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有为(603202)
icon
搜索文档
天有为(603202)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鉴证报告
2025-05-28 11:47
资本情况 - 公司原注册资本1.2亿元,股份总数1.2亿股[15] 募资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9日,发行4000万股新股,每股93.5元,募资37.4亿元[15] - 扣除费用后,实际募资净额35.2694181764亿元[15] 资金使用 - 各项目使用募集资金共30.043457亿元,补充流动资金9亿元[17] - 截至2025年5月9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2.8504526572亿元[19] 费用支付 - 本次募集资金发行费用2.1305818236亿元,已用自筹支付891.509435万元[21]
天有为(603202) -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2025-05-28 11:47
募集资金支取与账户管理 - 公司一次或十二个月以内累计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支取金额超5000万元且达募集资金净额20%时,应通知保荐人或独立财务顾问[7] - 商业银行3次未及时出具对账单,公司可终止协议并注销该募集资金专户[7] 募投项目论证与置换 - 募投项目搁置超一年或超过投资计划完成期限且投入未达计划金额50%,公司需重新论证项目[10]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募集资金到位后六个月内置换[13] - 募投项目支付人员薪酬等用自筹资金支付后,六个月内用募集资金置换[13] 现金管理与资金使用 - 现金管理产品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15] - 单个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低于100万或低于承诺投资额5%,可免于特定程序,年报披露使用情况[20] - 募投项目全部完成后,节余募集资金低于500万或低于净额5%,可免于特定程序,定期报告披露使用情况[20] - 募投项目全部完成后,节余募集资金占净额10%以上,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 - 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等需董事会审议,保荐人发表意见并披露信息[16][18][23] - 公司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单次不超十二个月,到期归还并公告[17] - 超募资金用于在建及新项目、回购股份,使用计划应在同一批次募投项目整体结项时明确[18] 募投项目变更与延期 - 公司取消或终止原募投项目属改变用途,需董事会决议、保荐人意见并股东大会审议[22] - 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在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间变更或仅变更地点,不视为改变用途,董事会决议并披露[22][23] - 募投项目预计无法按期完成拟延期,需董事会审议、保荐人意见并披露情况[23] - 公司变更募投项目需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独立董事等发表同意意见[24] 监督与核查 - 公司会计部门对募集资金使用设台账,内部审计部门至少每半年检查存放与使用情况[29] - 公司董事会每半年度全面核查募投项目进展,编制、审议并披露《募集资金专项报告》[29] - 年度审计时,公司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募集资金情况出具鉴证报告[30] - 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报告,公司应配合并承担费用[31] - 保荐人或独立财务顾问至少每半年度进行一次现场调查[31] - 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保荐人或独立财务顾问出具专项核查报告[31] - 公司董事会应在《募集资金专项报告》中披露保荐人核查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鉴证报告结论性意见[32] 责任与制度适用 - 公司相关责任人违反制度致损失,应承担法律责任[34] - 募投项目通过子公司或控制的其他企业实施,适用本制度[36] -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修订和解释[37]
天有为(603202)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25-05-28 11:47
上市与股本 -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发行4000.00万股普通股[6] - 公司注册资本为16000.00万元[9] - 公司发起人以2021年10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折合成1623.7061万股[19] - 公司股份总数为16000.00万股,均为普通股[21] 股东信息 - 王文博认购9156939股,占比56.40%[19] - 吕冬芳认购5559132股,占比34.24%[19] - 多家合伙企业认购股份,占比从0.89% - 3.00%不等[19] 股份限制 - 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并在三年内处理[26] - 董监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同种类股份总数的25%[29] - 董监高所持股份上市一年内及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30] 股东权益与责任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并持有1%以上股份股东特定情形可请求诉讼[35] - 持有5%以上有表决权股份股东质押股份应当日书面报告公司[37] - 股东或实控人不得侵占公司资产,占用资金扣减红利偿还[37] 股东大会 - 审议3000万元以上且占比1%以上关联交易等事项需股东大会审议[41] - 多种担保情形及重大交易需股东大会审议[42][43] - 特定情形下公司需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44][45] 董事会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独立董事[92] - 多种交易需董事会审议[98][99]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定期会议[101] 管理层 - 总经理每届任期三年,连聘可连任[115]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仅在公司领薪[114] 监事会 - 监事会成员三人,包括两名股东代表监事和一名职工代表监事[128] - 监事会每六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131] 财务与利润分配 - 公司4个月内报送年报,2个月内报送并披露中报[136] - 分配税后利润提取10%列入法定公积金[136] - 公司最近三年现金累计分配利润不少于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41] 其他 - 公司清算按持股比例分配财产,不足清偿申请破产[174] - 章程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185]
天有为(603202) - 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公告
2025-05-28 11:46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获准发行4000万股A股,发行价93.5元/股,募资37.4亿元,净额35.27亿元,超募5.23亿元[3] - 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2.85亿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891.51万元,共2.94亿元[2] 项目投资计划 - 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投资10.16亿元,拟投募集资金10.16亿元[5] - 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6.93亿元,拟投募集资金6.32亿元[5] - 哈尔滨全球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7.75亿元,调整后拟投7.75亿元[5] -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投资1.01亿元,拟投募集资金1.01亿元[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募集资金9亿元[5] - 韩国汽车电子工厂建设项目投资1.97亿元,拟投募集资金1.03亿元[5]
天有为(603202) -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5-28 11:46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获准发行4000万股A股,发行价93.50元/股,募资37.4亿元,净额35.2694181764亿元,超募5.2257611764亿元[4] - 募投项目投资总额36.813471亿元,原拟投入30.043657亿元,调整后拟投入35.269418亿元[6] 现金管理计划 - 拟用不超28亿闲置募集和不超20亿闲置自有资金买保本理财[2][23] - 投资期限不超12个月,额度有效期自2024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9][23] - 投资品种含结构性、协定存款等,不得质押和证券投资[2] 审批与监督 - 2025年5月28日会议审议通过现金管理议案,尚须股东大会审议[23] - 监事会同意,认为利于提高资金效率,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25] - 保荐机构无异议,认为履行必要程序,符合法规要求[26]
