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601658)
icon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涨2.01%,成交额2.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429.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01
股价表现与市场交易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6.08元/股 总市值7301.78亿元 成交额2.47亿元 换手率0.06%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429.27万元 特大单买入3354.21万元(占比13.57%) 大单买入7145.85万元(占比28.9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22% 近5日下跌1.46% 近20日下跌3.03% 近60日上涨10.14% [2] 业务结构与收入构成 - 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占比69.57% 公司银行业务占比19.70% 资金业务占比10.65% 其他业务0.07% [2] - 个人银行提供存贷款、银行卡及中间业务服务 企业银行提供贷款、存款及投资银行等服务 资金业务涵盖市场交易和资产管理 [2] - 公司归属银行-国有大型银行分类 概念板块包括H股、低价、低市盈率、破净股和MSCI中国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6.41万户 较上期减少10.31% 人均流通股415086股 较上期增加11.66%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42亿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6082.63万股 [4] - 华夏上证50ETF持股2.16亿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291.59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97亿股(第七大股东) 增加1590.72万股 [4] 财务业绩与分红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 同比增长0.85%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77.96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773.95亿元 [4]
上市银行中期分红计划稳步推进
证券日报· 2025-09-22 16:31
中期分红实施进展 - 沪农商行与长沙银行将于9月26日发放2025年半年度现金红利 派发金额分别为23.24亿元和8.04亿元 合计31.28亿元 [1] - 常熟银行、民生银行、苏农银行9月已完成中期分红实施 分别派现4.97亿元、59.54亿元和1.82亿元 合计66.33亿元 [2] -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发布中期分红方案但尚未实施 工商银行503.96亿元、建设银行486.05亿元、农业银行418.23亿元、中国银行352.5亿元、邮储银行147.72亿元、交通银行138.11亿元 [2] 中期分红参与范围 - 截至9月22日已有17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1] - 长沙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均为上市以来首次推出中期分红计划 [1][4]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超40%的银行披露中期分红方案 [4] 分红比例特征 -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现金分红比例均维持在30%左右 [3] - 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现金分红比例超过国有大行水平 [3] 中期分红动因分析 - 银行业绩回暖形成充足利润空间 体现银行对经营能力和盈利稳定性的信心 [4] - 通过分红开展市值管理 提振投资者信心与估值水平 [4] - 提高分红可预期性 彰显公司治理理念和对投资者回报的重视 [4] 行业前景与分红可持续性 - 银行息差压力逐步缓解 财富管理等非息业务持续增长 [4] - 银行业整体业绩预计稳步改善 盈利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4] - 经济持续向好为银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有助于扩大分红规模 [5] - 中期分红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形成良性市场循环 [4]
银行渠道本周在售“固收+”理财产品榜单(9/22-9/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0:18
研究背景与方法 -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每周从代销机构角度筛选在售理财产品 重点关注纯固收、固收+和混合类产品 要求产品成立至少满3个月以保证业绩稳定性[1] - 榜单筛选标准包括产品类型和业绩稳定性 样本选取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 按近三月年化收益率排序展示多维度收益表现[1] - 统计范围覆盖28家代销机构 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及互联网银行[2] 国有行固收+产品业绩表现 - 汇华理财"汇和多策略十八个月持有开放式"通过中国银行代销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达7.66%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为4.88%[5] - 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日开10号(365天持有期)B"通过建设银行代销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8.22%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8.19%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7.00%[5] - 中银理财多款产品表现突出:"稳富优嘉30天持有EHA"近三月年化收益率6.86% "稳言固收增强双债策略180天持有期A"近三月年化收益率7.63% "為自國收增量自由精选14天持有期A"近一月年化收益率达12.60%[5] 