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恒生物(688639)

搜索文档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04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应到监事3人 实到监事3人 召集人为监事会主席刘洋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5日通过专人递送方式送达全体监事 [1] 半年度报告审议结果 - 监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1][2] - 监事会确认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 - 报告编制审核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监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2] - 监事会认定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要求 [2] - 公司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 未发现违规使用情形 [2] 信息披露情况 - 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专项报告均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1][2] - 公司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与披露信息一致 [2] - 未发现半年度报告编制和审议人员存在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1]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0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5,925.88万元,发行费用扣除6,606.12万元[1]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68,380.91万元,发行费用扣除1,619.09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1年IPO募集资金专户累计现金管理收益与利息收入1,805.14万元,2022年定增募集资金专户累计现金管理收益与利息收入24.065万元[3][5] 募集资金使用及节余情况 - 2021年IPO募集资金累计投资额45,692.77万元,其中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7,068.31万元[3] - 2022年定增募集资金累计投资额68,404.96万元,其中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68,380.91万元[5] - 2021年IPO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转出金额10,390.16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 募投项目进展 - 交替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已建设完成,累计投入35,009.32万元,达到承诺投入金额的87.49%[11] - 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尚在建设中,累计投入40,014.19万元,超出承诺投入金额14.2万元[12] - 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尚在建设中,累计投入28,390.77万元,超出承诺投入金额9.86万元[12] 募集资金管理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存储、审批、使用与监督进行规范管理[5] - 公司与多家银行及券商签署三方/四方监管协议,协议内容符合上交所规范要求[7] - 报告期内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或补充流动资金[9] 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增加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项目产品种类,新增L-缬氨酸、肌醇等产品[9] - 公司增加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项目产品种类,新增色氨酸等产品[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募投项目未发生变更[10]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0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8,916.05万元,同比增长46.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89.21万元,实现季度环比增长[1] - 公司持续聚焦生物制造领域,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优化生产过程,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1] - 公司深化国际化战略,在生物基新材料、动物营养等多个下游市场深耕,与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合作开拓国际市场[2] 业务发展 - 公司构建涵盖氨基酸、维生素、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等的多维产品体系,加大对1,3-丙二醇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的产业化投入[2] -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苹果酸/色氨酸、丁二酸/L-缬氨酸/肌醇等产品的交替柔性生产,释放设备设施潜能[2] - 在Vitafoods Europe 2025展会上展示Flexnergy运动营养系列等绿色创新产品,获得国际企业关注[3]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6,867.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0%,优化研发流程提高效率[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专利申请总量512项,授权专利275项,上半年完成16项专利申请并获得9项授权[3] - 研发人员总数286人,占员工总数13.42%,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3][4] 公司治理 - 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治理结构,形成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的机制[4] - 严格按照监管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交流[4][5]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30,154.71万元,2024年度派发现金红利6,240.48万元,占净利润比例32.93%[5] 可持续发展 - 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展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的实践成果[6] - 坚持"绿色制造,低碳先行"理念,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环境影响[6] - 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6]
华恒生物(688639) -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7 13:40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8,916.05万元,同比增46.54%[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489.21万元,季度环比增长[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6,867.33万元,同比增8.40%[5] - 近三年累计分红30,154.71万元[9] 专利与人员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专利申请总量512项,授权275项[5] - 2025年上半年完成16项专利申请,获9项授权[5] - 研发人员286人,占员工总数13.42%[5] 其他 - 2025年6月14日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11] - 连续三年现金分红超可分配利润30%[9]
华恒生物(688639) -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7 13:40
