董事陈俊江无果,截至报告公告日仍无法取得联系[4]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董阳阳、王帅[22]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保荐代表人为姚涛、黄祥[22] - 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年11月29日至2026年12月31日[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0.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28%[24][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35%[24][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52%[24][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9.32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00.71%[24][2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74亿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7.27%[24] - 2024年末总资产40.45亿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41.38%[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91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09%[25]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17%,较上年增加0.88个百分点[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715.98万元,较2023年增加909.68万元[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3.00亿元,期末余额8.49亿元,当期变动5.49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2044.85万元[33] -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2.79%[90] -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7,670.74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9.85%[90] - 报告期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98,801.84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52.00%[90] - 报告期期末公司发出商品账面价值为119,229.58万元,占期末存货账面价值的比例为59.97%[90] - 报告期内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金额为4,660.30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为27.78%[91]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02,646.55万元,同比增长38.28%;归母净利润15,291.18万元,同比增长28.35%;扣非归母净利润11,575.20万元,同比增长33.52%[96] - 营业成本689,844,714.19元,同比增长37.65%;销售费用61,388,610.37元,同比增长40.59%;管理费用65,811,010.46元,同比增长11.25%;研发费用94,149,409.81元,同比增长53.06%[9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3,160.98元,同比下降100.71%;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7,540,242.32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7,323,180.25元,同比下降106.26%[99] - 营业收入增长因半导体设备市场需求旺盛及产品竞争优势,营业成本增长因收入增长及质保费用会计政策调整[99][100] - 销售费用增长主因职工薪酬增加844.88万元,管理费用增长主因职工薪酬增加514.17万元,研发费用增长主因职工薪酬增加1,279.06万元及材料费增加1,152.14万元[1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降低因业务增长采购备货、发出商品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变动因购买理财及长期资产支付增加;筹资活动现金流变动因上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100][101] - 半导体设备行业营业收入102,646.55万元,同比增长38.28%,营业成本68,984.47万元,同比增长37.65%,毛利率32.79%,增加0.31个百分点[103][104] - 中国大陆区域营业收入102,646.55万元,同比增长38.28%,营业成本68,984.47万元,同比增长37.65%,毛利率32.79%,增加0.31个百分点[104][105] - 半导体设备总成本本期为689844714.1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5%[110] - 销售费用本期为61388610.3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59%,主要因业务增长致职工薪酬增加844.88万元[120] - 研发费用本期为94149409.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06%,主要因职工薪酬增加1279.06万元及材料费增加1152.14万元[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93160.98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00.71%,因业务增长采购备货等支出增加[1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77323180.25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06.26%,受上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影响[123]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525,092,329.49元,占总资产12.98%,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58.01%[1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848,909,804.01元,占总资产20.99%,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82.91%[124]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376,707,437.04元,占总资产9.31%,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72.40%[124]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1,988,018,388.93元,占总资产49.15%,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07.66%[124]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232,609,323.04元,占总资产5.75%,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232.30%[125]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812,825,542.70元,占总资产20.10%,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76.15%[125]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738,828,073.25元,占总资产18.27%,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80.79%[125] - 资产总计本期期末数为4,044,557,850.71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41.38%[125] - 负债合计本期期末数为1,970,289,174.60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12.53%[126] - 境外资产为18,231,505.53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45%[1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收入62,872.28万元,同比增长36.50%;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收入32,348.55万元,同比增长49.63%[103][104][105] - 零配件及支持性设备收入3,778.25万元,同比减少26.42%;维护、维修等服务收入1,195.03万元,同比减少15.43%[104][105] - 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生产量6907台,较上年增长209.31%;销售量2285台,增长13.57%;库存量7038台,增长191.31%[107] - 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生产量2138台,较上年增长204.56%;销售量696台,增长74.44%;库存量2256台,增长177.15%[107] - 晶圆传片设备生产量64台,较上年增长113.33%;销售量26台;库存量109台,增长53.52%[108] 公司产品技术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专利339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36][70] - 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单通道制冷能力为5kW@ - 40℃,3kW@ - 10℃,Upto30kW@30℃;双通道制冷能力为8.5kW@ - 60℃,3kW@ - 10℃,Upto21kW@30℃;三通道制冷能力为6kW@ - 40℃,4kW@ - 10℃,Upto30kW@30℃[38][39] - 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单腔废气处理量为400slm - 800slm,双腔废气处理量为800slm - 1600slm,且废气处理效率均>99%[39] - 晶圆传片设备二端口和四端口产品单位时间全流程晶圆传送量WPH均>330,机械手重复定位精度均为±0.1mm,缺口定位精度均为±0.2°[39][40] - 公司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用于90nm到14nm逻辑芯片以及64层到192层3DNAND存储芯片制造[36] - 