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电力(603556)

搜索文档
海兴电力(603556)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2025-04-21 14:34
人员数据 - 截至2024年末,拥有合伙人251人,执业注册会计师逾1700人[2] - 有证券相关业务服务经验超1500人,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逾500人[2] 业绩数据 - 2023年度业务总收入59.55亿元,审计业务收入55.85亿元,证券业务收入24.38亿元[2] - A股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137家,收费总额9.05亿元,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66家[2] 合规情况 - 近三年收到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警示函一次、深圳证券交易所书面警示一次,均非行政处罚[4] - 近一年未识别出质量管理缺陷[6] - 近三年不存在因执业行为相关民事诉讼需担责情况[13] 风险保障 - 已计提职业风险基金和已购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之和超2亿元[13] 管理体系 - 建立涵盖八要素的完备质量管理体系[5] - 制定总分所一体化管理办法,统一政策制度并严格执行[6] - 规定必须咨询事项清单,确保重大问题咨询[6] - 制定专业意见分歧解决机制,解决记录于咨询备忘录[7] 审计工作 - 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及内控有效性审计[14] - 对公司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出具专项说明[14] - 与公司管理层和治理层就多项审计内容沟通并达成一致[14] - 对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14]
海兴电力(603556)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申请银行授信额度暨对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4-21 14:34
授信与担保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申请不超过55亿元综合授信额度[4][17] - 公司拟为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5亿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4][17]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1.248001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75%[4][19] - 向资产负债率70%以上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不超过2亿元[5] - 担保协议有效期为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15] 被担保子公司情况 - Hexing Electrical SA(PTY) Ltd资产负债率98.81%,本次担保8000万元,占净资产1.12%[6] - ELETRA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78.20%,本次担保1亿元,占净资产1.4%[6] - 海兴罗马尼亚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73.21%,本次担保2000万元,占净资产0.28%[6] - 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40.57%,本次担保5000万元,占净资产0.7%[7] - 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41.50%,本次担保5000万元,占净资产0.7%[7] - 海兴科技(印尼)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25.01%,本次担保1亿元,占净资产1.4%[7] 子公司业绩 - 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42,902.12万元、净利润2,635.53万元[12] - ELETRA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49,403.24万元、净利润 - 10,062.97万元[12] - 海兴科技(印尼)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29,090.18万元、净利润6,465.94万元[13] - 海兴罗马尼亚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177.84万元、净利润 - 1,904.78万元[14]
海兴电力(603556)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4年度履职报告
2025-04-21 14:34
一、审计委员会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由独立董事魏美钟先生、张文亮先生 及董事王素霞女士 3 名成员组成。独立董事魏美钟先生为会计专业人士,担任委 员会召集人。 二、审计委员会年度会议召开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共召开 5 次会议,全体委员亲自出席了全 部会议,为董事会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具体如下: | 会议时间 | 会议议事及审议议案 | | --- | --- | | 2024年03月27日 | 1、审议《关于制定<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的议案》 | | | 1、审议《关于2023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 | | 2、审议《关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3年度履职报告的 | | | 议案》 | | | 3、审议《关于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 | | 2024年04月12日 | 4、审议《关于202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议案》 | | | 5、审议《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 | | | 6、审议《关于会计师事务所2023年度履职情况评估报 | | | 告和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 | | 7、审议《关于2023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 ...
