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夫特(688165)

搜索文档
埃夫特3414万芜湖拿地!机器人超级工厂背后的“智造野心”与行业变局
全景网· 2025-09-06 08:08
行业现状与痛点 - 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 价格战激烈导致毛利率跌破15% [1] - 客户需求从低价转向更高要求 包括智能化 稳定性和产线适配性 [1] - 高端应用场景如汽车焊接和半导体装配仍被外资品牌垄断 国产化率不足30% [1][3] 埃夫特战略布局 - 公司斥资3414万元竞得芜湖10.16万㎡工业用地 用于建设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一期 [1][2] - 项目定位高端制造 整合研发 生产 销售全链条 对标外资品牌竞争优势 [3][8] - 超级工厂将部署数字化生产线和柔性制造单元 预计缩短订单周期30%以上 [3] 技术突破与政府支持 - 控股孙公司承担的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项目三期通过验收 获得5000万元补助资金 [1][3] - 技术底座解决行业共性难题:场景适配难 柔性控制难和生态协同难 [4] - 该平台作为机器人底层操作系统 可降低定制开发成本并提升跨系统互联能力 [4] 产能与产业链优势 - 芜湖产业配套齐全 形成机器人全产业链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proximity优势降低物流与协同成本 [3] - 当前产能无法满足高端定制化订单需求 新工厂将提升六轴多关节机器人产能 [3] - 通过规模化制造提升核心部件自供比例 直接降低成本 [3] 技术体系与生态建设 - 公司聚焦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 减速器 控制器) 整机产品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7] - 战略从销售设备转向提供智能产线解决方案 参与客户效率提升和产线设计分成 [8] - 研发中心汇聚顶尖人才 专注于智能化 灵活性技术突破 [8]
2025年中国机械臂行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应用场景多元化,医疗等新兴领域成为发展重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5 01:12
机械臂行业相关概述 - 机械臂是一种拟人手臂、手腕和手功能的机电一体化装置,能够根据空间位姿要求移动物体或操作工具,执行多种工业任务和智能化操作 [2] - 现代机械臂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核心价值在于替代或协助人类完成重复性、高精度或危险环境下的作业任务 [2] - 机械臂系统由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交互系统五大子系统构成,协同完成复杂任务 [3] - 机械臂分类方式多元,包括按驱动方式分为液压式、气动式和电动式,按运动轨迹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按坐标形式分为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球坐标型和关节型,其中关节型机械臂灵活性最高,是工业领域最主流形态 [5]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政策 - 国家出台《"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目标,《"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机械臂在汽车、电子等20+重点领域深度落地 [6] -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新赛道,《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赋能机械臂远程操控与云边协同 [6] - 《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公告》加速手术机械臂等医疗装备审批上市 [6] - 政策组合拳从技术攻关、场景拓展、网络支撑到监管创新形成全链条赋能,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规模商用"的良性发展生态 [6] 中国机械臂行业产业链 - 上游核心零部件与基础材料涵盖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及钢铁、冶金等,谐波减速器、高精度伺服系统等领域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但部分高端减速器、精密传感器仍依赖进口 [8] - 中游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国际"四大家族"占据高端市场,埃斯顿、汇川技术等国内企业通过性价比和定制化服务加速替代 [8] - 下游应用以汽车制造25%、3C电子24%为核心,新能源、金属加工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并向物流、医疗等新兴场景渗透 [8] - 减速器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1448亿元同比增长44%,预计2025年将跃升至1510亿元,人形机器人量产推动需求指数级增长 [8] - 伺服系统2024年市场规模约223亿元较上年增长144%,预计2025年将突破250亿元 [10] - 智能传感器2024年市场规模达15512亿元同比增长16%,预计2025年将突破17955亿元,其中工业级多模态传感器占比超45% [10] - 下游应用市场中汽车行业占比约32%,3C电子占25%,金属加工占12%,物流占9%,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增速显著 [11]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3693万台同比增长356%,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速达255% [11] - 