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06655)

搜索文档
华新水泥(06655)根据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9:22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进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2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第三期核心员工持股计划议案 [1] - 计划资金来源为计提的2025年度长期激励薪酬3920.68万元 [1] - 已完成二级市场购买股票 总计持有A股股票299.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1440% [1] - 成交均价13.1元/股(不含交易费用) [1] 股票锁定与解锁安排 - 锁定期为公告披露之日起12个月 [2] - 锁定期内因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衍生股份同样遵守锁定安排 [2] - 标的股票分三期解锁 解锁时点分别为过户完成后满12个月、24个月、36个月 [2] - 每期解锁比例分别为可归属股份的30%、30%、40% [2] - 因分配股票股利、资本公积转增等衍生股份同样遵守解锁安排 [2]
华新水泥(06655) - 海外监管公告-2023-2025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之第三期(2025年)...

2025-09-23 09:12
员工持股计划 - 2023 - 2025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议案获审议通过[6] - 2025年第三期计划资金来源为2025年度长期激励薪酬3920.68万元[7] - 专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A股股票2993006股,占总股本0.1440%[7] - 购买股票成交均价13.1元/股(不含交易费)[7] - 股票锁定期12个月,分三期解锁,比例为30%、30%、40%[7][8]
华新水泥(0665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3 04: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营业收入160.46亿元,同比下降1.17%[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51.05%[20] - 水泥业务收入91.52亿元(同比增长5.60%),其中国内50.24亿元(下降1.26%),海外41.28亿元(增长15.37%)[22] - 非洲地区营业收入20.94亿元(增长19.40%),净利润1.51亿元(下降10.43%)[24] - 亚洲地区营业收入21.81亿元(增长12.22%),净利润4.74亿元(增长44.14%)[24] - 营业总收入160.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25] - 净利润13.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12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0%[125]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长51.4%[127] - 综合收益总额1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127] - 母公司投资受益13.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130] - 母公司净利润1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1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14.06亿元,同比下降8%[27] - 水泥平均售价上涨25.71元/吨至329.95元/吨,成本下降9.42元/吨至231.82元/吨[23] - 综合毛利率提升5.27个百分点至28.92%(去年同期23.65%)[23] - 营业成本114.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125] - 研发费用722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25] - 财务费用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125] 业务线表现 - 公司通过一体化发展战略新增商品混凝土、骨料、水泥基高新建材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业务[17] - 公司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环保业务[17] - 公司从事国内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业务[17] - 水泥及商品熟料销量2773.66万吨,同比下降2.63%(海外销量838.84万吨,同比增长10.41%)[20] 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覆盖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20个国家,拥有300余家分子公司[17] - 水泥业务收入91.52亿元(同比增长5.60%),其中国内50.24亿元(下降1.26%),海外41.28亿元(增长15.37%)[22] - 非洲地区营业收入20.94亿元(增长19.40%),净利润1.51亿元(下降10.43%)[24] - 亚洲地区营业收入21.81亿元(增长12.22%),净利润4.74亿元(增长44.14%)[24] 现金流表现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21.44亿元,同比扩大81.88%(主因并购支出增加)[27] - 合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至16.24亿元,同比下降6.2%[134] - 合并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29.64亿元,同比增长10.1%[134] - 合并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至36.10亿元,同比增长77.6%[136] - 期末合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7.57亿元,同比增加19.3%[13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激增至5.33亿元,同比增长374.2%[13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降至18.66亿元,同比减少31.6%[138]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至73.88亿元,同比增长25.6%[140]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01亿元,同比增加6.9%[140] - 合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37.86亿元,同比下降4.5%[134] - 合并取得借款收到现金32.66亿元,同比增长71.2%[136] 资产负债和资本结构 - 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50.10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04.88亿元[32] - 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58.63亿元,其中有息负债为人民币198.03亿元[32] - 公司资产负债率由年初49.8%上升至报告期末50.6%[34]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减少94.72%,从上年期末3.17亿元降至本期期末0.17亿元[31] - 公司商誉增加48.78%,从上年期末12.09亿元增至本期期末17.99亿元,主要因海外并购所致[31] - 公司应付债券增加44.89%,从上年期末24.46亿元增至本期期末35.44亿元,新增发行11亿元高成长产业债[31] - 公司货币资金为66.7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8.09亿元减少1.39亿元[111] - 应收账款为35.3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9.70亿元增长18.6%[111] - 存货为29.3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0.58亿元减少3.9%[111] - 固定资产为281.