天有为(603202) - 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公司类型及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5-28 11:46
公司上市 -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 股本变更 - 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4000万股[1] - 发行后注册资本变为16000万元,股份总数变为16000万股[1][4] 公司类型变更 - 由非上市变更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2] 章程修订 - 修订《公司章程》,紧急时董事会临时会议可通讯或口头通知董事[4] - 章程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4] 决策流程 - 变更事项无需再提交股东大会审议[7]
天有为(603202) - 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暨使用部分超募资金追加投资额和新增募投项目的公告
2025-05-28 11:46
募资情况 - 公司获准发行4000万股,发行价93.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7.4亿元,净额35.27亿元,超募资金5.23亿元[3][4] 项目变更与新增 - 原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为哈尔滨全球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追加投资4.19亿元[2][8] - 新增募投项目韩国汽车电子工厂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周期3年,总投资1.97亿元[2][21] 项目投资情况 - 原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计投资3.56亿元,建设投资占比55.7%,研发费用占比44.3%[9] - 变更后哈尔滨全球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计投资7.75亿元,建设投资占比44.33%,研发费用占比55.67%[14][17] - 韩国汽车电子工厂建设项目建设投资1.77亿元,占比90.17%,铺底流动资金0.19亿元,占比9.83%[21][22] - 项目总投资19,665.14万元,预备费844.38万元占比4.29%,铺底流动资金1,933.10万元占比9.83%[23] 资金使用 - 4.19亿元超募资金用于哈尔滨项目,1.03亿元用于韩国项目,剩余超募资金为0[8] - 公司拟用超募资金10,309.36万元用于韩国项目,其余资金由自有资金、自筹资金补足[23] 项目实施情况 - 原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周期24个月,地点在绥化;变更后项目实施周期36个月,地点在哈尔滨[9][14] - 原项目截至2025年5月28日尚未开展实际投资,变更后项目已取得备案文件[10][17] 审批进展 - 募投项目变更及新增项目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尚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2] - 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相关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保荐机构无异议[39][41] - 公司已在黑龙江省商务厅备案并取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其他审批程序在办理中[36] 专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拥有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29] 项目收益 - 韩国项目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1.28%,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和股东回报[34] 市场情况 - 2017年公司产品进入韩国市场为现代汽车配套,2018年与韩国现代起亚签全球项目合同[25] 政策支持 -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汽车产业出海及配件生产,项目符合战略方向[28][29] 监事会意见 - 监事会认为本次变更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同意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0]
天有为(603202) - 保荐人对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意见
2025-05-28 11:46
融资情况 - 公司获准发行4000万股A股,发行价93.5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7.4亿元,净额35.2694181764亿元,超募资金5.2257611764亿元[1] 募投项目调整 - 原募投项目计划总投资30.652132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0.043657亿元[4] - 调整后募投项目总投资36.813471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5.269418亿元[5] - 原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为哈尔滨全球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7.75亿元[5] - 韩国汽车电子工厂建设项目为新增项目,总投资1.966514亿元,使用超募资金1.030936亿元[5][6] 项目详情 - 原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投资占比55.70%,研发费用占比44.30%[11] - 哈尔滨全球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投资占比44.33%,研发费用占比55.67%[19] - 韩国汽车电子工厂建设项目建设投资1.773204亿元,铺底流动资金0.19331亿元[23] - 原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周期24个月,地点在黑龙江绥化[9][10] - 哈尔滨全球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周期36个月,地点在黑龙江哈尔滨[16] 市场情况 - 2017年公司产品进入韩国市场为现代汽车配套汽车仪表,2018年与韩国现代起亚签全球项目合同[26] 专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拥有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32] 项目收益 - 本项目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1.28%,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38] 审批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变更募投项目等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43] - 监事会同意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及使用超募资金事项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4] - 保荐机构对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及使用超募资金事项无异议[45] - 公司已在黑龙江省商务厅备案取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其他审批程序办理预计无障碍[40] 项目意义 - 变更募投项目及使用超募资金符合公司战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41]
天有为(603202) - 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
2025-05-28 11:46
人事变动 - 公司2025年5月28日董事会决定聘任张福广、刘洋为副总经理[1] 人员信息 - 张福广1984年生,2007年12月加入,间接持股0.0476%[3] - 刘洋1996年生,2016年7月加入,间接持股0.0333%[3][4]
天有为(603202) - 关于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公告
2025-05-28 11:46
人员与业务规模 - 截至2024年末,合伙人296名、注册会计师2498名、从业人员10021名[2] - 2024年业务收入47.48亿元,审计收入36.72亿元,证券业务收入15.05亿元[2] 客户与收费情况 - 2024年为693家上市公司提供年报审计服务,收费8.54亿元[2] - 2024年财务报告审计费90万,内控审计费10万,2025年不变[10] 风险与责任 - 截至2024年末,提取职业风险基金1.71亿元,保险累计赔偿限额10.50亿元[4] - 两起诉讼案分别承担12.29%连带责任和15%补充赔偿责任[5] 监管情况 - 近三年受行政处罚5次、监管措施43次、自律措施4次[6] 审计机构续聘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同意续聘立信为2025年审计机构[12] - 续聘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待股东大会通过生效[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