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卓航科(688237)
icon
搜索文档
超卓航科:超卓航科关于暂时调整募投项目闲置场地用途的公告
2023-08-15 11:05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证券代码:688237 证券简称:超卓航科 公告编号:2023-026 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暂时调整募投项目闲置场地用途的公告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22 年 4 月 22 日核发《关于同意湖北超卓航空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850 号),同 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A 股股票(以下简称"本次发行")。公司本次发行的股份数 量为 2,240.0828 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 41.27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92,448.22 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80,857.59 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全部于 2022 年 6 月 28 日到账,已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天职 业字[2022]35475 号《验资报告》。 募集资金到账后,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并与保荐机构、存放募 集资金的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 (二)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募集资金管理 ...
超卓航科(68823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16:00
营业收入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0,050,139.24元,同比增长40.54%,主要因民用领域业务收入增加[4][6]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0050139.24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42728647.65元增长[14] 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88,686.10元,同比减少16.62%[4]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1488686.10元,2022年同期为25771076.91元[1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55,777.68元,同比减少101.73%,主要因采购原材料、缴纳所得税和发放年终奖增加[4][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0174646.14元,流出小计60630423.82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455777.68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9486190.65元,流出小计112143916.19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52657725.54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901670.00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6901670.00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60015173.22元,期末余额为259205675.58元[18]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4元/股,同比减少37.47%,因2022年7月发行股票上市净资产增加摊薄所致[5][7]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4元/股,2022年同期均为0.38元/股[16]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3,034,275.06元,同比增长2.7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05%,减少1.86个百分点[5] 资产与权益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459,151,853.66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91%[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12,719,663.0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6%[5]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492人[7] - 第一大股东李羿含持股20,315,197股,持股比例22.67%[7] - 航空工业集团通过下属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11.58%股份[9] - 股东吕志通过信用和普通证券账户共持有1123841股,富诚海富通超卓航科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转融通借出28500股[1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88,361.97元[6]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3月31日与2022年12月31日)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276175977.3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7738450.53元减少[11]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101784231.3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9156436.03元增加[12] - 2023年3月31日存货73488110.6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5985101.43元增加[12] - 2023年3月31日应付票据1445640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67400.00元增加[13] - 2023年3月31日应付账款24454852.3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199738.50元减少[13] - 2023年3月31日未分配利润212545398.42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1056712.32元增加[14]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财务指标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39188960.80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8629779.05元增长[14]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为5954619.09元,2022年同期为937724.91元[15]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为596812.30元,2022年同期为6319885.36元[15]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为 - 245460.21元,2022年同期为 - 28457.50元[1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23741332.07元,2022年同期为30051596.13元[15]
超卓航科:超卓航科关于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8 07:48
证券代码:688237 证券简称:超卓航科 公告编号:2023-012 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 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http://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05 月 04 日(星期四)至 05 月 10 日(星期三)16:00 前登 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 hbcz@cz- tec.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0 日发布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于 2023 年 4 月 29 日发布公司 2023 年第一季度 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经 营成果、财务状况及 2022 年度利润分配情况,公司计划于 2023 年 5 月 ...