股份行固收+产品业绩表现 - 兴银理财"香利兴成锦磊一号FREA"通过兴业银行代销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19.90%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15.92%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7.70%[7] - 民生理财"贵竹固收增强科技创新半年持有期1号A"通过民生银行代销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17.01%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13.92%[7] - 杭银理财"幸福99添為(信時)选FOF)210天持有期1期A"通过浙商银行代销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23.17%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13.56%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4.84%[7] 城商行固收+产品业绩表现 - 杭银理财"幸福99酒益(台盈)30天守官期"通过杭州银行代销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24.26%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14.39%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4.98%[10] - 宁银理财"沁宁个股范围后收益类目开1号"通过宁波银行代销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16.11%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14.25%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11.03%[10] - 杭银理财"幸福99酒益(全球多资产)180天持有期A"通过杭州银行代销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23.63%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14.30%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6.00%[10] 互联网银行固收+产品业绩表现 - 宁银理财"宁享固定收益类甄选日开1号"通过微众银行代销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11.70%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14.44%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6.53%[11] - 交银理财"稳享固收增强日开(365天持有期)"通过网商银行代销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9.51%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6.90%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4.79%[12] - 民生理财"戊午全球固收精选半年持有期1号A"通过网商银行代销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5.63%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5.28%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4.14%[13]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9月22日跌1.46%,建设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8.0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08:47
板块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整体下跌1.46% 领跌个股为建设银行(跌3.27%)[1] - 上证指数上涨0.22%至3828.58点 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157.97点[1] - 农业银行成交量最大达500.67万手 交通银行成交额异常仅25666元(疑似数据单位错误)[1] 个股涨跌 - 建设银行(代码601939)跌幅最大达3.27% 收盘价6.58元[1] - 农业银行跌2.41%至6.49元 工商银行跌幅最小为0.28%[1] - 邮储银行跌1.32%至5.96元 中国银行跌1.51%至5.21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05亿元 游资净流入8753.86万元 散户净流入7.17亿元[1] - 农业银行主力净流出3.12亿元(净占比-9.55%) 散户净流入3.68亿元(占比11.25%)[2] - 建设银行主力净流出1.56亿元(占比-12.39%) 工商银行主力净流出1.88亿元(占比-9.51%)[2] 资金结构 - 邮储银行游资净流入1869.15万元(占比3.02%) 主力净流出5866.7万元[2] - 交通银行游资净流入3950.18万元(占比3.97%) 主力净流出940.26万元[2] - 中国银行散户净流入9206.61万元(占比8.94%) 游资净流出1220.11万元[2]
银行渠道本周在售最低持有期理财产品榜单(9/22-9/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7:04
