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600600)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周报:预制菜概念驱动餐供表现居前,关注双节催化-20250924
天风证券· 2025-09-24 12:43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核心观点 - 预制菜规范化概念驱动餐饮供应链短期表现居前 西贝预制菜舆论事件催化加速预制菜标准出台 利好品牌预制菜企业 [5][16] - 娃哈哈预计2026年用"娃小宗"品牌替代"娃哈哈" 此举或利好农夫山泉等竞品市场份额提升 [5][17] - 白酒板块当前PE-TTM为19倍 处于近10年维度6.99%的合理偏低位置 龙头酒企股息回报已较为可观 [3][14] - 继续看好符合"降本增效"(成本下行+内控效率提升)和"市占率提升"(高成长赛道+拓品类+拓渠道)的强α公司 [5][16] - 推荐三大投资主线:景气度延续条线 H2潜在业绩弹性条线 品类空间条线 [5][16][22] 市场表现复盘 - 9月15日-19日食品饮料板块涨跌幅-2.53% 跑输上证综指(-1.30%)和沪深300(-0.44%) [2][23] - 子板块表现:预加工食品+0.32% 软饮料+0.07% 保健品+0.05% 啤酒+0.03% 零食-1.28% 调味发酵品-2.08% 乳品-2.36% 其他酒类-2.76% 白酒-2.95% 烘焙食品-3.49% 肉制品-3.64% [2][23] - 个股涨幅前五:千味央厨+17.59% 日辰股份+11.45% 味知香+10.79% 交大昂立+10.05% 燕京啤酒+2.55% [26][27] 白酒板块 - 白酒板块周跌幅2.95% 表现弱于食品饮料整体及沪深300 金徽酒(-5.95%) 古井贡酒(-5.74%) 迎驾贡酒(-5.24%)跌幅靠前 [3][14][30] - 酒企已陆续开始双节备货 当前整体消费场景仍相对承压 核心高端酒批价短期略向下 [3][14] - 茅台(原/散)批价分别为1770元/1755元 较上周变动-20元/-25元 普五(八代)批价840元 国窖1573批价840元较上周+5元 [50] - 预计25Q3板块业绩端仍或承压 重点关注双节宴席市场恢复程度 [3][14] 啤酒板块 - 啤酒板块周涨幅+0.03% 青岛啤酒股份+2.7% 燕京啤酒+2.6% 华润啤酒-3.6% [4][15] - 2025年1-8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2683.3万千升 同比下降0.2% 8月产量358.3万千升 同比下降1.8% [4][15] - 中长期看 随着后续促消费政策落地 有望带动啤酒销量和升级速度修复 [4][15] 黄酒板块 - 会稽山周跌幅6.32% 古越龙山周跌幅3.15% [3][14] - 2025年上半年代州黄酒产值2.63亿元 同比增长14.3% [3][14] - 近3年代州黄酒总产能由1.8万吨提升至13万吨 [3][14] - 黄酒单品铺货&动销已进入验证期 [3][14] 大众品板块 软饮料 - 软饮料板块周涨幅+0.07% 农夫山泉+4.0% 东鹏饮料+1.5% 康师傅控股-5.5% [17] - 娃哈哈品牌切换短期内或对渠道信任和市场接受度带来考验 饮料市场或面临新一轮竞争格局演变 [17] 休闲食品 - 休闲食品板块周跌幅-2.15% 零食板块-1.28% [18] - 绝味食品因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18] - 西麦食品计划三年内做到中国有机燕麦头部品牌 布局礼品渠道和药食同源粉类产品 [18] 调味品 - 调味品板块周跌幅-2.08% 日辰股份涨幅居前 [19] - ST加加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9] - 25年调味品部分企业有望享受成本红利 利润弹性有望释放 [19] 餐饮供应链 - 预加工食品周涨幅+0.32% 烘焙食品周跌幅-3.49% [19] - 随着促消费政策落地 行业需求有望回暖 带动估值修复 [19] 乳制品 - 乳品板块周跌幅-2.36% [20] - 2025年9月18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03元/公斤 同比+0% 降幅持续缩窄 [20] - 预计产能端有望在Q3加速去化 [20] 保健品 - 保健品板块周涨幅+0.05% 交大昂立+10% ST春天+2% 百合股份+1% [21] - 仙乐健康泰国产业园奠基 建成后年产能将达24亿粒营养软糖 [21] - 长期看好中游代工企业集中度提升&研发及成本优势凸显 [21] 板块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20日食品饮料板块动态市盈率21.5倍 位于一级行业第22位 [31] - 子板块估值:其他酒类56.99倍 保健品44.33倍 零食34.60倍 软饮料29.53倍 调味发酵品28.93倍 [31] - 预制加工食品本周估值涨跌幅最大(+0.33%) 肉制品本周估值涨跌幅最小(-3.63%) [31] 行业数据跟踪 产量数据 - 2025年1-8月啤酒产量2683.3万千升 同比下降0.2% [4][15] - 8月啤酒产量358.3万千升 同比下降1.8% [4][15] 成本数据 - 2025年9月18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03元/公斤 同比+0% [20] - 白砂糖 猪肉 大豆 棕榈油 大麦 瓦楞纸 聚酯瓶片等原材料价格均有跟踪 [41][42][44][46][49] 渠道数据 - 卤制品门店:绝味食品10725家 紫燕食品5315家 周黑鸭2551家 [73] - 休闲食品门店:赵一鸣5854家 来伊份2934家 良品铺子2262家 零食有鸣1821家 三只松鼠220家 [73]
有球有热爱,青啤球迷大会海上共举杯
环球网· 2025-09-23 12:17
品牌营销活动 - 公司在海上举办第六届全国球迷大会 组织百余位中超和中甲俱乐部核心球迷代表开展中外足球文化交流之旅[1] - 活动包括甲板足球 海风畅饮和韩国济州联足球俱乐部探访 通过海上共创研讨会促进球迷互动[1] - 公司推出北京国安 河南 上海海港 云南玉昆四支球队专属联名罐 融合球队标志性色彩与品牌经典品质[5] 产品组合策略 - 青岛啤酒1903作为主打产品 以浓郁麦芽香气和醇厚口感成为船上最受欢迎饮品[3] - 提供多款特色产品包括纯生(清新顺滑) 白啤(花果香) 鸿运当头铝瓶装(喜庆寓意) 一世传奇和奥古特A6(高品质)[7] - 逸品纯生和水晶纯生等产品覆盖不同口味需求 形成完整产品矩阵[8] 足球产业布局 - 公司赞助2025中超联赛 并通过"球迷欢聚会"小程序开展抽奖活动 连接百万线上球迷[10] - 在全国10座城市升级打造"运动公园" 融合足球训练 啤酒品鉴和球迷联谊功能[10] - 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深度连接品牌 赛事与球迷情感 创新足球消费新场景[12]
