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贸(600755)

搜索文档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厦门国贸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2024-08-29 09:43
财务信息 - 集团财务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00万元[1]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728.32万元,净利润6,567.17万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2,018,393.64万元,所有者权益317,669.38万元[11] 股权结构 -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集团财务公司78%股权,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2%股权[2] 运营数据 - 集团财务公司共设立9个部门[4] 指标比例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本充足率为20.53%[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性比例为87.14%[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和实收资本之和的比例为37.67%[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外负债总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为0%[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票据承兑余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3.94%[13]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与集团财务公司约定2023年8月15日起日最高存款余额不超30亿元、信贷及其他金融服务日最高余额不超60亿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集团财务公司存款余额29.52亿元,在其他银行存款余额73.62亿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集团财务公司贷款余额5.00亿元,在其他银行贷款余额267.16亿元[14] - 公司在集团财务公司的存款比例为28.62%、贷款比例为1.84%[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集团财务公司开立承兑汇票金额0.89亿元,在其他银行承兑汇票余额210.00亿元[14] - 公司在集团财务公司银行承兑汇票比例为0.42%[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集团财务公司开立保函金额0.65亿元,在其他银行开立保函余额16.87亿元[14] - 公司在集团财务公司保函业务比例为3.71%[14] 风险相关 - 公司制定了在集团财务公司开展金融业务的风险处置预案[15] - 集团财务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合理,整体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17]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预案的公告
2024-08-29 09:43
债券发行 -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不超过150亿元[4] - 债券期限不超过10年(含10年,可续期公司债券不受此限制)[6] - 债券面值100元,按面值平价发行[7] - 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向公司股东优先配售[10] - 为无担保债券[14]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偿还公司债务、补充流动资金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15] - 由主承销商以余额包销方式承销[16] - 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二十四个月[18] - 发行方案及授权事项已通过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2024年度第八次会议审议,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 财务数据 - 2024年6月末流动资产合计为10,236,329.06,较2021年末增长约27.17%[22] - 2024年6月末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772,853.86,较2021年末增长约60.74%[23] - 2024年6月末资产总计为13,009,182.92,较2021年末增长约33.09%[23] - 2024年6月末流动负债合计为8,051,212.54,较2021年末增长约35.96%[23] - 2024年6月末非流动负债合计为951,930.12,较2021年末增长约218.99%[23] - 2024年6月末负债合计为9,003,142.66,较2021年末增长约44.74%[23] - 2024年6月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006,040.26,较2021年末增长约12.70%[24]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19,520,996.15万元,较2021年度有所下降[26] - 2024年1 - 6月营业成本为19,167,228.61万元,较2021年度有所下降[26] - 2024年1 - 6月投资收益为30,183.86万元,较2022年度大幅下降[26]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3,858.17[27] - 2024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48,968.14万元[29] - 2024年1 - 6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66,682.63万元[30] - 2024年1 - 6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4,512.96万元[30] - 2024年6月末货币资金为416,836.45万元[32] - 2024年6月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12,707.72万元[32] - 2024年6月末衍生金融资产为10,568.09万元[32] - 2024年6月末应收票据为20005.70,较2023年末有所下降[33] - 