文章核心观点 -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发布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榜单 重点关注不同持有期限产品表现 旨在降低投资者选择成本 [1] - 榜单按7天 14天 30天 60天四个持有期限分类排名 业绩指标采用对应期限年化收益率 [1] - 统计覆盖28家主要代销机构 包括国有大行 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 [1] 7天持有期产品表现 - 民生银行代销产品"贵竹固收增利周周盈7天持有期37号(A份额)"以9.75%年化收益率位居榜首 业绩比较基准2.10%-2.60% [4] - 工商银行代销产品"言而目收用周恩7天持有期4号(B份额)"以9.74%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二 业绩比较基准1.50%-2.20% [4] - 前十名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布在3.50%-9.75%区间 均为固收类产品 [4] 14天持有期产品表现 - 民生银行代销产品"景前固收增利双周盈14天持有期12号(A份额)"以8.34%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一 业绩比较基准2.10%-2.60% [6] - 光大银行代销中银理财产品"稳富14天持有期08-A份额"以8.03%年化收益率位列第二 业绩比较基准1.90%-2.40% [6] - 前十名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布在1.89%-8.34%区间 中银理财发行产品占据四席 [6][7] 30天持有期产品表现 - 杭州银行代销产品"幸福99酒盒(一点)30天持有期"以24.26%年化收益率遥遥领先 业绩比较基准采用复合指数基准 [11] - 中银理财发行产品表现突出 包揽第二至第四名 其中"稳富固收增强优选配置30天持有期02-A分额"年化收益率达9.43% [11] - 前十名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布在4.07%-24.26%区间 涵盖固收类和混合类产品 [11][12] 60天持有期产品表现 - 中国银行代销中银理财产品"智富数限踪策略60天持有期-A份额"以26.21%年化收益率位居榜首 为混合类产品 [15] - 徽商银行代销产品""安盈"稳益最低持有60天理财产品3号A份额"以7.46%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二 业绩比较基准1.90%-2.70% [15] - 前十名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布在2.63%-26.21%区间 中银理财发行产品占据六席 [15][16] 产品发行机构特征 - 中银理财产品在多个期限榜单中表现突出 特别是在30天和60天持有期产品中占据多数席位 [11][15][16] - 民生理财产品在短期持有期限(7天 14天)表现优异 多只产品进入前三名 [4][6] - 城商行系理财公司(杭银理财 徽银理财)有个别产品表现亮眼 如杭银理财30天持有期产品获得24.26%年化收益 [11]
消费信贷劲增!邮储银行科技、政策双驱惠民
第一财经· 2025-09-22 06:25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国家出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 引导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 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消费信贷[1]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部分消费者年化利率低于3% 系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8] - 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9万亿元 信贷资源向汽车、养老、文化、医疗等升级类消费倾斜[1]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发布《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六大方面20项措施 包括增加消费金融服务供给和加强消费需求支撑[2] - 通过"一城一策"精准服务理念在全国开展政银协同活动 例如乐山分行推出信用卡叠加券 杭州分行推出小绿卡满额送券 承德分行提供购车一站式服务[3] - 成立财政贴息专项工作小组 构建"政策解读-产品适配-宣发推广-客户服务"全链条机制 完成全行系统部署和人员培训[8] 业务表现与数据指标 - 截至2025年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超3.03万亿元 较上年末净增369.81亿元 在所有上市银行中消费贷款余额位居前三[1] - 2025年上半年智能外呼触达潜在客户超8000万户 引导3000亿元消费信贷资金流向民生领域[6] - 新一代核心系统实现服务器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100%国产化 系统负载峰值提升10倍 单笔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 日终跑批时间缩短90%[7] 科技创新与风控体系 - 全面布局大模型建设应用 开展230余项场景建设 智能审贷助手每日支持超3万笔信用审批业务[5] - 构建"三维立体"风控模型 融合大数据画像和动态预警机制 上半年全链条反欺诈体系保护超10万户账户 防止资金损失超8亿元[6] - 计划2025年底完成所有消费信贷业务全国集中审查审批 以提升客户体验和风险控制能力[9] 客群拓展与场景建设 - 四方面提升获客能力:借助财政贴息批量获客 行内交叉营销 强化消费场景合作 利用6.7亿存量客户开展主动授信[9] - 加大对商品消费行业、服务消费行业及城乡消费的金融支持 例如四川攀枝花"多收多贷"产品 浙江诸暨"农家乐助农贷款"[3] - 推进手机银行迭代和网点升级 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激活客户良性循环[6]
邮储银行上海分行:科技赋能“三农”金融服务创新
新华财经· 2025-09-22 05:48
公司业务创新 - 邮储银行上海松江区支行成功发放首笔农牧贷产品 标志着公司在创新服务三农领域取得突破 [1] - 公司通过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创新 利用移动展业Pad端实现贷前调查 资料采集 影像上传到合同签约的全流程线上化操作 [1] - 农牧贷产品采用经营数据加农业数据相结合的模式核定授信额度 针对种养殖客户群体融资痛点量身打造 [1] 业务发展成果 - 截至2025年7月末 邮储银行上海分行涉农贷款净增超3亿元 普惠涉农贷款净增超0.5亿元 [1] - 公司通过流程重塑优化业务办理流程 大幅提升办理时效和客户体验 [1] - 持续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一线精准滴灌 助力上海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1][2] 未来发展规划 - 农牧贷产品将持续优化升级 对接外部农业数据和数据实验室(包括保险 地块 补贴等) [2] - 公司将搭建智慧农贷系统进行动态授信 对符合要求的客户进一步简化贷款流程及材料 [2] - 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体部署 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推进小额贷款产品流程重塑 [2]