青岛啤酒亮相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以百年匠心传时代新声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3 06:39
公司质量成就与行业地位 - 公司作为行业唯一受邀企业出席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并作闭幕发言 分享创新性质量管理体系实践 [1] - 公司作为饮料行业代表登上央视2025年9·15"中国质量 品质生活"晚会舞台 展示技术攻坚与品质跃升故事 [1] - 公司系列产品屡获国内外权威金奖 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 树立"中国质造"高端形象 [4] 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 - 建设啤酒行业规模最大专属麦芽厂 建立"大麦指纹数据库" 攻克酵母菌种高效选育技术和产业化应用难题 [2] - 自主研发生产系统实现1800多道质量监测关键点信息一键呈现 达成全流程透明可追溯 [3] - 创建"基于数字化端到端解码的魅力感知质量管理模式" 荣获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为啤酒行业唯一获此奖项企业 [2][4]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形成九大系列100多个新产品差异化矩阵 新产品上市数量和销售收入居行业首位 [4] - 开发经典 无醇 白啤 生鲜原浆 健康干啤等多元化产品 满足24小时极限履约新鲜到家等消费需求 [3] - 实现专属定制啤酒15箱起订 打造TSINGTAO 1903酒吧 精酿啤酒花园 青岛啤酒节等沉浸式体验场景 [3][4] 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拥有122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获评全球食品饮料行业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 [2] - 坚持传统匠心精神与前沿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数据流贯通全流程实现数字化升级 [2] - 在发酵菌种 风味调控 绿色低碳 产品创新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
啤酒五巨头,半年吸金840亿
36氪· 2025-09-22 10:37
行业格局变化 - 华润啤酒2025年上半年收入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 反超百威亚太成为市场第一 [10][11] - 百威亚太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5.6% 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 [9][10] - 燕京啤酒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 反超重庆啤酒的8.65亿元 [13] 企业业绩表现 - 青岛啤酒营业收入204.91亿元同比增长2.11% 净利润39.04亿元同比增长7.21% [11] - 重庆啤酒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下降0.24% 高端产品营收仅增长0.04% [13][33] - 五大巨头合计营收约842.78亿元 国产三巨头销量均实现2%以上增长 [15][19] 渠道变革影响 - 即时零售推动青岛啤酒在美团闪购销量增长近60% 预计2025年平台成交额突破15亿元 [25][26] - 华润啤酒线上GMV同比增长近40% 即时零售GMV增长50% [27] - 燕京啤酒线上营收增长超30% 传统即饮渠道表现乏力拖累外资品牌业绩 [27][36] 产品策略分化 - 百威亚太和重庆啤酒在即饮渠道优势被削弱 加速向非即饮渠道转型 [36][37] - 国产三巨头增长主要来自中高端产品 外资高端产品增长陷入停滞 [30][34] - 行业高端化竞争白热化 渠道与场景成为重要竞争维度 [35]
青岛啤酒股份(0016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2 08:49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至204.91亿元人民币[9] - 净利润同比增长6.79%至39.74亿元人民币[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21%至39.04亿元人民币[9]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6.72%至39.71亿元人民币[10]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达39.714亿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7.213亿人民币[1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6%至115.37亿元人民币[9]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8.66%至4371万元人民币[9] - 财务费用净收益增长28.58%至2.08亿元人民币[9]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8.47%至12.89亿元人民币[9] - 投资收益率下降32.88%至4124万元人民币[9] - 母公司支付职工现金同比下降2.2%至9.16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9.379亿元)[11] 现金流表现 - 合并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6.0%至47.99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7.139亿元)[11] - 合并销售商品收款同比下降2.0%至202.87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07.090亿元)[11] - 合并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达111.12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20.203亿元)[11] - 