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铂力特(688333)
icon
搜索文档
铂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增 航空航天领域持续发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5: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31.43万元 同比增长9.98% [2] -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35.93万元 同比增长22.08% [2] 业务发展 - 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及新市场应用领域持续开拓 [2]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3D打印原材料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 [2] - 深度参与星际荣耀JD-2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与批产 制造涡轮泵类、管路类等零件 [3] - 助力天回航天85吨级火箭发动机"巧龙一号"顺利完成50秒试车 [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总额1.25亿元 同比增长16.14% 占营业收入比例18.79% [3] - 研发人员637人 占员工总数18.78% 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377人 占比59.18% [3] - 研发投入增加源于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大 研发人员数量及薪酬直接投入增加 [3] 行业地位 - 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在国内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金属零部件市场占有率较高 [2] - 与多家航空航天客户及科研院校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2] - 空中客车公司金属增材制造服务合格供应商 [2] - 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4] 技术实力 -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专项"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 [4] - 获批陕西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4] - 工信部2023年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 [4]
铂力特(688333.SH)上半年净利润7631.43万元,同比增长9.98%
格隆汇APP· 2025-08-27 14: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1] - 归母净利润7631.43万元 同比增长9.98% [1]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1] - 持续开拓新的市场和应用领域 [1]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3D打印原材料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 [1]
铂力特:上半年净利润7631.43万元,同比增长9.98%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1: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1] - 归母净利润7631.43万元 同比增长9.98% [1]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1] - 持续开拓新市场和应用领域 [1]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3D打印原材料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 [1]
铂力特(688333) -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摘要
2025-08-27 11:20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88333 公司简称:铂力特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 1.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 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敬请广大投资者仔细阅读并注意投资风险。 1.3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5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1.6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1.7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 公司股票简况 | | | | --- | --- | --- | --- | --- | ...
铂力特(688333) -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7 11:20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募集资金金额及到位时间 证券代码:688333 证券简称:铂力特 公告编号:2025-041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 的专项报告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 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1444 号),同意公司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本次发行股票 32,048,107 股,每股发行价格 94.50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 3,028,546,111.50 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 共计 21,150,195.56 元,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 3,007,395,915.94 元。上述募集资 金于 2023 年 12 月 5 日已全部到位,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审验,并出具了 XYZH/2023XAAA3B0103 号《验资报告》。 (二)募集资金本报告期使用及结余情况 截至 2025 年 6 月 ...
铂力特(688333) -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募集资金对全资子公司注资实施募投项目的公告
2025-08-27 11:20
募资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32,048,107股股票,募资3,028,546,111.50元,净额3,007,395,915.94元[2] 项目投资 - 金属增材制造项目投资总额250,936.41万元,调整后244,891.41万元[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原拟投入60,000.00万元,调整后55,848.18万元[6] 资金调整 - 土地出让金增加3,184.3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减少3,184.31万元[7] 注资情况 - 公司向西安铂点注资19,813.68万元,3,000万元计注册资本[10] 公司动态 - 西安铂点2024 - 12 - 27成立,2025年2月设专项账户[11][12] - 2025年8月董事会通过对西安铂点注资议案[14]
铂力特(688333) -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7 11:20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半年度评估报告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 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内在价值的认可,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公司"或"铂力特")于 2025 年 4 月发布了《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 动方案》。公司根据行动方案内容,积极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现将 2025 年半年度 行动方案的进展及成效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经营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围绕既定发展战略,深耕主营主业,持续优化产品布局, 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不断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提升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公司核心竞争力。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相比去年同期继续保持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66,694.62 万元,同比增长 17.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631.43 万元,同 比增长 9.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335.93 万元,同 比增长 22.08%。 1、聚焦核心主业,立足价值创造,赋能千行百业 报告期内,铂力特持续以技术创新为 ...
