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旋风(600172)

搜索文档
黄河旋风: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09:5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600172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 简称黄河旋风 曾用简称G旋风 [1] - 公司总资产77.79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度末微增0.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未披露具体数值 [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9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56% [1] - 利润总额亏损3.12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同期亏损2.57亿元扩大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99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48亿元扩大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3.00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59亿元扩大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99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31.15%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00% 较上年同期-10.49%进一步恶化 [1]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150元/股 [1] 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05,036户 [2] -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许昌市国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有法人)、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82% 1.27亿股 其中2603万股为限售股 全部被冻结)、许昌市金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国有法人) [2] - 第四大股东乔秋生持股2.18% 3144万股 全部质押 [2] - 许昌市国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许昌市金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 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乔秋生为一致行动人 [2] 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未发生需要披露的重大经营变化事项 [4]
黄河旋风(60017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09: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6%[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99亿元,同比增长7.56%[24] - 营业收入为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6%[3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7.56%[65] - 营业收入为6.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18] - 利润总额为-3.12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亿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0亿元[24] - 净利润亏损2.99亿元,同比扩大20.25%[66] - 营业亏损为3.177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30.2%[70] - 净利润亏损为3.08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9.2%[70] - 综合收益总额亏损为2.987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0.2%[6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99,249,858.62元[7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99,260,842.78元[7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48,437,521.92元[8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2.39亿元[89][9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50元/股,同比亏损扩大[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50元/股,同比恶化20.5%[6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156元/股[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00%,同比下降显著[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06%[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6.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3%[30] - 营业总成本9.52亿元,同比增长10.52%[65] - 管理费用为8452.1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8%[30] - 研发费用3916万元,同比下降3.77%[66] - 研发费用为278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5%[69] - 财务费用1.33亿元,同比增长2.36%[66] - 信用减值损失3160万元,同比改善37.25%[66] - 信用减值损失为4136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2.1%[7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30.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1.15%[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30.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1.15%[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40.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4.93%[3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54.26%[3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为9928万元人民币[7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930.78万元,同比下降431.2%[7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8440.84万元转为正1.13亿元,主要因处置子公司收回1.72亿元现金[7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6.52亿元,其中借款收入10.57亿元,其他筹资收入15.67亿元[7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20亿元,较期初增加1556.25万元[73]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50亿元,同比增长16.3%[7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11亿元,同比增长53.1%[75]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8990.84万元,同比增长148.4%[75]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入10.32亿元,同比增长14.0%[75]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7.19亿元,同比增长67.4%[75]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1943.1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3.7%[7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为3.2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15%,同比增长1.13%[32] - 