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光电子(600353)

搜索文档
旭光电子: 旭光电子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31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电力设备行业受益于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推进,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 [3] - 军工行业需求端受军费稳定增长支撑,2025年国防支出预算17,846.65亿元,同比增长7.2% [5] - 电子陶瓷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26年全球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达514亿元,中国达125亿元 [6] - 氮化铝作为"卡脖子"材料,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国产替代空间显著 [7] 公司主营业务与产品 - 核心产品包括真空灭弧室(年产超120万只)、大功率激光器射频电子管、新型电力及新能源成套设备 [7][8][9] - 军工产品覆盖"弹、机、舰"领域,包括导弹引爆装置器件、舰船变频装置、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及智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9][10][11] - 电子材料业务突破氮化铝技术封锁,实现粉体年化产能500吨,开发出热导率超230W/m·k的基板产品 [12][18] - 产品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广电总局及德国TRUMF、美国EATON等国际客户 [22]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0.47%;归母净利润6384万元,同比增长13.5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3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83.98%,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 [2][30] - 研发费用3313万元,同比略降3.47%,持续投入新技术开发 [30] - 应收账款11.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55%;在建工程2.61亿元,增长48.57%,因新购厂房改造 [30][32] 技术创新与产能建设 - 252kV单断口真空灭弧室通过全部型式试验,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15] - 高压真空灭弧室产业化(一期)项目投资不超过3.55亿元,已启动建设 [34] - 氮化铝基板抗弯强度达550MPa以上,在半导体功率模块、车规级IGBT基板获小批量订单 [18]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6项,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17][19]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在武汉舵落口220kV变电站实现全球最大规模126kV真空环保型GIS开关设备配套应用 [15] - 硼化镓射频电子管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真空触发管等脉冲功率器件适配优化 [16] - 成立交科院(四川)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推进智能快检系统产业化 [16] - 军工领域开拓3家新客户,大零件业务产值同比增长150% [17]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采购模式采用集中采购,通过招标竞争降低成本;生产模式结合库存动态调节与订单生产 [13] - 推进关键工序自动化升级,建成示范型智能生产体系,提升材料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 [19] - 深化精细化管理,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19][20]
旭光电子: 旭光电子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简称旭光电子,股票代码600353,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 [1] - 公司总资产3,382,333,725.7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总资产增长反映净资产可能同步提升 [1]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工大道318号,董事会秘书熊尚荣,联系电话028-83967599 [1] - 电子信箱为Xiongsr2021@163.com,证券事务代表晋晓丽,联系电话028-83967182 [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84,306,688.80元,较上年同期780,663,757.14元微增0.47% [1] - 利润总额64,013,477.91元,较上年同期60,491,905.34元增长5.8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40,338.05元,较上年同期56,238,878.28元增长13.5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261,141.72元,较上年同期49,416,698.45元大幅增长21.9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但利润增长暗示现金流可能改善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未披露具体数据,但净利润增长反映盈利能力提升 [1] 股东结构 - 股东总数74,781户,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 [1] - 第一大股东新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8.04%,数量232,761,142股,其中质押120,739,765股 [2] - 第二大股东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国有法人,持股比例未披露 [2] - 第五大股东为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0.81%,数量6,718,880股,无质押或冻结 [2] - 前十大股东包括国有法人、自然人和机构投资者,如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华夏高端制造基金等 [2] - 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其他股东关联关系未知 [2] 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未披露重大变化,但财务数据反映整体经营稳健 [3][4] - 公司半年度报告摘要强调信息真实、完整,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
旭光电子: 旭光电子第十一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30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通讯方式在公司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召开 [1] - 会议通知及材料于2025年8月17日通过电子邮件、传真及直接送达方式发出 [1] - 会议应到监事3人,实到监事3人,由监事会主席吴志强主持 [1][2] 半年度报告审议结果 - 监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表决结果为3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2] - 监事会确认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符合《证券法》及信息披露准则要求 [2] - 报告内容全面反映公司报告期内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 [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监事会全票通过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表决结果为3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2] - 专项报告通过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同步披露 [2]
旭光电子(600353.SH)上半年净利润6384.03万元,同比增长13.52%