铂力特(688333) -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修订及制定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公告
2025-08-27 11:20
公司治理 - 2025年8月27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1] - 审议通过制定及修订部分治理制度议案[1] - 修订5项制度并制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1] - 修订后制度全文于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2]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8月28日[4]
铂力特(688333)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1:1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31亿元,同比增长28.6%[13]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2亿元,同比增长33.3%[13]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64元,同比增长33.3%[13] - 营业收入为6.669亿元,同比增长17.22%[1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31.43万元,同比增长9.98%[17][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35.93万元,同比增长22.08%[17][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股,同比增长7.69%[1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7%,同比增加0.12个百分点[17][19]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8006.43万元,同比下降8.51%[24]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6694.62万元,同比增长9797.57万元,增幅17.22%[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31.43万元,同比增长692.65万元,增幅9.98%[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35.93万元,同比增长784.32万元,增幅22.08%[65] - 公司营业收入为666.95百万元,同比增长17.22%[109] - 营业收入666.95百万元,同比增长17.22%[111] - 营业收入从5.6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67亿元人民币,增幅17.2%[177] - 净利润从6938.78万元人民币增长至7631.43万元人民币,增长10.0%[178] - 营业收入为5.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81] - 净利润为8,82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182] - 综合收益总额为7,68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17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股,同比增长7.7%[17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76,825,621.96元[191] - 综合收益总额为69,387,814.36元[195]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73,667,660.11元[199] 成本和费用表现 - 公司毛利率为52.3%,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13] - 营业成本为385.62百万元,同比增长20.21%[109] - 营业成本385.62百万元,同比增长20.21%[111] - 销售费用47.50百万元,同比增长23.43%[109] - 管理费用52.99百万元,同比下降17.26%[109] - 财务费用2.99百万元,同比增加349.18万元[109] - 研发费用总额125.34百万元,同比增长16.14%[110][111] - 营业成本为3.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81] - 研发费用为1.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181] - 研发费用从1.0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25亿元人民币,增长16.2%[178] 现金流量表现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0.89亿元,同比增长25.4%[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4亿元,净流出同比增加3541.34万元[17][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02.37百万元,同比净流出增加35.41百万元[110][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107.29百万元,同比净流入增加2,062.19百万元[111][1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332.22百万元,同比净流入增加356.97百万元[111][1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18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18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0%[184]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8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2%[1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3.02亿元,同比扩大13.3%[18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7.65亿元,同比下降11.7%[18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19.55亿元转为正10.73亿元[18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17亿元,同比增长32.5%[18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05亿元,较期初下降44.4%[18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1亿元,同比改善5.3%[187] - 母公司投资活动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7.16亿元,同比下降12.6%[187]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96亿元,同比增长35.8%[188]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5亿元,同比改善129.8%[188]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73亿元,较期初增长11.8%[188]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研发投入为人民币1.15亿元,同比增长15.