超卓航科(68823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19 16:00
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086,007.70元[5] - 2022年营业收入1.397亿元,较上年减少1.13%[1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08.6万元,较上年减少16.46%[1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72.07万元,较上年减少30.66%[1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5.08%[14] - 2022年末总资产14.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7.19%[1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股,较上年减少28.57%[15]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53元/股,较上年减少41.11%[15]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9%,较上年减少11.35个百分点[15]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98%,较上年增加1.85个百分点[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原材料等成本上升、销售等费用增加[15]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70.46万元,较上年基本持平,净利润为5908.60万元,同比降低[23] - 2022年研发费用投入1533.31万元,同比增长18.91%,研发费用率为10.98%[24] - 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477.4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接近70%[26] - 2022年营业收入139,704,605.0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3%;营业成本65,332,528.0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7%[99] - 2022年销售费用3,506,195.1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91%;管理费用18,976,444.7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8%[99] - 2022年研发费用15,333,105.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028,207.2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73%[99] - 制造业营业收入133,688,969.13元,毛利率53.99%,较上年减少4.76个百分点;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营业收入94,921,064.08元,毛利率55.01%,较上年减少5.89个百分点[104] - 机载设备维修业务营业收入38,767,905.05元,毛利率51.51%,较上年增加10.17个百分点;境内营业收入133,680,289.05元,毛利率53.99%,较上年减少13.17个百分点[104] - 境外营业收入8,680.08元,毛利率55.64%,较上年减少39.21个百分点;直接销售营业收入133,688,969.13元,毛利率53.99%,较上年减少13.17个百分点[104] - 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61,507,289.1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44%;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主营业务成本42,708,080.1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09%[106] - 机载设备维修业务主营业务成本18,799,209.0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61%[106] - 研发费用15333105.81元,同比增长18.91%;销售费用3506195.16元,同比增长122.91%;管理费用18976444.75元,同比增长24.58%[1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9028207.22元,同比增长0.73%;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647774322.34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03754452.44元[113] - 货币资金337738450.53元,较上期增长190.56%,因上市募资[117] - 应收账款89156436.03元,较上期增长52.15%,因新增控股公司[117] - 存货65985101.43元,较上期增长125.66%,因新增控股公司[117] - 固定资产110207092.86元,较上期增长69.57%,因设备验收转固[118] - 在建工程216144337.45元,较上期增长186.76%,因募投及洛阳基地建设[118] - 合同负债21864573.68元,较上期增长10629.84%,因新增控股公司[118] - 递延收益因政府补助增加至4428.38万元,较上期增长99.18%[119] - 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新增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增至526.31万元,较上期增长108.64%[119]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为360万元,变动幅度-100%,因参股公司清算注销收回投资[123] - 信托产品期末账面价值3081万元,债券期末账面价值1006万元,其他资产期末账面价值7079.52万元,合计1.12亿元[125][126] - 证券投资中,信托产品和债券最初投资成本合计5200万元,期末账面价值4087万元[126] - 道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张家港)有限公司净利润-339.56万元,襄阳嘉德机械有限公司净利润69.54万元[127] - 上海超卓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净利润-413.40万元,奈文摩尔洛阳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95.15万元[127] 利润分配 - 2022年度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资本公积不转增[5] - 2022年度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资本公积不转增,因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大量资金投入研发等[176][178] 审计相关 -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公司合规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报告声明与承诺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6] 风险披露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3]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坏账、军品业务政策变化、技术升级迭代、宏观环境等风险[94][95][96][97] 业务经营 - 公司推进“飞机高强度结构喷射成型工艺研究”等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军品后端市场服务质量和价值[23] - 公司与中航工业集团旗下某客户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开展某武器壳体试制工作并通过合格供方审核[23] - 公司将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零部件制造等方向,部分产品进入批量试制阶段[23] - 公司与某玻璃生产商客户开展相应靶材试制,应用于建筑行业大幅面玻璃制造[23] - 2022年公司开发新维修项目,推进“机翼防冰系统修理技术研究”等项目技术成果转化[23] - 公司依托金属再制造技术对部分产品深度修理,降低客户维修成本[23] - 公司开拓四家新的民品客户,开发二十三个有竞争力的维修件号推向市场[23] - 公司是A、B基地级大修厂多种型号战斗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冷喷涂修复唯一供应商[26] - 