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电(601991)

搜索文档
四川甘孜州3.75GW光伏优选:蜀道集团、京东方、甘孜能源发展、宁德时代、华电、大唐、华能、中广核等入围
新浪财经· 2025-09-24 12:11
项目规模与分配 - 四川甘孜州发改委公示两批共计3.75GW光伏项目业主优选结果 [1] - 蜀道集团以2.3GW规模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占比61.3% [1] - 京东方与甘孜能源发展集团联合体获得400MW项目 占比10.7% [1] - 宁德时代获300MW、华电与甘孜能源联合体获250MW、大唐与甘孜能源联合体获200MW [1] 项目具体构成 - 第一批5个项目总装机2.8GW 采用"1+N"光牧融合、光旅融合建设模式 [1] - 第二批6个项目规模合计950MW 计划2025年底备案开工 2027年前投产 [1] - 道孚龚吕二期项目规模130MW为单一体量最大项目 [2] - 包含10MW级保供示范项目与30MW级绿色矿山示范专项项目 [2] 中标企业分布 - 中广核在8个项目评选中位列候选前三 最终获得50MW项目 [1][2] - 甘孜州能源发展集团参与5个联合体及独立投标 总计获得超700MW权益容量 [1][2] - 三峡集团、国家电投等央企在多个项目评选中进入候选名单但未获主要份额 [2] 行业背景 - 中国光伏产业产量与装机量连续10余年稳居全球第一 [2]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无序竞争和贸易壁垒等挑战 [2]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央企积极布局
第一财经· 2025-09-24 08:59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规划 - "十五五"时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攻坚突破的关键五年 国家能源局提出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主题 以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统筹源网荷储各侧 科学规划和实施重大战略任务 工程项目和改革举措[2]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建议大力推动电源清洁化 电网数字化 负荷柔性化 储能多元化 实现系统多能互补 协同高效 聚焦新能源 新型储能 清洁耦合数字电网等重点领域 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2] 电力供应体系发展 - 必须依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形成新型多元电力供应体系以保障能源安全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 新型电力系统将成为新型能源体系中心环节和关键载体[5] - 国家能源局出台《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 推进电力系统稳定保障等"九大行动" 构建1+3工作体系 配套4个实施方案和1个指导意见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资金超过150亿元[6]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今年7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20亿千瓦 占总装机约60% 其中风电光伏累计装机16.8亿千瓦 历史性超过火电机组 提前6年实现承诺目标[7] - 目前发电装机容量达36.7亿千瓦 建成44条特高压输电通道 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4亿千瓦 有效应对今年7月 8月用电量两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的历史最大负荷[7] 系统挑战与要求 - 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并逐步成为主体电源 电力系统双高峰特性突出 系统调节能力不足 负荷需求多变难测 电力电量平衡难度指数级上升 对系统安全和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8] 能源央企布局 - 央企是新能源建设主力军 截至2024年底中央企业风电 光伏发电并网容量7.8亿千瓦 接近全国总装机容量55% 其中5家中央发电集团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10] - 国家电网近五年年均投资5740亿元 2025年预计投资达6770亿元 "十五五"电网年均投资将在"十四五"高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升[10] 科技创新重点 - 国家电网将围绕先进电工材料与高端电力装备 电力主设备 数字化与智慧运维等前沿方向协同攻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国产化替代步伐[11] - 电力行业需要强化产学研用融合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突破基础理论核心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1] 系统经济性挑战 - 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新能源电价持续走低 下游发电项目投资面临巨大压力 上游制造业受国际贸易环境和低价竞争双重挤压 需要技术创新 价格机制 政策体系协同发力保障产业链健康发展[11]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央企积极布局
第一财经· 2025-09-24 06:40
