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昌生物(09995)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医药ETF(159859)、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午后翻红,第36届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06:37
股市表现 - 5月14日午后股市走强 创业板指和沪指双双涨超1% 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1] - 生物医药ETF(159859)和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午后翻红 创新药沪港深ETF涨0.35% 中国生物制药和恒瑞医药涨超3% 生物医药ETF涨0.29% 荣昌生物和药明康德涨超1% [1] - 医疗设备ETF(159873)盘中翻红 微跌0.02% 溢折率0.02% 尚荣医疗涨停 [1] 行业指数与估值 - 生物医药ETF(159859)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 该指数选取A股生物医药产业前30只股票 反映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当前PE为35.71倍 位于近10年28.96%历史分位点 估值低位 [1] 行业动态与会议 - 第36届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主题为"筑梦全链创新周期—提质增效 协同发展" 汇聚专家学者和政府企业代表 探讨药品监管政策和产业前沿趋势 [2] 行业财报与配置 - 医药生物板块2025Q1财报显示营收和利润表现平缓 细分结构亮点频出 医药研发外包收入利润均实现双10+增长 原料药行业利润回归超越收入增速 医疗耗材和其他生物制品表现稳健 疫苗和诊断行业表现较差 [2] - 偏股型基金对医药行业配置结束下行趋势 宽基配置明显提升 市场热情回归 创新药板块系统性估值提升是主要驱动因素 [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国际化的biotech公司 仿创公司创新管线重估 CXO行业订单及经营改善显著的公司 [2]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5月13日 周二)
快讯· 2025-05-13 01:16
个股新闻 - 泰凌医药(01011HK)联营公司资产拆分 康辰药业提出解散联营关系并各自独立经营[2] - 中国恒大(03333HK)清盘进展 CEG清盘人及CEG Holdings临时清盘人向香港法院提出联合申请[2] - 兖矿能源(01171HK)投资动向 青海盐湖拟以3亿美元现金认购高地资源股份并成为最大股东[2] - 宝龙地产(01238HK)清盘聆讯 清盘申请聆讯改期至7月21日举行[2] - 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4月出货量 手机镜头出货量1.03亿件环比增9.2%同比增1.3% 车载镜头出货量1156.6万件环比增17.8%同比增28.9%[2] 公司声明与公告 - 长和(00001HK)港口交易声明 强调绝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情况下进行[3] - 宁德时代香港招股 公开发售部分获21倍超额认购 吸引517亿港元融资认购[3] - 贵州茅台港股计划 目前没有港股上市相关计划[3] - 招商证券(06099HK)人事变动 张浩川因个人原因辞任副总裁[3] - 荣昌生物(09995HK)药物进展 抗体偶联药物RC278获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3] - 中国中车(01766HK)重大合同 近期签订若干项重大合同涉资约547.4亿元[3]
公告精选丨中国中车:近期签订合计547.4亿元重大合同;沃尔核材: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3:58
重大合同与项目中标 - 中国中车近期签订多项重大合同总金额547.4亿元人民币 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22.2% 涵盖城市轨道车辆 动车组销售 风电及储能设备等领域 [2] - 长华集团获得国内新能源车企关键金属结构件项目定点 [7] - *ST围海预中标1.82亿元工程项目 [7] 并购与资产重组 - 阳光诺和拟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 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2] - 云南铜业筹划收购凉山矿业4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股票自5月13日起停牌 预计10个交易日内披露方案 [3] - 拓普集团已完成收购芜湖长鹏100%股权交割 [7] - 中国医药拟以3.02亿元收购金穗科技100%股权 [7] - 南钢股份全资子公司以9.2亿元竞得范桥铁矿探矿权 [10] 国际化战略与融资 - 沃尔核材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推进国际化战略 [2] - 诺力股份控股子公司中鼎智能向香港联交所递交IPO申请 [10] - 澳柯玛拟投资约3.6亿元在印尼新建年产50万台冰箱智能制造工厂 [7] - 斯莱克与力华电源签署46系列大圆柱电池战略合作协议 [7] 经营数据与业绩表现 - 深圳机场4月旅客吞吐量532.02万人次 同比增长23.5% [7] - 仙坛股份4月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47亿元 同比增长0.44% [7] - 合富中国1-4月合并营收2.48亿元 同比下降25.38% [7] 研发与医药进展 - 荣昌生物抗体偶联药物RC278获得临床试验申请受理 [10] - 仙琚制药取得地屈孕酮片境内生产药品注册证书 [10]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药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10] - 翰宇药业与碳云智肽签署GLP-1R/GIPR/GCGR三重激动剂多肽创新药联合开发协议 [10] 股权变动与减持 - 兆威机电股东清墨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360万股 占总股本1.5% [4] - 睿能科技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89% [10] - 纳微科技两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78%股份 [10] - 力鼎光电三股东拟合计减持2.97%股份 [10] 战略合作与投资 - 新大陆控股子公司国通星驿与阿里云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8] - 怡和嘉业与翰宇药业 翰宇健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0] - 宏昌科技拟增资1500万元投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 [10] - 万达电影拟投资乐自天成并开展战略合作 [7] 再融资与回购 - 上声电子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3.3亿元 [10] - 杭州银行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完毕 [10] - 国脉文化拟以5000万-1亿元回购股份 [11] - 海正药业拟以5000万-1亿元回购股份 [11] - 鑫宏业已回购5万股 使用资金196.8万元 [11] 其他重大事项 - 恒而达完成对德国磨床企业SMS公司的业务并购协议签署 [11] - 江苏雷利控股子公司鼎智科技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10] - 科陆电子拟与美的集团签订商标许可协议 [7] - 艾可蓝控股股东终止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 [7]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5月12日 周一)
