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新水泥(0665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3 04: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营业收入160.46亿元,同比下降1.17%[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51.05%[20] - 水泥业务收入91.52亿元(同比增长5.60%),其中国内50.24亿元(下降1.26%),海外41.28亿元(增长15.37%)[22] - 非洲地区营业收入20.94亿元(增长19.40%),净利润1.51亿元(下降10.43%)[24] - 亚洲地区营业收入21.81亿元(增长12.22%),净利润4.74亿元(增长44.14%)[24] - 营业总收入160.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25] - 净利润13.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12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0%[125]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长51.4%[127] - 综合收益总额1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127] - 母公司投资受益13.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130] - 母公司净利润1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1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14.06亿元,同比下降8%[27] - 水泥平均售价上涨25.71元/吨至329.95元/吨,成本下降9.42元/吨至231.82元/吨[23] - 综合毛利率提升5.27个百分点至28.92%(去年同期23.65%)[23] - 营业成本114.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125] - 研发费用722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25] - 财务费用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125] 业务线表现 - 公司通过一体化发展战略新增商品混凝土、骨料、水泥基高新建材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业务[17] - 公司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环保业务[17] - 公司从事国内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业务[17] - 水泥及商品熟料销量2773.66万吨,同比下降2.63%(海外销量838.84万吨,同比增长10.41%)[20] 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覆盖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20个国家,拥有300余家分子公司[17] - 水泥业务收入91.52亿元(同比增长5.60%),其中国内50.24亿元(下降1.26%),海外41.28亿元(增长15.37%)[22] - 非洲地区营业收入20.94亿元(增长19.40%),净利润1.51亿元(下降10.43%)[24] - 亚洲地区营业收入21.81亿元(增长12.22%),净利润4.74亿元(增长44.14%)[24] 现金流表现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21.44亿元,同比扩大81.88%(主因并购支出增加)[27] - 合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至16.24亿元,同比下降6.2%[134] - 合并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29.64亿元,同比增长10.1%[134] - 合并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至36.10亿元,同比增长77.6%[136] - 期末合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7.57亿元,同比增加19.3%[13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激增至5.33亿元,同比增长374.2%[13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降至18.66亿元,同比减少31.6%[138]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至73.88亿元,同比增长25.6%[140]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01亿元,同比增加6.9%[140] - 合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37.86亿元,同比下降4.5%[134] - 合并取得借款收到现金32.66亿元,同比增长71.2%[136] 资产负债和资本结构 - 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50.10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04.88亿元[32] - 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58.63亿元,其中有息负债为人民币198.03亿元[32] - 公司资产负债率由年初49.8%上升至报告期末50.6%[34]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减少94.72%,从上年期末3.17亿元降至本期期末0.17亿元[31] - 公司商誉增加48.78%,从上年期末12.09亿元增至本期期末17.99亿元,主要因海外并购所致[31] - 公司应付债券增加44.89%,从上年期末24.46亿元增至本期期末35.44亿元,新增发行11亿元高成长产业债[31] - 公司货币资金为66.7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8.09亿元减少1.39亿元[111] - 应收账款为35.3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9.70亿元增长18.6%[111] - 存货为29.3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0.58亿元减少3.9%[111] - 固定资产为281.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84.09亿元减少0.9%[111] - 在建工程为40.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5.31亿元增长14.7%[111] - 无形资产为156.7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50.80亿元增长3.9%[111] - 商誉为17.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2.09亿元增长48.8%[111] - 资产总计为708.7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95.13亿元增长2.0%[111]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3461.4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中的3586.32亿元人民币,增加124.3亿元[112]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2.97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中的1.38亿元人民币,减少53.5%[112]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77.44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69.05亿元人民币,减少10.8%[112] - 长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95.9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01.90亿元人民币,增长6.2%[112] - 应付债券从2024年末的24.46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35.44亿元人民币,增长44.9%[11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6951.2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7087.28亿元人民币,增长136.13亿元[1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末的302.9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304.88亿元人民币,增长1.97亿元[115]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25.11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22.01亿元人民币,减少12.3%[117]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2024年末的84.4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01.25亿元人民币,增长19.8%[117]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107.4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11.15亿元人民币,增长3.4%[1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302.91亿元增长至期末304.88亿元,净增1.97亿元[142]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达145.82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11.75亿元[142] - 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合计139.6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分配额为95.63亿元[142] - 专项储备增加1694.49万元,主要来自本期提取2.27亿元及使用2.10亿元[14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07.48亿元增长至111.12亿元,增加36.31亿元[146]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30.78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贡献131.94亿元[146] - 