核心观点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能源转型核心 聚焦清洁化 数字化 柔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以支撑"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 [1][2][5] - 电力行业投资持续增长 国家电网近五年年均投资5740亿元 2025年预计达6770亿元 "十五五"期间投资将进一步增加 [5] - 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占比60% 其中风电光伏16.8亿千瓦已超火电 特高压输电能力超4亿千瓦 [4] 政策部署 - 国家能源局出台《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 推进电力系统稳定保障等"九大行动" [2] - 配套4个实施方案和1个指导意见 开展第一批试点和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超150亿元 [3] 装机容量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7亿千瓦 可再生能源装机20亿千瓦占总装机60% 风电光伏累计装机16.8亿千瓦 [4] - 中央企业风电光伏并网容量7.8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55% 其中5家中央发电集团装机突破5亿千瓦 [5] 系统挑战 - 新能源成为主体电源后 系统双高峰特性突出 调节能力不足 负荷需求多变 电力电量平衡难度指数级上升 [4] - 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新能源电价持续走低 光伏电价受压 上下游产业链面临投资压力和生存挑战 [6] 企业举措 - 能源央企推进新能源开发 科技创新 系统调节 产业拓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1] - 国家电网攻关先进电工材料 高端电力装备 数字化等前沿技术 加快国产化替代 [6] - 电力行业强化产学研用融合 联合攻关关键共性技术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6]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供融资担保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9:16
担保基本情况 - 被担保人为大唐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系公司控股子公司 [2] - 担保方为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 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4][7] - 担保金额为1,947.60万元人民币 占贷款总额的97.38% [2][4]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 范围涵盖主债权本金 利息 违约金及实现债权费用 [8] 担保审议程序 - 担保事项经第十一届四十次董事会及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5] - 批准黑龙江公司向鸡西热电公司提供1.94亿元担保额度用于置换到期担保债务 [5] - 决议公告编号为2025-013和2025-016 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编号2025-030 [5] 被担保人经营状况 - 鸡西热电公司注册资本3.21亿元 由黑龙江公司持股97.38% [7] - 公司经营持续亏损 外部融资需股东提供担保支持 [8] - 担保目的为保障生产经营持续运行 符合公司整体经营发展需要 [8] 担保风险控制 - 公司累计对外担保金额8.82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母公司净资产的1.15% [9] - 所有担保均为对控股子公司提供 未出现逾期担保情形 [3][9] - 担保安排基于整体资金风险防控及能源保供工作需要 [8]
大唐发电:无逾期担保
证券日报· 2025-09-23 13:37
公司担保情况 - 累计对外担保金额为8.82亿元人民币[2] - 担保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母公司净资产的1.15%[2] - 担保均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提供且无逾期担保[2]
大唐发电(601991) - 大唐发电关于提供融资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9-23 10:45
担保情况 - 为鸡西热电2000万借款提供1947.6万担保,占比97.38%[4] - 实际为鸡西热电担保余额13730.58万元[4] - 同意提供1.94亿担保额度置换到期债务[5] - 累计对外担保8.82亿,占净资产1.15%[8] 鸡西热电情况 - 注册资本3.21亿,黑龙江公司持股97.38%[6] - 2025年8月31日资产4.67亿,负债9.78亿,净资产 -5.11亿[6] - 2025年8月营收2.77亿,净利润 -0.45亿[6]
大唐发电(00991)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9-23 09:30
担保情况 - 黑龙江公司为鸡西热电公司2000万元借款提供1947.6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占比97.38%[8] - 截止公告日,公司为鸡西热电担保余额13730.58万元[9] - 公司同意黑龙江公司向鸡西热电提供1.94亿元担保额度置换到期债务[10] - 截至公告日,公司累计对外担保8.82亿元,占净资产1.15%[13] 鸡西热电情况 - 鸡西热电注册资本3.21亿元,大唐黑龙江发电持股97.38%[11] - 2025年8月31日资产4.67亿元,负债9.78亿元,净资产 -5.11亿元[11] - 2025年8月营收2.77亿元,净利润 -0.45亿元[11] 其他 - 公司对外担保无逾期情形[9] - 鸡西热电经营连续亏损,外部融资需股东担保[12]
2025年1-5月中国发电量产量为37266亿千瓦时 累计增长0.3%
产业信息网· 2025-09-21 02:06