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84.09亿元减少0.9%[111] - 在建工程为40.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5.31亿元增长14.7%[111] - 无形资产为156.7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50.80亿元增长3.9%[111] - 商誉为17.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2.09亿元增长48.8%[111] - 资产总计为708.7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95.13亿元增长2.0%[111]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3461.4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中的3586.32亿元人民币,增加124.3亿元[112]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2.97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中的1.38亿元人民币,减少53.5%[112]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77.44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69.05亿元人民币,减少10.8%[112] - 长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95.9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01.90亿元人民币,增长6.2%[112] - 应付债券从2024年末的24.46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35.44亿元人民币,增长44.9%[11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6951.2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7087.28亿元人民币,增长136.13亿元[1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末的302.9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304.88亿元人民币,增长1.97亿元[115]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25.11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22.01亿元人民币,减少12.3%[117]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2024年末的84.4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01.25亿元人民币,增长19.8%[117]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107.4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11.15亿元人民币,增长3.4%[1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302.91亿元增长至期末304.88亿元,净增1.97亿元[142]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达145.82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11.75亿元[142] - 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合计139.6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分配额为95.63亿元[142] - 专项储备增加1694.49万元,主要来自本期提取2.27亿元及使用2.10亿元[14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07.48亿元增长至111.12亿元,增加36.31亿元[146]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30.78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贡献131.94亿元[146] - 母公司通过股份支付减少所有者权益109.58万元[146] - 资本公积增加3307.57万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及其他投入[142] - 其他综合收益由负转正,从-4.85亿元改善至-4.71亿元[142] - 库存股增加1470.02万元,反映股份支付计划实施[142] - 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稳定为2,078,995,649元[149] - 资本公积减少663,449元至1,897,532,596元[149] - 库存股增加2,067,971元至64,271,962元[149] - 其他综合收益改善20,964,304元至-17,129,372元[149] - 未分配利润减少15,313,072元至9,906,453,333元[149]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2,919,812元至14,913,460,501元[149] - 综合收益总额为1,107,518,927元[149] - 利润分配总额为1,101,867,695元[149] - 流动负债17,597,042,515元超过流动资产15,764,521,247元[156] 融资与债务 - 公司于2025年7月发行10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票面利率2.08%[108] - 公司1年内到期银行贷款31.17亿元,另有1-5年内到期的公司债券60.84亿元[33] - 公司货币资金受限9.13亿元,固定资产受限503.94万元,无形资产受限340.92万元[37] - 公司对旗下子公司的担保余额合计111.16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31.75%[49] 股东结构和股权信息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734,719,819股H股,占比35.34%[53] - HOLCHIN B.V.持有451,333,201股A股,占比21.71%[53] - 华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38,060,739股A股,占比16.26%[53] - Holcim Ltd合计持有869,235,668股(A股451,333,201股+H股417,902,467股),总股本占比41.81%[57] - Holderfin B.V.