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600628)

搜索文档
最新世界500强出炉:沃尔玛稳坐第一,还有这些最赚钱制药公司
第一财经· 2025-07-29 13:09
全球500强企业总体表现 - 全球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达4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三分之一以上,同比增长1.8% [1]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微增至322亿美元 [1] - 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0.4%至2.98万亿美元 [1] - 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1] 零售行业头部企业分析 - 沃尔玛连续12年蝉联榜首,亚马逊保持第二,国家电网、沙特阿美、中国石油分列第三至第五 [3] - 沃尔玛第一财季总营收1656亿美元(同比+2.5%),营业利润71.35亿美元(同比+4.3%),山姆会员店和电商为增长核心 [4] - 沃尔玛通过全渠道布局(跨境电商+实体零售)应对行业挑战,会员费收入达16.28亿美元 [4] - 家乐福、乐购、麦德龙分别排名第113、129、477位 [4] 能源与资源领域重点公司 - 国家电网凭借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技术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三,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5]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排名第6位 [6] - 山东黄金集团首次上榜(第465位),受益于2024年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业绩增长 [6] 制药行业竞争格局 - 最赚钱50强中制药企业占3家:默沙东、诺和诺德、强生(新上榜2家) [7] - 默沙东2024年利润171.17亿美元(同比+45.9倍),Keytruda销售额294.82亿美元(占营收46%) [8] - 诺和诺德利润146.44亿美元(同比+20.6%),司美格鲁肽系列销售额293亿美元(同比+38%) [8] - 2025年Q1司美格鲁肽以78.64亿美元销售额超越Keytruda(72亿美元)成为新"药王" [9] - 安进新入围500强但利润下降39.1%至40.9亿美元,广药集团连续三年上榜但利润仅3.17亿美元 [9][10]
最新世界500强出炉:华为重回前100
第一财经· 2025-07-29 11:54
2025《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总体情况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41.7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占全球GDP三分之一以上 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2] - 排名前十的科技公司包括亚马逊(第2)、苹果(第8)、Alphabet(第13)和微软(第22) [2] - 英伟达排名从第222名跃升至第66名 成为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美国公司 [2] - 中国科技公司前100强包括鸿海精密(28)、京东(44)、中国移动(58)、阿里巴巴(63)和华为(83) [2] - 拼多多成为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国公司 京东仍为排名最高的大陆民营企业 [2] 高技术企业表现 - 34家高技术企业进入500强 平均营业收入967亿美元 平均盈利181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9.6%和24% [3] - 高技术企业营业收益率位居行业前列 [3] - 华为销售额保持增长势头 营收接近1200亿美元 但盈利约87亿美元 较去年有所下滑 [3] 盈利能力分析 - 英伟达利润同比增长约145% 首次进入利润榜前十位列第六 [4] - 微软、Meta和亚马逊分别位居利润榜第五、第七和第八位 [4] - 台积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进入利润榜中国科技公司行列 [4] - 英伟达以超过55%净利润率位居利润率榜榜首 [4] - 台积公司和SK海力士分别位居利润率榜第三和第八 腾讯第九 拼多多第十二 [4] - 拼多多以超过36%净资产收益率位列收益率榜第25位 为中国公司最高 [4] - 34家公司未能实现盈利 英特尔亏损超过187亿美元位列亏损榜第二 [4] 重点科技公司表现 华为 - 排名第83位 营收1198.128亿美元 较去年上升20位 时隔两年重返前100名 [5] - 手机业务营收占比从50%缩减至35% 去年恢复至40% 但出货量未达历史高峰 [5] - 五大业务板块均同比增长 汽车业务收入增长数倍且首年盈利 [5] - 面临复杂外围环境挑战 需构建坚韧供应链能力 [6] - 计划未来三年加大根技术投入 鸿蒙生态处于量变到质变关键节点 [6] 英伟达 - 排名从第222位升至第66位 年收入超过1300亿美元 增长约114% [7] - 受益于全球AI芯片需求 过去两年收入大幅增长 [7] - 创始人称华为芯片取代英伟达只是时间问题 [6] 芯片行业 - 台积公司排名跃升60位至第126名 利润率榜位居第三 [7] - 英特尔出现自1986年以来首次净亏损 市值缩水一半至906.04亿美元 仅为AMD的41%和英伟达的2% [8] - 高通排名第399位 上升27位 总营收389.62亿美元增长9% 净利润101.42亿美元增长40% [9] - 高通汽车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55% 但手机市场需求低迷影响利润率 [9] - 与苹果基带协议2026年到期 若不续约可能影响10%-20%收入 [9] 电商企业 - 亚马逊维持第2名排名 2024年净销售额6380亿美元增长11% AWS销售额1076亿美元增长19% [10] - 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243亿美元 重点投入人工智能 [10] - 京东排名第44位上升3名 阿里巴巴第63位上升7名 [10] - 拼多多排名第266位上升176名 成为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国公司 [10] - 美团排名从384名升至327名 [10] 互联网公司战略调整 - 阿里巴巴对非主营业务"瘦身" 持续投资云计算 重振电商战略初见成效 [11] - 国内电商客户管理收入重拾快速增长 通义千问和阿里云收入提升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11] - 拼多多海外业务Temu在北美与欧洲快速渗透 但面临履约成本与合规压力 [11] - 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降45% 利润将进入下降趋势 [11] - 外卖行业竞争加剧 京东上线外卖服务引发美团、阿里跟进 [11] - 美团7月外卖订单创下新高 但平台发声反对内卷 提出从"比价格"回归"比品质" [11] 消费电子与硬件企业 - 苹果排名下降一位至第8位 年收入约3900亿美元增长2% 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12] - 鸿海精密排名从32位升至28位 AI助推服务器业务增长 预计2025年AI服务器销售额将与手机销售额相当 [12] - 立讯精密排名第423位上升 年收入约374亿美元 和硕从375位降至461位 [13] - 联想集团排名196位上升52名 2024/25财年收入4985亿元人民币增长21% [13] - 小米集团排名从397名跃升至297位 去年收入3659.1亿元创历史新高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321亿元 [13] - 美的集团排名第246位提升31位 海尔智家第390名提升17位 业绩均创历史新高 [13] - 三星电子排名从31位提升到27位 LG电子、索尼、松下排名均有所下滑 [14]
最新世界500强出炉:华为重回前100,英伟达净利润率排第一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29 11:12
全球500强总体表现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41.7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占全球GDP三分之一 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达历史峰值 [1] 科技企业排名与变动 - 前十企业中亚马逊第2 苹果下降1位至第8 Alphabet第13 微软第22 [1] - 英伟达排名从222跃升至66 成为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美国公司 [1][6] - 中国科技公司前100包括鸿海精密(28) 京东(44) 中国移动(58) 阿里巴巴(63) 华为(83) [1] - 拼多多排名上升176位至266 成为排名提升最多中国公司 京东仍为中国大陆民营公司最高排名 [1][8] - 华为排名上升20位至83 时隔两年重返前100 [1][4] - 台积电排名跃升60位至126 高通上升27位至399 [6][7] 盈利能力表现 - 34家高技术企业平均营业收入967亿美元 平均盈利181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9.6%和24% [2] - 英伟达利润同比增长145% 首次进入利润榜前十位列第六 微软第五 Meta第七 亚马逊第八 [2] - 利润率榜英伟达以超55%净利润率居首 台积电第三 SK海力士第八 腾讯第九 拼多多第十二 [3] - 净资产收益率榜拼多多以超36%位列第25 中国公司前十包括腾讯 比亚迪 宁德时代等 [3] - 34家公司未盈利 英特尔亏损187亿美元位列亏损榜第二 [3][7] 重点企业业务动态 - 华为年营收1198亿美元 盈利87亿美元同比下滑 手机业务占比恢复至40% 汽车业务首年盈利且增长数倍 [2][4] - 英伟达年收入超1300亿美元 同比增长114% 受益AI芯片需求 [6] - 亚马逊净销售额6380亿美元 增长11% AWS销售额1076亿美元增19% 资本支出243亿美元 [8] - 拼多多调整后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降45% Temu在欧美快速渗透但面临成本压力 [9] - 联想年收入4985亿元人民币增21% 小米收入3659亿元创新高 汽车业务收入321亿元 [11] - 英特尔市值906亿美元 仅为AMD的41%和英伟达的2% 代工业务影响盈利 [7] 行业竞争与战略布局 - AI推动芯片行业变革 英伟达 台积电受益 英特尔面临困境 [6][7] - 中国外卖行业竞争加剧 京东 美团 阿里展开"三国杀" 后期转向品质竞争 [10] - 华为加大根技术投入 聚焦鸿蒙生态和AI终端发展 [5] - 家电行业美的排名246升31位 海尔智家390升17位 均创业绩新高 [12] - 日韩电子企业除三星排名升至27外 LG 索尼 松下排名均下滑 [12]