合并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收窄至26.16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69.519亿元)[11] - 合并分配股利支付现金同比激增3536.4%至15.96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0.439亿元)[12] - 期末合并现金及等价物余额达46.07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9.592亿元)[12] - 合并税费返还同比减少64.4%至0.66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872亿元)[11] - 合并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下降9.2%至9.49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0.454亿元)[11]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0元)[12] 资产变化 - 货币资金为168.4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9.79亿元人民币下降6.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1.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0.22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56.1%[6] - 存货为20.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5.76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42.0%[6] - 资产总计为523.6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14.20亿元人民币增长1.8%[6]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3,047,649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94,899,060元,增长21.3%[154][155] - 其他应收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83,284,378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0,523,821元,增长8.7%[160] - 存货账面价值从2024年末的3,576,387,537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72,677,300元,下降42.0%[167] - 其他流动资产总额从11.33亿元下降至6.12亿元,其中国债逆回购投资增长53.9%至2亿元[170] - 长期股权投资中河北嘉禾公司确认投资损益776.54万元,并获现金股利650万元[171] - 山东烟台啤酒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减少13.98%,期间确认投资损益1185.58万元[17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债务工具从25.49亿元下降至23.16亿元,减幅9.1%[174] - 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1,138,918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8,523,643元,减少6.4%[176] - 固定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804,204,661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613,195,647元,减少1.6%[178] - 无形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5,437,193,468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450,995,077元,增加13,801,609元[191] - 在建工程总额从6.31亿元增至10.43亿元,增长4.12亿元(65.3%)[185] - 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从2024年底的1.16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4亿元,增长7.5%[188] 负债和权益变化 - 合同负债为54.3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3.13亿元人民币下降34.6%[7] - 负债合计为215.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15.61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299.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90.60亿元人民币增长3.1%[7] - 未分配利润为228.