海兴电力(603556)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4-21 14:33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5月15日14点30分在杭州公司会议室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3] - 网络投票2025年5月15日进行,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时间不同[5] -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12项议案,已在4月22日披露[7][8] 议案相关 - 议案7和9关联股东为浙江海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需回避表决[9]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为6 - 12号[10] 股权登记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7日,A股代码603556[15] - 登记时间为5月9日,地点在公司董事会办公室[21] 联系信息 - 联系电话0571 - 28032783,地址在杭州拱墅区[22]
海兴电力(603556)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1 14:33
会议情况 - 2025年4月18日召开第五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监事参会率100%[2] - 多项议案表决3票赞成,大多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3][4][5][6][8][9][10][11] 财务相关 - 2024年监事应付工资为226万元[7] - 同意用不超450,000.00万元闲置资金现金管理[8] - 同意申请不超550,00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9] - 同意用不超30,000.00万美元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10] 其他事项 - 同意续聘安永华明负责2025年度审计[6] - 审议通过补选第五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议案[10]
海兴电力(603556)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1 14:32
会议情况 - 2025年4月1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应到9名董事实到9名,占比100%[2] - 多项议案表决均为9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多数议案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3][4][6][7][8][9][10][12][13][14][15] 薪酬数据 - 2024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付工资为751.84万元[11] 资金运用 - 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450,000.00万元自有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3] 授信担保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申请不超过550,00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50,00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向资产负债率70%以上(含)的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20,000.00万元担保额度[15] 外汇业务 - 公司同意及控股子公司申请使用不超过30,000.00万美元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批准单日最高余额额度可循环使用,授权董事长开展业务,期限至下一年度董事会召开[16][17] 关联交易 - 审议通过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表决结果为6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17] 股东大会 - 审议通过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议案,表决结果为9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18]
海兴电力(603556)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5-04-21 14:32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2,037,975.68元[3] - 2024年末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3,938,146,712.6元[3] 分红情况 - 2024年拟10股派7元,派现340,384,919元,占净利润33.97%[2][3] - 近三年累计分红1,215,660,425元,分红比例137.69%[5] 股本信息 - 2024年末总股本488,684,040股,扣除回购后486,264,170股[3]
海兴电力(60355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1 14: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代码为603556,简称海兴电力[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良璋[17] - 公司负责人为周良璋,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李小青,会计机构负责人为王素霞[6]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5] 审计相关信息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聘任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境内审计报酬210万元,内控审计报酬60万元,境内审计年限12年[142]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沃秋瑜、张桑纳审计服务累计年限均为2年[142] - 审计认为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73]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董事会现有9名董事,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报告期内召开6次会议[83]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人数和人员构成符合规定[83]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股东大会1次,由董事会召集并聘请律师见证合法性[82] - 2024年公司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1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5次[103] - 审计委员会2024年召开5次会议,审议通过年报、季报等多项议案[105][106] - 2024年3月2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关于修订制度和议案,包括《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等[100] - 2024年4月12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等[100] - 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十八次、十九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2024年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101] - 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的议案[101]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 