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海防(600764)
icon
搜索文档
航海装备板块9月16日涨40.79%,中科海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0.6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53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40.79% [1] - 上证指数报收3861.87点,上涨0.04%;深证成指报收13063.97点,上涨0.45% [1] 个股涨跌情况 - 中科海讯领涨,收盘价47.27元,涨幅6.34%,成交量8.79万手,成交额4.04亿元 [1] - 海兰信收盘价68.81元,涨幅1.23%,成交量37.43万手,成交额6.94亿元 [1] - 天海防务收盘价6.53元,涨幅0.62%,成交量58.22万手,成交额3.77亿元 [1] - 江龙船艇收盘价13.13元,涨幅0.54%,成交量9.04万手,成交额1.18亿元 [1] - 亚星锚链收盘价9.52元,涨幅0.42%,成交量19.89万手,成交额1.88亿元 [1] - 国瑞科技收盘价16.22元,下跌0.31%,成交量8.21万手,成交额1.32亿元 [1] - 中国海防收盘价30.21元,下跌0.56%,成交量6.03万手,成交额1.81亿元 [1] - 中船防务收盘价26.74元,下跌2.05%,成交量9.94万手,成交额2.66亿元 [1] - 中国船舶收盘价37.04元,下跌3.82%,成交量144.97万手,成交额54.10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6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3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9.32亿元 [1] - 中科海讯主力净流入3129.33万元,占比7.74%;游资净流出200.21万元,占比-0.49%;散户净流出2929.12万元,占比-7.24% [2] - 天海防务主力净流出1324.11万元,占比-3.52%;游资净流入176.19万元,占比0.47%;散户净流入1147.92万元,占比3.05% [2] - 国瑞科技主力净流出1481.12万元,占比-11.21%;游资净流出1055.11万元,占比-7.99%;散户净流入2536.23万元,占比19.20% [2] - 江龙船艇主力净流出1730.63万元,占比-14.71%;游资净流出46.09万元,占比-0.39%;散户净流入1776.73万元,占比15.10% [2] - 亚星锚链主力净流出2545.89万元,占比-13.56%;游资净流出192.28万元,占比-1.02%;散户净流入2738.17万元,占比14.58% [2] - 中国海防主力净流出2736.55万元,占比-15.08%;游资净流入225.58万元,占比1.24%;散户净流入2510.96万元,占比13.83% [2] - 中船防务主力净流出4331.21万元,占比-16.26%;游资净流入1843.30万元,占比6.92%;散户净流入2487.91万元,占比9.34% [2] - 海兰信主力净流出5475.19万元,占比-7.89%;游资净流出1337.78万元,占比-1.93%;散户净流入6812.97万元,占比9.82% [2] - 中国船舶主力净流出8.98亿元,占比-16.60%;游资净流入1.37亿元,占比2.52%;散户净流入7.62亿元,占比14.08% [2]
中国海防(600764):业绩向好验证水下无人装备景气上行,新业务持续拓展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12 13: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水声防务装备龙头地位及无人化业务拓展前景 [6][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3.9亿元 同比+20% 归母净利润0.9亿元 同比+25% [4][12]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8.7亿元 同比+9% 环比+71% 归母净利润0.6亿元 同比-11% 环比+102% [4][12] - 整体毛利率35.32% 同比-1.14pct 净利率7.35% 同比+0.04pct 期间费用率23.60% 同比-5.14pct [12] - 研发费用1.51亿元 同比+8.44% 体现技术投入持续加大 [12] 分业务表现 - 民品电子信息业务收入7.12亿元 同比+21.28% 毛利率39.80% 同比+4pct 受益于智慧城市/智能轨交等项目推进 [12] - 军品水声电子防务收入4.2亿元 同比+30.68% 毛利率21.10% 同比-17.86pct 主要因产品交付结构变化 [12] - 军品特装电子收入2.05亿元 同比-2.12% 毛利率49.87% 同比+16.82pct 反映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 [12] 业务突破与前景 - 水下无人装备实现三大突破:水声探测装备获新合同/新技术/新推广突破 水声通信装备拓展至无人平台 水下遥控领域实现市场突破 [13] - 技术发展思路从单一装备转向体系化 成果转化预计形成2亿元产值 [1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5.52/39.13/43.66亿元 同比增速11.95%/10.15%/11.58% [14] - 预计归母净利润3.15/4.04/5.09亿元 同比增速37.99%/28.32%/25.96% 对应EPS 0.44/0.57/0.72元 [1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0.40元 对应2025-2027年PE 69/54/43倍 PB 2.6/2.5/2.4倍 [6][14] - 流通市值216.03亿元 每股净资产11.60元 资产负债率27.37% [7]