格隆汇APP· 2025-08-27 14:39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84亿元 同比增长0.47%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384.03万元 同比增长13.52% [1] - 基本每股收益0.0769元 [1]
旭光电子上半年净利润6384.03万元 稳步拓展新兴技术赛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4:0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4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4.03万元 同比增长13.5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26.11万元 同比增长21.94% [1] 主营业务进展 - 126kV真空灭弧室配合多家客户环保型GIS通过全套型式试验 获得多个示范性工程订单 [2] - 在武汉舵落口220kV变电站实现全球最大规模126kV真空环保型GIS开关设备的规模化配套应用 [2] - 攻克126kV及以上高压产品国产化量产瓶颈 高压真空灭弧室产业化(一期)项目计划投资3.55亿元 [2] 新兴技术布局 - 可控核聚变业务覆盖托卡马克装置、直线型场反位形装置及惯性约束混合堆装置等核心领域 [2] - 兆瓦级电子管在托卡马克装置稳定应用 获得国内外多个重大核聚变项目订单 [2] - 加速布局直线型场反位形装置及Z箍缩装置电源系统快控开关产品线 [2] 市场前景 - 机构预测到2029年真空灭弧室市场规模将增至37.8亿美元 [1] - 可控核聚变若实现商业化 年投资额可能达数千亿元 [3] - 全球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推动真空灭弧室市场增长 [1] 产业平台建设 - 设立交科院(四川)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打造智能快检系统产业化平台 [3] - 推进大功率X射线管等新品开发及交通领域多场景应用 [3] - 推动快检设备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国产自主可控 [3]
旭光电子(600353) - 旭光电子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年度评估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公告
2025-08-27 12:34
证券代码:600353 证券简称:旭光电子 公告编号:2025-040 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年度评估报告 暨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 意见》精神,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 项行动的倡议,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旭光电子") 于 2024 年 10 月 29 日发布了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并 认真落实相关工作。为切实履行上市公司责任,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司 投资价值,在总结 2024 年度专项行动方案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公司制定了 2025 年度专项行动方案。现将公司2024年度专项行动方案的执行情况及2025 年度"提 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报告如下: 一、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公司始终紧抓高质量发展主线,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提质增效,发 ...
旭光电子(600353) - 旭光电子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7 12:34
证券代码:600353 证券简称:旭光电子 公告编号:2025-039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资金金额及到账时间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 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735号)核准,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 48,287,971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1.3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549,999,989.69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税)人民币15,495,898.79元,实 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34,504,090.90元。 上述募集资金已于2022年9月5日全部到位,已经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 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川华信验(2022)第0084 号)。 (二)募集使用及结余情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万元 | 募集资金总额 | 55,000.00 | | --- ...
旭光电子(600353) - 旭光电子第十一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2:32
证券代码:600353 证券简称:旭光电子 公告编号:2025-038 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四)本次监事会会议应到 3 人,实到监事 3 人。 (五)本次会议由监事会主席吴志强主持。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2025 年半年度报告 表决结果:3 票赞成,0 票反对,0 票弃权。 第十一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 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一)本次监事会会议召开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公 司章程的规定。 (二)本次监事会会议通知和材料于 2025 年 8 月 17 日以电子邮件、传真、直接送 达的方式发出。 (三)本次监事会会议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以通讯方式在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公司")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召开。 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025 年 8 月 28 日 公司监事会根据《证券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3 号 〈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对董事会编制的 2 ...
旭光电子(600353) - 旭光电子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2:30
证券代码:600353 证券简称:旭光电子 公告编号:2025-037 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 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一)本次董事会会议召开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公 司章程的规定。 (二)本次董事会会议通知和材料于 2025 年 8 月 17 日以电子邮件、传真、直接送 达的方式发出。 (三)本次董事会会议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以现场及通讯表决方式在成都旭光电子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召开。 (四)本次董事会会议应到董事 9 人,实到董事 9 人。 (二)关于公司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9 票赞成、0 票反对、0 票弃权通过《关于公司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 报 告 》。 详 见 公 司 同 日 通 过 上 海 证 券 报 、 证 券 日 报 及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网 站 (http://www.sse.com.cn)披露的《旭光电子 2025 ...