快讯· 2025-05-12 01:16
重要新闻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达成重要共识 [2] 个股新闻 宁德时代(810699HK) - 5月12日起招股 发售价不高于26300港元 [3] 理想汽车(02015HK) - 理想L7累计交付量突破300000辆 [3] 龙湖集团(00960HK) - 4月合约销售额513亿元人民币 1-4月累计合约销售额2208亿元人民币 [3] 荣昌生物(09995HK) - 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用于治疗HER2阳性且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在中国上市 [4] 广汽集团(02238HK) - 4月汽车销量1164万辆 同比下降1266% [5] 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 - 1-4月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金额达66583亿元 [5] 中国金茂(00817HK) - 4月签约销售金额7001亿元 [5] 世茂集团(00813HK) - 前4个月累计合约销售总额907亿元 [5]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HK) - 4月实现合约销售额2624亿元 同比下跌181% [5] 丘钛科技(01478HK) - 4月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31783万件 环比增加79% [5] 石药集团(01093HK) - SYH2046片获美国临床试验批准 [5]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GLP-1药物成为药王,建议关注博瑞医药、信达生物、联邦制药等
东吴证券· 2025-05-12 0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板块有所上涨但分化明显,创新药调整,其他板块底部标的上涨;全球GLP - 1市场潜力大,研发趋势为口服及长半衰期,建议关注博瑞医药、信达生物、联邦制药等;荣昌生物、丽珠医药有产品获批;看好子行业排序为创新药>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医药商业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及年初至今各医药股收益情况 -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0%、1.2%,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分别为 - 1.0%、3.4%;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 - 4%、27%,相对恒生科技指数跑赢 - 19%、29% [4][9][43] - 本周A股医疗器械、中药、生物制品股价上涨,原料药、医疗服务、化药及医药商业股价下跌;A股涨幅居前锦好医疗、常山药业等,跌幅居前*ST葫芦娃、永安药业等;H股涨幅居前君圣泰医药、远大医药等,跌幅居前中国抗体、泰凌医药等 [4][9][43] GLP - 1药物成为药王,建议关注博瑞医药、信达生物、联邦制药等 - 司美格鲁肽销售额首超K药,WHO拟将GLP - 1纳入肥胖治疗指南:2025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销售收入78.64亿美元超K药,替尔泊肽销售额61.5亿美元;WHO预计2025年8 - 9月出台GLP - 1治疗肥胖指南 [15] - 研发趋势上单靶点转向多靶点,注射转向口服,多肽、小分子两开花:多靶点临床效果优,在研多靶点新分子增加;注射剂为主,口服剂型有突破;口服小分子依从性好但疗效和安全性不及多肽注射剂;关注博瑞医药BGM0504、联邦制药UBT251等注射剂管线,博瑞医药口服BGM0504、歌礼制药ASC30片剂等口服小分子管线 [17][19][23] - GLP - 1重磅BD频出,关注潜在出海以及BD落地等待收获标的:2025年多家大MNC布局amylin,未来GLP - 1领域BD交易围绕多靶点新药、多药联用、长效化、口服制剂四个方向开展 [24][25]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罗氏、丽珠医药、南京清普生物、强生、荣昌生物等公司产品获批上市或新适应症获批;多家公司产品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28][29][30] -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成都景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获批上市,多家公司产品申请上市或临床 [34][35][36] - 重要研发管线一览:齐鲁制药、礼来、诺华等公司药品获批临床 [41] 行业洞察与监管动态 - 5月6 - 7日,多项政策监管文件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涉及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试验、创新药研发风险管理、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抗肿瘤药物生物等效性等 [44] 行情回顾 - 医药市盈率追踪:截至2025年5月9日,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4.37倍,环比上升3.70倍,低于历史均值4.10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2.18倍,医药指数盈利率溢价率为182.1%,环比上升32.0%,高于历史均值1.5% [46] - 医药子板块追踪:本周医疗器械上升1.67%,优于其他子板块 [49] - 个股表现:列出A股本周及2025年年初至今涨跌幅前十公司 [55]
荣昌生物(688331):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5-06 02:48
