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振德医疗(603301)
icon
搜索文档
振德医疗(603301) - 振德医疗2024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5 11:55
目 录 | 一、审计报告……………………………………………………… | 第 | 1—6 | 页 | | --- | --- | --- | --- | | 二、财务报表……………………………………………………… | 第 | 7—14 | 页 | |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 | | 第 7 | 页 | | (二)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 | 第 8 | 页 | | (三)合并利润表………………………………………………… | | 第 9 | 页 | | (四)母公司利润表………………………………………………第 | | 10 | 页 | | (五)合并现金流量表……………………………………………第 | | 11 | 页 | | (六)母公司现金流量表…………………………………………第 | | 12 | 页 | | (七)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 | | 13 | 页 | | (八)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 | | 14 | 页 | | 第 15—109 页 | | --- | | 三、财务报表附注………… ...
振德医疗(603301) - 振德医疗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5 11:55
天健审〔2025〕8310 号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要求,我 们审计了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德医疗公司)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目 录 一、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第 1—2 页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及《企业内部 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是振德 医疗公司董事会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 审计意见,并对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进行披露。 三、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内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和发现错报的可能性。此外,由于 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 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风险。 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振德医疗公司于 2024 年 12 月 31 日按照《企业内部控制 ...
振德医疗(603301) - 振德医疗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审计说明
2025-04-25 11:55
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第 3—3 页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 专项审计说明 目 录 一、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 审计说明…………………………………………………………第 1—2 页 本报告仅供振德医疗公司年度报告披露时使用,不得用作任何其他目的。我 们同意将本报告作为振德医疗公司年度报告的必备文件,随同其他文件一起报送 并对外披露。 为了更好地理解振德医疗公司 2024 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 往来情况,汇总表应当与已审的财务报表一并阅读。 二、管理层的责任 振德医疗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是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相关资料,按照《上 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8 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证监会 公告〔2022〕26 号)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 2 号——业 务办理(2024 年 5 月修订)》(上证函〔2024〕1476 号)的规定编制汇总表, 并保证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第 1 页 共 3 页 三、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天健审〔2025〕8311 号 振德医疗用品 ...
振德医疗(603301)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11: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9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24.1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755.5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34%[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4%[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90%,同比减少0.46个百分点[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991,564,852.44元,同比增长2.87%[1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2,407,784.36元,同比下降30.32%[18]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241,871.64元,同比下降30.19%[18]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下降32.14%[18]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74,364,364.64元,同比下降34.15%[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为651,676,946.14元,同比增长3.74%[17]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3,484,212.15元,同比增长13.53%[17] - 2025年第一季度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265,239,585.20元,同比增长19.2%[22]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76.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5.60%[4]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47,808,916.17元,同比增长13.4%[2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769,957.87元,同比由正转负[22] - 2025年第一季度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99,348,317.46元,同比增长23.5%[22]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38,578,801.70元,同比增长42.8%[22] 投资活动现金流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264,890.14元,同比亏损收窄17.3%[23] 筹资活动现金流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5,626,573.78元,同比下降23.3%[23] - 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740,000,000元,同比下降34.4%[23] - 2025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00,000,000元,同比下降50%[23] 现金及等价物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22,246,634.03元,同比下降41.2%[23]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596,156,088.67元增至2025年3月的992,953,910.76元,增长66.56%[1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81.34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7.07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5]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756,695,009.51元降至2025年3月的682,139,349.79元,下降9.85%[12] - 