旭光电子(600353)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2: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7.84亿元,同比增长0.4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84.03万元,同比增长13.52%[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026.11万元,同比增长21.94%[22] - 利润总额为6401.35万元,同比增长5.82%[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69元/股,同比增长13.59%[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7%,同比增加0.30个百分点[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30.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4.29万元[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4.03万元,同比增长13.52%[3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47%至7.84亿元[61] - 营业总收入从780.66百万元增至784.31百万元,同比增长0.47%[117] - 公司净利润为5704万元,同比增长7.7%[11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84万元,同比增长13.5%[118] - 营业收入为5.81亿元,同比增长7.6%[121]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亏损425万元,同比收窄34.2%[118] - 利息收入为53万元,同比下降33.8%[118] - 所得税费用为697万元,同比下降7.2%[118] - 母公司净利润为5251万元,同比增长19.0%[1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251.08万元[13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411.96万元[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从698.58百万元增至699.11百万元,同比增长0.08%[117] - 研发费用为3313万元,同比下降3.5%[118] - 信用减值损失为2266万元,同比增加0.6%[11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33.67万元,同比增长983.98%[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33.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567.82万元[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983.98%至6133.67万元[6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983.7%,从565.85万元增至6,133.67万元[1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4.6%,从4.19亿元增至4.38亿元[124] - 收到的税费返还激增5,846.2%,从24.46万元增至1,454.66万元[12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下降23.1%,从2.35亿元降至1.81亿元[12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60.9%,从1,908.56万元增至4,979.39万元[127]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16.75%至-2.07亿元[61]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激增192.8%,从6,919.89万元增至2.03亿元[125]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32.5%,从3.18亿元增至4.15亿元[127][128]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增长138.2%,从1.24亿元增至2.95亿元[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8.8%,从2.67亿元降至2.44亿元[125]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下降36.1%,从2.34亿元降至1.49亿元[12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33.8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3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2%[22]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3.55%至11.4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94%[62]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48.57%至2.61亿元[63]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33.43%至2.12亿元[63]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60.97%至2.61亿元[63]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17.30%至2.44亿元[62]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56.44%至1.36亿元[62] - 货币资金减少至2.4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7.3%[110] - 应收账款增加至11.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3.5%[110] - 在建工程增长至2.6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8.6%[110] - 短期借款增加至2.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3.4%[111] - 长期借款增加至2.6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0.9%[111]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304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49.9%[111] - 应收票据减少至1.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56.4%[110] - 存货增加至4.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9.5%[110] - 开发支出增长至256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0.6%[111] - 公司总资产从32,372.52百万元增至33,823.34百万元,同比增长4.48%[112] - 公司负债总额从13,217.89百万元增至14,587.36百万元,同比增长10.36%[11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9,154.63百万元增至19,235.98百万元,同比增长0.42%[112]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49.24百万元降至149.30百万元,同比下降40.10%[113]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544.90百万元增至699.66百万元,同比增长28.40%[113]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532.95百万元降至530.26百万元,同比下降0.51%[114]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31.03百万元增至57.03百万元,同比增长83.81%[114] - 母公司长期借款从119.51百万元增至205.10百万元,同比增长71.61%[11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352.59万元[2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具备年产超120万只真空灭弧室能力[31] - 公司真空灭弧室产品覆盖额定电压380V-252KV额定电流300-6300A[31] - 公司产品额定短路开断电流达4-100KA[31] - 氮化铝粉体年化产能达500吨[35] - 成功开发230W/m·k及以上的超高热导基板[35] - 高压真空灭弧室配合环保型GIS在武汉舵落口220kV变电站实现全球最大规模应用[40] - 252kV单断口真空灭弧室通过全部型式试验,成为国际第二家研制成功企业[40] - 高抗弯基板抗弯强度达550MPa以上,已在半导体领域获小批量订单[35] - 顺利完成BorWin6海上风电柔直工程配套旁路开关批量交付[41] - 大零件业务产值同比增长150%[45]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6项和科技成果评价2项[45] - 氮化铝基板热导率超230W/m·k且实现批量供货[47] - 高抗弯基板抗弯强度达550MPa以上并获得小批量订单[47] - 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48] - 获得3项科学技术成果证书[48] - 宁夏北瓷新厂房建成投用推动氮化铝产能释放[47] - 伺服驱动模块样机通过客户测试[46] - 全自动去油清洗线实现零油污高效率生产[49] - 厂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降低生产能耗[50] - 公司氮化铝制品已与超过400家客户建立批量供货合作,成为百余家客户的主要供应商[53] - 公司开发出230W/m·k及以上超高热导基板,抗弯强度达550MPa以上,并在半导体功率模块、车规级IGBT基板领域获小批量订单[53] - 公司大功率电子管60%以上出口到欧洲,应用于国产光刻机、550kW/650kW大功率短波广播及兆瓦级可控核聚变领域[56] - 公司拥有国内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金属化陶瓷生产线和唯一自动化上釉线,以及先进石墨栅沉积及激光加工技术[54] - 公司自主研发四极纵磁场电极结构,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固封极柱产品局部放电量低、绝缘水平高[55] - 公司精密结构件出厂合格率达100%,具备超薄悬浮加工、高精度稳定化处理等数十项关键工艺[58]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具备多CPU架构核心技术能力,开发全系列国产化嵌入式产品[59] - 公司配合国家电网、南网等研发创新产品,应用于张北工程、舟山工程、白鹤滩工程及德国BorWin6海上风电项目[57] -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气体放电器件生产专线,实现洁净化精密装配与封接、独特排气工艺及参数精密调节[56]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易格机械总资产53515.26万元 净资产28604.99万元 营业收入10478.41万元 净利润2358.65万元[69] - 