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19.51亿元人民币增长4.1%[7] - 2025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从298.595亿人民币增至307.704亿人民币,增长3.1%[1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未分配利润从219.507亿人民币增至228.537亿人民币,增长4.1%[14] - 2025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达30.618亿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从282.547亿人民币增至292.156亿人民币,增长3.4%[14] 减值与准备 - 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为0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026,192元[131] - 2025年6月30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金额为人民币503,117,13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40,634,666元减少6.9%[131]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9%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2.7%[151] - 对甘肃农垦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青岛啤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共计2624.202万人民币的应收账款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53] - 逾期超过2年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率为100%,金额为125,376,166元[154]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核销应收账款15,135,519元[156] -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为546.28万元,与期初持平,未发生新增计提或转回[169] - 商誉减值准备总额为197,410,739元,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南宁公司(130,895,740元)和华北地区三环公司(24,642,782元)[197] 税务相关 - 企业所得税收率范围为3%至25%,其中南宁公司适用15%优惠税率[138] - 香港子公司适用16.5%利得税率,澳门子公司适用3%-12%累进税率,越南子公司适用20%企业所得税率[138] - 啤酒产品增值税率为13%,金融业务增值税率为6%,工程业务增值税率为9%[139] - 小规模纳税人子公司适用3%增值税征收率[140] - 高端啤酒(人民币3,000元/吨及以上)消费税为每吨250元,低端啤酒为每吨220元[137] - 2018年至2027年期间新购低于500万元设备可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抵扣应纳税所得额[141] - 公司向境外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支付股息时,按10%的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143] 会计政策与计量 - 商誉按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34] - 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次:活跃市场报价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33] - 财务报表编制基于持续经营假设未发现重大怀疑事项[24]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41]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4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债权投资等[4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列示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4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48] - 不符合特定分类条件的金融资产均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50]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51] - 对收入准则形成的全部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51] - 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51]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51] - 信用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51][57] - 公司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应收账款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56]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59] -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61] - 公司根据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和经济实质分类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60] - 公司无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62] - 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62] - 其他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终止确认或摊销计入当期损益[63]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 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64] - 公司不确认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权益性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65] - 