募资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700.00万股,每股23.16元,应募集62532.00万元,扣除费用后实际募集55925.88万元[1] - 2024年10月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21122510股,每股33.14元,应募集699999981.40元,扣除费用后实际募集68380.91万元[5] 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0,累计投资45692.77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0,累计投资68404.964万元[8] - 2024年11月公司用2022年度募资68380.91万元置换募投项目自筹资金,156.14万元置换发行费用自筹资金[15] - 2021年公司用7068.312252万元置换募投项目自筹资金,776.603771万元置换发行费用自筹资金[27] 项目进展 - 2022年12月,“发酵法丙氨酸5000吨/年技改扩产项目”和“交替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结项[4] - 交替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承诺投资40014.6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5009.32万元,投入进度87.49%[27] - 发酵法丙氨酸5000吨/年技改扩产项目调整后投资12911.2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683.45万元,投入进度59.51%[27]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3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000万元,投入进度100%[27] - 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4000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0014.19万元,投入进度为100.04%[30] - 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8380.9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8390.77万元,投入进度为100.03%[30] 项目调整 - 2021年公司对部分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进行调整[28] - 2024年11月,公司审议通过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议案[31] - 2025年3月,公司同意对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增加L - 缬氨酸、肌醇等产品,对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增加色氨酸等产品[21][31] 资金补充 - 2022 - 2023年公司将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节余资金10390.16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8] - 2025年4月公司同意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8] 资金管理 - 公司制定《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保障募集资金规范使用[9]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与多家银行和兴业证券签署监管协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相关专户均已注销[10][11] - 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与多家银行和兴业证券签署监管协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相关专户均已注销[12][13]
华恒生物(688639) -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3:38
证券代码:688639 证券简称:华恒生物 公告编号:2025-032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七 次会议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本次会议应 到监事 3 人,实到监事 3 人。会议通知已于 2025 年 8 月 15 日以专人递送方式送 达全体监事。会议由监事会主席刘洋召集和主持。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符合《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与会监事审议,议案表决结果如下: (一)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监事会认为: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无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编制、审 核以及董事会的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内容与格式符合 相关规 ...
华恒生物(68863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3:20
营业收入表现 - 营业收入为14.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54%[18] - 主营业务收入为14.89亿元,同比增长46.54%[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48916.05万元,同比增长46.54%[6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54%至14.89亿元,主要因产品销量增加[69][7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6.5%至14.89亿元(2024年半年度:10.16亿元)[176] 净利润表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26%[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20%[18]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694.47万元,同比减少21.88%[67] - 净利润同比下降26.2%至1.09亿元(2024年半年度:1.48亿元)[17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23.3%至1.15亿元(2024年半年度:1.50亿元)[177] 每股收益表现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股,同比下降30.30%[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6元/股,同比下降30.30%[1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0.30%[20] - 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0.30%[20]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30.3%至0.46元/股(2024年半年度:0.66元/股)[17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73.1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3%[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93%至7473万元[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0%至7473万元[18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55亿元[186] 成本与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62.59%至11.30亿元,主要因产品产销量增加[69][70] - 营业成本大幅增长62.6%至11.30亿元(2024年半年度:6.95亿元)[176] - 财务费用增长104.3%至1574万元(2024年半年度:770万元)[177] - 信用减值损失转亏为-422万元(2024年半年度:正收益52万元)[177]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1%,同比下降1.62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1%,同比下降1.62个百分点[51] - 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68,673,338.06元,同比增长8.40%[51] - 研发费用增长8.4%至6867万元(2024年半年度:6335万元)[177]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49] - 累计发明专利申请285个,获得84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92个,获得80个[50]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53.