2024年6月末短期借款为579473.48,较2023年末有所减少[33] 公司变动 - 2021年新增多家公司,减少部分公司[41][42] - 2023年新设众多公司,注销部分公司[44][45] - 2023年部分公司进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同一控制下合并及股权转让[47][48] - 2024年1 - 6月新设部分公司,进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股权转让及注销[49] 未来展望 - “十四五规划”期内聚焦供应链管理核心主业,拓展健康科技新兴业务[75] - 供应链管理业务加大投入,推动模式创新,加强全产业链渗透[75] - 健康科技业务聚焦医疗器械核心主业,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系统[76] 其他 -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合并范围内对外担保余额(不含对子公司的担保)为0[79]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
2024-08-29 09:41
制度审议 - 2024年8月28日公司审议通过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2] 任职规定 - 近3年受处罚或多次通报批评者不得任董秘[6] - 原董秘离职3个月内聘任新董秘[6] 履职与解聘 - 董秘空缺超3个月董事长代行,6个月内完成聘任[6] - 董秘出现规定情形1个月内解聘[8] - 董秘连续3个月以上不能履职应解聘[8] 职责范围 - 董秘负责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10] 制度废止 - 原《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废止[14]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4-08-29 09:41
会议情况 - 董事会会议应到、实到董事均为9人[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等议案表决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4][5][6][7][8][9][10][11][12][13][14] - 《关于厦门国贸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风险持续评估报告》非关联董事表决同意4票、反对0票、弃权0票[8] 债券发行 - 申请2024 - 2026年度多品种债务融资工具(DFI)资质,待股东大会审议[9] - 认为符合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条件,待股东大会审议[10] -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不超150亿元(含)[11] - 债券期限不超10年(含,可续期不受限)[11] - 债券面值100元,按面值平价发行[12] - 若发可续期债券,M不超5(含)[13] - 可续期债券首个重定价周期票面利率协商确定,后续重置[14] - 发行无担保债券,表决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15] - 募集资金拟偿债、补流,用途及金额比例待授权确定[15] - 主承销商余额包销,发行后申请上交所等上市[15] - 债券存续期不能按期支付本息将采取偿债保障措施[15] - 发行事宜决议有效期自股东大会通过起二十四个月[16] -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董事长办理发行相关事宜[17][19] - 授权事项含制定调整发行事宜、聘请中介等[18] 其他 - 公告日期为2024年8月30日[20] - 报备文件含董事会等相关文件[21][22]
厦门国贸(60075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9 09:41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34.56亿元,同比增长10.2%[17]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6.78亿元,同比增长8.5%[17] - 2024年上半年资产总额为2,345.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1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8.9亿元,同比增长12.3%[17]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5.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0.46%[17] - 2024年上半年新增用户数达到120万,同比增长15%[17] - 营业收入为195,209,961,459.79元,同比下降28.2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8,581,707.71元,同比下降46.89%[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303,199.07元,同比下降114.96%[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89,681,397.25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4,092,455,973.61元,同比增长4.46%[18] - 总资产为130,091,829,219.59元,同比增长15.00%[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同比下降57.38%[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同比下降633.33%[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4%,同比减少3.61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6%,同比减少2.12个百分点[19]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11][12]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企业,获评"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25] - 公司依托全球化的资源渠道网络与品牌声誉、定制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专业化的风控能力、5A数字赋能建设等核心竞争力[25] - 公司从全产业链运营的视角提供定制化、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25] - 公司集成供应链产业综合服务经验,以"运营提效、协同共创、模式升级、生态构建、组织转型"为数字化发展蓝图[25] - 