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股份(601609)

搜索文档
布局前沿领域 金田股份2024年营收突破12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4-16 13:10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低碳经济浪潮中,中国铜及铜合金材料加工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跃迁,金田股份作为龙头企业交出稳健答卷,且在前沿领域有渗透与突破,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 [2][3] 行业发展背景 - 2024年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与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铜及铜合金材料加工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跃迁 [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达1241.61亿元,同比增长12.36% [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5.4亿元,同比增长170.67% [2]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27%提升至2.36% [2] 公司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 - 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铜基材料技术瓶颈,开发一批高端铜基先进材料 [2] - 探索科技前沿产品,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等完成前期技术储备,扩充细分产品,扩大下游前沿科技领域覆盖面 [2] 公司前沿领域进展 人形机器人领域 - 电磁线产品与稀土永磁材料在多个电机场景实现量产 [3] - 高精密高导电微细电磁线在多款型号机器人电机中试样 [3] - 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进行技术研发,有望满足人形机器人用电机要求 [3] 低空经济领域 - 高精密易切削铜棒应用于无人机轴承部件 [3] 其他领域 - 高强高导铜合金应用于高铁驱动电机导条等领域 [3] - 铜线产品量产应用于海缆等海工装备领域 [3]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 发挥规模效应,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强化成本控制水平 [3] - 深挖前沿产业需求,扩大先进加工领域业务占比,提高产品附加值 [3]
金田股份20250415
2025-04-16 03:0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金田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业绩与规模优势**:2024 年主营业务收入 1129.9 亿元,同比增 11%;核心材料总销量 181.44 万吨,产量年均复合增速约 8%,高于行业平均,占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 9%,巩固规模领先优势[2][3][4] 2. **国际化战略推进**:在德、日、泰、越设 16 家境外子公司,2024 年境外资产 121 亿元,同比增 26%,占主营业务收入 4.6%;海外销量 16.99 万吨,同比增 20.58%;连续两年成国内最大铜及铜合金材料出口企业,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约 10%,计划未来几年提至 20%,海外收入平均毛利近国内三倍[2][5][12] 3. **产品客户升级**:聚焦新能源车等战略新兴行业,2024 年相关产品销量 20.59 万吨,同比增 13%;800 伏高压平台电缆供货量快速增长,成全球首家 1000 伏驱动电机电线供应商;淘汰低毛利客户,经营业绩逐季回升,外销和新兴领域增长超 10%,计划将新兴领域和海外收入占比提至 25%[2][6][9] 4. **绿色低碳再生优势**:是国内再生铜用量最大企业之一,实现再生铜回收等全产业链闭环,搭建再生铜产品矩阵,与世界级客户合作,再生材料加工费可突破 1 万,比原生材料高三倍多[2][7][11] 5. **产品结构调整**:对毛利低的铜线杆深加工,用于汽车限速器等领域;用再生铜生产线杆供应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企业,提高加工费收入[11] 6. **未来发展预期**:2025 年从规模转向提质增效;一季度产销量持平、价格上升,预计营收、毛利和盈利改善,完成去年股权激励目标问题不大;若按去年趋势,2025 年业绩比 2024 年明显提高[8][14] 7. **中美关税影响**:目前中美关税纷争对公司直接影响小,需观察下游行业中长期影响;越南和泰国新增产能可缓解部分关税压力;公司无使用美国原料计划,中美贸易关系变化影响为零[3][15][16] 8. **产能建设计划**:越南电子表现线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投产;泰国三个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预计 2025 年四季度和 2026 年一季度完成,2026 年二季度后贡献产能[17] 9. **新兴领域情况**:新能源领域(光伏、风电)销量同比降 9%;半导体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占总业务约 10%,短期内达 20%占比目标较难;算力基础设施用铜材有新进展,新型材料预计未来一两年应用[18][21][23] 10. **磁性材料情况**:包头基地产能利用率约 70%,2025 年实现满产满销,下半年完成 1000 吨产能建设,合计达 13000 吨;2025 年磁性材料板块利润预计触底反弹;2024 年磁性材料毛利率不到 10%,2025 年一季度回升到 10%以上[24][25] 11.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风电、汽车和节能电机领域,还涉及医疗设备等领域;风电是传统优势领域,获全国单项冠军;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低[25] 12. **国内市场战略**:聚焦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和被忽视的小规模市场[26] 13. **出口情况**:2024 年金属材料出口占比降至约 20%,主要出口欧洲和俄罗斯[27] 14. **铜价影响**:3 月铜价上涨由金融因素推动,4 月暴跌后下游补库,全年消费需观察关税战和客户需求变化[28] 15. **分红与转债计划**:分红比例保持稳定;希望促进转股降负债率,也探讨银团转银行负债,融资成本下降,无现实压力[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加工费差异**:加工费取决于加工难度和合金复杂程度,光伏、风电等领域加工费比电力、家电高,汽车领域明显更高,新兴领域增长可提高整体毛利率[19][20] 2. **机器人单机价值量**:一个机器人约用 30 片磁钢,价值约 1800 元,加电机电子线总价值 1000 - 1500 元[22]