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2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3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53%[18]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63.45%至2.49亿元,主要因到期还款[73]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82.00%至11.61亿元,主要因中长期借款增加[73] - 短期借款大幅减少至2.49亿元,同比下降63.5%[169] - 长期借款增至11.61亿元,同比增长82.0%[169] - 负债合计增至26.84亿元,同比增长10.4%[170] 子公司财务表现 - 秦皇岛华恒子公司总资产127,402.85万元,净资产87,344.21万元,营业收入38,345.80万元,净利润6,895.25万元[84] - 巴彦淖尔华恒子公司总资产124,285.26万元,净资产80,385.96万元,营业收入47,689.39万元,净利润7,252.45万元[84] - 赤峰华恒子公司总资产155,237.37万元,净资产45,926.94万元,营业收入66,600.65万元,净利润5,193.90万元[84] 产品与技术发展 - L-缬氨酸产品价格及毛利率同比下降[20] - 生物基新材料单体包括1,3-丙二醇和丁二酸[30] - 公司L-丙氨酸产品成本降低约50%[41] - 每生产1吨L-丙氨酸可减少0.5吨二氧化碳排放量[42] - 公司1,3-丙二醇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项目正在有序推进[32] - 公司在现有苹果酸项目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可交替柔性生产苹果酸或色氨酸产品[32] - 公司在现有丁二酸项目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可交替柔性生产丁二酸、L-缬氨酸和肌醇产品[32] - 公司建成发酵法和酶法两大技术平台并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38] - 公司首次实现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缬氨酸产品[38][41] - 公司采用自产L-丙氨酸制备DL-丙氨酸并采用自产β-丙氨酸制备D-泛酸钙[41] 研发能力与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L-丙氨酸高产菌株构建技术,包括专利ZL2011102351598、ZL2014101406309、ZL2014101406563、ZL2013103255332、ZL201710623651X和ZL2018106356766[44][45] - 公司开发了L-丙氨酸发酵控制技术,包括非专利数学模型和专利ZL2016111645894除盐方法[45] - 公司拥有L-丙氨酸分离除杂技术,包括专利ZL2015109239830、ZL2017206361869和ZL2018107317114[45] - 公司掌握了L-丙氨酸结晶控制技术,包括非专利连续结晶技术和专利ZL2017200104071、ZL2016110200592[45] - 公司开发了L-丙氨酸母液产物回收技术,包括专利ZL2017104106827、ZL2017111441603和ZL2021113509749[45] - 公司拥有酶法L-丙氨酸生产技术,包括非专利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开发、工艺优化和高光学纯度生产方法[45] - 公司开发了酶法DL-丙氨酸技术,包括专利ZL2013102292688高产菌株和非专利高密度发酵工艺[46] - 公司掌握了合成酶法β-丙氨酸技术,包括非专利人工设计、异源表达和连续转化控制技术[46] - 公司拥有酶法β-丙氨酸高产菌株构建技术,包括专利ZL2013107227558、ZL2015100677844和ZL2019107427034[46] - 公司开发了D-泛解酸内酯技术,包括非专利离子膜法分离、"一锅法"酶催化技术和专利ZL2019102463617[46] 研发项目与投入 - 在研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规模为人民币17,600万元,累计已投入11,536.27万元[54] - 氨基酸营养化学品合成技术开发项目投入880.85万元,累计投入3,074.42万元[53] - 肌醇母液回收工艺开发项目投入999.63万元,累计投入1,766.69万元[53] - 高品质泛酸钙生产工艺开发项目累计投入536.30万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53] - 高纯级缬氨酸去除丙氨酸菌株工艺开发项目累计投入348.60万元,处于试产阶段[53] 研发团队构成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86人,较上年同期的231人增长23.81%[5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612.9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205.15万元增长18.49%[56]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9.1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9.55万元下降4.29%[56]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63.29%,共计181人[56] - 硕士研究生学历研发人员占比36.71%,共计105人[56] - 本科学历研发人员占比30.77%,共计88人[56] -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3.42%,较上年同期的11.49%有所提升[56]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L-丙氨酸,2019年)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48] 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诺力昂、味之素等保持良好合作关系[40]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公司成立AI数字化实验室并推进“生物+AI”技术融合[3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13.53万元[25]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收益303.85万元[25]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产生亏损127.27万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亏损177.84万元[25] 股本变动影响 - 公司股本增加导致每股收益摊薄[20] 国际市场风险 - 欧盟对公司L-缬氨酸收取临时反倾销税为53.9%[65] 管理层与人员变动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邓杰勇于2025年7月2日离职[87] - 公司董事会秘书樊义离任,邓先河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87]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22年1月19日完成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89] - 2023年6月27日公司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及数量[89] - 2024年6月7日公司审议通过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条件成就[89] - 2025年4月22日公司调整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及数量,并确认第三期解除限售和归属条件成就[89] - 董事及核心技术人员通过股权激励合计增持39.17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63] - 董事长郭恒华等4名高管持有25.23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已全部解锁[160] - 