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7%[13] - 研发投入为1.253亿元,同比增长16.14%,占营业收入比例18.79%[17][19]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53亿元,同比增长16.14%[84][8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79%,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84][85] - 公司研发人员637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约18.78%[75]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人员377人,占比59.18%[75] - 研发人员数量637人,占总员工比例18.78%[9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53.30百万元,平均薪酬8.37万元[98]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3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82]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授权4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82] - 累计自主获得授权专利420项,有效专利413项[82] - 报告期内新增软件著作权2项,累计软件著作权42项[82] - 实用新型专利新增授权27项,累计授权254项[82]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PBF-LB/M设备领域)[78] - 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173项、外观设计专利35项(PBF-LB/M设备领域)[78]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683项,拥有有效授权专利413项(发明105件、实用新型248件、外观设计60件)[49] -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66] - 公司作为全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承担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66] 业务与技术发展 - 公司是金属增材制造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设备、定制化产品、原材料及技术服务[29] - 金属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工业模具和动力能源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29] -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从小批量定制化进入大批量规模化阶段,成本大幅降低且产品质量提升[30] - 铂力特完成自研振镜、激光器等核心国产器件应用验证并实现3D打印专用软件自研开发[30] - 公司自主研制开发了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激光立体成形、电弧增材制造等系列金属3D打印设备[33] - 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设备采用PBF-LB/M技术,主要用于中小型复杂构件一体化精密成形[34][35] - 激光立体成形设备采用DED-LB/M技术,可快速成形大型金属结构件及损伤零件修复[36] - 金属增材制造需从原材料成分设计、装备、打印参数到后处理等多环节开展技术研发[31] - 产业链覆盖上游材料/设备、中游打印服务、下游应用,江苏广东等地企业占比达70%[28] - 高端金属粉末和核心光学器件仍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率需提升[28] - 公司最多实现12机器人协同智能控制增材制造,最大可成形构件达10米[37] - 公司已与近3300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47] - 公司拥有员工3392人,自用打印设备累积激光数量4600余个,检测装备约150台[49] - 公司自主研发专用粉末材料30余种(包括TiAM1、AlAM1等)[44] - 公司为空中客车公司金属增材制造合格供应商,2018年签署A350飞机零件联合研制协议[47] - 2024年公司再获Airbus Atlantic主力机型A320 O-Ring工作包[47] - 公司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在国内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金属零部件市场占有率较高[47] - 公司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实现铝合金、不锈钢等超大尺寸构件高效低成本制造[43] - 公司形成以航空发动机叶片、飞机结构件、采煤机链轮修复为代表的批量化修复服务[42] - 自动化产线单元集成8台打印设备,于2024年6月落地西安生产基地[50] - 粉末材料开发覆盖TA1、TC4、GH4169等16种以上钛合金及高温合金牌号[51] - 实现直径1500mm级大尺寸钛合金零件研制及小批量交付[53] - 开发2300-2500mm高度范围两款钛合金大尺寸零件并交付验证[53] - 绿激光技术方案提升铜及铜合金打印致密度与效率[53] - BLT-S1025设备净成形高度从1500mm提升至2500mm,支持26光/32光配置[56] - BLT-S400设备搭载分体式粉末循环系统可同时服务4台打印设备[56] - 氩气循环系统配套粉末生产线显著降低高压氩气消耗[51] - 牙科纯钛粉末获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1] - 高导热铝合金材料BLT-AIAM300C具备高导热与低成本优势[51] - 商业航天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助力星际荣耀JD-2发动机及天回航天QL-1发动机(85吨级)试车[58] - 第二代光基多维力传感器测量范围扩展至700N,较上一代提升23倍,直径仅9.5mm[61] - OPPO Find N5铰链组件通过3D打印实现最小尺度0.15mm钛合金件,刚性提升36%,强度提升120%[62][63] - 钛合金耳机TitanIEM生产成本下降15-20%,材料浪费减少50%,交货时间减半[64] - 每批次25小时可产出300个全球最薄钛合金结构件(0.15mm)[63] - 3D打印钛合金铰链核心组件抗冲击能力提升100%[63] - BLT-S450设备成形幅面达450mm×450mm,支持4/6/8激光方案[60] - 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粉末打印材料抗拉强度达2400MPa[61] - 金属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医疗、汽车、消费电子等新行业扩展[57] - 压铸模具散热效率与使用寿命均通过3D打印技术提升[60] - 公司铺粉速度最高可达300毫米/秒,兼顾铺粉效率和成形质量[67] - 公司自研振镜控制器稳定性已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并大幅降低软硬件成本[67] -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通过优化实现打印效率提高10%[78] -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采用异种材料组合打印使综合成本降低20%[78] - 自动化产线方案于2024年6月开始稳定运行[78] - 第三代制粉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79] - 设备控制软件的AI检测能力提升,新增粉末床平整度质量检测功能[80] - 路径规划软件优化使特定结构零件打印效率大幅提升[80] - 自动化项目实现金属增材制造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入选陕西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89] - 大型成形尺寸设备实现DED-LB/M打印工艺参数稳定及控制优化[89] - 多光打印任务分配策略提升批产件成形质量和打印效率[89] - 开发高稳定、高效、低成本增材制造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9] - 公司自主研发过滤器实现所有设备型号完全应用切换,运行稳定且成本下降[91] - 公司研发项目投入4,000千元,实现过滤器寿命提升和耗材成本下降,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91] - 超大尺寸钛合金/高温合金发动机薄壁异型结构件工艺验证投入4,000千元,完成产品交付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91] - 