公司修复的起落架大梁可实现的起落次数达到飞机设计起落次数的3倍[28] - 公司已形成冷喷涂纯金属旋转溅射靶材、合金旋转溅射靶材的批量生产加工能力[29] - 研发出电池框梁、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产品[31] - 公司具备三千余个项目、一万五千余个件号的机载设备维修能力,维修范围涵盖军用和民用航空领域[33] - 公司生产的辊系部件及非标轴承利用增材制造技术提升耐磨性和使用寿命,部分产品替代国外同类产品[33] - 公司基于技术储备为客户提供具备完整生产、作业能力的增材制造系统[33] - 公司航空领域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率超50%,属“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44] - 公司是中国空军装备部下属A、B基地级大修厂多型军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修复再制造的唯一供应商[47] - 公司是国内航空机载设备维修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的第三方维修企业,维修覆盖气动、液压等主要附件[4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CAAC范围内具备对三千余项、一万五千余个件号机载设备的维修能力[84] - 公司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铝合金涂层强度可达400MPa,修复的大梁结构试验件飞行起落次数达机型设定寿命指标3倍[81] - 公司是A、B基地级大修厂多种型号战斗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冷喷涂修复唯一供应商[192] 技术研发 - 公司研发以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为核心,坚持“自主研发、稳步创新”理念,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34] - 公司实现铜合金、钛基合金、高温合金等材料增材制造工艺阶段性突破,完成钛合金等粉末冷喷涂技术储备[24] - 开展增减材一体化设备、PBI冷喷涂用枪管国产化研发,持续优化气体回收系统[24] - 设立广州研究院,完成高端人才团队搭建和增材制造设备配备[24] -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使常见金属原材料沉积效率超90%,每小时可沉积40kg以上金属粉末[41] -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热输入少、应用材料广泛、沉积效率和速率极高、加工后材料性能优越、加工工件尺寸不受限制、环境友好、应用范围广泛[41][42][43] -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用于飞机机体结构、燃油等环境控制系统附件等部位的修复[45] - 与传统维修技术相比,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修复结构件时全程低温,无氧化烧损、无打孔破坏,涂层强度更强[45] -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适应多种修复场景,修复过程中不产生火花、高温[45] - 公司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覆盖机体结构再制造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已将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成熟应用于各大场景[48] - 公司利用冷喷涂技术制备的大型靶材生产效率高、与背衬结合好、晶粒更细小,生产的航空紧固件和靶材有性能优势[48] - 公司对冷喷涂技术的研发集中在增减材一体化设备及气体回收系统开发与优化等方面[50] - 公司掌握9项核心技术,取得50项专利[53] - 低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喷涂体结合强度高、粒子尺寸可精准控制等[53] - 高强铝合金高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使涂层强度提升至400MPa[54] - 高性能涂层界面污染控制技术将增材体与基材界面结合强度提升到100MPa[54] - 气动涡轮平衡与调试技术实现涡轮在40,000 - 80,000rpm高转速下长时间、高效率运转[55] - 2022年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项目为先进高机动飞机延寿工程[55] - 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飞机承力结构损伤原位低温增材[55] - 2022年定制化增材制造产品被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55]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和研发水平[56] - 公司依托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开拓新技术、新应用[53] - 本年度新增知识产权申请数50个、获得数30个,累计申请数137个、获得数60个[57]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15333105.81元,较上年度增长18.91%,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98%,较上年度增加1.85个百分点[57] - 镍基高温合金零件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60万元,累计投入121万元,已完成40组IN718合金实验试样打印及金相观察[58] - PBI冷喷涂用枪管国产化研究预计总投资150万元,本期投入62.5万元,累计投入119.6万元,加工工艺、尺寸精度已满足要求,可使喷嘴成本降低40%以上[59] - 飞机高强度结构喷射成型工艺研究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72.01万元,累计投入321.78万元,已完成样件试制和测试调整,准备结题[60] - 航空复杂结构件冷喷涂3D增材快速制造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700万元,本期投入248.9万元,累计投入345.56万元,已完成型腔制造方案设计,目前在进行工艺验证,可将加工效率提升1 - 2倍,降低制造成本50%左右[60] - 机翼防冰系统修理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380万元,本期投入344万元,累计投入344万元,已结题,可确保修理后系统工作性能达到国外OEM恢复件水平[62] - Ti2AlNb基金属材料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方法研究预计总投资750万元,本期投入105.57万元,累计投入105.57万元,已完成初步可行性分析,处于实验开发阶段[62] - 薄壁异形件热障涂层喷涂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500万元,本期投入246.65万元,累计投入246.65万元,第二批试验片检测基本合格,目前正在完善工艺[63] - 钛合金叶片表面长寿命耐腐蚀涂层预计总投资650万元,本期投入92.41万元,累计投入92.41万元,可行性论证已完成,处于样品试制阶段[64] - 公司完成石英纤维增强石英基复合材料制作制备工艺研究,样件检测合格,待客户打靶实验验收[70] - SLD壳体加工新工艺方案评审通过,开始新样件试制[71] - 薄壁零件柔性车加工装夹装置及加工方法技术方案内部通过,开始设计工艺路线[72] - 武器舵翼3D打印快速制造技术方案内部通过,准备应用于某武器舵翼部件3D打制造[76] - 钛合金薄壁异形件热障涂层喷涂技术方案内部通过,准备应用于某武器钛合金部件外部热障涂层制备[78]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98%[83] - 公司黄仁忠博士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83] - 2017年公司在低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高强铝合金高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46][82] - 2017年公司参与军方战机再延寿科研项目,相关技术结果论证测试获军工单位认可[82] 市场规模与行业趋势 - 20
