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芯片(600877)

搜索文档
电科芯片(600877) - 中电科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8-27 10:16
中电科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资料 中电科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会议资料 600877 二〇二五年九月十七日 1 中电科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资料 一、出席会议的股东(或其授权代表)在会议召开前五分钟办理签到登记 手续,为保证股东大会的严肃性和正常秩序,除依法出席会议的公司股东(或 其授权代表)、董事、监事、董事会秘书、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聘请的律师和 董事会邀请的参会人员外,公司有权依法拒绝其他人士入场。对干扰股东大会 秩序、寻衅滋事和侵犯其他股东合法权益的行为,公司有权采取必要措施予以 制止并报告有关部门查处。 二、参加股东大会的所有股东(或其授权代表),依法享有发言权、质询 权、表决权,并履行法定义务和遵守有关规定。股东发言应针对本次会议议案 内容,否则大会主持人可以拒绝或者制止其发言。 三、本次股东大会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中电科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参会须知 为维护中电科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体股东的合 法权益,保证股东依法行使职权,确保股东大会 ...
电科芯片(600877) - 中电科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8-27 10:16
证券代码:600877 证券简称:电科芯片 公告编号:2025-027 中电科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一)股东大会类型和届次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二)股东大会召集人:董事会 (三)投票方式:本次股东大会所采用的表决方式是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 方式 (四)现场会议召开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召开的日期时间:2025 年 9 月 17 日 14 点 00 分 召开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大道 23 号 (五)网络投票的系统、起止日期和投票时间。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自2025 年 9 月 17 日 至2025 年 9 月 17 日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为股 东大会召开当日的交易时间段,即 9:15-9:25,9:30-11:30,13:00-15:00;通过互 联网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为股东大会召开当 ...
电科芯片(600877) - 中电科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0:15
会议召开 - 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通讯方式召开[2] - 公司拟于2025年9月17日14点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39] 议案表决 - 《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减值损失的议案》9票同意通过[4]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9票同意通过[7]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等专项报告》9票同意通过[9] - 《关于中国电子科技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4票同意、5票回避[11]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部分条款的议案》9票同意,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3] - 《关于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议案》9票同意,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6] - 《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9票同意,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8] - 《关于修订〈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议案》9票同意,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0] 会议审核 - 第十三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核多议案并同意提交第十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41] - 第十三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核议案并同意提交[41] - 第十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第三次会议审核议案并同意提交[41]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8月28日[42]
电科芯片(60087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0: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53%至4.48亿元[21] -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2.38%至698.67万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8.05%至842.24万元[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9.82%至-547.17万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8.40%至0.007元/股[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25个百分点至0.34%[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下降8.53%[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2.24万元同比下降78.05%[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7.17万元同比下降119.82%[5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4.4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90亿元下降8.5%[159] - 净利润同比下降78.1%至842万元[160] - 基本每股收益0.007元/股,较去年同期0.0324元下降78.4%[161]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骤降94.4%至92万元[163] - 