四年来澳首府城市房价全线上涨 你退休时更如何能多出83万澳元?澳洲股票基金排行榜出炉 成都⇌重庆50分钟将刷新世界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7-25 15:40
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 - 澳大利亚八个首府城市独立房价格中位数在第二季度上涨2.3%至120.8万澳元,为四年来首次全线上涨 [2] - 悉尼和墨尔本独立房价格中位数分别达172.2万澳元和106.4万澳元,布里斯班、珀斯和阿德莱德创历史新高 [2] - 首府城市公寓价格中位数上涨2.3%至69万澳元,达尔文以5.6%涨幅领跑,悉尼等四城公寓价格创历史新高 [4][5] - Domain研究主管指出2月和5月降息提振买家信心,若8月再降息可能进一步推高房价 [6] 澳洲股票基金表现 - 2025财年澳洲股票基金前五名回报率均超20%,Chester Opportunities Fund以25.4%居首 [6] - 金融板块全年上涨29.2%,能源和原材料板块分别下跌8.4%和近2% [6] - 可持续基金因避开能源股、侧重银行和科技股表现突出,前五名中占四席 [6] 碳酸锂市场动态 - 碳酸锂主力合约7月25日触及涨停,涨幅7.99%至80520元/吨,年内累计上涨5.01% [13][14] - 银河期货指出供应扰动和"反内卷"情绪推动上涨,但下游需求疲软导致观望情绪浓厚 [15] - A股锂矿概念股24日集体上涨,盛新锂能等涨停;14家披露中报预告的锂矿企业中7家亏损 [16][17] 科技与能源行业 - 英特尔Q2营收128.6亿美元超预期,但调整后每股亏损0.1美元,计划裁员15% [19] - 特斯拉Q2营收同比下降12%至224.96亿美元,净利润下降16%,毛利率降至17.2% [19] - 英国石油放弃澳大利亚360亿美元绿氢项目,转向聚焦化石能源盈利 [22] 零售与供应链 - 京东超市与澳洲三大牛肉供应商签署5亿元采购协议,涵盖草饲牛肉、和牛等品类 [22] - Coles表示将通过京东6亿用户拓展中国市场,2025年为其品牌在华推出首年 [22] 人力资源市场 - 澳洲CEO年薪超70万澳元居首,高薪职位集中在悉尼,三分之二员工计划12个月内跳槽 [23] - 矿业重型机械操作员以33万澳元年薪进入前十,显著高于全国平均14.19万澳元 [23]
塔尖人群重返楼市,广州凯旋新世界屡现大客跨区扫货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0:53
广深顶级豪宅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单价15万-20万/m²豪宅成交量深圳同比飙升960%,广州激增116.7% [1][2] - 单价20万+/m²顶豪成交量广州暴涨233.3%,上海增长17.3% [1][2] - 总价5000万以上顶豪一二手成交量同比增幅分别达48.5%和43% [2] - 总价3000万-5000万一手豪宅成交下滑近三成,反映供应稀缺 [2] - 香港2000万港元以上二手私人住宅及5000万港元以上二手豪宅登记宗数创近年高位 [2] 凯旋新世界项目表现 - 广粤观邸组团开盘至2025年4月底网签19套单价20万+豪宅,居广州销冠及全国第二 [2] - 过去三年珠江新城每成交3套单价20万+二手豪宅就有1套来自凯旋新世界 [7] - 项目吸引全国顶级购买力,包括置换需求、跨区域投资及法拍溢价案例(如4034万元成交) [4] 顶豪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房地产开发周期导致供应滞后,过去四年土地成交收缩加剧豪宅稀缺性 [3] - 股票、债券等传统投资渠道波动促使塔尖人群转向核心城市稀缺房产 [3] - 核心地段+圈层价值使顶豪被视为"确定性资产"和资本避风港 [3] 凯旋新世界核心优势 - 珠江新城罕有超大型低层低密社区,拥有4.8万m²园林及珠江公园景观资源 [4] - 传世尊邸组团主打建面254-835m²大平层,空间设计满足塔尖人群需求(如277m²四房双主套) [5][7] - 地段价值、超前规划及顶级物业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4] 产品设计亮点 - 传世尊邸277m²户型设近20米观景长廊,主次卧飘窗与客厅阳台形成连贯景观面 [7] - 低密度洋房布局,全屋承重墙少便于高定改造,公区可容纳20人聚会 [5][7]
成都重庆50分钟,成渝中线高铁将刷新世界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08:32
