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澜起科技(688008)
icon
搜索文档
澜起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5.50%-102.36%
快讯· 2025-07-13 07:35
澜起科技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6.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8.17%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亿元~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50%~102.36%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亿元~1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17%~105.71% [1]
澜起科技(688008) - 澜起科技关于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的公告
2025-07-11 12:30
市场扩张 - 2025年7月11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2] - 2025年7月11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发行上市申请资料[2] - 发行上市认购对象为境外及境内合格投资者[2] 其他情况 - 发行需取得相关机构备案、批准或核准,有不确定性[3] - 公司将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3]
新股消息 | 澜起科技(688008.SH)递表港交所 为全球最大的内存互连芯片供应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2:26
公司概况 - 澜起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内存互连芯片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达36.8% [1] - 公司为无晶圆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云计算及AI基础设施的互连解决方案 [3] - 产品组合包括内存接口芯片(DDR2至DDR5)、配套芯片(SPD/TS/PMIC)及高性能运力芯片(MRCD/MDB/CKD等) [3] - 全球首家推出CXL MXC芯片的企业,并成为两大PCIe Retimer提供商之一 [4] 技术优势 - 发明DDR4"1+9"分布式缓冲架构,主导DDR5 RCD/MDB/CKD国际标准制定 [4] - 自研SerDes高速串行接口技术,扩展至PCIe/CXL高速互连领域 [4] - 内存接口芯片作为行业标准被全球采用,解决CPU与DRAM模块间高速数据传输瓶颈 [3][4] 市场规模 - 内存互连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亿美元增至2030年50亿美元(CAGR 27.4%) [6] - PCIe及CXL互连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3亿美元增至2030年95亿美元(CAGR 26.7%) [6]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6.72亿、22.86亿、36.39亿元人民币,2025年Q1收入12.22亿元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2.99亿、4.51亿、13.41亿元,2025年Q1净利润5.04亿元 [6] - 毛利率表现:2024年达58.1%(毛利21.15亿元/收入36.39亿元),2025年Q1提升至60.5% [6][7] 产品线布局 - 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涵盖内存接口芯片、配套芯片及PCIe Retimer/CXL MXC等新兴技术 [6] - 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整合自研CPU及数据安全加速芯片 [6]
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快讯· 2025-07-11 11:41
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申请 - 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Morgan Stanley和瑞银集团 [1]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人工智能ETF(515980)全天成交1.10亿元,单月最高回报超30%!
搜狐财经· 2025-07-10 07:57
市场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下跌0 26% 成分股涨跌互现 乐鑫科技领涨5 77% 广电运通上涨3 23% 三六零上涨1 60% 中科星图领跌 寒武纪 光环新网跟跌 [1] - 人工智能ETF(515980)最新报价1 03元 [1] - 人工智能ETF近1年净值上涨35 14%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0 38%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43 97%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 80% [3] - 人工智能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26% [3] 流动性及规模 - 人工智能ETF换手率3 27% 全天成交1 10亿元 近1周日均成交1 50亿元 [3] - 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达33 88亿元 融资净买额217 82万元 融资余额1 16亿元 [3] 产品特性 - 人工智能ETF管理费率0 50% 托管费率0 10% [3] - 人工智能ETF近1月跟踪误差0 012% [3] - 人工智能ETF近1年夏普比率1 18 [3] 指数构成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 反映人工智能产业整体表现 [4]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 07% 包括中际旭创(5 80%) 新易盛(3 89%) 科大讯飞(5 36%) 豪威集团(6 11%) 中科曙光(6 42%) 金山办公(5 06%) 寒武纪(6 33%) 澜起科技(3 48%) 浪潮信息(2 90%) 海康威视(未列具体权重) [4][6] 成分股表现 - 中科曙光下跌0 66% 权重6 42% 寒武纪下跌2 15% 权重6 33% 豪威集团下跌0 08% 权重6 11% [6] - 中际旭创上涨0 89% 权重5 80% 科大讯飞下跌0 02% 权重5 36% 金山办公下跌0 73% 权重5 06% [6] 行业动态 - 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164 42美元 日内涨幅2 8% 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该里程碑的公司 [6]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0.89%,前十大权重包含九号公司等