银行群体为何易出ESG评级优等生 政策+治理双轮驱动下的绿色进化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1 23:1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业ESG表现全球领先 政策监管和银行自身努力共同推动评级提升 行业将ESG深度融入战略和业务[1][4][8] ESG评级表现 - MSCI ESG评级中5家银行获AAA级最高评级 包括建设银行 民生银行 中信银行 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 其中中信银行于2024年9月8日跃升两级至AAA级[1][2] - 国内Wind ESG评级显示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5家评级达A级或以上 占比近60% 银行业平均ESG评级优于其他行业[2] - 银行业ESG评级优势源于环境与社会风险较低 数字化基础设施优势及更丰富披露内容[2] 披露与政策推动 - A股42家上市银行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100% 远高于A股总体46.83%的披露率[3] - 政策驱动包括原银保监会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 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及转型金融目录试点等[4] 绿色金融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业绿色贷款余额约42万亿元 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6万亿元 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6.95%[3] - 绿色债券方面 中国银行承销境内绿色债券2109.81亿元 境外149.01亿美元 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3] - 绿色金融通过信贷 债券和碳减排工具支持清洁能源与环保领域 提升环境绩效评分[3] 治理体系构建 - 头部银行将ESG纳入董事会战略和业务线 高管绩效考核及风险管理体系[5] - 中国银行董事会下设多个委员会明确ESG责任 高级管理层设绿色金融委员会覆盖20余部门[5][6] - 中信银行由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筹ESG 将绿色金融等议题纳入全行战略[6] 业务整合与创新 - 工商银行将绿色要求嵌入尽职调查 评级授信 审批 合同及贷后管理全流程[6] - 中国银行从15方面开展尽职调查 对客户分A B C三类实施差异化环境风险管理[6] - 银行业开展转型风险压力测试 中信银行测算高碳行业2030年气候风险 工商银行建立转型与物理风险传导模型[9] 社会维度实践 -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 中信银行强化宣传审查和培训 招商银行建立信息发布审核流程[7] - 普惠金融方面 招商银行2024年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76.79亿元较上年增834亿元 户数107.73万户增7.28万户 推出线上融资产品[7] - 乡村振兴方面 招商银行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增19.85% 定点帮扶投入资金5606.65万元 兴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394.67亿元增11.55%[8] 气候与创新举措 - 未来投融资排放(范围三)将成为重要量化指标 银行已开展核算试点 预计2025年度ESG报告开始披露[9] - 兴业银行自主研发双碳管理平台 为1.68万企业客户和245.73万零售客户创建碳账户 支持碳金融创新[9] - 民生银行创新开发行业地理风险指标 评估气候 转型和生物多样性风险[10] - 创新案例包括中国银行支持百万吨CCUS项目 发放自然受益型ESG挂钩贷款 中信银行发放全国首笔绿色建筑双向挂钩银团贷款3.35亿元[10][11]
维护资金安全 谨防求职“保证金”新套路
经济日报· 2025-09-21 21:58
事件概述 - 邮储银行深圳坪山区支行成功识别并拦截一起针对中老年女性的求职保证金诈骗案件 帮助客户避免35万元资金损失[1] - 诈骗分子以国企高薪岗位为诱饵 要求受害者先后缴纳超过10万元保证金 最终被银行工作人员通过反诈培训和警银联动机制识破[1][2] 诈骗手法特征 - 诈骗套路以"先交钱后入职"为核心特征 要求缴纳入职保证金 岗位预留费等名目费用 总金额达10万元以上[1][2] - 通过非正规渠道发布"高薪稳定 门槛低"的虚假招聘信息 主要针对中老年女性群体实施诈骗[1][2] - 诈骗过程中受害者会出现编造用款理由 急于完成交易等异常行为特征[1][2] 银行应对机制 - 银行工作人员依托反诈培训内容 针对老年人或急需用钱人群保持高度警觉 通过温和询问揭示诈骗风险[1] - 启用警银联动紧急联系按钮 警务人员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协同处理 形成有效的风险拦截网络[2] - 银行开展反诈宣传提示工作 重点针对求职诈骗案件增多趋势进行风险预警[1][2] 行业提示内容 - 正规企业招聘不会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费用 凡要求交纳保证金等行为均属诈骗[2] - 需警惕通过虚假招聘平台 社交软件等非正规渠道发布的高薪岗位信息[2] - 对大额取现 转账中的反常行为应提高警惕 及时向银行或警方求助核实[2]
邮储银行深圳分行提醒: 维护资金安全 谨防求职“保证金”新套路
经济日报· 2025-09-21 21:57
事件概述 - 邮储银行深圳坪山区支行成功识别并阻止一起针对中老年女性的求职保证金诈骗案件 帮助客户避免35万元资金损失 [2] - 诈骗手法涉及虚假国企招聘 要求受害者以"入职保证金"名义支付费用 累计金额达10多万元 [2] - 银行工作人员通过反诈培训知识识别异常行为 并启动警银联动机制 警务人员在10分钟内抵达现场协同处理 [3] 诈骗特征分析 - 诈骗目标针对中老年群体及急需用钱人员 以"稳定、高薪、门槛低、福利好"为诱饵 [2] - 要求求职者支付"入职保证金""岗位预留费""体检押金"等费用 正规企业招聘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3] - 通过虚假招聘平台及社交软件等非正规渠道发布信息 利用"全额退还"等话术诱导多次转账 [2][4] 风险识别机制 - 银行关注反常金融行为 包括大额取现时言辞闪烁、编造用款理由、急于完成交易等特征 [4] - 建立警银联动紧急响应机制 通过反诈中心实时预警提示近期高发诈骗类型 [2][3] - 对老年人或急需用钱客户进行重点关怀询问 包括核实收款方身份及资金用途真实性 [2] 行业防护措施 - 金融机构加强反诈培训 强调针对特殊人群的诈骗识别技巧和干预流程 [2] - 通过多渠道宣传警示求职诈骗风险 提高公众对非正规招聘渠道的警惕性 [3][4] - 建立资金交易异常行为监测体系 对大额取现和转账业务实施多重验证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