应收款项为8.4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0.86%,同比增长9.10%[32] - 固定资产为39.5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0.78%,同比下降4.44%[32] - 短期借款为25.1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2.28%,同比下降11.25%[33] - 货币资金为3.2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93亿元增长1.1%[58] - 应收账款为8.4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740亿元增长9.1%[58] - 短期借款为25.1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8.293亿元下降11.3%[59] - 其他应付款为18.7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861亿元增长26.2%[59]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为8.0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841亿元增长38.1%[59] - 短期借款22.40亿元,较期初减少14.91%[62] - 流动资产合计22.15亿元,较期初减少1.21%[62] - 固定资产38.84亿元,较期初减少4.97%[62] - 资产总计73.75亿元,较期初减少2.64%[62] - 母公司应收账款为7.4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293亿元增长2.5%[61]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为7.04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990亿元增长0.8%[6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为0.2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299亿元下降24.8%[61]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82%[18] - 未分配利润为-20.67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684亿元亏损扩大16.9%[6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1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101亿元下降19.8%[6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10,854,359.67元[8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43,915,908.40元[8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2,067,670,454.66元[8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少数股东权益为33,061,548.73元[8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22,500,000.00元[7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减少743,414.73元[8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785,168,389.98元[83]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4.42亿元人民币[87][88][89][90] - 公司资本公积为18.00亿元人民币[87][88][89][90] - 公司库存股为2.04亿元人民币[87][88][89][90] - 公司盈余公积为2.40亿元人民币[87][88][89][9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亏损额增加3.09亿元至-20.07亿元[88][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3.09亿元至12.72亿元[88][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7.27亿元[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52亿元[89]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显示每股派息0元且无转增股本[4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858,545.90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2,231,028.44元[21]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520,951.42元[21]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700,896.23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的所得税影响额为150,967.39元[21]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332.50元[21] 业务和市场风险 - 公司受印度CVD培育钻石影响导致市场价格大幅下降[23] - 培育钻石产品受CVD培育钻石冲击导致2022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景气度持续下降[38] - 公司产品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国外且易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38] - 金属粉末生产成本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显著[38] - 公司保持较高研发投入面临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39] - 培育钻石产品终端为消费品市场而工业金刚石主要面向工具市场[38] 风险应对和管理措施 - 公司采取控制负债规模及降低财务费用支出应对风险[38] - 公司通过处置低效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3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截至报告期末为105,036户[50] - 许昌市国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68,267,900股,占比11.67%[52] - 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27,218,761股,占比8.82%,其中26,035,713股为限售股[52] - 许昌市金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股98,280,298股,占比6.81%,其中78,516,001股为限售股[52] - 乔秋生持股31,440,941股,占比2.18%,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52] - 许昌市国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许昌市金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53][54] - 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乔秋生为一致行动人[53][54] - 许昌市金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持有78,516,001股限售股,限售原因为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53] - 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6,035,713股限售股,预计可上市时间为2018年11月13日[53] -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942,858股,占比0.48%,全部为限售股[52][5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627,886股,占比0.32%,报告期内增持2,638,476股[52]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49]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4.42亿股,注册资本14.42亿元[91] 