超卓航科(68823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33,105,108.85元同比增长2.82%[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07,052,548.94元同比增长14.89%[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9%至1.0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318万元有所增长[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12,215,376.14元同比下降13.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6,217,385.43元同比下降48.44%[5] - 净利润为4860万元,与上年同期的4816万元基本持平[21]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至0.65元/股,上年同期为0.72元/股[22]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上升55.4%至4839.8万元,上年同期为3114.2万元[20] - 研发投入本报告期3,673,393.51元同比增长50.71%[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报告期11.10%同比增加46.57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增长20.4%至990.9万元,上年同期为822.9万元[2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39,436,668.94元同比增长166.15%[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2.6%至8801.8万元(2021年同期6639.7万元)[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66.2%至3943.7万元(2021年同期1481.7万元)[24]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326.4%至172.3万元(2021年同期40.4万元)[24]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51.4%至922.8万元(2021年同期1898万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183.9%至6.25亿元(2021年同期2.2亿元)[25]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73.7%至4.04亿元(2021年同期1.48亿元)[25]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113.3%至1.55亿元(2021年同期7260.2万元)[24][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33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2021年无相关数据)[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达3.97亿元(2021年同期净减少3181.4万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149.3%至5.11亿元(2021年同期4123.3万元)[25]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1,381,447,253.7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93.47%[6] - 总资产为13.81亿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底的4.71亿元人民币增长193.4%[17] - 货币资金为5.35亿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底的1.16亿元人民币增长360.6%[16] - 应收账款为8244.81万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底的5859.74万元人民币增长40.7%[17] - 存货为4049.66万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底的2924.13万元人民币增长38.5%[17] - 在建工程为1.92亿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底的7537.37万元人民币增长154.3%[17] - 总负债大幅增长113.2%至1.01亿元,上年同期为4748.2万元[18] - 应付账款激增416.2%至2299.4万元,上年同期为445.5万元[18] 股东权益和资本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280,230,306.5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02.48%[6] - 实收资本增长33.3%至8960.3万元,上年同期为6720.2万元[19] - 资本公积激增387.5%至9.89亿元,上年同期为2.03亿元[19] 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 - 政府补助年初至报告期末金额12,778,044.63元[8] - 其他收益大幅增长73.4%至1277.8万元,上年同期为737.3万元[20] 股东结构 - 航空工业集团通过航证科创投资持有公司6.33%股份[14] -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持有公司3.50%股份[14] - 青岛航投持有公司1.75%股份[14] - 赵建平为最大个人股东,持股130万股占比1.45%[13] - 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二组合持股128.78万股[13]
超卓航科(68823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26%[1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26%至73,947,440.09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96%至36,384,900.18元[21]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7394.74万元,同比增长21.26%[71] - 公司归母净利润3638.49万元,同比增长6.96%[71]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73,947,440.09元,同比增长21.26%[88][9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384,900元,同比增长6.96%[88]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2%至7394.7万元(2021年同期:6098.4万元)[170] - 净利润同比增长7.0%至3638.5万元(2021年同期:3401.6万元)[17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增长5.88%[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增长5.88%[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0元/股,同比增长2.56%[19] - 基本每股收益从0.51元/股提升至0.54元/股[172] - 母公司营业收入达7370.6万元(同比增长21.0%)[174] - 母公司净利润为3959.5万元(同比增长15.1%)[175]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较2021年同期的34,402,792.56元增长15.1%[198][1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3.58%至27,957,435.86元,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91][9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0.58%至1,366,068.43元,因参加航展及市场推广费用增加[91][92]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1.89%至7,626,466.64元,因中介咨询费用减少[91][9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7%至6,235,711.39元,因研发活动增加[91][92] - 研发费用金额同比增长7.67%[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623.57万元,同比增长7.67%[5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7%[7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7%[74] - 研发费用增长7.7%至623.6万元(2021年同期:579.2万元)[170] - 销售费用增长90.6%至136.6万元(2021年同期:71.7万元)[170] - 