高铁技术突破 - 成渝中线高铁将实现40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成为中国首条预留400公里时速条件的高速铁路[1] - CR450动车组将应用于成渝中线高铁,实现时速400公里运营[1] - 该线路开通后成渝间通达时间缩短至50分钟[1] 区域经济影响 - 成渝双城间现有高铁班次密度达每9分钟1列,日人员流动量超100万人次[3] - 时速400公里将显著提升区域经济活跃度,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4] - 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DP达87193亿元,占西部地区30.3%,全国占比从2020年6.3%提升至6.5%[4] 国家战略布局 - 2020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累计投入超11万亿元,共建重大项目超800个[4] - 成渝地区被定位为国家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之一[4] - 高铁网络建设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确保极端情况下资源快速调动[5] 产业发展机遇 - 时速提升将优化产业链布局,增强科技创新协同,扩大高端服务业辐射范围[4] - 高铁网络促使城市间形成发展共同体,提升区域资源配置效率[6][7] - 成渝地区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具备发展最快高铁的多重独特优势[5]
美向中国供货H20,中国限制正极材料:美教会中国打开新世界大门
新浪财经· 2025-07-21 11:31
美国政府允许H20芯片对华出口 - 美国政府批准英伟达H20芯片向中国供货 美国商务部长声称此举是基于稀土磁铁交换和技术控制策略 旨在使中国对美国技术形成依赖 同时确保美国企业使用最优芯片[1] 中国企业反应冷淡 - 包括字节跳动在内的中国厂商未提交H20芯片购买申请 其他中国企业也未表现出采购热情 反映市场需求疲软[4] - 中国企业冷淡态度暗示可能已自主研发出同等级别人工智能芯片 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4] 中美技术博弈态势逆转 - 中国在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控制90%产能和近乎全部制备技术[6] - 中国政府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纳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对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技术参数设定明确限制标准(如压实密度>2.58g/cc、可逆容量≥160mAh/g等)[7] - 美国对华极限制裁促使中国形成完整产业链和自主技术能力 在稀土、无人机、电池等技术领域实施反向出口管制[8][10] - 美国商务部长对中国技术能力的轻视被行业评论视为"极其天真" 中国已具备多领域制裁反制能力[10] 行业格局重构 - 中国企业通过八年技术攻关突破半导体封锁 不再接受美国次等芯片供应策略[6] - 中国在关键科技领域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覆盖 成为拥有"完整产业链+无限产能+技术自主"的"六边形战士"[8][10]
2025年RWA代币化新世界
搜狐财经· 2025-07-16 04:35
RWA代币化概述 - 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资产(如房地产、债券、绿色能源设备)转化为链上数字通证,提升流动性和降低投资门槛 [1][2] - 截至2025年6月,全球链上RWA资产总价值突破233亿美元,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2][16] - 区块链的透明性和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特性,解决了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和中介繁琐的问题 [2][21] 中国RWA发展 - 香港通过监管沙盒机制推动RWA试点,2025年《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明确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常规化发行 [3][11] - 内地案例:朗新集团将9000座充电桩收益权打包上链完成1亿元跨境融资;协鑫能科光伏电站资产代币化融资超2亿元 [3] - 算力资产成为新方向,南方润泽科技、万国数据中心等REITs项目获批,BEVM推出算力RWA生态计划 [4][11] 全球RWA进展 - 美国市场:BlackRock等资管巨头推动国债基金和私募债权上链,单个项目管理资产超20亿美元;房地产平台RealT最低投资门槛50美元 [5] - 欧洲在MiCA法案框架下完成房地产证券代币化试点;迪拜计划2033年RWA市场规模达163亿美元 [5] - 传统金融资产(股票、债券、私募股权)通过区块链实现自动化分红和24小时交易,Ondo Finance推出美债基金代币 [5][27] RWA市场结构与技术发展 - 市场结构分为五层:资产来源层、通证化中介层、流通交易层、监管服务层、投资者参与层 [26][28] - 技术演进:2017年DeFi萌芽,2021年Centrifuge与MakerDAO合作,2023年摩根大通等机构启动RWA试点 [22][27] - AMM机制(如Uniswap的恒定乘积公式)推动链上流动性,RWA通证持有人数达506,324(2025年) [18][20] 未来展望 - 波士顿咨询预测2030年全球RWA市场规模达16.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 [7] - RWA将实现金融普惠,降低投资阶级壁垒,并通过区块链透明度提升公平性 [21][7] - 技术、监管、定价机制的协同发展是RWA实现万亿规模的关键 [12][27]
RWA,代币化新世界
搜狐财经· 2025-07-14 09:41