财务业绩 - 1Q25年收入人民币5.26亿元 同比增长59.2% 环比增长4.9% 主要由RC18和RC48产品贡献 占全年收入指引24% [1] - 1Q25毛利率83.3% 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亏损人民币2.54亿元 同比收窄27.2% 环比基本持平 [2] 费用管控 - 研发费用人民币3.29亿元 同比微降0.7% 环比下降14.9% 占全年研发费用指引25% [2] - 销售费用人民币2.51亿元 同比增长33.7% 环比下降23.1% 销售费用率47.7% [2] - 管理费用人民币9千万元 同比增长21.4% 环比下降7.1% 管理费用率17.1% [2] 现金流状况 - 截至3月31日货币资金人民币7.22亿元 较2024年底7.62亿元略有下降 现金流支出主要被商业化收入覆盖 [3] - 2025年拟申请不超过人民币55亿元银行综合授信额度 现金流补充以银行授信为主 [3] 业绩展望 - 维持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30%指引 净亏损控制在10亿元以下 [1][2] - DCF估值模型参数维持不变 WACC 10% 永续增长率3% [3] - 泰它西普出海成功可能带来估值上调机会 [3]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0.12% 阿里系全线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4-29 04:0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 12% 涨26点 报21998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涨0 81% [1] - 港股早盘成交973亿港元 [1] 公司动态 - 蚂蚁拟斥资28 14亿港元收购耀才证券控股权 [1] - 耀才证券金融再涨20% [1] - 阿里健康涨6% [1] - 美团-W早盘涨3 82% 机构预计外卖行业竞争格局将保持稳定 [1] - 长江生命科技再涨超9% 公司在AACR 2025展示多种癌症疫苗数据 [1] - 地平线机器人-W涨超9% 近日与电装达成战略合作 [1] - 赤子城科技再涨6 48% 一季度社交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公司正物色海外并购机会 [2] - 老铺黄金涨超6% 机构称一口价黄金品类在金价上涨背景下销售更为受益 [3] - 上美股份涨8% 股价续刷历史新高 机构看好美护板块优质标的长期成长性 [4] - 泰格医药绩后跌超2% 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减少近三成 [4] - 青岛啤酒股份绩后跌3 7%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 08% [4] - 龙源电力绩后跌超6% 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减少21 82% 风电分部收入同比减少1 89% [4] - 荣昌生物绩后跌8 21%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近六成 亏损收窄至2 54亿元 [4]
荣昌生物(09995)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8 11: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25,968,624.0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1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54,144,470.06元,上年同期为 -348,921,696.49元[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26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30亿元增长59.17%[1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亏损2.50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45亿元亏损额减少27.54%[20]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54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49亿元亏损额减少27.23%[20]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股,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0.65元/股增长29.23%[20] - 2025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46元/股,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0.65元/股增长29.23%[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合计328,884,698.7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6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2.53%,较上年同期减少37.70个百分点[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7.84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6.82亿元增长14.85%[19] 其他财务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307,345,048.02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4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71,425,095.07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0.81%[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721,718,278.9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62,492,395.54元有所减少[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331,962,831.5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3,388,743.02元有所减少[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160,787,697.4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89,796,373.31元有所减少[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71,451,198.74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9,313,437.97元有所增加[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固定资产为2,415,481,681.93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57,180,322.07元有所减少[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建工程为274,386,452.1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3,231,455.78元有所减少[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使用权资产为77,016,451.1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3,753,714.63元有所减少[17] - 