公司治理和科研实力 - 公司作为超硬材料行业龙头拥有3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科研平台[26]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公司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财务核算[98] - 公司营业周期确定为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97] - 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96]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第15号编报规则[93] - 公司持续经营评估周期为报告期末起12个月[94] - 公司确定重要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99] - 公司认定重要的在建工程标准为单项期末余额超过资产总额0.5%[99] - 企业合并中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01]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计入商誉或当期损益[100]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05] - 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 若属于则合并作为单项交易处理 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106][112][113]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时 合并财务报表中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不足冲减时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08] - 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稀释母公司股权比例时 合并财务报表中按增资前后母公司享有子公司账面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13]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 合并财务报表中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10][111] - 处置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未丧失控制权时 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对应享有子公司持续计算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11] - 处置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且丧失控制权时 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股权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11] - 子公司持有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库存股列示 视为所有者权益减项[107] - 合并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时 本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资产需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子公司向本公司出售资产按持股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间分配抵销[108] - 合并抵销导致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暂时性差异时 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调整所得税费用 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交易或企业合并相关除外[107] - 子公司少数股东当期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享有份额时 余额继续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08]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共同经营享有资产并承担负债,合营企业仅享有净资产权利[114] - 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按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政策处理[114] - 共同经营交易中,资产未出售给第三方前仅确认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损益部分[115] - 共同经营资产减值时,公司投出或出售资产则全额确认损失,购买资产则按份额确认损失[116]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17]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折算,兑换业务按实际汇率折算[118] -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8]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为三类: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12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损益计入当期[12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减值损失、汇兑损益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22] - 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变动转入留存收益[124]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5]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极终止确认条件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对价与终止确认部分账面金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6]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含非现金资产或承担负债)的极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7] - 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否则采用估值技术[127] - 权益工具发行、回购、出售或注销作为权益变动处理,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129] - 金融资产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否则按未来12个月预期损失计量[130] - 逾期超过30日通常认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除非有确凿反证[极130] - 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31] - 不再预期金融资产现金流量可收回时直接减记账面余额[131] - 应收款项融资中一年内(含一年)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9]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146]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46]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极摊销法摊销[147] - 合同资产按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关系列示[150]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时计提减值准备[156] - 长期股权投资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58]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认初始投资成本[158]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包括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之和[159]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非投资成本[159] - 