航海装备板块9月12日涨0.36%,中国海防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7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2 08:37
板块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9月12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36% 领先上证指数0.22%和深证成指0.13%的涨幅 [1] - 中国海防以1.81%涨幅领涨板块 收盘价30.91元 成交额2.36亿元 [1] - 中奏海讯上涨1.76%至45.03元 天海防务上涨0.77%至6.55元 中国船舶上涨0.37%至38.07元 [1] 个股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7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810.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71亿元 [1] - 海兰信主力净流入3541.68万元 占比4.18% 中国海防主力净流入3234.14万元 占比9.84% [2] - 中国船舶主力净流出1.83亿元 占比7.53% 但游资净流入6147.94万元 散户净流入1.21亿元 [2] - 天海防务主力净流出3471.40万元 但散户净流入3602.41万元 占比9.92% [2] 交易活跃度 - 中国船舶成交量48.20万手居首 成交额18.42亿元 为板块最高 [1] - 天海防务成交量40.77万手 海兰信成交量34.32万手 成交额6.58亿元 [1] - XD亚星锚成交量12.77万手 中船防务成交量10.00万手 [1]
航海装备板块9月11日涨0.42%,中科海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1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1 08:50
板块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当日上涨0.42%,领涨股为中科海讯(代码300810)涨幅2.95%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15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375.9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81亿元 [1] 个股涨跌表现 - 中科海讯收盘价44.25元,成交量4.82万手,成交额2.11亿元 [1] - 中国船舶(代码600150)成为板块唯一下跌个股,跌幅0.13%,成交额25.36亿元为板块最高 [1] - 天海防务(代码300008)成交量61.61万手居板块首位 [1] 资金流向分布 - 亚星锚链(代码601890)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36.62万元,主力净占比6.41% [2] - 中国船舶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3.00亿元(原文单位为Z,根据上下文推断应为亿元),主力净占比-11.82% [2] - 游资资金集中流入中国船舶9287.37万元,游资净占比3.66%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中国船舶2.07亿元,散户净占比8.16% [2] 成交活跃度 - 板块内9只个股合计成交额超49亿元,中国船舶成交额25.36亿元占比超50% [1] - 海兰信(代码300065)成交额7.64亿元居板块第二 [1] - 中船防务(代码600685)成交额2.54亿元 [1]
航海装备板块9月10日跌0.13%,国瑞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8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13% 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13%)和深证成指(上涨0.38%)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83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396.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59亿元 [1] 个股涨跌情况 - 国瑞科技领跌板块 跌幅达5.76% 收盘价16.52元 [1] - 中国船舶为板块唯一上涨个股 涨幅0.37% 收盘价37.98元 [1] - 天海防务成交量最大 达64.96万手 成交额4.16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船舶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 达1.13亿元 占成交额4.54% [2] - 中国海防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774.50万元 占比9.63% 为板块唯一主力净流入个股 [2] - 散户资金普遍净流入 其中中科海讯散户净流入2870.24万元 占比15.62% [2] - 游资资金整体净流入2396.2万元 但个股分化明显 海兰信获游资净流入2708.46万元 [1][2]
中国海防20250907
2025-09-07 16:19