航空航天新产品结构材料试验件验证投入8,000千元,保证新产品研制成功且技术水平行业领先[92] - 民品应用工艺研发投入10,000千元,在汽车、机器人及消费电子领域实现批量交付和量产[92] - 高强铝合金工艺开发投入600千元,打印效率提高30%,材料利用率提升降低成本,技术水平行业领先[92] - 部分铝合金丝材成本降低50%[93] - 不锈钢制件成形效率提升10%[93] - 不锈钢零件综合打印成本降低20%[93] - 碳钢打印效率提高30%[94] - 因瓦合金材料成本降低50%[94] - 部分铝合金丝材成本降低60%[95] - 铝合金打印效率提升20%-40%[95] - 大型关重结构件制造成本较锻件降低25%以上[95]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45.23亿元,较年初增长8.7%[1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5.2%,较年初下降1.8个百分点[13] - 公司应收账款为人民币4.28亿元,较年初增长12.6%[13] - 公司存货为人民币6.75亿元,较年初增长9.8%[13] - 总资产为81.654亿元,同比增长12.07%[17][19] - 总资产从728.5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816.54亿元人民币,增幅12.1%[169][170] - 货币资金从11.86亿元人民币增至13.09亿元人民币,增长10.4%[16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0.05亿元人民币降至4.54亿元人民币,下降54.8%[168] - 应收账款从9.64亿元人民币增至11.46亿元人民币,增长18.9%[168] - 存货从8.27亿元人民币增至12.10亿元人民币,增长46.3%[168] - 固定资产从14.95亿元人民币增至20.60亿元人民币,增长37.8%[169] - 短期借款从5.04亿元人民币增至7.51亿元人民币,增长49.0%[169] - 应付账款从8.43亿元人民币增至12.05亿元人民币,增长43.0%[169] - 未分配利润从3.65亿元人民币增至4.42亿元人民币,增长20.9%[170] - 长期借款从3.86亿元人民币增至5.47亿元人民币,增长41.5%[169] - 总资产从744.9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836.46亿元人民币,增幅12.3%[174][175] - 流动资产从444.28亿元人民币增至470.69亿元人民币,增长5.9%[174] - 非流动资产从300.69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365.77亿元人民币,增幅21.6%[174] - 固定资产从13.22亿元人民币显著增加至19.22亿元人民币,增长45.4%[174] - 短期借款从5.04亿元人民币大幅上升至7.30亿元人民币,增长44.8%[174] - 合同负债从3471.83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6341.55万元人民币,增长82.6%[174] - 应付账款从9.5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3.41亿元人民币,增幅40.6%[1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453.94百万元,同比减少54.82%[115] - 存货1,210.14百万元,同比增长46.26%[115] - 短期借款750.93百万元,同比增长48.95%[115] - 长期股权投资59.65百万元,同比增长79.38%[115] - 存货账面价值1210.14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4.82%[103] - 应收账款及相关融资账面价值1240.75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5.20%[10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817,932,839.05元[19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365,435,261.46元[19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4,173,981,376.84元[19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738,283,926.65元[19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308,536,179.96元[19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4,188,161,077.80元[19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增加80,980,473.10极元[193]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39,882,667.62元[195] - 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为18,560,592.00元极[195]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21,322,075.62元[195]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8,341,540.44元[195]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361,915.72元[196]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691,479.85元[196]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2,329,564.13元[19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4,819,264,399.75元[196]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484,897,060.15元[198]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271,768,196.00元,
铂力特(688333) -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7 11:11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 披露暂缓、豁免行为,督促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以下简称"信息披露义 务人")依法合规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 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上市公司信息 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 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以下简称"《规范运作指引》") 等法律、法规、自律规则及《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西安铂 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 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按照《上市规则》《规范运作指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办理信息披露暂缓、豁免业务的,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公司和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审慎确定信息披露暂缓、豁免事项, 履行内部审核程序后实施,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暂缓或豁免披露的信息泄露。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国家有关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及部 门规章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