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豪汇鸿(600981)
icon
搜索文档
汇鸿集团: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2025年7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35
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核心内容 制度制定依据与适用范围 - 制度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及国资委、省国资委相关文件[2] - 适用于公司及各级子公司开展的以商品、货币、利率为标的的期货、期权、远期、掉期等衍生品交易[2][3] 业务定义与分类 -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通过标准化期货合约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锁定采购成本与销售价格[3] -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通过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利率期权等工具规避汇率或利率风险[3] 业务开展原则 - 稳健审慎:仅限结构简单、流动性强的工具,禁止投机交易[3] - 业务匹配:衍生品品种需与主业相关,规模与风险敞口对冲[3] - 统一管控:公司统一审批资质、年度计划及监督检查[3] - 合规管理:仅限场内交易,禁止使用他人账户[4] 组织架构与职责 - 套期保值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风控法律部(商品期货)和资产财务部(金融衍生品)归口管理[7] - 操作主体需设立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细则、风险处置及定期报告[8]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业务可行性及风控措施[9] 审批权限与额度管理 - 单笔交易保证金超过500万元或合约价值超5000万元需股东大会批准[11] - 年度计划可滚动使用,调整需重新审批[15][16] - 商品期货保值规模不超过实货经营规模的80%,持仓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12] 风险控制措施 - 实行逐日报告机制,动态监控资金风险与价格变动[30] - 建立止损限额与预警线,重大风险需24小时内上报[17][36] - 禁止使用募集资金,保证金账户专户管理[22][23] 信息披露要求 - 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合计亏损超净利润10%且绝对额超1000万元需披露[18] - 需重新评估套期有效性并披露价值变动原因[18] 监督与问责机制 - 审计部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有效性及会计核算真实性[40] - 违规操作、泄密或越权行为将追责,业务档案保存至少10年[42][21] 制度生效与废止 - 自印发日起施行,原《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苏汇鸿战〔2024〕1号)同时废止[22]
汇鸿集团: 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二次会议审核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35
公司子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暨关联交易 - 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苏豪中锦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苏豪中天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汇鸿浆纸有限公司拟通过弘业期货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1] - 弘业期货为公司控股股东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因此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 本次套期保值业务旨在规避或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提升公司整体抵御风险能力 [1] - 交易基于实际经营需求,遵循自愿、平等、公允原则,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1] 董事会审议程序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核通过该议案,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 [1] - 关联董事将在董事会表决时回避 [1]
汇鸿集团:第十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01 14:07
汇鸿集团公告 - 公司第十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子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暨关联交易的议案》[2]
汇鸿集团:第十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01 14:07
公司动态 - 汇鸿集团第十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子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暨关联交易的议案》[2]
汇鸿集团:8月18日将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13:47
汇鸿集团股东大会公告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8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1] - 股东大会将审议《关于公司子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1]
汇鸿集团(600981) -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2025年7月修订)
2025-08-01 13:02