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27亿元同比增长1616%,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857亿元增速2985%,特种机器人市场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717% [11] - 2024年中国机械臂市场规模达1934亿元同比增长376%,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2089亿元 [12] - 技术革新是核心驱动力,大疆睿炽智能机械臂可识别超2000种零件分拣效率达1200件/小时,优傲UR20提升生产效率30%以上 [12] 中国机械臂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呈现"本土崛起加速、国际巨头固守高端、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的三元结构特征 [12] - 国际品牌如ABB、发那科、库卡、安川在汽车焊接、半导体精密装配等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2] - 本土头部企业如埃斯顿、新松、汇川技术覆盖全系列产品,在SCARA机器人、重载机械臂等领域市占率超40% [12] - 腰部企业如节卡、珞石、越疆深耕协作机械臂、物流分拣、医疗手术等细分场景形成差异化优势 [12]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AI与多模态感知技术推动机械臂从"执行工具"向"智能伙伴"跃迁,实现动态环境下的自主决策与柔性协作 [13] - 协作机械臂轻量化、模块化设计加速普及,负载<10kg并能与人类在1米范围内安全协作 [14] - 应用场景从传统工业向医疗、农业、服务等非工业领域爆发式拓展 [13] - 医疗领域手术机械臂定位精度将达005mm,农业场景果蔬采摘机械臂潜在市场规模超200亿元,服务机器人领域2030年全球出货量或突破500万台 [15] - 产业链上下游通过"硬件国产化+软件生态化+服务模式创新"构建闭环,核心部件国产化率预计2025年突破80%成本降低40% [16] - 中国机械臂企业通过并购海外品牌获取技术资源,依托"一带一路"输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2030年海外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15%提升至30% [16] - 中国有望在2030年占据全球30%以上市场份额,实现从"市场跟随"到"规则引领"的跨越 [13]
埃夫特涨2.29%,成交额1.8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50.0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4 02:27
股价表现 - 9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29%至27.27元/股 总市值142.29亿元 成交额1.85亿元 换手率1.3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30% 近5日涨4.16% 近20日涨8.04% 近60日涨8.00%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50.03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678.77万元(买入1388.85万元占比7.50% 卖出710.08万元占比3.83%) [1] 资金交易 - 今年以来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2月28日龙虎榜净卖出9482.29万元 买入总额1.23亿元占比7.34% 卖出总额2.18亿元占比12.98% [2] - 大单交易活跃 买入4456.09万元占比24.06% 卖出3884.83万元占比20.98%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8亿元 同比下降25.20% 归母净利润亏损1.52亿元 同比扩大83.1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机器人整机72.77% 系统集成22.86% 其他业务4.36% [2] - 股东户数3.24万户 较上期减少4.32% 人均流通股16107股 较上期增加4.52% [2] 股权结构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467.37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 [2] - 概念板块涵盖:减速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工业4.0、机器人概念等 [2] 公司概况 -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2日 2020年7月15日上市 [2] - 注册地址: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万春东路96号 [2] - 主营业务: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 [2]
自动化设备板块9月2日跌0.9%,思泰克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9.5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09:09