公司存货从2024年底的770,721,810.80元增至2025年3月的817,355,322.76元,增长6.05%[12]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266,715,241.50元增至2025年3月的706,935,455.19元,增长165.05%[13] - 公司资产总计从2024年底的7,576,854,384.35元增至2025年3月的8,134,455,327.52元,增长7.36%[13] - 2025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1,539,097,262.33元,同比增长32.67%[14] - 2025年第一季度长期借款为385,900,927.80元,同比增长36.31%[14] - 2025年第一季度负债合计为2,163,686,458.58元,同比增长28.76%[1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368.67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政府补助143.17万元人民币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76.64万元人民币[6][7] 净利润下降原因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减少1300万元人民币,以及海外生产基地投产初期费用增加[7] 股东持股情况 - 浙江振德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32,739,480股,占比49.82%[10] - 许昌振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1,773,940股,占比4.42%[10] - 沈振芳持有公司股份9,310,000股,占比3.49%[10] - 鲁建国持有公司股份3,924,646股,占比1.47%[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667,536股,占比1.38%[10]
振德医疗(60330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1: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4,263,886,317.3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170,721.2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1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6,398,696.8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89%[23]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74元增长至2024年的1.45元,同比增长95.95%[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71元增长至2024年的1.19元,同比增长67.61%[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4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隔离防护用品收入1.60亿元,同比下降4.23亿元,剔除后同口径增长15.80%[34]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4.14%,扣非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66.89%[34] - 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47亿元,同比增长3.45%,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收入40.87亿元,同比增长16.04%[7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主营业务成本27.98亿元,同比增长4.63%,毛利率34.11%,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毛利率33.87%,同比上升0.96个百分点[76] - 直接材料成本18.67亿元,占总成本66.72%,同比增长3.15%[83] - 外购成品成本1.71亿元,同比增长66.01%,占总成本比例从3.85%上升至6.11%[83] - 手术感控业务成本小计同比增长16.49%,达到111,421.54万元[84] - 压力治疗与固定业务外购成品成本同比激增196.70%,达到1,214.70万元[84] - 造口及现代伤口护理业务制造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0.90%,达到4,676.36万元[84] - 感控防护业务总成本同比下降51.66%,降至17,291.37万元[8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手术感控产品收入16.83亿元,同比增长17.99%,毛利率33.80%,同比上升0.85个百分点[78] - 造口及现代伤口护理产品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32.99%,毛利率47.87%,同比上升1.84个百分点[78] - 感控防护产品收入2.51亿元,同比下降60.82%,毛利率31.18%,同比下降13.04个百分点[78] - 手术感控产品销售量4666.32万件,同比增长45.49%[80] - 造口及现代伤口护理产品生产量7687.07万件,同比增长48.60%,销售量7700.33万件,同比增长36.78%[80] 各地区表现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17.72亿元,同比下降8.96%,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同口径增长18.08%[36] - 国内市场医院线收入11.12亿元,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同口径增长21.69%[36] - 线上和线下零售业务收入5.94亿元,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同口径增长9.77%[36]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24.75亿元,同比增长14.64%[38] - 境外收入24.75亿元,同比增长14.64%,毛利率28.21%,同比上升1.39个百分点[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国际业务和国内市场双轮驱动战略提升全球竞争力[131] - 公司目标成为百亿级医疗健康企业,布局医疗+健康领域[132] - 2025年公司将聚焦核心赛道,加强研发创新投入和数字化转型[133] - 国内院线市场计划推出抗菌系列产品优化伤口处理组合[134] - 公司计划通过数字化工具如BI、CRM提升营销中心运营效率[134] - 公司推行"721"产品策略,集中资源打造护具、静脉曲张袜等战略大单品[135] - 公司计划在创伤修复材料、高分子生物材料等领域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展开合作[137]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计划投资建设升级研发场地、设备/设施[138] 现金流和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1,142,986.6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643,251,376.1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7%[23] - 2024年末总资产为7,576,854,384.3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7%[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61亿元,同比增长9,035.82万元[92] - 货币资金同比减少43.32%,主要因新增固定资产投资[96]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40.22%,达到7.57亿元[95] - 境外资产规模为200,602.19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为26.48%[99] 研发和创新 - 公司新取得9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28项发明专利,累计拥有105项发明专利和136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1] - 研发投入总额1.43亿元,占营收比例3.36%,资本化占比5.55%[88] - 研发人员447人,占总员工比例5.73%,其中30-40岁占比50.56%[89] - 公司拥有95项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136项二类及11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08]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17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一类证8项(如一次性医用手套、医用垫巾等),二类证9项(如一次性骨科手术包、泡沫敷料等)[111] 市场趋势和行业数据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3年为5826亿美元,同比增长5.40%,预计2024年达6176亿美元[48] - 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0328亿元,同比增长5.07%,占全球市场24.46%[50] - 中国低值医用耗材2023年市场规模为1280亿元,同比增长5.30%,预计2025年达1600亿元[54] - 手术室感染控制产品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到36.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90%[56] - 全球定制化手术组合包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增长至213.4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2%[58] - 中国定制化手术组合包规模预计2026年上升至15.0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2%[58] 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73,109,144元(含税)[5] - 本报告期现金分红金额为173,109,144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44.94%[184]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705,752,664.00元,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167.58%[18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374.34万元,其中董事长兼总经理鲁建国报酬最高为177.62万元[157] - 公司高管持股情况显示,董事长鲁建国持有3,924,646股,副董事长沈振芳持有9,310,000股,为持股最多的两名高管[157]