财务费用改善至-178.1万元(2021年同期:-317.3万元)[17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营业收入4,827.42万元,占总收入超65%[25] - 航空领域业务收入占比超过公司总收入的50%[39] - 增材制造系统业务提供集成设备、技术参数及质量控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29] - 机载设备维修服务涵盖波音系列(737/747/757等)和空客系列(320/330/340等)机型[29] - 公司具备机载设备维修能力覆盖3000余个项目及15000余个件号[29] - 军用维修业务需通过军方资质审核并进入合格供应商目录[34][37] - 民航维修客户包括南方航空、中国国航等主要航空公司[38] -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为核心研发领域并实现产业化应用[30][39] - 维修业务需取得CAAC或FAA颁发的维修许可证[33] - 公司航空机载设备维修覆盖气动、液压、电气、燃油等主要附件[49] - 公司航空紧固件已广泛运用于中国多型号战机[47] - 公司通过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实现多型号战斗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修复[47] - 开发了十五个有竞争力的维修件号并推向市场[73] - 开拓了四家新的民品客户[73] - 钛基合金等材料的增材制造工艺实现阶段性突破[74] - 公司是空军装备部下属A、B基地级大修厂多型军机起落架大梁修复唯一供应商[47] - 公司自2010年取得军工资质长期服务中国军方及空军装备部下属大修厂[48] 研发投入和技术进展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43%,同比减少1.07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减少1.07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43%,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54]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43%[67] - 公司掌握9项核心技术并取得34项专利[50] - 高压冷喷涂技术将涂层强度提升至400MPa水平[50] - 界面污染控制技术将增材体与基材结合强度提升到100MPa级别[50] - 超硬超韧碳化钨涂层厚度可减少至传统技术的1/10[51] - 气动涡轮调试技术实现涡轮在40,000-80,000rpm高转速运转[51] - 移动增材制造平台集成高压动力气源等多模块实现原位维修[50] - 疲劳损伤自动化修复技术提升再制造一致性和精准度[51] - 基于冷喷涂成形的粉末冶金技术实现粉末无模具低温成形[51] - 使用压缩空气代替氧气降低成本 喷涂温度控制在较低范围[51]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25个,其中发明专利11个[52]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获得14个,其中发明专利2个[5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2项,获得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71] - 冷喷涂技术制备的铝合金涂层强度可达400MPa[64] - 公司修复的大梁结构试验件飞行起落次数达机型设定寿命指标的3倍[64] - 公司设立了位于广州的研究院并完成人才团队搭建[74] - 研发项目总预算为4102万元,累计投入1380.7万元,本期投入623.6万元[59] - 研发人员数量为3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9.88%[6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23.68万元,平均薪酬6.99万元[61]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本科11人占34.38%,大专16人占50%[6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1-40岁17人占53.13%,41-50岁7人占21.88%[62] - 镍基高温合金零件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47万元,累计投入108万元[56] - PBI冷喷涂用枪管国产化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150万元,本期投入62.5万元,累计投入119.6万元[56] - 飞机高强度结构喷射成型工艺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35.8万元,累计投入285.5万元[56] - 航空复杂结构件冷喷涂3D增材快速制造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700万元,本期投入76.7万元,累计投入173.3万元[56] - 石英纤维增强石英复材天线罩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70.4万元,累计投入138.8万元[56] - 机翼防冰系统修理技术研究项目预算195万元,累计投入191.4万元[57] - Ti2AlNb基合金材料冷喷涂增材制造方法研究项目预算750万元,本期投入19.6万元[57] - 薄壁异形件热障涂层喷涂技术研究项目预算500万元,本期投入52.5万元[57] - 钛合金叶片表面长寿命耐腐蚀涂层项目预算650万元,本期投入18.5万元[58] - CWG壳体制造工艺研究项目预算66万元,累计投入50.6万元,本期投入9.1万元[58] 资产和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35%至25,153,458.71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99.64%至1,268,202,423.91元[21] - 总资产同比增长190.05%至1,365,326,516.13元[21]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656.75%至879,637,920.33元,主要因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94]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06.21%至155,426,421.73元,因募投项目预先投入建设[94]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387.49%至989,066,425.08元,因科创板发行股票溢价[94] - 公司资产总计从期初470,723,125.72元增长至期末1,365,326,516.13元,增幅190.05%[163][164] - 货币资金从期初47,439,448.50元大幅增至期末854,961,577.09元,增幅1,702.11%[166] - 资本公积从期初202,891,334.22元增至期末989,066,425.08元,增幅387.38%[164][168]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37,527,443.98元增至期末173,912,344.16元,增幅26.46%[164] - 递延收益从期初22,232,979.17元增至期末43,909,915.80元,增幅97.50%[163] - 在建工程从期初75,373,683.32元增至期末117,613,345.07元,增幅56.04%[167] - 应收账款从期初58,597,400.36元增至期末69,308,632.04元,增幅18.28%[166] - 其他非流动负债从期初30,000,000.00元增至期末48,255,309.36元,增幅60.85%[168] - 实收资本从期初67,202,482.00元增至期末89,603,310.00元,增幅33.33%[164][168] - 流动资产合计从期初151,672,774.46元增至期末1,027,601,508.63元,增幅577.49%[16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8.80亿元,较期初1.16亿元增长657%[16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6,966万元,较期初5,860万元增长19%[16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55亿元,较期初7,537万元增长106%[162] -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835万元,较期初493万元增长69%[162]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308万元,较期初90万元增长1,357%[16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42.3%至6.65亿元[17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4%至2515.35万元[1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46.8%至2.69亿元[17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因吸收投资达8.33亿元[17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激增3275.8%至8.61亿元[179]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合并层面高出7.2%达2695.85万元[180]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减少33.6%至9994万元[180] - 