综合收益总额为-296.78万元,亏损同比扩大0.9%[16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410.05万元[21]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522.22万元[2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09%至2.97亿元人民币[8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55%至9442.27万元人民币[8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6.32%至2712.50万元人民币[89] - 研发投入1.0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74%较上年同期20.26%增加3.48个百分点[6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6%至9442万元[160]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102.2%至3013万元[160] - 营业总成本2025年半年度为4.28亿元,同比减少4.7%[15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850.29万元(上年同期为-1.32亿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2850.29万元人民币[8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2025年半年度为2850.29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1.32亿元大幅改善[166][16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为4.17亿元,同比下降6.1%[16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为2.65亿元,同比下降35.4%[166] - 支付给职工现金为8030.87万元,同比下降3.8%[16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减少至460.53万元,同比下降88.0%[16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45亿元,较期初增加9.3%[167]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1800万元,同比增长50.0%[170]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41.21万元,同比下降32.3%[16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为251.39万元,同比下降94.2%[16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2.61%至8.45亿元人民币[92] - 应收款项占总资产比例40.84%达11.98亿元人民币[92] - 存货较上年末增长0.70%至5.09亿元人民币[92]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下降36.94%至955.88万元人民币[92] - 使用权资产减少27.46%至249.7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09%[93] - 开发支出增长21.43%至6773.2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2.31%[93]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28.53%至2317.7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79%[93] - 应付账款增长8.53%至3.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55%[93] - 合同负债增长21.29%至4259.1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45%[93]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37.09%至1290.72万元,主因支付上年绩效[93][94] - 应交税费下降62.45%至571.48万元,主因缴纳年初税费[93][94] - 其他应付款激增103.55%至1686.04万元,含补贴款增343万元及往来款增590.39万元[93][94] - 应收票据受限2182.00万元,原因为背书或贴现未到期[96] - 货币资金为8.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6%[151] - 应收账款为10.8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8.2%[151] - 应收票据为5143.0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64.8%[151] - 存货为5.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0.7%[151] - 流动资产合计为25.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0.7%[151] - 固定资产为2.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9%[151]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2918.03亿元微增至2025年中的2932.57亿元,增长0.5%[152] - 开发支出大幅增加,从55.78亿元增至67.73亿元,增长21.4%[152] - 无形资产从45.32亿元减少至34.84亿元,下降23.1%[152] - 应付账款从28.50亿元增至30.93亿元,增长8.5%[152] - 合同负债从3.51亿元增至4.26亿元,增长21.3%[152]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1.80亿元增至2.32亿元,增长28.6%[152] - 未分配利润亏损收窄,从-1053.18万元改善至-210.94万元[153]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4.30亿元增至5.12亿元,增长19.0%[155]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4577.73万元降至3344.78万元,下降26.9%[15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为21.53亿元[156] - 负债总额从2024年末的56.43亿元降至2025年中的42.44亿元[157] - 未分配利润亏损小幅扩大至19.69亿元[15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保持稳定在22.09亿元水平[157] - 公司实收资本为11.84亿元人民币[172][173] - 资本公积为12.51亿元人民币[172][173] - 盈余公积为3643.57万元人民币[172][173]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1053.18万元人民币改善至期末的-210.94万元人民币[172][17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24.6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期末的24.70亿元人民币[172][17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842.24万元人民币[172] - 