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一科技(688162)

搜索文档
巨一科技(688162) - 巨一科技2024年度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2025-04-24 14:58
募集资金年度存放和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容诚专字[2025]230Z1119 号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北京 目 录 | 序号 | 内 | 容 | 页码 | | --- | --- | --- | --- | | 1 | 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 | 1-2 | | 2 | 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 | 3-8 | 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TEL:010-6600 1391 FAX:010-6600 1392 E-mail:bj@rsmchina.com.cn https://www.rsm.global/china/ 容诚专字[2025]230Z1119 号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核了后附的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一科技")董 事会编制的 2024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一、 对报告使用者和使用目的的限定 本鉴证报告仅供巨一科技年度报告披露之目的使用,不得用作任何其他目的。 我们同意将本鉴证报告作为巨一科技年度报告必备的文件,随其他文件一起报送 并对外披露。 二、 董 ...
巨一科技(688162) -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
2025-04-24 14:58
规范运作 - 国元证券于2025年4月17 - 18日对巨一科技2024年度规范运作情况进行现场检查[1] 公司情况 - 巨一科技公司治理和内控有效,三会运作良好[4] - 信息披露合规,无虚假记载等问题[6] - 无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保持独立性[8] - 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合规[9] - 关联交易执行无违规[11] - 经营模式未变,生产经营良好[13] - 公司及人员严格履行承诺[14] 建议 - 完善治理结构,及时披露信息,合理推进募资使用[15] 检查结果 - 未发现需向证监会或上交所报告的事项[16]
巨一科技(688162) - 巨一科技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专项报告
2025-04-24 14:58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北京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总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 22 号 1 幢 10 层 100-1 至 1001-26 (100037) TEL:010-6600 1391 FAX:010-6600 1392 E-mail:bj@rsmchina.com.cn 关于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专项说明 容诚专字[2025]230Z1120 号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 往来情况专项说明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容诚专字[2025]230Z1120 号 我们接受委托,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了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巨一科技")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2024 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和合并及母公司所有 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并于 2025 年 4 月 23 日出具了容诚审字 [2025]230Z2256 号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8 号——上市公 ...
巨一科技(688162) -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
2025-04-24 14:58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3425.00万股,每股发行价46.00元,募集资金总额15.755亿元,净额14.7706318396亿元[1] - 2024年度直接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6561.348898万元[2] - 2024年归还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再次使用2亿元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 - 2024年收到募集资金专户利息及闲置资金现金管理收益共399.330569万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2.0621248479亿元[2] - 2024年度公司实际使用募集资金6561.348898万元,累计投入10.5048992165亿元[9] - 2024年使用不超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截至年末已使用2亿元[11] - 2023年同意使用不超3.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和不超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现金管理[12] - 2024年同意使用不超2.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和不超16亿元闲置自有资金现金管理[13] - 2024年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后置换4377.820631万元[19] 项目调整情况 - 2024年终止通用工业智能装备产业化建设项目,调剩余资金8927.47万元及利息至新能源项目[20][25] - 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调减建筑工程费2421.76万元,调增研发费2421.76万元[20] - 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计划募资从6.74亿调至6.9978789196亿元[27] - 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计划募资从2.60亿调至1.5115亿元[27] - 通用工业智能装备产业化建设项目计划募资从1.54亿调至1330.5292万元[27] - 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计划募资从2.81亿调至1.526亿元[28] - 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升级项目计划募资从1.34亿调至7022万元[28] - 补充营运资金计划募资从5.00亿调至3.90亿元[28] - 各项目原计划募资20.0285亿元,调整后为14.7706318396亿元[28] 项目进展及效益 - 新能源汽车项目承诺投资6.74亿元,累计投入4.91亿元,进度70.12%,预计2025.11达预定状态[37] - 汽车智能装备项目承诺投资2.60亿元,累计投入9202.82万元,进度60.89%,已结项,2024年效益1175.14万元未达预期[37] - 通用工业智能装备项目承诺投资1.54亿元,累计投入1330.53万元,进度100%,已终止[37] - 技术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81亿元,累计投入1806.14万元,进度11.84%,预计2025.11达预定状态[38] - 信息化系统项目承诺投资1.34亿元,累计投入4638.90万元,进度66.06%,预计2025.11达预定状态[38] - 补充营运资金承诺投资5.00亿元,累计投入3.90亿元,进度100%[38] 其他情况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净额为8927.47万元,比例为6.04%[37] - 2024年将通用工业智能装备项目剩余资金调至新能源项目,延期至2025年11月达预定状态[41]
巨一科技(688162) - 巨一科技2024年度内控审计报告
2025-04-24 14:58
审计相关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巨一科技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2] -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4] 内部控制情况 - 巨一科技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6] 其他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报告签字盖章日期为2025年4月23日[7]
巨一科技:2024年报净利润0.21亿 同比增长110.2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4 14:51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1.49元大幅改善至2024年的0.16元,同比增长110.74% [1] - 每股净资产微增0.24%至16.98元,但较2022年的18.65元仍有所下降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18.68%至0.74元,显示公司留存收益减少 [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5%至35.23亿元,净利润从2023年亏损2.04亿元转为盈利0.21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8.35%显著回升至0.91%,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达37.81%,较上期增加784.5万股 [2] - 美的智能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减持15.26万股,持股比例降至5.42% [3] - 马振飞、王健强等6名新股东进入前十大,合计持股比例达17.11% [3] - 上海尚颀投资等5家机构及1名个人股东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 [3] 利润分配政策 - 2024年度未提出分红送配方案,采取不分配不转增政策 [4]