金田股份(601609):业绩逐季改善 电磁线业务释放利润
新浪财经· 2025-04-15 10:2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铜产品毛利润有改善而稀土永磁产品盈利下滑,公司调整产品结构,电磁线产品盈利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业绩向好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4]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241.6亿元(+12.4%),归母净利润4.62亿元(-12.3%),扣非归母净利润3.39亿元(-10.1%),经营性净现金流15.4亿元 [1] - 2024Q4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21.6%,环比+5.5%) [1] - 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1.60亿元,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2.0亿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3.60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78% [1] 产品盈利情况 - 2024年铜线排毛利润551元/吨,同比增加80元/吨;其他铜产品毛利润2273元/吨,同比增加287元/吨,铜产品毛利润连续两年反弹 [1] - 2024年稀土永磁产品单位毛利润2.1万元/吨,同比减少2万元/吨,显著低于2017年以来的均值7万元/吨 [1] 产品销量情况 - 2024年公司铜产品销量181.4万吨,同比减少4.1万吨;其中低毛利的铜线排销量减少6万吨,其他铜产品销量增加2万吨 [2] - 2024年公司稀土永磁材料销量5134吨,同比增加49% [2] 电磁线业务盈利情况 - 子公司金田电磁科技2024H1净利润2218万元,2024H2净利润达5469万元 [2] - 金田新材料2024H1净利润1564万元,2024H2净利润达3701万元 [2] 投资建议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61/1506/15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5/7.63/9.03亿元,同比增速33.0/24.2/18.3%,EPS分别为0.41/0.51/0.6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倍数分别为14.2/11.5/9.7 [4]
金田股份(601609):业绩逐季改善,电磁线业务释放利润
国信证券· 2025-04-15 09: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营收1241.6亿元(+12.4%),归母净利润4.62亿元(-12.3%),扣非归母净利润3.39亿元(-10.1%),经营性净现金流15.4亿元;2024Q4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21.6%,环比+5.5%);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1.60亿元,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2.0亿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3.60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78% [1][6] - 2024年铜产品单位毛利润增加,铜线排毛利润551元/吨,同比增加80元/吨,其他铜产品毛利润2273元/吨,同比增加287元/吨,铜产品毛利润连续两年反弹;稀土永磁产品盈利下滑,单位毛利润2.1万元/吨,同比减少2万元/吨,显著低于2017年以来均值7万元/吨;公司逐步压缩低毛利产品占比,2024年铜产品销量181.4万吨,同比减少4.1万吨,其中低毛利的铜线排销量减少6万吨,其他铜产品销量增加2万吨;稀土永磁材料销量5134吨,同比增加49% [2][14] - 近年来公司电磁扁线业务增长迅速,已形成6万吨新能源电磁扁线产能,子公司金田电磁科技2024H1净利润2218万元,2024H2净利润达5469万元;其他电磁线生产企业金田新材料2024H1净利润1564万元,2024H2净利润达3701万元 [3][16] - 参照年初以来主要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假设2025 - 2027年铜价均为75000元/吨,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61/1506/15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5/7.63/9.03亿元,同比增速33.0/24.2/18.3%,EPS分别为0.41/0.51/0.6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倍数分别为14.2/11.5/9.7;公司过去几年快速扩张建立起规模优势,未来将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并将在东南亚进一步布局产能,充分受益于新能源市场对铜材及稀土永磁材料的增量需求 [3][25]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0,500|124,161|146,087|150,570|155,052| |(+/-%)|9.2%|12.4%|17.7%|3.1%|3.0%| |净利润(百万元)|527|462|615|763|903| |(+/-%)|25.3%|-12.3%|33.0%|24.2%|18.3%| |每股收益(元)|0.36|0.31|0.41|0.51|0.61| |EBIT Margin|0.8%|0.9%|0.9%|1.0%|1.1%| |净资产收益率(ROE)|6.4%|5.5%|7.0%|8.2%|9.1%| |市盈率(PE)|16.5|18.9|14.2|11.5|9.7| |EV/EBITDA|14.9|15.0|14.8|13.2|12.0| |市净率(PB)|1.05|1.05|1.00|0.94|0.88|[4] 