公司自主构建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国贸云链",提供适用于各类大宗商品供应链的行业解决方案[25] - 公司布局"1+3"医疗健康业务板块,聚焦医疗器械供应链和上游产品的生产研发[27] - 公司作为厦门市政府唯一授权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运营单位,构建面向政府、医院、居民和企业的医疗大数据技术平台和应用生态[27] - 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万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30] - 公司品牌价值超480亿元,拥有享誉全球的品牌声誉[30] - 公司深耕供应链领域40余年,具备专业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31] - 公司建立了自上而下、权责明确、科学有效的"三道防线"风控模式[33] - 公司通过自有船舶、仓库、车队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物流服务[34][35] - 公司利用"国贸云链"等数智化手段提升仓储管理效率,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低碳转型[36][37] - 公司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智慧司库体系等提高运营效率[37] - 供应链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45.95亿元,其中海外业务营业收入342.05亿元[39] - 完成进出口总额67.49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贸易规模483.67亿元,与RCEP国家的贸易规模414.08亿元[39] - 主要经营品类的业务规模有所下降,但通过优化业务结构聚焦高质量业务,主要品类的期现毛利率同比改善明显[39,40] - 新能源板块加强产业链布局,合作客户超过200家,其中产业客户占比超过90%[40] - 健康科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91.39%[42] - 派尔特医疗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33.74%,其中境外收入占比超45%[42] 财务管理 - 公司衍生金融资产增加99.61%,主要因报告期公司的期货合约和外汇合约的浮动盈利增加所致[1] - 公司应收款项融资增加40.13%,主要因报告期公司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销售业务增加所致[1] - 公司长期应收款增加31.19%,主要因报告期公司的船舶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增加,应收融资租赁款相应增加所致[1] - 公司使用权资产增加197.19%,主要因报告期公司新增租赁船舶运输设备和生产设备所致[1] - 公司长期待摊费用增加178.24%,主要因报告期公司发生的租入船舶资产接船费用、船舶大修理费用及房屋装修费增加所致[1] - 公司其他流动负债增加170.35%,主要因报告期公司新发行短期融资券[1] - 公司租赁负债增加217.67%,主要因报告期公司新增租赁船舶运输设备和生产设备,租赁付款额相应增加所致[1] - 公司对外股权投资额较上年同期减少84.54%[3] - 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为12.92亿元[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160.49万元[63] - 公司持有的私募基金投资总额为21,315.49万元[63,64,65] - 公司开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
2024-08-29 09:41
报告披露时间 - 公司应在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上半年结束后2个月内披露半年度报告,前3个月、前9个月结束后1个月内披露季度报告[13] - 公司变更定期报告披露时间,应至少提前5个交易日向上交所申请,上交所原则上只接受一次变更申请[13] 需披露情形 - 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或营业用主要资产抵押、质押等情况超过该资产30%或总资产30%时需披露[17] - 公司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总裁或者财务总监发生变动时需披露[17]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需披露[17] 报告审计要求 - 年度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应经符合《证券法》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11] - 半年度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在特定情形下应当审计,季度报告财务资料一般无须审计[11] 披露及时性 - 信息披露及时性要求自起算日起或触及披露时点的两个交易日内[6] 报告审议与确认 - 定期报告内容需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董事、高管签署书面确认意见,监事会审核并出具书面意见[14]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经营业绩亏损或大幅变动,应按规定及时进行业绩预告[15] 重大交易披露 - 重大交易达到一定标准需及时披露,如交易涉及资产总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10%以上等[20] - 公司进行除特定交易外的其他交易,按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计算原则适用披露规定[21] 财务资助交易 - 公司发生“财务资助”交易,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及出席董事会会议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审议通过并披露[22] 日常交易合同披露 - 日常交易相关合同达到一定标准应及时披露,如涉及特定事项合同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50%以上且超5亿元等[23] 投标相关披露 - 公司参加投标,合同金额达标准,进入公示期未取得中标通知书应发提示性公告[24] 重大事件披露 - 公司应在董事会或监事会就重大事件形成决议等时点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5] - 重大事件难以保密等情形下,公司应及时披露相关事项现状及风险因素[25] - 公司披露重大事件后有进展或变化,应及时披露情况及影响[25] - 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发生重大事件影响交易价格,公司应履行披露义务[25] 