RWA概念与市场现状 - 真实世界资产(RWA)指现实世界中的非数字实体资产及其收益权通过区块链技术通证化 使资产能够在链上交易和流通[1] - 截至2025年6月全球链上RWA资产总价值突破233亿美元[1] - RWA在Web3.0与传统经济融合中起关键推动作用 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资产直接带入链上世界[1] RWA的核心价值 - 显著降低投资门槛 使房地产、艺术品等难以分割和流动性不足的资产以更灵活形式进入市场[3] - 通过通证化释放投资流动性 扩大资产配置选择范围并提升交易便捷性[3] - 区块链技术提供资产交易透明度和公平性 确保资产流转过程可视化并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3] 中国RWA应用案例 - 朗新集团联合蚂蚁数科完成国内首单新能源实体资产RWA项目 以9000座充电桩为锚定资产完成1亿元人民币融资[9] - 协鑫能科与蚂蚁数科锚定湖南、湖北两省82MW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 完成全球首单光伏绿色资产RWA 融资金额超2亿元[9] - 项目探索AI+区块链协同构建新能源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运营 为光伏行业提供高效灵活融资路径[9] 稳定币监管框架 - 在香港发行或推广锚定港元的稳定币需取得金融管理专员许可[13] - 设立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 要求满足资本要求、治理结构和合规条件[13] - 要求稳定币发行人持有与发行量等值的储备资产 且储备资产需具备高流动性和低风险[13] - 必须按面值处理赎回请求 不得设置不合理赎回限制[13] - 需定期披露储备资产情况、审计报告和风险管理措施[13] AI算力RWA应用 - 全球AI算力租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46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636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达22.3%[14] - 算力租赁具备高增长性、收益透明性、融资迫切性特征 成为继充电桩后最具潜力的链上资产标的[14] - 算力RWA将"算力使用权"与"算力所有权"剥离 可能催生全球算力资源动态定价市场[14] 全球RWA发展前景 - 美债、房地产、信贷等高频资产正加速上链 但跨境合规、链下托管、定价机制仍是关键制约因素[21] - 技术与监管协同进展将决定RWA能否实现万亿级资产规模[21] 相关上市公司数据 - 协鑫能科(002015.SZ)收盘价12.87元 市值208.92亿元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24.82/21.04/18.13倍[21] - 朗新集团(300682.SZ)收盘价21.35元 市值230.63亿元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28.25/23.24/19.56倍[21] - 海南华铁(603300.SH)收盘价10.35元 市值206.03亿元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24.13/18.44/15.67倍[21] - 盈峰环境(000967.SZ)收盘价6.76元 市值214.09亿元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31.38/26.07/21.86倍[21] - 四方精创(300468.SZ)收盘价44.37元 市值235.45亿元[21] - Robinhood(HOOD.O)收盘价97.98元 市值864.64亿元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68.07/59.61/41.54倍[21]
《死亡搁浅2:冥滩之上》:小岛秀夫的美丽新世界丨触乐
36氪· 2025-07-12 02:37
游戏设计特点 - 《死亡搁浅2》延续了小岛秀夫过往作品的潜行系统,并大幅提升了战斗爽快度,初期即提供多样化武器且不强制潜行玩法[8] - 移动系统简化明显,新增货船DHV麦哲伦号实现无时间惩罚的快速传送,高空索道支持曲线搭建,道路建设资源需求降低[10] - 保留初代核心异步联机基建系统和短途送货即时反馈机制,结合更慷慨的资源投放形成差异化体验[11] 日式游戏架构特征 - 世界观呈现侧重象征意义而非实感,匪帮等敌对势力行为缺乏逻辑闭环,事件多通过叙述而非动态展示[14] - 场景设计呈现"人工布置感",与欧美开放世界强调生态自洽形成鲜明对比,体现日本游戏传统设计哲学[14][15] 电影化叙事手法 - 采用真实画风+固定视角+简约UI的基础框架,通过播片占比超30%强化影视质感[18][21] - 创新性融入动态运镜,如送货时自动拉远镜头配合背景音乐营造电影化氛围,但整体仍保持"玩看分离"的传统模式[28] 产品迭代与市场反馈 - 续作淡化初代孤绝氛围,加入偶人陪伴系统,战斗难度下调60%,资源获取效率提升使整体基调更轻松[34][37] - 核心争议从初代的"玩法认同"转向续作的"风格转型",部分老用户批评其过度迎合大众导致独特性流失[37] 创作者风格演进 - 小岛秀夫通过《死亡搁浅》系列实现从"后地震时代连结主题"到"后疫情时代虚拟共存"的价值观迭代[33][34] - 保持高频创新节奏,61岁仍主导开发一线,作品融合潜行/基建/异步社交等多重机制形成复合体验[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