振德医疗收盘上涨1.07%,滚动市盈率26.89倍,总市值55.2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14 11:46
股价与估值表现 - 4月14日收盘价20.72元 单日上涨1.07% 滚动市盈率26.89倍 总市值55.21亿元 [1] - 公司滚动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值45.71倍及中值29.99倍 在行业内排名第66位 [1][2] - 静态市盈率27.83倍 市净率0.99倍 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49.47倍和4.75倍 [2]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4年三季报 共有181家机构持仓 全部为基金类机构 [1] - 机构合计持股2038.71万股 对应持股市值达4.48亿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收入31.25亿元 同比下降2.61% [1] - 同期净利润3.07亿元 同比增长2.31% 销售毛利率维持在34.84% [1] 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为医用敷料生产研发与销售 产品涵盖基础伤口护理/手术感控/感控防护等五大品类 [1] - 获得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中心等多项技术资质认证 [1] - 总市值55.21亿元 低于行业平均市值102.82亿元及中值46.97亿元 [2] 同业估值对比 - 行业市盈率中值为29.99倍 公司估值水平接近行业中位数 [1][2] - 同业对比显示硕世生物(-1863.4倍)/诺唯赞(-532.18倍)/博晖创新(-364.57倍)等企业市盈率为负值 [2]
振德医疗收盘上涨2.45%,滚动市盈率28.70倍,总市值58.9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01 11:17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日振德医疗收盘股价上涨,滚动市盈率创60天以来新低,介绍了公司股东情况、主营业务、技术奖项及2024年三季报业绩,还给出行业市盈率等数据作对比 [1][2] 公司股价及估值情况 - 4月1日振德医疗收盘22.12元,上涨2.45%,滚动市盈率PE达28.70倍,创60天以来新低,总市值58.94亿元 [1] - 公司PE(静)为29.71,市净率1.06 [2] 公司股东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振德医疗股东户数23529户,较上次减少34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公司业务及荣誉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用敷料的生产、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基础伤口护理产品等多种类型 [1] - 公司曾先后获得多项技术奖项,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5亿元,同比-2.61%;净利润3.07亿元,同比2.31%,销售毛利率34.84% [1] 行业对比情况 - 公司所处的医疗器械行业市盈率平均46.46倍,行业中值33.07倍,振德医疗排名第64位 [1] - 行业PE(静)平均50.22,市净率平均4.93,总市值平均109.40亿;行业中值PE(静)31.04,市净率中值2.52,总市值中值48.44亿 [2]
振德医疗: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业绩符合预期,核心业务快速复苏
开源证券· 2025-01-22 07:05
投资评级 - 振德医疗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4] 核心观点 - 2024年振德医疗业绩符合预期,核心业务快速复苏,预计实现营收42~43亿元,同比增长1.77%~4.19%;归母净利润3.73~3.93亿元,同比增长88.00%~98.09%;扣非归母净利润3.03~3.23亿元,同比增长59.82%~70.37%[4] - 2024年Q4预计实现营收10.75~11.75亿元,同比增长17.09%~27.97%;归母净利润0.66~0.8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78~0.98亿元[4] - 2024年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预计营业收入40.5~41.3亿元,同比增长14.28%~16.54%,毛利率33.58%~34.38%,同比增长0.82~1.62个百分点[5] - 后疫情时代,个人家庭健康护理意识增强,公司家庭健康产品有望借品牌和渠道力迎来销售共振,百强连锁药店覆盖率超98%,电商店铺达15家,全网粉丝量超915万人[6]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42.44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93.0%;毛利率34.1%,净利率9.0%[7]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49.55亿元,同比增长16.8%;归母净利润4.50亿元,同比增长17.5%;毛利率34.3%,净利率9.1%[7]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57.99亿元,同比增长17.0%;归母净利润5.30亿元,同比增长17.8%;毛利率34.6%,净利率9.1%[7] 估值指标 - 2024年预计P/E为14.3倍,2025年为12.2倍,2026年为10.4倍[7] - 2024年预计P/B为1.0倍,2025年为0.9倍,2026年为0.9倍[7] 业务展望 - 公司渠道布局、产品组合、供应链能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在提升,综合竞争力增强[4] - 后疫情时代,随着老龄化加深,保健护理需求释放,公司有望通过品牌和渠道实现销售共振[6]
振德医疗发布2024年预增公告 净利润同比增长88.00%~98.09%
证券时报网· 2025-01-21 09:52
公司业绩 - 振德医疗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为3.73亿元~3.93亿元,同比增长88.00%~98.09% [1] 股价表现 - 振德医疗今日收盘价为21.44元,上涨0.28%,近5日上涨2.10% [1] - 业绩预增50%以上的个股在预告发布后当日股价上涨的占比72.26%,其中20家股价涨停 [1] - 预告发布后5日股价上涨的占比83.87% [1] 资金流向 - 振德医疗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7.09万元,近5日资金净流出23.89万元 [1] - 最新两融余额为3691.09万元,其中融资余额3664.15万元,环比前一交易日增长0.86%,近5日融资余额累计下降3.30% [1] 交易数据 - 振德医疗今日日换手率为0.41%,成交额为2322.97万元 [1]
振德医疗(603301)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21 09:00
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00万元至39,300万元,同比增长88.00%到98.09%[2][3]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300万元至32,300万元,同比增长59.82%到70.37%[2][3] 营业收入 - 公司预计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42亿元至43亿元,同比增长1.77%至4.19%[6] - 公司预计2024年度隔离防护用品营业收入为15,000万元至17,000万元,同比减少70.85%至74.28%[7]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的营业收入为405,000万元至413,000万元,同比增长14.28%至16.54%[7] 毛利额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的毛利额为136,000万元至142,000万元,同比增长17.13%至22.30%[7]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预计2024年度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增加约6,000万元,主要由于资产处置收益和政府补助减少[6][8] 存货及资产减值 - 公司2023年度对隔离防护用品存货及相关生产设备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导致2023年度业绩基数较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