近三年公司无受证券监管机构处罚情况[1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47.17亿元,较2023年的42.00亿元增长12.30%[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2亿元,较2023年的9.82亿元增长2.00%[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69亿元,较2023年的9.41亿元增长2.93%[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6亿元,较2023年的11.01亿元减少19.56%[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21亿元,较2023年末的66.33亿元增长7.37%[23] - 2024年末总资产94.78亿元,较2023年末的90.78亿元增长4.40%[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2.06元,较2023年的2.02元增长1.98%[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74%,较2023年的15.69%减少0.95个百分点[24]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02亿元、13.53亿元、11.55亿元、13.07亿元[26]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33.75万元,2023年为4.45万元,2022年为7.51万元[28] - 公司营业总收入47.17亿元,同比增长1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2.00%[32] - 营业成本26.44亿元,较上年同期24.40亿元增长8.35%[50] - 销售费用3.92亿元,较上年同期3.11亿元增长25.76%[50] - 管理费用1.83亿元,较上年同期1.58亿元增长15.83%[50] - 财务费用 -369.69万元,较上年同期 -1.71亿元增长 -97.84%[50] - 研发费用3.11亿元,较上年同期2.74亿元增长13.42%[5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85,538,435.12元,2023年为1,100,868,414.72元,同比 -19.56%;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690,839,917.13元,2023年为 -242,372,615.65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633,526,839.04元,2023年为 -262,069,030.20元[62]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2,580,796,045.18元,占总资产27.23%,上期期末数4,551,236,394.13元,占总资产50.13%,较上期变动 -43.29%[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459,014,348.83元,占总资产4.84%,上期期末数253,289,813.21元,占总资产2.79%,较上期变动81.22%[65] - 应收账款融资本期期末数13,658,687.12元,占总资产0.14%,上期期末数4,490,810.31元,占总资产0.05%,较上期变动204.15%[65] - 合同资产本期期末数56,318,391.99元,占总资产0.59%,上期期末数104,602,390.47元,占总资产1.15%,较上期变动 -46.16%[65] - 短期借款为2.11亿元,占比2.23%,较上期增长69.27%,主要因银行贷款增加[66] - 应付票据为5996.61万元,占比0.63%,较上期增长73.21%,主要因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6] - 境外资产为15.5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6.38%[67] - 报告期内股权投资额为9282.7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7.96%[70] - 债券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770.01万元,期末数为39.86亿元[70] - 其他资产本期计提减值8239.09万元,期末数为17.09亿元[70]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61.29亿元,较2023年末的71.47亿元有所下降[187]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33.49亿元,较2023年末的19.31亿元有所上升[188] - 2024年末资产总计94.78亿元,较2023年末的90.78亿元有所增长[188]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21.74亿元,较2023年末的21.46亿元略有上升[188]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66亿元,较2023年末的2.99亿元有所下降[188] - 2024年末负债合计23.39亿元,较2023年末的24.46亿元有所下降[189]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1.21亿元,较2023年末的66.33亿元有所上升[189] - 2024年末少数股东权益为1741.02万元,较2023年末的19.53万元大幅上升[189]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71.39亿元,较2023年末的66.33亿元有所上升[189] - 2024年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94.78亿元,较2023年末的90.78亿元有所增长[189]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计86.48亿元,较2023年末的81.05亿元增长6.70%[192]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48.30亿元,较2023年末的59.06亿元下降18.22%[191]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38.18亿元,较2023年末的21.99亿元增长73.63%[192] - 2024年末负债合计15.86亿元,较2023年末的18.59亿元下降14.68%[192]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70.63亿元,较2023年末的62.46亿元增长13.08%[193]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47.17亿元,较2023年度的42.00亿元增长12.30%[195] - 2024年度营业总成本35.68亿元,较2023年度的30.48亿元增长17.07%[195] - 2024年度营业利润11.76亿元,较2023年度的11.60亿元增长1.32%[196] - 2024年度净利润10.02亿元,较2023年度的9.82亿元增长2.05%[196] - 2024年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2541.19万元,较2023年度的1217.52万元增长108.72%[196]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0.2782153473亿美元,2023年为9.9445598637亿美元[19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2.06元/股,2023年均为2.02元/股[197]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4.0990854972亿美元,2023年为31.7103206092亿美元[199] - 2024年营业成本为19.3435068708亿美元,2023年为19.9882102542亿美元[199] - 2024年营业利润为14.9455573927亿美元,2023年为10.9618202589亿美元[200] - 2024年利润总额为15.0783346763亿美元,2023年为11.0088850656亿美元[200] - 2024年净利润为13.4742514844亿美元,2023年为9.6791391104亿美元[200]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3874076.30美元,2023年为 - 223705.81美元[200]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3.5129922474亿美元,2023年为9.6769020523亿美元[200] - 