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88|1631|1936|2043|2300| |应收款项|7018|7994|8405|8663|8921| |存货净额|5161|6081|7804|8033|8262| |其他流动资产|2174|2627|2630|2710|2791| |流动资产合计|15077|18746|21187|21862|22687| |固定资产|5884|6126|6310|6437|6512| |无形资产及其他|528|520|500|480|460| |投资性房地产|342|411|411|411|411| |长期股权投资|0|0|0|0|0| |资产总计|21831|25802|28408|29189|30070| |短期借款及交易性金融负债|4039|5591|5591|5591|5591| |应付款项|2185|3797|5073|5221|5370| |其他流动负债|1023|1290|2153|2216|2280| |流动负债合计|7248|10677|12817|13028|13241| |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5451|5878|5878|5878|5878| |其他长期负债|648|673|709|745|781| |长期负债合计|6100|6551|6587|6623|6659| |负债合计|13347|17229|19404|19651|19900| |少数股东权益|228|229|229|229|229| |股东权益|8256|8345|8775|9309|9942|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21831|25802|28408|29189|30070|[26]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10500|124161|146087|150570|155052| |营业成本|107988|121229|142852|147077|151311| |营业税金及附加|125|159|188|193|199| |销售费用|333|401|438|452|465| |管理费用|612|629|701|723|744| |研发费用|516|612|643|663|682| |财务费用|419|698|730|753|775| |投资收益|(107)|(47)|0|0|0| |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0|22|36|0|0| |其他收入|(317)|(468)|(455)|(475)|(494)| |营业利润|620|565|723|898|1062| |营业外净收支|1|0|2|0|0| |利润总额|621|567|723|898|1062| |所得税费用|83|102|108|135|159| |少数股东损益|12|0|3|0|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27|462|615|763|903|[26]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527|462|615|763|903| |资产减值准备|41|(18)|4|1|0| |折旧摊销|556|602|633|694|745|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2)|(36)|0|0|0| |财务费用|419|698|730|753|775| |营运资本变动|(3528)|(533)|42|(319)|(319)| |其它|(41)|18|(4)|(1)|(0)| |经营活动现金流|(2467)|495|1290|1138|1329| |资本开支|0|(844)|(801)|(801)|(801)| |其它投资现金流|(208)|(76)|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208)|(921)|(801)|(801)|(801)| |权益性融资|27|0|0|0|0| |负债净变化|639|385|0|0|0| |支付股利、利息|(512)|(589)|(184)|(229)|(271)| |其它融资现金流|2098|2077|0|0|0| |融资活动现金流|2378|1669|(184)|(229)|(271)| |现金净变动|(297)|1243|305|108|257| |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685|388|1631|1936|2043| |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388|1631|1936|2043|2300| |企业自由现金流|0|151|950|817|1027| |权益自由现金流|0|2613|485|355|567|[26]
金田股份2024年营收增长12.36%,净利润下滑12.29%,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金融界· 2025-04-14 15:5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14日金田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同时国际化战略加速、产品与客户双升级且新兴领域布局深化 [1][4] 营收增长显著,净利润承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241.61亿元,同比增长12.36%,较2023年的9.20%有所提升 [1][4] - 归属净利润4.62亿元,同比下降12.29%,扣非净利润3.39亿元,同比下降10.14%,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有压力 [1][4] - 2024年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率为3.32%,较2023年的3.26%略有提升 [4] -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率从2023年的30.88%大幅下降至7.19%,短期内盈利能力有波动 [4]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率为60.81%,较2023年的31.90%有显著提升,但整体净利润下滑仍需关注 [4] 国际化战略加速,海外业务增长强劲 - 2024年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新设德国、泰国等子公司,优化全球供应链和销售网络 [5]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达121.61亿元,同比增长26.7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0.76% [5] - 铜管、电磁线、铜带等铜材产品海外销量达16.99万吨,同比增长20.58% [5] - 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顺利推进,越南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和紫铜管件项目已量产 [5] - 通过新设海外子公司采购平台和引进再生原材料战略合作,增强全球供应链稳定性 [6] 产品与客户双升级,新兴领域布局深化 - 坚持“产品、客户双升级”策略,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 [7] -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的铜产品销量增长至20.59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3% [7] - 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进入比亚迪、吉利、宁德时代等标杆客户供应链体系,新能源电磁扁线产能达6万吨,实现多个800V高压平台电磁扁线项目批量供货 [7] - 越南基地建设的电磁扁线产能于2025年第一季度量产,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7] - 清洁能源领域高导精密铜排产品用于光伏组件和电站建设,镀锡线适配前沿光伏场景,该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9% [7] - 芯片算力领域高导精密铜排产品进入行业龙头供应链体系,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在3DVC新型AI散热结构中规模量产 [8] - 积极布局高速连接铜缆,开发新型高导电、低阻抗铜线,满足下一代800G传输速率连接线缆需求 [8]