2024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7918.66万元人民币[173]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3.94亿元人民币[173]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2,393,950,618.72元[174]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8,375,301.33元[174] - 2024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2,432,325,920.05元[175] - 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稳定为1,184,167,119.00元[174][175]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1,252,534,441.78元[174][175]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36,435,684.15元[174][175]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79,186,626.21元改善至期末的-40,811,324.88元[174][175]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人民币元为单位[176] - 2025年半年度报表结构包含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标准权益科目[177] - 实收资本为11.84亿元人民币[178][179] - 资本公积为24.08亿元人民币[178][179] - 盈余公积为5.86亿元人民币[178][179]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9.69亿元人民币[179]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09亿元人民币[179] - 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9.76亿元人民币[179]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03亿元人民币[179]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96.78万元人民币[178]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94.10万元人民币[17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实收资本为1,184,167,119.00元[18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资本公积为2,409,019,358.51元[18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盈余公积为586,227,088.16元[18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978,992,384.18元[18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00,421,181.49元[18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本总额为1,184,059,492.00元[183] 业务线表现: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全球首发大众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SoC芯片,高译码灵敏度-136dBm,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41] - 车规级北斗短报文模组业界最小尺寸6.0×4.5×0.95mm³,率先实现量产上车[41] - 新一代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实现业界率先量产单片32通道Ku/K/Ka波段波束赋形[41] - 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超低噪声系数0.4dB,可覆盖三模卫星通信[41] - 双频GNSS卫星导航SoC通过AEC-Q100和AEC-Q104车规认证,支持高精度全频点定位[41] - 全系列RFSOI射频开关频率DC-40GHz,高隔离度80dB,低噪声系数0.5dB[41] - 频率合成器芯片频段覆盖20GHz,低相位噪声-235dBc/Hz,为国内唯一供应商[41] - 内阻测量SoC芯片及模组检测精度达±0.2mΩ,国内率先量产[42] - 20V/1.5A超低噪声LDO输出噪声达到5μV RMS[42] - 安消用红外驱动芯片感烟探测器产品巡检功耗降低至160μA[42] - 北斗短报文SoC芯片应用于多家主流手机终端厂商并扩大至千元级终端[52] - 40V三相栅极驱动芯片获头部客户300万只订单实现无刷电机领域突破[57] - 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等卫星通信产品与多家头部客户合作并小批量出货[53] - 高隔离度射频开关及20GHz集成VCO宽带锁相环芯片完成验证并小批量供货[54] - 公司预计Q4实现双模语音卫星通信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批量供货[62] - 公司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SiP模组完成鉴定并开始小批量生产[62] - 公司宽带卫星通信产品实现批量供货[62] - 公司20GHz集成VCO高性能频率合成器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并实现量产供货[67] - 公司开发出60V升降压PWM控制核心芯片并完成研发测试[68] - 公司20V-1.5A超低噪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达到量产状态[68] - 公司已有2款无刷直流电机驱控芯片进入量产流程[69] - 公司已有3款隔离栅驱动系列芯片进入样品送样阶段[69] -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有6款芯片完成量产并在头部车企实现批量应用[72] - 光伏旁路开关电路产品额定工作电流达35A[77] - 适配器应用宽禁带半导体与谐振软开关技术提升功率密度和转换效率[78] - 多协议迷你充电器采用超低漏电流设计增强可靠性[78] - 超薄电源通过浮地控制模式提高CMTI能力和系统稳定性[78] - 卫星导航射频芯片支持BDS/GPS/GLONASS/GALILEO多系统全频点收发[79] - 毫米波波束赋形芯片应用于K/Ka波段卫星互联网及蜂窝通信[79] - 多通道可重构接收机具备宽带低噪声和超低功耗特性[79] - 电源设计突破升降压型PWM调制及双通道大电流微模块技术[77] - 车规级产品聚焦良率过程管控技术[77] - 线性稳压器实现多通道超低噪声设计[77] - 接收通道噪声系数小于5dB,抗阻塞达到-21dBm,发射通道EVM小于2%@Pout=5dBm,鉴相漏小于-70dBm[81] - 形成可兼容高轨和低轨卫星通信信号收发的射频芯片及射频基带SoC系列产品[81] - 研制出多款高性能低噪声放大器、射频开关、功率驱动放大器等射频前端产品,工作频率达5.5GHz[81] - 开发433MHz、2.4GHz、5.8GHz及UWB等无线通信SoC系列产品,支持短距离通信[81] - 形成76-81GHz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用于智能驾驶和智能感知[81] - 实现-40℃~85℃范围内频率精度±0.3ppm,20MHz频偏处相位噪声低于-142dBc/Hz的高精度模拟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81] - 