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用于90nm到28nm逻辑芯片以及64层到192层3DNAND存储芯片制造[36] - 晶圆传片设备用于90nm到28nm逻辑芯片制造[36] - 公司产品适配国内最先进的14nm逻辑芯片制造产线和192层3DNAND存储芯片制造产线[40] - 公司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温控区间为 - 45℃ - 120℃(单通道、三通道)和 - 70℃ - 120℃(双通道),空载温控精度为±0.05℃ - ±0.2℃,带载温控精度为±0.5℃ - ±1℃[38][39] - 公司主营产品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通过两级复叠制冷技术实现 -70℃超低温温控[56] - 公司主营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和晶圆传片设备,前两者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实现进口替代[57][58] - 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空载温控精度为±0.05℃,运行状态下温控精度为±0.5℃[57] - 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的制冷控制技术能满足集成电路 -70℃的低温温控要求[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有104项[82] - 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温控范围为-70℃到120℃,空载温控精度为±0.05℃,运行状态下温控精度为±0.5℃[82] 行业市场信息 - 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1063亿美元,相较2022年的1076亿美元微跌1.2%[49] - 2013至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长332.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90%[51] - 2023年中国大陆以366亿美元销售金额保持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地位[51]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销售产品,销售程序包括市场调查与推介等步骤[47] - 公司销售中心汇总市场信息形成销售订单,经投产会议形成投产计划后执行[45] - 公司生产部按投产计划安排生产,品质中心监督,完成组装调试检验后产成品入库[47] - 公司将部分组装环节交第三方,完成后公司负责调试测试,检验通过后产成品入库[47] - 公司售后部服务工程师在主要客户所在地驻场,负责产品安装等服务[48] 公司客户与荣誉 - 公司自主研发的半导体专用设备进入长江存储等知名企业,积累良好客户资源[54] - 公司自设立以来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重要荣誉[37] - 2022年11月,中科合创认定公司晶圆传片设备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9][68] - 2022年2月,中科合创认定公司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宽温区温度控制精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64] - 2022年11月,中科合创认定公司燃烧式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7] - 2021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包括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晶圆传片设备[6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半导体专用设备进入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拥有稳定客户资源[84] 公司研发项目情况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94,149,409.81元,上年度为61,511,808.06元,变化幅度53.06%;研发投入合计94,149,409.81元,较上年度61,511,808.06元增长53.06%[7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为9.17%,上年度为8.
京仪装备(688652)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6: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较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37,775,516.0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2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78,705.9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9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620,979.6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4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3,570,856.15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1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23.5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1%,较上年同期增加0.27个百分点[4] - 研发投入合计31,838,927.3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3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3%,较上年同期减少0.78个百分点[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134,036,553.5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21%[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110,178,280.5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3%[4]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193[8]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安徽北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25,702,476股[9]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2025年3月31日较2024年12月31日)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398,392,675.0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25,092,329.49元有所减少[10]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02,944,611.0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48,909,804.01元有所减少[10]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549,291,625.95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6,707,437.04元有所增加[10]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为2,056,743,183.95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88,018,388.93元有所增加[10]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3,897,275,798.0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22,975,519.90元有所增加[11]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36,760,755.53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1,582,330.81元有所增加[11]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4,134,036,553.5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044,557,850.71元有所增加[11]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2,023,858,273.0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70,289,174.60元有所增加[12] - 2025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为2,110,178,280.5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74,268,676.11元有所增加[12]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关键指标变化(较2024年第一季度)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7,775,516.09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19,014,289.15元增长约54.23%[1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295,818,105.20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00,662,803.24元增长约47.42%[1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5,878,705.93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8,042,771.41元增长约27.94%[15]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1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均为0.17元/股[1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3,570,856.15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87,527,093.12元[17]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773,063.82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454,137,579.95元[18]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45,918.96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9,260,001.87元[18]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94,339,108.83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30,555,863.21元增长约27.67%[17]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790,000,000.00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400,000,000.00元增长约97.5%[17] - 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49,629,166.67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9,811,055.56元增长约150.51%[18]
