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金刚石

搜索文档
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郑州开幕,全球专家共话“硬核”未来
郑州日报· 2025-09-21 01:32
行业地位与规模 - 中国金刚石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产量稳居世界前列[6] - 河南占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能70%以上 占中国产能80%以上 2023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近3000万克拉[24] - 郑州培育钻石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 2023年出口货值超21亿元居全国第一[24] - 河南超硬材料规上企业约300家 上市公司7家 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0家[24] 产业集聚与布局 - 郑州高新区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超硬材料产业集聚区首位[10] - 郑州高新区集聚超硬材料相关企业1838家 覆盖全产业链 为郑南商许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组成部分[12] - 辖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拥有市场主体10.9万家 其中企业7.9万家[12] 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 - 金刚石应用于半导体芯片 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 纳米级精度加工技术获突破[4][17] - 新一代激光加工设备产品推出 为行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19] - 宝石琢磨工技能大赛展现行业技艺水平 郑州选手获最高认可[13] 国际化与市场推广 - 大会邀请迪拜 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机构参与 推动中东市场合作[21] - 第二届培育钻石电商节覆盖抖音 淘宝 TikTok等20余个平台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21] - 国际磨料磨具磨削展览会吸引400余家企业参展 超硬材料企业近200家 预计接待专业观众3.5万人次[23] 产业生态建设 - 发布《中国超硬材料产业集聚区发展竞争力指数》及钻石交易指数产业平台[10][19] - 培育钻石交易中心解读会员政策 深化产业服务体系建设[19] - 河南形成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核心 原辅材料和专用设备为基础的全产业链格局[24]
调研速递|博深股份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聚焦发展战略与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5 12:15
公司战略规划 - 控股股东山东铁投集团定位为山东省综合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 坚持主业加科创 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 重点发展新能源 新材料 新装备三大产业 拟将公司打造为新装备产业重要平台 [2] - 公司确定国际领先 国内一流的先进材料和高端装备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愿景 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结合 挖掘利用集团及市场资源加快发展 [2] - 公司立足先进材料和高端装备两大业务 以客户为导向 向价值链两端高价值环节延伸 提供场景化定制方案包括产品加方案加服务 提升竞争力和业务附加值 [2] 业务发展状况 - 轨交装备零部件产品应用于高速列车运维和新车制造领域 客户包括国铁集团及中国中车子公司 新藏铁路建设带来新机遇但未披露具体业务或订单情况 [2] - 人造金刚石是金刚石工具主要原材料 产品用于建筑等领域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扩大材料应用领域研究捕捉商业机会促进业务升级 [2]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近6000万元 常州金牛子公司陶瓷磨料砂纸砂布产品使用领域扩大竞争力提升 汶上海纬子公司高铁制动盘质量稳定 其研发生产的制动盘已应用于复兴号家族新车型CR450 [2]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股东陈怀荣减持计划于2025年9月25日截止 期间合计减持公司股票287.24万股 其本人及一致行动人尚持有公司股份2634.18万股 占总股本4.99998% [2] - 公司管理层如有增持计划将依法依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对于控股股东是否有合适资产注入及注入时间表未明确回应 对于AI和芯片方面融合发展的并购洽谈及实质性并购未明确表态 公司一直在推动并购相关工作但无需要披露事项 [2] 市值管理与业绩表现 - 市值受经营业绩 发展规划 市场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 公司确定企业愿景旨在加快做优做强做大 将围绕既定战略以优良业绩回报股东和社会 [2] - 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 公司将做好主业经营提高盈利能力 坚持持续稳定分红政策积极回报投资者 [2] - 企业愿景是永恒追求 公司将立足实际结合长短期目标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9月15日15:00至17:00通过全景路演网络互动平台举行2025年河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2025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 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 [1] - 参与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杜继新 董事兼总经理李善达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井成铭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宫敬辉 [1]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3]
中兵红箭(000519)2025年中报点评:特种装备高速增长 积极备货备产