扩展温度补偿范围至-55℃~105℃,频率精度达到±0.5ppm[81] - 实现超低底板相位噪声低于-235dBc/Hz,频率覆盖范围极宽10MHz-30GHz的超宽带频率合成器[81] - 终端产品失效率降至ppm级别,实现MSL1产品等级的高可靠性电子开关[82] - 基于容隔技术实现耐压5700V,输出电流6A的隔离栅极驱动,具有强抗共模干扰能力[82] 业务线表现:研发与知识产权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集成电路布图登记107项[61]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69项(发明专利94项)及集成电路布图登记107项[75] 业务线表现: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瑞晶实业净利润亏损365.73万元,西南设计及芯亿达分别盈利1177.19万元与302.37万元[10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11.2%至7009亿美元,2026年进一步增长8.5%至7607亿美元[31] - 中国半导体行业4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5.5%[32] - 中国模拟芯片自给率显著低于芯片整体水平,国产替代空间广阔[32] - 模拟芯片行业前十企业营收占比超60%,前二企业德州仪器和亚德诺占比约30%[32] - 2024年全球商业卫星产业规模达2930亿美元,占全球航天业务71%[34] - 极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7133.2亿元,同比增速8.3%[34] - 2024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35] - 截至2025年4月末国内5极基站数达443.9万个,5极移动电话用户达10.81亿户[37] - 预计2029年中国无线充电市场规模达38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23%[39] - 2022年全球便携式移动电源市场规模极875.52亿元,中国占比32.01%[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公司战略与运营 - 产品毛利率33.69%较上年同期31.00%增加2.69个百分点[50] - 公司员工总数7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超46%[87] - 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3] - 公司主营业务为硅基模拟半导体芯片设计、研发、制造、测试及销售[183] 其他重要内容:关联交易与关联方 - 2025年1-6月向关联方采购商品及接受劳务实际发生额为3,805.81万元,占同类业务比例12.81%[124] - 2025年1-6月向关联方出售商品及提供劳务实际发生额为15,445.55万元,占同类业务比例34.46%[124] - 2025年1-6月关联租赁及代付工资实际发生额为243.49万元,占同类业务比例26.00%[125] - 2025年1-6月关联筹资利息收入为62.00万元,占同类业务比例77.04%[125] - 2025年1-6月关联财务公司存款余额为49,204.17万元,占最高存款额度比例53.78%[125] - 公司向电科财务申请综合授信6,000万元,实际使用0万元[125] - 公司向商业银行申请综合授信12,000万元,实际使用0万元[125] - 财务公司存款期末余额为48,129.83万元,本期存入207,137.57万元,取出200,654.45万元[128] 其他重要内容:股东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电科投资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0,277,573股,占公司总股本1.71%[108] - 电科投资累计增持金额为251,958,306.88元(不含交易费用)[108] - 电
多重利好提振,引燃卫星互联网行情!卫星ETF(159206)近5日资金流入超亿元,成分股中国卫星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8-26 02:38
卫星ETF市场表现 - 全市场首支且同类规模最大的卫星ETF(159206)8月26日盘中涨超1.42% 实时申购超7000万元 成分股中国卫星涨停 移远通信涨7.05% 陕西华达涨6.18% 乾照光电涨5.21% 电科芯片涨4.86% [1][3] - 该ETF近5日收益率达8.13% 近20日收益率16.91% 近60日收益率28.86% 52周价格区间为0.78-1.20 [2][3] - 近5日净流入资金7430万元 最小申赎单位份额为100万份 现金替代比例上限50% [2][3] 卫星互联网政策进展 - 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进入倒计时 意味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 [3] - 8月26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0组低轨卫星 星网继续高密度发射 [5] - 2025年将成为我国可回收火箭商业化关键节点 预计发射成本下降30%-50% [5] 卫星应用发展前景 - 卫星互联网可为偏远地区及灾害应急通信提供保障 支持物联网与特种行业设备广域互联 [4] - 与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 未来可实现手机直连卫星上网等消费级应用 [4][5] - SpaceX手机直连服务已上线 华为低轨卫星互联网功能将于下半年推出 [5] 产品特征与规模 - 卫星ETF(159206)跟踪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 卫星制造环节权重占比64% [5] - 截至2025年8月25日 基金规模为2.86亿元 成立日期2025年3月6日早于同类产品 [5] - 场外联接基金A类代码024194 C类代码024195 [5]
电科芯片盘中快速反弹2% 成交额突破3亿元
金融界· 2025-08-18 19:05
股价表现 - 8月18日盘中快速拉升,5分钟内涨幅超过2%,10点23分报价14.76元 [1] - 当日收盘价报14.3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96% [1] - 当日成交量为61.6万手,成交金额达8.97亿元 [1] - 当日最高触及14.98元,最低下探至14.25元,振幅达5.02% [1] 资金流向 - 8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012.9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1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及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 [1] - 作为重庆地区重要的芯片企业,在星闪技术、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均有布局 [1]
半导体板块8月18日涨2.87%,屹唐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7.0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8 08:38