母公司通过股份支付减少所有者权益109.58万元[146] - 资本公积增加3307.57万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及其他投入[142] - 其他综合收益由负转正,从-4.85亿元改善至-4.71亿元[142] - 库存股增加1470.02万元,反映股份支付计划实施[142] - 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稳定为2,078,995,649元[149] - 资本公积减少663,449元至1,897,532,596元[149] - 库存股增加2,067,971元至64,271,962元[149] - 其他综合收益改善20,964,304元至-17,129,372元[149] - 未分配利润减少15,313,072元至9,906,453,333元[149]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2,919,812元至14,913,460,501元[149] - 综合收益总额为1,107,518,927元[149] - 利润分配总额为1,101,867,695元[149] - 流动负债17,597,042,515元超过流动资产15,764,521,247元[156] 融资与债务 - 公司于2025年7月发行10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票面利率2.08%[108] - 公司1年内到期银行贷款31.17亿元,另有1-5年内到期的公司债券60.84亿元[33] - 公司货币资金受限9.13亿元,固定资产受限503.94万元,无形资产受限340.92万元[37] - 公司对旗下子公司的担保余额合计111.16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31.75%[49] 股东结构和股权信息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734,719,819股H股,占比35.34%[53] - HOLCHIN B.V.持有451,333,201股A股,占比21.71%[53] - 华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38,060,739股A股,占比16.26%[53] - Holcim Ltd合计持有869,235,668股(A股451,333,201股+H股417,902,467股),总股本占比41.81%[57] - Holderfin B.V.合计持有835,543,825股(A股451,333,201股+H股384,210,624股),总股本占比40.19%[57] - 黄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华新集团持有338,060,739股A股,占比16.26%[57] - China Conch Venture Holdings相关实体持有92,788,469股H股,总股本占比4.46%[57][58] - 公司登记股东总数45,661户,其中A股股东45,651户,H股股东10户[54] - Conch International Holdings在2025年7月22日减持14,885,400股H股,持股降至77,903,069股(占比3.75%)[58] 员工持股计划 - 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持有7,195,677股A股,其中6,380,038股待解锁[59] - 2020–2022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总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6.1亿元,其中A计划不超过2.1亿元,B计划不超过4.0亿元[72] - 员工持股计划中李叶青获授30,535股,授予价格为人民币24.00元[79] - 员工持股计划中刘凤山获授14,554股,授予价格为人民币24.00元[79] - 其他核心员工共获授749,405股,授予价格为人民币24.00元[79] - 2020–2022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至2026年10月28日,截至2025年中期报告日剩余有效期约1年1个月[84] - 2023–2025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三期总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235亿元[85] - 2023年9月28日公司A股股票收市价为人民币14.87元[92] - 2023–2025年第一期持股计划授予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3.6元[89] - 2023–2025年第一期持股计划股票公平值为每股人民币14.97元[89] - 2023–2025年第一期持股计划其他核心员工获授上限为每人不超过55,903股[93] - 2020年10月29日前一交易日公司A股收市价为人民币23.65元[80] - 2022年5月31日前一交易日公司A股收市价为人民币19.51元[80] - 2020–2022年其他核心员工获授股票上限为每人不超过70,463股[83] - 2023–2025年第一期持股计划剩余有效期至2028年9月27日,截至2025年中期报告日剩余约3年[95] 管理层和关键人员持股 - 执行董事兼总裁李叶青持有A股454,034股(占A股类别0.0338%)及H股1,083,896股(占H股类别0.1475%)[66] - 执行董事刘凤山持有A股166,500股(占A股类别0.0124%)及H股292,100股(占H股类别0.0398%)[66] - 监事会主席明进华持有H股166,300股(占H股类别0.0226%)[66] - 监事张林持有A股11,600股(占A股类别0.0009%)及H股248,400股(占H股类别0.0338%)[66] - 监事刘伟胜持有H股13,700股(占H股类别0.0019%)及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2,600股(占H股类别0.0017%)[66] 资本支出和投资活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性项目投入约12.38亿元,主要涉及海外产线建设及节能减排升级支出[41] 利润分配 - 公司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派发现金红利每股人民币0.46元(含税)[5] - 2025年中期不派发股息且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105]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7万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15]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15]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15] 人力资源 - 公司总在岗员工数为19,902人(含海外员工)[71]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公司重要在建工程认定标准为单项预算超过5亿元[161]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财务报表[165] - 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 按公司会计政策对子公司报表进行必要调整[165] - 集团内部所有交易产生的资产 负债 权益 收入 费用和现金流量在合并时全额抵销[16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自取得控制权之日起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65] - 现金等价物指持有期限短 流动性强 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69]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即期汇率折算 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0] - 境外经营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71]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计量[17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17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9]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8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1]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以摊余成本计量[184] - 交易性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所有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5] - 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可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86] - 金融工具减值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分三阶段计量损失准备[187]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计提减值准备,区分水泥、混凝土和其他组合[192]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以合同签订日公允价值计量,后续按公允价值计量[194] - 金融资产转移根据风险报酬转移程度决定是否终止确认[197] - 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备件辅材等[198] - 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实际成本[198] - 备件辅材包括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98] - 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199]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99]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计提[199] - 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类别计提跌价准备[199] -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20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00] - 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实际购买价款及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00]