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600118)

搜索文档
中国卫星股价微跌0.40% 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07 17:39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7日收盘 中国卫星股价报29 7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12元 跌幅0 40% [1] - 当日成交量为262701手 成交额达7 83亿元 振幅为2 58%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卫星研制和卫星应用 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从事卫星研制和卫星应用的上市公司 [1] - 主要产品包括小卫星 微小卫星 卫星应用系统集成 服务等 [1] 行业动态 - 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8月9日至11日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将搭载"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升空 [1] - GW星座在8天内完成3次发射 相邻发射间隔从1-2个月缩短至3-5天 组网速度明显加快 [1] 资金流向 - 8月7日中国卫星主力资金净流出5695 90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0 16%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4303 39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0 12% [1]
刚刚,重磅驱动!万亿赛道,即将爆发?
券商中国· 2025-08-07 06:33
卫星导航板块动态 - 卫星导航板块总市值达2.32万亿元 中国卫星和中国卫通盘中多次异动 臻镭科技和信科移动等概念股表现偏强 [1][2] - 8月9日—8月11日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将搭载"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升空 为吉利旗下品牌提供厘米级高精定位和自动驾驶支持 [1][2] 卫星发射加速 - 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 从1—2个月发射间隔缩短至3—5天 组网速度明显加快 或进入快速组网期 [1] - GW星座由12992颗卫星组成 2024年12月至今已完成低轨01—07组发射 8天内完成3次发射(05-07组) [2] - 千帆星座已完成五次"一箭18星"发射 2024年相邻发射间隔约2个月 2025年完成两次发射 垣信卫星招标7次运载火箭发射服务 预计建设提速 [3] 行业管理与技术进展 - 星网管理层完成迭代 新领导层包括中国电信集团总裁梁宝俊等 低轨05组卫星发射或成关键节点 后续发射及招标进度将大幅提速 [4] - ITU发布《5G卫星无线电接口技术详细规范》 确定3GPP NTN为唯一5G卫星技术 低轨卫星手机直连以NTN为标准技术路径 华为计划下半年与星网合作测试 [4] - 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商业航天发射场投用和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将降低发射成本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突破开辟需求空间 [5]
我国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密集发射 已有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启动上市辅导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06:28
发射进展与产业规模 - 8月4日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半个月内完成三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密集发射 包括7月27日低轨05组及后续组别 [2] - 国内卫星互联网发射市场规模未来有望突破千亿规模 [3] 星座计划与政策支持 - 构建国家主导"星网"与商业化"千帆星座"两大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 目标数万颗卫星网络 [2] - 鸿雁星座、行云工程等其他星座计划协同推进 [2] - 工信部批量颁发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为项目提供资源支撑 [2] 产业链与技术突破 - 卫星制造从定制化向批产化转变 火箭技术向低成本复用方向演进 [4] - 长征六号改、长征八号甲实现"一箭多星"常态化发射 民营可回收火箭加速试验 [4] - 带动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终端等环节规模化与低成本化进程 [3] 资本驱动与市场机制 - 科创板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支持商业航天等未盈利企业上市 [4] - 蓝箭航天、江苏屹信航天等商业航天企业启动上市辅导 [5] - 资本市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并购重组 实现优势互补 [6] 需求前景与基础设施 - 假设1万颗卫星规模星座且卫星寿命5年 需每年新增2000颗卫星持续发射需求 [4]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突破为产业开辟广阔需求空间 [2] - 卫星互联网被定位为世界当前和中国未来的核心基础设施 [4]