**中国海防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军用电子防务装备、特装电子及民用电子信息产业 具体聚焦水声技术及设备领域 涵盖水下信息获取 探测 通信 对抗及导航[2] * 公司为中国海防 系中船集团旗下的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平台 核心运营通过其全资子公司进行 包括长城电子 海深科技 辽海装备和杰瑞系(杰瑞电子 杰瑞自动化及青岛杰瑞)[3]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军用产品覆盖水下信息获取 探测 通信 对抗及导航等领域 客户包括陆军 空军和火箭军等多军种[3] * 民用方面布局智能制造 智慧城市和智慧海洋[2] * 在水声设备市场占据垄断地位 军用通信声呐 水面舰船拖曳式声呐等领域市占率达100% 水声音对抗装备 水下信息系统总体等领域市场份额达70%至90%以上[3] * 子公司业务分工明确 杰瑞电子主攻水下指控系统及智能交通 LED照明 海声科技专注水声信息侦测与处理系统 辽海装备涉及水声业务 电连接器及气管线堆[3] **财务表现与未来展望** * 2021年营收和利润达顶峰后持续下滑 营收从近49亿元降至2024年的31-32亿元 毛利润从8.5亿元降至2.3亿元 主因军品审价及订单节奏影响[2][5]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和利润显著改善 上半年保持中高速增长[2][4] * 预计随着军品价格企稳 下游需求放量及规模效应体现 毛利率将稳中回升 带动净利率显著改善[5] * 公司持续推动降本增效 精简行政人员 将降低费用率提高净利率[4][5] * 多项重点项目建设接近尾声 预计"十四五"期间投产 与下游需求共振 带来更高速收入和业绩增长[4][5] **技术发展与行业前景** * 水声技术及设备未来15年内将随UUV等新型装备批量生产而显著增长 因水下环境电磁波传输受限 装备必须依赖水声技术进行探测 通信 导航和对抗[6] * 随潜艇静音技术发展 声呐需向低频 大功率和大基阵方向发展 推动设备精密化和价值提升[6] * 声呐广泛应用于水面舰艇 潜艇和UUV 传统驱逐舰及护卫舰水声电子设备价值量约三五千万美元 潜艇单价可达1亿美元左右[7] * 海底观测网需使用核心水听器 领域正从压电式向光纤式升级以提升性能[8] **市场需求与驱动因素** * 中国海军规模化建设稳步推进 计划到2040年主战战舰数量达334艘 比2020年增加94艘 将带来大量水声设备需求[9] * 无人潜航器(UUV)放量将带来更大增量空间 其年化需求至少等同于现有传统海面舰艇和潜艇数量 即现有市场空间一倍以上[10] * 声呐市场包括新机市场和后市场 后市场因设备长期在高盐高湿环境工作 寿命比舰船本体短需定期更换维护 构成重要市场空间[10][11] * 海军舰艇使用寿命通常20-30年 声呐设备寿命较短 国外大型声呐平均每运行400-450小时可能发生故障需维修 核心发射器的换能器寿命约十年需定期更换[11] **竞争格局与产业整合** * 国内水声技术竞争格局高度集中 主因技术难点多且需大量时间和资源投入 研发基于丰富实验数据积累 新进入者门槛高[12] * 主要参与者包括中船集团旗下中国海防 725所等 中科院声学所(产业化能力有限) 以及高校(哈工大 西工大)和上市公司(中海海讯 长城科技旗下相继海顿)以配套为主[13] * 中船集团是全球最大造船集团 持续深化改革 2019年启动两船合并[15] * 中船集团自2017年在电子信息产业进行多轮整合 2017年将长城电子注入中电广通(后更名中国海防) 2019年将715 726等核心院所及海声科技 杰瑞控股 辽海装备等股权注入上市公司[16] * 中船集团旗下从事军用及民用电子信息产业的公司和院所有十余个 包括系统研究院 715研究所及电子信息对抗院等 未来以中国海防为主体进行资产整合空间广阔[17] * 中国海防定位为中船集团电子信息产业板块 资本运作平台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示范平台 将受益于国企改革带来的机遇和资源整合优势[15][16] **风险与机遇** * 近期军工板块因阅兵等短期事件出现回调属正常状态 资金短期需求兑现导致[19] * 从"十四五"长期发展趋势看 中国海防在业绩兑现和资产整合潜力方面表现出色[19][20] * 水上电子信息领域受益于新装备放量及传统装备存量维修需求提升 有望迎来中高速增长期 摆脱军品持续降价不利影响[18] * 资产整合涉及多方利益 实施过程复杂 需持续跟踪具体节奏[17]
中国海防(600764):经营拐点显现,十五五需求放量可期
长江证券· 2025-09-04 08: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经营拐点显现,十五五期间需求放量可期 [1][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5亿元,同比增长19.64%;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25.48%;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52.58% [2][4] - 水声电子业务在无人平台领域取得关键突破,特装电子业务订单落实,非防务领域多方向实现大项目突破 [10] - 盈利能力稳中有升,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5.14个百分点,净利率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 [10] - 产能建设加快推进,三个涉军基建项目进度达80%以上,海洋信息电子项目进度达70%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3.8亿元、5.1亿元,对应PE分别为86倍、64倍、48倍 [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3.85亿元(yoy+19.64%),归母净利润0.95亿元(yoy+25.48%) [2][4] - 2025Q2营收8.74亿元(yoy+9.3%),归母净利润0.63亿元(yoy-11.45%) [2][4] - H1毛利率35.32%(yoy-1.14pcts),Q2毛利率35.31%(yoy+1.92pcts) [10] - 