新浪财经· 2025-09-12 02: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93亿元 同比增长17.36% [1][2] - 归母净利润亏损0.41亿元 同比减少0.85亿元 [1][2] - 毛利率18.14% 同比下降6.44个百分点 [1][2] - 净利率-2.32% 同比下降4.82个百分点 [1][2] 分季度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15.74亿元 同比增长60.10% 环比增长153.96% [3]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88亿元 同比增长51.49% 环比实现扭亏(增加2.17亿元) [3] - 第二季度毛利率19.60% 同比下降9.46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5.16个百分点 [3] - 第二季度净利率5.62% 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环比大幅改善28.09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分析 - 特种装备业务营收11.81亿元 同比增长85.92% 占比53.87% 毛利率16.04%下降16.05个百分点 [6] - 超硬材料业务营收8.19亿元 同比下降18.73% 占比37.35% 毛利率25.00%基本稳定 [7] - 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1.93亿元 同比下降14.52% 占比8.78% 毛利率1.81%下降0.33个百分点 [7] 子公司业绩表现 - 江机特种营收8.22亿元 大幅增长127.82% 净利润0.12亿元下降2.72% [9] - 北方红阳营收2.21亿元 大幅增长195.57% 净利润亏损0.36亿元 [9] - 中南钻石营收8.19亿元 下降18.73% 净利润1.16亿元下降28.74% [10] - 银河动力营收0.73亿元 增长4.95% 净利润亏损0.13亿元 [11] 财务指标与运营状况 - 研发费用2.11亿元 同比增长14.15% [4] - 合同负债5.56亿元 大幅增长152.31% [4] - 存货28.88亿元 增长44.75%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93亿元 同比减少1.78亿元 [4] 行业与市场前景 - 超硬材料行业进入周期性调整 市场需求量下降 新进竞争对手增多 [7] - 智能弹药及远程火箭炮等消耗性装备需求旺盛 下游高景气度持续抬升 [12] - 产品远销多个海外国家 海外市场拓展成为重要新增长动力 [12] - 2025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87亿元 同比增长率约90% [2]
新闻发布厅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三 “六新”铸就工业硬核担当
河南日报· 2025-09-10 23:38
制造业发展成果 - 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 过去四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1% 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6.7% 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 [2] - 规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实现全覆盖 郑南商超硬材料集群和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9个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累计建设省实验室27家 省级产业研究院55家 制造业创新中心19家 中试基地61家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提升至77.76% [3] - 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87.2% 建设省级智能车间和工厂1685个 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210家 绿色工业园区74个 [3] 新兴产业能级提升 - 2024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4.8% 较十三五末提高2.4个百分点 [4] - 手机产量1.3亿部居全国第二位 超聚变人工智能服务器累计出货5万台且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软件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4] - 新能源整车产量从2021年6.6万辆增长至2024年68.1万辆 年均增速近1.2倍 [4] - 人造金刚石产量全球第一 铝基板带材料规模全国第一 建成全球最大尼龙66盐生产基地 [4] 未来产业布局突破 - 聚焦6大方向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落地河南 柔性传感器和智能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取得突破 [5] - 4个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 建成中原量子谷一期核心启动区 发布国内首款实用化多场景自适应抗量子密码芯片 [5] - 陶瓷基板和5G用电子级玻璃纤维填补国内空白 碳化硅粉体和金刚石散热材料实现产业化 [5] - 氢能电堆等关键零部件实现国产化 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累计纯氢运行里程超6400万公里 [5] - 商业卫星装备制造及应用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通用航空总部落地郑州 [5] - 建成年产3万吨生物合成氨基酸项目 建成全球首条纳米酶中试生产线 [5]
2025年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升级与高端转型
前瞻网· 2025-07-30 07:16
行业概述 - 2025年中国超硬材料行业已形成HPHT与CVD技术双轨发展格局,在国产设备突破和河南产业集群推动下,正加速从传统加工向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领域转型,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 截至2025年,国内培育钻石产能占全球近半,产业总产值突破170亿元,出口主导地位稳固 [2] - 全球超硬材料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约750亿人民币,2030年将扩大至100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9% [12] 技术发展 - 中国超硬材料技术从1963年首次合成人造金刚石起步,1966年实现首颗cBN合成,打破外国技术垄断 [2] - 行业技术实现从"HPHT主导"到"HPHT+CVD协同发展"的演进,HPHT凭借高效率、低成本率先规模化生产,CVD用于培育大克拉、高纯度及功能化单晶钻石 [4] - 国内已具备2英寸以上MPCVD设备与金刚石籽晶剥离技术,科研团队突破"变功率–压力补偿"等高阶合成工艺 [2] 应用领域 - 超硬材料覆盖从传统工业到高端战略新兴行业的完整价值链,包括建筑石材切割、矿产勘探、精密切削与磨削等传统用途 [7] - 战略性应用包括光伏硅片切割、半导体晶圆CMP加工,扩展至消费电子、光学、国防军工和医疗检测等高端领域 [7] - 以优异的硬度和致密度为支撑,从传统制造向光电、电子、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领域逐步渗透升级 [7] 市场驱动因素 - 2023–2030年超硬材料市场预计将以约5.8%-5.9%年复合增长,中国已稳居全球市场20%以上份额 [10] - 高端制造和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对高精度、高寿命超硬刀具需求激增,带来多元化需求驱动 [10] - HPHT、CVD设备实现大规模国产装备及大克拉、高功能化金刚石生产能力提升,推动技术创新 [10] 区域与产业集群 - 河南等地涌现大型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如黄河旋风、豫金、力量钻石实现HPHT压机自制与压片制品一体化 [2] - 以宁波、上海等地为代表的技术前沿基地推动大尺寸CVD金刚石产线建设及设备国产化 [4] - 中国正向高端化、功能化、全光谱产业融合方向迈进,实现从设备、材料到应用端的全面技术升级 [4] 市场规模与份额 - 2025年中国超硬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增至172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约22.8%份额 [12] - 未来将持续提升本土高附加值细分产品的比重 [12] - 中国培育钻石产能占全球近半,产业总产值突破170亿元 [2]
超硬材料产业招商清单:中兵红箭、力量钻石、四方达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前瞻网· 2025-07-25 06:23
行业概况 - 超硬材料行业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高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CBN)等超硬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珠宝首饰等多个高端领域 [1] -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郑州三磨所的人造金刚石研发,2000年实现六面顶压机量产,2016年国家"领跑者计划"推动产业国产化破局 [1] - 2023年中国工业金刚石产量占全球95%以上,线锯国际市占率超70%,实现中游制造环节的全球主导权 [1] 政策支持 - 超硬材料行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政策以"国产替代、技术攻坚、高端化转型"为核心,目标2025年基础材料全球产能占比维持95%以上、高端产品国产化率突破30% [3] - 地方政府通过优惠政策、产业园区建设、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行业发展,河南省郑州市打造"中国超硬材料之都" [5] 产业链格局 - 上游:石墨与触媒剂实现高纯度规模化供应,六面顶压机国产化率达100%,但半导体级CVD设备仍依赖进口 [4] - 中游:工业金刚石、培育钻石、切割工具等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培育钻石渗透率持续攀升,2025年有望开辟千亿级蓝海市场 [4] - 下游:应用场景拓展至半导体晶圆切割、核反应堆散热、量子计算等高端领域,2025年培育钻石渗透率预计突破20% [4] 重点企业 - 中兵红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139,255.89万人民币,总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业务涵盖超硬材料及其工具、高性能磨料及磨具等 [9][10] - 中兵红箭全资子公司中南钻石是全球最大的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单晶制造商,拥有全产业链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11][12] - 其他主要企业包括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注册资本从9,127.5万人民币至144,218.45万人民币不等 [5] 区域布局 - 河南省以超90%的工业金刚石产能和50%的培育钻石产能构建"一核多区"产业版图,郑州、许昌等地形成全链条集群 [13] - 长三角集群聚焦精密刀具、半导体抛光等下游应用场景,江苏集群在CVD设备、半导体级金刚石等领域形成专精特新补链效应 [13] 行业挑战 - 当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仅60%,中低端产品积压导致价格战频发,部分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至5%以下 [13] - 半导体级金刚石研发、CVD设备制造等高端领域人才缺口超过3万人,核心设备国产化率不足10% [13][15] - 河南省正联合高校机构共建半导体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郑州三磨所牵头攻关半导体级CVD设备研发,目标2025年国产化率提升至30% [15]
【风物郑州】厚重中原 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
郑州日报· 2025-07-21 01:57
工业发展历史 - 中原区曾是郑州核心工业区,聚集国棉厂、电缆厂、二砂、郑煤机等老国企,支撑郑州工业辉煌 [1][3] - 1963年郑州三磨所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1966年研制第一颗立方氮化硼,技术领先全国 [3] - 二砂厂是一五计划57个重点项目之一,磨料磨具产量占全国25%,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3] - 1958年国棉四厂研制中国首台喷气织机,1957年纺织工业占郑州工业总产值36.22% [3] 产业转型与规划 - 中原区正构建"科技创新+都市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产业体系,聚焦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 [11] - 科技服务业瞄准节能环保、工业设计、数字经济,培育"小巨人""独角兽"企业 [11] - 计划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400亿元,布局高端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等赛道 [11] - "一路四街"从工业区转型为活力商圈,商家一铺难求,人流量堪比春运 [9] 文化资源 - 分布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遗址,庙沟、白寨等遗址对研究商周至新石器时代有重要意义 [4][5] - 历史遗存已建成生态文化公园,成为市民了解中原文化的窗口 [5] 行政区划演变 - 1955年设立建设区(后更名中原区),1960年成立中原人民公社,1961年确立现辖区范围 [7] - 1987年并入须水乡、沟赵乡等郊区,2005年完成撤乡建办,2011年实现全域城市化 [7][8]