收购等行为披露 - 涉及公司收购等行为致股本总额等重大变化,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履行报告、公告义务[26] 异常交易与媒体消息处理 - 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异常交易或媒体消息有重大影响时,公司应了解情况并问询[26] 豁免或暂缓披露 - 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拟披露信息为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时,可按规定豁免或暂缓披露[29] 信息披露管理 - 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由董事会统一领导和管理,董事长承担首要责任[33] - 证券事务部拟订并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负责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等[33] 信息报告责任人 - 公司各部门及子公司负责人等是信息报告第一责任人,应指定联络人报告信息[35] 监督与督促 -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监督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督促改正缺陷[36] 股东配合披露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情况变化等事件应告知公司并配合披露[38] - 相关信息披露前已传播或证券异常交易时,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应书面报告并配合公告[38] - 持股5%以上的股东等相关主体应及时向公司提供信息并配合信息披露义务[39][42] 财务报告责任 - 公司董事长、总裁、财务总监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等承担主要责任[40] 信息告知 - 信息披露义务人遇特定事项应第一时间告知董事会秘书[42] 报告程序 - 定期报告需经编制、审阅、审议、审核、披露等程序[43] - 重大事件报告需经报告、草拟、审核、披露等程序[44] 信息发布渠道 - 依法披露的信息应在证券交易所网站和符合规定的媒体发布[47] 投资者沟通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48] 传闻澄清 - 公司应针对市场传闻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澄清[49] 制度建设 - 公司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等并建立内部控制体系[50] 信息保密 - 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人和知悉人对信息负有保密责任[53] 资料保存 - 公司对外信息披露文件及相关资料保存期不少于十年,由董事会秘书负责存档管理[55] - 董事等履行信息披露职责的相关文件和资料保存期不少于十年,由董事会秘书妥善保管[55] - 以公司等名义对监管部门的正式行文保存期不少于十年,由董事会秘书妥善保管[56] - 证券事务部保管公司招股说明书等资料原件,保管期限不少于十年[56] 制度生效 - 本制度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原《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2013年6月27日审议通过)等废止[58]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并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股份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提示性公告
2024-08-05 12:13
公司事项 - 2024年6月24日收到上交所《落实函》[1] - 会同中介机构研究落实并回复《落实函》问题[2] - 回复内容于2024年8月6日在上交所网站披露[2][4]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需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2] - 事项审核及注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2]
厦门国贸:关于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不特定对象增发A股股票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报告
2024-08-05 12:13
业绩数据 - 2023年和2024年1季度,供应链管理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99.37%和99.66%[9] - 2023年供应链管理业务营收4652.95亿元,同比降7.92%[9] - 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19.15亿元,同比降46.65%[9] - 2023年地产结算收入降98.85%,房地产业务归母净利润减超12亿元[9] - 2023年金融服务业务毛利降约3.60亿元,供应链管理业务毛利降约3.34亿元[10] - 2022 - 2023年,供应链管理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27%和1.31%,期现结合毛利率分别为1.49%和1.47%[12] - 2023年谷物营收239.49亿元,经营货量949.09万吨,期现结合毛利 -1.48亿元[17] - 2022年谷物营收340.95亿元,经营货量1253.13万吨,期现结合毛利5.45亿元[17] - 2023年纸张营收205.25亿元、经营货量545.10万吨、毛利2.71亿元[18] - 2023年纸浆营收170.12亿元、经营货量348.46万吨、毛利2.72亿元[18] - 2023年棉花营收82.39亿元、经营货量51.65万吨、毛利2.80亿元[18] - 2024年1季度营收96.88亿元,同比降21.59%;净利润4.10亿元,同比降44.50%[21] - 2024年1季度供应链管理业务营收965.49亿元、毛利15.15亿元、毛利率1.57%[22] - 2024年1季度健康科技业务营收0.30亿元、毛利1.12亿元、毛利率37.15%[22] - 2024年1 - 3月中国粗钢累计产量25655万吨,同比降1.9%[24] - 2024年1 - 3月中国生铁累计产量21339万吨,同比降2.9%[30] - 2024年1 - 5月未经审计营收1690.86亿元,较去年同期降23.59%,归母净利润7.14亿元,较去年同期降31.01%[39][40][42] - 2024年4 - 5月月均营收361.03亿元,较一季度月均上升,月均归母净利润1.52亿元,较一季度月均上升[40] 业务运营 - 2023年金属及金属矿产品类营收下滑,铁矿、铜矿经营货量减少,钢材经营货量提升[15][16] - 