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增加或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67] - 应收账款以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 采用减值矩阵确定信用损失[68] - 存货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实际成本[73]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76]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后 影响因素消失可在原计提金额内转回并计入当期损益[76] - 投资性房地产年折旧率房屋建筑物2.4%至4.9% 土地使用权2.0%[87] -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房屋及建筑物2.4%至4.9% 机器设备6.8%至19.4% 运输工具7.9%至19.4% 其他设备9.5%至19.4%[89] - 投资性房地产预计使用寿命房屋建筑物20-40年 土地使用权50年[87]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房屋及建筑物20-40年 机器设备5-14年 运输工具5-12年 其他设备5-10年[89] - 投资性房地产预计净残值率3%至5%[87] -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率3%至5%[89]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83]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86] -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份额确认投资收益[84] - 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当期投资收益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确认[82] - 借款费用资本化需满足资产支出发生、借款费用发生及购建活动开始三个条件[93] -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为实际利息费用减未动用资金收益[93] - 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按超出专门借款的加权平均资产支出乘以资本化率计算[93] - 土地使用权按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30-50年[95] - 商标使用权(除青岛啤酒)按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5-10年[95] - 专有技术按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10年[95] - 青岛啤酒商标使用权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不予摊销[95] - 研发支出研究阶段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满足5项条件方可资本化[96][100]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取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97] - 商誉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损失先抵减商誉账面价值再按比例抵减其他资产[98] - 辞退福利在不能单方面撤回或确认重组成本时确认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105] - 设定受益计划成本包括服务成本、净负债利息净额和重新计量变动[106] - 股份支付按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并在等待期内直线法计入成本[108] - 收入确认时点取决于客户取得控制权时点或履约进度[109] - 应付客户对价冲减交易价格并在孰晚时点冲减当期收入[110] - 政府补助按收到或应收金额计量货币性资产[112] - 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资产寿命内分期计入损益[113] - 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根据补偿期间确认为递延收益或直接计入损益[114] - 租赁负债按租赁付款额现值初始计量并计算周期性利息费用[117] - 租赁变更需重新分摊对价并重新计量租赁负债现值[119] - 公司作为出租人将合同对价按租赁和非租赁部分单独价格分摊[120] - 经营租赁在租赁期内采用直线法确认租金收入[121]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124][126] - 可抵扣亏损结转以后年度时确认相应递延所得税资产[126] - 商誉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30] - 商誉减值测试采用预测期销售增长率等关键假设[130] - 预测参数修订可能导致商誉减值准备增加[130] - 已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不得转回[130] - 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需复核可收回性[127] - 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在满足条件时以净额列报[128] 其他重要事项 - 基本每股收益从2.672元增至2.862元[10]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份总数为1,364,196,788股[19] - 公司注册资本从初始4.824亿人民币增至13.642亿人民币[18] - 公司于2008年发行15亿元人民币分离交易可转债[18] - 公司及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啤酒生产及销售[20] - 公司及合并财务报表于2025年8月26日经董事会批准[22] -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27]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使用港币澳门元和越南盾[28] - 