核心技术团队唐思青持股减少8.3万股,变动原因为股权激励及二级市场交易[158]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87]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及其主要子公司中有4家企业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名单[91] 股东承诺与股份锁定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郭恒华承诺自2021年4月22日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94][96] - 公司实际控制人近亲属及董事郭恒平承诺自2021年4月22日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94] - 公司控股股东控制的三和投资承诺自2021年4月22日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94] - 持股5%以上股东马鞍山基石承诺自2021年4月22日上市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94] - 若公司股价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96][97] - 股份锁定期满后2年内,控股股东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96][97] - 控股股东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97] - 控股股东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发行前股份[101][102] - 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时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01][102]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1][102][104] - 特定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发行时持股量50%[104] - 董事监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总数25%[100] 募集资金使用与进度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5,925.88万元,累计投入进度81.70%[139]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68,380.91万元,累计投入进度100.04%[139] - 募集资金总额132,532万元,累计总投入114,097.73万元,总投入进度98.35%[139] - 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承诺投资40,014.64万元,累计投入35,009.32万元,进度87.49%[141] - 年产5000吨发酵法丙氨酸技改扩建项目承诺投资12,911.24万元,累计投入7,683.45万元,进度59.51%[141] - 报告期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24306.79万元,投资进度98.35%[142] - 生物基丁二酸生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0000万元,实际投入30000万元,进度100%[142] - 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0000万元,实际投入40014.19万元,进度100.04%[142] - 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8380.91万元,实际投入28390.77万元,进度100.03%[142]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647.16万元已划转至自有资金账户并注销专项账户[143][145] - 公司转出节余募集资金10390.16万元至自有资金账户[142] 担保情况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提供担保56,000万元,2024年7月31日起至2029年6月21日止[135]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秦皇岛华恒提供担保20,000万元,2024年1月15日起至2031年12月21日止[135]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赤峰智合提供担保18,448万元,2023年8月31日起至2025年2月19日止[135]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76,000万元[135]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76,000万元,占净资产比例28.90%[136] 资产受限情况 - 受限资产总额9036万元,含应收账款质押2819万元及无形资产抵押1837万元[75][76] 境外资产情况 - 境外资产规模2.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23%[74] 股东结构与持股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247户[152] - 控股股东郭恒华持股45,227,285股,占总股本比例18.08%[155] - 宁波睿合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9,422,641股,占总股本比例7.77%[155] - 交银施罗德先进制造混合型基金持股8,150,350股,占总股本比例3.26%[155] - 张学礼持股7,540,341股,占总股本比例3.01%[155] - 安徽恒润华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7,268,422股,占总股本比例2.91%[155] -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持股6,035,003股,占总股本比例2.41%[155] - 马鞍山基石智能制造产业基金持股5,122,888股,占总股本比例2.05%[155] - 郭恒平持股5,049,293股,占总股本比例2.02%[155] - 交银施罗德均衡成长基金持股4,895,492股,占总股本比例1.96%[155] 资产负债详细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至3.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23亿元下降10.3%[168] - 应收账款增至3.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84亿元增长8.4%[168] - 存货大幅增加至5.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07亿元增长25.0%[168] - 固定资产显著增长至20.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07亿元增长26.1%[168] - 流动资产总额达14.5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52亿元增长7.5%[168] - 应收票据维持在5.30亿元人民币水平,较期初5.64亿元下降6.0%[168] - 预付账款增至0.3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27亿元增长47.7%[168] - 在建工程减少至13.79亿元,同比下降14.1%[169] - 无形资产增至1.52亿元,同比增长10.2%[169] - 货币资金减少至1.63亿元,同比下降38.9%[172] - 应收账款增至2.71亿元,同比增长7.2%[172]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增至13.26亿元,同比增长0.6%[173]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增至3.11亿元,同比增长37.8%[17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增至26.30亿元,同比增长2.5%[170] 现金流详细变动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5.7%至141.24亿元[18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44.8%至149.21亿元[18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长62.5%至113.09亿元[1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达26.15亿元主要用于购建长期资产[18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1.9%至1.50亿元[184]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100%至0元[186]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0.5%至7.13亿元[18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58.8%至1.63亿元[187]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2,564,649,586.26元[189]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