金田股份(601609) -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14 09:31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750,062.61万元,坏账准备7,101.73万元[6] - 2024年度合并口径主营业务收入11,298,983.43万元[7] - 2024年末货币资金1,630,989,335.17元,上期期末388,315,209.06元[18] - 2024年末应收账款7,429,608,770.69元,上期期末6,312,426,506.23元[18] - 2024年末存货6,081,200,063.35元,上期期末5,160,568,419.33元[18]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8,745,813,044.25元,上期期末15,077,023,994.68元[18]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7,056,334,516.54元,上期期末6,754,304,383.93元[18] - 2024年末资产总计25,802,147,560.79元,上期期末21,831,328,378.61元[19]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10,677,460,924.98元,上期期末7,247,711,894.95元[22]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6,551,064,096.71元,上期期末6,099,501,547.67元[22] - 2024年末负债合计17,228,525,021.69元,上期期末13,347,213,442.62元[22] - 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8,573,622,539.10元,上期期末8,484,114,935.99元[22] - 营业总收入本期124,160,804,982.54元,上期110,499,583,961.28元,同比增长约12.36%[26] - 营业利润本期 - 2,722,403.56元,上期1,417,419.47元,同比下降约291.93%[26] - 利润总额本期566,838,552.74元,上期621,364,219.24元,同比下降约8.77%[26] - 净利润本期464,855,292.05元,上期538,631,070.37元,同比下降约13.69%[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1,540,101,908.01元,上期 - 2,179,265,633.40元,同比增长约170.67%[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 - 1,324,448,554.24元,上期 - 958,024,920.03元,同比下降约38.25%[3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1,083,159,666.53元,上期2,819,656,191.29元,同比下降约61.60%[31]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0.32元,上期0.37元,同比下降约13.51%[26]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0.31元,上期0.35元,同比下降约11.43%[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1,371,593,266.01元,上期257,558,967.19元,同比增长约432.53%[31] - 2024年母公司资产总计12,151,539,868.86元,上期期末11,081,592,156.16元[38] - 2024年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6,774,853,337.79元,上期期末5,676,702,073.40元[38] - 2024年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5,376,686,531.07元,上期期末5,404,890,082.76元[38] - 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91,004,504.50元,上期期末56,638,305.71元[38] - 2024年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267,486,408.78元,上期期末1,067,521,270.50元[38] - 2024年存货期末余额1,417,948,251.62元,上期期末1,512,593,041.06元[38] - 2024年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2,913,366,321.59元,上期期末2,795,638,550.26元[38] - 2024年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877,110,354.01元,上期期末2,034,712,448.49元[38] - 2024年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7,631,867.95元,上期期末21,190,359.71元[38] - 2024年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30,790,012.03元,上期期末40,964,953.39元[38] - 流动负债期末余额39.3987862733亿美元,上期期末余额23.3133665494亿美元,增长约69%[40] - 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40.0380798787亿美元,上期期末余额44.5629451855亿美元,下降约10%[40]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79.436866152亿美元,上期期末余额67.8763117349亿美元,增长约17%[40] - 股东权益合计期末余额42.0785325366亿美元,上期期末余额42.9396098267亿美元,下降约2%[40] -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期末余额121.5153986886亿美元,上期期末余额110.8159215616亿美元,增长约10%[40] - 本期营业收入289.0194570255亿美元,上期金额258.7815928152亿美元,增长约12%[43] - 本期营业成本279.5723826587亿美元,上期金额251.737807158亿美元,增长约11%[43] - 本期营业利润2.2165564183亿美元,上期金额0.4352194313亿美元,增长约409%[43] - 