合计持有835,543,825股(A股451,333,201股+H股384,210,624股),总股本占比40.19%[57] - 黄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华新集团持有338,060,739股A股,占比16.26%[57] - China Conch Venture Holdings相关实体持有92,788,469股H股,总股本占比4.46%[57][58] - 公司登记股东总数45,661户,其中A股股东45,651户,H股股东10户[54] - Conch International Holdings在2025年7月22日减持14,885,400股H股,持股降至77,903,069股(占比3.75%)[58] 员工持股计划 - 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持有7,195,677股A股,其中6,380,038股待解锁[59] - 2020–2022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总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6.1亿元,其中A计划不超过2.1亿元,B计划不超过4.0亿元[72] - 员工持股计划中李叶青获授30,535股,授予价格为人民币24.00元[79] - 员工持股计划中刘凤山获授14,554股,授予价格为人民币24.00元[79] - 其他核心员工共获授749,405股,授予价格为人民币24.00元[79] - 2020–2022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至2026年10月28日,截至2025年中期报告日剩余有效期约1年1个月[84] - 2023–2025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三期总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235亿元[85] - 2023年9月28日公司A股股票收市价为人民币14.87元[92] - 2023–2025年第一期持股计划授予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3.6元[89] - 2023–2025年第一期持股计划股票公平值为每股人民币14.97元[89] - 2023–2025年第一期持股计划其他核心员工获授上限为每人不超过55,903股[93] - 2020年10月29日前一交易日公司A股收市价为人民币23.65元[80] - 2022年5月31日前一交易日公司A股收市价为人民币19.51元[80] - 2020–2022年其他核心员工获授股票上限为每人不超过70,463股[83] - 2023–2025年第一期持股计划剩余有效期至2028年9月27日,截至2025年中期报告日剩余约3年[95] 管理层和关键人员持股 - 执行董事兼总裁李叶青持有A股454,034股(占A股类别0.0338%)及H股1,083,896股(占H股类别0.1475%)[66] - 执行董事刘凤山持有A股166,500股(占A股类别0.0124%)及H股292,100股(占H股类别0.0398%)[66] - 监事会主席明进华持有H股166,300股(占H股类别0.0226%)[66] - 监事张林持有A股11,600股(占A股类别0.0009%)及H股248,400股(占H股类别0.0338%)[66] - 监事刘伟胜持有H股13,700股(占H股类别0.0019%)及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2,600股(占H股类别0.0017%)[66] 资本支出和投资活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性项目投入约12.38亿元,主要涉及海外产线建设及节能减排升级支出[41] 利润分配 - 公司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派发现金红利每股人民币0.46元(含税)[5] - 2025年中期不派发股息且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105]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7万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15]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15]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15] 人力资源 - 公司总在岗员工数为19,902人(含海外员工)[71]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公司重要在建工程认定标准为单项预算超过5亿元[161]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财务报表[165] - 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 按公司会计政策对子公司报表进行必要调整[165] - 集团内部所有交易产生的资产 负债 权益 收入 费用和现金流量在合并时全额抵销[16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自取得控制权之日起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65] - 现金等价物指持有期限短 流动性强 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69]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即期汇率折算 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0] - 境外经营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71]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计量[17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17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9]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8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1]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以摊余成本计量[184] - 交易性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所有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5] - 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可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86] - 金融工具减值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分三阶段计量损失准备[187]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计提减值准备,区分水泥、混凝土和其他组合[192]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以合同签订日公允价值计量,后续按公允价值计量[194] - 金融资产转移根据风险报酬转移程度决定是否终止确认[197] - 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备件辅材等[198] - 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实际成本[198] - 备件辅材包括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98] - 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199]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99]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计提[199] - 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类别计提跌价准备[199] -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20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00] - 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实际购买价款及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00]