金融界· 2025-07-09 08:10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科创50)7月9日下跌0.89%报983.11点 成交额204.14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0.03% 近三个月上涨5.52% 年至今上涨0.30% [1] - 指数基日为2019年12月31日 基点1000.0点 [1] 成分股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39% 中芯国际(10.33%)、海光信息(8.51%)、寒武纪(7.57%)为前三大成分股 [1] - 其他权重股包括澜起科技(6.34%)、中微公司(5.39%)、联影医疗(4.23%)、金山办公(4.22%)等 [1] - 全部成分股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最高达68.83% [2] - 医药卫生占比11.80% 工业占比11.66% [2] - 可选消费(4.39%)、原材料(2.66%)、主要消费(0.66%)占比较小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3/6/9/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比例不超过10% 采用缓冲区规则(前40名新样本优先进入 前60名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设置备选名单用于临时样本更换 样本退市时直接剔除 [2]
中报披露季来了,多家半导体公司业绩预增,科创芯片ETF(588200)近5日“吸金”4.5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09 03:21
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下跌0 53% 成分股唯捷创芯领涨4 06% 芯源微上涨2 17% 纳芯微上涨1 01% 安集科技领跌 [1] - 科创芯片ETF(588200)下修调整 [1] - 科创芯片ETF近1年净值上涨66 77% 居可比基金第一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88/2901 居于前3 03% [3] - 科创芯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 18%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6 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 40% [3]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1 4% 成交3 96亿元 近1年日均成交23 37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规模284 32亿元 创近半年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近1周份额增长1200 00万份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资金净流入1 00亿元 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4 55亿元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融资买入额9448 02万元 融资余额14 90亿元 [3] 行业动态 - 49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 37家业绩预增 科创板半导体公司泰凌微 芯动联科 芯朋微等预告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大增 [4] - 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商加速扩产 预计2024~2028年300mm产能以7%的CAGR增至1110万片/月 [4] - 上交所受理国产GPU公司摩尔线程 沐曦股份的IPO申请 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需求 [4] 指数成分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 76% 包括中芯国际(10 08%) 海光信息(9 35%) 寒武纪(8 61%) 澜起科技(8 25%) 中微公司(7 40%)等 [4]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0 51% 海光信息下跌0 31% 寒武纪下跌0 79% 澜起科技下跌0 76% 中微公司下跌0 24% [6]
7月8日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4.5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09:47
沪深两市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154.50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4.5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科创板股共有248只,净流出的有337只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的有478只,涨停的有美迪西等1只,下跌的有107只 [1] 新股表现 - 今日新上市的C屹唐收盘涨幅为174.56%,主力资金净流入9.18亿元,换手率为77.43% [1][2] - C屹唐主力资金净流入居首,中芯国际、澜起科技紧随其后,全天净流入资金分别为1.57亿元、1.37亿元 [1] 主力资金连续流向 - 共有45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持续净流入,连续流入天数最多的是正帆科技(17个交易日) [2] - 主力资金连续流出的个股有141只,连续流出天数最多的是复旦张江(16个交易日) [2] 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 - 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前三的个股为C屹唐(9.18亿元)、中芯国际(1.57亿元)、澜起科技(1.37亿元) [2] - 美迪西主力资金净流入6396.11万元,涨幅20.00%,换手率10.47% [2] 主力资金净流出情况 - 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的是瑞联新材(1.73亿元),该股今日下跌9.93% [1] - 微芯生物、神州细胞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1.62亿元、1.31亿元 [1] 科创板个股表现 - 大全能源主力资金净流入5731.71万元,涨幅11.72%,换手率6.67% [2] - 天合光能主力资金净流入3748.89万元,涨幅8.10%,换手率2.79% [2] 资金流向连续性 - 百利天恒、威高骨科主力资金分别连续流入10天、7天 [2] - 杭州柯林、广大特材主力资金分别连续流出14天、12天 [2]