京仪装备: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587.87万元,同比增长27.94%
快讯· 2025-04-29 13:1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38亿元,同比增长54.23%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587.87万元,同比增长27.94% [1]
京仪装备(688652)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4-25 12:04
股东持股与减持 - 安徽北自持有公司25,702,476股,占总股本15.30%[3] - 2024年12月18日减持3,197,524股,比例1.90%,价格46.15元/股[5] - 拟于2025年5 - 8月减持不超1,680,000股,占比不超1%[3] 股份锁定与承诺 - 安徽北自上市12个月内不转让,董监高任职每年减持不超25%等[6][7] - 减持主体遵守规定,违规收益归公司,损失依法赔偿[11] 减持相关情况 - 本次拟减持与承诺一致,无禁止减持情形[11][12] - 减持计划有不确定性,不导致控制权变更[12]
京仪装备:安徽北自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4-25 10:21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安徽北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计划减持京仪装备股份不超过168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5月22日至2025年8月20日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
京仪装备(688652) - 2024 Q4 - 年度业绩
2025-02-27 07: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02,646.55万元,同比增长38.28%[4][7] - 2024年营业利润16,921.29万元,同比增长36.89%[4][7] - 2024年利润总额16,864.62万元,同比增长26.56%[4][7]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362.87万元,同比增长28.95%[4][7]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49.84万元,同比增长34.38%[4][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91元,同比减少1.09%[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67%,较上年减少9.03个百分点[4] - 报告期末总资产404,492.80万元,同比增长41.39%[5][7] - 报告期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07,498.55万元,同比增长7.31%[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原因 - 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扣非净利润和总资产增幅超30%,分别因市场需求与产品优势、营收增长、收入增加和业务规模扩大[10]
京仪装备(688652)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1-23 16:0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月23日在京召开[2] - 62人出席,所持表决权占43.5223%[2] - 董事、监事全出席,部分高管列席[4] 议案表决情况 - 超募资金议案普通股同意比例99.9757%[5] - 借款额度议案普通股同意比例99.8903%[5] - 超募资金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比例89.2670%[6] - 借款额度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比例82.8171%[6] 其他 - 大会程序和结果合法有效[3] - 见证律所是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6] - 议案均为普通决议获通过[6]
京仪装备(688652) - 关于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
2025-01-23 16:00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于2025年1月7日决议召集本次股东大会,1月8日发出通知[3] - 本次股东大会现场会议于2025年1月23日14点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9:15 - 15:00[4] 股东出席情况 - 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的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62人,持有公司有表决权股份73,117,565股,占比43.5223%[6]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的议案》,同意73,099,846股,占比99.9757%[11] - 《关于公司向控股股东申请借款额度暨关联交易的议案》,非关联股东同意25,839,198股,占比99.8903%[12]
京仪装备(688652) - 京仪装备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1-15 16:00
融资与资金使用 - 2023年11月29日首次公开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价31.95元,募资总额13.419亿元,净额12.6625349897亿元[27] - 募投项目总额9.06亿元,其中安徽基地项目5.06亿元,补流4亿元[31] - 超募3.6025349897亿元,拟用1.08亿元永久补流和还贷,占比29.98%[31] 会议信息 - 2025年1月23日14点现场会议,网络投票9:15 - 15:00[12] - 股东发言总时30分钟内,每人不超5分钟[9] - 会议地点北京经开区凉水河二街8号院14号楼A座[13] - 董事会召集,董事长沈洪亮主持[14][15] - 议案表决现场与网络结合,重复以首次为准[10][12] - 聘请北京市天元律所见证议程[10] 借款情况 - 拟向控股股东京仪集团借款不超4亿,额度可循环[36][45] - 京仪集团持股4725万股,占比28.13%[39] - 京仪集团注册资本129080万元[40] 业绩数据 - 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119.42亿元,2023年末109.09亿元[44] - 2024年9月30日净资产62.57亿元,2023年末59.73亿元[44] - 2024年1 - 9月营收27.21亿元,2023年度37.05亿元[44] - 2024年1 - 9月净利润3.27亿元,2023年度4.46亿元[44] 其他 - 补流还贷后12个月内不进行高风险投资及为非控股子公司提供资助[33] - 过去12个月无超3000万且占比1%以上关联交易[38] - 借款用于日常经营及补流,利率不超第三方融资成本,无担保[45]
京仪装备20250110
2025-01-12 10: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半导体设备行业,特别是先进制程和AR产业链[1][2][3] - 公司:国内国资背景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专注于温控设备、Scrubber气体处理设备等[4][5][8]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AR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 国内AR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底层设备已形成闭环,未来几年将迎来投资机会[1] - AR设计公司和先进制造环节当前表现较强,但未来设计、制造及底层设备均有潜力[1] 2. **半导体行业的催化因素** - AI发展和自主可控政策推动半导体行业增长,龙头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 - 先进制程扩展是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重要趋势,将带来设备需求增长[3][7] 3.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国资背景半导体设备公司,实控人为北京国资委[4][8] - 公司在先进制程设备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产品可对标海外[11][25] - 先进制程订单占比超过90%,未来订单拉动效应明显[7][16] 4. **财务表现与增长潜力** - 公司收入稳步增长,2019年收入2亿,2022年7.4亿,2023年预计10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12] - 毛利率维持在38%,未来随着先进制程产品放量,毛利率有望提升至40%[13][14] - 2023年新签订单20亿,在手订单27亿,预计2025年收入将显著增长[15][16] 5. **市场规模与成长逻辑** - 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超过60亿,公司温控设备和Scrubber设备市场份额有望提升[17][24] - 公司未来成长逻辑包括市场份额提升、维保业务增长及真空泵等新产品的布局[27][28][32] 6. **估值与目标空间** - 公司当前市值90亿,目标市值150亿至200亿,未来成长空间较大[4][34] - 先进制程扩展和订单增长是公司估值提升的核心驱动力[16][34] 其他重要内容 - **解禁与减持影响** - 公司去年10月解禁,小股东减持已基本完成,剩余大股东减持影响有限[33] - **维保业务潜力** - 维保业务毛利率高于设备销售,未来将成为公司重要收入来源[29][30] - **新品布局** - 公司计划布局真空泵等新产品,进一步拓展业务协同性[32] 总结 -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受益于先进制程扩展和自主可控政策,未来成长空间较大 - 财务表现稳健,订单增长显著,市场份额和维保业务有望进一步提升 - 目标市值150亿至200亿,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