华新水泥跌2.03%,成交额1.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3.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2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盘中下跌2.03%至17.86元/股,成交1.09亿元,换手率0.44%,总市值371.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3.16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91%和7.24%,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99%和17.53%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3.44%,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11%/10.93%/51.48%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7月25日净卖出1.68亿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7.82%和15.42%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3年11月30日,1994年1月3日上市,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及香港 [2] - 主营业务涵盖水泥制造销售(54.56%)、混凝土销售(21.54%)、骨料销售(17.22%)、熟料销售(2.47%)及其他(4.2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水泥制造,概念板块包括一带一路、增持回购等 [2] - 股东户数4.57万,较上期增加6.56%,人均流通股无变化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60.47亿元,同比减少1.1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51.0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5.9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7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5690.32万股,较上期减少663.1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999.50万股 [3] - 工银创新动力股票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港股异动丨建材水泥股反弹 东吴水泥涨超8%止步4连跌
格隆汇· 2025-09-19 03:27
股价表现 - 建材水泥股结束连续下跌迎来反弹 东吴水泥上涨8.14%止步4连跌 西部水泥上涨5.19% 中国建材上涨3.18% [1][2] - 亚洲水泥上涨2.29% 中国天瑞水泥上涨1.37% 华润建材科技上涨1.12% 海螺水泥上涨0.53% 华新水泥上涨0.13% [1][2] 行业供需状况 - 8月份水泥行业处于季节性淡季 高温雨水天气影响下游施工 全国水泥市场需求疲软 [1] - 水泥磨机开工负荷环比下降 全国熟料线停窑率较高 熟料库存由升转降 但行业供应过剩问题仍存 [1] - 8月全国水泥均价271.67元/吨 月环比下降 [1] 行业展望 - 9-11月水泥需求有望呈现季节性回暖 [1] - 反内卷政策加速行业去产能 供需关系有望缓和 [1] - 供需改善预计对水泥价格起到推动作用 [1]
华新水泥跌2.02%,成交额1.4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37.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3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2%至17.48元/股,成交1.49亿元,换手率0.63%,总市值363.4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37.76万元,特大单净流出176.58万元(买入212.27万元占比1.42%,卖出388.85万元占比2.60%),大单净流出1061.18万元(买入1527.00万元占比10.22%,卖出2588.18万元占比17.3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0.17%,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65%、12.27%、48.01%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7月25日龙虎榜净卖出1.68亿元(买入1.73亿元占比7.82%,卖出3.41亿元占比15.42%) [1] 公司基本概况 - 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及香港,1993年11月成立,1994年1月A股上市 [2] - 主营业务涵盖水泥制造销售(收入占比54.56%)、混凝土销售(21.54%)、骨料销售(17.22%)、熟料销售(2.47%)及建材技术服务与设备制造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水泥制造,概念板块包括一带一路、MSCI中国、社保重仓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47亿元,同比减少1.17%,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51.0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5.9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7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4.57万户,较上期增加6.56%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690.32万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减持663.1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999.50万股,工银创新动力股票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华新水泥(600801):首次覆盖深度报告:水泥出海龙头,“国际化”+“一体化”实现周期成长