子公司旭瓷新材料总资产62842.52万元 净资产-297.24万元 营业收入4046.68万元 净利润-891.27万元[69] - 子公司睿控创合电子总资产27649.27万元 净资产9566.21万元 营业收入6769.50万元 净利润-547.83万元[69]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包含12家子公司[142][143]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26] - 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6546亿元同比增长9.6%[26] - 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26] - 2025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7846.65亿元同比增长7.2%[28] - 预计2026年全球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达514亿元[29] - 预计2026年中国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达125亿元[29] - 国内半导体结构陶瓷零部件市场国产化率仅为20%[29] - 公司所属行业包括电力设备、军工及电子材料行业[141] - 主要产品涵盖金属陶瓷电真空器件、新能源成套设备、航空航天精密结构件等[141] 投资和项目进展 - 高压真空灭弧室产业化(一期)项目拟投资3.55亿元[40] - 公司投资3.55亿元建设高压真空灭弧室产业化项目[65] - 电子封装陶瓷材料扩产项目投入募集资金20,407.83万元,投入进度87.93%,延期至2025年12月[86][87] - 电子陶瓷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投入募集资金25,242.58万元,投入进度85.79%,延期至2025年12月[86][88]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使用募集资金7,800.00万元[86] - 电子封装陶瓷材料项目新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86] - 电子陶瓷材料产业化项目新获实用新型专利8项[86]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55,000万元[83][84]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53,450.41万元[84] - 公司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47,399.05万元[84] - 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88.68%[84] - 公司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5,868.06万元[84] - 公司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占比10.98%[84] - 募集资金累计总投入53,450.41万元,累计实现效益5,868.06万元[86] 股权和股东变化 - 公司回购注销66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116.508万股[76] - 公司注销66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466.032万份[76] - 公司第二期和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分别延长12个月[76] - 公司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和行权期业绩考核目标未达成[76][77] - 公司总股本减少1,165,080股至829,976,239股,因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93][9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165,080股至1,165,080股,占比0.14%[9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保持828,811,159股,占比99.86%[93]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4,781户[97] - 第一大股东新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32,761,142股,占总股本28.04%[99] - 第二大股东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14,911,020股,占总股本13.85%[99] - 第三大股东王万奎持股9,771,395股,占总股本1.18%[99]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701,945股,占总股本0.93%,报告期内增持7,506,940股[99] -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持股6,718,880股,占总股本0.81%[99] - 陈文君持股6,079,428股,占总股本0.73%,报告期内增持6,079,428股[100] - 华夏高端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5,806,000股,占总股本0.70%[100]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086,965股,占总股本0.61%,报告期内增持4,936,985股[100]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期初限售股数为2,330,160股,期末限售股数为1,165,080股,限售比例为50%[96] - 董事及高管持股因未达业绩目标被回购注销,刘卫东持股减少4.2万股[105][106] - 公司总股数为829,976,239股,实收资本为人民币829,976,239元[141]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为1,165,080股[141] - 无限售条件已流通股份为828,811,159股[141] 所有者权益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6384.03万元[13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利润4979.86万元[1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24亿元,较期初增长0.8%[1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收资本减少116.51万元至8.30亿元[130][1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减少353.34万元至1.76亿元[130][1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库存股减少559.24万元至568.56万元[130][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623.89万元[13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向股东分配利润3324.57万元[13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54亿元[13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减少680.06万元至918.42万元[130][1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251.08万元[13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所有者分配利润为-4979.86万元[13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86亿元[13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411.96万元[1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对所有者分配利润为-3324.57万元[13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50亿元[139] - 公司实收资本从2024年末的8.31亿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8.30亿元[137] - 公司资本公积从2024年末的3.73亿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3.69亿元[137]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5.22亿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5.51亿元[137] 会计政策和重要会计估计 - 重要性标准中单项坏账准备阈值设定为金额大于300万元且占比超5%[153] - 重要在建工程判定标准为单个项目预算金额大于3000万元[153] - 重要子公司判定标准为净资产占集团净资产5%以上或净利润占比10%以上[153] - 公司以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55] - 购买日前因权益法核算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处置投资时按相同基础进行会计处理[155] - 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成本为购买日支付对价与持有股权公允价值之和[156] - 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且差额计入当期收益[156]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及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56]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且包含全部子公司[15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将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收入及现金流量纳入合并报表[158] - 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未丧失控制权时作为权益性交易核算并调整资本公积[158] - 分步处置股权至控制权变动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59]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金额[164] - 公司管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双目标[1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务工具列示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65]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列示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66]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金融资产减值准备[166]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三阶段计量: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