航天装备板块8月6日涨1.5%,新余国科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863.6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6 08:48
航天装备板块市场表现 - 航天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5%,领涨个股为新余国科,涨幅达4.76% [1] - 上证指数上涨0.45%至3633.99点,深证成指上涨0.64%至11177.78点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理工导航(2.97%)、中天火箭(2.08%)和中国卫通(1.73%) [1] 个股交易数据 - 新余国科成交量26.38万手,成交额10.75亿元,位居板块前列 [1] - 航天电子成交量最大达218.79万手,成交额24.31亿元 [1] - 中国卫星成交33.85万手,成交额10.15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863.63万元,游资净流出7064.91万元,散户净流入3201.28万元 [1] - 新余国科主力净流入4202.22万元,占比3.91%,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864.86万元和3337.36万元 [2] - 中天火箭主力净流入3072.79万元,占比9.39%,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1219.95万元和1852.84万元 [2] - 航天电子主力净流出7714.49万元,占比3.17%,但散户净流入9497.23万元 [2]
航天装备板块8月4日涨4.24%,航天电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5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4 08:35
板块表现 - 航天装备板块单日上涨4.24% 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66%)和深证成指(涨0.46%)[1] - 航天电子以涨停价10.79元收盘 涨幅达9.99% 成交119.99万手[1] - 新余国科涨幅7.33%居次 航天环宇涨5.41% 星网宇达涨4.01% 中天火箭涨3.60% 中国卫星涨3.03% 中国卫通涨2.32%[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6.52亿元 游资净流出2.9亿元 散户净流出3.62亿元[1] - 航天电子获主力净流入4.59亿元 占比达35.91% 同时游资净流出2.33亿元 散户净流出2.26亿元[2] - 中国卫通主力净流入9359.08万元(占比11.01%)新余国科主力净流入6900.59万元(占比8.05%)星网宇达主力净流入1907.63万元(占比4.41%)[2] 个股交易活跃度 - 中国卫通成交量最高达41.95万手 成交额8.5亿元[1] - 航天电子成交额12.78亿元居首 中国卫星成交额9.13亿元[1] - 理工导航成为板块唯一下跌个股 跌幅2.32% 主力资金净流出665.93万元(占比-12.28%)[1][2]
航空航天概念股走高,相关ETF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2:11
市场表现 - 航天电子涨停 中兵红箭和中国卫星股价上涨超过2% [1] -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ETF上涨超过2% [1] - 四只航空航天相关ETF涨幅均超过2% 其中航空航天ETF(159227)涨幅达2.27% [2] 行业分析 - 军工企业在无人机和战机等领域技术优势显著 成为军贸主要增量 [2] - 航空航天板块是核心受益方向 [2] - 军工板块业绩底部特征明显 各领域需求自年初以来逐步改善 [2] 业绩展望 - 预计随着订单落地和交付 业绩有望逐季恢复 [2]
把握航天航空投资机遇,航天ETF(159267)正式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1:07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产品特征 - 紧密跟踪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 国防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 为市场纯度最高的军工主题指数之一 [2] - 前三大成分股权重集中:中航沈飞(8.37%)/航发动力(8.27%)/光启技术(8.18%) 覆盖航空装备/军工电子/地面兵装/航天装备领域龙头企业 [2][3] - 指数成分股总市值规模显著:中航沈飞1824.10亿元/中航成飞2275.00亿元/航发动力1132.34亿元 代表产品线涵盖歼击机/航空发动机/隐身材料等核心军品 [3] 国证航天指数历史表现 - 2020年以来累计收益38.4% 年化收益6.4% 年化波动33.4% 与中证军工指数表现贴近 [5] - 高波动风险与高弹性特征并存 在市场反弹期相比中证国防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5] 商业航天产业催化 - 国家航天局发布商业航天全周期质量监管通知 首次系统性规范行业质量监管 [7] - 政策技术资本协同发力 产业迈向规模化市场化新阶段 2025年上半年发展亮点纷呈 [7][8] - 证监会6月增设科创板成长层 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投融资活跃度持续提升 [11] 商用飞机产业链机遇 - C919累计交付20架 步入规模性批量生产阶段 中国商飞累计获得订单近1500架(确认订单近1000架) [9] - 单架采购价格0.99-1.08亿美元 已确认订单对应价值量近千亿美元 [9] - 中国商飞预测未来20年中国市场需9323架新飞机 市场价值约1.4万亿美元 [9] - 2029年产能规划突破150架 增幅达33% 超出市场预期 将显著拉动大飞机产业链发展 [9] 低空经济发展态势 - 2023年产业规模达5059.5亿元 增速33.8% 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元至10644.6亿元 [10] - 形成国家规划-地方补贴-基建招标的纵向落地体系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10] 航天产业多维进展 - 发射端:2025年上半年航天发射35次 全部成功 多款可复用火箭计划年底首飞 [11] - 产业端:千帆星座等巨型项目进入实质建设 卫星制造向大批量生产模式转型 [11] - 应用端:手机直连卫星从应急走向常态化 三大运营商推出卫星通信服务 终端普及加速产业爆发 [11] 板块中长期展望 - 短期:商业航天发射与星座建设驱动板块波动 中报业绩有望环比提速 [10] - 中期:卫星制造等细分领域2025年迎行业拐点 主题活跃与业绩提振形成主旋律 [10] - 长期:需求释放带动基本面改善与估值提升 板块重心持续上移 [10]
航天装备板块7月31日跌1.45%,中国卫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3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08:32
板块整体表现 - 航天装备板块当日下跌1.45%,领跌个股为中国卫通(跌幅2.10%)[1] - 板块跑输大盘指数,上证指数下跌1.18%,深证成指下跌1.73%[1] - 板块内8只个股中仅2只上涨,最高涨幅为新余国科0.28%[1] 个股价格表现 - 中国卫通收盘价20.08元,跌幅2.10%居首,成交额8.55亿元[1] - 航天电子跌幅1.28%位列第二,成交量54.50万手[1] - 新余国科逆势上涨0.28%,收盘价39.19元[1] - 理工导航微涨0.06%,成交额3483.16万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39亿元,游资净流入1756.23万元,散户净流入2.22亿元[1] - 中国卫通主力净流出9469.81万元(净占比-11.08%),游资净流入4204.09万元[2] - 中国卫星主力净流出6182.67万元(净占比-9.05%),散户净流入6875.84万元[2] - 航天环宇主力净流出1180.21万元(净占比-14.91%),但游资与散户合计净流入1180.22万元[2] - 理工导航成为唯一主力净流入个股(105.61万元,净占比3.03%)[2]
科学与健康|面向商业航天 长八甲火箭有这些新突破
新华社· 2025-07-30 11:16
核心观点 -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通过模块化组合与新材料应用实现运载能力提升约55%并构建太阳同步轨道3吨至7吨级运载能力梯队 [2] - 研发团队以智能化重构地面操作逻辑 将高危人工操作压缩为毫秒级指令传输 提升效率并消除安全风险 [5][6] - 采用主动漂移控制技术消除塔架碰撞风险 结合过冷液氧加注与锂离子电池应用实现运载能力提升约10%并降低测试成本 [7][8] 技术创新 - 创新研制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与5.2米直径整流罩 全箭高超50米 起飞质量约371吨 起飞推力约480吨 [2] - 突破40余项关键技术并完成40多次大型地面试验 28个月完成从方案设计到首飞的全流程攻坚 [2][3] - 过冷液氧加注技术通过降低液氧温度提高燃料密度 同等容积贮箱承载更多燃料 [8] - 锂离子电池替代传统锌银电池 解决数周寿命与飞行前更换痛点 具备长寿命免维护特性 [8] 效率提升 - 地面系统自动生成安全指令 将数小时人工登塔操作压缩为毫秒级指令传输 [5] - 伺服机构控制与加断电流程实现自动化 数据自动回传取代人工设备连接 [6] - 2024年9月完成发射场合练验证新工位操作流程可行性 2025年2月成功首飞投入工程应用 [3] 商业航天应用 - 精准响应商业航天对快省稳的核心需求 满足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与主流载荷发射需求 [2][8] - 适应商业发射场紧凑工位布局与严苛成本控制 实现高密度发射并奠定主动引领地位 [7][8]
军工股震荡拉升 恒宇信通2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7-30 01:47
军工股市场表现 - 军工股震荡走高 恒宇信通20CM涨停 国瑞科技涨超10% [1] - 航发科技 长城军工 北方长龙涨超5% [1] - 亚星锚链 爱乐达 晨曦航空 中国卫星等跟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