本期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净利润为 - 802932.35元,上期为 - 78138.57元[1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配用电业务主营业务收入45.35亿元,同比增长13.35%,其中海外业务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9.77%,国内业务收入15.95亿元,同比增长20.61%[33] - 国内市场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电能表计量与采集设备招标中累计中标金额11.23亿元,同比增长27.98%[35] - 新能源业务主营业务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12.32%[36] - 电力行业营业收入45.35亿元,营业成本24.83亿元,毛利率45.26%,收入较上年增加13.35%[53] - 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1.43亿元,营业成本1.36亿元,毛利率4.95%,收入较上年减少12.32%[53] - 智能配用电产品生产量1537.37万套,销售量1559.13万套,库存量156.36万套,生产量较上年减少3.18%[54] - 2024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海外销售收入为30.63亿元,占合并营业收入的64.94%;公司海外销售收入为22.3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5.62%[178] 金融资产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253,289,813.21元,期末余额459,014,348.83元,当期变动205,724,535.62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20,072,907.40元[30]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4,490,810.31元,期末余额13,658,687.12元,当期变动9,167,876.81元[3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2,562,889.11元,期末余额9,053,797.36元,当期变动6,490,908.25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1,306,262.99元[30]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24,308,051.00元,期末余额87,793,449.00元,当期变动 -36,514,602.0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 -20,050,872.18元[30] 非经常性损益及营业外收支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3,055,883.14元(本期)、41,047,795.44元(上期)、76,179,413.12元(累计)[29]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7,659,059.31元(本期)、13,445,987.09元(上期)、343,278.77元(累计)[2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有9个海外生产基地、25个海外分支机构,覆盖超110个国家和地区[46] - 公司产品覆盖超110个国家和地区,结算币种涉及多国货币[77]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度公司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构建联合创新机制
海兴电力:2024年净利润10.02亿元 同比增长2.00%
快讯· 2025-04-21 14: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7.17亿元,同比增长12.3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2.00% [1] 利润分配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7元(含税) [1] - 不送红股也不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1]
研判2025!中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推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14 01:26
行业概述 -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于实现用电监测 负荷管理 线损分析和自动抄表等功能 对电力保障和有序用电具有关键作用[1] - 系统由主站系统 通信信道和计量采集设备三部分组成 其中计量采集设备主要包括智能电表和采集终端[3][4] - 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80年代末的电力负荷监控系统 到90年代中后期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再到本世纪初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最终在2005年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实现全覆盖全采集[5][6][7] 市场规模与需求 - 2021-2026年智能电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将带来总计超过2000亿元的市场需求 其中国家电网预计贡献1900亿元 南方电网预计贡献380亿元[1][17] - 2024年国家电网3个批次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项目公示中标金额达到249.17亿元 同比增长7%[12] - 2024年招标总量达9198万只 同比增长25% 其中单相表招标7568万只(增长31%) 三相表招标1366万只(增长0.56%) 采集器等设备招标265万只(增长25%)[14] 行业驱动因素 - 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 从2018年68449亿千瓦时增至2024年98521亿千瓦时 2025年1-2月用电量达1556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3%[9] - 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 国家电网提出"全覆盖 全采集"目标 智能电网建设和电能表轮换工作持续开展[6][12] - 应用范围从工商业用户向居民用户扩展 智能家居普及带来新增市场机遇[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通讯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等零部件供应商 其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8] - 中游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8] - 下游主要为电力行业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用电自动化建设投资是行业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8] 竞争格局 - 行业壁垒相对较低 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企业包括新联电子 林洋能源 海兴电力 炬华科技和迦南智能等[18] - 新联电子2024年上半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业收入2.86亿元 同比上涨29.37%[19] - 林洋能源2024年上半年电能表及系统类产品营业收入11.5亿元 同比上涨11.7%[21] 技术发展 - 通信技术从230M无线专网发展到无线公网(GSM GPRS CDMA) 通信信道趋于多样化[6][7] - 系统功能从最初的负荷监控扩展到智能控制 用户互动和精细化管理 支持分时电价 阶梯电价和预付费等现代化电力营销功能[3][7] 未来趋势 - 能源消耗增加和能源成本上升推动精细化能源管理需求增长[23] - 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提升系统性能 同时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23] - 政策环境持续利好 政府对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