巨一科技(68816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4: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2,328.58万元,同比减少4.54%[4]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1.8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4]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5.23亿元,同比下降4.54%[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1.8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0][22]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352,328.58万元,同比下降4.54%[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1.8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33]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352,328.58万元,同比下降4.54%[9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1.8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9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同比扭亏为盈[2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91%,同比增加9.26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18,024.29元[177]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1,318,024.29元[18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主营业务收入347,748.25万元,同比下降4.14%,主营业务成本296,889.13万元,同比下降7.94%[92] - 智能装备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22%,成本同比下降23.11%[95] -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4.13%,成本增长47.22%[95] - 境外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57%,境外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6.76%[96] - 汽车行业直接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2,315,698,586.85元,占总成本比例78.00%,较上年同期下降6.47%[100] -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直接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911,295,072.23元,占总成本比例88.99%,较上年同期增长50.24%[100][101]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52,217,783.7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99%[111] - 研发费用本期数为220,168,155.3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90%[111] -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直接人工成本本期金额为32,910,640.88元,占总成本比例3.21%,较上年同期增长45.97%[100][101]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4.63%,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8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69亿元[20][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20.67万元[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175,206,708.47元,上年同期为-494,238,744.15元[1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20.67万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10,657,782.73元,上年同期为-334,166,706.52元[113] - 报告期投资额为984,418.6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7.92%[125]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25%,同比下降2.14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总额2.2017亿元,同比下降28.90%,占营业收入比例6.25%(减少2.14个百分点)[6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771,672,104.63元,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7.21%[18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716人,占总人数比例25.26%,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6,661.90万元[73]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硕士及以上114人,本科518人,专科及以下84人[7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370人,30-40岁315人,40岁以上31人[7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电控产品2024年同比增长超过180%,行业排名显著提升[55] - 扁线电机渗透率突破85%,SiC器件应用规模扩大,高压平台车型渗透率达60%[58] - 智能装备行业服务收入占比超30%,协同制造平台响应效率提升50%[56] - 主流三合一产品在头部新势力车企爆款车型上批量搭载,并在多家客户纯电、混动平台推广应用[55] - 800V SiC、高压异步等产品已陆续投产,将保持行业先进性并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55] - 智能装备行业向"AI+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演进[56] - 域控融合架构普及,"动力域控制器"占比超50%[58] - 智能装备业务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54] -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动态视觉传感器国产化率不断突破[56] -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生产量同比增长53.76%,销售量同比增长54.75%[98] - 公司智能装备业务交付量同比下降5.00%[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计划深化智能装备领域技术迭代,拓展汽车智能底盘智能装备、AI工业决策应用系统等新兴业务[134] - 公司2025年将加速国际化战略,聚焦国际组织与运营能力升级,深化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等海外子公司业务[135][136] - 智能装备业务领域将构建"四高"(高智能/高精度/高节拍/高柔性)技术体系,攻关机器视觉AI检测等共性技术[137] -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领域将加速技术迭代,目标为"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更安静、更可靠、轻量化"[137] - 公司2025年推进"星火2.0"平台建设,提升非标产品模块化/标准化率,拉动供应链标准化协同降本[138] - 公司计划推行"项目铁三角"管理模式,缩短项目交付周期,提升项目关键节点达成率,支撑综合毛利率提升[138] - 公司将建设和打造高韧性全球供应链,集中采购和区域备份相结合,构建抗风险供应链网络[138] - 公司以建设国际化巨一为目标,构建独立国际组织体系,打造海外市场业务链[139] - 公司推行获取分享制,践行"与奋斗者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139]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度母公司报表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339,107,995.15元[6]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分红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含税),合计派发29,894,085.98元[6] - 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6] - 2024年末总资产为75.99亿元,同比增长6.12%[20] - 公司总资产为759,977.76万元,较期初增长6.12%[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32,907.07万元,较期初增长0.13%[33] - 公司总资产为759,977.76万元,较期初增长6.12%[90]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金额为1,597,916,757.82元,占总资产比例21.03%,较上期增长36.57%[118]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金额为168,673,674.44元,占总资产比例2.22%,较上期增长47.74%[118]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金额为35,358,134.04元,占总资产比例0.47%,较上期增长122.47%[118] - 合同资产本期期末金额为164,468,777.44元,占总资产比例2.16%,较上期下降40.60%[118]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金额为730,956,251.34元,占总资产比例9.62%,较上期增长30.90%[118]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金额为38,117,637.48元,占总资产比例0.50%,较上期下降82.75%[118]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金额为90,485,195.26元,占总资产比例1.19%,较上期下降78.04%[118] - 境外资产规模为694,674,211.80元,占总资产比例9.14%[120] - 受限资产总额为484,736,161.70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437,532,820.66元[122]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339,107,995.15元[18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74,698,842.02元[181]