2025年资产总计53.07亿元,较上一年的54.99亿元减少3.49%[18] 现金流量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8,315,133.08元,主要是销售回款增加[8][1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4.26亿元亏损额减少55.83%[22]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0.81亿元亏损额减少66.67%[22]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4.02亿元减少56.05%[22] 非经常性损益及补助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2,085,241.99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20,150.32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73,967.08元等[10] - 增值税加计递减涉及金额1,581,543.54元,与长期资产相关政府补助涉及金额2,522,426.04元[11]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766户,其中A股6,742户,H股24户[14][15] - 前10名股东中,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189,566,728股,占比34.83%;烟台荣达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02,381,891股,占比18.81%[14] - 烟台荣达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FANG JIANMIN、I-Nova Limited为一致行动关系[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量增加[12] - 研发投入占比减少主要因营业收入大幅增加、研发费用支出下降[12]
荣昌生物:2025一季报净利润-2.54亿 同比增长27.22%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09:26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 46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收窄29 23% [1] - 每股净资产3 25元 同比大幅下降42 58% 反映股东权益缩水 [1] - 营业收入5 26亿元 同比增长59 39% 显示业务规模扩张 [1] - 净利润-2 54亿元 亏损同比减少27 22% 但连续三年一季度均为负值 [1] - 净资产收益率-13 61% 同比恶化26 96个百分点 资本效率持续下滑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比67 72% 较上期减少228万股 显示筹码分散化趋势 [2]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53 93%保持稳定 仍为绝对控股股东 [3] - 中银创新医疗混合A减持145 28万股 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减持67 93万股 机构减持明显 [3] - 余治华增持31 25万股 上海礼颐投资新进306 22万股 部分资金逆势布局 [3] - 汇添富达欣混合A退出前十大股东 涉及337 93万股减持 [3] 利润分配政策 - 本报告期未制定分红送转方案 延续不分配政策 [4]
荣昌生物(0999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09:0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超800位专业成员,泰它西普已获准入中国超1000家医院[10] - 公司肿瘤商业化团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大约600名专业成员,维迪西妥单抗已获准入中国超1000家医院[11] - 2024年5月,公司完成泰它西普IgA肾病及干燥综合征国内III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10] - 2024年7月,公司泰它西普获NMPA在中国上市的完全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10] - 2024年10月,公司泰它西普在中国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的上市申请获CDE受理[10] - 公司目前正在中国地区进行维迪西妥联合PD - 1治疗HER2表达UC患者的一线III期临床及联合PD - 1治疗HER2表达GC患者的III期临床,进展均顺利[13] - 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表达宫颈癌患者相关的II期临床研究已获2024欧洲妇科肿瘤学会年会的口头发表[13] - 泰它西普2021年12月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适应症获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并于2023年年底成功续约医保[10] - 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2021年12月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C)适应症获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2年年底用于治疗HER2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适应症获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1] - 公司拥有超10种候选药物的产品线,7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针对20余种适应症开展临床开发[16] - 2024年7月,泰它西普治疗某适应症获NMPA批准在中国上市[22] - 2023年11月,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获NMPA完全上市批准,并于年底续约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3] - 2024年5月,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完成III期研究患者招募[24] - 2024年8月,泰它西普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在中国临床试验达主要研究重点,在美国获首例患者入组[24] - 2024年10月,泰它西普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上市申请获CDE正式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24] - 泰它西普用于治疗活动型狼疮肾炎患者的II期IND于2022年9月获CDE临床试验许可,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23] - 