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600000)

搜索文档
六大行,集体官宣
天天基金网· 2025-08-14 05:09
政策发布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予以财政贴息 [1] - 共有23家金融机构入围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24] 国有银行响应 - 农业银行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2] - 邮储银行正积极组织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实施工作 [4] - 交通银行将依法合规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6] - 工商银行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财政贴息工作 [8] - 中国银行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针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工作 [11] - 建设银行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客户进行消费贷款贴息 [14] 股份制银行响应 - 浦发银行将依法依规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工作 [17] - 招商银行正在依法有序推进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 [18] - 广发银行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21] - 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股份行近日陆续发布相关公告,宣布对符合要求的贷款进行贴息 [16]
重大利好,如何享受?看完这篇,立刻学会
天天基金网· 2025-08-14 05:09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多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支持居民消费,通过财政贴息降低个人消费贷款成本 [1]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可能视实施效果延长 [2][3] - 政策支持真实消费行为,包括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每人单笔最高贴息500元,多笔可叠加 [2] 支持范围 - 支持日常生活小额消费及大额商品消费(如汽车、家具家电、电子产品等) [2] - 支持服务消费(如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 [2] - 重点领域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 [7][11] 贴息规则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同一机构累计最高1000元(对应消费金额10万元) [3][6]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同一机构累计最高3000元(对应消费金额30万元) [3][6] - 财政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相当于当前个人消费贷款利率(约3%)的三分之一 [5] - 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90%,省级财政承担10% [5] 贷款机构 - 限定23家中央财政认可机构,包括18家银行和5家其他消费贷款机构 [4] - 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及主要股份制银行 [4] - 其他机构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金融等 [4] 办理流程 - 借款人需授权贷款经办机构识别贷款账户交易信息 [8][9] - 贴息资金测算、申请、拨付由经办机构和政府部门完成,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9] - 贴息将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借款人可通过短信、App等了解贴息情况 [8] 政策效果示例 - 以20万元消费贷款为例,年利率3%时利息6000元,贴息后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1/3补贴) [8]
浦发银行开卡测评:办信用卡后,可办单日转出限额1万一类卡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02:32
银行开卡流程与反诈措施 - 银行开卡流程趋严以防范电信诈骗和洗钱风险 但部分网点存在"层层加码"或"一刀切"过度限制交易额度的问题[2] - 新办卡需填写反诈宣传教育确认书并接受银行员工反诈宣传 已成为必备流程[2] - 新开卡单笔/单日限额大多设定为5000元 使用3-6个月后可申请提高额度[2] 银行服务差异化表现 - 8家银行网点服务存在两极分化 高分达90分 最低仅59分[2] - 服务差异主要体现在办事效率 合规性 防诈执行和服务质量四个方面[2] 浦发银行南城支行案例 - 办理储蓄卡需提供工作证明 社保记录和身份证 仅能办理二类卡 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可升级为一类卡[3] - 办理一类储蓄卡需先办理信用卡 存在变相强制捆绑销售嫌疑[5] - 开卡流程包含填写反诈确认书 个人信息录入和投资风险评估 全程约50分钟[3][5] - 一类储蓄卡单日转出限额1万元 进账无限制 信用卡年费360元 需消费满6笔才可减免[5]
东莞8家银行开卡实测:有银行需绑定信用卡、查验租赁合同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01:52