权益法核算时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0]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20-40年,年折旧率2.38%-4.75%[169]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0-20年,年折旧率4.75%-9.50%[169] -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6-12年,年折旧率7.92%-15.83%[169]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5-8年,年折旧率11.88%-19.00%[169] - 在建工程成本包含资本化借款费用及使资产达到可用状态的必要支出[170] -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支出在利益很可能流入时计入资产成本[167] -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符合条件时计入成本,被替换部分终止确认账面价值[168] - 借款费用资本化需满足资产支出发生、借款费用发生及购建生产活动开始三个条件[171] - 非正常中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71] -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为实际利息费用减未动用资金收益[172] - 一般借款资本化按超出专门借款的加权平均支出乘以资本化率计算[172] - 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40-5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174] - 软件摊销年限5-8年采用年限平均极法[174] - 专利技术摊销年限10年
黄河旋风: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9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9亿元 同比增长7.56% [1] - 同期净利润亏损2.99亿元 [1]
黄河旋风(600172)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95.1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50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4.94元 单日下跌0.2% [1] - 换手率5.17% 成交量65.99万手 成交金额3.2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595.14万元 占成交额7.95%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49.43万元(0.76%)大单净流出2345.71万元(7.18%)[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242.88万元 占成交额0.74%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2352.26万元 占成交额7.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总收入3.20亿元 同比减少2.61% [1] - 归属净利润16741.11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58.14% [1] - 扣非净利润16792.08万元 同比减少34.14%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0.392 速动比率0.284 [1] - 资产负债率达82.61%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8年 位于许昌市 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 - 注册资本144218.4476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44218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庞文龙 [1] 企业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2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276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99条 专利信息649条 [2] - 获得行政许可119个 [2]
2025年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政策发展分析—政策驱动“产学研”是解决卡脖子的关键要素
前瞻网· 2025-08-22 05:09
政策发展历程 - 行业起步于2012年"十二五"规划首次将超硬材料及制品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2][3] - 成长期以《中国制造2025》为标志 将超硬材料纳入"先进结构材料"重点领域 要求突破高性能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制备技术[2] - 2018-2020年进入提速发展阶段 多项规范指导目录明确超硬材料项目地位和鼓励开发方向 初现"卡脖子"风险意识[2][3] - 2021年"十四五"起进入转型突破期 重点突破高端生产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2][3] 河南省产业战略布局 - 河南省将超硬材料作为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 目标2025年建成全球最大研发生产基地并培育国家级产业集群[5][6] - 形成"一核多点"联动模式:郑州为产业核心与技术中心 许昌/商丘/漯河/南阳等城市进行特色化细分领域布局[6] - 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和横向拓展(与5G/芯片/医疗/生物等领域跨界融合)[6] - 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多维支持 推动企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6] 技术创新与研发重点 - 重点支持复合超硬材料制品/宝石级金刚石/高导热高透光多晶金刚石等高端产品制备[7][8] - 技术突破核心领域包括纳米聚晶金刚石制备技术/功能性金刚石产业化研发/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创新升级[7][8] - 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平台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协同创新生态圈[7][8] - 推动超硬材料与芯片制造/5G通信/生物医疗等高附加值产业深度融合[7][8] 未来发展趋势 - 政策转向精准技术攻关与产业链高端环节扶持 更聚焦核心技术突破[9][10] - 强化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制造与超硬材料产业深度融合[9][10] - 加强国际产业合作 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和全球产业布局[9][10] -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强化国际市场布局与供应链安全保障[9][10]
黄河旋风(600172)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8月13日收盘价5.32元,单日上涨9.92% [1] - 换手率10.55%,成交量134.63万手,成交金额6.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8亿元,占成交额22.66%,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11亿元(占比30.32%),大单净流出5329.35万元(占比7.66%)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20亿元,同比减少2.61% [1] - 归属净利润16741.11万元,同比大幅减少58.14% [1] - 扣非净利润16792.08万元,同比减少34.14% [1] - 流动比率0.392,速动比率0.284,资产负债率82.61% [1] 企业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许昌市,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 - 注册资本144218.4476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44218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庞文龙 [1] 投资与知识产权布局 - 对外投资2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76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99条,专利信息647条,行政许可123个 [2]