重要性标准: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占合并股东权益比例超过1%或占合并少数股东权益比例超过25%[30] - 对单个合营联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占合并总资产比例超过1%视为重要[30]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36] - 子公司采用与公司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37]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38] - 少数股东分担子公司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份额时,余额仍冲减少数股东权益[39] - 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40]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42] - 境外经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并计入股东权益[43] - 2025年6月30日抵销前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人民币2,536,913,381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342,757,380元增长8.3%[133] - 2025年6月30日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约为人民币564,980,00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32,996,000元减少10.7%[133] - 公司子公司财务公司存放于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缴存比例为吸收存款余额的5%[149] - 公司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5326793亿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31370226亿人民币[145] - 公司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货币资金为7.62865115亿人民币,主要为法定准备金、住房维修基金及保证金[149] - 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总额为99,238,983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31%[157] - 预付款项中账龄超过一年的金额为1,082,330元,较2024年末的1,425,857元下降24.1%[158] - 前五名预付款项期末余额合计110,557,652元,占预付款项总额的47%[159] - 其他应收款中逾期2年以上的金额为71,000,920元[161] - 包装物存货跌价准备为4,894,271元[167] - 其他应收款前五名欠款方期末余额合计为3631.12万元,占其他应收款总额的22.5%[168] - 第一名欠款方其他应收款余额为1500万元,占比9.3%,账龄2-3年且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68]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5171.39万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2986.92万元,减少42.2%[169] - 待抵扣增值税额从3.47亿元下降至1.57亿元,降幅54.8%[170] - 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工具从5171.39万元减少至2986.92万元,转移至非流动资产列示[174] - 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值减少人民币1,550,387元,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9,122,111元降至2025年6
食品饮料行业双周报:8月社零+3.4%,高端酒批价节前承压-20250922
国元证券· 2025-09-22 07:43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4] 核心观点 - 8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4%至39,668亿元,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1-8月累计社零总额323,906亿元,同比增长4.6% [3] - 高端白酒批价在节前承压,飞天茅台原箱/散装批价分别下降30元/40元至1,830元/1,800元,八代普五批价下降10元至840元,国窖1573批价上涨5元至840元 [2] - 灭菌乳新国标实施,禁止在常温纯牛奶中添加复原乳,使用复原乳的乳品将作为调制乳管理 [3] - 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门店数突破20,000家,获得行业认证 [3] 行情回顾 - 近2周(9.8-9.19)A股食品饮料行业(SW)下跌1.48%,跑输上证指数1.68个百分点,跑输深证成指5.29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2.41个百分点 [1][11] - 细分行业中,预加工食品(+0.71%)和软饮料(+0.39%)上涨,零食(-5.82%)、其他酒类(-3.70%)和烘焙食品(-3.23%)跌幅居前 [1][11] - 个股方面,千味央厨(+21.28%)、日辰股份(+14.10%)和味知香(+10.87%)涨幅居前,会稽山(-13.07%)、紫燕食品(-11.79%)和佳禾食品(-11.54%)跌幅居前 [1][11] - 年初至今(1.2-9.19)A股食品饮料行业(SW)下跌3.37%,跑输上证指数17.35个百分点,跑输深证成指28.88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17.78个百分点 [11] 