高科智库首创上市公司研发效能评价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32
研发强效50强榜单概况 - 高科智库推出"A股上市公司研发强效50强"榜单,聚焦科创效能标杆企业,采用独创的"研发强效指数"量化企业科创投入产出效率 [2] - 入选企业平均研发效率达1.66倍,代表中国硬科技领域顶尖水平 [2] 遴选标准 - 财务门槛:营收大于1亿元,扣非净利润大于1000万元,主业净利润率大于10%,收入和利润增幅均大于10%,资产负债率小于70% [2] - 科创硬指标:研发强度(研发费用/营收)大于10%,按"研发强效指数"(扣非净利润÷研发费用)降序排名 [2] 企业画像 - 行业分布:覆盖工业控制设备、集成电路设计、医疗设备、光伏加工设备等22个硬科技细分领域 [2] - 代表企业:包括柏楚电子、澜起科技、帝尔激光等龙头企业 [2] - 平均数据:营收10.05亿元,扣非净利润2.08亿元,主业净利润率22.35%,研发强度13.98% [3] 方法论优势 - 客观性:采用匿名海选+数学模型计算,排除人为干预 [3] - 创新性:突破传统以规模或利润排名的模式,首创"研发效能"评价维度 [4] - 政策契合:响应国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战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4]
华安基金科创板ETF周报:科创板重启上市标准后首家IPO过会,关注科创信息产业
新浪基金· 2025-07-08 08:41
科创板政策与行业动向 - 上交所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重点省市及科技企业聚集地举办科创板改革"1+6"政策宣介会,旨在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并提升支持地方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效能 [1] - 股权投资机构对"1+6"政策反响积极,认为其将促进"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增强科技型企业信心 [1] -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受理案例增加,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IPO过会,彰显改革决心并稳定市场预期 [1] 科创板改革解读 - 科创板改革从"试验田"迈向"示范田",2025年陆家嘴论坛发布的"1+6"政策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上海、北京将发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聚优势,推动典型案例落地 [2] - 科创板硬科技属性鲜明,聚焦电子芯片、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科创信息ETF、科创芯片ETF等代表新质生产力方向 [2] 科创板行情回顾及资金流向 - 过去一周科创50指数下跌0.35%,科创生物板块大幅上涨 [3] - 今年以来科创生物板块收益28.21%,领先其他细分板块(科创50收益0.42%,科创芯片收益12.65%) [4] - 科创板前五大行业(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合计占市值87.2% [4] - 当周科创板ETF资金净流入33.6亿元,但年初以来净流出165.7亿元 [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电子芯片行业受AI竞赛推动,Meta、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今年计划投入3200亿美元于数据中心建设,较两年前增长超2倍 [5][6] - AI算力需求爆发带动服务器、AI芯片、光芯片等环节价值量提升 [5] - 科创信息指数权重股中,中芯国际(权重10.30%)、海光信息(9.26%)、寒武纪(8.85%)为前三大成分股,本周分别下跌1.24%、2.47%、6.50% [9][10] 高端装备制造业 - 1-5月挖掘机内销同比+25.7%,基建投资拉动效应显现,东南亚及非洲外需市场保持增长 [6] -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加强海洋经济顶层设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深海科技、智能舰艇等海洋装备领域 [6] - 需关注7月9日美国关税宽限期结束对工程机械、工具五金等出口链企业的影响 [6] 医药行业 - 国家医保局等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创新药研发、准入、支付全链条支持体系 [7] -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首次纳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7] - 国家药监局发布十大举措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聚焦医用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7] - 创新药板块大额BD交易频出,行情向整体板块扩散 [7] 科创板ETF产品 - 科创50ETF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10.38%)、海光信息(8.68%)、寒武纪(8.29%),本周分别下跌1.24%、2.47%、6.50% [12][13] - 科创芯片ETF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10.23%)、海光信息(10.17%)、寒武纪(9.61%),本周恒玄科技(-33.40%)、华海清科(-32.34%)跌幅显著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