母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增长80.8%至6397.07万元[180]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增长3650.8%至8.53亿元[181]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318.3%至169.13万元[177] - 公司实收资本从67,202,482.00元增加至89,603,310.00元,增长33.3%[184][190] - 资本公积从202,891,334.22元增至989,066,425.86元,增长387.5%[184][190] - 未分配利润由137,527,443.98元增至173,912,344.16元,增长26.5%[184][1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423,241,604.87元增至1,268,202,423.91元,增长199.6%[184][190] - 所有者投入资本总额为808,575,918.86元[186] - 公司实收资本从期初的67,202,482.00元增加至期末的89,603,310.00元,增长33.3%[197][200]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的425,333,432.29元增长至期末的1,273,503,950.49元,增长199.3%[197] - 资本公积从期初的202,891,334.22元增加至期末的989,066,425.08元,增长387.5%[197]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139,619,271.40元增长至期末的179,213,870.74元,增长28.3%[197]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808,575,918.86元,其中普通股投入808,575,918.86元[197]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资本较2021年同期的407,322.00元大幅增长[198][1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及以产定购采购模式[32][31] - 采购原材料主要包括工业气体、金属粉末及航材备件[31] - 计划2022年年底完成洛阳增材制造生产基地建设[76] -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所用铝粉主要自境外采购[80] - 高纯氦气主要采购自境外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分支机构[80] - 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81] - 军方审价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收入确认[83]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2,400,828股,总股本增至89,603,310股[143]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的情况[140] - 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变更为89,603,310.00元[200]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240.0828万股,发行价41.27元/股[200] 股东结构和股份锁定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羿含、李光平、王春晓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36个月[111] - 实际控制人亲属李琴等6人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36个月[111] - 持股5%以上股东航证科创投资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12个月[111]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12个月[111] - 核心技术人员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12个月[111] -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12个月[112] - 李媛媛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36个月[11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股价破发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1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14] - 公司承诺若涉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控股股东在退市前不减持股份[114]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发前股份[116][117][118][120][121][122] - 锁定期届满后每年转让的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17][120] - 核心技术人员自限售期届满起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20] - 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不超过总数的25%[117] - 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持有的首发前股份[117][120] - 违反承诺减持股份所获实际收益归公司所有[115][116][117][118][120][121][122][123] - 公司触及退市标准时自处罚决定或司法裁判作出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117][119] - 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股票发行价[124] - 减持行为需提前披露减持原因、数量及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124] - 股份锁定承诺自动适用变更后的监管规则要求[115][118][120] - 锁定期满后减持首发前股份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则[125][126] - 若监管部门对持股及减持意向有异议将按监管意见修订并执行承诺[125][127] - 上市后三年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上年度每股净资产时将启动稳价措施[127] - 稳价措施包括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增持、董事及高管增持[127] - 未履行稳价承诺需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 非不可抗力需依法赔偿损失[127][128] - 控股股东未履行稳价承诺期间暂不领取公司分配利润[128] - 董事及高管未履行稳价承诺将调减或停发薪酬津贴[128] - 招股书被认定存在虚假记载且影响发行条件时将回购全部公开发行股票[129] - 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注册的将启动回购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30] - 违反利润分配承诺将公告道歉并提出补充或替代承诺[13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至71,619,504股占比79.93%,其中国有法人持股9,778,222股占比10.91%[143] - 无限售流通股份新增17,983,806股占比20.07%[143] - 航证科创投资持有IPO限售股4,704,972股,解禁日期2023年7月1日[145] - 战略配售限售股新增3,585,175股(含员工资管计划1,646,721股),解禁日期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