银行服务效率 - 华夏银行东莞分行办卡流程耗时最长约90分钟且需4名工作人员经手[7][9][11] - 光大银行东城支行与东莞银行中心区鸿福支行办卡效率最高均耗时25分钟[8][9][14] - 交通银行南城支行虽等待时间35分钟但实际办卡流程仅需15分钟[13] 合规性与捆绑销售 - 浦发银行南城支行存在变相捆绑销售嫌疑要求办理信用卡后方可开通单日限额1万元的一类卡[3][7][16] - 多家银行要求提供社保/工作证明或租赁合同等辅助材料其中仅东莞银行和平安银行未强制要求额外证明[15][20] - 7家银行均要求客户关注公众号或下载手机银行APP且多数银行在开卡过程中包含投资风险测评环节[16][21][24] 账户类型与转账限额 - 新开一类卡单日转出限额普遍设定为5000元仅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允许单日1万元限额[8][27] - 华夏银行仅办理二类卡且单笔转出限额3000元为测评银行中最低[3][7][27] - 银行表示限额基于反诈考量用户可在使用3-6个月后凭证明材料申请提额[2][8][27] 反诈执行与服务质量 - 所有银行均将反诈宣传和签署承诺书作为开卡必备流程[2][8][25] - 广州银行东莞分行推荐线上开二类电子卡未提供线下一类卡办理服务[28] - 多数银行在服务过程中有工作人员主动指引但华夏银行因换班导致服务流程中断[7][11][29]
中国银联携手12家商业银行发行“上海之夏”主题卡 助力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8-14 01:50
核心事件 - 中国银联联合十二家商业银行于2025年"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期间正式发行主题借记卡 [1] 合作机构 - 参与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上海银行及上海农商银行共十二家金融机构 [1] 产品设计 - 以三重权益体系加特色卡面设计为核心 [1] - 构建支付优惠加场景消费加文旅体验的全链条消费生态 [1] 战略意义 - 策应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目标 [1] - 通过金融创新助力上海打造国际化便利化消费标杆 [1] - 为提振内需释放消费潜力注入强劲动能 [1] 用户权益 - 为市民与游客提供丰厚消费福利 [1]
江西银行股东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中信证券经纪香港 转仓市值8458.99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4 00:50
公司股权变动 - 股东于8月13日将江西银行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中信证券经纪香港 涉及转仓市值8458.99万港元 [1] - 转仓股份占比总股本8.38% [1] 公司治理调整 - 股东周年大会于6月27日批准第四届董事会成员任命 [1] - 新增执行董事曾晖女士及骆小林先生 [1] - 新增非执行董事尹光星先生、舒荃先生、熊洁敏女士、李水平先生及彭曦远先生 [1] - 新增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兴华先生、杨爱林先生、何恩良先生及王菲米兰女士 [1]
中原银行(01216)股东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中信证券经纪香港 转仓市值1.62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0:45
股东持股变动 - 中原银行股东于8月13日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中信证券经纪香港 [1] - 转仓市值为1 62亿港元 占公司总股本的6 68% [1] 股息派发计划 - 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8月5日派发末期股息 每10股派发0 12元人民币 [1]
青岛银行(03866)股东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艾德证券期货 转仓市值15.58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0:45
股东持股变动 - 青岛银行股东于8月13日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艾德证券期货 转仓市值达15 58亿港元 占公司股份比例16 07% [1] 半年度业绩快报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 62亿元 同比增加5 34亿元 增幅7 50%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 65亿元 同比增加4 24亿元 增幅16 05% [1] - 基本每股收益0 53元 显示盈利能力稳健提升 [1]
江西银行(01916)股东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中信证券经纪香港 转仓市值8458.99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0:45
股东持股变动 - 江西银行股东于8月13日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中信证券经纪香港,转仓市值为8458.99万港元,占公司股份比例为8.38% [1] 董事会成员变更 - 江西银行于6月27日公布股东周年大会批准第四届董事会成员名单,包括2名执行董事(曾晖女士、骆小林先生)、5名非执行董事(尹光星先生、舒荃先生、熊洁敏女士、李水平先生、彭曦远先生)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兴华先生、杨爱林先生、何恩良先生、王菲米兰女士) [1]
青岛银行股东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艾德证券期货 转仓市值15.58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4 00:44
股东持股变动 - 青岛银行股东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艾德证券期货,转仓市值15.58亿港元,占比16.07% [1] 半年度业绩快报 - 青岛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加5.34亿元,增长7.50% [1]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加4.24亿元,增长16.05% [1]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1] - 盈利能力稳健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