2022年6月,公司就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III期临床方案与CDE沟通,8月达成一致意见,2023年上半年启动研究[24] - 2022年11月,泰它西普获CDE纳入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24] - 2023年第一季度,FDA批准泰它西普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并授予其FTD[24] - 2024年6月公司在ASCO年会上公布与PD - 1联合新辅助治疗HER2表达的MIBC II期研究初步结果,入组47例受试者中31例接受根治性手术,pCR为61.3%(19/31),pPR为74.2%(23/31)[28] - 2024年8月公司比较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卡铂治疗HER2表达la/mUC的III期临床试验完成患者入组[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及化疗或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及曲妥珠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或不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的II/III期临床试验完成患者招募[28] - 2024年6月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S - 1治疗一线HER2过表达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II期研究显示,ORR为94.3%,DCR为98.1%,1年PFS率为71.8%,1年OS率为97.6% [28] - 2024年6月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阳性伴肝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取得阳性结果,上市申请于2024年10月获CDE受理[32] - 2024年12月公司公布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阳性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III期临床研究数据,与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相比,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4%,中位PFS分别为9.9 vs 4.9个月,HR = 0.56,95% CI:0.35 - 0.90,双侧P = 0.0143 [32] - 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阳性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两组合并中位OS分别为不可评估vs 25.92个月(HR = 0.56,95% CI:0.25 - 1.29)[32] - 维迪西妥单抗治疗UC的II期临床试验于2020年12月获NMPA突破性疗法资格认定,2021年9月获快速审评通道资格认定,2021年12月获上市批准[27] - 维迪西妥单抗治疗UC于2023年1月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3年年底续约[27] -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治疗围手术期MIBC的II期IND于2022年2月获NMPA批准[28] -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卡度尼利单抗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II期临床研究中,HER2表达队列客观缓解率达50%[34] - RC48 - G001研究Cohort C数据显示,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中15例患者(75%)达经盲法独立中心审查确认的客观缓解率,7例患者(35%)达完全缓解[34] - RC28 - E治疗wAMD的Ib期临床研究中,最常见不良事件轻微注射相关结膜下出血发生率为16.2%[37] - RC28 - E治疗wAMD的Ib期临床研究纳入46%的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73%的患者为复治[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RC28 - E治疗w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试验均完成患者招募[37][39] - RC88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I/II期IND于2023年3月获NMPA批准,已实现首例患者入组[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均获准入超1000家医院[42] - 泰它西普2021年3月获NMPA批准上市,同年12月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SLE,2023年底成功续约[42] - 维迪西妥单抗2021年6月获NMPA批准上市,2021年底治疗HER2表达晚期胃癌适应症、2023年1月治疗HER2表达尿路上皮癌适应症先后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的10.761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7.102亿元,主要因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售放量[45]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1.106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1.052亿元,变动不大[47]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7.752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9.488亿元,因市场推广投入增加[48]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3.13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323亿元,因折旧及摊销开支增加[49]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13.06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5.398亿元,临床试验开支增加2.3442亿元[50][52] -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113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1110万元,变动不大[53] - 公司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152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3650万元,因外币汇率变动亏损和银行票据贴现息增加[54]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231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7240万元,因银行借款利息增加[55] - 