自动化设备板块整体表现 - 自动化设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9% [1] - 上证指数下跌0.45%至3858.13点 深证成指下跌2.14%至12553.84点 [1] 领涨个股表现 - 凯迪股份收盘价95.48元 涨幅10.00% 成交量5.21万手 成交额4.78亿元 [1] - 博杰股份收盘价58.08元 涨幅10.00% 成交量2.01万手 成交额1.17亿元 [1] - 埃夫特收盘价27.93元 涨幅8.93% 成交量52.79万手 成交额14.15亿元 [1] - 巨能股份收盘价31.98元 涨幅6.78% 成交量6.01万手 成交额2.06亿元 [1] - 鼎智科技收盘价42.95元 涨幅5.55% 成交量13.05万手 成交额5.44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思泰克收盘价48.39元 跌幅8.27% 成交量10.37万手 成交额5.08亿元 [2] - 杰普特收盘价134.83元 跌幅7.97% 成交量3.39万手 成交额4.61亿元 [2] - 锐科激光收盘价31.36元 跌幅7.41% 成交量39.84万手 成交额12.64亿元 [2] - 罗博特科收盘价239.57元 跌幅6.82% 成交量12.51万手 成交额30.94亿元 [2] - 大族激光收盘价34.34元 跌幅5.58% 成交量62.02万手 成交额21.64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自动化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9.57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7.84亿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1.72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拓斯达主力净流入1.64亿元 占比7.21% [3] - 绿的谐波主力净流入1.19亿元 占比4.66% [3] - 怡合达主力净流入1.12亿元 占比9.58% [3] - 埃夫特主力净流入8204.23万元 占比5.80% [3] - 蓝海华腾主力净流入7421.35万元 占比11.47% [3]
大反转!机器人ETF鹏华(159278)收涨2.3%位列ETF榜1
新浪财经· 2025-09-02 07:33
机器人行业动态 - 国内Tier1供应商获得新执行器订单 预示V3方案改进推进和量产预期修复 [1] - 嘉兴核心供应商7月恢复T链订单采购交付 供应链活动重启 [1] - Q3-Q4期间将进行国内供应商审厂 叠加V3潜在发布预期 图纸确定后订单大概率回归 [1] 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鹏华(159278)盘中从下跌3.22%反转至收涨2.3% 最新报价1.11元 [1][2]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强势上涨1.88% 成分股汉威科技涨11.5% 南网科技涨10.36% 拓普集团涨10% [2] - 国证机器人指数因"人型含量超70%" 今年涨幅达34% 领先中证机器人指数约4个百分点 [1] 企业进展 - 奇瑞机器人已拥有实际人形产品 进展在国内主机厂中处于领先地位 [1] - 奇瑞3.18发布会将成为重要节点 市场可能低估其智能化决心 [1] - 智能化链条打通的整车厂具备开拓人形机器人的能力 [1] 产品结构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1.12% 包括石头科技、科沃斯、机器人、双环传动等龙头企业 [2] - 机器人ETF鹏华紧密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 反映沪深北交易所机器人产业上市公司价格变化 [2]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持续拉升,安培龙盘中触及20%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6:18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表现 -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持续拉升 安培龙盘中触及20%涨停[1] - 秦川机床 博杰股份 浙江荣泰 五洲新春多股封板涨停[1] - 埃夫特 夏厦精密 豪恩汽电涨幅居前[1]
埃夫特股价涨5.23%,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67.37万股浮盈赚取626.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6:03
股价表现 - 9月2日股价上涨5.23%至26.98元/股 成交额6.44亿元 换手率4.82% 总市值140.78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 成立于2007年8月2日 2020年7月1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机器人整机72.77% 系统集成22.86% 其他业务4.36%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467.37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9%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626.28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最新规模144.7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1.45% 近一年收益79.3% 成立以来收益2.13% [2] - 基金经理华龙任职3年13天 管理规模429.26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92.15% 最差回报-15.08% [3]
埃夫特股价涨5.23%,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7.1万股浮盈赚取9.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6:03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日股价上涨5.23%至26.98元/股 成交额6.44亿元 换手率4.82% 总市值140.78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 [1] - 成立于2007年8月2日 于2020年7月1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机器人整机占比72.77% 系统集成占比22.86% 其他业务占比4.36% [1] 基金持仓情况 - 诺安优势行业混合A(000538)二季度持有7.1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5.17% 位列第三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9.51万元 [2] - 基金最新规模3237.72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32.97% 近一年收益61.9% 成立以来收益10.9%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邓心怡累计任职时间3年60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0.09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2.39% 最差基金回报-16% [3]