巨一科技(688162)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4 14: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59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0%[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2%,从847,687,359.91元增至959,587,559.29元[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48.4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19.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46%[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3%,从25,639,066.78元增至26,484,699.30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43亿元,同比下降7.05%(2024年第一季度为6.92亿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203万元,同比下降3.7%(2024年第一季度为4364万元)[2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4917万元,同比增长37.5%(2024年第一季度为3576万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262万元,同比下降14.1%(2024年第一季度为4961万元)[2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合计为6041.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3%[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30%,同比减少1.07个百分点[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3%,从62,490,820.94元降至60,411,553.82元[17]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1348万元,同比增长35.2%(2024年第一季度为997万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651万元,同比下降18.4%(2024年第一季度为3248万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1349万元,同比改善40.3%(2024年第一季度为-2259万元)[2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7.5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5.07%[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75,521.01元,同比增长315.1%[20][2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63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第一季度为-6067万元)[28][29]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757,015,663.93元,其中投资支付754,000,000元,占比99.6%[21]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51,281,061元,其中取得借款151,281,061元,占比100%[21]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64亿元,同比扩大148.2%(2024年第一季度为-1.06亿元)[2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15.98亿元降至2025年3月底的13.12亿元,减少2.86亿元[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11.14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3月底的3.14亿元[13]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11.21亿元降至2025年3月底的9.34亿元,减少1.87亿元[13] - 存货从2024年底的29.06亿元增至2025年3月底的29.45亿元,增加0.39亿元[14]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9048.52万元降至2025年3月底的8418.30万元,减少630.22万元[14] - 应付票据从2024年底的9.60亿元增至2025年3月底的11.21亿元,增加1.61亿元[14] - 合同负债从2024年底的22.08亿元降至2025年3月底的20.39亿元,减少1.69亿元[14]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余额674,002,330.71元,较2024年底下降26.1%[22] - 2025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余额621,988,936.58元,较2024年底下降6.9%[22]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余额2,498,522,968.43元,较2024年底增长0.7%[22]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余额60,179,243.23元,较2024年底下降29.7%[23] - 2025年3月31日合同负债余额1,780,938,956.51元,较2024年底下降10.2%[23]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余额为5.05亿元,较期初下降26.6%(期初为6.88亿元)[29]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 - 总资产为76.60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3.58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5]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26.0%,从101,971,961.51元增至128,456,660.81元[15]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17.6%,从260,976,444.57元增至306,811,253.36元[15] - 流动负债合计同比下降0.3%,从4,814,169,327.77元降至4,799,159,580.54元[15] - 负债合计同比增长0.6%,从5,267,089,643.44元增至5,298,915,773.48元[15] - 所有者权益合计同比增长1.3%,从2,332,687,961.06元增至2,361,862,209.69元[16] - 2025年第一季度未分配利润381,138,391.37元,较2024年底增长12.4%[2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483.66万元人民币[6] - 其他综合收益同比下降82.6%,从8,141,099.68元降至1,415,844.07元[18]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林巨广、刘蕾夫妇,分别持有公司4.59%和43.75%的股份[11] - 刘蕾通过合肥道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控制公司4.37%的股份[11]
巨一科技(688162) - 巨一科技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尤建新)
2025-04-24 14:36
组织架构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 会议情况 - 2024年召开8次董事会、3次股东大会等会议[4][5] 人事变动 - 2024年补选非独立董事,聘任常培沛为财务负责人[10] 制度方案 - 制定2024年度董高薪酬方案,执行激励计划[12] 独立董事 - 2024年履职维护权益,2025年将继续履职[13]
巨一科技(688162) - 巨一科技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李勉)
2025-04-24 14:36
公司治理 - 第二届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3名独立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1] - 2024年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3次股东大会[4] - 2024年召开4次审计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5] 人事变动 - 2024年12月27日聘任常培沛为财务负责人[13][14] - 2024年补选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13] 其他决策 - 2024年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12] - 制定2024年度董高人员薪酬方案[15] - 执行《2022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5] 独董履职 - 2024年独立董事履职维护股东权益[16] - 2025年独立董事将继续履职促发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