西部证券· 2025-09-16 13:4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1.41元/股 基于2025年16倍PE估值 [1][5] - 国际化与水泥一体化战略双轮驱动 构筑周期+成长属性 打开长期增长天花板 [1][19]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355/380/404亿元 归母净利润28/32/36亿元 [1][4] 海外业务优势 - 海外布局点位数量全国第一 覆盖13个国家 业务辐射20个国家 [2][26][66] - 2025H1海外水泥产能2470万吨/年 中期目标5000万吨 [2][66][67] - 2025H1海外收入同比+20%至44.26亿元 占总收入28% [2][81] - 海外毛利率37.3% 净利率13.3% 分别高于国内11.6/6.1个百分点 [2][81] - 非洲布局由点成片 尼日利亚收购完成新增1060万吨产能 [66][81][82] - 海外布局国家GDP增速4.48% 人口增速1.92% 均高于全球水平 [91][92] - 非洲人均水泥消耗量130kg 远低于全球541kg 城镇化率不足40% 提升空间大 [98][99] 国内业务表现 - 国内熟料产能全国第六 华中地区龙头 湖北市占率37.7% [2][107][108] - 2025年1-7月湖北水泥产量同比-1.8% 西藏同比+12.6% 优于全国-4.5% [108][112] - 湖北基建投资累计同比+4.4% 房屋新开工面积+5.2% 高于全国水平 [108][113] - 骨料产能全国第一 3.0亿吨/年 2025H1销量同比+6.3% [3][31][32] - 骨料业务2025H1毛利占比36.6% 高于收入占比17.22% 吨成本持续下降 [3][14]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H1营业收入160.47亿元 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 同比+51.05% [41][42] - 2025H1毛利率28.92% 同比+5.27个百分点 净利率8.72% 同比+2.43个百分点 [53][56] - 资产负债率50.60% 带息负债率30.52% 同比均下降 [60][65]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16.2亿元 保持稳健 [60][68] 行业与竞争格局 - 2024年熟料实际产能利用率53% 行业超产比例至少14% [115] - 水泥反内卷推动产能出清 限制超产政策要求2025年底前补齐产能指标 [115] - 非洲水泥行业CR10为52.4% 竞争格局分散 豪瑞集团非洲市占率第二 [104][106] - 控股股东豪瑞集团全球水泥产能第三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35.2% [35][39]
华新水泥(600801):水泥出海龙头 “国际化”+“一体化”实现周期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9-16 12:30
核心观点 - 公司国际化与水泥一体化战略双轮驱动 构筑周期加成长属性 打开长期增长天花板 [1] - 预测2025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5亿元、380亿元、40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32亿元、36亿元 [1] - 给予公司2025年16倍PE 对应目标价21.41元每股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海外业务 - 公司为水泥出海龙头 2024年海外熟料产能全国第三 实控人为豪瑞集团 [2] - 海外布局点位数量全国第一 非洲布局已由点成片 中期海外产能目标5000万吨 [2] - 海外投资多数国家经济增速较快 城镇化率较低 人均水泥消耗量较小 增长潜力较大 [2] - 非洲水泥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控股股东豪瑞集团非洲市占率第二 近年来接连向公司出售非洲资产 [2]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0% 海外毛利率37.3% 盈利水平远高国内 [2] - 尼日利亚资产收购后有望对海外业绩形成有力补充 [2] 国内业务 - 公司为华中地区水泥龙头 区位优势明显 [3] - 布局地湖北、西藏水泥产量增速较高 需求较好 [3] - 水泥反内卷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公司严格按批复产能生产 限制超产政策对产量影响较小 [3] - 公司骨料产能全国第一且具备先发优势 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3% 远高行业水平 [3] - 吨成本持续下降 盈利能力对比同业主要上市公司领先 [3] - 2025年上半年骨料毛利占比达36.6% 高于收入占比17.22% [3]
水泥板块9月16日跌0.94%,华新水泥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2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水泥板块整体下跌0.94%,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04%,深证成指上涨0.45% [1] - 华新水泥领跌板块,跌幅达2.41% [2]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金隅集团下跌0.20%,而金隅集团上涨2.89% [1] 个股价格变动 - 华新水泥收盘价17.84元,跌幅2.41%,成交32.14万手,成交额5.78亿元 [2] - 天山股份收盘价6.51元,跌幅2.40%,成交48.87万手,成交额3.20亿元 [2] - 海螺水泥收盘价23.53元,跌幅1.09%,成交27.63万手,成交额6.52亿元 [2] - 金隅集团收盘价1.78元,涨幅2.89%,成交144.95万手,成交额2.56亿元 [1] 资金流向 - 水泥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25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2922.4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2.96亿元 [2] - 万年青主力净流入658.17万元,主力净占比17.75% [3] - 海南瑞泽主力净流出2248.35万元,主力净占比10.96% [3] - 塔牌集团散户净流入1387.78万元,散户净占比18.18% [3] 成交活跃度 - 西藏天路成交54.28万手,成交额7.34亿元,跌幅0.15% [1] - 青松建化成交45.02万手,成交额2.10亿元,跌幅1.68% [2] - 四川金顶成交25.35万手,成交额2.54亿元,跌幅0.98% [2] - 尖峰集团成交5.55万手,成交额6447.91万元,涨幅1.12% [1]
华新水泥跌2.02%,成交额1.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23.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2%至17.91元/股 成交1.20亿元 换手率0.49% 总市值372.3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23.32万元 特大单买入570.45万元(占比4.75%) 大单买入2869.92万元(占比23.9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3.8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8.88%/15.70%/52.69% [1] - 年内3次登龙虎榜 最近7月25日净卖出1.68亿元 买入额1.73亿元(占比7.82%) 卖出额3.41亿元(占比15.42%)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水泥制造销售(54.56%)、混凝土销售(21.54%)、骨料销售(17.22%) 熟料销售占比2.4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水泥制造 概念板块含一带一路、MSCI中国、H股等 [2]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0.47亿元(同比减少1.17%) 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51.05%) [2] - 股东户数4.57万户(较上期增加6.56%) 人均流通股0股(无变化) [2]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5.9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7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690.32万股(较上期减少663.14万股) 为第四大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999.50万股) 工银创新动力股票退出十大股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