2023年12月谷物月度成交均价较1月下滑23.72%,经营货量下滑,农林牧渔营收同比下降[18] - 2024年1季度钢材营收280.25亿元、经营货量779.09万吨、毛利4.70亿元[24] - 2024年1季度铁矿营收106.45亿元、经营货量1176.10万吨、毛利1.35亿元[24] - 2024年1季度铜矿营收16.64亿元、经营货量13.41万吨、毛利 - 0.48亿元[24] - 2024年1季度金属及金属矿产营收477.70亿元、经营货量2077.19万吨、毛利7.94亿元[27] - 2024年1季度能源化工营收231.66亿元、经营货量977.35万吨、毛利6.27亿元[27] - 2024年1季度农林牧渔营收239.73亿元、经营货量642.82万吨、毛利3.90亿元[27] 项目建设 - 供应链数智一体化升级建设项目拟购置软件,采取“采购 + 二次开发”形成自有数字化平台/系统,含八个模块[46] - 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规划物流业务中台和供应链金融项目[47] - 数字化风控平台围绕风险识别、监控、控制,贯穿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48] - 供应链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系统分成贸工销协同联动等四个部分[50] - 供应链产业互联网系统以供需资源切入,通过多元化交易形式满足多场景需求[54] - 供应链数智一体化升级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79,252.64万元[68] - 项目设备及软件购置费合计66,922.64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12,014.30万元,软件购置费54,908.34万元[68] 项目效益 - 数字工厂运营模式预计节约人工成本20%,整体生产效率提高15%[77] - 物流业务中台预计提高订单履行速度15%[78] - 供应链金融项目预计客户信贷批核率提升50%,金融机构直接融资规模提升40%[79] - 数字化风控平台预计风险识别速度提升30%,风险应对效率提升25%[80] - 供应链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系统预计供应商响应时间缩短20%,订单处理速度提升30%,结算效率提升20%[81] - 产业互联网平台预计新增客户数量增加20%,在线交易量提升50%[83] - 财务智能化平台系统预计带来20% - 40%财务流程效率提升,5年内节约25%的财务人员新增规模[85] 船舶项目 - 新加坡燃油加注船舶购置项目租赁模式年均营收1728万美元,最高可实现收入1800万美元[93] - 新加坡燃油加注船舶购置项目年均毛利率为78.28%,年均净利率为54.79%[94][95] - 干散货运输船舶购置项目建设期3年,年均营收1,248.36万美元(不含税)[99] - 干散货运输船舶购置项目年度平均毛利率为44.17%[100] - 干散货运输船舶购置项目完全达产后正常年份净利率为38.20%,年均所得税额为92.89万美元[104][107] 衍生品业务 - 2021 - 2023年商品衍生品购入金额分别为21,642,264.18万元、21,398,637.60万元和18,261,628.2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6.57%、41.00%和39.01%[115][116] - 2021 - 2023年外汇衍生品购入金额分别为823,985.00万美元、1,205,285.99万美元和813,746.11万美元,占年度进出口外币结算金额比例分别为52.87%、76.70%和61.57%[115][118] - 2021 - 2023年商品衍生品业务损益分别为 - 137,786.90万元、132,008.60万元和82,202.96万元[115] - 2021 - 2023年外汇衍生品业务损益分别为 - 4,682.34万美元、13,705.88万美元和 - 21,279.88万美元[115] 其他 - 截至2023年末,供应链管理业务相关库存总额1,584.53万吨[116] - 截至2023年末,共持有655.24万吨期货合约[116] - 截至2023年末,共持有12.85万吨期权合约[116] - 截至2023年末,期末外币货币性项目美金余额为15.36亿美元,外汇合约中对应的美金合约本金为13.37亿美元[118] - 公司针对衍生金融业务建立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119]
厦门国贸:关于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不特定对象增发A股股票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专项说明
2024-08-05 12:13
业绩数据 - 2023年和2024年1季度,供应链管理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99.37%和99.66%[6] - 2023年,供应链管理业务营收4652.95亿元,同比下降7.92%[6] - 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19.15亿元,同比下降46.65%[6] - 2023年,地产结算收入大幅下降98.85%,房地产经营业务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超12亿元[6] - 2023年,金融服务业务毛利同比下降约3.60亿元[7] - 2023年,供应链管理业务毛利同比下降约3.34亿元[7] - 2022年和2023年,供应链管理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27%和1.31%[8] - 2024年1季度公司未经审计营业收入968.80亿元,同比下降21.5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10亿元,同比下降44.50%[17] - 2024年1 - 5月公司未经审计营业收入1690.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59%,归母净利润7.1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01%[30][32][34] - 2024年4 - 5月月均营业收入361.03亿元,月均归母净利润1.52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月均上升[30] 业务经营数据 - 2023年,金属及金属矿产品类中,铁矿经营货量收缩,铜矿相关产品经营货量减少[11] - 2023年,钢材经营货量较2022年有所提升[12] - 2023年12月,谷物月度成交均价较1月下滑23.72%[14] - 2024年1季度金属及金属矿产营业收入477.70亿元,经营货量2077.19万吨,期现结合毛利7.94亿元;2023年1季度分别为646.70亿元、3300.53万吨、8.74亿元[17] - 2024年1季度能源化工营业收入231.66亿元,经营货量977.35万吨,期现结合毛利6.27亿元;2023年1季度分别为335.23亿元、1477.37万吨、4.74亿元[17] - 2024年1季度农林牧渔营业收入239.73亿元,经营货量642.82万吨,期现结合毛利3.90亿元;2023年1季度分别为228.18亿元、523.27万吨、3.96亿元[17] - 