本期利润总额2.2104008032亿美元,上期金额0.4253651849亿美元,增长约419%[43] - 本期净利润2.0804323718亿美元,上期金额0.4618861729亿美元,增长约351%[43]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314.2980743178亿元,上期277.3929787756亿元[4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343378976亿元,上期 - 7.8927148549亿元[47]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0.5577138148亿元,上期 - 7.0819113902亿元[47]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019945626亿元,上期1.42182548685亿元[47]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0515138278亿元,上期 - 0.6778592829亿元[47]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5.17397045亿元,上期4.658832172亿元[47] - 2024年股本较上期增加702.9469万元,达到4.85914824亿元[49] - 2024年资本公积较上期增加9783.33863万元,达到19.334213166亿元[49] - 2024年专项储备较上期增加4868.20369万元,达到1.996369565亿元[49] - 2024年股东权益较上期增加8610.7729万元,达到42.078532536亿元[49] 其他信息 - 2020年4月16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4200万股并上市[52]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48591.48万股[52] - 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36户,较上期增加7户、减少1户[53] - 财务报表于2025年4月14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报出[54] 会计政策 - 公司内销产品在客户签收或发出物权转移凭据后确认收入,外销产品在发出并办妥报关手续后确认收入[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日需满足五项条件,付出资产等按公允价值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67]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为商誉,小于经复核计入当期损益[67] - 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一揽子交易按一项处理,非一揽子交易按不同方法确定初始投资成本[68][69] - 企业合并发生的中介等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70]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纳入[71][72] -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以自身和子公司报表为基础,抵销内部交易影响[7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以其在最终控制方报表账面价值为基础调整[7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76] - 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等[76] - 报告期内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76] - 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分一揽子和非一揽子交易处理,一揽子交易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处理,非一揽子交易按不同阶段政策处理[79]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长期股权投资与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79]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80]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划分为共同经营,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通常划分为合营企业[81] - 公司确认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项目并按准则处理,投出或出售、购买资产按规定确认损益和损失[82] -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库存现金和可随时支付存款确认为现金,符合四个条件的投资确认为现金等价物[84] - 外币业务初始确认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按规定处理[85] - 外币财务报表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采用发生时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项目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折算[87]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和分摊利息[88]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按规定处理[89] - 公司将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五类[90][91][92][93][9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除利息收入等确认为当期损益外,其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91]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需计提减值准备[9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相关利得或损失及股利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93][94] - 公司将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三类[9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等,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95][96]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96] - 