水声电子业务毛利率21.10%(yoy-17.86pcts),特装电子业务毛利率49.87%(yoy+16.82pcts) [10] - 期间费用率23.6%(yoy-5.14pcts),净利率7.35%(yoy+0.04pcts) [10] - 合同负债余额1.65亿元(较期初增长12.31%),在建工程余额3.77亿元(较期初增长9.29%) [10] 业务进展 - 水声电子业务营收4.20亿元(yoy+30.68%),在无人平台及水下遥控领域实现突破 [10] - 特装电子业务营收2.05亿元(yoy-2.12%),轴角芯片和雷达电源产品落实重要客户订单 [10] - 非防务领域营收7.36亿元(yoy+22.07%),在智慧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多方向实现大项目突破 [10] 产能建设 - 三个涉军基建项目及连云港杰瑞项目工程进度达80%以上 [10] - 海洋信息电子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进度达70% [10] - 固定资产余额8.08亿元(较期初减少4.26%) [1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9亿元、3.8亿元、5.1亿元 [10] - 对应PE 86倍、64倍、48倍 [10] - 当前股价34.45元,每股净资产11.60元 [6]
航海装备板块9月2日跌1.31%,中科海讯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0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09:09
航海装备板块市场表现 - 板块整体下跌1.31% 领跌个股为中科海讯(跌幅5.25%)[1] - 上证指数下跌0.45%至3858.13点 深证成指下跌2.14%至12553.84点[1] - 九只成分股全部下跌 跌幅区间为1.21%-5.25%[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国船舶成交额最高达39.56亿元 成交量103.09万手[1] - 天海防务成交量最大为101.35万手 成交额7.30亿元[1] - 中科海讯成交额4.43亿元 成交量8.45万手[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05亿元 游资净流入9785.97万元 散户净流入5.08亿元[1] - 中国船舶主力净流出1.51亿元(占比3.83%) 但游资净流入6219.08万元[2] - 亚星锚链主力净流出5212.23万元 占比达17.81% 为个股最高流出比例[2] - 中科海讯散户净流入2618.04万元 占比5.91% 游资与主力均呈净流出[2]
A股中船系板块震荡走低,中国动力跌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3:01
中船系板块市场表现 - A股中船系板块9月1日震荡走低 [1] - 中国动力股价下跌超过2% [1] - 昆船智能和中国海防股价均下跌超过1% [1] - 中船汉光和中船科技股价跟随下跌 [1]
中国海防(600764)2025年中报点评:水声电子防务增速最高 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2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5亿元 同比增长19.6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5亿元 同比增长25.48% [1] - 销售毛利率由36.46%降至35.32% 主要受防务产品成本上升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2] - 期间费用率由18.63%降至12.70% 其中销售费用0.37亿元下降29.72% [2] 业务板块分析 - 防务领域收入6.25亿元 同比增长17.72% 其中水声电子防务产品贡献4.20亿元 增长30.68% [1] - 特装电子产品收入2.05亿元 略降2.12% 主因部分项目交付节奏调整 [1] - 非防务领域实现收入7.36亿元 同比增长22.07% 电子信息产品收入达7.12亿元 增长21.28% [1] - 智慧城市与智能制造板块表现突出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新能源汽车铝锻产线等项目落地 [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1.51亿元占营收10.91% 水声通信、探测及救援技术体系化升级 [3] - 部分研发成果将形成约2亿元产值 [3] - 特装电子领域突破超小型编码器、高密度电源等关键技术 [3] - 非防务板块加速布局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港口智能装备、深海养殖智能系统先后中标千万级项目 [3]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期末货币资金21.93亿元 较年初减少10.27% [2] - 应收账款46.44亿元增加1.86% 存货17.46亿元增加3.54% [2]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60亿元 上年同期为净流出0.41亿元 [2] - 合同负债1.65亿元增加12.31% 预示在手订单充足 [2] 市场拓展与资本运作 - 海外首条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智能制造产线即将交付泰国客户 [3] - 无人平台水声装备取得关键突破 合同签订与产品交付同步放量 [1] - 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0.06元/股 分红率超4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