食饮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白酒产量1-8月累计235.2万千升,同比下降9.0%,8月当月产量20.7万千升,同比下降18.2% [26] - 啤酒产量1-8月累计2,683.3万千升,同比下降0.2%,8月当月产量358.3万千升,同比下降1.8% [31] - 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03元/公斤,同比下降3.5%,环比持平 [2][34] - 猪肉全国市场价24.70元/公斤,同比下降22.1%,环比下降0.5% [2][38] - 黄大豆1号期货结算价3,906元/吨,同比下降6.5% [2][38] - 水瓶级PET国内市场价6,100元/吨,同比下降3.2% [2][38] - 瓦楞纸生产资料价格2,748.1元/吨,同比上升5.5% [2][38] - 大麦现货价2,232.5元/吨,同比上升1.6%,7月大麦进口均价267.1美元/吨,同比上升4.7% [31] 食饮行业重点政策及新闻跟踪 - 8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8%、2.8%、-2.3% [3][54] - 灭菌乳国标修订实施,明确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 [3][54] - 鸣鸣很忙门店数突破20,000家,获认证为国内休闲食品饮料连锁行业率先门店数量突破2万家的企业 [3][54] 投资建议 - 白酒方面,建议关注护城河宽阔、品牌和渠道力领先、韧性强的高端酒企,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以及竞争格局较好、势能向上的区域领先酒企 [7][56] - 大众品方面,啤酒行业格局稳定,休闲零食、能量饮料等细分赛道景气度高,餐饮供应链修复,乳业上游供给端原奶价格底部企稳,龙头乳企韧性较强,建议关注青岛啤酒、重庆啤酒、东鹏饮料、三只松鼠、海天味业、伊利股份、新乳业等 [7][57]
8月社零同比+3.4%,关注双节旺季催化
湘财证券· 2025-09-21 09:45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增速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增速连续两月扩大[6] - 行业估值整体处于较低位置,食品饮料行业PE为22倍,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22位,子行业中其他酒类估值最高为57倍,白酒估值最低为19倍[5][15] - 消费变革下关注品类、渠道、消费场景的创新机会,同时关注传统消费领域中积极求变及低估值的配置机会,建议关注需求稳定、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和积极布局新品新渠道新场景的企业[8][42][43] - 临近中秋国庆旺季,关注白酒动销及终端价格表现情况,飞天茅台当年原装批发参考价为1780元/瓶,较前一周下降0.56%[6][20] 行情回顾 - 9月14日-9月19日食品饮料行业下跌2.53%,涨跌幅排名25/31,跑输沪深300指数2.09个百分点[5][10] - 子板块涨跌不一,预加工食品上涨0.32%,软饮料上涨0.07%,保健品上涨0.05%[5][10] - 涨幅最大的公司为千味央厨上涨17.6%,日辰股份上涨11.5%,味知香上涨10.8%,交大昂立上涨10.1%,燕京啤酒上涨2.6%[14] - 跌幅最大的公司为佳禾食品下跌10.1%,金字火腿下跌9.4%,均瑶健康下跌7.2%,安记食品下跌7.0%,会稽山下跌6.3%[14]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酒类数据:8月啤酒产量358.30万千升,同比下降1.80%,葡萄酒产量0.60万千升,同比下降25.00%[20] - 奶类价格:9月11日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3.03元/公斤,同比下降3.50%,降幅持续收窄[34] - 成本价格:9月11日仔猪平均价30.96元/千克,活猪平均价14.10元/千克,猪肉平均价24.70元/千克,均较前一周下降[36] - 原材料价格:9月19日豆粕现货价3031.71元/吨,较前一周下降1.55%,玉米现货价2360.39元/吨,较前一周下降0.24%[36] - 包装材料价格:9月12日瓦楞纸出厂价3300.00元/吨,环比上升3.13%,箱板纸出厂价3770.00元/吨,环比上升1.34%[3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新乳业、山西汾酒、贵州茅台、安德利、盐津铺子、青岛啤酒[8][43] - 重点关注兼具战略前瞻性和执行力的优质企业[8][43]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 20250915-20250919:批价走弱,关注终端动销-2025092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1 05:50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基本面仍需耐心等待的观点 白酒行业需经历筑底和磨底过程 食品公司建议自下而上寻找结构性机会 [2][6] - 头部企业从分红和股息角度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包括高端白酒、伊利、青啤等大众品头部公司 机构持仓处于历史低位 估值将逐步修复 [2][6] - 具有新消费特点的个股将随业绩分化而分化 看好真正有长期竞争力和改善空间的公司 [2][6] 核心观点 - 进入9月旺季 消费场景环比有所恢复 但同比动销端压力仍然较大 行业已进入去库存阶段 预计25Q3-26Q1企业将逐步释放压力 [2][7] - 300元以下大众价位表现将好于500元以上价位 行业竞争加剧 费用投入加大 头部加速集中 [2][7] - 大众品板块看好乳业成本下行 供需改善 政策助力下的趋势性机会 啤酒行业格局稳定业绩确定 零食饮料低度酒水等细分赛道具备结构性亮点 [2][8] 白酒板块表现 - 上周食品饮料板块下跌2.53% 其中白酒下跌2.95% 跑输大盘1.23个百分点 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5 [5] - 本周茅台批价散瓶1755元 周环比下跌25元 整箱批价1770元 周环比下跌20元 五粮液批价约840元 周环比稳定 国窖1573批价约840元 周环比稳定 [7][13] - 重点推荐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 关注五粮液、今世缘、迎驾贡酒 [2][6] 大众品板块表现 - 乳业成本持续下行 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3.03元/公斤 