不属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余额孰高计量[97]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不同类别交易费用处理不同[95] - 金融资产满足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已转移且满足规定时终止确认[98]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解除或合同条款实质性修改时终止确认[98] - 公司回购金融负债一部分,按公允价值比例分配账面价值[100] - 金融资产转移分三种情形处理,判断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101] - 金融资产整体或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02]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负债以报价确定公允价值[104] -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负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104]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处理[105]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分三阶段计量损失准备[105][106] - 金融工具信用损失准备增减作为减值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07] - 公司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考虑债务人经营、监管经济技术环境、担保物价值等因素[108] - 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发行方或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违约等[108] - 公司基于单项和组合评估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按不同方法确定信用损失[111] - 公司计量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反映无偏概率
金田股份(601609)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2025-04-14 09:31
融资情况 - 公司获准发行14.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实际募资净额14.4512028303亿元[1] 公司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147888.5355万元[4] 上市信息 - 证券于2023年7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4] 督导情况 - 持续督导期至2024年12月31日已届满,募集资金未用完将继续督导[2][13] - 督导期公司规范运行,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8][11]
金田股份(601609)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
2025-04-14 09:31
募集资金情况 - 2023年7月28日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450万张,募集资金总额14.5亿元,实际募集14.45亿元[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7.54亿元,含净利息102.36万元[2][3] - 各银行募集资金初时存放14.48亿元,截止日余额2503.37万元[7][8] 资金投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6.92亿元,本年度投入1.62亿元[2][25] - 2023年使用5262.02万元置换自筹资金[10] - 2024年8月用7.68亿元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年末余额7.29亿元[11][12] 募投项目变更 - 2024年将“年产8万吨小直径薄壁高效散热铜管项目”变更为“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5][18][25][29]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3.22亿元,占比22.19%[25] 各项目进度 - “年产4万吨新能源汽车用电 磁扁线项目”累计投入1.66亿元,进度41.60%[25] - “年产8万吨小直径薄壁高效散热铜管项目”终止,累计投入335万元,进度100%[25] - “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累计投入2375万元,进度7.92%,预计2026年3月达可使用状态[25] - “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累计投入7843万元,进度24.38%,预计2026年10月达可使用状态[25][29] 补充流动资金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4.20亿元,超出承诺额65203.77元[25][26]
金田股份(601609)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报告书
2025-04-14 09:31
可转债发行 - 公司获准发行14.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共1450万张,期限6年[2] - 扣除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4.4512028303亿元[2] - 募集资金于2023年8月3日全部到位[2] 持续督导 - 东方证券对公司2023年可转债发行履行持续督导至2024年12月31日[3] - 2024年督导期公司无重大违法违规等事项[4][5][6]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信息披露无虚假记载等问题[8] 业绩情况 - 2024年业绩营业利润未比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6]
金田股份(601609)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现场检查报告
2025-04-14 09:31
检查情况 - 东方证券于2025年3月24 - 28日对金田股份2024年规范运行情况现场检查[1][3] 公司现状 - 截至检查日,公司法人治理、信息披露等各方面表现良好,经营正常[7][8][9][10][11][12] 提示与结果 - 提示公司履行披露义务,健全结构制度,检查无应报告事项[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