2025年河南省许昌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中原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3 01:27
许昌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 创新性构建"633"现代化产业体系(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3大优势主导产业、3大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带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1][13] - 已形成1个超千亿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及硅碳新材料、超硬材料、生物医药等百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35.2%(较2020年提升12.5个百分点)[1][13][17] - 实施"一转带三化"战略,推动制造业质效双升,呈现未来产业加速布局、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良性态势[1][13] 新质生产力政策布局 - 出台《许昌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等政策,目标2025年新型基建水平进入全省前列,算力枢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领先[11] - 《加快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要求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以上[11]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规划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及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算力规模达2000P[11] 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 **电力装备**:许继电气、森源电气等企业带动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覆盖特高压设备、智能电网系统[19][20] - **新材料**:黄河旋风为全球最大人造金刚石制造商,硅烷科技聚焦硅碳材料,产业链延伸至光伏半导体领域[19][20] - **新能源汽车**:远东传动、森源汽车等企业加速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维境新能源专注三电系统[19][20] - **生物医药**:新天地药业、润弘本草推进创新药研发,华中医药布局医药冷链物流[19][20]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新技术企业达5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49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16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80%[8] - 中原电气实验室投入运营,许继电气柔性直流换流器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19]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7.3%,占规上工业比重6.3%;超硬材料产业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6][19] 区域协同与空间布局 - 构建"一带四轴、一主一副、三极多点"城镇空间体系,中心城区聚焦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15][17] - 形成7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包括全球最大发制品出口基地和中西部电梯制造龙头[17][19] - 融入郑州都市圈,推动许港产业带建设,强化跨区域协同发展[3][25] 未来发展趋势 - 传统产业通过技改和数字化升级提升附加值,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超硬材料形成规模化集群[23] - 前瞻布局氢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实施创新策源、场景牵引等六大行动[24] - "链长+链主"模式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深化区域协同[25]
黄河旋风: 关于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6 10:13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旋风国际向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申请流动资金借款不超过2500万元,借款期限不超过12个月,贷款年利率不超过55%,按月结息 [1] - 公司为旋风国际上述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金额不超过2500万元 [1][3] - 本次担保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且无反担保安排 [1][3]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旋风国际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持有其100%股权 [2] - 2024年度经审计资产总额440672万元,负债总额259040万元,净资产181632万元,营业收入774945万元,净利润33869万元 [2] - 2025年3月未经审计数据显示资产总额421693万元,负债总额256289万元,净资产165404万元,营业收入149350万元,净利润-16228万元 [2]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担保范围包括贷款本金、利息、复利、违约金、损害赔偿金、汇率损失及相关法律费用 [3] - 截至公告日公司对外担保额度为0元,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况 [4] 担保必要性与合理性 - 担保旨在满足子公司业务拓展中的增信需求,提高融资能力,保障业务持续发展 [3] - 董事会认为担保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可降低融资成本且风险可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