同比下降3.50% 环比稳定 [14] - 啤酒行业表现相对较好 跑赢申万A指0.16个百分点 休闲食品跑输申万A指2.03个百分点 [29] - 重点推荐伊利股份、新乳业、统一企业中国、卫龙美味、燕京啤酒、盐津铺子、青岛啤酒股份 关注东鹏饮料、涪陵榨菜等 [2][6] 成本与估值数据 - 生猪价格14.14元/公斤 同比下降32.18% 猪肉价格24.7元/公斤 同比下降22.06% [14][26] - 食品饮料板块2025年动态PE19.89x 溢价率25% 环比下降2.68个百分点 白酒动态PE18.58x 溢价率16% 环比下降3.05个百分点 [14] - 大宗农产品中玉米现货价2360.39元/吨 小麦现货价2430.22元/吨 大豆全国市场价4398.60元/吨 [27] 重点公司更新 - 今世缘江苏地区消费场景9月环比恢复但幅度不明显 100-300元价格带产品长期仍有发展机遇 [10] - 双汇发展肉制品业务下半年销量预计环比改善 屠宰业务保持放量态势 养殖业务环比明显改善 [10] - 绝味食品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良品铺子8.99%股份协议转让 [11][1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子行业表现依次为啤酒、食品加工、饮料乳品、调味品、休闲食品、其他酒类、白酒 [29] - 立高食品重要股东减持52.69万股 交易均价2502.64万元 [39] - 紫燕食品3.44亿股限售股将于2025年9月26日上市流通 占公司总股本83.17% [11][39]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批价走弱,关注终端动销-2025092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1 04:45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看好" [1] 核心观点 - 行业基本面仍需耐心等待 白酒经历筑底和磨底过程 食品公司自下而上寻找结构性机会 [2][6] - 进入9月旺季消费场景环比恢复 但同比动销端压力仍然较大 行业已进入去库存阶段 [2][6][7] - 头部企业从分红和股息角度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包括高端白酒 伊利 青啤等大众品头部公司 [2][6] - 机构持仓处于历史低位 估值将逐步修复 具有新消费特点的个股将随业绩分化而分化 [2][6] 白酒板块分析 - 茅台批价散瓶1755元周环比下跌25元 整箱批价1770元周环比下跌20元 [2][7][14] - 五粮液批价约840元周环比稳定 国窖1573批价约840元周环比稳定 [2][7][14] - 300元以下大众价位表现将好于500元以上价位 行业竞争加剧费用投入加大 [2][7] - 预计25Q3-26Q1企业将逐步释放压力 三季报仍有压力 [2][6][7] - 重点推荐贵州茅台 山西汾酒 泸州老窖 关注五粮液 今世缘 迎驾贡酒 [2][6] 大众品板块分析 - 看好乳业成本下行 供需改善 政策助力下的趋势性机会 推荐伊利股份 新乳业 [2][8] - 啤酒行业格局稳定业绩确定 推荐燕京啤酒 青啤港股 [2][8] - 零食 饮料 低度酒水等细分赛道具备结构性亮点 推荐统一企业中国 卫龙美味 盐津铺子 [2][8] - 关注竞争加剧风险 由于需求复苏缓慢 部分领域可能面临竞争加剧 包括常温奶 零食等 [2][8] - 关注餐饮业筑底复苏 在政策支持下相关链条公司或有估值修复机会 [2][8] 市场表现数据 - 上周食品饮料板块下跌2.53% 其中白酒下跌2.95% 跑输大盘1.23pct [5] - 食品饮料行业跑输申万A指2.41个百分点 子行业表现啤酒相对最好跑赢0.16个百分点 [33] - 目前食品饮料板块2025年动态PE19.89x 溢价率25% 白酒动态PE18.58x 溢价率16% [16] 成本数据更新 - 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3.03元/公斤 同比下降3.50% 环比稳定 [16][30] - 生猪价格14.14元/公斤 同比下降32.18% 仔猪价格30.96元/公斤 同比下降26.50% [16][29] - 猪肉价格24.7元/公斤 同比下降22.06% 玉米现货价2360.39元/吨 同比上涨1.80% [16][29][30] 重点公司更新 - 今世缘江苏地区消费场景9月环比恢复但幅度不明显 100-300元价格带产品长期仍有发展机遇 [11] - 双汇发展肉制品业务下半年销量预计环比改善 吨盈利保持高位 屠宰业务保持放量态势 [11]
铸品质坚实底色 添生活质感亮色 青啤行业唯一受邀亮相中国质量大会
新华网· 2025-09-19 08:10
公司质量成就与行业地位 - 公司作为饮料行业唯一代表出席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并作闭幕发言 分享创新性质量管理体系实践 [3] - 公司登上央视2025年9·15"中国品质生活"晚会 以技术攻坚和品质跃升案例展现行业质量变迁 [3] - 公司系列产品屡获国内外权威金奖 创建并应用"基于数字化端到端解码的魅力感知质量管理模式" [11] 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 - 公司建设啤酒行业规模最大的专属麦芽厂 建立"大麦指纹数据库" 攻克酵母菌种高效选育技术和产业化应用 [8] - 公司实现全生命周期全流程覆盖的质量数据管理 通过自主研发系统监控1800多道质量监测关键点 [10] - 公司获评全球食品饮料行业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 实现传统匠心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7] - 公司拥有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是啤酒行业唯一获此奖项的企业 [8] 产品矩阵与市场表现 - 公司形成9大系列100多个新产品的差异化产品矩阵 新产品上市数量和销售收入居行业首位 [11] - 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 在国际市场树立"中国质造"高端形象 [13] - 公司开发特色啤酒(健康干啤低卡低糖)、专属定制啤酒(15箱起订)、生鲜原浆(24小时极限履约)等创新产品 [11] 消费场景与体验创新 - 公司打造TSINGTAO1903酒吧、精酿啤酒花园、啤酒节等沉浸式体验场景 [13] - 公司在中超赛场提供经典/无醇啤酒 假日推广白啤等高颜值产品 实现"观赛+畅饮"多场景覆盖 [11] - 公司产品出现在珠海航展、国际航班、链博会等国际场合 成为"国货潮品全球举杯"的典型代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