发电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发电量产量达737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0.5% [1] - 2025年1-5月中国发电量累计产量为37266亿千瓦时 累计增长0.3% [1] 上市电力企业 - 涉及主要上市企业包括华能国际 大唐发电 国电电力 华电国际 长江电力等十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 [1] 数据来源 - 发电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由智研咨询整理发布 [1] - 相关报告引用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电力行业投资潜力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1]
为何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下降超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9-19 05:01
核心观点 - 上网电价普遍下降对发电企业业绩造成显著负面影响 五大发电集团核心上市公司营收全部同比下滑 主要原因为电力市场化交易加速推进和新能源装机量快速增长导致的供需宽松及竞争加剧 [1][4][6][8] 五大发电集团业绩表现 - 华能国际上半年营收1120.32亿元同比下降5.7% 境内平均上网电价485.27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69% [2] - 国电电力营收776.55亿元同比减少9.52% 平均上网电价409.7元/兆瓦时同比下降6.72% [2] - 华电国际营收599.53亿元同比减少8.98% 平均上网电价516.8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44% [2] - 大唐发电经营收入571.93亿元同比下降1.93% 平均上网结算电价444.48元/兆瓦时同比降低3.95% [2] - 中国电力主营业务收入238.58亿元同比下降9.87% 风电均价410.66元/兆瓦时同比下降8.05% 光伏发电376.80元/兆瓦时同比下降5.97% [3] 核电企业受影响情况 - 中国广核上半年营收391.67亿元同比下降0.53% 归母净利59.52亿元同比下降16.3% 平均结算电价同比下降8.23% [6] - 中国核电上半年归母净利56.66亿元同比下降3.66% 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核电平均上网电价0.35元/千瓦时同比减少4.81% [6] 电价下降驱动因素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速构建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各电源统一竞争 [4][8] - 新能源发电主体在出力高峰期采取激进报价策略 甘肃等地报价压低至0.04元/千瓦时 部分省份触及零电价或负电价区间 [4] - 电力供需宽松格局形成 发电能力提升超过用电需求提升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 [6][7]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2% 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6% [7] 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394号文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8] - 新疆地区风电企业全部电力参与现货交易 电价根据实际用户需求波动 存在倒挂电价现象 [9] - 浙江2025年年度中长期电力交易成交1887.22亿度电 交易均价比上年下降11.09% [10] - 黑龙江省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降价幅度达10.2% 全年减轻电费负担13.56亿元 [10]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能源近乎零边际发电成本属性驱动各电源形成竞争格局 在出力高峰时段成为优先调度对象 [4][5] - 煤电、气电等因边际成本显著高于新能源报价 在新能源出力高峰时段丧失竞争资格 [5] - 电力市场呈现分时段同质化竞争特征 形成多电源品种在不同时段内的市场踩踏效应 [5]
电力板块9月16日跌0.59%,嘉泽新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1.2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电力板块当日下跌0.59% 跑输上证指数(涨0.04%)和深证成指(涨0.45%)[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涨幅最高为亨通股份(6.54%)跌幅最大为嘉泽新能(-5.15%)[1][2] - 板块成交活跃 露笑科技成交额达36.91亿元 上海电力成交额达43.79亿元[1][2] 个股价格变动 - 涨幅前三位个股:亨通股份(4.07元 +6.54%)杭州热电(22.69元 +5.88%)长青集团(7.24元 +4.62%)[1] - 跌幅前三位个股:嘉泽新能(4.42元 -5.15%)华米环能(17.00元 -4.92%)上海电力(21.07元 -2.81%)[2] - 价格异动个股:露笑科技(9.83元 +4.57%)成交量达376.75万手 京能电力(4.39元 -2.66%)成交量153.68万手[1][2] 资金流向分析 - 电力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1.27亿元 游资净流入5.61亿元 散户净流入15.66亿元[2] - 主力资金集中流入露笑科技(1.98亿元 净占比5.37%)恒盛能源(2472.02万元 净占比9.75%)杭州热电(2127.21万元 净占比6.45%)[3] - 资金净流入占比最高个股:新中港(主力净占比20.89%)华电能源(主力净占比14.02%)晋控电力(主力净占比14.24%)[3] 成交活跃度 - 成交额前三个股:上海电力(43.79亿元)露笑科技(36.91亿元)天富能源(11.24亿元)[1][2] - 成交量前三个股:露笑科技(376.75万手)亨通股份(282.67万手)上海电力(204.70万手)[1][2] - 中小盘股活跃:嘉泽新能成交206.80万手 京能电力成交153.68万手 大唐发电成交152.43万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