2024年1 - 3月中国粗钢累计产量25655万吨,同比下降1.9%,公司钢材、铁矿3月月度成交均价较1月分别下滑1.56%及3.68%[18] - 2024年1 - 3月中国生铁累计产量21339万吨,同比下降2.9%,公司煤炭3月月度成交均价较1月下滑7.51%[22] - 2024年1季度钢材期现结合毛利增加,因钢材价格下降幅度大,期货盈利高[18] - 2024年1季度煤炭期现结合毛利增加,因焦煤、焦炭价格下降幅度大,期货盈利高[22] 项目建设 - 供应链数智一体化升级建设项目拟购置软件形成自有数字化平台,含八个模块[37][38] - 供应链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分“前 - 中 - 后”三端,促进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38] - 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规划物流业务中台和供应链金融项目[39] - 数字化风控平台围绕风险识别、监控、控制,贯穿三个阶段[40] - 供应链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系统分四个部分,推动供应链生态协同发展[42] - 供应链产业互联网系统建设分两部分,满足多场景需求[46] - 供应链数智一体化升级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79,252.64万元[62] - 项目设备及软件购置费合计66,922.64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12,014.30万元,软件购置费54,908.34万元[62]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合计12330万元,其中建设期租赁费126万元,人员工资12204万元[67] 项目效益 - 供应链智慧运营管理平台预计节约人工成本20%,提高整体生产效率15%[70] - 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物流业务中台预计提高订单履行速度15%[71] - 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项目预计客户信贷批核率提升50%,金融机构直接融资规模提升40%[72] - 数字化风控平台预计风险识别速度提升30%,风险应对效率提升25%[73][74] - 供应链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系统预计供应商响应时间缩短20%,订单处理速度提升30%,结算效率提升20%[75] - 供应链产业互联网系统预计新增客户数量增加20%,在线交易量提升50%[76] - 财务智能化平台系统预计带来20%-40%财务流程效率提升,5年内节约25%的财务人员新增规模[78] - 国贸私有云平台软件系统预计系统可靠性提升至99.99%,数据备份时间缩短50%[79] 船舶项目 - 新加坡燃油加注船舶购置项目租赁模式年均营业收入1728万美元,最高可实现收入1800万美元,年均毛利率为78.28%[88] - 新加坡燃油加注船舶购置项目年均净利率为54.79%,管理费用按营业收入的0.001%估算,项目操作管理费年均为414.72万美元,销售费用按营业收入的0.12%估算,所得税税率为0[89] - 干散货运输船舶购置项目建设期3年,单艘运输船舶租金18,500美元/天,两艘合计37,000美元/天,年均运营天数355.15天,年均营业收入1,248.36万美元(不含税),运营系数0.95[93] - 干散货运输船舶购置项目年度平均毛利率为44.17%,两艘船舶投入使用第一年运营成本合计378.67万美元,船舶运营成本每5年按2.5%增长估算[95] - 干散货运输船舶购置项目两艘船舶每年折旧费总计为195.76万美元,修理费合计年均为93.98万美元,年总成本每5年按2.5%增长估算,年均总成本为697.64万美元[96][97][98] - 干散货运输船舶购置项目完全达产后正常年份净利率为38.20%,管理费用按营业收入的0.1%估算,所得税税率为16.50%,年均所得税额为92.89万美元[99][100][102] 衍生品业务 - 公司商品衍生品业务品种包括期货、掉期、期权等,在国内期货交易所及境外经纪公司或银行进行,外汇合约业务涉及美元等,与有资质金融机构开展[110] - 报告期内公司商品衍生品购入金额分别为21,642,264.18万元、21,398,637.60万元和18,261,628.2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57%、41.00%和39.01%[111] - 2023年末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相关库存总额1584.53万吨,其中金属及金属矿产、能源化工和农林牧渔分别为744.60万吨、444.90万吨和395.03万吨[112] - 2023年末公司持有期货合约655.24万吨,其中金属及金属矿产、能源化工和农林牧渔分别为235.59万吨、234.42万吨和185.23万吨[112] - 2023年末公司持有期权合约12.85万吨,其中金属及金属矿产、能源化工和农林牧渔分别为2.48万吨、5.35万吨和5.02万吨[112] - 2023年商品衍生品购入金额18261628.28万元,主营业务收入46818089.35万元,商品衍生品规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39.01%[112] - 2023年外汇衍生品购入金额813746.11万美元,年度进出口外币结算金额1321596.93万美元,外汇衍生品规模占年度进出口结算金额的比例61.57%[112] - 2023年商品衍生品业务损益82202.96万元,外汇衍生品业务损益 - 21279.88万元[112] - 2023年末公司期末外币货币性项目美金余额为15.36亿美元,外汇合约中对应的美金合约本金为13.37亿美元[113] - 公司制定《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套期保值业务专门管理[114] - 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等审议“开展衍生品业务议案”,明确业务规模限额和操作模式[114] - 经核查,公司开展衍生金融业务与主营业务相关,规模匹配,内控完善且无投机套利交易[117]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4-07-19 08:52
担保情况 - 公司拟为子公司国贸物流提供5亿元担保[2][3][10] - 2024年度公司担保总额不超1640亿元[3] - 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对外担保发生总额1239.77亿元[11] - 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况[3][11] 子公司情况 - 国贸物流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持股100%[6] - 2023年国贸物流总资产10942.76万元、净利润984.37万元[8] - 2024年一季度国贸物流总资产12096.16万元、净利润294.97万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