8月13日黄河旋风(600172)涨停分析:政策预期、基本面改善驱动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23
股价表现 - 8月13日涨停收盘价5.32元,单日涨幅达9.92%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8亿元,占成交额比例22.66% [1] - 近5日出现两次涨停(8月11日、8月13日),其中8月11日涨幅10% [2] 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近5日呈现大幅波动,8月11日净流入2.58亿元(占比21.81%),8月12日净流出9151.36万元(占比-10.48%)[2] - 游资资金连续5日净流出,单日最大净流出9758.62万元(8月11日,占比-8.24%)[2] - 散户资金在8月7日、8月8日呈现净流入,最高单日流入2402.55万元(占比10.39%)[2] 行业关联 - 公司属于培育钻石、金刚线、智能制造概念板块 [2] - 8月13日相关概念板块普涨:培育钻石概念上涨2.58%,金刚线概念上涨1.08%,智能制造概念上涨0.89% [2] 市场关注因素 - 制造业支持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行业政策利好预期增强 [1] - 公司存在基本面改善预期,市场关注业务结构调整及成本优化空间 [1] - 技术形态突破箱体后引发市场情绪共振,吸引短线资金关注 [1]
A股军工股持续强势,航天科技、长城军工、烽火电子等多股涨停
格隆汇APP· 2025-08-13 02:15
军工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军工股持续强势 多只个股出现显著上涨 其中美晨科技20CM涨停 臻镭科技涨超13% 北方长龙涨超12% 海兰信涨超10% [1] - 中电鑫龙 烽火电子 航天科技 长城军工 长城电工 华密新材 黄河旋风10CM涨停 东材科技 永贵电器涨超8% 捷强装备 特发信息 中兵红箭 内蒙一机涨超7% [1]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这些股涨势不错 [2] 个股涨幅数据 - 美晨科技涨幅19.91% 总市值37.35亿 年初至今涨幅18.81% [2] - 臻镭科技涨幅13.92% 总市值144亿 年初至今涨幅92.86% [2] - 北方长龙涨幅12.52% 总市值166亿 年初至今涨幅423.19% [2] - 海兰信涨幅10.55% 总市值144亿 年初至今涨幅144.02% [2] - 中电鑫龙涨幅10.05% 总市值69.72亿 年初至今涨幅77.07% [2] 市值与涨幅表现 - 烽火电子涨幅10.04% 总市值108亿 年初至今涨幅41.40% [2] - 航天科技涨幅10.03% 总市值168亿 年初至今涨幅92.07% [2] - 长城军工涨幅10.01% 总市值491亿 年初至今涨幅476.70% [2] - 长城电工涨幅9.99% 总市值52.52亿 年初至今涨幅106.07% [2] - 华密新材涨幅9.98% 总市值54.15亿 年初至今涨幅116.26% [2] 其他显著上涨个股 - 黄河旋风涨幅9.92% 总市值76.72亿 年初至今涨幅27.88% [2] - 东材科技涨幅8.67% 总市值160亿 年初至今涨幅137.06% [2] - 永贵电器涨幅8.29% 总市值73.97亿 年初至今涨幅7.92% [2] - 捷强装备涨幅7.85% 总市值65.05亿 年初至今涨幅131.39% [2] - 特发信息涨幅7.82% 总市值88.14亿 年初至今涨幅70.26% [2] 大型军工企业表现 - 中兵红箭涨幅7.54% 总市值332亿 年初至今涨幅64.78% [2] - 内蒙一机涨幅7.16% 总市值479亿 年初至今涨幅232.11% [2]
2025年全球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发展与分析——拥抱产能,迎接创新
前瞻网· 2025-08-12 08:56
行业技术发展历程 - 超硬材料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 瑞典ASEA与美国GE相继实现人造金刚石合成[2] - 1957年立方氮化硼问世 因耐热性和化学惰性广泛应用于切削磨削领域[2] - 1980年代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推动金刚石薄膜低压合成 拓展电子器件与热管理应用[2] - 近十年纳米孪晶结构技术成为突破硬度极限的关键 硬度超越传统合成金刚石[2][4] 核心材料特性与应用 - 立方氮化硼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耐高温抗氧化 广泛应用于钢铁加工[4] - 合成金刚石采用HPHT法和CVD法制备 具有极高硬度和热导率 应用于切削/磨削/电子器件/光学窗口[4] - 纳米孪晶金刚石维氏硬度达180-200GPa 为已知最硬人造材料之一[4] - 纳米孪晶立方氮化硼硬度超100GPa 兼具高硬度与韧性[4] 研究热点分布 - 2020-2025年研究文献共1758篇 金刚石领域1078篇 立方氮化硼领域687篇[7] - 金刚石研究热度为立方氮化硼的两倍 反映其学术与工业界更高关注度[7] 核心技术路线 - HPHT与CVD为两大主流技术 HPHT侧重产量与成本控制 CVD适用于高纯度金刚石制备[8] - 结构调控技术包括聚晶/纳米晶/纳米孪晶构建 纳米孪晶通过界面强化提升强度与韧性[8][10] - 异质复合结构与新型超硬相研究快速推进 材料计算与智能设计技术助力工艺优化[8][10] 技术发展趋势 - CVD技术向大尺寸/高质量/低成本方向发展 特别在单晶金刚石制备领域[11] - 新型合成方法如液相法/微波等离子体法开始涌现[11] - 应用领域从传统切削磨料向半导体/量子计算/高功率光学/水处理等新兴领域拓展[11] - PCBN和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研究持续热点[11] 全球技术竞争格局 - 欧美在高压设备/工艺稳定性/大尺寸生产方面保持领先 中国快速缩小差距[11] - 国外在纳米孪晶立方氮化硼领域成果显著 硬度达95-108GPa[12] - 中国燕山大学2025年在纳米孪晶金刚石领域取得突破[11] - 中国在智能筛选与预测领域存在数据质量与原型验证不足[11] 中外具体技术对比 - HPHT合成金刚石:国外硬度70-150GPa 中国已建立体系但高端催化剂与大型设备依赖进口[12] - CVD金刚石:国外具备低缺陷工艺与大型基板沉积能力 中国已实现中小尺寸器件量产[12] - HPHT合成立方氮化硼:GE自1957年持续领先 中国具备合成能力但商用化设备国产化未完成[12] - 纳米孪晶立方氮化硼:国外2013年实现硬度95-108GPa 中国处于研究阶段产业化程度低[12] - 纳米孪晶金刚石:国外2014年报道硬度180GPa 中国处于论文验证阶段[12] - 新型化合物:国外通过机器学习预测WN等化合物硬度57GPa 中国处于高压实验研究阶段[12] - 智能设计:国外成熟运用DFT+ML进行预测 中国中科院/清华等机构快速发展数据库[12] 供应链格局 - 中国为全球超硬材料出口大国 供应链集中[12] - 欧美供应链分散 出口受限风险较低[12] - 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与技术外流风险[12]
通用设备板块8月11日涨1.42%,浙江华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1 08:40
板块整体表现 - 通用设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42% [1] - 上证指数报收3647.55点,上涨0.34% [1] - 深证成指报收11291.43点,上涨1.46% [1] 领涨个股表现 - 浙江华业(代码未列示)为板块领涨股 [1] - 湘江南亚(301616)收盘价53.50元,涨幅10.35%,成交量9.26万手,成交额4.76亿元 [1] - 万得凯(301309)收盘价33.19元,涨幅10.12%,成交量7.90万手,成交额2.57亿元 [1] - 君末股份(603617)收盘价8.65元,涨幅10.05%,成交量29.47万手,成交额2.51亿元 [1] - 大元泵业(603757)收盘价32.19元,涨幅10.01%,成交量12.49万手,成交额3.79亿元 [1] - 黄河旋风(600172)收盘价5.06元,涨幅10.00%,成交量243.31万手,成交额11.84亿元 [1] 跟涨个股表现 - 宁波东力(002164)涨幅9.61%,成交额16.44亿元 [1] - 儒贡科技(301525)涨幅7.43%,成交额2.52亿元 [1] - 沃尔德(688028)涨幅6.85%,成交额2.39亿元 [1] - 岱勒新材(300700)涨幅6.81%,成交额3.48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磁容科技(688448)收盘价41.10元,跌幅5.52%,成交额2.91亿元 [2] - 基康技术(830879)收盘价28.70元,跌幅3.82%,成交额2.19亿元 [2] - 华东数控(002248)收盘价11.24元,跌幅3.19%,成交额7.74亿元 [2] - 华之杰(603400)收盘价62.16元,跌幅3.15%,成交额2.83亿元 [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4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出1.68亿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8.08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