业务范围与原则 - 公司套期保值业务包括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2] - 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应遵循稳健审慎、业务匹配、统一管控、合规管理原则[3] 审批与限制 - 操作主体从事套期保值业务需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并提交本单位董事会审议[6] - 核准事项变更时需重新审批[7] - 资产负债率高于国资委重点监管线、连续3年经营亏损且资金紧张的子公司原则上不得开展套期保值业务[7] 组织管理 - 公司设套期保值领导小组,归口管理部门为风控法律部和资产财务部[7][8] - 公司董事会审计、合规与风控委员会审查套期保值业务相关情况[10] 决策与额度 - 操作主体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按审批权限由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决策[10] - 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预计动用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500万元[11] - 预计任一交易日持有的最高合约价值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5000万元[11] - 相关额度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期限内任一时点金额不超已审议额度[11] 规模限制 - 针对商品贸易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年度保值规模不超过年度实货经营规模的80%[16] 报告与备案 - 操作主体需按规定时间向公司管理部门报送套保业务执行情况报告[23] - 公司管理部门按规定时间汇总报告并提交公司套期保值领导小组备案或审议[23] 风险报告 - 套期保值业务出现特定风险时操作主体应报告[24] - 出现重大损失风险等情况,操作主体按规定时间报告[24] - 金融衍生品操作主体财务部门按月报送交易相关信息[24] 协议与结算 - 操作主体应在授权范围及批准额度内与金融机构签署协议并结算[25] 信息披露 - 公司需按规定披露金融衍生品交易相关信息[25] - 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损益及浮动亏损达规定标准时应及时披露[27] - 出现亏损情形时需重新评估套期关系有效性并披露相关情况[27] 监督检查 - 公司套期保值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操作主体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9] - 审计部定期对操作主体进行审计[30] 问责与档案 - 对瞒报、漏报等情况予以通报、约谈,严重失实等严肃问责[30] - 套期保值业务档案至少保存10年[30] 制度施行 -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制度废止[32]
汇鸿集团(600981) - 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二次会议审核意见
2025-08-01 13:02
新策略 - 公司子公司拟通过关联方弘业期货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构成关联交易[1] - 交易目的为规避或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影响,遵循自愿、平等、公允原则[1] - 独立董事同意该事项并提交董事会审议,关联董事回避表决[1]
汇鸿集团(600981) - 关于公司子公司变更名称的公告
2025-08-01 13:00
子公司更名 - 部分子公司近日变更企业名称,如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天控股有限公司等[1] - 部分子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2] 变更原因及影响 - 子公司名称变更基于实际经营发展需要[3] - 不会使公司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不产生不利影响[3]
汇鸿集团(600981) - 关于产业并购基金延期的公告
2025-08-01 13:00
基金出资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4.9亿元参与设立赛领汇鸿基金[2] - 2020年12月公司累计实缴出资49,000万元,占认缴出资额100%[2] 股份转让 - 2017年4月北京赛领国泽将赛领汇鸿基金29.97%股份转让给上海秉原安[2] 存续期变更 - 2024年8月赛领汇鸿基金存续期延长1年[2] - 2025年7月31日审议通过存续期延长议案[2] - 拟将经营期限延长3年至2028年8月1日[6] 基金结构 - 普通合伙人上海前昕认缴及实缴出资100万元,占比0.10%[4] - 有限合伙人北京赛领认缴及实缴出资21,000万元,占比20.98%[4] - 有限合伙人上海秉原安认缴及实缴出资30,000万元,占比29.97%[4] - 有限合伙人公司认缴及实缴出资49,000万元,占比48.95%[4] 投资情况 - 累计投资10个项目,累计投资金额8.92亿元[5] 其他 - 延长期内不收取管理费[6]
汇鸿集团(600981) - 关于公司子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5-08-01 13:00
财务数据 - 2024年1 - 12月营业收入28.76亿元,净利润0.30亿元[13]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6.43亿元,净利润0.01亿元(未经审计)[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口径资产总额116.99亿元,负债98.23亿元,净资产18.77亿元[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合并口径资产总额92.43亿元,负债73.63亿元,净资产0.02亿元[13] 股权信息 - 弘业期货注册资本100777.7778万元人民币[11] - 截至2025年3月3日,苏豪控股集团合计持有弘业期货51.58%股权[11][12] 关联交易 - 过去12个月内与苏豪控股集团及其控制企业同类关联交易1次,金额44999.29万元[4] - 2024年12月与苏豪控股集团资产置换,交易金额4.50亿元[15] 套期保值业务 - 子公司套期保值业务预计动用资金最高占净资产4.0%[2] - 套期保值业务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起12个月内有效[6] - 套期保值交易资金为自有资金[5] - 2025年7 - 31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套期保值业务议案[10] 业务风险 - 套期保值业务不遵循要求可能演变为投机,扩大风险敞口[17] - 资金规划不合理可能导致保证金占用超出规模,造成流动性压力[17] - 套期保值有效性依赖市场价格,偏离预期可能致期货端亏损[18] - 业务执行岗位分离或监督机制失效,可能因人为失误导致损失[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