华恒生物8月26日获融资买入3036.46万元,融资余额3.9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2:12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6日公司股价上涨0.49% 成交额达1.8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036.46万元 融资净买入317.12万元 融资余额3.90亿元占流通市值4.26% [1]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融券余额114.53万元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8624户 较上期增加5.63% 人均流通股26478股减少5.33% [2] - 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持股815.03万股 较上期减少41.39万股 [2] - 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混合A持股489.55万股 较上期增加62.53万股 [2] 财务业绩与分红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87亿元 同比增长37.20% [2] - 归母净利润5109.61万元 同比减少40.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9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02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研发生产销售 氨基酸产品占比69.29% [1] - 成立于2005年4月13日 2021年4月22日上市 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 [1] - 其他业务构成包括其他补充业务17.13% 维生素产品9.49% 其他产品4.09% [1]
化工周报:美联储降息预期叠加国内反内卷催化,重视化工板块配置价值,国产算力链景气向上-2025082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5 14: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看好" [1][3] 核心观点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叠加国内反内卷政策催化 化工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3] - 钛白粉行业处于大面积亏损状态 价格价差跌至历史底部 龙头企业发布涨价函(国内客户上调500元/吨 国际客户上调70美元/吨) 临近"金九银十"备货周期 涨价行情有望持续 [3] - 磷肥第二阶段出口配额基本落地 一铵巴西CFR价格588美元/吨(国内均价3336元/吨) 二铵国内FOB价格794美元/吨(国内均价3536元/吨) 按运费30美元和汇率7.15计算 一铵/二铵出口溢价分别超过600/2000元/吨 [3] - 国内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 DeepSeek V3.1发布 开始联动国产芯片算力链 自主可控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3] - 液冷是AI产业发展趋势下解决散热问题的重要工具 上游冷却介质迎来发展机遇 [3] 化工宏观判断 - 原油供应:非OPEC引领产量提升 OPEC+存在超额增产预期 全年供给显著增长 [3][4] - 原油需求:全球GDP维持2.8%增速 需求稳定提升 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增速有一定放缓 [3][4] - 地缘政治:中美关税缓解 俄乌事件有望缓解 油价仍将维持低位 [3][4] - 煤炭:价格中长期底部震荡 中下游压力逐步缓解 [3][4] - 天然气:美国或将加快出口设施建设 进口成本有望下滑 [3][4] 行业运行数据 - 7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3.6% 同比降幅持平于6月 环比降幅较6月的0.4%收窄至0.2% [3][5] - 7月全国制造业PMI录得49.3% 环比下滑0.4个百分点 [3][5] - 截至8月22日 Brent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7.26美元/桶 较上周上涨1.7% WTI价格收于63.80美元/桶 较上周上涨1.0% [8] - 美元指数收于97.72 较上周下调0.1% [8] 细分行业表现 - PTA-聚酯:PTA价格环比上升4.6%至4870元/吨 MEG价格环比上升1.3%至4527元/吨 POY价格环比上升0.7%至6825元/吨 [8] - 化肥:尿素出厂价1740元/吨环比上升3.0% 一铵价格3420元/吨环比下跌0.3% 二铵价格3550元/吨环比持平 盐湖钾肥95%价格2800元/吨环比持平 [9] - 农药:多数产品价格持平 吡唑醚菌酯价格下调至14.9万元/吨 [9][11] - 氟化工:R32市场价格60000元/吨环比上调1000元/吨 R134a市场价格51000元/吨环比持平 [11] - 氯碱:乙炔法PVC价格4750元/吨环比下跌1.4% 乙烯法PVC价格5225元/吨环比下跌0.4% [12] - 钛白粉:价格13200元/吨环比上升1.1% [12] - 有机硅:DMC价格11000元/吨环比下跌4.3% [12] 投资分析建议 - 传统周期关注白马及细分企业阿尔法:万华化学 煤化工华鲁恒升 宝丰能源 地产链纯碱远兴能源 钛白粉规模企业 纺服链涤纶长丝桐昆股份等 [3] - 长景气底部上行板块:氟化工制冷剂关注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东岳集团等 轮胎头部企业关注赛轮轮胎 森麒麟 [3] - 成长标的确定性修复:半导体材料关注雅克科技 鼎龙股份 华特气体等 面板材料关注瑞联新材 莱特光电等 [3] 重点公司估值 - 万华化学:市值2102.74亿元 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147.31亿元 PE14倍 [17] - 云天化:市值482.36亿元 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60.23亿元 PE8倍 [17] - 巨化股份:市值890.92亿元 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45.56亿元 PE20倍 [17] - 雅克科技:市值291.08亿元 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11.55亿元 PE25倍 [17]
华恒生物(688639)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28.6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1:54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36.43元 单日下跌0.57% [1] - 换手率2.16% 成交量5.39万手 成交金额1.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28.68万元 占成交额7.74%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239.91万元(占比6.28%)大单净流出288.77万元(占比1.46%)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855.68万元 占成交额4.33%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673.00万元 占成交额3.4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87亿元 同比增长37.20% [1] - 归属净利润5109.61万元 同比减少40.98% [1] - 扣非净利润5070.63万元 同比减少40.98%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029 速动比率0.688 [1] - 资产负债率49.38%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5年 位于合肥市 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0800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郭恒华 [1] 企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2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24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81条 专利信息252条 [2] - 行政许可45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