公司亏损从2023年的15.112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14.684亿元[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3.9%,2023年为37.8%[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497名员工,2024年总薪酬成本为11.752亿元,2023年为11.523亿元[65] - 2024年各董事均通过阅读材料和出席内部研讨会等方式接受培训[110] - 2024年公司慈善捐赠约1.277亿元,2023年为8990万元[172] - 2024年末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21.1亿元[17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净利润需先弥补过往累计亏损,再将10%分配至法定公积金,直至公积金达注册资本的50%以上,之后才能宣派股息[120] - 集团各实体未宣派或派付任何股息,公司预计保留未来盈利用于业务运营及扩充[120] - 公司需尽快向信托转汇资金,指示受托人收购H股以满足授予奖励[185] - 未经股东批准,公司不得授出额外奖励使相关H股总数超第二期H股计划上限[1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2021年10月收到Seagen 2亿美元维迪西妥单抗首付款,后续将获不超2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产品未来累计销售净额高位数至百分之十几比例提成的特许权使用费[34] - 公司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列示,部分资产以外币计价,有外汇风险,目前无外币对冲政策[64] - 公司为雇员提供持续教育及培训计划、激励及福利,为社保基金及住房公积金供款[65] - 公司董事长王威东65岁,1993年创办荣昌制药,有超27年制药业经验,获多项荣誉[71] - 房健民博士62岁,2008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董事等职,2020年5月22日调任执行董事,拥有超20年生物制药研发经验,拥有超40项专利[72][74] - 林健先生69岁,2008年7月4日获委任为董事,2020年5月22日调任执行董事,有超35年制药业经验[74] - 温庆凯先生58岁,2020年5月11日获委任为董事会秘书,2025年4月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超20年资本运作及企业管理经验[75] - 王荔强博士54岁,2020年5月11日获委任为董事,2020年5月22日调任非执行董事,有超26年制药行业经验[76] - 苏晓迪博士38岁,2020年5月11日获委任为董事,2020年5月22日调任非执行董事,拥有约6年管理咨询及投资生物医药业经验[77] - 郝先经先生59岁,2020年5月11日获委任为独立董事,2020年5月22日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19年会计、核数及财务申报经验[80] - 房博士于1998年5月获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生物学博士学位,1997 - 2000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外科/波士顿儿童医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72] - 林先生于1982年1月获黑龙江商学院(现称哈尔滨商业大学)中药制药学士学位[75] - 温先生于1990年6月取得中国扬州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5月取得中国浙江大学科技哲学硕士学位[75] - 苏博士于2008年7月自中国上海复旦大学获得生物科学学士学位,2014年5月自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免疫与微生物病原学博士学位[78] - 陈云金39岁,2022年5月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法律和金融从业资格[82] - 黄国滨55岁,2025年1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家公司任职[83] - 黄先生在中金、高盛、摩根大通等公司任职,有丰富金融工作经验[84] - 任广科51岁,2020年5月11日获委任为监事,有23年司法领域经验[85] - 李宇鹏42岁,2020年5月11日获委任为监事,有9年投资管理经验[86] - 李壮林50岁,2020年5月11日获委任为监事,有15年生物医学生产领域经验[88] - 童少靖54岁,2023年9月28日获委任为首席财务官兼联席公司秘书,有21年投资银行业务经验[92] - 谭栢如2020年5月11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有逾九年企业秘书领域经验[93]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的准则及守则条文[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的守则条文[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三分之一[96][97] - 2025年1月10日起,马兰博士不再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国滨先生获委任;2月6日起,何如意博士不再担任执行董事,4月2日温庆凯先生获委任[96]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不同人士担任,截至期末王威东任主席,房健民任首席执行官[98] - 董事会职责包括监督公司主要事宜、制定政策和策略等,公司为董监高购买责任保险[99]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负责日常管理及运作,并会定期检讨转授权安排[100]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郝先经、马兰、陈云金获重选为第二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102] - 2025年1月10日起,马兰不再担任,黄国滨获委任,任期至第二届董事会期满[102] - 董事会目前由8名男性和1名女性组成,2名董事40岁及以下、4名40 - 60岁、3名60岁以上[104] - 董事会层面及集团内女性人数占比分别约为11%和54%,高级管理层均为男性[105] - 提名委员会监督评估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落实情况,公司每年披露落实情况及目标进度[105] - 董事每届任期三年,新董事提名需经提名委员会审议和董事会提呈,最终由股东大会选举批准[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向董事、监事或五名最高薪酬人士支付加入奖励或离职补偿,无董事或监事放弃酬金[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王威东等8位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