半导体板块整体表现 - 半导体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87% [1] - 上证指数报收3728.03点,上涨0.85%;深证成指报收11835.57点,上涨1.73% [1] 领涨个股表现 - 屹唐股份收盘价27.90元,涨幅18.27%,成交量78.84万手,成交额21.35亿元 [1] - 炬光科技收盘价114.58元,涨幅15.10%,成交量8.77万手,成交额9.62亿元 [1] - 芯动联科收盘价87.00元,涨幅15.08%,成交量20.88万手,成交额16.97亿元 [1] - 东微半导收盘价70.89元,涨幅14.47%,成交量13.13万手,成交额9.04亿元 [1] - 恒玄科技收盘价255.50元,涨幅9.89%,成交量9.55万手,成交额23.89亿元 [1] - 长川科技收盘价49.55元,涨幅8.57%,成交量58.09万手,成交额28.21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中船特气收盘价40.44元,跌幅3.58%,成交量22.96万手,成交额9.25亿元 [2] - 澜起科技收盘价91.73元,跌幅1.37%,成交量40.98万手,成交额37.87亿元 [2] - 海光信息收盘价152.61元,跌幅0.81%,成交量43.06万手,成交额65.93亿元 [2] 资金流向情况 - 半导体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7.05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1.7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67亿元 [2] - 豪威集团主力净流入4.52亿元(占比7.82%),游资净流出4.20亿元(占比7.26%) [3] - 中微公司主力净流入1.97亿元(占比7.14%),游资净流出2.46亿元(占比8.93%) [3] - 兆易创新主力净流入1.09亿元(占比2.65%),游资净流出7382.33万元(占比1.80%) [3]
主力资金流入前20:同花顺流入6.78亿元、东方财富流入6.64亿元





金融界· 2025-08-11 03:19
主力资金流向 - 同花顺获得最大单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78亿元 [1] - 东方财富和新易盛分别以6.64亿元和6.36亿元的资金流入量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天齐锂业及贵州茅台分别录得5.54亿元和5.24亿元的主力资金流入 [1] 金融行业资金关注度 - 金融科技类公司如同花顺、东方财富、指南针均进入资金流入前20,其中指南针流入3.41亿元 [1] - 券商板块的国盛金控获得4.82亿元主力资金流入 [1] 科技与高端制造板块资金动向 - 光模块企业新易盛和中际旭创分别流入6.36亿元和3.66亿元 [1] - 消费电子产业链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及蓝思科技分别获得3.65亿元、3.74亿元和2.29亿元资金流入 [1] -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大族激光和上海电气分别有3.73亿元和2.64亿元资金流入 [1] 新能源与汽车产业链资金流入 - 锂业公司天齐锂业获5.54亿元主力资金流入 [1] - 汽车零部件企业潍柴重机录得2.25亿元资金流入 [1] 其他行业资金表现 - 白酒龙头贵州茅台获5.24亿元主力资金流入 [1] - 电力设备企业中恒电气和麦格米特分别流入3.15亿元和2.96亿元 [1] - 医疗企业创新医疗和半导体公司电科芯片分别有2.19亿元和2.13亿元资金流入 [1]

伊朗探索从GPS迁移至北斗导航系统,行业应用已进入市场化、国际化关键阶段
选股宝· 2025-07-31 00:30
行业动态 - 伊朗制定定位服务迁移计划 将交通导航、农业监测、物联网等关键领域从GPS逐步迁移至中国北斗系统[1] - 北斗系统架构先进且定位精度高 在亚洲地区具备显著覆盖优势 控制权由中国自主掌握[1] - 北斗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 产品已出口140余个国家和地区[1] - 在尼日利亚、突尼斯等30多个非洲国家建设北斗CORS站 为当地国土测绘、水利、交通等十余个领域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1] - 签署中俄、中巴、中阿、中沙、中白等多边合作文件 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1个国际组织标准体系[1] - 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 "通、导、遥"三位一体低轨星座计划正有序部署[1][2] - 自主高精度定位及时空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完善 即将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2] - "星网+北斗"将构成时空数据要素基准技术支撑体系[2] 产业链布局 - 北斗高精度导航芯片领域涉及海格通信、北斗星通、电科芯片、司南导航、振芯科技、华力创通等企业[3] - 高精度时间同步领域主要企业为天奥电子[3] - 板卡/终端环节涵盖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华测导航、振芯科技等供应商[3] - 时空应用层面包括中国移动、中科星图、超图软件、四维图新、航天宏图、测绘股份等服务商[3]
上半年经营承压 电科芯片布局新兴市场寻求破局之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7-14 12:53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50万元至900万元,同比减少76.55%至80.46% [1] 业绩下滑原因 - 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300万元 [2] - 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500万元,主要因安全电子行业终端整机客户回款延迟 [2] - 消费电子产品销售收入持续下滑 [2] - 安全电子市场订单增加但尚未完全实现交付验收,暂未形成业绩支撑 [2] 业务转型与现状 - 公司经历两次资产重组,从摩托车转型至锂电池,再转型至半导体业务 [2] - 主营业务为硅基模拟半导体芯片及其应用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测试、销售 [2] - 累计开发核心芯片、模块、组件等上千种产品,覆盖信号链、功率链、驱控链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领域 [2] - 北斗短报文SoC芯片成功搭载手机终端并实现全球首发,与行业头部客户在蜂窝通信、卫星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合作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8.57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2.1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0.82%,同比增加7.28个百分点 [4]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61项(发明专利87项),集成电路布图登记98项,软件著作权15项 [4] - 车规级达林顿驱动芯片累计出货超百万只,车规级低边电子开关取得AEC-Q100认证并量产交付 [4] - 在工业控制、机器人、无人机市场完成核心单元驱动解决方案调研 [4] 新兴市场布局 - 聚焦卫星通信与导航、安全电子、工业控制、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 [5] - 优化业务布局,强化创新驱动,完善产品链路及谱系,进入集成电路主航道 [5] - 开发更多拳头产品,提升产业链话语权,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5] 应对措施 - 提前布局新业务、新市场领域,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3] -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 [3] - 采取催收应收款项、优化收付款流程等措施确保财务稳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