坚定长期主义,这家国产机器人龙头本体销量增20%,全球超级工厂开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2 04:05
产能扩张与总部建设 - 公司于9月1日开工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一期 总投资约18.93亿元 分两期建设智能化数字工厂及科研基地 [1] - 一期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5万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 全面达产后总产能预计达10万台/年 [1] - 项目占地101,565.86平方米 公司以3414万元竞得工业用地使用权 [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08亿元 其中机器人整机收入3.70亿元(占比76.11%)系统集成收入1.16亿元(占比23.91%)[3]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7.00% 主要受欧洲汽车行业转型影响 [3] - 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同比增长近20% 市场占有率从5.4%提升至5.5% [3] - 内销收入3.58亿元(占比70.39%)外销收入1.51亿元(占比29.61%)[3] 欧洲业务调整与资产优化 - 欧洲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大幅减少55.87% 出现负毛利率 主要因汽车厂商投资延迟及订单取消 [3] - 全资子公司WFC以600万欧元(约5038万元人民币)出售GME 22%股权 今年6月曾以1953万欧元出售GME 51%股权 [5] - GME持续亏损:2024年营收3265.58万欧元 亏损622.55万欧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948.46万欧元 亏损143.28万欧元 [5]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9000万元 新增40余名研发人员 重点布局AI融合及具身智能领域 [6] - 突破全面智能化机器人"卡脖子"技术 包括新型机器人开发、墨斗IDE及大衍数据平台 [9] - 与清华等高校联合研发 与华为云在具身智能领域深度合作 举办开发者大会构建开放生态 [9] 战略聚焦与市场拓展 - 聚焦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制造等战略行业 深挖通用工业应用 形成国产机器人战略生态联盟 [7] - 调整营销策略至喷涂等韧性较强行业 加快海外区域化运营以提升市场份额 [7] - 通过产能扩张满足喷涂等新兴增量市场需求 强化品牌影响力 [9] 行业趋势与技术演进 - 工业机器人正向"具身智能体"跃迁 通过多模态感知和实时动态建模突破预编程限制 [11] - 基于数字孪生和5G-MEC边缘计算 构建"云-边-端"协同智能集群 推动系统级生态重构 [11]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埃夫特开工,预计年产5万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腾讯混元最新开源翻译模型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1:1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跌0.66% 盘中最大跌幅超2%后大幅回升 光模块(CPO)和光芯片概念指数领涨市场 [1] - 机器人ETF(562500)微跌0.10% 当日成交总额达12.60亿元 较前几日小幅缩量 单日获资金净流入9217万元 近3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7.7亿元 [1] - 持仓股表现分化 虹软科技领涨9.42% 东杰智能20%涨停 博杰股份10%涨停 航天宏图领跌5.48% 奇安信下跌3.38% 寒武纪下跌2.95% [1] 行业动态与项目进展 - 埃夫特在安徽芜湖启动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一期 预计达产后年产5万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 将新建集成自动化装配和核心零部件生产设施 [2] - 腾讯混元开源最新翻译模型Hunyuan-MT-7B 总参数量7B 支持33个语种互译 在WMT2025比赛中31个语种测试获得30项第一名 [2] - 硬件设备板块营收增长47.2% 人工智能板块增长17.8% 基础软件增长13.8% 系统集成增长13.2% 智能网联汽车增长11.5% [3] 机构观点与评级调整 - 高盛上调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 基于二季度强劲业绩 更高人工智能芯片出货量和更低运营费用比率 将2025-2030年净收入预测上调 其中今年预测上调34% [2] - 东方证券指出AI产业进入落地周期 硬件设备和人工智能板块增速领跑 得益于各行业对AI及其基础设施的投入 [3] ETF产品特征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流动性最佳 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 [4]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定位为机器人的大脑 具有20%涨跌幅和中小盘弹性特性 旨在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